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物业管理方法

2022-07-05

第一篇:机关物业管理方法

浅谈机关事业单位的车辆管理方法

摘要:机关事业单位对车辆管理都建有相当健全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但有时为什么还是“车难管,人难管”,追根到底我认为问题还大多是出在人的身上,如果每个单位的负责车辆管理的领导能认真执行管理制度,负起责任,不怕得罪人,尤其是领导干部能以身示范,我想车也不难管,人也不难管。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小车管理;改革;规范化 根据最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车队管理规范与安全风险防范工作指导手册,结合本人在机关行政单位多年的开车经验和车辆管理的经历,谈几点机关事业单位公车管理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党政机关公车管理改革必须坚决拥护

三公经费的支出是导致行政运行成本不断增加的重要因素,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三公经费管理中的公车管理改革成了这几年新闻媒体、老百姓常常谈论的焦点问题、敏感话题,稍有不慎牵涉的是政府的信任问题,领导干部的职责。而且公车改革也在全国范围内各地区各部门进行了试点,形成的相关的政策文件和管理制度,但由于各地区的情况不同,公车的管理改革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有些人说不是很成功。对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小车管理,如何做到管理制度正常化,经济开支节约化,办事效率高效化,安全事故保障化,是确保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各部门单位公务用车调配合理,逐步使车辆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以致于形成良好的习惯化机制。

二、紧抓党政机关公车日常管理

党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的公车管理并不是只有车辆管理改革这一条路,抓好做实单位车辆的日常管理工作也很十分重要。有公车已经存在了这么多年,公车的管理很难,管理的难点就在人难管,这是关键问题。在老百姓心目中已形成一个共识,领导身边有二大红人,一是领导秘书,二是领导司机(因开车把握方向盘,俗称书记)。公车的使用上客观存在三三制现象,也就是领导公务用、司机用、领导的私人用。古语讲日久生情,司机在领导的身边久了难免会有感情,这是避免不了的事实。再说司机有的也是别的领导和朋友介绍的,有的还有正式编制,也就是所谓的铁饭碗,平时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有什么小错单位也不好管,不敢管,管了司机也就是管领导。领导的司机也只有领导叫得动管得动。这样就形成了想管的不敢管能管的又不管,从而造成了很多的浪费。所以管车也就是管人。公车就必须要有十分健全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并要严格执行。首先应抓好事业单位车辆管理中的“三证”:即派车证、出门证和车辆行驶证。其次公车使用时间登记执行制度,即在规定的时间内返回,超时必须履行相关的补办手续。而且作为上级车管部门应用户抽查、督查制度,通过不定期的在路上抽查行驶中的车辆,一旦发现违规上路、违规使用的车辆就通报批评所在单位。

三、落实车辆使用中领导审核制度

落实车辆使用中的审批审核制度,是厉行节约、提高效率的重要举措。建立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细化任务分工、明确工作责任,切实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单位车辆的使用调度、加油、日常保养、故障维修等项目由专门的技术部门和领导统管。车辆需要加油和故障维修要有定点单位,费用由技术部门预算,分管领导审核。费用开支强化预算制度,定期统计公里数、油耗、保养维修费用并张榜公布,奖励先进。车辆在下班或节假日停放在单位,如需出车则由值班领导审批。车辆使用调配按领导相对固定、先急事后一般、办公室统一调配的原则。实行车辆管理问责制度,发现违规司机受批评,定点单位受处罚,分管领导要承担责任。定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请当地交管部门上门指导,解读有教育意义的交通事故,从中吸取教训。

四、强化汽车驾驶人员的安全和防范意识

单位车辆逐年增多,车辆交通安全是重点之一。要求驾驶员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保持车况良好是条件之一,心态良好是条件之二,不酒后驾驶、疲劳驾驶是条件之三。作为机关事业单位的小车驾驶员一定要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心中时刻谨记“安全第一”原则,清醒意识到交通事故所带来的后患和责任。就要求驾驶员加强安全防范意识,严格遵守各项交通法律法规,确保安全行车,严禁酒后驾车、疲劳驾驶等违规行为。同时作为车辆主管部门要定期组织驾驶员学习相关的安全行驶规定,提高自身驾驶技能水平,做好文明安全行车。驾驶员在出车前要做好车辆的检查和保养工作,认真履行单位的“派车单制度”,做到防患于未然。在高速公路行驶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高速路上的安全行车规定和要求,确保自身生命财产的安全。组织大家共同观看《人命关天》等的系列警示教育片。进一步强化了驾驶员安全责任意识,提高了安全素质,通过学习讨论,驾驶员触动很大。对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自我剖析,表示要遵守单位车辆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做好车辆安全管理细节工作。同时,大家在思想上也充分认识到道路交通预防事故工作的长期性、系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时刻绷紧道路安全这根弦,切实做好道路安全防范工作,努力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如泰山的意识,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怠慢。

五、关心驾驶人员的健康

汽车驾驶员是一种长期从事高风险作业的特殊职业人群,他们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交通事故的发生与驾驶员的心理健康有关,因此汽车驾驶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应予高度重视的问题。众所周知,驾驶员开车服务相当辛苦劳累,冬起三九,夏战三伏。他们都说,辛苦劳累不怕,最怕的就是乘客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受了委屈无处诉„„这些都使驾驶员的心理压力增大、情绪控制不当。当一个人作为司机每天上路行车时,便已成为高风险群体中的一员,如何避免和降低危险是驾驶员长期的必修课。据了解,在国外的许多城市,驾驶员在上岗前都会先做一个心理测试,通过测试才能上岗,同时也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帮助驾驶员缓解心理压力。因此,我们相关组织要给予驾驶员更多的关心和鼓励把驾驶员的心理疏导和情绪管理纳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关注驾驶员心理健康。

六、重点强化驾驶员的纪律意识 在对驾驶员的考核和评优工作中,是否具有严格的纪律意识作为驾驶员工作的前提和基本素质,用严格的组织纪律约束驾驶员。通过各种措施强化驾驶员的纪律意识,保证驾驶员在两个方面不出问题:一方面落实制度到位,确保执行制度不打折扣不出问题。使驾驶员把车辆保养制度、行车安全制度、交通法规制度熟记于心。另一方面遵守规定到位,确保落实规定不走样,规定什么时间到,就必须什么时间到,规定不准疲劳驾驶就不能疲劳驾驶,规定不能私自改变行车路线就不能改变,规定车辆保养什么标准就必须达到什么标准。对于贯彻好的要进行表扬或奖励,对纪律意识淡薄的要坚决给予通报甚至必要的处罚。

参考文献:

1、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用车管理意见 人民网

2、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探究--《江苏科技信息》2012年09月

3、浅谈机关事业单位的车辆管理---江苏经济报

第二篇:司法机关创新工作方法

探索检察机关服务企业新方法创造良好司法环境

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间竞争逐步激烈,各种涉及企业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特别是侵害企业发展的犯罪行为、企业自身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针对这一情况,检察机关如何调整和拓展工作思路,积极改进工作方法,以“服务企业年”为契机,把服务企业发展作为履行检察职能、服务大局的重要途径,为企业和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笔者就检察机关如何服务地方企业发展作粗浅探讨。

一、转变执法观念,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服务企业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检察机关要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服务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努力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增强服务实效。综合运用“打击、监督、预防、保护”的手段,联系实际开展检察工作,充分发挥检察工作职能和作用,结合实际,深入调查研究,主动联系、征求企业家们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出台新措施,探索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新途径、新方法。

一是细化检察院各职能部门为企业服务措施,制订对涉及企业的案件“优先受理”、“优先查处”、“优先监督”的三优先原则,努力做到履行职能与服务发展、依法打击与保护、公正执法与文明执法的统一。

二是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新思路,从单纯办案的观念转变到讲究办案的政治、法律、经济和社会效果的观念上来;从被动服务的观念转变到主动服务、超前服务、延伸服务的观念上来;从重打击轻预防的观念转变到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观念上来。

三是从调整和拓展服务工作的新思路、新措施入手,紧密联系检察业务,自觉增强服务和促进企业发展的观念,把服务经济作为履行职能、服务大局的重要突破口,牢固树立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观念,努力营造有利于招商引资、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从而增强干警服务大局、服务经济建设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自觉履行检察职能,保护企业的有序发展,创造公平公正的良好司法环境

(一)重点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等刑事犯罪

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各类严重刑事和职务犯罪,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是检察机关依法保护和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强与公安、法院和司法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发挥检察监督职能作用,重点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等刑事犯罪。

一是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合同诈骗、假冒商标、非法经营、强迫交易、侵犯知识产权、侵犯商业秘密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活动,维护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

二是对于盗窃、哄抢民营企业财产,侵占、挪用民营企业资金,绑架、敲诈勒索、伤害企业经营者等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的刑事犯罪案件,依法及时批捕,提起公诉。通过依法从重从快的严厉制裁,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三是积极办理非公有制企业内部的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犯罪案件,维护企业内部管理秩序,为保护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撑好“保护伞”。

(二)依法惩治侵害企业权益的职务犯罪

把深入查办阻碍和危害经济发展的职务犯罪案件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查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行政职能之便,对企业及其经营者索贿受贿、贪赃枉法、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犯罪案件,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针对企业经营者的非法拘禁、非法搜查、报复陷害、刑讯逼供等侵权犯罪案件,切实维护企业的正当利益和企业经营者的民主权利和人身权利,为进一步招商引资、促进经济繁荣树立良好的司法环境。

(三)强化诉讼监督效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加强诉讼监督,维护司法公正,是检察机关依法保护和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检察机关要在确保自身公正执法的基础上,不断增强监督意识,延伸监督触角,强化监督措施,积极开展立案、侦查、审判等专项监督。对涉及企业的案件,该立案而未立,或者处理不公的,坚决依法提出纠正意见,并跟踪到位。对企业法人代表或管理人员受到无端举报或诬告陷害的,要及时配合有关部门认真查处,澄清事实,消除影响,切实维护企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和改革热情。要充分发挥民事行政检察职能,依法受理侵犯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的案件,坚决纠正确有错误的判决和裁定,维护企业和企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坚决摒弃执法过程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依法平等地保护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依法平等地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拓宽服务渠道,发挥检察职能工作实效,维护和促进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一)规范执法行为,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用好法律政策,正确处理打击与保护的关系,注重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在办理涉及企业案件时,注意选择办案时机和方法,正确把握刑事法律和政策,积极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相互统一。

办案时,严格做到不轻易传唤企业负责人,不轻易冻结企业账户,不轻易查封企业账册,不轻易扣押企业财产,不轻易开警车进企业办案,并严禁越权办案,插手经济纠纷,严禁利用办案到企业吃拿卡要,严禁借办案之机拉赞助,严禁占用企业的通讯、交通工具等财产,严禁在企业报销各种费用,严禁借口办案干预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等“五个不轻易和六个严禁”。在了解调查企业案件情况时,应避免给企业造成负面影响,注意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特别对涉及投资者的复杂案件,要保持高度敏感性和责任心,依法妥善处理,避免造成工作上的被动。对查明属被错告或诬告的,要及时澄清是非,维护企业和企业经营者的声誉。

(二)探索建立长效的服务机制,维护企业正常经营管理秩序

检察机关应围绕检察职能,及时找准服务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建立长效的服务机制,维护企业正常经营管理秩序。

一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带队走访辖区内重点企业,召集不同类型的民营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参加召开座谈,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并就企业经常遇到的签订合同被骗、侵害商业秘密、非法经营致使企业倒闭等典型案例进行剖析,以案释法。着手将涉及企业的法律法规、相关政策、案例等辑录成册,向企业发放;定期组织业务骨干向企业提供法律咨询,讲授法律知识,引导企业及其管理人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维护和促进企业依法生产、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合法竞争。

二是开展专项监督,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把辖区内规模较大、发生过劳资纠纷或有群众经常上访的企业作为服务重点,努力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认真做好企业中发生的违法犯罪案件的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的调查研究工作。

再次,要加大对企业周边环境的治安整治力度。针对社会治安方面存在的倾向性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原因,及时向党委和有关单位提出专项打击和综合治理的建议,以减少治安隐患,为企业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法治环境。

(三)延伸检察职能,扩大服务范围

一是建立企业专门信访机制。注意发现不安定的苗头和隐患,对事关企业或社区稳定和发展的“两访一户”问题慎重处理,并及时报告党委、政府;强化稳定意识和服务意识,对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企业经营者、投资者的行为,特别是针对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的暴力犯罪行为及严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其他犯罪行为,从重从快,优先审理,切实维护企业经营者的人身安全及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二是在检察环节上采取措施尽力服务企业发展。优化案件审理资源,对现有的办案人员进行整合,挑选出办案经验丰富经济知识扎实的人员组成相对固定的办案组,专门审理涉企案件;加大打击经济犯罪力度,重拳打击侵财型犯罪,快捕快诉严重刑事犯罪分子,为企业正常发展提供健康环境;加大民事维权力度,将为私营企业挽回经济损失列入审查办案的重要内容之一,积极追回涉案赃款赃物;加大行政督察力度,在办案中加大对私营企业财产行政管理行为的监督力度,发现违法征收征用,依法及时发出纠正意见。

三是优化企业发展综治环境。全面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进一步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力度,为地方企业发展营造健康清明的政务环境;对在经济大建设中出现的职务犯罪活动,特别是对重大项目建设出现的职务犯罪,及时报告党委领导,认真依法查处,经常性开展法制宣传和教育活动,有效预防职务犯罪,为党委政府大项目带动战略提供坚实法制保障。在履行好检察职能的同时要主动积极深入企业,通过办案,有针对性地提出检察建议,帮助发案企业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活动,有效地减少和防止企业内部经济犯罪案件的产生;送法上门,提供法律咨询,帮助企业解决法律方面的难题,增强企业经营者和企业员工学法、守法、用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促进企业依法经营、依法发展。

第三篇:公安机关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

[摘要]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已经成为公安机关必须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公安机关的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的群众路线在公安工作中的体现,走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最显著特点和最明显的优势。做好群众工作,对理顺警民关系、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根本保证。为此,笔者结合秀洲区的一些实际情况,对做好群众工作进行了调研,提出了一些对策思考。

关键词:新时期 公安机关 群众工作

浅谈新形势下公安机关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公安机关的群众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公安工作的光荣传统。做好群众工作,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不仅是党的根本宗旨对公安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做好维护稳定工作的根本保证。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公安机关群众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群众路线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因此如何深刻认识新行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正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要求,提高新形势做

1 好群众工作的本领,成为亟待我们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社会各界对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的评价与意见

前期,笔者对秀洲区一些机关单位、个体业主及普通群众进行了走访,以期更多地掌握社会各界对公安的看法。通过对走访了解的信息进行梳理,大致有三种声音:

一是褒奖支持型。此类声音为正面评价,大多来自党政机关、企业和部分群众,他们认为近年来,公安机关在自身队伍建设上成绩显著,在各项业务工作上能够做到与时俱进,警务工作能够跟上治安形势的不断变化,特别是警力前移大大提高了街面见警率,社区警务的开展延伸了公安机关为民服务的触角,“警民恳谈”、“大走访”等活动的开展增加了彼此之间的沟通渠道。另外,公安机关帮助实际解决了问题的群众,大都对公安机关比较赞许。

二是批评指责型。部分受访群众认为,现在社会治安总体平稳,但街面案件、盗窃案件、吸贩毒、群体性打架等事件较多,社会阴暗面太多,这些现象的存在都与公安机关有关。加上公安部门破案效率低,使他们不信任民警,从而不愿意与民警进行交流。笔者注意到,这部分群众大多为刑事案件受害人及其亲属。另外,也有相当一部分关心时事和热衷于上网的个体业主反映,目前公安机关宣传的力度还不够大,正面的宣传报道过于形式化和完美化,反而让人觉得可信度低,各类警务工作的透明度不高,组织群众开展各类防范工作的机制不健全,让一些对公安工作有浓厚兴趣、有心参与到防范工作中去的治安积极分子望而却步,加之报纸上、网络上经常性出现的涉警的负面新闻极大破坏了他们心目中人民警察的良好形

2 象,让他们对民警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

三是事不关己型。对公安工作不了解,从未与公安机关或民警有过接触,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大多数人知道110是报警求助电话,但从来没有拨打过,他们的观念是:跟警察打交道没好事情,不是被偷,就是被骗、被抢,只要自己不犯法,家里不遭窃,警察跟自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至于参加群防群治等活动,他们的声音也是比较统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总结以上三种声音,让那些对公安机关不了解的、对公安机关不满意的群众,逐步关注、了解公安机关,在进一步宣传公安工作的同时,需要公安民警面对面地跟群众交流接触,正确妥善地做好群众工作。

二、新形势下公安群众工作的难点

通过归纳被访群众的意见,笔者认为造成当前群众工作难做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公安机关职能限制与面临的社会复杂局面之间矛盾明显。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正处在刑事案件的高发期,社会矛盾的凸显期,虽然公安机关在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方面也采取了卓有成效的措施,但是与群众的期待还有不小的差距,一些群众把社会治安状况不好的主要原因归责于公安机关。同时,由于公安机关做出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承诺,导致工作中难以兑现,造成群众对公安机关不满意,也降低了公安机关的公信度。近年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因各种利益诉求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不断增多,并呈蔓延趋势,使本来就不易做好的群众工作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就秀洲区来讲,因拆迁、土地征用、环境污染、企业破产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层出不

3 穷。而一旦发生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公安机关就被直接推到了“第一线”,推到了风口浪尖,稍有不慎警民关系就会引起严重冲突,成为矛盾的焦点,造成了警民关系的紧张和对立。

(二)警民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载体没有充分发挥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群众工作节奏加快,使民警与群众之间接触、沟通的机会不断减少,特别是城市居民大多“闭关自守”,对其他居民的问题漠不关心,基层民警深入群众工作经常遇到“敲不开门、进不去屋”的问题,给开展群众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农村,外出务工增多,有时间有能力参与到群防群治工作的群众越来越少,而且许多人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不愿主动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工作,客观上造成公安机关在一些案件的处理当中调查难、取证难,时常将公安机关推向不处理群众不满意,处理时证据又不足的两难境地。警民之间缺乏有效沟通还体现在公安宣传工作上,过于完美化的宣传使部分群众将民警偶像化,结果与现实中民警职能的限制形成巨大反差,群众因此会产生对民警消极的看法,此类宣传甚至可能转化为负面效应。而网络上涉警的负面报道夸张化,又使部分群众将对个别警察的作风、行为的不满延伸到对公安机关职能作用的怀疑,从极少数民警身上存在的违纪违法问题,扩大到对整个公安队伍的不信任,造成了警民之间的隔阂和误解。

(三)少数民警缺乏在做好群众工作方面的能力水平。走访中笔者发现,群众普遍反映目前基层派出所会做群众工作的民警越来越少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社会治安形势严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多,打击任务日益繁重,各种专项打击不断,基层民警长期承受着高强

4 度的压力,始终在超负荷运转,加班加点、节假日坚守岗位更是家常便饭,使一些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民警在面对群众工作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是近年来公安部门增加的警力基本上是刚从学校毕业的青年民警,其中大多数新参加工作的青年民警在工作实践中过于注重培养执法办案的能力,却忽视了群众工作能力的培养,造成在面对群众之间纠纷时只会单纯凭借法律语言责令,而不懂运用群众语言去疏导。另外,还有少数民警缺乏做好群众工作必需具备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缺乏社会知识和处事经验,做群众工作时无所适从、无从下手,或做群众工作的措施办法简单,群众不满意情绪滋长,难以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制约了群众工作水平的提高。

三、新形势下公安群众工作的对策

虽然当前公安群众工作上面临着很多新困难和新挑战,但我们还应该清楚地看到公安机关在做好群众工作的巨大优势,第一,公安机关的职能定位与群众的治安需求是一致的,这是我们能够做好群众工作的根本。罗伯特·皮尔曾经这样定义过,警察是平民武装,它不同于军队远离与人民,也不同于法院高高在上,它是属于公众的,警察的行为融于公众的生活之中。在我国,人民警察的职能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维护好社会治安,能够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第二,广大群众对警察的信任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在群众无可依赖的时候,他们最先想到的是人民警察,而公众对民警的信任,正是公安机关赖以生存的基础。第三,公安机关积极开展的警务改革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有力保障,特别是社区警务战略的实施,有效地拉近了警民之间的距离,密切了警民之间的关系,使人民警察“亲民、

5 为民、护民”的印象深入人心。简言之,只要我们采取针对性工作措施,切实提高公安机关为民服务的能力,群众工作难做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一)立足本职工作,严格公正执法,提高公安机关公信力,夯实警民合作的坚实基础。

一是取得群众信任。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重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对于公安机关来说,要取得群众的信任,必须要抓好本职工作,即打击违法犯罪,抓好安全防范,严格公正执法,提供高效服务。只有必须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定和谐、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群众才会真正拥护和支持公安工作,为民警做好群众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做大做强社区警务。近年来,秀洲区公安分局实施的社区警务6+1制度,实施社区(驻村)民警民生服务制度,确保民警“沉”在社区,让民警有充分时间去接触群众、联系群众;通过社区警务议事,让更多的治安积极分子能参与到警务工作中来,进一步增强了警务工作的透明度;开展社区治安预警预告,提高辖区群众治安防范能力;实施派出所所长社区接待制度、 社区(驻村)民警入户调查制度、刑事被侵害人回访告知制度,有效地密切警民之间的联系;以社区警务警种协作提高了民警为民办事的效率。这些创新举措和工作制度,为做好群众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新形势下,需要公安机关进一步完善这些体制机制,尤其需要做大做强社区警务工作,通过把警务站设在群众的家门口,使民警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6 让群众在有困难、有危难的时候第一时间能想到民警,这样的社区警务工作才能算是成功的。

三是满足群众治安需求。要不断创新为民服务的举措,有效满足群众的治安需求,如加强夜间巡逻力量提高街面见警率、优化警力打击两抢等暴力犯罪、集中精力查处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侵财型“小案”等等,让群众能深切地体会到公安工作做得到位。在日常工作中,要求执法民警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公正的执法态度取信于民。

(二)拓宽沟通渠道,创新交流模式,努力营造警民合作的良好气氛。 一是发扬传统经验做好群众工作。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公安机关已经拥有了多种与群众沟通的方式:如上门接触式、下村走访式等,如“大走访”活动;也有开会座谈式,即将群众请到公安机关来,以面对面的交谈进行群众工作,如近几年开展得轰轰烈烈的“警民恳谈”活动。但笔者认为这些沟通方式是非常有效的,在新时间需要不断完善改进,改善民警能接触的人数有限,而且与会人员身份大多为村干部或企业业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实现大范围、深层次的交流等不足,要立足社区,做好基层警务工作,特别是加大对原先不热于参加治安工作群众的宣传沟通力度,挖掘治安防范的新潜力。

二是创新沟通平台做好群众工作。随着通讯手段的变化,特别互联网的普及应用,除了上述的传统群众工作方式外,我们还应该积极地通过网络开展线上沟通、通过固定电话接触、手机短信提醒问候实现交流,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笔者所在的秀洲区公安分局利用网络开通了嘉兴市第一个警务博客,由民警在博客上为辖区内的网民提供防范指导和法律咨

7 询,吸引了辖区内大量喜欢上网的群众,用较小的投入打造了一个成功的网络交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警民之间实现了无障碍交流,群众可以及时从警务博客内解到社区内最近的治安情况,民警也可以从群众的留言中获取案件线索和对公安工作的建议。

三是积极正面引导做好群众工作。特别是在公安宣传工作上,公安机关日益关注警民互动,可以通过新闻媒体来发布各种警情信息,及时、主动、客观地把治安情况发布出来,做好积极的引导。但仍有不足之处,尤其是新闻媒体方面,作为公安机关习惯报喜不报忧,或者说是公众真正关心的、可以消除公众的误解的消息并不多。笔者认为,自我表扬在化解矛盾、重建互信的过程中,莫不如自我批评。在宣传过程中,切忌通篇套话、官话,或将千篇一律地将民警描述成个个都是“高、大、全”的形象,这样易引起受众的审美疲劳。在这个方面,需要客观公正地把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展现出来,让广大群众真实地了解公安,接受公安,才能有利于做好群众工作。

(三)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民警群众工作能力,为做好公安群众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民警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主体,群众是否信任、配合民警开展工作?民警有没有能力做好群众工作?这是能不能有效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前提。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只有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才能更好地发动、组织和依靠群众。

一要提升素质,树立形象。在执法办案上,采取办案经验交流、业务讲授等多种形式开展执法办案业务培训,增加办案民警依法执法意识,强化证据意识和时效意识,保证办案质量;进一步发挥兼职法制员的作用,

8 确定执法办案重点帮教民警,使基层派出所的执法办案质量上新的台阶;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受理群众报警,进一步落实首问责任制、规范110接处警制度,尽量做到在职责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查明案件情况,争取给群众满意的答复。同时要树立民警文明执法的形象,从一点一滴做起,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用文明忌语。

二要大力推进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从环境卫生、警容警纪、言谈举止等各方面对民警提出明确要求,确保民警在做群众工作的时候“进得了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任何细小的瑕疵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只有民警在着装上、仪表上符合队伍正规化建设的规定,精神饱满,给群众第一眼的印象就是:“确实像个人民警察。”群众才会从打心底敬重民警,从而方便民警开展工作。在正规化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推广民主监督制度,由派出所聘请群众代表对民警日常执法、行为规范进行监督,定期召开监督员座谈会,分析队伍建设存在不足,与派出所内部监督结合起来,促进民警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

三要培养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艺术。要在培养民警群众工作能力上下功夫,特别是对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民警,要落实专门民警负责“传、帮、带”,秀洲区公安分局开展的警师制教育,由有着丰富群众工作经验的老民警负责教导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民警如何有效开展群众工作,学习群众语言,了解当地居民风俗习性,让青年民警在走进群众中间时能“说得来话,办得了事”。可以尝试在青年民警中开展竞赛,以季度为单位,以主持调解群众纠纷次数、入户走访居民数和群众满意度为主要依据,评比“群众工作能手”,形成了你追有赶的良好局面,迅速提高了青年民警群众工作能力。

9 事实证明,做好公安群众工作并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要在群众工作的时候保持细心、耐心、恒心,广大公安民警能自觉地将群众当成朋友、当成亲人,用真情对待群众、感染群众,公安机关就会有强大的后盾,开展公安群众工作也就会如鱼得水。

第四篇:机关党建工作的基本方法

机关党建工作的方法是机关党建理论的外在形式,是对机关党建客观规律的具体运用。它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更具有普遍适用性和科学性。机关党建工作的基本方法是机关党组织为了确定和达到党建工作目标所采用的方略、程序、手段和技术,它包括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两大类。机关党组织要积极研究并在实践中探索适应新时期需要的机关党的工作方法,从而大大提高机关党的建设的成效。

(一)调查研究的方法

调查研究,既是思想方法,又是工作方法;其中有世界观的问题,又有方法论的问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实现机关党组织职能的主要工作方式和原则。它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客观实际情况的真实了解和分析研究,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的认识,用以指导实践。机关党组织要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了解机关工作和党员干部的实际情况,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加大工作的实效性。机关党组织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决策与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一致起来,把工作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融合起来,把机关的指导作用和基层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出来。

调查研究在具体操作上有其若干阶段和步骤,一是课题的确定。即准备调研的课题,可选择典型单位、热点问题、意见建议或有关经验教训等题材,从分析到筛选,构成调研的逻辑起点和实际起点。二是对象的选定。可根据课题涉及对象的情况,采取普遍调查和抽样调查的形式;也可按照工作的需要,选择先进的、中间的和后进的几种,注意它的代表性、典型性;还可分别选机关老、中、青,党员、干部、领导等作为调查的对象。三是方案的拟定。针对已确定的调研课题和对象,通过发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动群众、组建智囊、粗略设想、细致设计,拟出达到预期要求的途径、措施和办法。四是实施阶段的修定。主要是追求调研信息的真实。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要分析出以下几种情况,意见一致的问题与意见不同的问题、有关全局的问题与单位内部的问题、原因查明的问题与原因未明的问题、决策者关注的问题与群众关注的问题、现实中的问题与发展中的问题、孤立存在的问题与相互联系的问题等等。通过分析,可对调研工作做进一步的调整完善,或补充调研,或提出新的调研题目。具体调查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四种,即资料收集、书面问卷、座谈了解和个别走访。

机关党组织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开展机关党的工作,一定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调查研究是每个机关党务干部都应具备的基本功。在实际调查中,要坚持调查的客观性、全面性和深入性,反对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化,要处理好尊重客观事实与先入为主的关系、片面的实际与全面的实际的关系,这样才能通过调查研究取得工作的主动权。

(二)突出重点的方法

在机关党的工作中,全面履行党组织的职责,不等于平均使用力量,平推各项工作。从单位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工作方法,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在机关党建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唯物辩证法认为,一个事物面临的种种矛盾,其中必然有一种起决定作用的主要矛盾。抓住了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就迎刃而解了。这就告诉我们,机关党的建设也要善于抓主要矛盾。一是要抓中心工作。既要抓全局的中心,也要抓局部的中心。全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单位都围绕中心开展工作。机关党组织要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工作中心,使局部的中心和全局的中心一致起来。二是要抓“最短的木板”。一只木桶的容积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而不是最长的木板。同理,机关党的工作的成效取决于薄弱环节、关键环节。机关党务干部要集中精力抓关键环节,抓薄弱环节,要千方百计地延长“短”板,以达到整体上的最佳效果。三是要抓“重要的少数”。管理界有个“二八原理”,就是“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原理。它的涵义是在任何特定的群体里,在任何特定的工作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比如占20%,非重要的因子通常占多数,比如占80%。因此只要能够抓住20%的重要因子就能控制全局。机关党务干部要把自己的工作排排队,从中发现哪些是约占20%的重要工作,并要紧紧抓住这些工作不放,争取带来全局的胜利。四是要抓ABC分类。机关党务干部可把全部工作分为三类,A类为最重要的,就集中人力确保它的完成;B类是重要的,就尽量争取完成;C类是一般工作,占的比例较大,可以正常操作或授权他人完成。ABC分类法不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变了,环境变了,条件变了,认识变了,ABC可以相互易位。但不管怎么易位,始终要抓紧AB两类尤其是A类工作。

(三)目标管理的方法

目标管理是现代管理的方法之一,也是机关党组织在新时期用于党建实践的新方法。它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把党的工作和业务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机关党务干部的管理水平。

实行目标管理,一般要经过目标确定、目标分解、目标实施和目标成果评价四个阶段。机关党组织实行目标管理,就是把党组织及有关人员在一定时期的某些工作任务转化为目标,提出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及时限标准的具体要求,明确各项目标的责任人,定期进行考评,考评结果作为衡量党组织及有关人员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

目标确定。首先在确定目标前,机关党组织要对自身的特点、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认真的调查分析,使确立的目标更具针对性。其次,要使自己的目标和机关党的建设的总目标、上级党组织的工作要求和机关的行政业务工作相一致,做到目标合理可行。第三,确立的目标要尽可能规范化、定量化和数量化,对于难以用数量指标说明的工作,可以从工作的时限、质量和效率方面提出要求。

目标分解。目标分解是将单位机关党建总目标自上而下,层层分解,落实到位的过程。由于这个过程是确立总目标下属的子目标,因而也是目标制定的内容。按单位内部机构设置和组织层次依次分解,直到党员个人。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下层子目标保证上层子目标,直到总目标,层层相保,形成一个上小下大的金字塔型目标体系。目标分解应组织全体党员参与,共同商议。通过目标协商,使上下目标一致,消除上下级的意见分歧,加深对目标的理解,充分调动每个党员的积极性。只有这样,各级目标才能成为目标体系中现实的子目标。

目标实施。目标实施是目标管理的实践过程,是重要环节。首先要把管理的重点放在指导、协助、提出问题、提供信息以及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上。其次,要抓好每个党员的自我控制,充分发挥积极性,同时也要抓好上级控制,发现薄弱环节,及时加以解决,对于需要加强合作的子目标一定要搞好协调。第三,要抓好实施过程中的检查,督促目标实施秩序化、成效化。

目标成果评价。首先,确定各目标项目的得分。其次,确定各目标项目的权重值。权重值反映各项目在目标中的重要性。最后,确定目标成果的综合评价分。每个项目的得分分别乘以该项目的权重值,再把该项得分一一计总,就得到目标成果的综合评价分。考评可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自考与上级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通过考评,鼓励先进,激发后进,不断促进机关党的工作。

(四)激励引导的方法

激励是机关党的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它通过某种特定的外部或内部刺激的影响,使人保持一种兴奋状态,激发工作动机,鼓励工作行为。比如在机关党的工作中,制定任务要激励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完成任务更要激励大家为之奋斗。激励的关键是把激和励结合起来。激是激发党员的动机、热情、活力,励是鼓励党员的与群体目标一致的积极行为。

激励的方法主要有目标激励、榜样激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制度激励等。目标激励就是设置适当的目标,使其具有诱发、导向和激励行为的功能,激发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在机关开展“三优三满意”创建活动,就是把激励目标与鼓励正确行为、激发向上动机及满足合理需要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求最佳激励效果。榜样激励,这是机关党的工作中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对先进思想和高尚行为的肯定和鼓励,用正面的形象来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鞭策后进者的方法。如机关党组织普遍开展的评选优秀党员、先进党组织的活动,是榜样激励的具体形式。机关党务干部自身也应成为榜样,可以用自己的人格和能力等非权力性因素,达到调动、集聚党员积极性的目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要结合起来使用,既要关心机关党员干部的正当、合理的物质需要,主动帮助党员干部排忧解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难,也要引导党员干部追求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制度激励,就是用每个党组织的成员都必须遵守的成文或不成文行为准则来引导党员干部实现自我价值。如建立岗位责任制、党员处室负责人兼任机关党支部书记的一岗双责制等。

引导是机关党的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教育手段,它主要是启发和激发党员,促使他们自爱、自尊、自觉、自重,从而达到调动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目的。引导的主要方法有:① 理论引导。用科学系统的理论教育来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② 谈心引导。通过谈心交心,了解产生思想问题的原因,便于对症下药。③ 警示引导。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总结经验教训,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④ 热点引导。不回避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批评消极现象,弘扬积极现象。⑤ 预防性引导。根据事物规律或对象的具体情况,重视事先教育诱导,提高防范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⑥ 总结性引导。通过阶段工作总结,表扬先进、批评后进,激发党员干部尽职尽责,努力工作。

机关党建工作的方法是动态的,发展的,创新的,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最重要的是,机关党务干部要努力掌握党建理论,勇于在实践中创造。当前,在机关党的工作中,十分需要营造一个“双重创造”的氛围。所谓“双重创造”,就是指在开展机关党建工作中,机关党务干部不仅要善于创造性地执行上级党组织和单位党组(党委)的决策,创造性地使用机关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创造出本单位党建工作的好形势,而且要努力创造一个富有创造性的环境,富有创造性的气氛,从而有利于广大党员发挥聪明才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党的事业的蓬勃发展。

第五篇:机关党建工作方式方法研究

作者:张俊刚 钱…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0-11-25 19:53:44

抓好机关党的建设工作是一个新的形势下新的十分重要的任务。目前机关党建工作,如何立足新起点,提升新理念,创新新思维,开阔新眼界,使机关党的工作有较大的作为,这对我们机关党务干部来说,使命更加光荣,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必须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扎扎实实做好机关党建各项工作。

一、当前机关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政机关作为党的执政机构,担负着宏观管理职能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家法律的责任,是决策和领导的“中枢”,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和协调各方面的“桥梁”,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窗口”。党政机关在运行中的能力、效率、作风,直接关系到“中枢”责任的明晰、上通下联“桥梁”的畅通和面对社会“窗口”的洁净。同时,在党政机关中,党员干部比较集中,而且大都在特定范围内掌握着重要的权力。因此,强化机关党建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机关党建工作与中组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思想认识不到位。有些领导对机关党的建设重视不够,指导不力。一些领导抓业务劲头十足,搞党的建设满不在乎,认为圆满地完成各项业务工作是“刚性的”,党务工作是“橡皮筋”,总想在自己任内多搞出点“政绩”,不想在党建党务工作上花费过多的精力。这种思想,导致机关党的建设工作在指导思想上处于软弱无力状态,在实际工作中形成放任自流的局面,在实际结果上形成弱化机关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

第二,理论教育工作不扎实。深化改革,对外开放,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主要特征。国家要发展要强大,不对旧体制进行深入的系统的改革不行,不搞对外开放、不扩大对外交流充分利用外资、人才和技术不行,这是国家的大局。但是,打开窗户进来了新鲜空气,也会飞进几只苍蝇。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思想准备,经不起金钱美色的诱惑,经不起东西方思想文化交汇时不良风气的污染。一些机关党组织对党员缺乏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缺乏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个别单位甚至把组织党员学习流于形式,致使少数党员放松了思想改造,党的理想信念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淡化。极少数党员干部整日沉浸在“权”与“钱”的交易中,不讲理想讲实惠,不讲贡献讲索取,把共产党员的崇高理想和起码的道德准则抛在脑后,经受不住严峻的考验,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贪污受贿、腐化堕落,最终成为污染社会风气、败坏党的形象、破坏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罪人。

第三,制度建设不完善。机关党建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有的机关党支部一年也难得开一次民主生活会。由于极少开展党内活动,也就很难谈得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群众形象的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有的支部虽然也制定了不少规章制度,但那是挂在墙上、说在嘴上、布置在会议上的东西,是为了应付上面检查的,没有真正落到工作实处。有的党组织对营造机关党支部落实规章制度的内外环境条件不够,支持不够,兑现奖罚不够,使支部负责人不敢放手执行制度,不敢大胆地完善和开拓创新制度。这种现象挫伤了机关党组织领导人工作积极性,使党组织的整体工作受到影响。

第四,监督机制措施落实不到位。一是机关党组织对机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缺乏监督,有的机关党组织不知道实行监督的内容和方法;有的虽然安排了学习活动,但是那只是在党员会议上念念报纸应付形式而已。二是机关党组织对党员,尤其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缺乏必要的措施,监督机制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有的虽然制订了监督制度,但监督不到位。一旦发现某个党员犯错误,往往为时已晚。因贪污被判死刑的山东省泰安市原市委书记胡建学,得意洋洋地对别人说:“官到我这一级,就不好监督了”,“在泰安,我说了算,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是不好监督的现象。还有一种不能监督的现象:就是建立权、财、色的利益共同体。他们在那个小圈子内结成死党。让你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不能监督。当年震动全国的远华案就是例证。远华案头头赖昌星见福建省公安厅副厅长庄如顺是个有才华的人,就对其实施政治包养,出重金暗助他一路升官,送钱送车送女人,进行政治控制。在案件败露时,正是庄如顺的一个泄密电话通风报信,导致赖昌星成功脱逃,对党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第五,党建党务干部素质不够高。一些机关的党建党务干部,不懂机关党组织的基本任务,缺乏必要的党务工作知识,不知道应该怎样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开展活动。个别机关的党支部书记不清楚“三会一课”的内容,不知道支部民主生活会怎么开,不晓得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条例有哪些内容,不懂得怎样处理好机关党组织之间的关系,不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刻内涵是是么。党建党务干部素质低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机关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使机关党建工作时常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

二、解决机关党建工作薄弱问题的方式方法

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强党的建设》通知中指出:“党政机关要为机关党组织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切实改变机关党的工作薄弱的状况”。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指出“要搞好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因此,我们要在拓宽机关党建的思路上做文章,自觉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不断在改进方式上谋发展,在增强实效上下功夫。笔者认为,我们要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大力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工作: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真正把机关党建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以贯彻落实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兵团、师市党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动力,以巩固“四抓四看”成果、认真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为立足点,掀起学习理论的新高潮,把机关党的建设工作摆到十分重要的日程上来抓,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宏伟目标和各项任务上来。机关作为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执行者和监督者,担负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机关的党组织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应该发挥其政治优势,努力把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凝聚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来,切实保障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因此,必须提高对机关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行动上把机关党建工作纳入机关的目标管理之中,定期考核党务工作的实绩,有效促进机关党的建设。

二是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突出构建和谐的机关党建氛围。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对于促进和谐党委、支部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机关党建要结合自身特点,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开展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的内容上、方法上、机制上、手段上进行创新和改进,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性;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突出开展以“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突出开展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教育,突出开展以“彰显党员先进性,我为党旗添光彩”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机制建设,突出开展以“党员模范示范岗”、“巾帼文明示范岗”、“青年文明号”、“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创建为主要内容的导向机制建设,突出开展对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的激励机制建设。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改进工作态度,提高工作质量,提高为职工群众服务的宗旨意识,不断增强机关党员的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发挥“三大作用”的兵团精神,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党的光荣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党员干部以合法理性的形式表达自身利益诉求和公平诉求,灵活运用各种柔性方式处理思想问题和复杂矛盾;关心党员干部的工作和生活,促进机关形成团结向上、开拓创新、文明和谐、充满活力的良好氛围。

三是结合机关特点,完善机关党建工作制度,增强机关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目前党的机关工作现状看,应该重点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好以下几项制度建设:一是学习培训制度,使机关党员的学习与培训在时间上、制度上得以保证。必须坚持机关支部大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并听取支委会的工作汇报,审查和监督支委会的工作,支委会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广泛听取支部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扬民主,讨论和决定支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每个月必须召开一次支委会,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每个月至少召开1---2次党小组会议,要结合党委的中心工作和党支部的近期任务,确定党小组会的主要内容;必须坚持每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制度,召开支部民主生活会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成员态度要端正,要本着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及同志高度负责的态度,揭露矛盾,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和新的团结的目的。每次支委会至少解决1—2个主要问题,机关必须坚持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制度,重点要学习和力求弄懂弄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刻含义,必须坚持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制度,二是必须坚持每年一次的民主评议党员和对机关党员干部岗位政绩量化考核制度,使每个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能在民主监督之下自觉做好本职工作与自身建设。三是必须坚持民主选举和上级党委审批制度。在党委和党支部的换届程序中,干部的德才如何群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因此,必须完善公开选拔制度;必须坚持提名情况在领导班子内公开和接受监督制度;必须坚持建立选人用人的问责制度;必须坚持差额提名、差额推荐、差额考核、差额表决制度,逐步形成民主择优选拔干部的机制。四是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避免出现特殊党员。五是必须建立和完善严格的党员干部尤其是主要党员领导干部的岗位工作问责制度。六是必须建立定期向上级党组织汇报工作制度,以此促进机关党的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是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使每个机关党组织和机关党员都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做到强化“三种监督”,即强化上级监督:上级监督部门对下级领导干部常扯“衣袖”、揪“耳朵”,做到“常下毛毛雨,多打预防针”,对哪些通过“扯衣襟”、“楸耳朵”不顶用的领导干部,要坚持党纪、政纪和法纪“三管齐下”的办法处理,决不能手软;硬化同级监督:领导班子成员要把互相监督作为一种政治任务,严肃认真而不是敷衍马虎地履行好监督义务;活化下级监督:要通过组织领导干部公开述职、民主测评、走访座谈和公布举报电话等形式,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反映,切实提高群众的参与程度和监督质量。对在民主测评中搞弄虚作假或者打击报复提意见群众的党员领导干部要由纪检部门坚决依党纪、法纪严肃查处,并予以公示。

五是加强机关党务干部的业务培训,用科学发展观造就一大批合格的机关党建党务工作干部,不断推动机关党建工作的创新。针对机关党的工作干部素质偏低的问题,应该通过利用会议以会代训、利用党校办班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强化对机关党务干部的培训工作。培训的内容可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党建理论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加深他们对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以及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解程度。二是党建工作基本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与作风建设的内容和方法。三是培训他们开展机关党的组织活动,进行党员教育的方法。四是培训他们开展党内监督、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措施。通过上述培训,使机关党建党务工作干部认识到:搞好机关党的建设工作责任重大,它关系到机关党建设工作质量好差、关系到机关党员干部在广大群众中形象、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牢固,成为懂行、能干的党务工作者。五是加强政工队伍建设。要建好一支党、政、工、青、妇的大政工队伍,要为他们创造好必要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六是搞好政工职称的评定和政工人员的培训工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六是强化统筹意识和责任意识。强化统筹意识,将机关党建工作的计划、目标纳入本单位本部门的总体规划。对本单位本部门的行政工作和党建工作应兼顾并重,做到“六个统一”。即:计划统一制定,工作统一布置,责任统一落实,业务统一检查,成果统一考核,奖罚统一兑现。强化责任意识,明确单位负责人在机关党建工作中的“一岗双责”。不仅要对行政业务工作负责,而且应对机关党建工作负责,把管事与管人、管工作与管思想统一起来,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同抓起来。

上一篇:计划生育个人总结下一篇:借户口单位介绍信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