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成就

2022-11-23

第一篇: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7年来,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6%,社会事业加快发展。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600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改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目前,95%以上的商品价格已由市场确定,95%以上的投资来源于企业、银行和社会。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年多来,严格信守承诺.清理和修订法规,逐步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措施,开放服务贸易,推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为进一步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创造良好条件。

同时应当看到,中国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经济总量虽然已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水平仍然排在世界100位之后。中国的产业结构还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和社会发展还不协调,城乡、区域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得到扭转。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

今后一段时期,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目前,中国正在制定2006-年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二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5年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把握未来,开拓创新。在理论创新方面,中国认真总结自身建设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国制定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和方针。在体制创新方面.中国按照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明确了各方面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在创新的推动下,中国将保持发展的良好态势,提高发展的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首先,中国的发展是立足国内的发展。中国国内需求潜力大,可以为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过去5年,中国新增电话用户5.14亿户,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亿千瓦,就是市场规模大的客观反映。今后5年,我们将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同时,积极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中国既是能源消费大国,又是能源生产大国,多年来能源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能源增产的潜力很大。例如,中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还不到1/3.核电装机占电力装机的比重只有

1.7%。我们将坚持立足国内,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高效、清洁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努力增加石油天然气供给能力,协调发展煤电、水电、核电,加快开发利用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15%左右。我们还将立足国内,优先发展科技教育,加快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中国有40%左右的国民储蓄率,8亿多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国土蕴藏着自然资源:还有初具规模的基础设施,较好的科技教育基础,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长期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发挥好

国内资金、劳动力、能源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作用。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实现长期持续发展。

第二,中国的发展是结构优化的发展。中国首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第

一、

二、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3.1:46.2:402。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但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今后5年。我们将依靠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继续加强农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依托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在高效清洁发电和输变电、大型石油化工、先进适用运输装备、高档数控机床、集成电路设备和先进动力装置等领域实现突破,提高装备制造的整体水平。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促进金融、物流、咨询、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加快发展,继续加强能源、矿产、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中国的发展是资源节约的发展。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我们将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坚持节约优先,大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突出抓好冶金、建材、化工、电力等重点行业的节约降耗工作。实施节约和替代石油、热电联产、绿色照明等重点节能工程,推进1000家重点企业的节能改造,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油环保型汽车。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产业的发展。依法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

第四,中国的发展是环境友好的发展。我们将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突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继续实施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工程,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积极防治农村面源污染。保护好饮用水源;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加快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搞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区域。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防沙治沙等生态工程,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系统。严格环境监管,强化环境执法,防范和化解生态环境风险。

第五,中国的发展是全面协调的发展。我们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突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推进扶贫开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

第六,中国的发展是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将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深化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改革的重点任务包括: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价格改革,建立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污染治理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财税、金融、投资等方面的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建立现代市场体系;整顿市场经济秩序,

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我们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是继续发展对外贸易,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二是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切实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着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三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开展优势互补的对外投资,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2005年,中国商品进出口总额

1.42万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6600亿美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603亿美元。均居世界第三位。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国给了我们有益的援助,国外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引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中国也为世界发展作出了贡献。近年来,中国对40个最不发达国家提供了优惠关税待遇,为海啸受灾国、南亚地震救援、禽流感国际合作提供了力所能及的资金和技术援助。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峰会上,中国就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提出了五项新举措,涉及关税、减债、贷款、防治疾病和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今后5年,中国的发展将为全球带来更多的机遇,仅商品进口累计就将超过4万亿美元。希望各国企业家和各界人士抓住机遇,扩大对华投资贸易。继续参与和支持中国的建设。中国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我们愿与国际社会一道,相互开放市场,健全多边贸易体制,促进全球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扩大经贸合作创造更好的环境;发展技术贸易.建立技术推广和转让机制,让更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分享技术革新的成果;完善国际金融体系,营造稳定、高效、安全的金融环境,防范金融风险:积极开展能源合作与对话,保持国际能源市场稳定,为发展提供安全、经济、清洁的能源保障;广泛开展环境合作,认真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推进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加强相互磋商,协调国际行动,共同解决贫困、债务、人口以及自然灾害、疾病传播、恐怖主义等问题,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展望未来,中国将坚持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道路,与各国携手前进,开拓创新,为促进全球发展、建设和谐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探析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人真正自觉地开始认识现代化,一系 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重新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机制,明确了中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性,全面开创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

一、提出“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思想

为了全面纠正十年“文革”的错误路线,实行全面的拔乱反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完成后,如何 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中心任务突出地摆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1979年 3月,邓小平就明确提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 化道路。”[1](P163)他还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的两个重要特点,即底子薄及 人口多、耕地少进行了分析。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和现代化的基本方向。1984年10月, 邓小平强调“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 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 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2](P94~95)1987年8月,邓小平特别强调指出 :“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 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 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

划。”[2](P225)至此,“走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思想已经趋于成熟,并成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开展各项工作 的根本指导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的核心是全面现代化的思想。与此前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思想相比,它既强调工业化的重要,也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应该是工业化、政治民主化 和思想文化现代化的统一,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能只看重其中的一方面,而导致现代化 过程中的种种失衡现象出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的思想,在党的十三大报 告中被规范地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 表述被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所沿用,并被固定下来,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

原因

1、我国坚持实施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2、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能够正确认识我国目前所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4、能够正确认识我国的根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能够正确确立我国在现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能够坚持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在经济特区与港澳台地区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能够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外交方面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切实维护国家利益。

8、能够坚持我国的分配制度和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9、能够确立正确的战略政策,制定适当的发展政策,以民为本

第二篇: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

1978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解放思想,锐意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进行了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经过三十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陕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谱写了三秦儿女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在陕西振兴崛起的历史进程中掀开了光辉灿烂的新篇章。

一、社会生产力得到大解放大发展,经济规模、速度、结构和质量实现了历史性跨跃

1978年以来,陕西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全省人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事求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整经济结构,突破了封闭、僵化、单一的经济模式,国民经济生机勃勃、充满活力。30年来,陕西经济总量从不足100亿元到突破5000亿元,实现了三次大跨越。第一次跨跃,从1978-1995年,长达17年之久,跨上1000亿元台阶,经济总量年均增长9.5%;第二次跨跃,从1995-2001年,用了6年跨上了2000亿元台阶,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0.6%;第三次跨跃,是十六大后,从2002年至今几乎每年增加近千亿元的规模,分别跨跃了3000、4000和5000亿元的历史大关,2007年达到5465.79亿元,年均增长12.6%。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16.4倍,翻了4.1番,年均增长10.4%。1994年以来,除2001年增长9.8%外,其他年份均保持两位数增长,2007年增长速度创近19年新高,增速在全国居11位。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7.4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初期,陕西国民经济总量中,一产比重过高,三产比重过低,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为30.5:51.9:17.6,第三产业发展非常落后。改革开放后,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加快提升第三次产业。经过三十年努力,陕西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三产业迅速崛起,比重大幅度提高,二产比重稳定上升,一产比重下降,逐步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能源、机械、化工、建筑业为主体的二产和以交通、电信、商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的新格局。产业结构由"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第一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由30.5%下降到10.8%,下降了19.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始终占居主导地位,上升2.4个百分点为54.3%,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占总量的比重突破30%,达34.9%,上升17.4个百分点。

非公制经济崛起,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以个体、私营、外资、合资、联营、股份制等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2007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占全省经济的比重已达45.6%,比2000年的40.1%提高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非公有经济迅速崛起,极大地保障和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对于增强经济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升,发展的科学性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初期,陕西人均生产总值仅291元,经历了10年风雨,到1988年迈上千元台阶,到2005年,经过17年奋力拼搏跨上万元大关,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14607元,是1978年291元的50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5倍,翻了3.6番,年均增长9.1%。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921美元,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

财政实力增强。在经济快速增长和企业效益不断趋好等因素的带动下,全省财政收入30年经历了两个飞跃阶段。第一次是1978-1996年,为稳步增长期,全省财政收入由19.76亿元到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17.22亿元,年均增长10.4%,递增速度低于同期经济总量1.1个百分点;第二次由1996-2007年,为快速增长期,以20.3%的递增速度快速增长,比前18年平均增速快9.9个百分点,比同期经济总量增速快8.6个百分点,2007年,全省财政总收入达到893.02亿元。1978-2007年财政收入翻了5.5番,年均增长14%,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长,对于增强陕西经济发展实力,改善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构建和谐新陕西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农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省农村实行了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制,使农业生产出现了突破性发展。全省农业由"以粮为纲"向粮、果、蓄、经等多元结构的转变,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粮食生产实现了从吃饭难、吃不饱到基本自给、产销平衡的转变。改革开放各项方针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种粮积极性,全省的粮食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由过去粮食有缺口转变为供需基本平衡,城乡居民的"米袋子"问题得到极大的改善,成功解决了吃饭难、吃不饱饭的问题。198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 1000万吨大关,达到1024万吨,结束了陕西吃粮依靠调进的历史;1998年粮食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突破1300万吨大关,达到 1303万吨, 2007年,全省粮食总产1067.9万吨,与1978年比,在粮食面积减少30.9%的情况下,产量增长49.3%。

特色农业初具雏形,主导产业区域优势充分发挥。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初步形成了具有比较优势的农村主导产业区域,陕北以羊、薯、杂粮、果、大棚菜为主导产业;陕南以瘦肉型猪、中药材、茶桑蚕、食用菌、绿色食品为主导产业;关中北部形成了全国最大的果业基地,关中东部形成了棉花生产基地,渭河两岸形成了规模较大的蔬菜基地和畜牧业基地。

苹果面积和品质居全国第一,以苹果为代表的果业正在兴起。2007年全省水果总产量达到940.2万吨,较1978年增长27.1倍,年均递增12.2%;其中苹果产量701.6万吨,为1978年70.7倍,年均递增15.8%,平均增长速度较全国高6.8个百分点。2007年优果率超过70%,高出全国30个百分点。实现了苹果面积全国第一,品质全国第一,产量全国第二,成为名符其实的果业大省。

畜牧业摒弃传统养殖方式实现产业化经营。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加快畜禽养殖示范小区建设,养殖方式由传统的农户庭院分散养殖向规模化、小区化、区域化生产等产业化经营模式转变。2007年末全省生猪存栏851.5万头,较1978年增长62.0%,年均增长1.7%;奶牛存栏48.0万头,为1978年的80倍,年均增长16.3%;家禽存栏5064.5万只,较1978年增长7倍多,年均增长7.0%。2007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到96.1万吨,为1978年11.1倍,年均递增8.6%;奶类总产量达到180.3万吨,为1978年39.6倍,年均增长13.5%;禽蛋产量43.3万吨,为1978年的22.6倍,年均增长11.4%。

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延续了2000多年的"皇粮"免除,财政惠农惠民政策实施力度加大。2003-2007年的五年间,全省财政累计安排"三农"资金799.66亿元,年均增长21.3%。2005年在全省实现了农民农业税零负担。 2007年财政对"三农"补贴达到15项之多,补贴资金达37.7亿元。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全免,"粮食直补"和农户购置大型农机具补贴等政策也相继实施,使陕西农业、农民、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三、工业化进程加快,优势行业突起,支撑着全省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工业生产规模扩大,工业化进程加快。2007年,全省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544.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25.9倍,翻了 4.7番,年均增长12%,拉动GDP增长7.4个百分点,工业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达70.9%,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30年间,工业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新型能源化工、先进装备制造、食品、医药、航空航天等为主的新体系,成为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

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陕西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具有本地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群已初步形成,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不断涌现,特别是煤炭、天然气、石油等能源产品储量居国内前列,陕西已成为我国唯一经国家批准的能源化工基地。形成以煤、气、油为原料的能源化工产业相互配套的产业集群。能源工业异军突起,总量跃居各行业之首。能源化工工业总产值2673.79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70倍,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7%,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8.8%。

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展,对经济的贡献率仅次于能源化工业。2007年,装备工业总产值1265.29亿元,比1978年增长33倍,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2.2%。有色冶金、食品工业对陕西工业的支撑日趋增强,已成为陕西工业新的支撑点。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利润贡献率已跃居陕西38个大行业第3位。2007年,有色冶金工业产值比1978年增长129倍;食品工业增长59倍。

大型企业集团成为发展亮点,形成了一批产值超百亿的大企业。2007年,全省共有大中型工业企业521户,户均产值8.92亿元,比1978年增长34倍。大中型工业企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85倍,占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由52.8%提高到81.8%。2007年中国500强制造业中,陕西12家上榜,其中,产值过百亿元的企业有8家。

主要工业产品增长迅猛。石油、煤炭等产品产量迅猛增长,原煤、原油产量均居全国第4位。2007年原煤产量20354万吨,比1978年增长11倍;天然原油产量2266万吨,增长374倍;发电量706.87亿千瓦小时,增长9.7倍;钢材560万吨,增长31倍;水泥3176万吨,增长14倍;机械化焦炉生产的焦炭526万吨,增长11倍。硫酸、合成氨、农用氮、磷化学肥料、平板玻璃等产品产量均大幅增长。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实现利税突破千亿元。改革开放30年,陕西工业不仅是量的扩张,也实现了质的飞跃。2007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57.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9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512.63亿元,比1978年增长70倍;实现利税突破千亿元,达到1097.8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年均增长15%以上。

四、投资成为经济增长最活跃因素,是推动陕西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改革开放30年来,陕西投资体制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投资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源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新格局,投资建设规模不断加大,有力地推动了陕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基础日益坚实。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对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支柱产业及社会事业等各个方面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78年的20.3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641.88亿元, 1979 -2007年累计投资17360.28亿元,年平均增长18.4%。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陕西坚持不懈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逐步完善投资增长的内在机制,全省投资呈现快速扩张的趋势,投资总量创历史新高。"十五"期间累计完成6630.24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45倍,年平均增长19.8%,比"九五"时期提高了2.2个百分点。2006-2007年完成投资6252.1亿元,年均增长34.5%。投资建设对改变三秦大地落后面貌,推进陕西工业化、城市化,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壮大陕西经济实力发挥了巨大作用。全省GDP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近年来已超过最终消费,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固定资本形成对GDP的贡献率达56%,拉动全省GDP年均增长6.2个百分点,为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形成,非国有经济投资比重大幅提升,增强了经济建设的活力。通过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社会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和省内民间投资,投资主体不断趋向多元化,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加快,比重不断上升。1979-2007年,全省国有经济累计投资10146.25亿元,年均增长16.5%;非国有经济累计投资7214.03亿元,年均增长23.3%,增速高于国有经济投资6.8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六五"时期的26.4%,提高到"九五"时期的33.2%,"十五"时期又上升到45.3%。

投资结构优化,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改革开放以来,全省投资中用于农林牧渔水利业、电力、交通邮电通讯、文教卫生等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得到不断加强。2007年,农林牧渔业投资57.61亿元,比1978年增长360倍,年均增长22.5%;水利建设投资37.1亿元,增长32倍,年均增长12.7%;交通邮电通讯投资512.97亿元,增长306倍,年均增长21.7%;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步伐加快,各地旧城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

项目建设成果丰硕。投资力度的持续扩张,一批批事关百姓利益、促进陕西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极大改善了人民生活环境和城乡面貌。建成的西安黑河水利枢纽、宝鸡峡渠道加坝加闸、泾惠渠西郊水库和神木瑶镇水库工程等项目,改善了农业灌溉条件,城市供水困难得到缓解。移动通信网的优化和升级,加快了无线市话网、宽带接入网的建设,基础传输网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实现了互联网的扩容提速,综合通信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建成的西安至黄陵、潼关、宝鸡、蓝田、户县、阎良,榆林至靖边、靖边至王圈良、靖边至安塞、延安至安塞、西安绕城、西安至咸阳机场、勉县至宁强、阎良至禹门口、西安至柞水、榆林至陕蒙界二期、秦岭终南山隧道等高速公路,形成了"米"字形主骨架为重点的高等级公路网。到2007年底,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2063公里。亚洲第一长隧的秦岭终南山隧道、西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使"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成为历史。西安至延安、西安至安康和延安北至神木北铁路的建成通车,形成了纵贯陕北、关中、陕南三大经济区域的"铁脊梁";西安至合肥、西安至南京电气化铁路的开通,形成了全省及西部地区通达长江三角洲经济带的便捷通道,密切了陕西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郑州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安康至重庆铁路二线、武汉至安康铁路二线、西安铁路枢纽客运北环线、太原至中卫至银川铁路(陕西段)、包头至西安铁路增建二线(陕西段)等重大工程相继开工,使我省的铁路网得到进一步完善。"两纵五横四个枢纽"铁路网构架和"一主四辅"航空运输格局基本形成,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房地产业从无到有,改善了城乡人居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提高租金、标准价售房、集资建房等方式,拉开了住房改革的序幕,房地产开发业也应运而生,快速发展。1998年,全省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323个,到2004年底已发展到967个,涌现出高科、紫薇、天地源等国内知名品牌房地产开发公司,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随之迅猛增长。1998-2007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2069.77亿元,年平均增长33.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1997年的7.0%提高到14.7%,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年均增长3.4个百分点。1998-2007年,累计商品房屋竣工面积6345.35万平方米,销售面积6412.80万平方米,销售额1246.81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8.3%、29.2%和35.9%。

五、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初步构建,运输能力扩大,邮电通讯互通互联、方便快捷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交通运输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状况明显缓解,逐步形成以西安为中心,铁路、公路、民航相衔接的立体交通网络。2007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长达12.13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 8.29万公里;公路旅客周转量244.30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255.15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7和33倍;公路客运量4.36亿人,货运量3.97亿吨,分别增长11和14倍。全省铁路正线延展里程4501.9公里,比1978年增加2190.9公里;营业里程3750.3公里,增加1745.3公里;铁路旅客周转量334.87亿人公里,增长717倍;货运周转量1110.84亿吨公里,增长668倍;客运量0.51亿人,增长1.6倍;货运量1.70亿吨,增长6.1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达到52.43万公里,共有302条航线;拥有民航飞机33架;客货周转量9.00亿吨公里,比1978年增长380倍,年均增长22.7%。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邮电通讯业,从传统的邮政、电信业务发展到现代化的电信通讯业务,邮电通讯业成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全省已建成了以西安为中心,方便快捷的邮电通信网络。

邮政业务不断延伸。1978年,全省共有邮电局、所1585处,其中农村邮电局、所1310处,邮路及农村投递线路18.45万公里。到2007年,全省邮电局、所已发展到1645处,邮路和农村投递线路延伸到22.74万公里。2007年,全省邮政业务总量22.7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8.23亿元。

通讯业实现历史性跨越。程控交换、光纤通信、数字微波、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等通信技术和手段得到广泛应用。全省电话用户从1978年的12.23万户增长到2007年的2550.3万户,电话普及率从0.44%提高到67.98%,其中2007年全省移动电话用户达1612.66万户,移动短信业务量达124.60亿条。 国际互联网用户增长迅速,从1999年到2007年末,全省国际互联网用户已从5.37万户发展到166.78万户,增长30.1倍。

六、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各类消费品应有尽有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不断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拓宽消费服务领域,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健全市场营销体系,全省消费市场营销网络日趋完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呈现购销繁荣景象。

各类商品销售网遍布城乡,商品供应充足,现代营销方式迅速发展。30年前计划经济时期,物资短缺、商品靠计划凭票供应,国营百货商场和供销社独霸城乡市场,商品营销方式单一。如今,商场货源供应充足、国内外名优品牌应有尽有,各种商品销售网遍布城乡,以国际国内知名连锁超市麦德龙、沃尔玛、国美、苏宁等大型现代为代表的新型多元化销售网络迅速发展。 2007年我省批发业网点4.9万个,从业人员24.8万人,分别为1978年的6.5倍和3.8倍;零售业网点39.3万个,从业人员90.6万人,分别为1978年的14.1倍和70.6倍;餐饮业网点10.5万个、从业人员37.8万人,分别为1979的11.8倍、4.8倍。2007年全省限额以上连锁门店达到1149个。

商品供应充足,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产品日益丰富、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为繁荣消费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各种社会保障措施相继实施,"春节"、"五一"、"国庆"等长假政策陆续出台,"千城万店无假货"和"送货下乡"等活动不断开展,居民消费需求逐步升温,为消费市场繁荣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07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78年的33.37亿元增加到1801亿元,增长53倍,其中,住宿餐饮业零售总额200亿元,是1978年的近200倍,限额以上连锁门店共实现零售总额773.8亿元。自2003年全省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后,连续4年稳定保持快速增长,消费市场规模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七、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成效显著,旅游产业发展迅猛

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作为陕西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抓手,坚持解放思想,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以参加和举办各种招商引资及会展活动为契机,积极推介陕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成效显著。

利用外资不断增加。1985年陕西第一家外资企业香格里拉金花酒店一期竣工,1989年全国最大的中外合资制药企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建成,标志着陕西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迈开了实质性的步伐,此后招商引资速度逐年加快。2007年,全省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184家,合同外资金额19.7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95亿美元,为1984年的66倍。到2007年底,全省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806个,合同外资149.0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75.28亿美元,来陕西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到74个,世界500强企业有50家在陕投资,陕西正在积极融入到世界经济大潮中。

对外贸易逐步扩大。1978年全省外贸出口仅为0.12亿美元,对外贸易主要以商品出口为主,进口甚微,1985年出口首次突破1亿美元。此后,陕西出口开始涵盖了商品、工程外包和劳务等领域,出口结构不断优化,"拳头产品"不断增多。2006年西安凤凰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与GPA基金会在西安签署了150架CH2000型通用飞机出口合同,是迄今陕西最大一笔通用飞机出口订单,总金额3750万美元。2007年西安出口加工区A区保税物流项目的建成,打破了内陆无口岸的历史。目前,全省进出口企业超过3000家,年出口上亿美元的企业达到10家,贸易伙伴遍及全球181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全省进出口总额68.88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28.5%,超全国增幅5个百分点,比1985年增长42.9倍。2007年全省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与设计咨询新签合同额2.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1亿美元,境外承包工程遍及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项目涉及建筑、路桥、水电和大型输变电站建设等多个领域。

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充分发掘、全面整合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省支柱产业之一。统计资料显示,1991年全省共接待国际国内旅游人数1532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27亿元,到2007年,全省共接待国际国内旅游人数8138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504亿元,分别为1991年的5.3倍和18.6倍。其中国际旅游人数123.1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6.12亿美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88.9倍和304倍。国际国内航线、旅游快速通道、旅游专列等相关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省旅游接待能力明显增强。到2007年,全省共有星级宾馆186个,其中五星级宾馆5个,四星级宾馆27个,旅行社51个。

八、节能降耗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建设逐步推进

落实科学发展观,正在改变着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好字优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十一五"以来,国家把单位GDP能耗降低20%作为约束性硬指标,纳入发展目标,陕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大节能降耗力度。1978年全省单位GDP能耗8.53吨标准煤,2005年单位GDP能耗降为1.48吨准标煤, 2006年降为1.426吨准标煤,单位GDP能耗降低率接近4%的年度指标任务,居全国第9位、西部第2位; 2007年,陕西单位GDP能耗为1.361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下降率4.54%,完成年度节能降耗任务,在全国由高到低排列居北京、天津、上海之后,与山东并列第4位,居西部第1位。产值单耗逐年下降,高耗能行业消费增长势头有所遏制。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单耗0.75吨标准煤,比1978年减少6.44吨标准煤。 生态环境改善,山川秀美逐步变为现实。在加快经济发展过程中,确保天蓝气净、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资源永续利用。

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工程。1999-2007年全省共完成造林5865.3万亩,是历史上造林最多的时期。其中退耕地造林3343.6万亩,使陕西成为全国退耕还林面积最大的省份,占全国退耕还林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全省森林面积由1998年的497.35万公顷发展到767.5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24.1%上升到37.3%。全省建成自然保护区51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点)37个,市、县级自然保护区5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0460平方公里。国家级生态示范试点区34个,占全省县(区)数的30%,其中2个通过国家验收命名,4个通过省级验收命名;生态示范乡镇40个,生态示范村397个,农村环境保护示范点23个,初步形成了县、乡、村生态示范网络。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情况下,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首次呈现"双下降",分别下降3.96%和5.6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6.4%。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9.92%,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好转,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为84.1%。农村生活环境改善,全省自来水受益村达到59.4%。成功实施了"西部人畜饮水解困"和"西部农村氟砷改水项目",建成各类饮改水工程1.3万处,初步解决了600多万农村人口的用水困难。

九、陕北成为新亮点,区域结构出现新变化

改革开放前,陕西区域经济缺乏发展的特点,改革开放后, 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各地竞相发展的战略和规划,极大调动了全省各地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力得到了极大发挥。

陕北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新亮点。陕北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依托能源化工等优势产业,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新亮点。2007年,陕北GDP总量达到1284.32亿元,比1978年绝对量增加了182倍,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以17.2%高速递增,占全省比重从1978年的8.5%上升到2007年的23.9%。据测算2007年陕北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达到25%,拉动全省经济增长3.7百分点。

关中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居重要位置。关中地区抢抓机遇,以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的地位,依托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产业的先决条件,充分发挥"一线两带"辐射带动作用,调整优化区域结构,经济保持了率先发展的好势头。2007年关中GDP总量达到3460.95亿元,比1978年绝对量增加了58倍,十六大以来年均增长13.3%,高于全省平均速度,占全省比重从1978年的71.2%降到2007年的64.6%;2007年财政收入达到169.39亿元,占全省比重为73%。占比虽有下降,但仍是全省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陕南绿色产业迅速崛起。陕南地处秦巴山区,交通比较落后,以农业经济为主。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在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前提下,现代中药、生态农业、旅游等绿色产业取得重大进展,逐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7年陕南GDP总量达到615.39亿元,比1978年绝对量增加了36倍,十六大以来年均增长10.7%,经济总量占到全省的11.5%。

十、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健全,民生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解决

改革开放以来,是陕西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实力的时期,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消费结构日趋升级,生活质量明显提升的时期,是民生问题引起政府高度重视、有效解决的时期。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从600多元到突破两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00多元到突破万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刚过百元到突破2600元,年均递增速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2007年,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1296元,比1978年增长31.6倍,年均增长1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63元,比1978年增长33.7倍,年均增长13.0%;农民人均纯收入2645元,比1978年增长18.9倍,年均增长10.8%。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由1978年的173元,提高到2007年的5272元,增长了29.5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由1978年的28元,提高到2007年的11421元,增长了406.9倍。

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居民收入的大幅增长,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427元,比1978年的268元增长30.4倍,年均增长12.6%;农民人均消费支出2560元,比1978年的134元增长18.1倍,年均增长10.7%。消费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81年的53%下降到2007年的36.4%,下降16.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59%下降到2007年的36.8%,下降22.2个百分点。肉、禽、蛋、菜、果的消费量稳步提高,食品的消费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不仅讲营养,而且追求方便、科学、结构平衡,保健食品、绿色食品、生物食品越来越受到青睐。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特别是国家推行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城乡居民住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城镇,居民的居住面积不断扩大,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9.4平方米,是1981年的3.6倍,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居住面积的扩大,而且追求舒适、宽敞和美观。随着住房制度的深化,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宽敞明亮的住房,正在圆广大城镇居民的梦。在农村,多年的"建房热"温度不减,建房质量不断提高,尤其是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一座座小二层楼房拔地而起,2007年农民人均住房面积18.42平方米,是1980年的1.9倍。家庭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加快。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加,消费品品种大为改观。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追求的是以彩电、洗衣机、电冰箱、录音机等为主要代表的"新四件",如今,空调、家用汽车、电脑、移动电话等新的消费品逐渐进入居民家庭。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空调85.74台、家用汽车1.38辆、电脑42.22台、移动电话164.64部;汽车等享受型耐用消费品也逐步进入农民家庭,农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生活用汽车0.5辆,移动电话104部、空调2.6台。

改革开放与发展取得的成果,越来越多的用于民生。城乡居民享受到了更多的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2007年,全省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财政支出达到159.01亿元,有81.38万人得到城镇最低生活保障,117.36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410.07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30.97万职工参加失业保险。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截至2007年底,全省104个县(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前三年实现了全覆盖。全省参合农民2434.95万人,参合率达90.1%。新农合基金补偿支出9.9亿元,补偿受益357.94万人次。

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特别是2003年的SARS以后,政府对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体系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2007年医疗卫生支出达到49.91亿元,比1978年增长74.1倍,年均增长16.1%。卫生服务状况逐步改善,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由1978年的2.56人提高到2007年的3.75人,每千人口医生由2.56人提高到3.75人,每千人口平均拥有医院床位数由1.8张增加到2.90张。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婴儿死亡率由1996年的35.13‰下降为2007年的22.32‰;孕产妇死亡率由1996年的67.10/10万降为2007年的50.74/10万。2000年,我省男女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分别达到70.06和73.01岁,比1981年分别增加5.97岁和7.16岁。

人口文化素质明显增强。15岁以上初中以上人口比重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9%提高到60%以上,具有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的比重也由1.29%提高到2.15%,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5.5年提高到8.1年。全省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为99.2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不含技工学校)达到77.4%,比1978年提高了25.7个百分点。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9.38%,比1978年上升了3.78个百分点。2006年 ,陕西全面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工作 ,实施"两免一补"工程,免除全部

第三篇:改革开放30年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湖北省统计局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改革开放30年,成就辉煌30年:湖北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上新台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为湖北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30年来,湖北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1.经济总量不断跃上新台阶。1978年,全省GDP仅为151亿元,1992年全省GDP首次突破1000亿元,1995年突破2000亿元,1998年突破3000亿元,2002年突破4000亿元,2004年突破5000亿元,2005年突破6000亿元,2006年突破7000亿元,2007年突破9000亿元,达到9230.68亿元。2007年,湖北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居第12位。

2.国民经济实现10.4%的年均增长速度。2007年与1978年比较,湖北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6.5倍,平均每年递增10.4%,不仅快于改革开放前(1953—1978年)的5.5%,也快于全国平均9.8%的年均增长速度。分阶段看,1979—2000年湖北GDP年均递增10.1%,2001—2007年年均递增11.2%。

3.人均GDP增长近13倍。1978年全省人均GDP为332元,人平每天不到1元,2007年全省人均GDP达到16206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12.87倍,平均每年递增9.5%。按2007年官方汇率计算(1美元=7.11元人民币),2007年湖北人均GDP首次突破2000美元大关,为2279美元。

4.大中型工业企业不断增多。1978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只有200家,2007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达到930家,净增730家。武钢、东风公司、省电力公司、神龙公司、武石化、荆门石化、华中电网、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武烟、大冶有色、东风汽车股份公司、东风本田汽车、新冶钢、鄂钢、江汉油田、冠捷科技、宜化集团等一批企业成为湖北工业的脊梁。

5.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全省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90.36亿元,比1978年净增558.98亿元,平均每年净增19.28亿元,1979—2007年平均每年递增10.6%,高于全省GDP增幅。从人均水平来看,1978年全省人均财政收入仅68.57元,到2007年,按常住人口计算的全省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1000元,达到1036.45元。

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发展方式由粗放型逐步向集约型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向优化和升级的方向发展。

1.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1978年,湖北第二产业首次取代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居主导地位,三次产业构成比为40.5∶42.2∶17.3,呈现出第二产业占主导,第一产业比重仍然偏高,第三产业滞后的“二一三”格局。2000年,三次产业构成比变化为18.7∶40.5∶40.8,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居于主导地位,呈现出“三二一”格局。随着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实施,自2004年开始,三次产业结构又有所调整,二产的比重略有回升,并再次超过第三产业。2004年湖北三次产业结构比变化为18.1∶41.2∶40.7,2007年为14.9∶43.0∶42.1,呈现出“二三一”格局。2007年与1978年比较,湖北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5.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0.8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则上升24.8个百分点。

2.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产品价格体系的调整,以及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湖北农业得到长足发展,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1979—2007年第一产业累计完成投资1104亿元,占全省全社会投资的4.0%。从农业内部结构来看,种植业、林业比重下降,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比重上升。1980年,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分别占68.1%、7.7%、18.2%和1.54%,到2007年,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分别占50.2%、1.8%、29.9%、13.5%和4.6%。

3.工业结构快速升级,呈现出“重型化、多元化、集群化、区域化、规模化、高级化”等特点。从轻重工业结构看,2007年湖北轻重工业之比为29.5∶70.5,重工业拉动作用更加凸显。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全省企业产权改革步伐加快,呈现出国资、外资、民资“三轮驱动”的格局。2007年湖北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46.9%,非公有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5.9%。从行业结构来看,支柱产业优势明显。2007年,湖北工业总量居前8位的行业是电力、汽车、钢铁、电子、纺织、化学原料及化学药品制造、烟草和建材。以上8大行业完成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达36.9%。“千亿元产业”2007年达到3个,分别是汽车、石化和钢铁。从企业规模来看,已形成光电子、汽车、冶金和纺织四大产业集群。从区域发展来看,湖北已形成武汉城市圈,宜昌、襄樊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以及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看,电子信息产业异军突起,2007年电气机械制造、通信设备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9%。一些产业技术居全国领先地位,激光、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卫星定位系统等研究开发水平列全国前茅。

4.城镇化进程呈加速态势。30年来,湖北城镇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城市体系日渐合理,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形象不断改善。1978年,湖北城镇人口为690.23万人,到2007年扩大到2524.70万元,城镇化率由15.1%提高到44.3%,29年间提高29.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

三、工农业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稳步增加,实现了从短缺到总体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转折

经过30年发展,湖北生产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明显提高,曾经困扰我们多年的商品和服务短缺的局面已不复存在。改革开放30年,是产品和服务由短缺转向平衡并略有结余的30年,是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30年。

1.农业生产成绩显著,农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高。湖北农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61.11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378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2.8倍,平均每年增长4.7%。农产品产量成倍增加。2007年,全省粮食产量达2185.44万吨,增长26.6%;棉花产量55.73万吨,增长52%;油料产量254.75万吨,增长9.7倍。2007年粮、棉、油产量分别居全国第

10、

5、3位。肉类总产量309.21万吨,比1980年增长4.58倍,平均每年增长6.6%;水产品产量298.04万吨,比1978年增长26倍,平均每年递增12.0%。我省淡水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除粮食有所下降外,其余均保持增势,特别是油料、畜牧、水产品增加较多。

2.工业生产快速发展,大部分工业品供大于求。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52.17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451.62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31.8倍,平均每年增长12.8%。随着工业基础建设的加强,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2007年与1978年相比,纺织产品纱、布分别增长7.5倍和3.6倍;冶金产品生铁、钢、钢材分别增长3.8倍、4.8倍和9.2倍;能源产品发电量增长16.2倍,其中水电增长25.1倍;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品汽车增长95.7倍;建材产品水泥、平板玻璃分别增长15.9倍和71.6倍;化工产品纯碱、合成氨分别增长24.6倍和11.0倍;电子产品从无到有,2007年程控交换机565线,手机352万部,集成电路221.8万块,光电子器件29.74亿件。从湖北工业主要产品在全国的地位看,大多居前10位。2007年,湖北工业产品纱居全国第5位、布居第4位、卷烟居第5位、移动电话机居第9位、发电量居第9位、钢居第8位、钢材居第10位、水泥居第8位、硫酸居第3位、纯碱居第8位、化肥居第3位、汽车居第4位。

3.多元化、多层次、多门类的服务业体系逐步形成。2007年,湖北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8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33.4倍,平均每年递增13.0%,比全省GDP增幅快2.6个百分点。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快速发展。1979—2007年,全省铁路营运里程增加1650公里,平均每年增长2.5%;公路通车里程增加10.16万公里,平均每年增长4.1%。高速公路从无到有,2007年达到2365公里。每万平方公里拥有的铁路、公路里程分别由1978年的83公里和2448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172公里和7916公里。1978年以来,客运量、货运量分别增长6.1倍和4.7倍。邮电业务迅猛发展,2007年与1978年比较,全省邮电业务总量增长1043倍。到2007年,全省电话普及率每百人56.6部,移动电话普及率每百人34.1部。多种所有制、各种业态、不同规模的商贸业发展迅速,活跃、繁荣了城乡市场。2007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028.53亿元,比1978年增长66.3倍,平均每年递增15.6%。金融保险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4.54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37.27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2.1%。1978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仅42.16亿元,2007年达7496亿元,年均增长19.6%。与此同时,各种新兴服务业应运而生,社区服务网络逐步形成,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四、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加强,瓶颈制约大为缓解

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曾经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千方百计加大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投入,取得积极效果。改革开放的30年,是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明显加强,由经济发展“瓶颈”逐步转为经济发展“保障”的30年。1979—2007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完成投资27759亿元,年均增长18.2%,其中,能源工业完成投资3788.34亿元,占全省投资总额的比重达13.6%;交通运输邮电业完成投资3926.9亿元,占全省投资总额的比重达14.2%;农业及农田水利设施完成投资1323.2亿元,占全省投资总额的比重为4.8%。

1.能源生产能力明显提高。2007年,全省能源生产总量达4115.37万吨标煤,比1978年净增3360万吨标煤,年均递增6.0%;能源消费总量达11861万吨标煤,比1980年净增9850万吨标煤,年均递增6.8%。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设计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2003年首批4台机组投产发电,2009年工程全部建成时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随着清江隔河岩、高坝洲、水布垭等大型水电站的梯级开发,以及武钢、襄樊、黄石、汉川等热电厂的扩改建工程的投产,湖北能源供应能力明显增加。

2.原材料供应相对充足。武钢、新冶钢、武汉石化、荆门炼油厂、华新水泥等企业是湖北巨型原材料生产企业。2007年,湖北主要原材料产品生产能力生铁2039万吨、粗钢2167万吨、钢材2320万吨、电解铝43.31万吨、水泥6660万吨、平板玻璃2187万吨。强大的生产能力为湖北国民经济各行各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工业原料。

3.交通运输邮电供给能力大大加强。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方式、多渠道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运输线路里程不断增加的同时,交通运输质量不断提高,公路运输中高速公路发展迅速,2007年比2000年净增1796公里,平均每年增加256公里,高速公路网络已经辐射全省86%的县市区,覆盖90%左右的人口。全省74%的村修建了沥清水泥路。铁路运输方面,内燃机车、电力机车代替了蒸汽机,复线里程占运营里程的比例达53.2%。内河航道经过疏浚,通航条件大大改善。民用航空是发展最快的运输方式,到2007年,民用航空开通160条国际国内航线,航行里程达20.61万公里,构成四通八达的蓝天运输网。机场、车站、港口码头建设日新月异。天河机场经过扩建已成为中部最大的国际机场。武昌火车站、汉口火车站以及即将开工的武汉火车站的建设,使吞吐能力大为提高。在桥梁建设方面,湖北特色明显,长江湖北境内已修建桥梁18座,汉江湖北境内修建桥梁已达到10多座。

4.邮电通信业成绩斐然。全省已形成以程控交换、数字微波、光纤传输为主,设备技术先进的电信网。

5.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效显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南水北调工程正处于紧张的建设之中。防洪工程建设硕果累累。在大江、大河上已建成包括三峡工程在内的大坝、水库、堤防等众多水利基础设施。2007年全省有63座大型水库,244座中型水库,5000多座小型水库。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与1978年比较,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长3.1倍、农用大中型拖拉机增长2.3倍、联合收割机增长69.1倍、饲料粉碎机增长2.5倍,大中型及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分别增长1.8倍和29.3倍。

五、全面开放的整体格局基本形成,对外经贸迅速拓展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作为中部大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不断推进对外开放,极大地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湖北开放型经济的水平与质量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1.对外贸易发展明显加快。全省进出口总额迈上百亿美元台阶,2007年达到148.58亿美元,为1978年的85倍,年均增长16.6%。其中出口81.74亿美元,进口66.84亿美元,分别为1978年的50.4倍、465.8倍,年均分别增长14.6%、23.6%。多元化市场格局初步形成,全省贸易关系涉及的国家和地区由1978年的香港、朝鲜、日本以及前苏联等几个增加到2007年的200余个。出口产品结构得到优化,由改革开放初期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向以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转化。近年来,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出口大幅增长,成为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2007年,全省机电产品出口额34.25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15亿美元,分别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1.9%、18.4%。

2.招商引资快速发展。1981年,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落户武汉,掀开了全省招商引资的第一页。至2007年底,全省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1446个,合同外资金额236.46亿美元,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00.46亿美元,相继有80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湖北。外资项目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新批项目420家,合同外资额34.92亿美元,平均投资规模831万美元,是10年前项目平均规模的5倍以上。外资领域由制造业开始转向服务业,从房地产、商业运输、仓储货代到旅游开发、研发中心、金融保险、服务外包,均有外资进驻,服务业直接外资额占全省的比重上升到50%以上。

3.“走出去”战略有序推进。湖北实施“走出去”战略主要集中于境外投资、对外承包和外派劳务三大业务。至2007年底,全省累计设立境外企业110家,累计投资2.45亿美元,中方投资2.28亿美元,核准境外企业(机构)遍及3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4.43亿美元,外派劳务7.1万人次。

六、城乡居民收入持续上升,生活富裕程度提高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湖北城乡居民生活明显改善,居民拥有的财富明显增加。改革开放30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30年,是城乡居民生活由温饱不足逐步迈向小康的30年。

1.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1485元、3997元,分别为1978年的34.3倍、35.2倍;年均增速保持两位数,分别增长13.1%、13.2%,分别比人均GDP增速快3.6、3.7个百分点。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17397元,为1978年的28.9倍,年均增长12.4%。

2.城乡居民储蓄不断跃增。1978年为6.97亿元,1987年超过100亿元,1996年超过1000亿元,2006年超过5000亿元,2007年达到5430.81亿元,为1978年的779.2倍,年均增速达到25.8%,比人均GDP增速高16.3个百分点。

3.城乡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人均消费支出逐年加快,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701元,比1980年增长25.2倍,年均增长12.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090元,比1978年增长27.9倍,年均增长12.3%。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逐步降低,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78年的70.8%、57.0%降至39.7%、47.9%。消费结构升级换代加快,“三大件”由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到中期的“摩托车、电冰箱、洗衣机”,再到目前的“电脑、汽车、商品房”,娱乐享受型消费明显增加,医教娱住行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升至39.1%、38.2%。城、乡人均住房建筑和生活面积分别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8平方米、11.8平方米增加到32.3平方米、38.0平方米,分别扩大7.5倍和2.2倍。城乡居民生活步入较宽裕的小康水平。

七、可持续发展迈出可喜步伐,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3年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以后,湖北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

1.节能降耗扭转了连续多年的持续上升势头,迈出实质性步伐。2007年万元GDP能耗降至1.403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4.06%。千户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已连续两年实现节能,2007年实现节能113.64万吨标准煤,是上年节能总量的1.15倍。

2.环境治理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重点流域水污染得到治理,城市空气质量逐步好转,工业“三废”排放增量逐步减少。2007年湖北COD(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60.41万吨,比上年下降3.9%,比高峰时期的1995年下降24%;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60.34万吨,比上年下降7.7%,比1980年增加25.2%;工业烟尘排放量21.31万吨,比上年下降20.9%,比1980年下降76.3%;工业粉尘产生量371.26万吨,比上年减少17.3%;城市污水处理率由1991年的7.2%提高到2007年的42%;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1991年的3%提高到2007年的41.9%。

3.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逐步形成良性互动。改革开放30年,湖北全社会就业人数以每年2.2%的速度增加,2007年达到 358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5%的范围内。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员结构明显优化,由1978年的77.0∶14.1∶8.9转变为2007年的47.3∶20.7∶32.0,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

二、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显著增强。

4.政府企业增收实现双赢。2007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90.36亿元,为1978年的17.8倍,年均增长10.6%,较GDP年均增速高0.2个百分点。尤其是2000年以来,地方财政收入连年保持15%以上的快速增长,并分别于2004年、2006年、2007年连跨300亿元、400亿元、500亿元台阶,2003—2007年累计完成增收量超过2000亿,达到2012.17亿元。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增强,2007年实现利润647.85亿元,比1978年增长35.6倍。

八、社会事业发展逐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事业也逐步实现快速发展。改革开放30年,是社会事业由不太受重视到受重视、由有所发展到快速发展、由滞后经济发展到二者协调性不断增强的30年。

1.科技实力日益增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发挥科学技术实力雄厚的优势,通过实施科教兴鄂战略,为促进湖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一是科研机构众多。2007年,全省拥有各种科技开发机构1341家,比1979年净增1102家,增长4.6倍。现有“国字号”实验室6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7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7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4家。二是科技队伍庞大。2007年,全省专业技术人员达147.23万人,比1978年增长5.7倍;全省从事科技开发活动的人员19.7万人,比1988年增长69.4%,其中工业企业有科研人员9.75万人,比1988年增长1.7倍。全省现有两院院士55人,长江学者48人,中科院百人计划3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7人。三是科研经费增多。2007年,全省科技开发经费投入达228.7亿元,比1988年增长11.8倍,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达112.5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22%。企业投入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2007年,全省企业科技经费投入146.5亿元,比1988年增长20.7倍,企业科技投入占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比重达到63.7%。四是科技成果丰硕。2007年,全省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881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7项,应用技术成果827项。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8298项,技术合同成交额52.52亿元。五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强劲。2007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861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5%,比1996年提高20.8个百分点。其中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电子信息四大重点产业占高新产业的比重达到83.8%。六是科技创新品牌突出。武汉邮科院的光电器件、长飞集团的光纤光缆、华工科技的激光加工设备、冠捷显示器、武钢和大冶特钢的特种钢材、安琪公司的活性干酵母、BT农药等高新产品享誉国内外。截止2007年底,全省累计创中国名牌51个。另外,湖北有3家国家级高新区,104家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

2.教育事业成效显著。义务教育全面展开,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九成以上职业技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普通高等学校由1978年的53所增加到2007年的86所,在校大学生由4.94万人猛增到116.37万人,增长22.6倍,每万人拥有大学在校生由10.8人增加到191.7人。1980年,全省高等院校在校研究生135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71人,硕士研究生1285人,到2007年,全省高校在校研究生75352人,其中博士生16647人,硕士生58705人。教育事业经费不断增多,1980年,全省教育事业经费不到4亿元,到2007年达到209.83亿元,占GDP比重由2%提高到2.3%。

3.卫生医疗保障能力逐步改善,形成覆盖全省的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救治和紧急救援指挥体系。2007年,全省拥有的卫生机构数、卫生机构人员数和床位数分别达到11089个、27.8万人和15.06万张,分别较1978年翻了近一番。2007年,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机构数、卫生机构人员数和床位数分别为1.95个、48.8人和26.4张。2002年,成功战胜非典疫情。防止疫病体系逐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建立,农民参合率达到81.6%。

4.文化产业发展领域拓宽,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文化信息联网。2007年,全省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6.3%、97.0%。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分别达到102个、96个。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艺术等传统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加快,互联网信息服务、旅游文化服务、娱乐文化服务、文艺商务代理、广告会展文化服务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很大。

5.民政事业全面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健全,城市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2007年,全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4.51万人,农村五保供养人数22.48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达到142.89万人。社会福利院收养人数达到18.83万人,比1980年增长22倍。

6.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2007年,全省城镇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依次达到651.4万人、405.4万人、328万人、225万人,分别为建立社会保险初期(1995年)的192.4%、107.7%、202.5%、186.7%。

7.体育事业成就辉煌。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七届奥运会中,湖北体育健儿每届都获得过奥运金牌,这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是仅有的两个省份之一。湖北先后涌现出周继红、伏明霞、陈静、乔红、肖海亮、李小双、郑李辉、高凌、李婷、杨威、程菲、廖辉等众多奥运冠军,我省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

(执笔:邓有成)

第四篇:改革开放30年常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30年来,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定不移地把解放思想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努力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审时度势,锐意进取,因地制宜,抢抓机遇,走出了一条符合常州实际的率先发展之路。全市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城市建设、社会事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就,演绎了富民强市、走向辉煌的动人篇章。一个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富裕的新常州在充满生机和希望的苏南大地上迅速崛起。

一、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为主线,以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为途径,突出抓好经济工作和重大项目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着力夯实发展基础,全市国民经济在总量突破的基础上实现了品质的飞跃,在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实现了产业的提升,整体发展水平与发展质量稳步提高,物质基础不断增强,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1、城市综合实力跃上新的台阶

1992年,全市生产总值由1980年的22.8亿元增加到144.4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增长4.1倍,比全国提前3年实现了“到200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881.3亿元,经济总量比1978年翻了6番多,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3.2%,分别比全国和全省平均速度高出3.4个、0.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9亿元增加到63.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由11.2亿元增加到1122.6亿

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4.3%,其中工业增加值由10.5亿元增加到1035.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4.0%;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5亿元增加到695.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4.5%。1978年,我市人均GDP仅为605元,1984年跨过千元大关,1995年跨过万元大关,到2007年,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达43695元,扣除物价因素比1978年增长27.6倍,年均增长12.3%。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市财政实力显著增强,政府改善民生、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不断提高。

2、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的成效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摆脱了改革开放前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三产发展滞后的局面,三次产业的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工业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稳步提高,形成了具有常州特色的产业结构体系。改革开放初期,我市三次产业结构表现为

二、

一、三格局,三大产业在经济总量所占份额依次为21.9%、64.0%和14.1%,1987年,服务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二、

三、一。2007年,我市三次产业比重结构为3.4:59.6:37.0,其中第一产业比重比1978年下降了18.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了4.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22.9百分点。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趋向优化,新型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工业内部形成了以农业机械、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新型纺织服装为支柱产业,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与精细化工、新材料为新兴产业的较为完整的体系,长江流域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3、多种经济发展形成新的格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为多种经

济成分共同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我市抓住机遇大胆探索,积极推进国有、集体和乡镇企业的所有制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扶持培育个私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全市国有经济和国有资本逐步从竞争性领域退出,股份制、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个体私营等其他经济成分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日趋优化的所有制结构日益成为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和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2007年末全市476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集体企业为154家,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795家,私营企业3189家,股份合作及其它经济630家,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分别为4.5%、33.4%、44.5%和17.6%。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达1100亿元,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税收总额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达60%、63.1%和66.3%,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经济”。

二、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公共设施日臻完善

改革开放30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大发展、大繁荣的30年,也是城乡建设大突破、大变样的30年。30年来,特别是2002年行政区划调整之后,我市按照“提升中心、拓展南北”的空间发展战略,坚持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并举,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并重,卓有成效地推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全市城市载体功能得到快速提升,经济辐射、人口吸纳和综合服务功能大大增强,古老的龙城日益焕发出青春和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把交通建设作为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战略任务,积极筹措资金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着力缓解交通瓶颈制约,全市交通建设呈现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格局。经过多年的建设,市域范围内形成了水陆空联运、通江达海、快速便捷的现代化交通网络体系,城区路网与城市对外交通有机衔接、浑然一体,承东接西、辐射南北的区位优势日益凸现,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撑和保障。全市公路总里程由1978年末的717公里增加到2007年末的6732公

里,公路密度由1978年的16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到154公里/百平方公里,年均增幅分别达8%和8.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2007年末分别达221公里和558公里,等级公路密度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城市公共交通得到优先发展,公交运营能力不断提高,城区公交营运车辆由1978年的117辆增加到1779辆,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由1978年的0.4标台增加到15.2标台,公交营运线路由1978年的10条增加到116条,特别是快速公交一号线的开通,架起了贯穿南北的公交客运走廊,大大提高了公交运行效率和出行舒适度,方便了市民出行。

三、社会事业繁荣进步,精神文明成果丰硕

改革开放30年,我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着力加大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投入,全市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科学素养、健康水平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科技教育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大力实施“科技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积极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全市科技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科技人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1998年以来连续10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社会R&D支出占GDP比重保持省内领先,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综合评价得分也连续多年在省内城市中名列前茅。科技与经济融合更加紧密,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积极成效,先后与清华、北大、中科院、国防科工委、东南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十五”期间举办重大产学研活动51次,累计引进科技成果2.3万项,实现技术贸易额29亿元,并成功转化“国产网络计算机产业化”等一批科技项目。教育事业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教育规模及整体实力不断增强,教育质量与教育效益显著提高,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日益完善。全

市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由1983年的42.7%提高到98.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由1983年39%提高到99.1%,适龄青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3.4个百分点,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4.4年。全市普通高等院校从无到有,2007年末达12所,建有23个硕士点、40多个本科专业、50多个专科专业,其中省部级重点学科达6个,在籍全日制大学生119131人,其中硕士生880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常州科教城成为引领全省乃至全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基地和实验区。

2、文化卫生事业取得新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积极探索文化体制改革途径,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全市文化事业发展迅猛,市、县、镇、村四级文化网络不断完善,社会文化日益繁荣活跃。截止2007年末,全市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0个,文化馆及群艺馆8个,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及纪念馆13个,图书馆总藏书量达210.3万册,文物藏品30663件。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广播从小到大,电视从无到有,至2007年,全市拥有自办广播节目7套,自办电视节目8套,模拟有线电视节目传输37套,数字有线电视传输节目85套,有线电视用户数达89万户,广播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达到100%。卫生事业在深化改革、强化服务中得到长足发展,全市每千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由1978年的2.83张增加到2007年的4.13张,每千人拥有医生数由1.04人增加到2.34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空前加大,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重大传染病防治和重大医疗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患者就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全市人口预期寿命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67.8岁提高到本世纪初的75.5岁,其中市区人口预期寿命由71.6岁提高到77.8岁。

第五篇: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7年来,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6%,社会事业加快发展。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600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改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目前,95%以上的商品价格已由市场确定,95%以上的投资来源于企业、银行和社会。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年多来,严格信守承诺.清理和修订法规,逐步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措施,开放服务贸易,推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为进一步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创造良好条件。

同时应当看到,中国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经济总量虽然已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水平仍然排在世界100位之后。中国的产业结构还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和社会发展还不协调,城乡、区域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得到扭转。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

今后一段时期,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目前,中国正在制定2006-年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二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5年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把握未来,开拓创新。在理论创新方面,中国认真总结自身建设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国制定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和方针。在体制创新方面.中国按照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明确了各方面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在创新的推动下,中国将保持发展的良好态势,提高发展的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首先,中国的发展是立足国内的发展。中国国内需求潜力大,可以为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过去5年,中国新增电话用户5.14亿户,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亿千瓦,就是市场规模大的客观反映。今后5年,我们将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同时,积极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中国既是能源消费大国,又是能源生产大国,多年来能源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能源增产的潜力很大。例如,中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还不到1/3.核电装机占电力装机的比重只有

1.7%。我们将坚持立足国内,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高效、清洁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努力增加石油天然气供给能力,协调发展煤电、水电、核电,加快开发利用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15%左右。我们还将立足国内,优先发展科技教育,加快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中国有40%左右的国民储蓄率,8亿多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国土蕴藏着自然资源:还有初具规模的基础设施,较好的科技教育基础,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长期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发挥好

国内资金、劳动力、能源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作用。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实现长期持续发展。

第二,中国的发展是结构优化的发展。中国首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第

一、

二、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3.1:46.2:402。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但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今后5年。我们将依靠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继续加强农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依托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在高效清洁发电和输变电、大型石油化工、先进适用运输装备、高档数控机床、集成电路设备和先进动力装置等领域实现突破,提高装备制造的整体水平。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促进金融、物流、咨询、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加快发展,继续加强能源、矿产、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第三,中国的发展是资源节约的发展。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我们将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坚持节约优先,大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突出抓好冶金、建材、化工、电力等重点行业的节约降耗工作。实施节约和替代石油、热电联产、绿色照明等重点节能工程,推进1000家重点企业的节能改造,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油环保型汽车。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产业的发展。依法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

第四,中国的发展是环境友好的发展。我们将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突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继续实施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工程,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积极防治农村面源污染。保护好饮用水源;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加快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搞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区域。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防沙治沙等生态工程,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系统。严格环境监管,强化环境执法,防范和化解生态环境风险。

第五,中国的发展是全面协调的发展。我们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突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推进扶贫开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

第六,中国的发展是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将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深化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改革的重点任务包括: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价格改革,建立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污染治理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财税、金融、投资等方面的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建立现代市场体系;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我们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是继续发展对外贸易,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二是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切实提高利用外资质

量,着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三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开展优势互补的对外投资,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2005年,中国商品进出口总额

1.42万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6600亿美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603亿美元。均居世界第三位。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国给了我们有益的援助,国外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引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中国也为世界发展作出了贡献。近年来,中国对40个最不发达国家提供了优惠关税待遇,为海啸受灾国、南亚地震救援、禽流感国际合作提供了力所能及的资金和技术援助。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峰会上,中国就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提出了五项新举措,涉及关税、减债、贷款、防治疾病和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今后5年,中国的发展将为全球带来更多的机遇,仅商品进口累计就将超过4万亿美元。希望各国企业家和各界人士抓住机遇,扩大对华投资贸易。继续参与和支持中国的建设。中国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我们愿与国际社会一道,相互开放市场,健全多边贸易体制,促进全球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扩大经贸合作创造更好的环境;发展技术贸易.建立技术推广和转让机制,让更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分享技术革新的成果;完善国际金融体系,营造稳定、高效、安全的金融环境,防范金融风险:积极开展能源合作与对话,保持国际能源市场稳定,为发展提供安全、经济、清洁的能源保障;广泛开展环境合作,认真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推进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加强相互磋商,协调国际行动,共同解决贫困、债务、人口以及自然灾害、疾病传播、恐怖主义等问题,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展望未来,中国将坚持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道路,与各国携手前进,开拓创新,为促进全球发展、建设和谐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骨干教师年度述职报告下一篇:广告法中代言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