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经济成就

2022-06-30

第一篇:改革开放经济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7年来,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6%,社会事业加快发展。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600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改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目前,95%以上的商品价格已由市场确定,95%以上的投资来源于企业、银行和社会。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年多来,严格信守承诺.清理和修订法规,逐步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措施,开放服务贸易,推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为进一步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创造良好条件。

同时应当看到,中国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经济总量虽然已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水平仍然排在世界100位之后。中国的产业结构还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和社会发展还不协调,城乡、区域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得到扭转。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

今后一段时期,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目前,中国正在制定2006-年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二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5年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把握未来,开拓创新。在理论创新方面,中国认真总结自身建设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国制定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和方针。在体制创新方面.中国按照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明确了各方面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在创新的推动下,中国将保持发展的良好态势,提高发展的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首先,中国的发展是立足国内的发展。中国国内需求潜力大,可以为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过去5年,中国新增电话用户5.14亿户,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亿千瓦,就是市场规模大的客观反映。今后5年,我们将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同时,积极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中国既是能源消费大国,又是能源生产大国,多年来能源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能源增产的潜力很大。例如,中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还不到1/3.核电装机占电力装机的比重只有

1.7%。我们将坚持立足国内,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高效、清洁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努力增加石油天然气供给能力,协调发展煤电、水电、核电,加快开发利用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15%左右。我们还将立足国内,优先发展科技教育,加快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中国有40%左右的国民储蓄率,8亿多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国土蕴藏着自然资源:还有初具规模的基础设施,较好的科技教育基础,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长期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发挥好

国内资金、劳动力、能源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作用。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实现长期持续发展。

第二,中国的发展是结构优化的发展。中国首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第

一、

二、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3.1:46.2:402。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但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今后5年。我们将依靠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继续加强农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依托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在高效清洁发电和输变电、大型石油化工、先进适用运输装备、高档数控机床、集成电路设备和先进动力装置等领域实现突破,提高装备制造的整体水平。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促进金融、物流、咨询、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加快发展,继续加强能源、矿产、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中国的发展是资源节约的发展。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我们将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坚持节约优先,大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突出抓好冶金、建材、化工、电力等重点行业的节约降耗工作。实施节约和替代石油、热电联产、绿色照明等重点节能工程,推进1000家重点企业的节能改造,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油环保型汽车。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产业的发展。依法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

第四,中国的发展是环境友好的发展。我们将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突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继续实施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工程,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积极防治农村面源污染。保护好饮用水源;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加快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搞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区域。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防沙治沙等生态工程,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系统。严格环境监管,强化环境执法,防范和化解生态环境风险。

第五,中国的发展是全面协调的发展。我们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突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推进扶贫开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

第六,中国的发展是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将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深化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改革的重点任务包括: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价格改革,建立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污染治理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财税、金融、投资等方面的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建立现代市场体系;整顿市场经济秩序,

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我们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是继续发展对外贸易,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二是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切实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着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三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开展优势互补的对外投资,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2005年,中国商品进出口总额

1.42万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6600亿美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603亿美元。均居世界第三位。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国给了我们有益的援助,国外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引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中国也为世界发展作出了贡献。近年来,中国对40个最不发达国家提供了优惠关税待遇,为海啸受灾国、南亚地震救援、禽流感国际合作提供了力所能及的资金和技术援助。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峰会上,中国就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提出了五项新举措,涉及关税、减债、贷款、防治疾病和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今后5年,中国的发展将为全球带来更多的机遇,仅商品进口累计就将超过4万亿美元。希望各国企业家和各界人士抓住机遇,扩大对华投资贸易。继续参与和支持中国的建设。中国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我们愿与国际社会一道,相互开放市场,健全多边贸易体制,促进全球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扩大经贸合作创造更好的环境;发展技术贸易.建立技术推广和转让机制,让更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分享技术革新的成果;完善国际金融体系,营造稳定、高效、安全的金融环境,防范金融风险:积极开展能源合作与对话,保持国际能源市场稳定,为发展提供安全、经济、清洁的能源保障;广泛开展环境合作,认真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推进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加强相互磋商,协调国际行动,共同解决贫困、债务、人口以及自然灾害、疾病传播、恐怖主义等问题,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展望未来,中国将坚持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道路,与各国携手前进,开拓创新,为促进全球发展、建设和谐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探析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人真正自觉地开始认识现代化,一系 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重新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机制,明确了中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性,全面开创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

一、提出“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思想

为了全面纠正十年“文革”的错误路线,实行全面的拔乱反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完成后,如何 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中心任务突出地摆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1979年 3月,邓小平就明确提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 化道路。”[1](P163)他还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的两个重要特点,即底子薄及 人口多、耕地少进行了分析。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和现代化的基本方向。1984年10月, 邓小平强调“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 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 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2](P94~95)1987年8月,邓小平特别强调指出 :“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 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 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

划。”[2](P225)至此,“走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思想已经趋于成熟,并成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开展各项工作 的根本指导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的核心是全面现代化的思想。与此前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思想相比,它既强调工业化的重要,也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应该是工业化、政治民主化 和思想文化现代化的统一,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能只看重其中的一方面,而导致现代化 过程中的种种失衡现象出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的思想,在党的十三大报 告中被规范地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 表述被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所沿用,并被固定下来,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

原因

1、我国坚持实施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2、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能够正确认识我国目前所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4、能够正确认识我国的根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能够正确确立我国在现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能够坚持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在经济特区与港澳台地区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能够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外交方面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切实维护国家利益。

8、能够坚持我国的分配制度和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9、能够确立正确的战略政策,制定适当的发展政策,以民为本

第二篇:伟大的历程辉煌的成就--改革开放30年顺德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伟大的历程辉煌的成就--改革开放30年顺德区

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来源:顺德区统计局

改革开放30年来,顺德全区上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毫不动摇地促进开放,以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壮丽篇章,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日新月异,整个顺德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国民经济实现腾飞,综合实力令人瞩目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经济社会迅速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1978~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4%,远远高于1949~1978年平均增长速度,也大大高于同期全国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与1978年相比,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28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0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8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0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7倍,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1524倍,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618倍。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综合实力空前增强。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经济总量的扩张。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4.75亿元迅速跃升至2008年的1562.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倍、475倍和594倍。从1978年开始,生产总值上升到1984年的超10亿元用了6年时间,上升到1988年的近30亿元用了3年时间,此后至1999年的11年间增长了近10倍,平均每年上升23.4亿元,1994年突破100亿元大关,1996年突破200亿元大关。进入新世纪,顺德经济发展迈入高速增长期,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2008年突破15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成百倍增加,由1978年的612元上升到2007年的107991元,增长了176倍。

经济规模的扩大,带来了财力的增加。1978年顺德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0.98亿元,1986年翻了一番,达到2.06亿元;1998年跨上10亿元台阶,达到11.18亿元;2000年跨上20亿元台阶,达到21.60亿元;2002年突破30亿元大关;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又分别突破50亿元、60亿元大关;2008年达到79.3亿元,1978~2008年年均增长15.8%。财力的增加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改善民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经济实力在县域经济中的排位迅速提升,2000年至2003年连续四年居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之首。

二、产业结构发生巨变,经济质量稳步提升

30年来,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增长,顺德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在调整中得到长足发展,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强化,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服务业迅速发展壮大,

一、

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由1978年的36.83:44.93:18.24调整为2008年的2.16:64.87:32.97。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34.6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9.9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4.73个百分点。

现代农业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局面加速形成。2008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66.7亿元,比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增长23倍,年均增长11.2%。其中,水产业产值占39.65亿元,比1978年增长77.9倍,年均增长15.6%;种植业产值13.76亿元,增长9.9倍,年均增长8%;畜牧业产值10.03亿元,增长18倍,年均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11179元,增长48倍,年均增长13.8%。

工业经济创造辉煌。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结构深刻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实现了从以农业经济增长为主向以工业经济增长为主的历史性转变,进而实现了工业化由初期阶段向中后期阶段迈进的历史性跨越。经过30年的发展,顺德成为国内著名的制造业基地,家用电器、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纺织服装、精细化工、医药保健、包装印刷、家具等支柱产业蓬勃发展,汽车配件、金属加工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产业链条不断完善,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中小企业加快成长。2008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981.4亿元,比1978年增长375倍,年均增长21.9%。2007年底,累计申请专利45541件,授权31107件,专利申请和授权连续12年位居全国县级区域第一位。大中型工业企业从1978年的2家增至2008年的227家,总产值从1.18亿元增至2324.66亿元,拥有美的、科龙、万家乐、科达、德美化工、碧桂园6家上市公司,美的、格兰仕集团进入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目前,全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1个、中国名牌产品32个,广东省著名商标69个、广东省名牌产品79个。同时,顺德还被授予“中国家电之都”、“中国燃气具之都”、“中国涂料之乡”、“中国鳗鱼之乡”等20多项国家级区域品牌。

商贸服务日益繁荣。改革开放给顺德的市场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在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宏观政策作用下,区域内市场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78年的2.34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400.2亿元,增长170倍,年均增长18.7%。零售业态从单一走向多种多样,百货店、超市、专业店、购物中心等遍地开花,电视购物、网上购物等逐渐兴起。现代商品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大良商圈、容桂商圈和乐从、龙江三大城市商圈初步形成。流通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各种先进流通经营管理手段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30年来顺德服务业不断实现跨越,1978年服务业增加值仅0.86亿元,2007年达到439.74亿元,增长507倍。

三、体制改革引领先风,对外开放成绩斐然

30年来,顺德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变革同促进体制改革结合起来,把坚持自主创新同参与对外经济结合起来,破除不适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发展模式,焕发了顺德大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无限生机。体制改革领先时代。上世纪八十年代,顺德人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创造了改革的“顺德模式”,令全国瞩目。进入九十年代,顺德紧紧抓住全省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机遇,实施了以产权改革为核心,包括机构改革、农村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及一系列配套改革的综合改革,一举成为全省全国的改革先锋。正是以石破天惊的改革创新气魄,顺德率先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行政管理体制、资产营运监督管理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等全新的经济社会体系,创造了全国少有的自主资本、自主品牌、自由市场的优势条件,从而使经济社会快速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对外开放硕果累累。30年来顺德对外开放不断拓展,外经外贸加速发展,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重大历史转折,形成了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拓展的开放格局,呈现了从数量小到数量大、从质量低到质量高的开放新趋势。全区进出口贸易总额1993年跃上20亿台阶,达到20.45亿美元;1998年跃上30亿台阶,达到31.84亿美元;此后速度不断加快,2001年突破50亿大关,发展到54.94亿美元;2004年突破100亿大关,增加到114.13亿美元;2008年达到159.15亿美元,比1993年增长7倍。从1999年以来,进出口总体保持高速增长,在2001年超过50亿美元后,仅用六年时间就实现了从50亿到150亿的突破,其中2003年、2004年增速分别达到30.1%和35.0%。外贸对经济的贡献不断提高,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幅提高。

对外经济质量稳步提高。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逐步上升,其中机电产品出口额占比、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比上升最快。在2007年的出口贸易中,机电产品出口87.23亿美元,服装及纺织品出口7.63亿美元,家具产品出口5.34亿美元。在出口市场上,美国市场出口26.26亿美元,欧盟市场出口26.06亿美元,港澳地区市场出口21.15亿美元。全年对美国、欧盟、港澳地区的出口额达73.47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61.4%。同时,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1978年以来,为了弥补区域内资金、技术、设备、管理以及人才方面的不足,顺德利用外资迅速进入扩张时期,而且外资进入领域不断拓展,贡献也不断提高。1978~2007年,全区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52.6亿美元,平均每年1.8亿美元。

四、基础建设全面加强,城乡面貌根本改观

改革开放30年来,全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幅增长,一大批项目建成投产,农业、能源、原材料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形成了纵横交错覆盖全区的网络体系,水利环境、科教文卫体设施显著改善,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大大提高,人民生活环境和城乡面貌得到根本改善。1978~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0.16亿元发展到301.7亿元,增长1885倍,年均递增28.6%。

交通运输能力明显增强。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全区公路、水运、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实现快速扩张,各镇街均贯通了高等级公路,实现了“村村通公交”,形成了水陆交通畅顺的交通运输网络。1995年,顺德就已经成为全国第二个“村村通公路”的县区,全区每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里程居全国县区之冠。到2007年,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045公里,公路密度达到253.7公里/百平方公里;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1029万吨,年均增长8.7%。2007年,顺德货运量为4539万吨,比1978年增加15倍,年均增长10.08%;客运量为6127万人,比1978年增长31倍,年均增长12.74%;货物周转量为618254万吨/公里,比1978年增长87.8倍,年均增长16.73%;旅客周转量为113219万人/公里,比1978年增长44倍,年均增长14.05%。

邮电通信事业蓬勃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不断催生对通信基础网络的需求,邮电通信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发展最快的基础产业之一,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遍及千家万户。2007年,全区年末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为80.63万门,比1978年增长287倍,累计增加80.35万门。邮电业务总量(2000年可比价)为69.57亿元,比1978年增长6956倍,年均增长35.67%。本地电话年末用户110.82万户,比1978年增长553倍,累计增长110.8万户;移动电话271.81万户,比90年代初增加271.67万户。信息和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运用,直接带动了互联网的高速发展,2007年互联网已达207631户,其中宽带用户205131户。

城乡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改革开放以来,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要求,顺德不断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全区建设工作,极大地提升了城镇品位和功能,改善了农村环境。特别是近年来,顺德以“一山、二路、四河”为建设轴线,大力推进中心城区建设,建成德胜广场、行政服务中心、演艺中心等一大批市政标志性建筑,由大良、容桂、伦教和新城区组成的城区面积达219平方公里,百万人口中心城区加速成型。在建设中始终注重环境治理,着力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城市综合环保工程,目前生活污水、垃圾日均处理能力分别达到13.3万吨和1300吨。与此同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电网、文化卫生教育等关系农业和农村长远发展的基础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五、社会事业和谐进步,人民生活日新月异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社会事业逐步加强,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顺德社会事业呈现加快发展态势,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明显增强。可以说,改革开放的30年,是顺德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30年,是城乡居民生活实现从温饱不足到富裕安康历史性跨越的30年。

科教文卫事业成效卓著。2007年全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1所,在校学生8217人。适龄青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65.0%,高中毕业升学率90.0%,初中毕业升学率98.3%,小学毕业升学率100%。在校中小学生人数28.37万人,比1978年增加13.9万人。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有效应对重大疫情的公共卫生网络体系基本建成,2007年末全区拥有卫生医疗机构468个、病床5796张、卫生技术人员8928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形成了可以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7年全区共有文化事业机构14个、从事文化事业工作人员382人,公共图书馆11间、总藏书量193.5万册,发行《珠江商报》8251万印张、《顺德广播电视报》272万印张,电视台和电台各1个、有线传输网络站10个。体育事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竞技体育取得连续跨越,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显著增强。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构筑覆盖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居民生活水平的稳定提高,是党和政府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标。30年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覆盖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覆盖面不断扩大。2007年末,全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4.14万人,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61.89万人、53.83万人和59.44万人。2008年城镇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每月320元/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和基本生活,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30年来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高速增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1978年的0.52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150.10亿元,增长2212倍,年平均增长达2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456.50元增加到2008年的26442元,增长了57倍;人均消费支出从1978年的444.87元增加到2008年的25165.5元,增长了49倍。富裕起来的居民,吃讲究营养、穿讲究时尚、用讲究高档、住讲究宽敞,精神文化生活更是丰富多彩。反映居民家庭富裕程度的恩格尔系数,从1985年的59.5%下降到2007年的28.0%。到2007年底,顺德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电191台、电冰箱104台、洗衣机104台、家用电脑99台、空调器237台、家用轿车44辆。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1985年的20.99㎡增长到2007年的42.66㎡;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由2000年的742.25元增长到2007的1274.03元,增长71.7%。

30年改革开放,谱写了顺德激荡人心的雄浑乐章,成就了今日顺德的光荣与辉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只要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万众一心,开拓奋进,就一定能够在前进的道路上再创新的辉煌。

(注:本文2008年的数据均为预计数)

第三篇:改革开放30年常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30年来,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定不移地把解放思想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努力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审时度势,锐意进取,因地制宜,抢抓机遇,走出了一条符合常州实际的率先发展之路。全市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城市建设、社会事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就,演绎了富民强市、走向辉煌的动人篇章。一个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富裕的新常州在充满生机和希望的苏南大地上迅速崛起。

一、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为主线,以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为途径,突出抓好经济工作和重大项目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着力夯实发展基础,全市国民经济在总量突破的基础上实现了品质的飞跃,在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实现了产业的提升,整体发展水平与发展质量稳步提高,物质基础不断增强,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1、城市综合实力跃上新的台阶

1992年,全市生产总值由1980年的22.8亿元增加到144.4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增长4.1倍,比全国提前3年实现了“到200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881.3亿元,经济总量比1978年翻了6番多,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3.2%,分别比全国和全省平均速度高出3.4个、0.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9亿元增加到63.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由11.2亿元增加到1122.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4.3%,其中工业增加值由10.5亿元增加到1035.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4.0%;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5亿元增加到695.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4.5%。1978年,我市人均GDP仅为605元,1984年跨过千元大关,1995年跨过万元大关,到2007年,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达43695元,扣除物价因素比1978年增长27.6倍,年均增长12.3%。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市财政实力显著增强,政府改善民生、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不断提高,200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414.4亿元,相当于1978年的66.7倍,年均增长15.6%。

2、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的成效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摆脱了改革开放前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三产发展滞后的局面,三次产业的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工业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稳步提高,形成了具有常州特色的产业结构体系。改革开放初期,我市三次产业结构表现为

二、

一、三格局,三大产业在经济总量所占份额依次为21.9%、64.0%和14.1%,1987年,服务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二、

三、一。2007年,我市三次产业比重结构为3.4:59.6:37.0,其中第一产业比重比1978年下降了18.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了4.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22.9百分点。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趋向优化,新型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工业内部形成了以农业机械、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新型纺织服装为支柱产业,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与精细化工、新材料为新兴产业的较为完整的体系,长江流域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3、多种经济发展形成新的格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为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我市抓住机遇大胆探索,积极推进国有、集体和乡镇企业的所有制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扶持培育个私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全市国有经济和国有资本逐步从竞争性领域退出,股份制、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个体私营等其他经济成分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日趋优化的所有制结构日益成为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和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2007年末全市476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集体企业为154家,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795家,私营企业3189家,股份合作及其它经济630家,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分别为4.5%、33.4%、44.5%和17.6%。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达1100亿元,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税收总额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达60%、63.1%和66.3%,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经济”。

4、对外开放水平实现新的提升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坚持把开放型经济作为带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牢牢把握加入世贸组织和全球范围内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立足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全市开放型经济结下累累硕果。全市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蓬勃发展。1984年至2007年,全市共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922个,协议外商直接投资246.5亿美元,年均增长36.1%;实际利用外资104.2亿美元,年均增长35.6%,外资涉及的行业类别增加到360多个,几乎所有行业都有外资介入。全市贸易伙伴遍及全球六大洲176个国家和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85年的128万美元提高到2007年的132.3亿美元,年均增长52.2%;出口额从1985年的128万美元提高到2007年的98.4亿美元,年均增长50.2%;外贸依存度由1985年的0.08%提高到2007年的51.3%,年均提高2.3个百分点。高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机电产品逐步取代纺织服装产品成为全市出口龙头,出口额稳居各类产品出口榜首,在全市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接近50%。

二、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公共设施日臻完善

改革开放30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大发展、大繁荣的30年,也是城乡建设大突破、大变样的30年。30年来,特别是2002年行政区划调整之后,我市按照“提升中心、拓展南北”的空间发展战略,坚持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并举,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并重,卓有成效地推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全市城市载体功能得到快速提升,经济辐射、人口吸纳和综合服务功能大大增强,古老的龙城日益焕发出青春和活力。

1、交通设施建设实现新的飞跃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把交通建设作为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战略任务,积极筹措资金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着力缓解交通瓶颈制约,全市交通建设呈现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格局。经过多年的建设,市域范围内形成了水陆空联运、通江达海、快速便捷的现代化交通网络体系,城区路网与城市对外交通有机衔接、浑然一体,承东接西、辐射南北的区位优势日益凸现,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撑和保障。全市公路总里程由1978年末的717公里增加到2007年末的6732公里,公路密度由1978年的16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到154公里/百平方公里,年均增幅分别达8%和8.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2007年末分别达221公里和558公里,等级公路密度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城市公共交通得到优先发展,公交运营能力不断提高,城区公交营运车辆由1978年的117辆增加到1779辆,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由1978年的0.4标台增加到15.2标台,公交营运线路由1978年的10条增加到116条,特别是快速公交一号线的开通,架起了贯穿南北的公交客运走廊,大大提高了公交运行效率和出行舒适度,方便了市民出行。

2、邮电通信事业得到新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与信息网络化进程日益加快,我市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邮电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大加快,邮电通信业飞速发展,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建成了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综合通信能力较强的现代化电信网络,形成了邮政、电信、移动、联通、铁通为主体的邮电通信综合服务体系。截止2007年,全市市话交换机容量达到291.87万门,相当于1978年的467倍;年末本地网电话用户达到213.1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95.1万户,农村电话用户24.2万户,无线市话用户76.9万户,均比改革开放前有成百上千倍的增长。移动通讯从无到有,发展迅猛,2007年末达到302.3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达145部/百人,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60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85部/百人。在电话网和移动通信网快速发展的同时,智能网、支撑网、数据通信网、多媒体通信网也得到迅猛发展,2001年常州电信分公司诞生了第一个宽带用户,到2007年末,全市英特尔用户达42.5万户,其中宽带网用户38.8万户。邮政业务范围逐步扩大,业务种类逐渐增加,由最初的平信、挂号、汇兑、包裹、报刊发行、机要等,扩展增加了集邮、邮政储蓄、特快专递等,2007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5.2亿元,相当于1978年的401倍,年均增长23%。

3、城市功能布局呈现新的姿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围绕把常州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倾力打造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活力常州。经过多年的投入和建设,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管理科学、适度超前的城市基础设施综合体系,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市建成区面积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4.4平方公里增加到112.5平方公里,城市道路、供水、供气等公益设施日臻完善,城区实有道路面积由83万平方米增加到2247万平方米,园林绿地面积由145公顷增加到6057公顷,城市化率由2000年的54.8%上升到2007年的60.9%。一批历史性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相继实施,运河南移工程为我市拉开“一体两翼”现代化都市框架、促进新运河经济带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城市高架道路的建成,有效拉近了南北距离,激活了城区交通脉络,为加快常武一体化建设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南大街商业步行街和西瀛里地区为代表的城市中央商务区的建成,优化了商业布局,提升了城市形象;常州港建成万吨级通用码头和石化码头,并实现国家级一类口岸开放,成为全市沿江开发的前沿阵地;行政中心、规划馆、博物馆、奥体中心等一批重点工程投入使用,展现了现代化城市的绰约风姿。全市城乡环境面貌显著改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6%。

三、人民生活蒸蒸日上,整体生活步入小康

30年来,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市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居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物质消费逐步由“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高,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1、居民收入水平得到新的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于1986年跨过千元门槛,2003年迈上万元台阶,2007年达到19089元,相当于1984年的27.2倍,年均增长15.5%;农民人均纯收入于1988年突破千元大关,2007年达到9033元,相当于1984年的17.1倍,年均增长16.7%。全市城乡居民拥有的金融资产大幅度增加,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由1978年的7182万元提高到1092.1亿元,30年间增加了1500多倍,年均增长28.7%;人均储蓄额由1978年的25元提高到30675元,增加了1226倍,年均增长27.8%。

2、居民消费层次提到新的提升

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我市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不断调整和转变,消费取向和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消费重点逐步由生活必需品消费转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衡量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服务性消费比重持续上升。全市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84年的56.8%下降到2007年的35.0%,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85年的49.7%下降到2007年的38.0%。各种高层次消费需求逐渐走近人们生活,城市居民用于交通、通讯、文化娱乐教育、医疗保健的消费支出所占比重由1984年的11.4%提高到38.1%,农村居民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5.2%提高到31.3%。城乡居民的居住环境和条件显著改善,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由1984年的10.1平方米增加到21.8平方米,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由1985年的21.0平方米增加到57.7平方米。

3、家庭生活用品实现新的革命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生活中最突出的变化体现在家庭用品方面,人们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由简陋、实用向高级、享受转变,城乡居民家庭对现代化耐用消费品的拥有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实用到享乐,普及程度迅速提高。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飞入平常百姓家”,空调、组合音响、抽油烟机、热水器、移动电话、摩托车等新兴耐用消费品也随之迅速普及,不仅丰富了居民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降低了家务劳动强度,也给城乡居民家庭带来了浓郁的现代化生活气息。近年来,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主要耐用消费品的更新周期明显提速,洗衣机由单缸到全自动,电视机由黑白到彩色再到等离子和液晶,移动手机、DVD等电子产品更是不断推陈出新,加快了城乡居民的消费现代化进程。家用电脑、轿车等高档消费品快速进入城乡居民家庭,拥有量不断上升,截止2007年末,全市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移动电话181部,家用电脑62台,家用汽车8辆;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移动电话167部,家用电脑23台,家用汽车4辆。

四、社会事业繁荣进步,精神文明成果丰硕

改革开放30年,我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着力加大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投入,全市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科学素养、健康水平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科技教育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大力实施“科技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积极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全市科技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科技人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1998年以来连续10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社会R&D支出占GDP比重保持省内领先,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综合评价得分也连续多年在省内城市中名列前茅。科技与经济融合更加紧密,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积极成效,先后与清华、北大、中科院、国防科工委、东南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十五”期间举办重大产学研活动51次,累计引进科技成果2.3万项,实现技术贸易额29亿元,并成功转化“国产网络计算机产业化”等一批科技项目。教育事业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教育规模及整体实力不断增强,教育质量与教育效益显著提高,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日益完善。全市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由1983年的42.7%提高到98.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由1983年39%提高到99.1%,适龄青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3.4个百分点,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4.4年。全市普通高等院校从无到有,2007年末达12所,建有23个硕士点、40多个本科专业、50多个专科专业,其中省部级重点学科达6个,在籍全日制大学生119131人,其中硕士生880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常州科教城成为引领全省乃至全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基地和实验区。

2、文化卫生事业取得新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积极探索文化体制改革途径,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全市文化事业发展迅猛,市、县、镇、村四级文化网络不断完善,社会文化日益繁荣活跃。截止2007年末,全市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0个,文化馆及群艺馆8个,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及纪念馆13个,图书馆总藏书量达210.3万册,文物藏品30663件。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广播从小到大,电视从无到有,至2007年,全市拥有自办广播节目7套,自办电视节目8套,模拟有线电视节目传输37套,数字有线电视传输节目85套,有线电视用户数达89万户,广播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达到100%。卫生事业在深化改革、强化服务中得到长足发展,全市每千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由1978年的2.83张增加到2007年的4.13张,每千人拥有医生数由1.04人增加到2.34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空前加大,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重大传染病防治和重大医疗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患者就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全市人口预期寿命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67.8岁提高到本世纪初的75.5岁,其中市区人口预期寿命由71.6岁提高到77.8岁。

3、社保体系建设呈现新的格局

改革开放30年里,我国经济体制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大转型,社会保障制度也经历了由“国家-单位保障制”向“国家-社会保障制”的根本性转变。我市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在改革中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一个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基本适应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保障需求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我市基本形成,密织的社会保障网让越来越多的百姓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实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覆盖面稳步扩大,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全部实现社会化发放,截止2007年末,全市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0.77万人、100.41万人、65.25万人、52.6万人和48.48万人,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水平达到1284元,失业保险金标准达476元,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综合覆盖率达97.4%。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开,总计10.2万人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积累资金2.05亿元。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了全覆盖,“一老一少”城镇居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障,知青“半家户”低收入群体享受相应老年生活补贴。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稳步推进,11.6万名被征地农民纳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其中7.2万名失地农民纳入城保范围。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走在全省前列,截止2007年末,全市慈善基金总额突破12亿元,“常州模式”迅速走向全国,为各地效仿和采纳。

第四篇:经济角度分析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大全]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的角度谈谈我国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包括: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思想、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基本经济制度思想、基本分配制度思想、对外开放思想、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思想、经济发展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包括: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是我国的经济建设摆脱了生搬教条、因循守旧的道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理论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三个有利于”标准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市场经济理论指出,市场经济是手段,不是属性,开放型的市场经济赋予了我国经济建设巨大的活力,经济建设日新月异;分配制度理论指出社会主义允许出现贫富差距,允许出现“先富”“后富”,绝对平均是不现实的,极大的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所有制理论指出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既能够保证公有制的基本制度“不变质”,又有利于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宏观调控既能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能统筹多方关系,对国民经济进行科学的调节。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实践不断证明这样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适应时代发展变化。而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根本原因就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经济制度的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与时俱进。

第五篇:改革开放30年民营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发布《民营经济蓝皮书》

发布时间:2008-10-27 作者: 来源:摘自中华工商时报 编辑:省中小企业局信息与科技处

改革开放30年民营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2008年民营经济蓝皮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5(2007~2008)》,还对30年民营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作了研究和分析。

该报告指出:从1978年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历程。1978年全国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仅有15万人,而到了1987年,在短短10年间全国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就已增加到2143万人;个体工商户的户数从1981年的183万户增加到1373万户;注册资金从1981年的5亿元增加到236亿元。从十四大到十六大,民营经济进入发展的“黄金期”。到2001年底,全国私营企业总户数已达202.85万户,注册资本18212.24亿元,从业人员2714万人。这一时期,民营企业产业分布日趋合理,规模迅速扩大。从2002年至今,民营经济发展迎来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到2007年,我国私营企业总数已达551.3万户,比2002年增加307.8万户,年均增长17.8%;个体私营经济领域注册资金总额突破10万亿元,其中私营企业注册资金达到93873.1亿元,是改革开放初期的1111倍;个体工商业注册资金达到7350.8亿元,较开放初期增长了1604倍;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利润从2002年的490亿元增加到4000亿元,五年增长了7倍,年均增长52%。这一时期,民营经济规模继续扩大,战略上开始由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转变,制度设计上开始逐步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产业分布上部分民营企业开始进入到一些国有资本占优势的领域,区域分布上中西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势头明显,东部与其他区域的差距在逐渐缩小。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出现新变化

2008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出现新变化。

从国际上看,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还远未消除,全球经济增长将明显放缓;从国内看,经济增速逐步回落,国内经济形势变得日趋复杂。这给民营经济发展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资金紧张加重、成本加大。2008年一季度,在全部新增贷款中,私营企业新增贷款占比仅为7.8%,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32个百分点,比去年末下降了4.69个百分点。

第二,出口压力加大。各国经济增长放缓,需求相对减少,加上一系列调减贸易顺差的政策,特别是出口退税率降低,给出口企业特别是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中小企业带来了很大影响。截至2008年4月份,私营企业出口总额累计621.1亿美元,虽同比增长了38.2%,但增速下降9.2个百分点。

第三,资源要素价格和环境成本、用工成本明显上升。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调整资源税、加大环境生态保护和实施《劳动合同法》等,都使得民营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短期内成本上升因素的多重叠加,使得大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面临巨大困难。同时该报告也预测,随着中央把促进经济平衡较快发展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民营经济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民营投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该蓝皮书指出,民营投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向中西部转移步伐加快。

报告指出,2007年,在5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中,中部地区民营投资达到9155亿元,比2006年增长63.2%,增幅高于全部民营投资21.0个百分点,高于东部地区增幅35.0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总量占到全部民营投资总量的27.0%,比2006年提高3.5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民营投资增长11.4个百分点。其中,安徽省和河南省增长较快,分别增长74.6%和73.2%。西部地区民营投资达到6439亿元,比2006年增长41.8%,增幅低于全部民营投资增幅0.4个百分点,但高于东部地区

增幅13.6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总量占到全部民营投资总量的19%,比2006年略缩小0.1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民营投资增长8个百分点。分省区市看,西藏自治区民营投资增长最快,增幅达到112.0%,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和宁夏分别增长63.0%、43.4%、47.6%、60.1%、78.8%和77.3%。东北地区民营投资达到4118亿元,比2006年增长57.3%,增幅高于全部民营投资15.1个百分点,高于东部地区增幅29.1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投资总量占到全部民营投资总量的12.2%,比2006年提高1.2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民营投资增长5.1个百分点。分省份看,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分别增长55.9%、59.6%和56.8%。

民营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

该蓝皮书预测,未来民营经济发展将更多面对来自产业升级换代、自主创新和建立自主品牌、民营企业自身素质提高和企业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挑战。

报告指出,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人均GDP业已达到2500美元。这一数字既意味着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同时也预示着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这集中体现在能源、原材料价格、土地价格的快速攀升,环保准入条件的日趋严格,劳动力价格的不断上涨等方面。2007年1至12月,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4.4%,两者之间存在1.3个百分点的价差,而2008年上半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1.1%,两者之间的价差急剧扩大到了3.5个百分点,导致企业成本快速上升,利润空间明显下降。随着要素成本的上升,众多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型、微利型民营企业举步维艰,它们已经到了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的关键时期,即已经到了利用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来加速实现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其“低成本”的优势将逐步消失,“高质量、名品牌、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将成为其“竞争获胜”的必然选择。

上一篇:改革开放调研报告下一篇:故宫交泰殿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