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机关文化建设案例

2023-05-14

第一篇:政府机关文化建设案例

水利部(部机关)等级保护建设整改案例

一、概述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是我国信息安全建设的必要工作,是我国信息安全保障的大势所趋。水利部高度重视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2007年9月初便组织开展水利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同年12月底全面完成了信息系统等级备案工作。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主要分为定级、备案、建设整改、等级测评和监督检查等环节,现已完成定级、备案工作,下一步主要工作是建设整改。根据《关于开展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整改工作的指导意见》(公信安【2009】1429号)和水利部工作的实际情况,水利部将水利网络与信息安全系统建设作为水利信息化八大重点工程之一,并列入《全国水利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为此,水利部于2009年开始启动水利部本级政务外网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整改工作,进一步提高水利部政务外网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和防护水平,确保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二、整改目标

完善水利部电子政务外网安全防护体系,不断提高水利部电子政务外网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和防护水平,确保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达到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标准要求。保证水利部业务信息和网络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可审计性,确保水利部整体达到信息系统第三级安全保护等级。

三、方案设计

(一)方案设计目标

水利部(部机关)等级保护建设整改是根据国家等级保护政策制度的工作方案思路,依照《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参照《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以下简称“《安全设计技术要求》”)等政策标准规范要求,结合水利部业务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以及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利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基本技术要求的通知》(水文[2010]190号) 相关文件要求编制总体设计方案,用于指导水利部机关安全建设整改工作。方案的总体目标是设计符合水利部实际业务应用、实际网络信息系统运行模式和国家等级保护建设整改工作要求的总体方案,实现水利部机关政务外网的安全保护总体达到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第三级基本要求。

(二)方案设计框架

水利部安全保障体系框架根据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参照国内外相关标准,并结合水利部已有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最终形成依托于安全保护对象为基础,纵向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技术体系、安全运行体系和安全管理中心的“三个体系,一个中心,三重防护”的安全保障体系框架。如下图所示:

图1: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图

 “三个体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和信息安全运行体系,把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的控制点结合水利部实际情况形成相适应的体系结构框架;

 “一个中心”: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实现“自动、平台化”的安全工作管理、统一技术管理和安全运维管理;  “三重防护”:安全计算环境防护措施、安全区域边界防护措施和安全网络通信防护措施,把安全技术控制措施与安全保护对象相结合。

(三)方案编写思路 方案总体思路:

图2:方案编写总体思路

1. 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和等级保护差距

通过采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对水利部机关政务外网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并深化对已经定级、备案的信息系统进行资产、脆弱性、威胁和风险综合分析,在整体网络框架基础上,通过差距分析的方法与等级保护基本要求进行差距分析,形成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建设整改的整体安全需求。

2. 安全保障体系框架和总体安全策略

根据等级保护的整体保护框架,并结合水利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水利电子政务系统特性的安全保障体系,分别是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技术体系和安全运行体系,并制定各个体系必要的安全设计原则和安全策略。 3. 安全保障体系总体设计方案

结合水利部机关电子政务外网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设计具体安全技术体系控制措施、安全管理体系控制措施和安全运行体系控制措施,其中:

 安全管理体系的实现依据《基本要求》,设计了水利部机关政务外网的信息安全组织机构、人员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制度、系统建设管理及系统运维管理等控制措施;

 安全技术体系的实现一方面重点落实《基本要求》,另一方面采用《安全设计技术要求》的思路和方法设计了安全计算环境、安全区域边界和安全通信网络的控制措施;  安全运行体系的实现根据《基本要求》,设计了符合系统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需求、安全建设、安全设计与安全运维的运行体系要求,重点阐述了安全运维体系的框架和控制组成。  安全管理中心的实现根据《基本要求》和《安全设计技术要求》,结合水利部机关已经建立的运行保障平台,形成覆盖安全工作管理、安全运维管理、统一安全技术管理于一体的“自动、平台化”的安全管理中心。 4. 总体实施计划

根据总体设计方案的安全保障体系要求,结合水利部机关安全建设的实际情况,预计将水利部机关政务外网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分成两个阶段,分别是基本整改和深化完善阶段。

四、整改效果

经过安全建设整改后,水利部本级政务外网信息系统将在统一的安全保护策略下,具有抵御大规模、较强恶意攻击的能力;具有抵抗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的能力;具有防范计算机病毒和恶意代码危害的能力;具有检测、发现、报警、记录入侵行为的能力;具有对安全事件进行响应处置、并能够追踪安全责任的能力;在系统遭到损害后,具有能够较快恢复正常运行状态的能力;对于服务保障性要求高的系统,具有能快速恢复正常运行状态的能力;具有对系统资源、用户、安全机制等进行集中控管的能力。

水利等级保护整改方案采用了体系化设计思路,强化了“集中”安全管理,强调了安全运维工作。该设计方案得到了等级保护专家的一致认可。目前,根据该设计的全面实施已经完成,并顺利通过等级保护测评,其中三级系统最高符合度评分可达到89%(即89分),二级系统最高符合度评分可达到96%(即96分),成为截至目前国家测评机构部委备案系统等级保护测评分值最高的系统。

第二篇:对某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案例的分析

跟踪审计是现代审计的一种新模式,将事后审计变为事前、事中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在全面全过程的跟踪审计中找准工程建设薄弱环节,以规范工程建设行为,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促使工期、质量、功能和投资的最佳化,争取最佳投资效果。近年来,在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中开展跟踪审计,已在实践中彰显出了它的优越性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某政府投资跟踪审计案例分析,谈谈几个在该项目跟踪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对跟踪审计的一些思考及建议。

一、工程项目背景

某政府投资项目线路全长27.7公里,概算总投资154.6亿元,其中工程费用83.3亿元,含建筑工程费55.5亿元、安装工程费9.7亿元、设备购置费18.1亿元。工程总工期为61个月,经招投标土建工程中标金额为50.6亿元,分为28个标段,材料等其他中标金额为16.4亿元,分为18个标段。招投标时间为2009年。

二、跟踪审计情况

我局跟踪审计小组介入的时间为2011年2月份,当时所有项目合同均已签订,除试验标段于2009年开始施工外,其它标段只完成管线迁移及部分工程的土方桩基工程。故本次跟踪审计的重点为建设项目招投标程序、合同管理以及管线迁移工程造价结算的审计,主要的内容是:1.审查招投标的范围是否完整,招投标文件文字表达是否准确,评标办法是否科学,程序是否合法,同时注重审查是否有违法招投标的情况发生。2.合同文件内容是否完整,语言表达是否清晰,合同条款是否合法,签订程序是否合规,合同价与中标价是否一致。3.对供水、供电等管线迁移合同及预结算进行审核。

三、跟踪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通过对本工程的审计,发现招投标及合同存在以下问题:

(一)招标清单设置不合理造成多项费用重复计列。

该工程招标清单未按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要求编制清单内容,自行增加了多项费用,造成多项费用重复计列,如招标清单中的环保措施费与清单中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重复计列、施工临时围护费的设置与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重复计列、劳务工保护保险费与综合单价中意外伤害保险费重复计列等,重复计取的合同金额达1947.4万元。

合理的清单项目设置是清单计价的前提和基础,编制工程量清单应遵循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严格依据设计图纸和国家相关文件以及建筑工程技术规程和规范进行编制,不要随意增加计价规范中没有的项目,对需增费用项目应注明用途,不得相互重叠,增加投资金额。

(二)评标办法有待改进。 施工单位的投标价中部分项目单价远高于控制价或市场价,如某标段旋喷桩空桩的单价为211.64元/米,远高于45元/米的市场价,但总价仍属最低,按评标办法规定(按投标总价评标原则)仍确认为中标单位。通过经验分析,该项目清单招标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1)施工单位有可能采用了项目间的不平衡报价以期达到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的目的。

(2)建设方清单设置不合理,为施工单位的不平衡报价提供了条件。

(3)评标办法存在漏洞,不能单纯以总价做为评标条件,同时要对分部分项单价的合理性预以评估。

今后招标应对评标办法做出修正,在总价低价中标的基础上,要求其各单项报价参照定额标准做为控制价,不允许突破,否则做废标处理。同时清单设置应尽量符合实际。

(三)合同条款考虑不严谨。

在对该工程合同的审计时,发现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合同条款过于简单,考虑不严密,忽略了风险系数,如合同中材料调差条款约定为:“材差=(延期后各月的市场信息价-原合同工期结束时当月信息价)*1.05*税金”,未考虑施工期信息价与工期结束时当月信息价的差异,容易造成结算纠纷。二是合同涉价条款措辞不当,前后矛盾,给结算和审计带来争议和困难。如基础土方的回填及外运,在合同工程计量与支付条款中规定包含在基础土方的开挖中,不另行计量,但招标清单中又设置了基础土方回填、外运子项,两者相互矛盾。三是一些合同条款与相关规定不相符,如预付款的付款比例、质保期的约定。本工程部分工程预付款的付款为40%-80%,违反了财政部、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原则上预付比例不低于合同金额的10%,不高于合同金额的30%”的规定。” 甲乙方双方应重视合同条款的订立,措辞上要仔细斟酌,反复推敲,合同条款要遵守国家相关文件的规定,能预料和想到的问题都应在合同中加以明确,减少扯皮,语言要周密,双方责任权利明确具体,合同涉价条款的调整要有明确约定,防止出现歧义。

(四)水、电等管线迁移工程乱取费问题。该项目的管线迁改工程采用直接委托形式,均未招标,管线迁移工程计价除按安装定额套项,配套的费用定额取费后,另计取了建设单位管理费、基本预备费、标书编制费、前期工程费等不应由施工单位计取的费用,共计639.16万元。此问题为普遍性问题,由于供水、供电工程项目的施工由相关部门垄断,造成了它工程施工收费随意性较大。随着城市建设的脚步越来越快,水、电等配套工程也越来越多,投资金额越来越大,类似情况如得不得有效遏制,会增加政府投资,加大财政负担。

四、对跟踪审计的思考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摒弃了以往的以事后审计为主的审计模式,强调事先的预防和控制,克服了事后监督的局限性,在规范建设项目管理,提高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方面,从源头上遏制投资领域的腐败行为上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相关配套制度有待完善,审计人员的从业水平难以满足越来越高的要求,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跟踪审计时间介入点模糊,审计效果不明显。工程建设项目一般要经历投资决策、设计、招标投标、施工、竣工结算等阶段,跟踪审计从不同阶段介入,审计效果就有所不同,而跟踪审计的时间介入点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从理论上讲是越早介入审计越好。本工程如果在招投标或签订合同签定前进行审计,效果可能会更好。但在项目审计实践中,一方面由于审计人员在评价前期决策是否科学方面缺乏相关专业能力,难以承担这个审计重任;另一方面,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的跟踪审计重点多是在施工和竣工结算阶段才介入,容易忽略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合理的决策已实施,招投标的不足大多无法补救,跟踪审计的效果就不够充分、不够明显。

(二)缺乏完善和规范的跟踪审计操作规程。由于没有完善规范的跟踪审计操作规程,对跟踪审计的职责、范围、内容和程序等没有明确规定,致使跟踪审计效果要根据审计人员的个人素质来决定。同一个项目有好几种专业,需要各个专业的审计人员,没有完善规范的跟踪审计操作规程来约束各专业审计人员,就会出现各有各的做法,有的人可能会介入得多一些,有的人可能会介入的少一些,导致降低审计质量,增加审计风险,同时审计的权威也受到影响。

(三)跟踪审计深度难以把握,审计目标偏离。跟踪审计是对项目全过程的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频繁地介入,实施审计,提出建议,供相关建设管理单位纠正和改进工作,很容易使审计人员偏离监督咨询建议的审计目标,介入到建设项目管理的职能范围中。比如,关于建设现场签证问题,国家明确规定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职责和具体操作规范,而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往往先要跟审计人员表态后自己才签署。这样很容易造成各方利益的冲突,破坏跟踪审计所建立的权力制衡机制。

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贯穿始终的全过程审计,涉及到项目建设的方方面面,所以需要充足的审计力量,以满足跟踪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和专业性。然而,在目前有限的审计力量情况下,面对如此繁重的审计任务,审计风险必然增大。

政府投资审计人员如何通过跟踪审计来确保最大社会效益, 如何扬长避短?下面谈点个人体会建议:

一是跟踪审计要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在对重点项目开展跟踪审计时,要区别项目不同情况,明确审计目标,抓住重要环节、关键时点和重点内容以及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开展审计。跟踪审计要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督,并不意味着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必须有效把握“审计控制点”。所谓“审计控制点”,一般也是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点,因项目特点性质而有所不同,如前期决策、设计、招标投标、隐蔽工程验收、材料与设备的采购、重大变更等环节,进行不定期地跟踪审计,这些“审计控制点”或是对建设项目的后续建设产生重大影响,或是对工程造价准确性产生重大影响,或是施工单位常选择做弊而后期难以考证的重要环节,而且根据审计经验,也是项目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容易产生问题的环节。抓住了“审计关键点”,就可以变全天候的审计跟踪为“审计关键点”的审计跟踪,从而提高跟踪审计的效率,降低跟踪审计的成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审计机关开展跟踪审计要准确定位。要恪守《审计法》赋予的监督职能,把握好审计机关是监督者的角色定位,要依法独立实施审计监督,做到“到位而不越位、不错位”,不能替代建设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应负的职责,也不能混同于被审计单位的内审部门。要坚持在法定职权内开展跟踪审计工作,不能因审计介入时点提前,而去参与项目管理。所以,在跟踪审计中时刻把握审计定位,明确审计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中应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可能出现审计不到位或者错位、越位的情况。

三是重视资料库建设,项目结束后认真研究总结。由于跟踪审计时间跨度大,有的项目会延续几年,在审计过程审计组要重视项目资料库的积累建设,及时收集项目基本情况及相关法规等资料,这样即使遇到审计组人员变动,也可以保持审计工作的延续性,并为后续审计工作提供参考。

如何使跟踪审计发挥及时性、建设性、效益性作用,需要我们积极的探索和总结。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方向,适应国家治理的要求,国家审计要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目标,代表全体社会成员对国家相关部门及其成员进行经济监督,保障公共权力正确使用,推动国家治理的改善。审计不仅仅是核实损失,更重要的是减少损失,这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审计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三篇:政府审计案例题

案例分析

1.某市外环高速路工程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由市财政负责拨款、市高速路指挥部负责项目建设。2008年9月,某路桥公司与建设单位签定了高速路A路段工程承包合同。工程完工后,市审计局依据审计法和市政府委托对建设单位实施工程决算审计,发现该单位被施工单位高估冒算、多计工程量,从而多付工程款5 100余万元的问题后,依法做出《审计决定》,要求建设单位迅速追回多付的款项。建设单位依据《审计决定》,多次催要款项而无果,便采取后期资金不付给的办法来达到落实审计决定的目的。

【要求】

(1)如果施工单位对该审计决定不服,该施工单位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2)请指出工程决算审计的思路。

(3)若在工程决算审计中涉及到设计变更,请问设计变更审计的要点是什么?

2.某工程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确定了一个中标单位并准备签订施工合同。该工程在施工图设计没有完成前,业主通过招标选择了一家总承包单位承包该工程的施工任务。由于设计工作尚未完成,承包范围内待实施的工程虽性质明确,但工程量还难以确定,双方商定拟签订固定价格的施工合同,以减少双方的风险,合同签订之后,某审计小组对该施工合同进行了事前审计,审计发现合同部分条款规定如下:

(1)乙方按业主代表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乙方不应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的责任。

(2)甲方向乙方提供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和地下主要管网线路资料,供乙方参考使用。

(3)乙方不能将工程转包,但允许分包,也允许分包单位将分包的工程再次分包给其他施工单位。

(4)工程质量标准:达到甲方规定的质量标准。

(5)乙方承诺的质量保修:在该项目设计规定的使用年限(50年)内,乙方承担全部保修责任。

【要求】

(1)该工程采用固定价格合同类型是否合适?为什么?

(2)请逐一指合同的条款有哪些不妥当之处?

(3)审计人员发现合同条款的不妥当之处,如何处理?

(4)分析合同签订前和合同签订后审计的利弊。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审计署对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09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并延伸审计了国资委管理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等20家下属单位。审计中发现:

(1)2008至2009年,国资委产权交易监测网络项目和上市公司国有股监测网络项目未按计划及时实施,至2009年底预算执行率为26%,资金结余513.49万元;

(2)2008至2009年间,国资委所属的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下的轻工业人才交流 培训中心将“培训楼维修改造”项目的建设资金250万元,转移至由该中心主

任等3人成立的公司及另外一家民营公司;

(3)截至2009年底,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所属冶金科技发展中心等4家单位账外私存资金共计918.05万元,支出共计548.75万元,主要用于发放职工奖金福利和外聘人员工资。

【要求】

(1)根据《审计法》规定,我国财政审计的主要范畴是什么 ?

(2)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外,对国资委进行审计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3)根据上述资料,逐一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4)若对上述的问题一进行审计,应重点审计预算执行审计的哪些方面?

4.审计署在开展国债专项资金审计时,对某省平潭县东澳渔港防波堤国债项目(该项目资金来源国债转贷资金2600万元,占项目资金总额的80%)进行了审计,发现该项目在招投标、工程管理中一些做法如下:

2008年8月,东澳渔港工程指挥部未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擅自组织2家施工单位对该工程的防波提项目进行邀请招标,标底价格为3588万元,超出工程概算955万元。当月,福建省渔港建设工程公司以3031万元的投标价格中标,中标价格比工程概算高出398万元。

随后,该公司将全部工程转包给下属临时成立的、没有任何施工人员和设备的东澳渔港项目部。据调查,东澳渔港项目部按该工程标的2.5%向中标单位上缴管理费。东澳渔港项目部承包到工程后,全部分包给北京中科力爆炸技术工程公司以及个体户卢圣文等5户临时拼凑的、无任何资质的农民施工队。 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直接确定,共由7人组成,其中招标人代表2人,本系统技术专家2人,经济专家1人,外系统技术专家1人、经济专家1人。开标会由市招投标办的工作人员主持,市公证处有关人员到会,各投标单位均到场。开标前,市公证人员对各投标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并对所有投标文件进行审查,确认所有投标文件均有效后,正式开标。

【要求】

1.如果你是审计人员,请指出该项目施工招投标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或不当之处,并列示正确的做法。

2.分析标底价格、投标报价、中标价、合同价之间区别与联系。

3.招投标审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在该项目的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审计人员应该如何处理?

5.2008年8月至2009年5月,某审计小组对某水利工程的堤防隐蔽工程进行审计。经审计发现,堤防隐蔽工程等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隐患和效益不高问题,在堤防隐蔽工程建设中,部分施工单位买通建设和监理单位,弄虚作假,偷工减料,水下护岸抛石少抛多计,水上护坡块石以薄充厚,工程质量令人担忧。抽查5个标段发现,虚报水下抛石量16.54万立方米,由此多结工程款1000多万元,部分堤段的枯水平台已经崩塌;抽查11个重点险段发现,水上块石护坡工程不合格的标段达50%以上。在这一工程建设管理中,有关责任人以权谋私、大肆受贿。

【要求】

1.从该案例的背景资料来看,该项目的审计主体应该是谁,为什么?

2.如果你是审计人员,你从哪些方面对该隐蔽工程进行审计?

3.隐蔽工程的审计风险一般都比较大,审计人员如何规避隐蔽工程的审计风险?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审计署于2005年对中国农业银行(以下简称农业银行)总行及其北京、天津、上海等21家分支机构2004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中发现:山东某学院2004年末银行贷款余额高达6.53亿元,日均利息支出10多万元,靠财政拨款和学校学费收入结余还贷难度很大。另外,当前高校贷款普遍以学费收费权作质押,而学费收入属财政性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一旦高校贷款到期不能偿还,银行难以真正行使对收费权的质押权力。

【要求】

1.财政性资金主要包括哪两部分内容?

2.抵押贷款与质押贷款有哪些区别?贷款余额高达6.53亿元,日均利息支出10多万元,可能会给银行带来哪些风险?

3.从贷款审计合规性角度看,贷款审计的重点是什么?主要有哪些方法?

第四篇:政府决策案例分析[大全]

【政府决策案例分析】政府重大决策需要经过哪些程序?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指出,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

“这是近年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进程中,一个非常具体的很有见地的进步。”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应松年指出,公开、参与是提高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与公信力的基本程序要求。如果能够按照意见规定的“五大程序”进行,政府决策就能做到基本正确、避免失误。

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当前,一些行政机关违法决策、随意决策、拍脑袋决策问题仍然存在。针对此,意见在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方面提出了新要求。

意见指出,作出重大决策前,要广泛听取、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意见采纳情况及其理由要以适当形式反馈或者公布。完善重大决策听证制度,扩大听证范围,规范听证程序,听证参加人要有广泛的代表性,听证意见要作为决策的重要参考。重大决策要经政府常务会议或者部门领导班子会议集体讨论决定。重大决策事项应当在会前交由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能提交会议讨论、作出决策。

意见要求,完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凡是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决策事项,都要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重点是进行社会稳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风险评估。要把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未经风险评估的,一律不得作出决策。

意见强调,加强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在重大决策执行过程中,决策机关要跟踪决策的实施情况,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对

决策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全面评估决策执行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对决策予以调整或者停止执行。对违反决策规定、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追究责任。

第五篇:政府职能转变案例分析

案例:

高碑店乡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东部,素有长安街东第一乡的美誉。上世纪70年代末以前,高碑店乡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是北京的蔬菜供应地之一。80年代后期,农村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迅速发展。9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北京整体规划调整和城市建设东移,该乡城市化进程加快,使这里成为典型的城乡结合部。人民政府和地区办事处两套体制并存,成为典型的城乡结合部行政管理模式。随着大量国家和市级重点工程的实施,大量农民土地被征占,产业发展空间被挤占,社会矛盾激化,群体性事件频发,高碑店乡成为北京集体上访第一乡。近年来,高碑店乡不仅解决了大量社会矛盾,而且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区域整体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进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与社会和谐良性轨道。 分析:

高碑店乡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从一个“叫农村无农业,称农民无土地,农转居无工作”的三无乡,转变为北京的“十富乡镇”和“最美丽乡村”,从一个“上访大户”转变为和谐乡村,其关键在于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即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真正将工作重心转向民生,并采取了切实有效的举措。

上级政府将土地征用、出让给其他用地者以后,给城乡结合部留下了大量问题,包括失地农民的就业、基本生存保障、征地带来的生活水平下降和不满等等,只能由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来解决。在城乡结合部,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的职能如果不进行真正转变,继续以招商引资和追求GDP为中心,只会加剧这些区域的不稳定。高碑店乡在严峻的形势下,变被动为主动,花大力气帮助失地农民解决就业、培育与城市接轨的附加值更高的产业、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建立社会矛盾预警和调处机制等等。将政府职能转变落到了实处。

在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高碑店乡的地方政府召集当地村民把散落在街巷、居民内的几十家销售制作古家具户组织起来,培育出北京市特色商业街——高碑店古典家具一条街。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传统文化产业项目,完成了传媒产业一期项目和时尚文化产业园区的整体规划。充分体现了该乡的富民工作目

标,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除此之外,该乡通过实施“千人就业行动计划”、“双六百工程”,就业保障工作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6000多人通过就业指导,获得稳定的岗位,4000多名农转工自谋职业人员通过学习获得技能证书,500多名农转工自谋人源通过劳务派遣组织和社区灵活就业得到了就业保险援助。当地政府支持成立的“爱心超市”,基层残疾人俱乐部,康复工作站,积极解决全乡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

政府还将城乡结合部纳入城市统一的基础设施及社保、养老、医疗体系,消除城乡分治。也就是说,城乡结合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原住民的社会保障、养老保障等,应该作为公共服务由政府财政统一支付,让城乡结合部原住民享有其他城市居民一样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政府近些年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其职能转变的理想目标。高碑店乡政府基于这个目标,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有效改善当地的问题,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上一篇:争当新时期高技能人才下一篇:中二班上学期班务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