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2023-04-30

第一篇:榆林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关于发展榆林文化产业的调研报告

------------------------------

------------------------

来源:决策咨询委作者:决策咨询委员会日期:2009-1-14 16:23:0

3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养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为了贯彻落实好十七大精神,促进榆林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现就如何发展榆林文化产业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榆林文化产业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提出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绿色生态名市、特色文化大市的三大战略目标,在依托能源资源,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重视了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修复了榆林古城步行街和古城墙,维修了凌霄塔,再现了塞上榆林“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风采。新建了世纪广场、凌霄广场和火车站广场,以及全面展示榆林物产、资源、人文、历史的榆林市展览馆。全市各县普遍维修了文化馆、图书馆和影剧院,或者新建文化影视大楼,对境内有名的文物古迹镇北台、红石峡、统万城、白云山、二郎山、李自成行宫、杨家沟革命旧址等进行了有计划的维修,并正在建设榆林市文化艺术中心、新闻中心、科技馆等一批高水平的现代文化设施。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市文艺演出业、电影业、艺术培训业、文化娱乐业、民间艺术业(石雕、剪纸等)、网络文化业、文博旅游业、音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书报业、广播电视业等文化产业产值收入4.78亿元,占全市GDP总值的0.7%。可见,目前我市的文化产业虽然较前有所发展,但还非常薄弱,尚处在起步阶段。

二、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一)文化产业没有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许多领导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没有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文化产业的发展经常摆不上位置。工作考核上,有计划生育、社会治安、信访、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党风廉政建设“六顶硬帽子”,文化产业建设实际上成了软任务。工作中一般号召多,具体落实少,投入严重不足,没有认真研究和作出一些大的策划和举措。

(二)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不顺,宏观调控不力。我市文化产业管理部门涉及文化部门、广电部门、旅游部门、工商部门等,统一的文化产业领导与协调机制尚未建立,文化产业的管理机制及制度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有的政府部门在文化产业管理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事不分、管办不分、职能交叉、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现象,宏观调控乏力。有的职能转变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市场机制的形成,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文化产业缺乏整体规划。目前,我市虽然对“建设特色文化大市”作出了一些好的安排和设想,但还缺乏一个较为完备的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在全市“十一五计划”中也没有列出文化产业专条,发展文化产业的重点领域、重点目标、结构框架不够清晰,以致全市文化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无序、盲目、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的现象,文化资源优势、市场产业优势没有显现出来。

(四)文化产业政策不够完善,已有政策落实不到位。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需要法规、政策的有力支持。国务院2005年下发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2005年下发了《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和《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文化部先后

下发了《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等。陕西省也下发了《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纲要》、《陕西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陕西省财政厅、地方税务局、国家税务局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陕西省文化厅关于加快发展我省文化产业的意见》、《陕西省文化厅关于加快非公有制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文件,但我市目前还没有出台任何针对文化产业的专门文件。对现行法规和政策,落实的力度也不够。在调研中,市广电局提出在广告方面没有任何扶持电台、电视台的扶持政策,相反有很多制约性的规定限制发展。广电网络公司提出现在推广的数字电视也缺乏政策支持。

(五)缺乏文化产业人才。由于种种原因,我市的文化人才整体上素质差、水平低。现有文化人才,特别是一些比较出色的文艺人才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和提高,有的甚至流到外地,而使榆林始终未能涌现出文化艺术的领军人物,直接影响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对加快发展榆林文化产业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形成一个全市上下抓文化的推进机制

榆林文化资源与榆林能源资源共同构成榆林区域的核心竞争力。能源作为有形资源,只会越挖越少,直至枯竭;无形而有神的文化资源,却会越挖越多,永续利用。榆林经济的跨越发展要持续,社会发展要和谐,必须聚合无形文化的隐性力量,以文化软实力支撑经济硬实力。从社会发展的本质上讲,抓文化也是抓生产力,抓发展。无论从榆林跨越发展,还是从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全局看,都不能不抓文化产业建设。各级领导,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

抓文化就是抓生产力、抓发展,所以建议市上成立以主要领导挂帅的繁荣文化领导小组,根据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每年定期研究讨论几次文化产业工作;将文化工作纳入各级组织、各级干部的考评系统,落实项目,扛实责任,用抓经济工作的决心和举措抓文化繁荣,从而将文化产业扎扎实实地推向前进。领导小组下设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由市委宣传部一名领导担任组长,统筹协调和指导文化、广电、旅游、新闻传媒等各方面的文化产业工作。目前的当务之急是,依托市直文化产业部门、文艺团体、榆林学院等院校和相关协会尽快组建一个“榆林文化产业研发中心”,为市内各文化企事业单位提供人才培养、文化品牌设计、决策咨询、项目创意、文化产品推介等服务。同时,要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特色文化产品的宣传力度,提高榆林特色文化的知名度、影响力,推动榆林文化产业上台阶。

(二)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打造并推出榆林的文化品牌

文化产业的范畴较大,要重点制定文化艺术产业发展规划、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新闻传媒产业发展规划,并分别确定产业定位、产业布局、产业重点项目,以及实施对策和保障措施等,使榆林文化产业尽快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总盘子,成为榆林发展的新亮点。文化艺术产业发展规划,要以丰富多彩的陕北民间文化资源为根基,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着力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品牌。我们榆林有好些久负盛名的文化品牌,应在发展文化产业中作出规划,使其进一步彰显,走向市场。陕北民歌就是一个著名品牌。陕北民歌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在全国各地乃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台湾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都有影响。一方面,可组建大型的陕北民歌演唱团,实行名人领办、自愿组合、市场运作、政府扶持,将陕北民歌演唱活动推向新的高潮,推向校园、工厂、社区、农村、饭店、广场、庆典等各种场合,推向全国以至国外;另一方面,可将陕北民歌资源打造成创意文化产业。如兰花花、三十里铺、五哥放羊等陕北民歌资源品牌,就可通过规划实施转化为产业品牌。陕北秧歌剧,也是我们的一个重要品牌,《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陕北秧歌剧在革命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今年排演的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也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可以形成文化产业。我们榆林还有榆林小曲、陕北道情、陕北二人台等文化品牌,都应规划并打造成创意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也要立足本土特色,围绕长城、黄河、黄土地做文章。我市境内有800多公里长城,镇北台与嘉峪关、山海关并称为“中国万里长城线上的三大奇观”,嘉峪关、山海关早已成为4A级旅游景区,镇北台也完全可以打造成知名旅游景区。统万城是全世界唯一的沙漠都城,也是全世界唯一的沙漠凶奴都城,所以应尽快规划开发。在黄河上应规划实施黄河飘流旅游项目。为充分展示我们榆林的黄土地特色和黄土风情,应规划实施“陕北民俗文化村”旅游项目。

新闻传媒产业规划,也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按照现代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分别制定规划。

(三)出台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行政法规政策

建议市委、市政府尽快出台《关于加快和促进榆林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对发展文化产业提出具体的目标、计划、措施等,并在规划建设、土地使用、税费征用等方面出台配套的优惠政策。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要求所有文化产业单位都要确定自己的项目、任务和目标,鼓励民营实体积极参与,可以实行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经营文化产业,努力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四)推进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曾指出,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在国内外文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早改革早主动,晚改革就被动,不改革就没出路。所以,我们榆林也必须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要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原则,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良好平台。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也要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方向,坚持走改革之路,不断增强活力和实力,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改革中要注意发现人才,推出人才,把那些突出的人才放在领导岗位或其他有利其发挥的重要位置,并努力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文化艺术人才队伍,使发展文化产业真正走上人才推动之路。

(五)加大投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如同搞经济建设一样,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也要加大投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当前,应重点抓好五个项目的实施:一是应确定实施镇北台旅游景区项目。应修复镇北台两侧的

1.64公里长城,修复款贡城以及迎宾广场等配套设施,使其与红石峡植物园、古城步行街形成榆林旅游的第一大亮点。二是统万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国家文物局已提名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要立项申报,如能申遗成功并经过开发,其旅游产业效益将不亚于开发石油、天然气的效益。三是陕北民俗文化村项目。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该项目应定位在佳县白云山附近,使其形成像深圳的“中国民俗村”、西安的“大唐芙蓉园”那样的具有震撼力的旅游品牌。四是黄河飘流项目。按照现代人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特点,飘流距离不宜过长,应以神木县天台山景点为起点,以佳县白云山景点为终点,约需飘流2小时左右,定能吸引大量游客。五是创意文化产业项目。要组织精干力量,以陕西民歌为主,依据榆林的特色文化,推出能够引起轰动的文化艺术产业。

政府应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要列入市场机制,实行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参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行银行贷款贴息政策;开展无形资产评估质押贷款;还可由担保公司担保贷款。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金领办文化产业,或在文化产业入股、参股,真正形成政府组织引导、全社会兴办文化产业的生动局面。

第二篇:榆林林业产业

发挥优势 突出特色

全面推进榆林林业产业体系建设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黄河涉境400多公里,古长城横贯东西700多公里。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8%。平均海拔1300米,气候属暖温带和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左右。总面积4.3578万平方公里,是陕西国土面积最大的一个市。

一、 榆林市林业资源和林业产业现状

(一)林业资源现状。榆林市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始终坚持“南治土、北治沙”的治理方针,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初步形成了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截止2006年全市林木保存面积达到2007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0%。其中:以杨树为主的乔木林地面积230万亩;以旱柳(高杆柳)为主的乔木林地面积120万亩;以沙柳、柠条、沙棘等为主的灌木林地1443.52万亩,其中沙柳500万亩、柠条420万亩、紫穗槐75万亩、沙棘70万亩;红枣160万亩;山杏、大扁杏88万亩。我市林业资源十分丰富,沙区尤为突出,发展林业产业的前景十分广阔、潜力巨大。

(二)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全市涉林产业发展呈上升势头,以红枣为龙头的林业产业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红枣产业。全市红枣总面积达到160万亩,年产鲜枣20—30万吨,年产值(包括加工增值在内)达7.2亿元,枣农人均收入728元,占总收入的70%以上。榆林红枣无论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和全省的三分之二。从清涧至府谷的黄河沿岸,枣林棋布,片带相连,形成了一条南北长347.5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的红枣林带, 1995年,国家农协会将我市红枣基地建设重点县清涧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2001年,我市另一个产枣大县佳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红枣名乡”。2005年佳县建成我国唯一认证的1万亩有机红枣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红枣产值。全市现有红枣初加工企业59个、深加工企业5个、季节性加工点300多个,年加工能力5万多吨。经清洗烘干、分级包装的16个系列初加工礼品枣深受众多商贩青睐。

2、山杏、大扁杏产业。全市现有两杏面积88万亩,年产值达4000万元以上。榆阳区大力发展大扁杏,建成了一条百公里杏产业带,面积10.2万亩,年产杏核90万公斤,鲜杏肉360万公斤,年产值1100万元。

3、林木种苗产业。 全市各国有林场、苗圃和育苗大户,借国家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机,培育了大量的造林和城镇绿化苗木,经济效益比较显著。目前,全市可出圃苗木种类齐全、数量可观,仅樟子松不同规格苗木超亿株,价值5亿元以上。

4、灌木资源开发利用尚处于摸索阶段。目前,仅有的年产3万吨造纸厂、柳编厂、沙棘油提炼厂、锯材和家具加工厂等企业,也由于规模小、效益差,大部分处于关、停、并、转的状况。

二、林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林业产业起步迟,基础差,规模小,效益低,与全市生态建设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极不协调,林业产业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林业发展后劲等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

1、林业产业总产值低,结构不合理。一是林业产业总产值低。其主要原因是第

二、三产业不发达,第二产业产值低、第三产业刚刚起步,林业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对农民增收的拉动不大。二是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林种、树种结构单一;在经济林品种上,低产品种多,高效品种少;一般品种多,名特优新品种少;鲜果多,干果少。在加工业方面,主要还是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精加工少;在森林旅游等服务业方面,发展滞后。

2、产品科技含量低,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一是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由于投入有限,

科研力量不强,导致全市的林业产业开发技术力量薄弱,产品科技支撑力度不够,产品附加值低。二是由于观念和经济等诸多因素造成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3、以林权制度为主的各项改革滞后。一是林权制度改革滞后,从事林业产业开发的积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国有场圃体制、机制老化,较难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三是鼓励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全社会发展林业产业的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

4、林业产业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化体系尚未形成。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原因,林业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一是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基础设施落后,大部分林区道路较差,影响资源培育和原料的输出。二是林业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建设以及林业管理手段和方式比较落后。三是林产品市场化程度低,各种生产要素还没有向林业产业聚集,社会化体系尚未形成。四是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效益低,辐射带动力不强。

当前,我市林业产业发展中急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有:红枣裂果腐烂,产业抗风险能力弱;红枣精深加工和残次果的加工利用没有大的突破;大扁杏遭晚霜冻害严重影响挂果率;丰富的灌木资源开发利用尚属空白。

三、我市林业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市林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两建”。 一是建设比较稳定的乔灌草相结合的林业生态体系,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形成完善的森林生态系统和丰富、充足森林的资源。二是建设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以林业产业的全面开发利用为切入点,增强林业发展活力,达到国土绿起来、林业活起来、人民富起来的目的。形成我市南部以红枣为主的经济林基地及其加工业为重点,北部以沙产业开发为重点的林业产业基本格局。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逐步建立起门类齐全、优质高效、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充分发挥林业的多种功能,大力提升林产品的供给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产品与服务的多样化需求。使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统筹起来,和谐发展。

四、重点产业的发展方向

1、200万亩红枣基地建设及其加工业。我市黄河沿岸是红枣的优生区,红枣品质优,商品性好。红枣特色产业链已初步形成,品牌效益逐渐凸现,全市枣林面积已达160万亩,年产鲜枣20—30万吨,规划用3—5年的时间再发展红枣40—50万亩,形成200万亩红枣基地,年产鲜枣40-50万吨。用15年的时间使80%的红枣得到有机食品认证;黄河沿岸以更新优质品种为重点,逐步提高抗裂果品种比例;无定河、大理河两岸以米脂孟岔村(面积2100多亩)、子洲扬大沟村(面积1200亩)为模式,辐射示范带动,大力发展鲜食品种红枣基地。以现有的巨鹰、宏祥等重点红枣加工企业为龙头,辐射带动红枣精深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壮大,规划新建红枣深加工企业10个,使年加工能力增加到30万吨以上,延长红枣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年实现产值25亿元以上,努力把榆林打造成西部红枣产业强市。

2、100万亩“两杏”基地建设及加工业。榆林是杏的原产地之一,现有“两杏”88万亩,其中山杏73万亩,大扁杏15万亩。再用3—5年时间发展15万亩,形成百万亩“两杏”基地,年产杏仁3万吨,新建杏仁产品加工企业3个,形成杏仁医用、保健品、食品生产基地,年产值5亿元以上。

3、1500万亩灌木资源的转化利用。榆林以其水、热、光配合较好而广泛分布着沙生、旱生、草甸、盐生和沼泽植被,总面积近1500多万亩,主要有沙蒿、沙柳、柠条、花棒、踏郎、紫穗槐、沙棘等灌木。形成独具特色的陕西独一无二的灌木资源,这些灌木通常每隔3-4年必须进行平茬复壮,否则会自然枯死。

①高密度板加工业。榆林市现有的沙柳、紫穗槐等灌木林,年均平茬400万亩、高杆柳伐柳椽30万亩,产灌木等原材料可达200万吨以上,成为高密度板、瓦楞纸生产的巨大原料

基地。近期可供50万立方米高密度板生产所需;随着生态建设的不断发展,半固定沙地的进一步治理,远期可望满足100万立方米高密度板生产所需。而目前我市的灌木资源只是以原料的形式卖给内蒙、河北等地的生产厂家,加工后再以成品返卖回我市。据预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人造板的需求量将会持续增加。为此,我市规划“十一五”期间,在榆阳、靖边建设两个中型高密度板厂,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0万立方米,年消耗沙柳资源为40万吨,只占可利用沙柳等灌木资源的18%。开发前景和潜力巨大。

②柠条等灌木饲料转化利用。柠条、花棒、踏郎、紫穗槐等灌木,粗蛋白、粗纤维含量较高,是优良的畜牧饲料。榆林又是全省的主要畜牧基地,特别是实施封山禁牧、舍饲养畜以来,养畜饲料需求倍增。为此,我们从去年开始和榆林学院合作尝试将灌木资源转化为饲料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灌木饲料的转化利用,必将为我市的灌木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走出一条新路子,为羊子等养殖业提供充足的饲料保障,进一步促进我市的畜牧业健康发展。

4、沙棘资源利用加工业。沙棘的根、茎、叶、花、果,含有160多种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生物活性物质。特别是沙棘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轻工、航天、农牧鱼业、外贸等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我市将新建30万亩沙棘林,形成100万亩的沙棘林基地。大力推广引种成功的俄罗斯大果沙棘,积极开发沙棘果的药用、保健功能,新上沙棘饮料、沙棘茶、沙棘油等系列产品生产线。

5、大力开发沙漠旅游等非生物项目。突出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林业对现代文明发展的引领作用。榆林的防沙治沙举世瞩目,有着丰厚的生态文化和广袤的大漠风光资源,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开创旅游项目新格局,以五个国家、省、县级沙漠公园;沙地柏、杜松自然保护区和红碱淖湿地为框架;以榆林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大市、生态名市”为契机,努力打造榆林独具特色的沙漠生态文化旅游品牌,推动全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6、积极促进沙产业的发展。按照“多采光、少用水、高科技、高效益”的原则,积极发展知识密集型沙产业,选择适合发展沙产业的区域设立试验示范区。支持企业建设一批沙、科、工、贸一体化,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的示范基地。达到沙漠增绿,资源增值,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目的。

五、保障措施

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组织规划实施

为了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必须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宏观调控是对市场机制不足的补充。各级政府要运用各种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林业产业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调控和适时调整。不断推进林业产业由过去利用林木资源为主向利用林地资源、林区资源为主转变;由过去单一扩大规模向规模化与节约使用并举的复合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投入、低效益的粗放型经营向高投入、高效益的集约型经营转变。 要切实加强对林业产业规划的组织实施,对规划中确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列入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县(区)林业局的工作计划,制定重大事项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每年需要重点推进的重大事项,要明确牵头责任部门和人员,确保规划目标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

2、贯彻《林业产业政策要点》,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林业局等七部委制定的《林业产业政策要点》,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在资源培育、资源合理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保持现行林业优惠政策的连续

性和稳定性,对从事林产品种植、林产品初加工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对创办大型林业产业龙头企业者,在资源配置、申报手续、税收等方面都给予优惠。

3、改善投资环境,广泛吸引非公资本投资林业产业建设

非公有制林业企业是推动林业产业发展的主力军。要着力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明确非公有制林业的法律地位,在资源利用、工程招投标、专项资金和信贷支持、税费负担等方面一视同仁,统一政策,为各种林业经济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经济主体以独资、合资、合作、租赁、承包等多种经营形式参与林业产业开发。

4、加快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林业产权制度

加快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还山、还林、还利于民,释放农村劳动力和林地的巨大潜力。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逐步建立起“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落实、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到位”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 一是明晰所有权。尽快对不明权属的森林、林木、林地依法确立其使用权,保护林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二是放活经营权。允许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依法抵押、担保、入股和作为合资、合作的资本或条件,公平公开进行多种形式的林木产权和林地使用权流转,调动经营者投资林业产业的积极性。三是落实处置权。对定向培育的工业原料林、速丰林等人工商品林采伐实行限额内单报单批;对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发业主、造林大户营造的商品林优先安排采伐;对商品材和农民生产的自用材剩余部分,允许依法上市销售;四是确保收益权。要减轻林业税费,征收的育林基金要逐步全部返还林业生产经营者;五是规范林权流转行为。尽快建立和完善林权交易市场,健全林权流转体系,制定流转程序,确保林权合理有序流转;六是加强监管和服务。各级林业部门要适应改革的要求,依法加强对森林资源流转、林木采伐、林产品认证和市场准入管理;改进工作,加强服务,做到放而不乱、活而有序。要维护林区社会稳定,通过共同努力,为企业和各类经济组织的正常运转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5、大力扶持龙头企业,促进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现二个转变:一是由政府领导、管理企业转变为引导、扶持、服务于企业;二是由政府直接投资于农户建基地转变为直接投资于龙头企业,由企业与农户签订合同建立资源基地,走基地化、定向化、集约化的“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最终达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目的。扶持和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机制新、效益好的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和种植业主,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创新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经济运行机制,积极探索种、养、加、销、游一体化的产业经营模式,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提高林业产业整体水平,推动林业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6、完善林业科技创新机制,强化科技对林业产业的支撑力度

实现林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把科技创新放在突出位置。要按照市场要求,加强林业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规划设计单位等多种形式的合作,着力解决当前我市红枣裂果腐烂,红枣精深加工和残次果的加工利用,大扁杏遭晚霜冻害严重影响挂果率等问题,推进产学研结合,实现各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不断提高林业产业的创新能力。积极推广良种、壮苗和营造林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商品林基地的科技含量。依靠林业科技创新,做大做强林业产业龙头企业,铸造一批优秀名牌产品。根据林业产业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优化提升人才结构,重点培养、引进符合林业产业调整、重点项目建设和服务业急需的高层次、复合型、高技能的专业人才,保证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实施。

7、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及中介组织作用

建立林业产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及动态分析、及时掌握市场发展变化趋势,为行业发展和企业提供服务。支持和引导林业咨询机构、规划评估和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其在规范市场秩序、沟通政府与企业之间关系等方面的作用。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榆林林业产业是一片尚未开垦的热土,这里林业资源丰富,仅林业用地就占总土地面积的40%,发展林业产业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开发前景十分可观,欢迎各位有识之士投资榆林林业产业,建设榆林产业。

第三篇:榆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

《榆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已经榆林市人民政府2002年1月18日第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市长:

二○○二年三月九日

榆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管理,挖掘和继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历史文化,正确处理保护与建设、发展的关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陕西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榆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坚持“统一规划,全面兼顾,抢救第一,整体保护,突出重点,永续利用”的原则,在保持原有格局、建筑风格的前提下,进行保护、维修、改造。

第三条 榆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为榆林古城区及榆阳区行政区域内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

第四条 榆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

(一)自然环境特色:地理环境、生态环境;

(二)人工环境特色:城池格局、空间形态、传统风貌、文物古迹、民居建筑、商业店铺、宗庙祠堂、风景名胜、古木名泉等;

(三)人文环境特色:民间文化、传统习俗、风土特产等。

第五条 榆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

(一)以秦、明长城,镇北台及其沿线附属建筑为代表的古代军事防御体系。

(二)以榆林城墙为代表的古城池。

(三)以新明楼、万佛楼、梅花楼、凌霄塔、钟楼为代表的古建筑和近代建筑。

(四)以明清为主的传统民居、店铺。

(五)以大街为代表的街区、巷道。

(六)以戴兴寺、青云寺为代表的寺庙建筑群。

(七)以白城台为代表的古文化遗址。

(八)以走马梁汉墓群为代表的古墓葬。

(九)以红石峡、黑龙潭为代表的石窟、石刻艺术和风景名胜区。

第六条 榆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职能管理与社会监督相结合。

市人民政府成立榆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下设两个办公室。规划管理办公室设在市城乡建设局,文物管理办公室设在文物文物局。

市城乡建设局和文化文物局按照各自的职能,依法行使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管理职责。

第七条 区、乡人民政府及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榆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工作需要,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保护、管理工作。

第八条 机关、事企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和个人都应树立名城意识,自觉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并可对损坏榆林历史文化名城的行为进行举报。

第九条 对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市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条 榆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经费应分别纳入市、区财政预算。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基金,争取国家及省级有关部门的拨款,鼓励国内外社会团体、其他组织和个人投资赞助,保护古城。

第二章 规划建设管理

第十一条 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榆林历史文化名城的专项保护规划,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专项保护规划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详细规划和管理措施。

第十二条 榆林历史文化名城专项保护规划的局部调整或变动,须经市政府同意后报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备案。重大修改应按原审批程序批准。

第十三条 榆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按照突出重点,分期实施的指导方针,实行分区按级保护。

重点保护区。实行一级保护,必须保持原有格局和风貌。

一般保护区。实行二级保护,保护现存的传统建筑,新建建筑物应与名城风貌相协调。

可建设区。实行三级保护,在本区内可进行与文化名城风貌相协调的改造和建设。

第十四条 保护区范围由城市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和文化文物主管部门依据文保单位等级和历史文化名城专项保护规划,共同划定。

第十五条 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范围内进行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陕西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和本办法以及名城专项保护规划,办理审批手续,严格按审批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

第十六条 各种建设活动中发现文物时,应停止建设活动,并即时通报文物管理部门组织考查、勘探,经勘探需要发掘的,发掘工作结束后方可继续建设;具有重大考古价值需要保留遗迹的,必须终止建设。

第三章 古城保护

第十七条 大街道路红线两侧50米范围内为重点保护区,在此范围内沿街店铺装修、维修不得改变其立面形式、色彩和建筑材料,保持原状不变。居民翻修、维修保持原有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

重点保护区范围内,对已改变建筑形式的房屋和新增建的构筑物,要逐步予以拆除,恢复传统建筑形态。

第十八条 重点保护区西外延100米,东至古城墙为一般保护区。在该区内保护现存的传统建筑物,确需改造翻修的建筑物应与传统建筑相协调,保留传统建筑特征,建筑高度不得超过7.5米。

第十九条 一般保护区外的地段为可建设区。在该区内可进行与古城环境相协调的建设。绿地率不小于25%。

第二十条 古城内保存基本完好的明清四合院,应制签挂牌、建档保护,制定维修计划,保持建筑风格。鼓励居民利用其进行民间工艺品收藏、交易展示、民俗旅游等开发活动。

第二十一条 恢复古城内民宅的门楼、照壁及街巷、店铺的传统名称、字号;大街内沿街广告、门匾,应按传统风格设计制作,市政公用设施设置应与古城风貌相协调。

第二十二条 挖掘整理具有地方特色的古建筑工艺和明清建筑艺术,鼓励老艺人传徒授技,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建造工艺。

第二十三条 重点保护区内现有的地上电力、电讯等杆线应逐步改为地下管线,居民及饮食业应采用环保清洁能源。

第二十四条 按名城保护专项规划大街改为步行街后,大街内除批准的生活、环卫、消防、市政等特殊用车外,其它机动车辆禁止通行,小型机动车辆应在限定时间内通行。

第四章 历史文化遗存保护

第二十五条 重点保护革命遗址、纪念建筑物、古城墙、古建筑、古墓葬、古石刻、古壁画等文物、古迹。

第二十六条 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的重要文物古迹,应依据划定的保护范围,制作标志说明,建立档案,配备管理人员,做好保护管理工作。

重点保护区: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实行重点保护。严格保护传统建筑群体格局、空间风貌、形体色彩和建筑材料等,维修、修复、重建必须按原有风貌进行施工,做到保护原结构、原构件、原工艺和原材料。不得修建与保护文物无关的其它建筑。

一般保护区:保护现存建筑的布局和风貌,在保护修复中应尊重原有风貌,在新建、重建中必须与周围环境、文物、古迹相协调。

可建设区:保护现存传统建筑的布局和风貌,改善环境质量。

第二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文物保护单位,已经占用的必须限期迁出,经批准使用的文物保护单位,必须与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签订合同,并负责文物的保护和修缮。

第二十八条 加强历史文化遗产及民间文化艺术的收集、整理、研究与利用工作。大街范围内可组织民间艺术表演活动,经营地方小吃和传统工艺品。

第二十九条 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利用文物古迹及风景名胜进行录像、拍摄电视、电影等活动必须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上述活动涉及文物的,必须按照国家文物局《文物拍摄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第五章 风景和名胜保护

第三十条 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和名胜重点保护对象为:红石峡、镇北台、榆卜界、尤家峁水库、黑龙潭、七里沙防护林区、沙生植物园及古树名木。

第三十一条 风景名胜保护范围应设置明显标志,根据需要可设立管理机构,在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具体负责名胜区规划建设、管理保护工作。各有关部门应加强业务指导与监督。

第三十二条 在保护好风景名胜区自然环境的原则下,可适当增设配套服务项目和设施,改善旅游条件。禁止建设与环境不协调的建筑物和人造景观。

第三十三条 保护风景名胜区的野生动物植,并根据景物特点和自然条件,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做好风景名胜区的绿化美化工作。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 对破坏文物古迹行为的由有关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等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擅自移动、拆除、损坏文物保护标志的,由文物保护管理部门责令恢复原状,并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 乱设广告牌匾、张贴宣传品的单位或个人,由市建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采取补救措施恢复原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 在保护区范围内,未经批准擅自改造、拆除、维修传统建筑物的,由市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恢复传统建筑原貌,并对其处以工程造价的3%--10%的罚款;擅自新建建筑物、构筑物的,依法予以拆除。

第三十七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八条 有关管理部门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具体应用中的问题分别由市城乡建设局和文化文物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榆林兰炭发展调研

榆林兰炭产业发展状况调研

榆林是我国兰炭产业的发源地和目前最大的生产基地,兰炭产能达到4463万吨,兰炭与涉及兰炭产业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20%左右,成为煤基多联产和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榆林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榆林兰炭产业发展历程

兰炭又称半焦、焦粉,是以神府煤田盛产的优质侏罗纪不粘煤和弱粘煤为原料,采用中低温干馏工艺生产的一种高固定碳含量的碳素材料。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承接陕北地区原煤生产和煤化工、载能工业的重点产业。由于其固定炭高、比电阻高、化学活性高、含灰份低、铝低、硫低、磷低等特性,逐步取代冶金焦,广泛运用于化工、冶金、造气等行业。

(图1 兰炭生产基地)

榆林兰炭生产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其发展历程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93年以前。这个阶段的特征是“明火土法炼焦”,即原煤就地燃烧,然后用水浇灭,一般2.5吨原煤炼1吨焦,焦油、氨水等副产品不收集利用,全部就地排放。“土炼焦”工艺简单、投资少、见效快,很快遍地开花,神府一带“村村点火、沟沟冒烟”,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严重,被称为“黑三角”。

第二阶段:1993年到2003年底。国务院环委会于1993年11月在榆林召开“晋陕蒙能源接壤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现场检查会”,对土法炼焦开始整治,“村村点火、沟沟冒烟”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到2003年底,全市形

1 成了以3万吨炉型为主,年产兰炭800万吨的生产能力。但是,由于生产规模较小、工艺落后和产业布局分散,被列为“五小企业”,面临全行业被淘汰的困境。

第三阶段:2003年底到2006年8月。国家开展了“保德-准格尔旗-府谷”黑三角整治,强制关闭规模以下污染严重的小土焦炉,积极引导荒煤气的综合利用,重点整治污染超标企业。通过综合整治,兰炭生产技术、企业生产规模都有了较大发展。

第四阶段:2006年8月到2011年8月。陕西省出台《贯彻焦化行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开展淘汰落后、建设“年产60万吨以上半焦试点”,推动兰炭产业整合提升,共关闭原有271户小兰炭企业,实现了园区化布局、60万吨以上规模化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和达标排放,兰炭与电石、铁合金、金属镁等产业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2008年12月,工信部正式出台兰炭(半焦)行业准入条件,在《焦化行业准入条件》中对兰炭予以“正名”,标志着兰炭产业第一次获得了国家层面认可。

(图2 兰炭生产设备)

第五阶段:2011年8月以后。榆林市政府按照“珍惜资源、深度转化”的要求和“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废水处理和荒煤气脱硫等污染治理,实施“三个转化”战略,加快建设产业园区,进一步壮大兰炭产业,着力打造兰炭产业链,兰炭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目前,榆林兰炭和涉及兰炭生产工艺的项目共有183个,兰炭总产能7674万吨,其中神木县4631万吨、府谷县2061万吨、榆阳区548万吨、 2 横山县248万吨、佳县186万吨;已建成兰炭产能4463万吨(根据中国焦化协会统计122户企业),其中神木县2444万吨、府谷县1385万吨、榆阳区358万吨、横山县90万吨、佳县186万吨。在建项目23个,产能2803万吨;未建产能408万吨。截止2012年底,全国兰炭建成总产能8610万吨,榆林占全国总产能的51.84%,2012年兰炭产量1940.34万吨,2013年2237.11万吨(中国焦化协会数据),开工率46.7%。截至2013年底,淘汰兰炭落后产能955万吨,全市有2个项目已经进行了综合验收(神木天元化工,府谷三联煤电化)。

50004000总规模(万吨)已建成产能(万吨)3000200010000总规模(万吨)已建成产能(万吨)神木县府谷县榆阳区横山县463124442061138554835824890佳县186186(图3 榆林兰炭规模/已建产能地域分布情况)

二、榆林兰炭产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榆林兰炭企业在多年的实践中,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兰炭产业已形成相对完整的循环经济链,发展进入新阶段。

(一)兰炭产业已成为清洁高效的绿色能化工业

兰炭只有原煤污染物含量的10%到20%,特别是硫仅为原煤的10%,具有良好的环保属性。我国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烟尘和SO2,而烟尘的70%和SO2的84%都来自燃煤,在以煤基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不能转变的情况下,减少大气污染,兰炭是最佳的选择。兰炭工艺主要是将煤分类提取加工,1吨原煤产可生产0.6吨兰炭、0.06吨煤焦油和1000立方煤气,生产过程中将固、液、气全部合理利用,实现了闭合生产、吃干榨尽、就地转化。兰炭工艺热能转化效率高,达到80-85%,远高于燃煤发电的33-43%、间接煤制油的36-38%、煤制天然气的57-60%。兰炭工艺也是成本最低的煤转化路径,与煤液化相比,属于部分气化,不需要催化、空分、加氢、加压等,投资小,成本低,资源利用效高。目前榆林新建兰炭企业均实行了储焦、储煤场、备煤等生产区分割设臵,废水熄焦,水封闭循环,焦炉煤气全部综合利用,告别了氨水外排、煤气点灯的状况,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榆林兰炭产业已经走出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初级阶段,开始进入清洁生产、循环利

3 用的新阶段。

(图4 兰炭产业演进思路)

(二)兰炭产业已形成相对完整绿色循环经济链

兰炭在榆林能源化工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以兰炭为起点,榆林已构建起融合电石、铁合金、金属镁、焦油轻质化、水泥等产业的规模大、关联度高、循环链接的庞大产业体系。兰炭产业带动了煤炭、电石、铁合金、金属镁、煤焦油加工、聚氯乙烯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缓减了原煤外运的交通压力,成为上接煤炭开采,下连载能、化工、冶金,拉动物流、加工制造,广泛影响建材、服务等行业的支柱产业和关键环节。兰炭企业的废气变成了电力企业的“宝物”,避免了兰炭尾气的浪费和污染,提高了洁能发电的经济效益,提升了电石企业的竞争力。可以说,按照“园区大循环、产业中循环、企业小循环”的绿色循环体系建设理念,兰炭产业发展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大丰收。

(图5 兰炭循环产业链)

(三)兰炭产业是未来能源产业发展的理想路径

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是“富煤、少油、贫气”。目前,全国煤炭产业发展整体低迷,但对于油气的需求却越来越凸显。2013年我国进口原油2.82亿吨,同比增长6.8%,原油需求对外依存度达到58%,专业人士预计未来几年将突破60%,甚至可能达到70%。天然气进口量为53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达到31.6%。油气需求将成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点与难点。推进兰炭产业的发展,促进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转化,将是满足我国未来能源市场需求的一条理想路径。以兰炭产业中煤焦油加工和煤气利用为例,按照目前神木锦界工业园天元化工煤焦油加工模式,煤焦油加工柴汽调和油产出率在80%以上,每吨产值8000元左右,整体增值约4000元;煤气发电,每度电耗气2立方米,每立方气增值近0.175元。2013年榆林原煤产量达33854.89万吨,如果全部就地干馏,可生产出千万吨煤焦油,超过延长石油年总产量;生产出千亿立方煤气,超过陕京

一、二线年天然气供气总量。

5 (图6 煤各利用方案参数对比表,以吨标煤计算)

(四)兰炭产业已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撑

2012年全市兰炭产量1940.34万吨,实际转化原煤3235万吨,占原煤转化总量的33.8%;兰炭及下游电石、铁合金、金属镁产业共有从业人员29012人,实现产值182.11亿元,占到榆林市工业总产值的6.07%,上缴各项税费11.02亿元。兰炭及下游产业已成为产煤县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特别是神木、府谷两县,2012年兰炭及下游产业实现产值分别占到两县工业总产值的14.46%和5.33%。2013年榆林兰炭产量2237.11万吨(转化煤炭3764万吨),按照整合提升的要求,榆林183个兰炭及涉兰项目将整合提升为98个,兰炭总规模由7674万吨整合为7413万吨。榆林兰炭产业经过整合提升、淘汰落后、化解过剩产能,已实现集团化、集群化、节约化和园区化发展,逐步成为榆林重要的煤化工产业、民营经济发展和投资的重要平台,榆林经济发展乃至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五)兰炭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向

省委、省政府对榆林兰炭产业发展十分重视,省委书记赵正永在榆林调研时强调,榆林以煤炭为基础的产业结构不可能立即改变,要围绕煤炭做转化、围绕转化做规模、围绕规模深加工,实现煤炭产业精细化和高端化发展,要把低碳循环发展作为根本路子,做大做强榆林兰炭产业,加强产业集聚,引导企业进园区,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省政府副省长李金柱多次专题研究榆林兰炭产业发展问题,提出在今后一段时期,要大力实施“11395”工程,这为榆林兰炭产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11395”工程具体内容为,树立“1个理念”,即煤基多联产发展理念;确定“1个目标”,即依托科技创新驱动,形成可持续发展、独具特色的榆林兰炭经济体系,实现陕北煤炭深度转化目标;拓展“3大领域”,即加大兰炭在粉焦发电、喷吹炼铁、化工利用三大潜在领域应用力度;着力开展“9大攻关课题”,即突破粉煤流化床加压提取煤焦油技术、加快小颗粒煤热裂解技术攻关、解决煤炭分质多联产利用技术、研究实验利用粉焦发电技术、开展焦粉高炉喷吹工业化应用实验、加快干法熄焦技术攻关、研究实验焦粉造气技术、加快粉焦水煤浆利用技术研究、加快推进兰炭标准化体系建设;抓好“5项重点工作”,即组织对榆林兰炭产业开展调研、抓好兰炭下游产品市场开拓工作、大力开展兰炭多用途利用科技攻关工作、制定出台对兰炭产业财政金融支持政策、积极做好兰炭产业的知识普及和宣传工作。

三、榆林兰炭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虽然榆林兰炭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坚实的基础,发展前景广阔,但还面临一系列内外部的新挑战。

(一)行业政策亟需进一步创新

2008年,兰炭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列入产业目录。2009年,榆林市直接推动研究制定国家产业标准《兰炭产品技术条件》等3个文件,标志着榆林兰炭产业在国内外的领先地位。但早期兰炭企业类比焦化行业的标准进行项目建设,没有考虑其区别与传统焦化行业的特殊性,导致兰炭环保设施建设普遍滞后,清洁生产水平低,环保方面的“先天缺陷”导致无法完成综合验收和国家备案。截止目前,榆林无1户企业通过综合验收,国家工信部又在修订准入标准,兰炭产业的政策性风险尚未解除。

(二)工艺技术亟需进一步突破

现有兰炭工艺对原煤粒度要求较高,客观上限制了产业的发展。随着煤炭开采机械化的普及,兰炭产业原料短缺的问题愈加凸显,面煤制兰炭的技术研发就显得尤其紧迫。面煤原料丰富,煤矿综采面煤占总产量70%以上,而面煤大量低价外销发电,既造成资源转化率低,又带来巨大交通压力,限制了产业的进一步扩大。同时,面煤价格低廉,目前为块煤50%左右,几乎是其中提取煤焦油的价格。榆林目前已进行了富油“大工法”、锦丰源“中科法”、金隅“成型干馏法”等3类面煤干馏实验,代表了国内最先进的工艺路线,但因具体工程技术存在缺陷,均遇到了程度不等的困难,亟需进一步攻关。

(三)产业水平亟需进一步提升

经过上一轮结构调整,榆林兰炭产业实现了园区化布局、集群化生产和循环利用,但目前的产业布局更多的还停留在企业空间上的聚集,即“企业集群”而非“产业集群”,尚未在园区内形成相对完整的循环产业链。焦炉煤气利用还停留在简单的燃料利用上,未能向下游延伸,产业链较短,附加值较低。目前,兰炭装臵的研发、生产尚无专业的装备制造厂家介入,各类装臵包括核心设备干馏炉均未定型,主要依靠企业现场组装,导致技术装备研发滞后,也难以保证达到设计水平。兰炭企业仍以兰炭产品为主,综合效益不高,尚未步入“以焦立足、以化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由此导致兰炭能耗水平和污染物排放居高不下,面临着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亟需进一步提升产业水平。

(四)市场空间亟需进一步拓展

由于产品单一,产能过剩,现有市场很难消化已建成产能。兰炭传统市场为电石、铁合金领域,2012年全国电石产能达3000万吨,实际产量约1869.25万吨万吨,铁合金产能4300万吨,实际产量约3000万吨,产能饱和,过剩明显。兰炭用量,电石按照800公斤/吨计算,70%企业使用量(中西部省区)大约为900多万吨;铁合金按照1.2吨/吨(硅铁)计算,50%企业使用量(中西部省区)大约为1600万吨,两项合计市场需求量2500多万吨。另外,部分化肥企业使用兰炭,但用量少。目前,榆林兰炭和涉及兰炭产业总规模7674 7 万吨,实际年产量在1900-2100万吨之间,庞大的产能和相对狭小的市场使得兰炭产能释放率低,设备闲臵,重复建设凸显,兰炭市场萎缩。

四、促进榆林兰炭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推动榆林兰炭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创新驱动,科技引领,坚定不移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使兰炭行业走上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良性轨道。

(一)创新理念,推动兰炭产业做强做大

对榆林兰炭产业发展,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兰炭产业不再是暴利行业,也不能再看作是初级和简单的煤炭加工行业,应将兰炭产业作为一个精细煤化工产业看待,从技术装备水平、目标市场定位、产业链延伸以及企业管理上深入研究,做到清洁化生产、精细化运营,产品差异化发展。各级政府部门应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原则,严格总量控制,提高企业准入门槛,严格控制兰炭新增产能,环保部门暂停审批兰炭和涉兰炭项目,对手续不全或未开工的项目一律暂停建设,以环评倒逼机制推动、培育和优化产业布局和污染治理技术水平,做大做强榆林兰炭产业。

(二)创新政策,做好兰炭产业支持服务

兰炭进入国家产业目录的时间较短,很多标准政策沿袭焦炭产业,不能完全符合实际。榆林作为兰炭产业的排头兵和先行者,应制定兰炭产业升级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要积极争取中省决策层将兰炭放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产业、战略产业位臵来对待,加快完善产业管理制度,尽快确立行业标准,制订兰炭产业集群化、集团化、园区化方案,推进一批高标准示范企业建设,帮助企业通过省市验收,获得国家准入,引领产业健康发展。省级政府应积极协调兰炭产业与电力、电石、聚氯乙烯等产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在衔接产业准入等方面要创新政策,坚持“成熟一家、验收一家”原则,指导企业解决含氨废水处理、荒煤气脱硫等环保验收瓶颈问题。

(三)创新科技,开展兰炭工艺技术研发

榆林兰炭生产技术是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建立“政用产学研”新型长效机制,加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扩散,将技术创新与最终用户对接耦合,带动企业创新发展,完善产业链和创新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大项目、大企业、大投入引导,依托国家煤炭分质利用重点实验室,在加强研发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与集成。省级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相关科研院所和煤化工企业的支持,组织专家队伍,重点在煤焦油加氢工艺、煤制燃料油、煤炭分质多联产、粉焦发电、高炉喷吹、干法熄焦、粉煤造气、兰炭配煤、兰炭标准化制定等九个方面加大研发力度,解决目前存在的共性技术难题,尽快实现技术升级,为兰炭产业的高水平、精细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建议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等联合组织研究清洁生产新工艺、新设备, 8 推进荒煤气脱硫、尾气脱氮、废水处理、荒煤气回收利用的技术攻关,加大对煤干馏技术及装臵系统优化,提升整体技术水平,最大限度提高产品质量,强化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实现兰炭产业节约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

(四)创新思维,挖掘兰炭产业潜在用途

进一步扩大兰炭用途,对于扭转当前经济下滑局面,特别是提振陕北民营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榆林近几年致力于兰炭替代焦炭进入钢铁冶炼的试验研究,谋划兰炭下游产业建设,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兰炭完全可以进入钢铁冶炼这个大市场。兰炭技术瓶颈一旦突破,将带来新一轮大投资,产能将会大幅增长,而现有的电石、铁合金以及将来的钢铁市场,对兰炭的需求空间依然有限,兰炭用途仍需进一步拓展。建议联合国内外科研机构开展兰炭深加工研发,创新产业链,重点以煤焦油收率最大化为导向,以煤热解干馏,兰炭气化、煤焦油加氢、煤焦油分离为基础,煤分质分级转化、综合利用煤基多联产项目为重点,推进兰炭产业二次跨越。

(五)创新工艺,突破兰炭面煤利用技术

突破兰炭发展中原料供应短缺瓶颈问题,必须在面煤利用技术上加大研究力度。各企业应联合科研院所大力研究面煤和籽煤干馏、兰炭烘干及兰炭改性试验。各级政府要鼓励兰炭产品向铸造焦转化,鼓励企业提升焦炉设备,加大回收和节能设施改造和研发力度,提高焦化资源回收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加大粉焦发电、化工造气等潜在领域的应用力度;先进技术经过专家论证后,积极开展试验示范,取得成功后加快推广使用;要完善市场营销管理,严格控制块煤出境数量或实行块末煤臵换方式保证兰炭的煤源供应。

(六)创新营销,加大兰炭市场开拓力度

兰炭产业要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可持续发展,除了先进的工艺流程和过硬的产品质量,也离不开完善的市场体系支撑。各级政府要注意理顺自身和市场的关系,在使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兰炭市场开拓的支持。建议以北斗导航技术为统领,以新能源汽车为载体,打造铁路、公路、水路及煤炭产业相关企业共同参与的兰炭绿色物流体系,建立兰炭外运绿色通道,同时把兰炭列入铁路运输计划和大宗货物,增加外运能力,积极开拓兰炭出口贸易;探索电子交易、期货交易等现代贸易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促进产业发展;引导煤炭企业与兰炭企业一对一或者多对一结对帮扶,建立兰炭客户系统,实现产销无缝对接,保障产品质量,维护消费权益;同时,加大企业的整合与重组,取长补短,形成集团式发展,提升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着力打造“神木兰炭”金品牌,建设独具特色的陕北兰炭经济。

第五篇:榆林电力分公司企业文化知识复习题

一、选择题

1.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的主题是D。

A.“双优”文化B.“光明”文化C.“太阳”文化D.“光谱”文化

2.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的英文标识是B。

A.SEPB.SPGC.STATE GRIDD.SHAANXI POWER

3.陕西地电提出的“双优电网”是指C。

A.服务最优 电能最优B.电能至优 服务最优

C.电能最优 服务更优D.电网最优 服务更优

4.陕西地电的企业使命是C。

A.精铸电业 电业为民B.打造双优电网 普照三秦大地

C.打造双优电网 传输现代文明D.输优质电能 树行业先锋

5.陕西地电的企业愿景是D。

A.打造一流员工队伍 建设最优电网企业B.打造双优电网 传输现代文明

C.致力于成为受尊敬的现代电网企业D.致力于成为受尊重的现代化电能服务商

6.陕西地电的企业精神是C。

A.严履使命 居危奋进 致力久远B.自励自信 不断超越

C.自信自强 不断超越D.凝心聚力 创新超越

7.陕西地电的服务理念是D。

A.智创先机 服务致胜 竞合共赢B.以客户为中心C.服务是第一产品

D.从客户最满意的地方做起 从客户不满意的地方改起

8.陕西地电的安全理念是C。

A.责任是安全之魂 标准时安全之本B.责任全员化 组织程序化 操作标准化

C.责任铭记心中 标准贯穿始终D.我安全 我幸福

9.陕西地电的品牌宣言是C。

A.和谐电力 诚信地电B.服务是第一产品

C.陕西电网 双优电网D.创一流供电企业

10.陕西地电的《视觉形象识别手册》(VIS)和《企业文化手册》分别发布于C年。

A.2008,2009B.2007,2008C.2009,2010D.2009,2009

二、填空题

1.“光谱”文化体系中“红色”代表廉政理念;“橙色”代表管理理念;“黄色”代表学习理念;“绿色”代表安全理念;“蓝色”代表市场理念;“靛色”代表人才理念;“紫色”代表服务理念。

2.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 的竞争。

3.陕西地电企业文化布局是要明确陕西地电企业文化的定位,《企业文化手册》中从

文化定向、文化定点、文化定局、文化定格四个方面做出了回答。

4.陕西地电的企业价值观是共识、共创、共享。

5.陕西地电的企业文化来源于历史传统;来源于未来要求;来源于管理风格;来源于员工特点;来源于外部环境。

6.陕西地电员工行为规范是针对企业人制定的相关行为准则。公司主要对学习行为、沟通行为、合作行为、服务行为、安全行为、廉政行为等方面做了规范。

7.“电能最优”就是要为社会输送安全、可靠、优质的电能。“服务更优”就是要为客户提供真诚、便捷、优质、满意的服务。

8.陕西地电的学习理念是人人学习、时时学习、事事学习。

9.在陕西地电企业文化行为规范体系中,行为纲领是公司系统的基本法,公司提炼出的行为纲领是合规合礼、效率效益。

10.陕西地电行为规范体系包括行为纲领、管理行为规范、员工行为规范、道德礼仪规范四大部分。

11.陕西地电的企业发展观是 科技引领、开拓创新、开放包容、和谐发展。

12.陕西地电行为规范体系旨在指导规范公司的管理行为,员工的 关键行为、全员的道德礼仪行为等等,从而为塑造陕西地电卓越的电力服务品牌提供有力的保障,奠定坚实的基础。

13.陕西地电充分认识并感触到了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把企业文化作为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14.陕西地电要充分发挥文化力的作用,将文化服务于经营 、作用于管理、融入到生产和服务等各项工作中。

15.陕西地电企业文化定向中明确提出:陕西地电的企业文化建设要服务于发展战略,

致力于提升发展力;要服务于公司管理,致力于提升管控力;要服务于中心工作,致力于提升执行力;要服务于员工成长,致力于提升创造力;要服务于团队稳定,致力于提升凝聚力。

16.陕西地电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电能最优,服务更优 、 以市场为中心 、服务是第一产品、两型两化等先进的思想理念。

17.陕西地电的经营信条是服务是第一产品,效益是第一目标。

18.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陕西地电要建成省属国有企业中实力雄厚、资产优良、业绩优秀的经营型、服务型、集团化、现代化的大型配电网公司。

19.在管理行为规范中,根据陕西地电的实际情况,结合管理特征,主要对目标计划、科学决策、领导授权、组织执行、监督检查、考核评价、激励约束等方面的管理行为进行了规范。

20.陕西地电的市场理念是智创先机、服务致胜、竞合共赢。

21.陕西地电企业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包括 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价值观、企业发展观、企业精神、经营信条。

22.陕西地电的管理理念是始于尊重、精于专业、善于筹划、严于执行。

23.“光谱”文化体系中,核心价值体系对应用理念体系具有 统领作用,应用理念体系是对核心价值体系的应用和具体化表现。

24.陕西地电的廉政理念是携两袖清风、带一片光明。

25.员工道德礼仪是企业形象和文明程度的直接体现,公司对全体员工基本道德、基本礼仪、办公礼仪、会议礼仪、商务礼仪等方面做了做了规范。

26.陕西地电的人才理念是人人争做人才、人才成就企业。

三、简答题

1.陕西地电“光谱”文化来源于员工特点。请问陕西地电员工有哪些特点?

答:公司员工醇厚朴实、吃苦耐劳;总量多,人才不足,整体能力素质水平不高,尤其是部分员工,思想比较陈旧,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普遍偏低;创新能力、事业激情不够等等。这些特点要求公司的企业文化要强化员工的各种意识、激发员工奋斗激情、提振员工信心、强调学习文化。

2.陕西地电“光谱”文化来源于未来要求。请问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对集团公司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答: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公司要建成省属国有企业中实力雄厚、资产优良、业绩优秀

的经营型、服务型、集团化、现代化的大型配电网公司;建成在全国配电行业综合实力位居前列,管理水平居领先地位的知名企业集团;建设智能化电网,培育知识型员工,打造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要求体现到公司的发展愿景和目标当中,体现到公司的价值观和各种理念当中。

3.集团公司提出的“双优电网”中,服务更优的含义是什么?

答:为客户提供真诚、便捷、优质、满意的服务。输送电能产品的过程也是提供服务的过程,公司把服务作为第一产品,努力提高全员的服务技能和素质,不断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不断对服务进行深化、延伸和创新,提升电能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实现客户和社会的满意,塑造公司优秀的服务品牌。

4.集团公司提出的“双优电网”中,电能最优的含义是什么?

答:为社会输送安全、可靠、优质的电能。公司通过电网的基础建设、智能化改造、技术提升、安全生产运行,电力的科学、合理、公平、公正调度等大量持续的工作,为广大用电客户和社会输送优质电能,实现电能的最优化,从而塑造优秀的电力品牌。

5.在“光谱”文化中,对员工的仪容仪表是如何要求的?

答:仪容:自然、大方。面容、头发干净整洁,修饰自然得体。男员工不蓄须,不留怪异发型,不佩戴首饰;女员工可淡妆上岗,修饰文雅,不浓妆艳抹,不佩戴过多首饰,不使用过量香水。

仪表:整洁、得体。各岗位按规定统一着装;穿着规范,统一佩戴公司徽章;衣着整洁,配饰得当;重要场合,男士穿西装、衬衣,打领带,女士着西装或套裙。

6.在“光谱”文化中,对员工的交谈礼仪是如何要求的?

答:交谈时,用语文明。语音清晰,语气诚恳,语速适中,语调平和,语言简明,不谈与民族习惯有关的敏感话题。

交谈时,要专心致志,面带微笑,不能心不在焉、反应冷漠。既要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更要认真听取对方的意见。

交谈时,要保持适当距离,不可太远,也不可太近。

交谈时,要神态自然、举止大方,不可指手划脚,不做各种不雅的小动作。

7.如何理解“从客户不满意的地方改起”?

答:服务没有止境,服务没有盲点。要从细微处入手,从客户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注重服务效果,尽力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营造整洁有序的营业环境和现场服务环境,注重服务细节,及时发现并排除服务盲点。严守服务规程,以

良好的态度、专业的技能、优秀的素养为每一位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8.如何理解“责任铭记心中”?

答:电力企业的安全责任维系着电网设备的健康运行,维系着客户的安全可靠用电,维系着员工家庭的圆满幸福,维系着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每一位员工,都要时时牢记肩上担负的责任,时时、处处、事事体现责任感。公司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安全责任体系,建立责任人制度,实现安全工作责任到人、负责到底。

9.在“光谱”文化体系图中,“圆”和“光带”分别代表什么、寓意什么?

答:“圆”代表太阳,太阳是光源,用以寓意陕西地电的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价值观、企业发展观、企业精神、经营信条等核心价值体系。

“光带”代表具有七种色彩的太阳光谱,用以寓意陕西地电的管理理念、人才理念、学习理念、服务理念、市场理念、安全理念、廉政理念等应用理念体系,同时用以寓意公司为客户和社会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寓意陕西地电的员工具有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具有自信开放、和谐包容的胸怀。

四、论述题

请谈谈你对“光谱”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你对集团公司下一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有何建议?这是一种向上向善的力量,这是一个形神兼备的气场,这是汇集陕西地电企业智慧的菁华--“光谱”文化。文化统一认识坚定思想,文化缔造事业促进发展,尤其是凝聚着千万地电人心智结晶的“光谱”文化,在公司所属单位和各级部门的充分实践下,有力地夯实了公司的安全基业,巩固了公司的电网建设,极大推动了企业文化不断向纵深发展,为打造“两型两化”企业、构筑“双优电网”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公司软实力的最好体现,企业文化重在执行,不仅要入眼、入耳、入脑、入心,更要深入落实到行动中去。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理念创新和管理创新力度,用理念引领,以管理规范,使企业文化虚实兼备、软硬相益。

上一篇:养老问题社会调查报告下一篇:养老机构市场行业分析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