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调研报告

2022-06-30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下,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通过报告的方式,用于记录工作内容。怎么样才能写出优质的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改革开放调研报告》,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改革开放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调研报告

自从建国以来,没有什么能像改革开放那样如此彻底地改变着中国。如果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意味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那么改革开放则真正表明中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走起来,跑起来了。总结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同样对改革开放的总结也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改革开放,更好地发展中国。以下我将以政治经济和文化社会两大方面讨论改革开放,并分析改革开放的精髓,以及展望未来的改革开放。

内容:分别对不同时期(从过去三十年来到现在的农民各个方面的变化。)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查。

结论:

现代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有些是我们做梦也不会想到的;不过与任何事物一样,发展中的中国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相信我们通过进一步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会进一步的完善、提高。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的好,与那些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这些发展变化正是在我们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这正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先进性。

㈠、我党的正确决策

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设立经济特区、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明确私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都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是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事实雄辩地证明,改

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以邓小平为首的党的国家领导人改革了经济发展的传统体制桎梏,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科教兴国、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都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1978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379元人民币,到现在达到全世界第三,毫无疑问,改革开放对中国今年经济的影响最明显、最彻底,我们的体会也最深。改革开放就如催化剂一样,推动着中国经济爆炸式地增长。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

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邓小平以其过人的胆识打开国门,以优惠的政策把外资吸引进来,伴随而来的还有先进的科技、现代化的管理。加上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使我国的产品价格低廉,如潮水般地涌向世界,并以资源的高耗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迅速完成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原始资本的积累。改革的胆子很大,但步子很稳,整个改革在党的领导下有秩序地进行,再加上以党政分开和权力分散为主的政治体制改革也为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已加入世贸组织为起点,我国大踏步进入全球化进程,对外贸易总额五年成三倍之速递增,顺差更是爆炸式增长,不断创造着经济奇迹。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着政治体制的改革,民主的狂风一阵接一阵,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又进一步推动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㈡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效益

一个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生产力的发展,的确如此,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奇迹就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突飞猛进,现已成为世界第一教育大国,为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我国的各种社会保障也逐渐完善,各种福利制度逐步实施。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收入,穿上了体面而漂亮的衣服,住上了宽敞舒适的房子,用上了各种家电,吃着更丰富而美味的食品,喝着多滋多味的饮料,享受着高科技的医疗服务,玩着各种有趣的电子游戏,做着各种精彩的体育运动,交通工具多样化、便捷化,

通讯工具普遍化„„这些都颠覆着旧的传统观念,冲击着旧的社会结构,推动着新的充满活力的社会结构的形成。

㈢、改革开放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启发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全面展开,西方的文化观念逐渐深入我国,既有民主、公平、自由等普世价值观,又有一些文化垃圾——物质崇拜主义、享乐主义、性自由等,以普世价值观为代表的优秀文化给我国的社会发展做了有益的补充,但那些文化糟粕也毒害着我们的社会风气。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我国过去落后的原因在于传统文化,过激地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全部否定,这是十分危险的,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世界是多元的,注定文化也应该是多元的,我们不应过度崇拜国外的文化观念,我们要有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文化价值观。还好最近社会上对传统文化已越来越重视。对于民主、自由等价值观,我们应该学习它的实质,而不应学习它在国外的表现形式,应该结合自己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给它赋予自己的元素,构建适合我们自己的文化价值观。

㈣改革开放的精髓

改革开放的精髓在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同志以其伟大的智慧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给出了精当的阐述,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能刻意追求公平而导致普遍的贫穷,只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邓小平过人的胆识为中国的发展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只要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的,我们都可以大胆地利用

㈤、展望未来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本质要求是思想解放。我们过去坚持思想解放,现在坚持思想解放,将来还要坚持思想解放,永远都要坚持思想解放。我们根据新时期的社会问题,要进行新时期的思想解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对外加强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

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4]。对内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既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5]。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不是唯经济发展为中心,高的GDP并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应以胡锦涛为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努力使经济更加发展、文化更加繁荣、政治更加民主、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总结:

改革开放,让我们以采薇采茶的手,编织彩灯云锦,让我们以喊江喊海的喉咙,在金黄般的早晨,唱响国歌和五星红旗,唱响千百年来澎湃的激情。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有了如今黄河猛,长江壮,泰山雄,昆仑莽,万河山河浩浩荡荡以天安门前走过,走出中国人民最风流最风光最风情的步伐,走出中华民族最壮观,最壮美的方阵。仰望蓝天,神州飞船太空穿梭,俯瞰大地,三峡工程旷世神奇。

中华民族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东方。为了实现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人类的灿烂文化武装自己。我坚信,在我们不懈的努力下,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们更幸福,国力更强盛,祖国的明天更美好,继往开来的中华民族会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期全国代表大会文稿[2]百度网[3]邓小平文选[4]中国共产党第十期全国代表大会文稿[5]中国共产党第十期全国代表大会文稿

第二篇:调研报告-改革开放的成就

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的成就

——————新疆的繁荣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和帮助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经济文化事业有了迅速发展,教育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与内地相比,发展还相对滞后,还存在一定差距。为了逐步缩小和消除历史遗留的各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繁荣与进步,党和国家及兄弟省市对新疆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

正确认识新疆与内地的经济发展差距问题

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最终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我们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事实上,党和国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任务,从各方面采取了措施和办法。但由于历史原因、市场经济发展、地理条件限制、发展基础薄弱及我们自身的原因等,新疆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显而易见。“三股势力”为达到破坏民族团结、煽动民族仇恨、制造民族分裂等目的,通过新疆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问题,进行各种煽动破坏活动。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呢?

从客观上看,我国各少数民族的社会脱胎母体不同,各民族、名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和程度不同,因而造成民族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程度存在差别。从主观上看,虽然时代和机遇相同,但由于受到各民族自身因素的限制,从而造成了新疆与内地经济发展上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疆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历史遗留的。新疆与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一样,起点低,底子薄,基础差。新中国成立前的新疆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南疆有些农村还残存着典型的农奴制特征,新疆各族人民不但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还受到当地民族内部封建势力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文化极端落后,经济长期萧条,国民经济是以原始农牧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工业十分落后,现代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没有一寸铁路,没有一座像样的工厂和矿山;一些地方粮荒不断,人民生活贫困不堪。新疆和平解放近60年,这种差距很难在短期内消解掉。

第二,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商品经济,进入到90年代的市场经济,逐渐打破了平均主义。全国各地区在经济发展的速度方面显出了前后快慢的差异。新疆的经济发展如果与自己比,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与内地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便凸显出来。

第三,新疆地处祖国西部边陲,远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影响到这里接受信息的时间、速度,周边环境的安全程度及气候因素也影响到这里的生产发展等,这些客观因素都会制约新疆经济的发展。

第四,从我们新疆人的思想解放程度看,也存在着差距。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们新疆人与内地人一样也在不断解放思想,但从其力度和程度看,与内地许多地方相比还是有距离的。“等、靠、要”思想还依旧存在于一些人的头脑

中,裹足不前、封闭保守的思想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这也是制约和影响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们应该相信,这些差距必将会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缩小。党和政府实施一系列政策的目的,就是逐步尽快地缩小这个差距。虽然这要经历一个过程,但解放60年来,新疆的巨大变化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国家对新疆的支持和帮助

新疆是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的社会进步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始终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第一, 国家对新疆的政策支持。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保障各族人民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重视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国家还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优惠和特殊的政策,对新疆经济、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给予支持。“西部大开发”战略、“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构思的提出,为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一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另外,中央还设立若干专项资金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在税收、商业、原材料供应、民族用品生产、对外贸易等方面都对新疆实施了优惠政策。

第二,国家对新疆的财政支持。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每年都拿出巨额资金对新疆进行补贴,几十年从未中断过。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给予新疆的一般性财政补助逐年增长,从而保证了新疆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历史清晰地记载:为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仅1976-2006年,中央在新疆的投资就达4853.52亿元,占同期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9.1%。

第三,国家对新疆重点项目的支持。

自治区成立50多年来,国家和自治区投入大量建设资金,加强了水利、交通、能源、通信、生态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一大批对新疆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张玉琪

090201

高一(2)班

新疆吐鲁番实验中学

2010-2-18

第三篇:调研报告改革开放30年变化

关于改革开放30年新农村变化的调研报告

寒假回家,看见路两边建立起了一座座新楼房,街道也修得笔直,村貌焕然一新。这对世代土坯房,土泥路的落后农村来说可是个不小的变化。看着眼前的一切,不禁感慨万千。于是,我对村里近几年的新变化进行了一番实践调查。

柴涧村位于山西省芮城县山区北部,北靠群岭,土壤疏松;马路弯曲,于周围地区来说,一直是个比较贫穷的地方。自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村民在村委会的领导之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使本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最近几年发展极为迅速。

一、在政治建设方面,改变原来的“拍脑袋决策”和贿选等现象,坚决响应党的号召,切实落实村民自治制度。制定村规民约,村民干部村民选,村里大事村民定,各项事务村民监督。新的村党委班子建立十几年来,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心真意为村民办事,用发展的眼光领导群众走先进的路子,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村党委一建立就实施了一整套文明户评定标准。自从三个代表提出后,村支部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新的要求,就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过去做的事也有了新的理论依据,一个村委党支部为群众办实事。村党委开会常说的一句话是:“大家伙选上咱们,咱就应对得起村里的老少爷们。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为人民服务。”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村党委班子就像一个龙头,带领村民在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二、在经济建设方面,村委会起了巨大的作用。首先,根据本村土壤的特点,改变单一的世代种粮模式,搞起了蔬菜、瓜果大棚种植,并联系商家在此建立了蔬菜市场,将种植号的瓜果通过超市,保证了基本销路。近两年,受经济波动影响,大棚收入一度不景气,瓜果价格有所下降,村党委便与县外贸联系,在村里建大棚搞肉鸭养殖,肉鸭产量增加,而需求不稳,党支部一班人发动群众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建立了冷冻冷藏厂。自从冷藏厂建立后,养殖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鸭、鱼、都有了养殖户。到2010年为止,村民人均收入从原来不足1000元到现在2000余元,建立各式蔬菜瓜果大棚,鸡鸭养殖大棚,实现了质的飞跃。

三、从文化建设方面看,过去村里存在有迷信活动,劳民伤财,村党委便组织起了村里的村党委捐资邀请文化艺人,逢年过节就在村里唱上一台,这样一来,村里的风气也好了,有效改变了村里迷信的风气。村委还组织了老年秧歌队,不仅增加了村里的喜庆气氛,而且为解决老年人的冷清孤独问题找到了一个绝好的途径。随着九年义务教育

的免费化,村党委下定决心,坚决杜绝青少年儿童辍学现象,村党委将每一个孩子送进最近的中小学上学,确保每个有志学子“有学可上,上学有依”。

四、从衣食住行方面看,变化尤为巨大。

(1)在“衣”的方面,从以前的“蓝海洋”“绿海洋”,到如今的色彩缤纷,衣着的变化使村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着装上的花费往往反映出一个家庭的消费水平。现在很多人都不再为衣物的价格所局限,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市场商品的日益丰富,人们开始追求新、美穿戴的消费模式。穿着更加讲求舒适大方,服装变得丰富多彩,并日趋成衣化。各类皮鞋、旅游鞋、休闲鞋等不但样式新颖,而且穿着舒适,普遍为村民们所接受。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消费水平勾勒出一条上升的曲线。

(2)在“食”的方面,从最初的“添饱肚子”到现在的“食不厌精”。食品消费向讲营养、讲风味、讲方便等方面转变。市场、商店、饭店里各种各样的食品数不胜数,水果、蔬菜、海鲜已经不再有季节性,随时随地村民们都可以挑选到自己喜欢的食品。糕点、牛奶及奶制品的消费占全部食品消费的比重直线上升。平均每人每年在外就餐的花费也越来越多,特别是逢年过节村民把各个大小饭店、商店全部塞了个爆满。

(3)在“住”的方面,原来大片的土坯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高大的瓦房和新楼房。10年前,五六十平方米的房子算宽敞,而如今,住房达到一二百平方米的村民为数不少。而且室内的装修、家具和家居用品也与早年不可同日语,与城市不相上下。而且随着新农村的大力建设,将会有更多的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4)在“行”的方面,从“自行车王国”进入“汽车社会”,是我村村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显著标志。近几年来,我村电动车、摩托车的数量猛增,小轿车也偶尔有几辆,彻底告别了原来独轮车、自行车的社会。车辆多起来,道路的狭窄成了极待解决的问题。村委会领导村民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对我村的所有街道进行了改造,把原来的狭窄不堪的土泥路全部换成了笔直宽阔的水泥大道。并抽出专项资金,将因年久失修而停用的柏油马路进行了重新整修,架起了我村通往外界的桥梁。这一切,使的我村村民出行更加方便,对外交往更加频繁,大大促进了我村的经济发展。

(5)在“用”方面,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三大件”发生了几次变化,从最初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到“彩电、冰箱、洗衣机”再到“汽车、住房、装修”,消费也经历了“百元——千元——万元”的发展。村民们的生活已从“基本生存型”向“享受发展型”转变。

这一切的变化都是村党委严格根据党的性质宗旨,深入贯彻党员义务,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他们说,我们的党员干部,应该说:人人都是形象,事事皆为服务。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要牢记服务宗旨,增强服务意识,用真

情为人民服务。我们要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服务,引导并帮助他们出点子、找路子。现在懂经济的人多了,懂工业经济的人多了,但懂外向型经济的人不多;就企业管理者来说,懂工业生产管理的人多了,懂市场营销的人多了,但懂外向型营销的人少。我们要通过政策扶持,使企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从政策运用的角度、企业发展的角度、自身素质的角度来提高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用激情为工作服务。没有激情,只能是碌碌无为、敷衍了事;没有激情,就谈不上创新、谈不上改革;没有激情,就不会抢抓机遇,就不能提高自身工作能力。要及时分析新形势下遇到的新问题,及时发现新政策带来的新机遇。要善于学习政策、研究政策,及时关注政策的调整变化。要根据新形势、新变化,分析利弊、研究对策,为指导、引导基层和企业做好工作。促进科学发展,要干实事、出实招、求实效。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调研的过程是不断学习、也是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过程,更是找出解决问题好办法、发现新典型的过程。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来帮助企业研究解决问题;要增强与基层、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多为基层、服务对象办实事、办好事。通过制度建设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方便人民群众。

不知不觉中,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过了三十年的光阴。三十年的时间里,改革开放几乎走遍了中国大大小小的角落,给我们的祖国揭开了一层又一层新的面纱;三十年的时间里,改革开放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中国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屹立于世人的面前!

改革开放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改革开放在中国的现代化。

我们这个年代出生的人,可以说是幸运的一代。我们没有经历过祖辈们的纷飞战火,也没有经历过父辈们文化大革命那个充满考验的时代。从一出生,我们便感受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们无需在战乱的夹缝里去艰难求生,也不会因为历史文化的迥异而难以发光难以出人头地,只要我们肯勤勤恳恳的努力,社会就会为我们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这是我们祖辈们远远没有的机遇,改革开放给了我们这一代如此优厚的待遇,让我们感到如此兴奋。

三十年的时光,弹指一挥间,却足以为我们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它的光芒如此的耀眼、如此的绚丽!

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第四篇:关于改革开放家庭生活变化调研报告

河北省改革开放后某家庭的具体调查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不仅建立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下面是我在我的家乡河北省邢台市的一个县城所做的调研:

问:奶奶,您觉得现在生活水平怎么样?您小时候生活水平又是怎么样呢?

答:现在生活水平好啊,能吃饱了!奶奶小时候正赶上饥荒年啊,别说白面馒头了,就是糠窝窝都不多,甚至去吃树叶,去晚了就没了,我姐姐十四岁就嫁人啦,家里养不了她啊。

问:那奶奶能不能具体的举个实例?不如说现在过年跟以前过年的区别啊?

答:我再大点的时候生活生活水平就好点了,但是也不像现在顿顿都有肉,什么时候想吃了,就去买想什么时候吃都行,等到过年了买的多了还都不想吃了,反而喜欢奶奶盐的咸菜了,年夜饭也不在家吃了跑饭店花那冤枉钱,不都一个味嘛。我们那时候吧,过年了就熬一锅小米粥,那也是赞了一年留下的一把米,父母也都就喝汤,把剩下的米留给我们分了,那时候虽然艰苦,但是过年特别高兴。是一年的期盼!

问:爸爸您觉得现在生活水平怎么样?您小时候又是怎么样呢?在生邢旭然 2011-4-23

河北省改革开放后某家庭的具体调查

活上有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答:现在生活水平比以前好很多啊,中国现在发展太快啦!一个地方几年不去再去就不认识了,其实我小时候生活水平还可以,正好生活在农场,属于地多人少,能吃上白面,但是村里就不一样了,地少人多又都是人力劳动,相对还差些,一到丰收的季节就会有人来农场抢粮,现在农村不一样了,生活条件好了,甚至比有些城市还好,别说吃不饱了,还经常村里组织一起旅游。我刚工作的时候一个月的收入才一百多,并且只是捧着这个铁饭碗,现在不一样了,工资涨了,还能做做别的挣一些外汇。

我没有去调查很多的人,但是从奶奶和父亲的口中就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中国的变化。仅仅从饮食上就有明显的变化,从传统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结构,转变为以肉类食物为主的饮食结构。中国的社会福利也有了巨大的发展。以前,我国人民生活毫无保障。经过共和国前30年的建设,建立了以免费医疗(城市公费医疗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免费教育(中小学和大学一律免费)、免费住房(福利分房制度)、免费养老(城市退休制度和农村集体养老制度)制度为中心的高福利制度。不仅免费,而且医疗、教育等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的水平。尤其是农村,教育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我国人民生活毫无保障。经过共和国前30年的建设,建立了以免费医

河北省改革开放后某家庭的具体调查

疗(城市公费医疗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免费教育(中小学和大学一律免费)、免费住房(福利分房制度)、免费养老(城市退休制度和农村集体养老制度)制度为中心的高福利制度。不仅免费,而且医疗、教育等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的水平。人们的收入更是飞快增长,1949年城镇居民人均年现金收入不足1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足50元。到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343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加到134元。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带来发展转机,人民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到1998年分别增加到5425元和2162元,扣除物价因素,20年分别实际增长了2.2倍和3.4倍,年

平均增长6%和6.3%。

通过和长辈的谈话还有所查的一系列的数据,我深深的感受到中国的发展突飞猛进,仅仅几十年的时间我们依然站在了世界的前端,人民生活现代化程度继续提高,但是考虑物价因素后人民实际收入增长并不明显,人民生活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又依赖科技普及特别是外国技术。社会福利体系崩溃,很大程度上增长的工资又通过医疗、教育、住房等原本免费的项目的支出流到了32万千万富翁腰包里,人民生活质量的隐性因素的恶化更是很难用金钱衡量的。这一切都表明,我们的社会经济还是存在很大的隐患的。所以我感觉国家应该做出一

河北省改革开放后某家庭的具体调查

些调整,当然现在我国也做出了调整,房价也有所控制。我感觉应该还是把重点放在农村的发展。

我觉得通过学习毛概这门课,我们可以更好的认识国情,关注我国的发展,是我们作为一名中国国民,中国的大学生应该尽的责任,时时刻刻关注国家。我希望上这门课可以通过学习历史,通过学习国家的政策来结合我国现状,让同学参加发表自己的见解。

做了这次调查,我觉得认得认识是从多方面获得的,我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有很多,可以是跟其他人的交流探讨,也可以是通过媒体获取。我们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的感想会不同,也就会有多方面的认识。 注:被访问人姓名:齐新改;退休职工;我的奶奶;电话:5569151 邢孟双;公司经理;我的父亲;电话:13931909023

访谈时间:四月十六日;地点:学校宿舍;访谈方式:打电话

第五篇: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江西吉安

高举旗帜科学发展·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12)

井冈山精神激励老区人民再创辉煌

——江西省吉安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课题赴江西省吉安市调研组

《人民日报》(2008年11月20日08 版)

编者按: 革命老区如何脱贫致富?农业比重大的地区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2001年以来,在井冈山精神指引下,江西省吉安市坚持解放思想,加快改革步伐,跳出农业抓农业,跳出农村找出路,通过大力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积极兴办工业园区,支持和带动农业集约化、产业化,推动城市化,如今的吉安已经步入发展的快车道,长期积蓄的发展能量迸发出无限的活力。工业兴、农民稳、群众富,曾经贫困的革命老区走上了全面小康之路。

吉安的实践告诉我们,农业比重大的革命老区,只要开拓思路,立足资源优势,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以工业带动农业,增强支农力度,同样能走出一条又好又快发展的成功道路。

【提要】 吉安坚持把解放思想与地区发展实际结合起来,突破唯农业的思维定式,把加快推进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通过工业化提升农业现代化,促使吉安迅速崛起。吉安发展的成功实践,在中部崛起中具有标志性,对于老区脱贫致富具有示范性。

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部,是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全市辖10县2区1市,面积2.53万平方公里,人口472万。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吉安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变化日新月异。1978—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由8.59亿元增加到40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46元增加到86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29元(1985年)增加到1112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40元增加到4029元;财政总收入达到40.8亿元,为1978年的14.7倍;工业总产值420亿元,为1978年的80倍。2002年以后,实现了3年工业增加值翻一番、4年财政收入翻一番、5年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

吉安是江西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具有标志性,对于老区脱贫致富具有示范性。促使吉安迅速崛起的做法和经验主要有:

一、以推进工业化为战略核心,带动城市化和现代化

吉安的发展是江西省解放思想的重要成果。2001年,江西省对比周边地区发展找差距,提出了解放思想、加快经济发展的要求。省委正式形成《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把解放思想贯穿于加快发展的全过程,加大深化改革力度,进一步推进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同年,在井冈山召开了中共江西省委十届十三次全会,提出要发扬井冈山精神,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就解放思想和发展战略统一了认识。在随后召开的中共江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报告中,又明确提出要“坚持把解放思想置于万事之先”,“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手段”。正是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基础上,江西省提出“以加速推进工业化为核心,全面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这一重要认识,是从江西省实际出发的,是把党中央的政策与江西省实际结合的产物。被江西人称之为“井冈山会议”的省委十届十三次全会,开启了江西发展的新航程,掀起工业化的新高潮。

吉安市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在全省解放思想、加快经济发展中积极行动,顺势而为、趁势而上,以“开创新吉安,繁荣大井冈”为主题,把解放思想与地区发展实际结合起来。一是突破唯农业的思维定式,从就农业发展农业的思路中解放出来,变农业主导为工业主导。跳出农业抓农业,跳出农村找出路,以大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推进农

1业产业化。长期以来,吉安经济发展战略基本上是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坚持以农业为主导,以增加粮食产量为发展目标,着力于向土地要粮食,向粮食要效益。改革开放过程中,在周边省份大力推进工业化、大干快上工业项目时,吉安和整个江西省一样,仍固守于农业这一比较优势,围绕农业抓农业,其结果不仅粮食产量没有大的增长,而且错过了工业发展的大好时机,经济总体水平一直在低位徘徊。解放思想首先必须从农业社会的传统思维中解放出来,适应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趋势,把发展工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变以农为主为以工带农、以工富农。

二是从工业化的误区中解放出来,把加快推进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经阶段,也是加速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转型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农业资源比较丰富、农业比重较大的地区,往往对工业化认识不足,把发展农业作为主要任务,以农业规模化替代工业化,甚至认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可以跳过工业化阶段,直接建立起以信息产业、知识经济或者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格局。这样的认识,既不符合发展实际,也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离开工业化发展农业,既会延缓工业化的进程,也会影响农业本身的发展,这也是农业地区长期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正确认识工业化发展阶段,适应工业化大趋势,把推进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是地区现代化的关键。吉安正是从认识误区中解放出来,才得以提出“工业立市”的战略。自2001年以来,连续开展“强攻工业年”、“国企改革年”、“工业发展年”、“工业园区建设年”。并在吉安市“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高起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快速做大工业经济和中心城市规模,提升工业经济和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是从工业与农业对立的认识中解放出来,通过工业化提升农业现代化。江西省解放思想紧密联系实际,正确地提出,解决农业问题,就要积极发展非农产业;解决农村问题,就要积极发展工业经济;解决农民致富问题,就要改变大多数人口搞农业的局面。循着这样的思路,吉安确立了“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强调要“加速工业崛起,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把工业化理念、市场化运作引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走产业化发展之路。着力以工业带动农业,通过提高工业化程度,增强支农的力度,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吉安的实践证明,在工业快速增长、农业产值比重不断下降的同时,粮食产量却有较大幅度增长,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有很大提高。

二、办好工业园区,承接沿海地区和外资产业转移

确立以工业化为战略核心,解决了长期困扰发展的思路问题,激发了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吉安按照新的思路,千方百计抓工业,集中力量上项目,全市上下形成工业化的热潮。在发展路径选择上,吉安没有重复过去“村村点火,户户冒烟” 的乡镇工业发展模式,而是按照适度集中、合理集聚原则,以办好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吸引产业转移为重点,形成规模集中、集约高效的地区工业发展新路子。

一是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引导产业相对集中发展,形成“块状经济”。吉安市紧扣“上档次、扩规模、造特色、增效益”的目标,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整体规划,科学布局,滚动开发,分步建设”的方式,利用城郊荒山、荒坡、荒地,有序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既节约了耕地、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又降低了入区企业的用地成本。2001—2007年,全市13个工业园区完成土地开发建设面积5.1万亩,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8.6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97.6亿元,入园企业达到1748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507家,安置就业

3.26万人。2007年,全市工业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08.9亿元,同比增长77.5%;主营业务收入356.3亿元,同比增长76.4%;利税总额13.6亿元,同比增长60.5%。

二是完善园区功能定位,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按照“规划科学、定位准确、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体现特色、集成配套”的思路,明确市县(区)各工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和主导产业,形成分工合理、重点突出、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吉州园区于2006年跻身全省首批生态工业园区行

列,新干园区于2006年被认定为全省盐化工产业基地,吉水园区于2006年被认定为全省绿色食品特色工业园。

三是建立“百里工业走廊”,发挥园区联动效应,营造发展高地,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在吉水县至泰和县的百里经济带上,规划建设“吉泰工业走廊”,以优化产业布局为重点,坚持产业有规划、项目有选择,通过主攻大项目、抓好大投入、建设大基地、搭建大平台,形成招商引资的优势、产业集聚的优势、带动增长的优势。为此,吉安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资金上,各类工业扶持资金,确保2/3以上用于支持工业走廊建设;全市金融机构的工业贷款每年增长30%以上;组建工业走廊建设融资担保中心;促进直接融资和吸引民间投资。在项目上,实行项目审批与土地供给联动,市政府每年在省下达的建设用地指标中预留不少于30%的指标,专项用于工业走廊的重大工业项目。在税费上,对进入工业走廊的企业实行税费优惠,鼓励现有企业利用闲置土地和厂房与外商和市外企业合资、合作,对其转让过程中所缴纳的房地产交易管理费和技术服务费减半收取,对其上交的契税收入,由受益财政予以适当补助。在基础设施上,加大对电力、交通、物流、市场、信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强服务功能,降低工业走廊内企业的商务成本。此外,对入区创新型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配套支持和奖励。

四是发挥园区优势,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着力招商引资、招大引强。吉安利用园区优势,扩大招商引资,突出以承接市外、省外、境外、国外产业转移为重点,主动“对接长珠闽、联通港澳台、融入全球化”,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和手段,大力推行专业招商、产业招商、以诚招商、以商引商。特别是对应沿海发达城市,先后成立深圳、广州、厦门、杭州4个招商局,加大招商对接和产业转移承接的力度。同时,还在工业园区辟出一定区域,引进深圳产业园、深圳中兴科技产业园、吉水标准件产业园、泰和温岭工业园,为发达地区产业大规模转移、异地发展提供条件,实现了从引进项目到引进园区的重大跨越。同时,以招大引强为重点,着力引进节能环保效益型大项目、大企业。浙江客商投资的无纺织造布项目,拥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全国仅此一家;深圳客商投资建设的铝银浆项目,同行业排名全国第三,产品应用于航天航空领域。同时还吸引中石化集团、中盐集团、中信集团、中诺、飞歌音响、新加坡食品医药科技、日本友利电子、香港森泰、华禹通信、航盛电子、三笑日化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来吉安投资兴业。仅2007年,全市新引进的投资规模超亿元的项目有60多个,投资规模超过10亿元的有5个。招商引资蔚然成风,高潮迭起,在吉安工业园区曾出现60多个项目同时开工的局面。上世纪80年代在东部沿海涌起的大开放、大发展热潮,今天在吉安得以重现。

三、鼓励全民创业,对回乡创业给予和外资同样的政策

吉安市创造性地贯彻落实江西省提出的“推动全民创业、加快富民兴赣”战略部署,抓住务工经济由打工阶段逐步向创业阶段跨越的时机,积极引导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创业,大力发展“雁归经济”,实现了从输送务工者到引回创业者、从输出劳动力到引进生产力的转型,形成“人才回乡、资金回流、企业回迁”的热潮,走出一条开放型经济与本地内生型经济相结合发展的新路。据统计,目前吉安市回乡创业人员近5万人,发展个体工商户2万多户,创办或领办民营企业近2400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38%,注册资金57亿元,占全市企业注册资金的45%,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8家、千万元以上企业52家。

从创业主体看,主要包括3类。一是打工能人。这是回乡创业的最主要部分,约占到回乡创业人数的85%。二是管理强人。在沿海企业担任过中高级主管,具备了一定的管理经验,回乡受聘担任企业的管理者。三是成功人士。多数是通过求学等方式,走出家门,学有所成,利用自己在技术、融资、管理方面的优势和特长,携科研成果或成功经验回乡创业。

从创业领域看,由初期的饮食服务、商品流通、资源开发、房地产等传统产业逐渐向机电制造、纺织服装、五金建材、电子通信、农产品深加工等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产业拓展。例如合力泰微电子公司,就是3个泰和县籍外出务工者回乡兴办的企业,意为合力振兴泰和,投资8000万元建成江西省首条液晶显示器(LCD)全自动生产线,投资3亿元,拟建全国第三大液晶显示

基地。近年来,回乡创业开始向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产业化领域发展,形成

一、

二、三产业全覆盖,其中第一产业占16%、第二产业占41%、第三产业占43%。

从创业形式看,更加灵活多样。一是独资式,这是回乡创业的主要形式,占一半以上。二是合资(合作)式,一些回乡创业人员在资金实力有限的情况下,往往通过参股、参与管理等形式,合资合作兴办企业。三是外联式,与外地老板联合办厂,负责成品或半成品生产,市场销售交由外方。四是转移式,一些务工人员在外地成功创业,等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再回乡创办分厂或整体回迁。如一些现代食品加工或大型种养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回乡创办“公司+基地+农户”式的食品加工或大型种养企业。

回乡创业形成一系列积极效应。一是带动了全民创业。从打工者到创业者,带来全新的创业观念,形成创业的示范效应,激发了民众的创业热情。近两年,在回乡创业的带动下,吉安市民众创业蓬勃发展,全市新增个体工商户3.3万户,私营企业2312家,民间投资40亿元。二是促进沿海企业向吉安转移。由回乡创业人员做向导,促进了吉安与沿海企业的对接,引导产业加快向吉安转移。绝大多数回乡创业都是以沿海企业和市场为背景的,据调查,80%的企业是根据沿海市场信息设立的,其中70%的企业直接对外供货,30%的企业与沿海企业集团合作,结成联盟。三是增加就业与收入。回乡创业对于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职工就业起到积极作用。据统计,吉安市回乡创业5万人,直接吸收从业人员约90万人,带动城乡居民人均增收70元,实现了“回乡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方”。两年来,回乡人员创办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2亿元,上交税收4.5亿元,成为财政收入新的增长点。回乡创业也给创业者带来许多实惠。一方面节约创业成本。吉安在土地、能源、劳动力以及生活成本等方面,比沿海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这就为创业者节省了大量创业成本。另一方面,大大减少不同文化、生活方式的冲突,有利于发挥地利、人和等多种乡土资源优势。

吉安在推动回乡创业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回乡创业给予外资同样的待遇,有力地支持回乡创业。一是出台一整套支持性政策。2005年吉安市就出台了《关于实施全民创业的若干意见》,将回乡人员纳入全民创业的范畴。同时,各县市区也在税费减免、资金信贷、土地安排、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给予回乡者创办的企业或带领外地企业和人员回乡办厂或兴办企业的,与外商同等对待、同样待遇。如安福县工商部门制订23条措施,包括政府出钱聘律师为回乡人员办企业免费提供法律服务、对回乡创业人员评定信用等级并据此发放贷款等。吉州区给回乡创业者发放“创业绿卡”,让回乡创办企业者在用地、办证等方面享受一系列优惠待遇。二是为回乡创业提供平台。在工业园区建立专门吸引回乡创业的创业园区,精心构筑回乡创业的平台。泰和县在工业园区划出6000多亩,完成“六通一平”用于回乡创业,在已经建成的泰垦创业区,面积达1000多亩,引进回乡创业型企业60多家。新干县建成5000多亩园区,引进回乡创业企业80多家,形成“一园三区六城”的发展格局。吉水县从2005年开始,累计投入1700万元,在吉水工业园规划500亩开辟了回乡创业园,引进回乡创业型企业23家,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评为全省第一批重点扶持的回乡创业园。三是提供全方位服务。对回乡创业者实行一站式、全程式、跟踪式服务,配套“马上办”、“直通车”和“经济110”机制,实现对回归企业一切手续从优、从快、从简,做到服务程序“链条化”、服务方式“人性化”,积极构筑为回乡创业者竭诚服务的“绿色通道”。对回乡创业园落户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坚持各级领导挂点帮扶制、责任追究制、办事时限制和首问负责制;建立回乡创业者恳谈日制度,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四是实施小额贷款信用担保政策,支持创业活动普遍展开。自2002年以来,全市累计发放小额贷款4.5亿元,其中2007年发放2.3亿元,通过小额贷款扶持个人创业8839人,带动就业人数近3万人。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绿色、特色产业基地

吉安坚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以农业产业化为主攻方向,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培植独具特色的“农字号”龙头企业,拓展产业链,提升附

加值,始终坚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作为稳固农业基础,优化特色农业结构,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龙头工程”抓紧抓实。

一是拓宽农业发展思路。相继明确了“发展特色农业”、“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乡村企业为骨干,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体,种养加系列经营,农工商全面发展”、“确保粮食稳定增长,大力发展多种经营,重点突破乡镇企业”等工作思路和举措。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市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142.3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320万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36.7亿元增加到163.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5.1%。突破了粮食单一生产结构,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从6%上升到27%,提高了21个百分点。

二是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坚持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建龙头,实施一村一品战略。近年来,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46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78家。其中,有10家龙头企业、10个农产品生产基地、164个特色产业村被列入2007年全省“十百千”工程。

三是引进大企业带动农产品深加工。以大开放促进农业经济大发展,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吸引深加工企业投资吉安。先后有湖南三可公司、上海熙可国际控股公司、青原区现代农业(江西)有限公司、江西盛兆农畜实业有限公司等落户吉安,有力地推进了吉安农产品深加工增值。四是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优势。制定《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财政扶持、工商登记简化手续、税收优惠、金融信贷优先、农业加强指导等具体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措施。在8个所辖县内,围绕生猪、肉牛、蔬菜、金桔、葡萄、茶叶等优势产业,开展了10个合作社试点示范,由农业局等8个市直单位对其进行重点帮扶。目前,全市已经发展各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400个,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06个,有效提供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五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实施“百村示范、千村试点”工程,全市农村新通自来水4.4万户,新建水冲卫生厕所3.9万户,改造房屋1.1万户,133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基本实现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源”,广播电视通播率达100%。到2007年底,沼气用户达22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4%;新建2251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惠及12.1万户、49.88万人。

六是农村综合体制改革协调推进。农村税费及配套改革成效显著,水利管理体制、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全面铺开,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泰和县被列入全国20个综合改革试点县之

一、全省唯一的县域经济改革与发展试点县。吉安市于2007年跻身全国首批10个循环农业示范区,吉水、新干和永新县分别获得全国粮食生产、生猪生产和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

五、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吉安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长期基础设施投入不足,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大大提升了旅游资源价值,推动旅游产业迅猛发展。以井冈山红色旅游为主线,以绿色生态资源为依托,突出庐陵文化特色,实行“红、绿、古、蓝”旅游综合开发,呈现了旅游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旅游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列全省前列的良好态势。1995—2007年,来吉安市旅游的人次由38.7万人次增加到919.4万人次;旅游收入从1.14亿元增加到49.6亿元;旅游创汇由53.2万美元增加到1620万美元;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5.3万人,间接从业人员约26.5万人。

其中,井冈山市通过解放思想,确立了旅游兴市战略,致力于“五个突破”,使旅游经济迈上新台阶。一是全力实施旅游文化系统工程,在文化表现力和旅游吸引力上有新突破,增强红色旅游的感染力。二是实施景区美化工程,在品质提升和旅游形象国际化上有新突破,增强红色旅游的影响力。三是全力实施“产品多元化”工程,在由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型旅游转变上有新突破,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四是全力实施资源优化工程,在旅游营销市场化上取得新突破,增强红色旅游的竞争力。五是全力实施管理标准化工程,在旅游管理水平上有新突破,增强红色旅游的带动力。2007年,井冈山共接待游客30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亿元,旅游业的增加

值占全市增加值的50%、旅游业从业人数占全市从业人员的50%。不仅实现了经济发展、群众增收,也产生了重要政治影响。

今后10—15年,是吉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吉安确定以“六大基地”建设为目标,全面推进现代化进程,即把吉安建设成现代轻型制造业基地,国际知名的旅游胜地和休闲基地,中部优质农产品向沿海输出的生产和加工基地,高素质劳动力培训基地,水、火、核并举的江西省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江西省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基地。到2020年,实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两个翻两番”,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或接近200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200亿元;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吉安已经步入发展的快车道,长期蓄积的发展能量迸发出无限的活力,推动着吉安的崛起。黄洋界上改革号角已经吹响,井冈山下老区人民将再创新的辉煌。

上一篇:给好朋友的一封信下一篇:改革开放经济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