金华科技局范文

2022-05-20

第一篇:金华科技局范文

金华市科技局局十二五工作思路开局_

内部资料

注意保管总第37期

金 华 信 息

(决策参阅)

第 22 期

中共金华市委办公室2011年3月21日

【一把手谈“十二五”开局】

全心投入全力以赴

积极推进“精品金华”建设

市规划局局长余秋荣

2011年,市规划局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举全局之力,全心投入,全力以赴,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加强规划管理,优化服务质量,积极推进“精品金华”建设,不断发挥城乡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努力为我市“十二五”规划实施开好局,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强化规划引领,推动“精品金华”建设

“十二五”期间,城市内在素质的提升将成为新型城市化的主要内涵。在对城市发展形势正确研判的基础上,深化认识,抢抓机遇,举全局之力,深入开展“精品金华”课题研究,努力引导城市发展方式由规模扩张到品质提升的转变。从精品城市的要求出发,研究制定中长期及近期城市规划建设方案,高起点做好单元控规编制,重点做好多湖片区规划提升;做好湖海塘及滨水地带项目策划与规划设计工作,切实把该项目作为“精品金华”建设的第一个启动项目做好做精,打造成金华的“小西湖”;加强城市重点区块开发的前期研究,确保高品质开发建设,重点做好“一滩一洲两库塘”、“三江六岸两广场”的研究和设计工作;结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实施,充分挖掘金华历史文化资源,做好古子城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利用;加速城市形象的塑造,提出道路路面、景观改造计划;开展停车难问题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加强对小广场、小绿地的调研,提出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议意见;根据城市功能完善的要求,提出公共设施建设时序。

二、加强规划编制,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在省政府通过的《浙中城市群规划》、《金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修改)、《金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三个规划基础上,精心组织,积极协调,大力做好宣传、指

导、实施工作。根据《浙中城市群规划》确定的工作目标和行动计划,围绕“聚合主轴”,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积极做好浙中城市群轨道交通规划等专项规划编制,加快浙中城市群快速交通网的规划建设,推进县(市)域总体规划报批和实施指导工作,做好发展大平台建设有关规划与协调工作。抓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金华市国民经济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及城市发展需要,开展近期建设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城市通信基础设施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完善市区控规单元划分规划,重点开展城西、城中、城东片单元控规编制。进一步加强村镇规划工作,以中心镇、中心村规划修编为重点,分类推进保留村规划,继续抓好村发展规划编制,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统筹和引导,加大中心镇、中心村人口、产业集聚和基础设施一体化推进力度。

三、提升保障能力,确保重点工程项目

高质高效做好市委、市政府重点工程、项目有关规划工作,继续做好燕尾洲公园、五百滩地块、市民广场改造等重大工程的相关规划工作;抓好宾虹路东延、东市街南延以及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等市重点工程项目的规划服务工作;继续抓好杭长客运专线有关规划工作,完成金华铁路西客站站前区控规及核心区城市设计编制工作,配合完成金华铁路枢纽

规划、货场搬迁规划和金甬、金台、金黄(黄山)铁路、杭金衢城际铁路等项目前期规划研究工作。进一步突出规划在农村住房改造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完善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加快编制和优化列入改造建设的村庄规划,提高规划质量,确保特色和亮点;积极开展规划服务团队下基层活动,充分尊重地方特色和群众意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拓宽规划视野,大力开展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培育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推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加快我市“美丽乡村”建设。

四、不断深化完善,促进规划管理规范化

根据《城乡规划法》和《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要求,对现行各项规划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完善规划许可公示制、建设工程规划核实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政执法等行为。进一步完善内部层级审查机制,加强建设用地规划条件的研究,建立建设用地规划条件评估机制。建立完善“一书三证”规范的行政许可格式档案,实施精细化管理。积极转变测绘发展方式,助推转型升级,开展“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推进地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进一步做好户外广告管理,抓好城市重要地段、重要节点的广告规划设计及公共阵地大型户外广告的布局和选址,推进非公阵地户外广告管理试点,开展市区主要道路废弃广告杆架的专项清理工作,

优化市容市貌。督促指导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工作,强化双龙景区、黄大仙景区、大盘天景区规划服务,协力推进浙中凉都等项目建设,切实提升我市景区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五、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大力开展深化作风年建设活动,以“强化服务优环境,攻艰克难促发展”为主题,围绕城乡规划维护公共利益、保障改善民生和助推经济发展的目标,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快节奏、高效率、高质量开展工作。正确处理好阳光规划与提升服务的关系、依法行政与合理行政的关系、分局审批与全局把握的关系,创新服务举措,发挥技术优势,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积极赴各开发区、新区、重点镇举行现场办公会,定期开展企业走访,向基层、企业征询规划管理意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强化规划窗口建设,深挖潜能,创新服务工业经济新举措,推行规划指标后置审核、多方协商等措施,减少中间环节,压缩审批时限,提升审批效率,提高工作效能,为企业建设项目提供最迅捷、优质的服务。

六、深化“阳光规划”,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积极推进规划展览馆的建设,充分运用各种载体,以多种形式开展规划法律法规及重要规划的宣传工作,切实增强

群众规划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了解规划、尊重规划、执行规划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完善批前公示制度,全面实施规划许可批后公告制度,严格控制规划批后变更管理,进一步扩大“阳光规划”覆盖面。在全力支持省规划督察员履职的同时,全面实行规划监督员“六个参与”制度,完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拓宽群众诉求渠道,充分发挥规划监督员的宣传、监督、沟通、协调作用,拉近政府与群众的距离,增强群众对规划工作的认同与支持,促进依法规划、科学规划、民主规划,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送: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

第二篇:金华市级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办法

一、根据《金华市科技计划与项目管理办法》,为加强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提高项目的实施成效,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所称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是指经市科技行政部门立项的市级工业、农业和社会发展类的科技计划项目,包括重大、重点和一般科技项目。

市级科技项目的验收适用本办法,国家级、省级科技项目的验收按国家、省有关规定办理。

三、市科技局负责市级科技项目验收的组织管理工作。

四、项目验收分会议验收和书面验收两种方式。重大、重点科技项目采取会议验收方式,一般科技项目采取会议验收或书面验收方式。

五、会议验收的应成立项目验收组。验收组由相关技术、财务和管理等方面的5至9名专家组成,其中技术专家人数不少于三分之二。

验收组的技术专家在专家库中抽取。本项目的承担单位和合作单位人员不得作为验收组专家。验收组专家中与项目承担单位或项目组成员存有利害关系的,应主动申请回避。

六、项目验收的主要内容:

(一)项目合同书(申请书)规定的各项研发内容及技术、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

(二)项目经费到位和实际支出及使用的合理性、规范性情况;

(三)项目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及取得的社会、生态效益情况。

七、项目承担单位根据项目立项的实施年限,按时完成确定的研发任务和指标,实施期满后3个月内,进行项目验收工作。提前完成的项目可申请提前验收。项目验收时需提供以下材料:

(一)项目验收申请表;

(二)项目立项文件、合同书(或一般项目申请书);

(三)项目工作总结、技术总结报告;

(四)报告中涉及的技术指标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有关证明材料;

(五)获取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等证明材料;

(六)项目经费投入与使用情况审计或财务决算报告。

市科技发展引导资金资助20万元以上(含)的科技计划项目,须提供具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事务所出具的项目经费审计报告;20万元以下的项目,可由项目承担单位的内审机构(财务部门)出具项目经费决算报告。

项目经费审计(决算)报告应对照项目合同书(申请书)经费预算科目内容,客观、准确地反映该项目的研发总投入,包括市科技发展引导资金资助经费、地方及部门配套补助经费、自筹经费等各项资金到位和实际支出情况,并提供市科技发展引导资金资助经费的支出明细表。

八、项目经验收后,作出的结论分为合格和不合格。

(一)对照项目合同书(申请书)的规定和要求,完成主要研发内容、技术指标和知识产权目标,各项经济指标完成70%以上,自筹经费到位80%以上且使用合理的项目,验收结论为合格。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验收结论为不合格:

1、项目合同书(申请书)规定的主要研发内容未完成的;

2、项目合同书(申请书)规定的主要技术指标未完成,或主要经济指标完成不足70%,或自筹经费到位不足80%的;

3、提供验收的材料不全,或发现数据不真实的;

4、市科技发展引导资金资助的经费挪作他用,或项目经费使用违反规定的。

九、对项目按期验收不合格的,在实施期满后12个月内,经整改完善,项目承担单位可再次申请验收。

十、对项目因不可抗力等客观原因不能按期完成需要延期的,项目承担单位应在项目完成期限前2个月内提交延期验收的书面申请,经县(市、区)科技局或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科技局审批。

经审批同意延期的项目,展期自项目实施期满的次月起,最长不超过12个月。延期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再组织验收。

对申请延期未获准的项目,应按时申请并组织验收工作。

十一、在项目实施期内,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申请项目中止:

(一)由于不可抗力或其他客观原因致使项目无法继续实施的;

(二)项目研究开发的关键技术已由他人公开,致使研究开发工作无意义的。

申请中止的项目,按项目验收程序和要求,由项目承担单位及时提出申请,经县(市、区)科技局或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科技局审批。对未获准中止的项目,应按时申请并组织验收工作。

十二、市科技局主管业务处室负责市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申请的受理、审核和验收备案工作。项目验收申请经局分管领导同意后,由主管业务处室会同相关处室组织实施。对申请延期和中止的项目,主管业务处室审核后,提交局办公会议研究决定。

十三、对市本级及市区的市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列为重大、重点科技项目的,由市科技局主管业务处室组织验收;列为一般科技项目的委托所在区科技局、市高新园区高新产业局组织验收。对县(市)的市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委托所在县(市)科技局组织验收。

十四、各县(市、区)科技局、市高新园区高新产业局在组织市科技计划项目验收后应及时将结果报市科技局审查及备案,由市科技局出具项目验收证书。 十

五、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由金华市科技局负责解释。

发布机构: 金华市科技局

第三篇:金华城市建设应走向金华江时代快速发展

作者:贾亦俭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的超常规快速发展,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工作,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意见》(浙委[2006]64号)的出台,以及金华市委、市政府适时推出“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的战略,加快浙中城市群建设已成为省、市、县(市、区)各级党委、政府的紧迫任务。金华的城市建设也从婺江北岸时代到婺江两岸时代,再发展到正在步入的金华江(含婺江及支流义乌江、武义江等)时代。如何进一步做好具有城市及社会经济发展划时代意义的浙中城市群建设工作,迈向高速发展时代,值得每位有识之士的深思和探讨。

一、金华城市建设走向金华江时代的必然性。

1、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金华市现辖行政区域内,古时大部分地域属于越国,小部分属于姑蔑国,其中姑蔑国的国都就在婺城的九峰山下;秦时在现辖区内设县治至今已2229年,设郡治已有1741年,之后在金华或设郡、州、路、府,或设道、区、专区、地区、省辖地级市,最多时曾管辖过19个县(市),包括衢州地区及丽水、绍兴、杭州的部分县(市)。金华自古以来为交通要道和兵家必争之地,水陆空立体交通优势明显,一直是浙江中西南部(金衢丽)地区的中心城市。尽管行政区划的调整,使金华的辖区面积有所缩小,但金华现辖区域仍是浙江中西南部(金衢丽)地区经济最活跃、发展最快地区。随着核心区金华市区的不断发展壮大(为闽浙赣皖四省九地市协作区的龙头城市),浙中城市群雏型的初现,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并加快浙中城市群建设,城市发展快速步入金华江时代,使其成为浙江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城市发展进程的一个正确选择。

2、社会现实的要求

浙江省建设厅的《浙江省新型城市化模式研究》调查报告指出,浙江省中南部地区(主要指金衢丽地区)是浙江省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相对较低的地区,2002年该地区的GDP总量为1065.82亿元,约占全省的12.58%,其中浙中城市群是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核心,也是带动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引擎。目前该地区各地市城市化水平都在30%以上,处于城市化水平加速发展的时期,基于以下3个原因:

1、浙中城市群已初具规模,对本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带动能力逐渐增强;

2、该地区受浙江省北部和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地区的带动作用明显;

3、该地区紧邻皖赣地区,腹地广阔,该地区城市化将实现超常规发展,将是未来浙江省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地区。预计到2020年环杭州湾地区、温台地区、金衢丽地区人口将分别达到3000万、1500万和1100万人。

据城建统计年报统计,2006年金华市所辖行政区域内城区人口已达205.49万人,城区暂住人口144.55万人,城区生活人口已达350万人。其中金华市区城区人口49.34万人,城区暂住人口10.85万人,合计60.19万人;义乌市城区人口54.14万人,城区暂住人口71.62万人,合计125.76万人;两地城市人口共185.95万人,占了全市城市人口的约53%。全市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共259.92平方公里,其中金华市区为67.7平方公里,义乌市区为56平方公里,两市建成区面积共123.7平方公里,占了全市城市建成 区面积的约50%,这就决定了浙中城市群必须以金华一义乌为轴线发展,鉴于金华城区发展空间较大、义乌人口过于密集的现状,可以通过金华、义乌城市的对接来解决人口和产业分工等问题,金华与义乌间的距离为40多公里,而且之间还有一个金东经济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做跳板,两市相连已不遥远。而义乌与东阳更是相距仅16公里,金华与永康也相距不足50公里,金华与兰溪更是仅20多公里,期间还有一个金西开发区,用高速公路相连,时空已非常近。以金华为中心,沿金华江成ㄚ字型的沿江城市组团形式所构建的浙中城市群已十分清晰。因为浙中城市群的城市基本上都沿历史上统称的金华江而建,金华江含婺江(兰江)及二大支流东阳江(义乌江)、武义江(永康江),东阳江、武义江、婺江成ㄚ字型分布,金华的城市建设已到了组团式发展的金华江时代,这是一个以ㄚ型(代表胜利符号)出现的城市形态。

3、浙江省战略发展的需要

《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工作,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环杭州湾、温台、浙中城市群是我省的三大主体城市群”,“浙中城市群要加强区内城市的分工合作和优势互补,重点加强金华市区、义乌、永康、东阳等城市之间的联系,建立健全共建协作机制,形成建设合力,逐步向衢州、丽水部分县市拓展,使浙中城市群成为带动浙中地区乃至浙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

《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纲要》也指出,到2010年,基本形成省一级城市经济框架。即杭州城市经济圈、宁波城市经济圈、温州城市经济圈和浙江中西部城市经济圈。金华及周边城市形成浙江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雏形。

原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2006年全省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时指出,要突出城市群这个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从国际经济经验看,城市群发展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实际上是都市圈或者大都市连绵带,如我省的环杭州湾城市群、温台沿海城市群。第二种是由多个实力基本相当的城市组成的城市群,如我省的浙中城市群。

2005年,浙江省城市化水平达到56%,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但由于浙江省城市化水平空间差异较大,浙江北部及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已较高,逐步步入大都市连绵区的发展阶段,城市化发展从注重量的提高到质的提升上转移,而浙江中南部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城市化发展尚处于向心集聚的发展阶段,城市化将在量的提高上迅速扩展。从而,浙江省下一步城市化的快速提高将更多的由浙江省中南部地区城市化的发展来支撑,浙中城市群将起着带动金丽衢地区和杭州地区的建德、淳安等县(市)发展的中心城市重任。在战略高度上看,以金华江为生态带相连的浙中城市群将扩展影响到近半个浙江省的陆地。

二、金华江时代城市建设的主要形态

(一)浙中城市群核心区金华市区的依“三江”布局调整建议

金华市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建城始至1992年的婺江北岸阶段,当时建城区基本上都在江北,江南只有少量的农房;第二阶段为1992年至2002年的婺江阶段,主要建筑物基本分布在婺江两岸;第三阶段为2002年金东新区开建以后的金华江时代(2002-2006年为初期,2007年以后为实质发展期),建城区迅速拓展,建筑物分别依婺江、义乌江、武义江发展。浙中城市群发展要求,今后不仅市区城市建设要步入金华江时代,整个浙中城市群建设也要走向金华江时代。

2001年第5次修编的金华城市总体规划,将金华市区的城市以近似于长方形的衣服口袋形状规划,分三环布局,以“三纵三横三环”为框架,用棋盘式网状道路相连,八一街为城市的主轴线。

2004年编制的浙中城市群发展战略规划,将浙中城市群构筑成“一主(金华)二副(义乌、永康)、三块四轴”的城市群结构框架。其中金华主城区以“一中两翼两三角”的形态出现,即当时的建城区(中心区)加上金东新区和婺城新区(两翼),以及金东经济开发区(原金三角开发区)、金西经济开发区二个省级开发区组成的“两三角”。同样以八一街为主轴线。

目前中心城区已与“两翼”:金东新区、婺城新区连成一体,城市主轴线八一街(含迎宾大道)也已往北突破三环与北山的国家级双龙风景区相连,往南突破二环与南山生态园区相接,全长15.2公里(不含南二环以外),因南北各有南山、北山相夹,发展空间已不大。为发展浙中城市群,尤其是加速与义乌相连,金华市区的城市发展轴应调整为以金华江(婺江、义乌江段)生态轴为主轴线。目前的金华建成区已有很大一部分沿义乌江发展,而且金华与义乌之间的金东经济开发区也在义乌江畔,作为风格独特的“一江春水向西流”的金华江,金华主城区的发展应该追本溯源,以向上游发展为主,兼顾下游。首先,通过纬度式的发展,东进(连金东开发区、接轨义乌)西拓(连金西开发区、衔接兰溪);其次,沿武义江南下,通过武义县城延伸至永康。分轻重缓急,集中精力,优先向东发展。为浙中城市群的首尾相连打下良好的基础,发挥好浙中城市群内核的辐射作用。

(二)浙中城市群的沿江组团式发展

1、城市群发展的主要策略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我们要通过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稳步推进城市群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按照“聚合主轴线(金华市区一义乌的高速公路、铁路、城市快速干道)、依托两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和永康科技五金城)、构筑四沿带(金义、东浦磐、金兰、永武)、培育多集群(汽摩配零部件生产、小商品制造、五金机械制造、现代医药与精细化工、电子信息、食品加工、新型建材、新兴高附加值产业等八大产业集群)、营造生态网(城市群绿色宽敞空间、绿色生态空间网络)”的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完善规划,合理布局,优化城市群发展框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重点促进城市群内基础设施等网络化布局和一体化建设,实现城市相互融合和资源共享。

2、城市群中各组团城市的功能定位

浙中城市群的各城市应明确分工、资源共享,城市建设应注意互相靠近,成片发展,城市功能定位要基本准确。

(1)浙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金华市的功能定位为浙江中西部的金融服务中心,交通信息枢纽、汽车及现代医药和精细化工基地、现代服务业及人居休闲中心、高新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转化基地、科教人才基地。

(2)副中心义乌要以国际商贸城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带动作用和空间扩散效应,着力提升小商品的商贸流通和制造优势,逐步成为集商贸物流、日用小商品制造、购物旅游为一体的国际商贸城市和重要的商贸旅游城市。

(3)永康、东阳、兰溪3个中等城市,尽管目前各城市人口都未超过50万,建成区面积均未突破40平方公里,但都是浙中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永康市重在发挥“中国科技五金城”品牌优势,建设国内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五金机械工业基地、重要的汽车摩托车及配件制造基地和产品与原材料交易中心、中国五金名城;东阳市重在加强区际间的功能互补和分工合作,积极发挥轻工纺织、医药化工、机械电子、影视文化等产业,建设中国影视文化城、浙中先进制造基地;兰溪市要用高新技术改造和培育现代医药、纺织、化工、冶金、建材等产业,注重与金华市区的产业协作和功能互补,建设重要的工业基地,休闲旅游胜地和山水生态城市。

(4)培育浦江、武义、磐安3个特色城市。浦江着重发展水晶工艺、挂锁、缝纫等传统特色产业,建设以旅游和休闲为特色的山水城市;武义着力建设以温泉、古村落旅游为特色的宜人居住的生态旅游城市;磐安建设具有生态特色的旅居休闲城市。

总之,在浙中城市群的组团式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坚持五大原则:一是在发展空间上有序增长、整合发展;二是在发展策略上凸现中心、强化功能;三是在发展措施上统一规划、一体布局;四是在发展重点上保护生态、彰显特色;五是在发展保障上强调认同、文化亲和。

三、培育新的支柱产业来支撑城市建设和发展

金华的城市建设和发展缺少强有力的一批产业来支撑,而传统的工业化已无法支撑快速城市化发展的要求,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来支撑金华将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除了上述城市定位中提及的金华优先发展的八大产业外,笔者认为还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培育与城乡建设紧密相关的建筑业及房地产业、旅游业。

1、建筑业及房地产业

我省的建筑业总产值和利税已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金华市在全省位居第四,有省政府命名的二个建筑之乡:东阳市、义乌市。2006年全市建筑企业从业人员已达43.97万人(未含总部迁往杭州的广厦集团),全市建筑业总产值达661.39亿元,实现利税45.03亿元,其中金华市区建筑业总产值达98.22亿元,实现利税6.42亿。2006年全市建筑业上交地方税收10.9亿元(市区2.61亿元),与全市房地产业上交的地方税收12.06亿元(市区3.58亿元),合计占了全市地方税收的36.62%,其中市区为38.3%。目前全省建筑业生产总值和建筑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已上升到6.5%左右,东阳市的建筑业值已达到当地GDP的20%以上。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在金华重点扶持发展建筑业有以下优势:

1、可以产生可观的利税,其中仅地方税就可达总量的15%以上;

2、该产业无污染,所占社会资源不多;

3、能提供大批就业岗位,尤其是能解决大量农民的转岗问题,

4、发展后劲足,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据统计,全省每增加1亿元的房地产值产生的总带动效应为1.409亿元,而1亿元的建筑业产值总带动效应为19.719亿元。进一步做大做强建筑业已成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紧迫任务。

与二产建筑业相辅相成的还有三产房地产业,近年来我市尤其是市区的地方税收有30%以上来自房地产业。随着宏观调控的深入,房地产业的投资已开始明显下降,但只要正确分析金华的房地产市场,将会得出一个必须让其平稳发展的结论。首先随着浙中城市群的效应逐步显现,金华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十佳宜居城市”的命名,金华各种环境的不断优化,“居在金华”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周边城市市民和附近农民的选择;其次,全省地级市中金华房价倒数第二,周边县(市)房价多高于市区的独特现象,让投资和居住均成为外来者的首选;第三,民工的大量涌入,户籍制度改革在即,这批民工需要留在金华居住,小套型的经济适用房将热销;第四,汽车的逐渐普及,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有车库的新房子也将成为市民住房升级换代的主要目标;第五,随着全省提倡走新型城市化道路,而全省的城市化加速发展地区又集中在金华的浙中城市群,将来这一地域的城市人口将快速增长,所以,我们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衡着陆,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2、旅游业

金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省旅游副中心,境内风景名胜密布,文物古迹众多,商品丰富,物价便宜,是世人旅游购物的好去处,发展旅游业优势明显:

1、交通十分便利,高速公路、电气化铁路、飞机等立体交通,确定了金华为全国49个主要交通枢纽之一的地位;

2、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和众多的市、县级风景名胜区;6个全国重点文保单位,42处省级文保单位,值得旅游参观的去处十分密集;

3、旅游形式丰富,有购物游:如义乌的中国小商品城、永康的中国科技五金城等;有影视游:如东阳横店的影视基地等;有文物游:金华的侍王府、八咏楼,浦江的上山文化、江南第一家,东阳的卢宅等;有生态游:各风景名胜区、及武义的温泉、古村落、磐安的生态休闲区等;有爱国主义教育游:如横店的红军长城博览城,金华澧浦的日军炮台、义乌崇山日军细菌战纪念馆等。 旅游是三产中的“阳光产业”,前景十分美好,金华要及早培育,要以金华市区的山水城市文化旅游区为中心,让游客尽量吃住在市区,再向周边县(市)各景区分散。市区要进一步盘活古子城一日游(太平天国侍王府、八咏楼、天宁寺、中国茶花文化园等),双龙风景区要理顺体制、将黄大仙祖宫充分开放,利用叱石成羊、回音坛等做足旅游文章;国保单位婺州瓷铁店窑要做好开发保护工作,通过让游客参与陶瓷制作等互动形式吸引游客。进一步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做好旅游组团工作,培训一批合格的导游人员,突出旅游区的特色,丰富景点的景观人文内涵,发掘整理出景点的传奇故事,使旅游产品从单一转向综合。改变以往的过境游为目的地游;改变以往单一的政府为主转向政府为主、市场运作、企业为主体的模式;改变过去单一的城市形象推广转型为以形象宣传为核心、以品牌推广为主体、以区域联合、企业联合促销为组织形式的推销模式,来进一步做好金华的旅游产业,将金华推向国内外旅游市场,召来源源不断的游客,来推动金华的经济发展。

[发表在《新金华》2007年第3期、《浙江建设》2007年第5期、《浙中建筑》2007第2期,《金华政务信息》2007年第4期,并有市领导批示。入选《思考的轨迹》(论文集)。]

第四篇:沈金华简介

沈金华,1955年生,湖州市南浔

区人,字伯远,号尚舍斋。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哲

学学会会员、湖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沈金华专研书法四十余年,师从原中书协副主席朱关田先生,遍临百家,尤精于行草书,书法风格呈现出古朴沉稳、端庄厚重、典雅的特色,深受藏家的喜欢。

第五篇:金华非转农

金华市区特定时期入学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户口“非转农”办理指南

一、准予“非转农”回原籍农村落户的条件

1.1995年以后毕业(肄业、结业)且在2003年底前入学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未曾被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正式录用;

2004年以后入学的大中专院校毕业(肄业、结业)生,属学校明确要求入学前将户口随迁的,能提供入学学校要求随迁证明的,可办理户口“非转农”手续;凡学校没有明确要求随迁,本人自主迁出的,不得办理“非转农”;

2.被大中专院校招生录取迁出时属本市区农业户口;

3.申请“非转农”时户籍在本市区;

4.迁入地村民委员会及乡镇街道同意接收。

二、办理“非转农”回原籍农村落户的程序

1.符合办理条件的对象向落户地派出所或办证中心领取并填写《金华市区特定时期入学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回原籍农村落户申请表》,并准备相关材料;

2.向原籍(迁入地)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由村民委员会负责调查申请对象户籍迁出前的情况,以及家庭成员关系,并由村委会签署相关意见。

3.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审核申请对象落户条件,并签署意见。

4.落户地派出所负责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回原籍落户申请的调查,审核申请对象提供的材料是否真实,是否符合落户条件,并将申请人基本情况在迁入村、乡镇(街道)公示7日,接受村民监督。经公示无异议后,签署审核意见。

5.区公安分局根据调查事实和相关规定作出审批意见。

6.落户地办证中心或派出所通知当事人办理户口相关手续。

三、申请“非转农”回原籍农村落户应提供的材料

1.申请报告;2.《金华市区特定时期入学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回原籍农村落户申请表》;3.毕业(肄业、结业)证书;4.本人户口从原籍迁出时户口性质相关凭证(包括迁移证复印件、常住人口登记表等),本人、配偶、子女及父母的户口簿、身份证,本人与父母、配偶、子女的关系证明。5.迁入地村民委员会同意迁入证明;6.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意见;7.市(区)人力社保部门出具毕业后的就业情况证明;8.市(区)民政部门出具的应征入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退伍后安置情况证明等。

四、办理时效:

符合“非转农”条件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从2011年12月1日起提出申请。符合“非转农”条件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应在放开办理后一年内提出申请,逾期申请的,原则上不予办理。

五、说明事项:

1.符合“非转农”条件的已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配偶系市区农业户口的,可以回原籍农村办理户口“非转农”手续,也可以在配偶方户籍地办理户口“非转农”手续。

2.符合“非转农”条件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经村民委员会及乡镇街道同意,其未成年子女可以随迁,并转为农业户口。

3.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应征入伍,退伍后已由民政部门安置(含货币安置)的,不予“非转农”。

4.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是指研究生(硕士、博士)、本科生、专科生、高中专生、初中专生、职业中专生及全日制技校生,具体认定以毕业(肄业、结业)证书为准。

5.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申请对象无个人人事档案的,须提供曾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档案证明,户口曾在市区外落户的还须提供当地人力社保部门出具的就业状况证明。

6.国有企业是指纯国有企业(含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联营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含国有绝对控股企业和相对控投企业)以及国有参股企业。

7.已办理“非转农”户口回迁的,如发现并查实提供虚假材料或证明的,予以撤销“非转农”户口手续,恢复原非农业户口。

8.市区:是指婺城区、金东区行政区域。

9.涉及其它户籍问题的,按照户籍管理有关政策执行。

金华市区特定时期入学大中专院校

毕业生户口“非转农”办理流程步骤:

第一步:携带毕业(肄业、结业)证书;本人、配偶、子女及父母的户口簿、身份证等原件及复印件;本人与父母、配偶、子女的关系证明原件及复印件等材料到迁入地公安派出所或公安分局办证中心领取并填写《金华市区特定时期入学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回原籍农村落户申请表》和《市区特定时期入学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办理户口“非转农”有关事项告知书》。

第二步:(携带以上材料)到市(区)人力社保部门开具毕业后的就业情况证明。

第三步:属应征入伍退伍的,携带以上材料到市(区)民政部门开具应征入伍大中专院校毕业退伍后有无安置情况证明。

第四步:(携带以上材料)到原籍(迁入地)村民委员会开具是否同意迁入本村的证明,同时在《金华市区特定时期入学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回原籍农村落户申请表》上的“迁入地村委会意见”栏签署意见并盖章。

第五步:(携带以上材料)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签署意见并盖章。 第六步:(携带以上材料)到迁入地派出所,材料齐全的由派出所受理,经调查、公示后报分局审批;审批同意后由公安机关通知申请人办理。

上一篇:简单邀请函范文下一篇:简单一句话范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