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2023-05-29

第一篇:怎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张桂青

一、医患关系及特点

首先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促进社会和谐。医患关系是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与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所形成的一种特定的人际与社会关系。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指医生与患者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真诚沟通、密切配合的一种情景和状态。

关系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状况,是指人与人或人和事之间的某种性质的联系,是人与人或人与事之间的相互关联与牵涉,以及对有关事物的影响及其重要性方面,同时还表明与某种组织有关的方面。

人际关系是指在生产和社会活动中,人与人相互接触、相互交往,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关系。医患关系是指医务人员为一方,而病人为另一方的人际关系,是在医疗环境下具体化的形式。

医患关系的性质是指医疗机构与患者及家属之间因诊断和治疗、护理等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它是一种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属于民事法律关系。

医患关系的特殊性表现在缔约的强制性、内容的相对不确定性、医疗的专门性与医患双方知识的不对等性、履行合同的未知性和风险性、当事人之间具有的协作关系和医生对患者自己的选择权、决定权的尊重。

二、构建良好医患关系的必然性

构建良好医患关系的必然性体现在医患双方有着共同的目标 -- 防治疾病。医生应该尽最大努力为患者解除病痛,充分理解与体谅患者的痛苦与社会背景情况。而患者要充分的信任医生,并积极配合诊疗。只有医患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医患关系。

三、构建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性

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祛除医生的心理压力,医生也才能放手为患者诊疗疾病,甚至会取得超出预期的成功。医生敢于在工作中承担风险,患者也才能接受更高层次的诊疗,也才能使患者转危为安,战胜疾病,赢得生命。患者也只有在没有猜疑、充满温馨和人文的关怀之下, 伤病痊愈的才会更好更快。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还体现在能够明显减少医疗纠纷。

一位作家说:医院是生大恨大爱的地方;这里有重获生命的喜悦,也有痛失亲人的悲伤。某患者曾对家人说:“这家医院好,有病就去那,放心啊”。北大一个教授直言北京某三甲医院说:“我告诫我的家人,永远不要进那家医院。三次看病三次受到伤害”。可以看出,良好的医患关系对医院声誉和发展的重要性。

四、医患关系的现状 目前医患关系的不和谐已到了历史的冰点。医疗纠纷的受案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患者对医院及医务人员的信任度不断下降。医生和患者互相提防,都把对方当成了“假想敌”,相互防范。而媒体的推波助澜式的负面宣传,更使得医患关系变得异常紧张。

PPT12 中的两幅画面中可以形容医患关系的现状:一位病人可以出院而不出院,赖在医院不走,认为是在住免费的宾馆;另外一个病人家属在手术之前,告诫医生小心一点儿。

PPT13 中的画面:患者家属把棺材陈列在医院的大厅里,把花圈摆放在候诊大厅里,很多人围攻医院,甚至殴打医护人员。

从 PPT14 中的画面可以看到深圳一家医院的医护人员戴着钢盔查房上班,很多医护人员打出横幅要求严惩凶手,打击医闹,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

有人说中 国 医师不快乐。 2009 年 9 月 15 日一名男子冲入同仁医院,把耳鼻喉科主任徐文砍伤,不到一周,同仁医院眼科医生和一名护士被打。 2012 年 3 月的哈医大事件和北大人民医院的事件,以及温岭杀医事件无不让人痛心疾首。

中国医生当前的处境。有人形 容中国 医师目前的状况是执业环境恶劣、人格尊严受辱、人身安全不保、身体状况堪忧。

一位医生感慨,某患者看病时,居然带着录音笔、摄像机,将医生的一言一行都录了下来,以便随时“对簿公堂”,患者把医生当成了潜在的起诉对象,做医生真是太难。

医生们亦把患者当成潜在的对簿公堂者。对患者“防卫过度”,必要不必要的检查都让患者去做,以备法庭举证。一些医生不再愿意冒风险,该做的手术不做了,该闯的禁区不闯了,把看病当成了“修理机器”,把术前谈话变成了“风险罗列”,医患之间缺乏应有的感情交流。而所造成的结果是,医生和患者互相提防,都把对方当成了“假想的敌人”。

五、如何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

首先,把“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落实到医疗服务中。尊重病人的人格,充分同情和理解病人的社会处境。维护病人的尊严和隐私。尊重患者对诊疗的建议和要求。

第二,改善和提高医患沟通技巧。医生在工作中通常兼具有多重社会角色,应该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在医疗过程当中, 70% 以上的医疗纠纷都和语言的不当有关。

有人统计,在医患沟通中,患者最不喜欢医生说的话有: 1. 跟你说了你也不懂,占 18.26% 。2.想不想治?想治就回去准备钱吧!占 17.40% 。3. 我推荐的药你不吃,后果自负,占 14.93% 。4.到外面去等着,占 14.31% 。5. 脱啊,害什么羞,人体器官我们见多了,什么隐私?占 12.01% 。 6. 用国产的还是进口的?关键是要当病人的面说,国产的疗效差、副作用大,优点是便宜。而进口的疗效好、副作用小,缺点是偏贵 . 占到 12.23%. 7.怎么拖这么晚才来看病啊?占 8.11% 。8.你知道这病后果有多严重吗?占 7.81% 。

六、医患沟通的临床实践

医患关系是医疗中人际关系的首要问题,而良好的沟通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法宝,每个医生进入临床工作中都会深有体会。下述几点是是医生行医过程中的总结,医生的沟通品质靠一点一滴积累起来。

(一)与患儿沟通的技巧 1 .首先是言语沟通的技巧

在与患儿交谈时医生要面带微笑,声音柔和亲切,为患儿检查前要不厌其烦地向讲解,做哪些检查以及可能有的不舒服,但不会有疼痛,有针对性消除其疑虑、恐惧,使患儿能够积极配合诊疗工作。与患儿谈话,要尽量使他们感到轻松、舒适。不要使用暗示性的语言,如说“这项检查不痛”,说完患儿也许会大哭,是因为这句话暗示检查会带来疼痛。

2 .非言语沟通

了解患儿的肢体语言,并通过自身的肢体语言给患儿以亲切感,如轻抚患儿、拥抱患儿及轻拍等动作都能够给患儿以信任感和安全感。

(二) 与青少年患者的沟通技巧

沟通交流的原则为沟通双方应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医患关系;交谈不仅局限于“谈”,除交流外,医生还要采取某些措施,如主动的帮助青少年做些事情或者专心听患者的苦楚。交谈要注意体态语言的运用;注意保密的原则。沟通要做到,话题要积极,要适应青少年的特点;关心体贴青少年,沟通时语言要委婉;从严要求,态度温和;消除患者的焦虑,讲清预后。

(三) 与老年患者沟通的技巧

与老年患者沟通时要充分重视患者;热情耐心、认真负责;尊重老年患者、关心体贴;谈话时要恰当的控制和引导老年患者;当其喋喋不休的唠叨家务事时,要将其引导到讲述疾病方面。同时还要善于运用体态语言。

(四) 与特殊患者沟通的技巧

1 .与预后不良患者,如重度残疾、恶性肿瘤、危急重症、慢性病的患者等沟通时,要充分的表达同情心以及正向的态度,以中性的立场为患者谋求最佳的治疗方式。

2 .与有疑病倾向患者的沟通时应注意。这种患者有疑病倾向,他们会过份地关心自己的身体状况,会担心身体某部分有病。对这类患者,除了认真地排除是否真患有身体疾病之外,还应该给予患者适度的支持与关心,发掘患者成长中的问题及内在的心理矛盾与冲突,帮助患者分析原因,帮助患者正视自己在现实生活当中遭遇到的困难,转变注意力,指导和教会调适的方法。

3 .与有过多抱怨的患者沟通时,医生须了解其真正问题,并不在于所抱怨的事情上,而是对于生活事件、现实状况适应不良的结果方面。应该从解决这些问题入手,通过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沟通策略。

4 .与充满愤怒的患者沟通时,医生应以坦诚的态度表达积极的协助意向,并设法找出患者遭受挫折及压力的来源并加以疏导,让患者体会和认识到自己的愤怒,并在其平静时说明愤怒的情绪和行为会加重病情,延长病程。医生应采取措施感化患者,让其对不良行为有所认识,并且给予关心、疏导,平息患者的愤怒情绪和冲动行为。

5 .与依赖性强的患者沟通时,要了解患者的人格特点,帮助其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鼓励其主动解决问题,并帮助他人解决困难,以产生成就感,同时有效地、适度地利用各种资源条件提供协助,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信心、减少对医务人员的依赖。

6 .与自大患者沟通时,医生应尽量避免正面的冲突和争吵,应该巧妙地将狂妄自大的态度引向积极的方面。

(五)提高患者满意度

一段经典的医患对话(一例心脏搭桥术前谈话):病人问医生说:“手术很危险吗?”医生说:“废话,心脏手术啊,能不危险吗?”病人说“危险性到底有多大啊医生?”医生说:“这不好说,碰上了你就自认倒霉吧。”病人说:“我今天住院,哪天能手术呢?”医生说:“说不准,谁知道你还有没有别的毛病?”病人问:“手术的费用有多少?”医生说:“不好说,要看手术是否顺利 , 五万起价,不封顶。”显然这是一段不和谐的对,会让病人感受到不舒服。

另外一段对话,病人的感受会完全不同:病人问:“手术很危险吗?”医生说:“确实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总体还是安全的。”病人说:“危险性到底有多大啊医生?”医生说:“一年手术几百例,有问题的也就几例。”病人说:“我今天住院,哪天能手术呢?”医生说:“如果你没有其他的问题,后天就能手术了。”病人问:“手术费用是多少啊?”医生说:“一般4 . 5万左右,很少有超过五万的。 ”

上述两段不同的对话显然会带来患者不同的满意度,而患者的满意度是实际得到的 / 期望得到的,即让病人实际得到的越多,满意度越高。要让病人的期望值接近于客观的实际。如果其期望值是处在夸大的不合理的状态,会降低患者的满意度。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应将人性化理念融入医疗服务与医院管理的全过程中,改变以往“病人来医院是看病,医院对病人是只管治病”的陈旧观念,树立医疗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的现代医学模式。医院应在尊重、理解、关怀病人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寻求服务创新点,通过人性化的服务不断提高群众对医院的满意度。

对病人本人而言,满意度至少涉及期望值和代价两个因素,期望值和实际疗效的差值愈大,病人愈是不满意。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生有必要尽早了解病人对治疗的期望值,并通过交谈帮助病人校正不切实际的期望值。但如果病人的期望值偏低,疗程未完,病人已经感到满意,便主动中止了治疗,也会对治疗的不利。

有的病人尽管取得了相当好的疗效,但若是病人认为付出的代价太大,如耗费的时间太多,排队等候看病带来了很大的烦恼,大量金钱的支付,耽误了自己的学业、工作和家庭生活等,也会让病人的满意度降低。

七、医患沟通的方式和注意事项

沟通时要注意一个要求、两个技巧、三个掌握、四个留意、五个避免、六个方式。 一个要求是指对患方诚信、尊重、同情和富有耐心。两个技巧是指: 1. 多听病人的诉说学会倾听,多用通俗的语言介绍病情、疗效、用药和对病人的检查。 2. 关心病人在就医过程当中的生活和不便。三个掌握:及时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病人的医疗费用以及病人的心理状态。

四个留意: 1. 留意沟通对象的情绪和对沟通的感受与反应。 2. 留意沟通对象的受教育程度。根据受教育程度的不同,针对性性对病情进行解释。 3. 留意沟通对象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4. 留意沟通对象对肿瘤以及危重症疾病诊疗的期望值。

五个避免 :1. 避免强求病人当时接受。 2. 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语言。 3.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词汇和术语。 4. 避免强求改变病人的观点与做法。 5. 避免压抑病人的情绪,不让病人尽情表达。

六个方式 :1. 进行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 2. 要互换沟通对象,如主任和医生之间的沟通,家属与家属之间的沟通; 3. 集体的沟通,医患双方都要集体参加、统一解释、一次性解决。如请病人家属到场,让其理解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诊疗工作; 4. 签署知情同意书的书面沟通形式; 5. 协调同意沟通; 6. 实例对照比喻沟通,以其他同病而且疗效较好的患者作比较,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1 .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的主体沟通,以有效的提高服务质量,及时化解医患矛盾和纠纷,增强病人对医院的信任度和对医务人员的理解与尊重。而医院通过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投诉处理制度,及时受理和处理病人投诉,定期收集病人对医院服务的意见,及时持续改进,不断完善。

2 .医务人员还要充分尊重和维护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要体恤患者的痛苦,同情患者的困难,尊重患者的想法,打消患者的顾虑,努力让患者获得身心的健康。

3 .为病人提供精湛、优质的技术服务。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医生面对疾病永远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而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也在于有一支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专家队伍。

4 .严格医院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医学是尚未完全被人类所认知的科学,还有需要人类不断探索的领域,有些疾病目前尚不能完全治愈,或者没有治疗把握,而疾病对于患者,却是危及生命的头等大事。因此,在为患者提供精湛技术服务的同时,还必须努力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尽量减少差错和事故,提供安全放心的医疗服务。

5 .建立医疗告之制度,增进医患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开展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坚持住院病人费用清单制。大力推行“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新模式。让患者充分知晓收费标准、药品价格、病情、该做何种检查、主治医生,做到“五个明白”。 做到对诊疗程序、诊治专家、手术应履行的手续、诊治的项目和价格、服务的承诺的“五个知道”。对检查、诊疗、用药、收费、服务做到“五个放心”。

医患之间,和则两利,伤则两害。无论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医生都是神圣的职业。古人云:“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全社会应该形成尊重医生,信任医生的风气,对医院的暴力行为做到零容忍,杜绝任何对医生施暴的行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第二篇: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近年来,由于医疗纠纷明显增多,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加上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纠纷日益突出,医患关系紧张演变成为医患矛盾,逐渐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面对这种局面,医院以及医护人员应从自身做起,及时转变观念,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加强医患沟通,架起医者、患者及其家属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增进相互理解,化解医患矛盾,共同营造文明的医疗环境,切实维护双方的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当前医患关系的状况

一直以来,医患关系基本是健康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医疗行业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医患关系紧张演变成为医患矛盾,困扰着我国医疗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据中国医师协会调研数据显示,我国医疗纠纷的数量与案件增长较快,每年约以30%的速度增长。在频发的医疗纠纷中,因技术原因引起的不到20%,其余80%是由于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等问题引起。同时,由于医疗纠纷增多,导致部分医生在工作中因缺乏安全感而采取规避风险的“防御性医疗行为”,不愿施行风险性较高的诊疗手段,原本凭经验就可以诊断的病情却增加了许多检查项目,不仅浪费了卫生资源,也使医患关系陷入继续恶化的怪圈。

(二)医患纠纷形式各异。近年来医患纠纷形式多样,内容不尽相同,其中包括医疗态度、医疗收费、医疗过失、医疗事故、医疗美容、医用产品质量等纠纷。例如,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在我国整形美容行业兴起的近10年来,因美容引起的投诉平均每年有2万起,成为医患纠纷的新内容。

(三)医患矛盾尖锐化。近年来,我国因医患关系紧张而导致伤害医务人员的事件时有发生,有些地方甚至因矛盾激化引发杀人和爆炸等恶性事件。

(四)医疗诉讼明显增加。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纠纷日益突出,医疗事故侵权纠纷案件和医疗服务合同纠纷不断增多。

二、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医疗行业作为与人民群众的健康、生命直接关联的特殊行业,一直备受社会的关注。在医疗费用、药品价格不断上涨的今天,普通百姓自然对医疗服务的改善寄予厚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事实却难尽如人意。导致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主要有:

(一)医疗费用的迅猛增长同群众经济承受能力不相称。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有公费医疗,加上昂贵的外国药品、设备不能进口,病人所需支付的医疗费并不高。改革开放后,进口药、贵重药、大型设备检查等逐渐增多,医疗费用上涨较快,另外随着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逐步推行,患者自负医疗费用比例增高。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没能及时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医疗商业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保障体系还远未完善,建设滞后的医疗保障体系,导致很大一批没有参加医疗保险的人群,支付医疗费用较困难。如:一些困难群众和下岗职工、退休职工等对医疗收费特别敏感,医疗知识欠缺的他们,当对医院过高的期望值未能达到时,往往针对医疗服务价格问题,对医务人员抱不信任态度,小题大做,无理取闹,甚至无视法律,做出一些极端行为。

(二)患者的完美期望与现代医学预期疗效不相符。从哲学的观点而言,人体属于一个"灰箱",现代医学对其既不是一清二楚(即所谓"白箱"),又非一无所知(即所谓"黑箱") 。这样,医生在治疗疾病时,可以估计到的治疗效果只是一个概率(正如现在天气预报的降水概率一样)。也就是说,尽管医生尽心尽力去治疗每一个病人,仍然有一定比例的病人由于种种原因达不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在实际工作中,相当部分的医疗纠纷是由于医疗费用、治疗效果与患者的期望值不相符所引起的。当病人在付出自己经济能力难以承受的医疗费用而治疗效果又不够理想时,有个别人就迁怒于医院和当事医生,引发医患矛盾,使医院和医生蒙受本不应承担的损失。

(三)医患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导致医患关系不和谐。相当一部分医务人员未能及时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服务观念仍停滞在计划经济时代,有施医者的观念。只注重将疾病放在第一位,而忽视了病人生理、心理的感受;只注重自己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忽视了与病人的沟通和交流,忽视了人文知识的学习和与社会交流能力的提高,服务意识淡薄,人性化服务不够,沟通渠道不畅。因此,有时往往因交流时用语不当,而令患者产生猜疑和误解。在目前一项对医患关系的研究中表明,绝大多数的纠纷源于医患双方的沟通不够或医疗服务不到位。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48%的医师认为医患关系紧张原因在于沟通太少,50%的病人认为是缺少沟通。由此可见,这是医患冲突最直接的导火线。

(四)在新形势下医患关系出现新的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患者的质量意识、参与意识、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医患关系出现了新的矛盾。一是患者维权意识增强(如知情同意权、择医权、隐私权等),而卫生立法滞后,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等。随着普法的深入,人们的法制意识在不断增强。如果患者认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好,患者及其家属往往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导致医疗纠纷案件增多。二是患者的参与意识增强。由于健康知识的普及和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患者到医院就诊的主动性大大增强。患者要求了解治疗的有关信息,要求医务人员多解释和沟通等参与治疗的愿望亦日趋强烈,过去完全由医务人员决策进行治疗的状况已不再适应当前的医疗服务需求。三是患者将就医行为简单理解为商品买卖行为,忽略了医疗工作是高技术、高风险和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一门科学。四是新闻媒体对医院的正面宣传不够,个别媒体过分渲染炒作,缺少对医务人员的理解。五是由于国家对医疗投入严重不足,医院必须采用市场经营手段养活自己,压力非常大,不得不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维护医院的切身利益。六是现有的法律制度不健全,医疗纠纷在处理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给执法人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对无理取闹者很难做出果断处理,没能有效地将医疗纠纷事件扼杀在萌芽之中。

三、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措施

总的来说,医患关系紧张既有其深层次的社会因素,也有关系到双方利益的经济因素。面对这种局面,国家的医疗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至少现阶段仍无法健全,而完全寄予患者的理解和配合,也过分天真。总之,医院以及医务人员应从自身做起,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一)及时转变观念,善于换位思考。医务人员只有转变观念才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医疗行为。在现代医学模式下,医患关系已不再是单纯以义务为基础的传统伦理关系,而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基础的特殊契约关系。患者已不再把就医看作求医,而是看作自己的一种权利。因此,医院应从规范医疗行为入手,重视法制建设,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引导医务人员运用法律知识指导临床工作,规范行医,依法行医,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三)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医疗服务质量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是检验和衡量医疗服务工作的根本标准。患者到医院就诊,目的是想尽快恢复健康。如果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好,患者的满意度高,医患关系就融洽;反之,医疗技术效果不令人满意,服务态度不好,导致患者的不满,就有可能酿成医疗纠纷。因此,要切实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落实医疗质量与安全责任追究制,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院不仅要跟上医学技术发展的步伐,而且要追踪国际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先进理念,加深对医疗服务质量内涵的理解,制订行之有效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并注重制度的落实。在为患者提供高新精湛技术服务的同时,还必须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尽量减少差错和事故发生。

(四)加强医患沟通,促进双方交流。医患沟通是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与患者及其家属在信息方面、情感方面的交流,是构筑和谐医患关系的一座桥梁,也是密切医患关系的重要策略。大部分医务人员只注重在临床技能上下工夫,而忽视患者的感受,他们或是缺少医患沟通技巧,或是不够重视,往往会让患者产生抵触情绪。因此,要加强医患沟通技能的培训,掌握心理沟通的艺术。

(五)加强舆论引导,营造文明医疗环境。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舆论引导工作作为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动员群众的强有力工具,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应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善于借助舆论力量,正确引导舆论,用大局观念去引导群众妥善处理医患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多宣传卫生系统模范人物的事迹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方面的先进典型。

总之,要构建相互信任的和谐医患关系,就要医患双方善于进行换位思考,加强沟通,增进理解,共同营造文明的医疗环境,这样才能维护双方的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第三篇: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构建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法:分析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及现状,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医院质量管理。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对患者真诚可信,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加强社会监督等,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有效途径。结论在构建和谐社会、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无论是医疗卫生部门,还是病人或社会各界,都应当相互协作,相互理解,使之形成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与诉讼的发生’共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人与人的和谐要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注重促进入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更是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在和谐社会中的举足轻的作用。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作为卫生系统的一员,怎样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近年来,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是,医患关系紧张,彼此缺乏信任,医疗纠纷增加,是当前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构建信任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构建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是谋求医患双方崇高价值取向共同归宿的基本条件,是减少医疗纠纷与诉讼的最有效的预防机制。

1 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

医患关系早期模式是病人对医生专业权威的依赖,20世纪下叶。医患关系朝医患共同承担责任的方向发展。医患关系在医疗活动中由技术关系和非技术关系两大部分组成,技术性医患关系有三种基本模式:

1主动一被动型医疗完全主动,患者完全被动;医生的权威不受任何怀疑,患者不会提出任何异议。

1引导一合作型医疗和患者都具有主动性。医疗的意见受到尊重,但患者可有疑问和寻求解释。

1共同参与型 医疗与患者的主动性等同,共同参与医疗的决定与实施。医疗此时的意见常常涉及患者的生活习惯、方式及人际关系调整,患者的配合和自行完成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2 当前医患关系的现状和主要原因

医患关系从总体上看,是基本和谐之中存在着局部的不和谐,和谐是主流,不和谐是支流。医患关系成因复杂,有医疗资源不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患者有意见:有医疗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好,群众不满意;也有更复杂的社会因素。既有体制、机制上的问题,也有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还有管理监督不力等原因,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医患之间缺乏信任是造成医患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理解,不能换位思考。部分医务人员不能设身处地替患者着想,而是较多地考虑医疗机构和自身的利益。而有些患者对医务人员也缺乏理解,不了解医学的复杂性。导致医患关系矛盾尖锐化、冲突化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对医生和医院消极、负面情绪;公众个人对医疗服务状况和质量普遍有不同程度意见或看法,医疗纠纷也逐年增多。

2.2医患沟通不够、医疗纠纷增加,是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在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中,由于医患沟通不够,医患关系不和谐导致的纠纷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二。同时极端暴力事件频频出现打砸医院、辱骂、伤害、杀害医务人员事件屡见报端。

2.3在医疗过程中缺少人文关怀,加剧了医患关系不和谐的情况。在有些医疗机构,医疗活动只强调依靠仪器设备,忽视医生与患者的交流。目前医患关系存在商业化的色彩与倾向,随着医院行业管理体制改变,医院的私有化和公立医院自负盈亏。医院更加要考虑如何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来维持医院生存、竞争和发展,使临床诊疗向高端消费、不适当消费发生异化,表现为以诊疗费不适当增高和高档设备、器材(一次性用品)不适当普遍应用为特征的过度医疗。

2.4法律诉讼化的倾向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律制度的完善,近些年经医学会鉴定、接受尸体解剖、通过法律诉讼途径解决医疗纠纷的情况越来越多。

2.5公众对医生和医院的矛盾感情和心理临床实践表明,不论哪一个社会、哪一个经济阶层的人,对医生和医院从心理上都是十分敬重和信赖的。都盼望医生和医院能提供及时、高效、便捷、温情、可承受的医疗服务。但是许多病人就医经历并不是愉快的,因此,患者和公众对医院和医生逐渐产生了畏惧、不满情绪,加上一些久而不决的医疗纠纷时常见诸媒体,从此引起广泛共鸣和义愤。

3 如何构建信任和谐医患关系

3.1分担医疗风险。化解医患矛盾在当前的医疗领域中,建立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的关键问题就是解决好医患矛盾,而这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医院、医务人员、患者和保险公司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医院与保险公司合作,成立医疗风险社会化分担机制。要公平、公正。在保护患者权益的同时,也应保障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权益。医疗风险,不但医疗机构及医师要承担,患者也应承担。只有这样,才能既保障整个患者群体的公平,同时也保障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公平,才能有利于整个医疗事业的发展。化解医患矛盾并不是单靠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出台一些规章制度或推出一些保险就可以完成的,作为矛盾的主体。患者在化解纠纷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要做到这一点,单靠患者自身的知识水平是很难实现的,它需要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在各种相关场合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医务人员不仅要让患者了解医学的科学性、实践性、技术性,而且也要了解其风险性及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并要他们了解个人可能存在的特殊体质和现有医疗技术的局限性。

3.2转变思想观念 医疗服务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医疗机构必须重视市场经济对医疗服务的影响,教育医务人员转变思想观念和服务意识。医院应成立道德委员会,对医生行为和工作进行道德和专业评判,制定相应的利益冲突约束标准,使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利益冲突最小,体现出科学、及时、低耗、高效、可承受的医疗服务。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上帝,全方位服务于患者、服务于社会。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必须转变家长制的医疗作风,积极听取病人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倡导医患双方共同研究治疗方案。

3.3要以人性化服务为中心,寻找服务创新点。在更加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患者在就医的时候不仅仅关注医院的医疗水平,而且更加关注医院的人性化服务。如何将人性化理念融入医疗服务与医院管理的全过程将是现代化医院建设和管理的重要课题。医院应就如何尊重、理解、关怀病人等方面采取措施,寻求服务创新点,通过人性化服务不断提高群众对医院的满意度。

3.4要坚持社会效益准则,打造诚信医院。各级医疗机构要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严禁各种“开单费”;努力降低患者的医药费用,建立医疗费用阳光制度,认真做好收费咨询工作,让患者和家属随时查询花费情况,让患者放心;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患者就诊过程中挂号时间长、交费时间长、取药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的“三长一短”现象;严格执行药品集中招标制度,杜绝药商在医院带钱促销药品的现象:实行医患协议制度,严禁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和接受“吃请”;聘请社会监督员,监

督医院的医德医风。

3.5要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促进医患沟通。为加强医患沟通,医疗机构要对医患沟通从形式、渠道、内容、要求、技巧、效果、考核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医务人员要有诚信,对病人或家属要尊重,具有同情心和耐心;多听病人的询问,多向病人介绍病情、治疗效果、用药和检查目的,关心病人在就医过程中的生活或不便;及时掌握病人的病情发展变化、医疗费用情况和病人的社会心理;留意沟通对象的情绪、受教育程度和对沟通的感受、沟通对象对疾病的认知度和对沟通的期望值;避免强求病人即时接受、避免使用刺激语言或词语、避免使用病人不懂的医学专业词汇、避免强求改变病人观点和避免压抑病人情绪。医院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投诉处理制度,及时受理和处理病人投诉,定期收集病人对医院服务中的意见,及时改进。医务人员要充分尊重和维护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要体恤患者的痛苦,同情患者的困难,尊重患者的想法,打消患者的顾虑,努力让患者获得身心的健康。

3.5要提供精湛、优质的技术服务,让患者放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再加上人类疾病谱的不断发展变化,这就要求医务人员不但要有好的服务态度,还要具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要不断地运用现代科学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同人类的各种疾病作斗争,用高新精湛的医术解除患者的病痛。医生对病人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诚心实意地为病人服务,把为病人解除痛苦视为终生最高追求。

3.6要严格医院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医学是一个尚未完全被人类认知的科学。还有一些需要人类不断探索的领域,有一些疾病目前尚不能完全治愈,或者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而疾病对于患者来说,却是危及生命的头等大事。因此,在为患者提供高新精湛技术服务的同时,还必须努力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尽量减少差错和事故。提供安全放心的医疗服务。

3.7建立医疗告之制度,增进医患之间相互了解和信任。要开展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坚持住院病人费用清单制。大力推行“以病人为中’心”医疗服务新模式。做到让患者对诊疗收费标准、药品价格、自己的病情、做何种检查项目、自己的经治医生“五个明白”;对诊疗程序、诊治专家、手术应履行的手续、诊治项目和价格、服务承诺“五个知道”;进而对检查、诊疗、用药、收费、服务“五个放心”。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是主导。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近年来,卫生部围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群众健康权益的责任。维护医院的公益性质,从发挥政府保障群众基本医疗的主导作用、改革医疗服务体制、转换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加强政府对医疗服务行业监管、大力发展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等诸多方面,积极研究探索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有效措施。作为卫生系统的工作者。我们也要积极努力,牢固树立忠实为群众、为病人服务的宗旨和理念,加强医患沟通,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通过为患者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赢得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尊重和认同,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做出我们的贡献。

第四篇:如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文/东方国际管理学院

总的来说,医患关系紧张既有其深层次的社会因素,也有关系到双方利益的经济因素。面对这种局面,国家的医疗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至少现阶段仍无法健全,而完全寄予患者的理解和配合,也过分天真。笔者认为,医院以及医务人员应从自身做起,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一)及时转变观念,善于换位思考。医务人员转变观念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因此,医务人员必须转变以下观念:一是转变患者是求医者的观念。在传统就医文化中,人们对治病救人的医务人员给予“悬壶济世”、“救命恩人”等许多赞美,也习惯于把找医务人员看病说成是求医。医务人员处在一个尊贵地位,患者处于求医、求救的地位,医患之间形成了主动与被动、支配与服从、施恩与受恩的医患关系。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缺医少药的时代已经过去。患者有了选择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条件,医务人员用被“求”的态度“打发”患者的观念显然已经不恰当。二是转变医务人员是施医者的观念。生命自主权是人的基本权利,医务人员必须尊重这项权利。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关系是医疗服务关系,医务人员为患者服务是医务人员的义务,而不是单向的施医者。医患之间的关系必须建立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彼此不分高低贵贱,医患双方才能互敬互让,和睦相处。三是转变为患者治病是恩赐的观念。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救死扶伤是每一位医务人员应尽的职责。如果医务人员对患者存在有“恩赐”的思想,就会产生高高在上的感觉。有了高高在上的感觉,在医患关系中医务人员就容易产生忽视患者的要求和权利实现的现象,从而发生不利于融洽医患关系的情况。四是转变单纯“治病”的观念。现代医学模式已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患者不仅仅需要治病,而且需要人性化的关心。那种只注重治病、不注重待人,只注重技术、不注重心理行医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医疗服务的需要。只有及时转变观念,善于换位思考,设身处置地为患者着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才能使医患关系朝向正常发展。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医疗行为。在现代医学模式下,医患关系已不再是单纯以义务为基础的传统伦理关系,而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基础的特殊契约关系。患者已不再把就医看作求医,而是看作自己的一种权利。因此,医院应从规范医疗行为入手,重视法制建设,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引导医务人员运用法律知识指导临床工作,规范行医,依法行医,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如:医务人员在履行某些治疗行为前,应先同患者进行交谈,包括病情、治疗的依据、治疗设备的原理、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均应告知患者,让患者根据情况自己选择是否做治疗和检查,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真正做到尊重患者,让患者充分享受就医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这样,医患关系就会更加融洽,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纠纷发生。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心血管内科,凡到该科诊疗的病人都会得到一种被称为“二问”式的医疗服务。“二问”即:一问是医生向病人询问“您了解自己的病情吗?”。医生第一次查房时,一定要问初入院患者一个问题:“您了解自己的病情吗?”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病人及其家属知晓所患何种疾病、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后的预期效果。二问是医生向病人询问“您对我们的治疗方案有哪些疑问?”。医生在为病人制定治疗方案过程中,都尽可能邀请患者参与决策,并了解治疗方案,让其知晓治疗方案的每一个细节,包括每一项检查的重要性、目的性,以及每一种药品的治疗效果、大概费用等。这些行为,不仅仅是为了保证医疗行为的顺利实施,也是对患者享有知情同意权的尊重。这种做法,深受患者的好评和支持,认为这种医疗行为确实是“走进患者的心坎里去了”。

强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医疗服务质量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是检验和衡量医疗服务工作的根本标准。患者到医院就诊,目的是想尽快恢复健康。如果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好,患者的满意度高,医患关系就融洽;反之,医疗技术效果不令人满意,服务态度不好,导致患者的不满,就有可能酿成医疗纠纷。因此,要切实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落实医疗质量与安全责任追究制,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院不仅要跟上医学技术发展的步伐,而且要追踪国际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先进理念,加深对医疗服务质量内涵的理解,制订行之有效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并注重制度的落实。在为患者提供高新精湛技术服务的同时,还必须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尽量减少差错和事故发生。2003年11月,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8人专家手术小组,来我国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开展医学交流活动。计划在该院为国内8位病人开展从诊断、分析、手术直至术后康复的全套医疗服务,中方医护人员全程跟踪观摩。在这个手术小组成员负责的一台心脏外科手术即将开始时,忽然传来一声“盯住他”!这是一位“洋医生”严厉地对手术室护士长发出的指令,要求她“跟踪”一位正在进行消毒操作的中方医生 。原来,这位中方医生没有严格按照规范操作,被“洋医生”当场发现。直到这位医生完全按照规范完成消毒操作后,才被允许上台进行手术操作,在场 的中方医护人员,都被“洋医生”的严谨作风给镇住了。另外,为了保证病人在麻醉、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的稳定,主刀医生还与麻醉科、重症监护中心等有关人员一起进行认真讨论,对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制订了周密、详尽的方案,以确保病人手术期间的生命安全。哈佛专家这种全力追求医疗质量“零缺陷”的工作态度,给我国同行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了我们深深的启迪。医疗质量管理存在医疗服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只有加强全程质量管理,动员全体医务人员追求无缺陷的目标,自觉避免工作失误,才能减少医疗纠纷发生,营造和谐强医患沟通,促进双方交流。医患沟通是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与患者及其家属在信息方面、情感方面的交流,是构筑和谐医患关系的一座桥梁,也是密切医患关系的重要策略。大部分医务人员只注重在临床技能上下工夫,而忽视患者的感受,他们或是缺少医患沟通技巧,或是不够重视,往往会让患者产生抵触情绪。因此,要加强医患沟通技能的培训,掌握心理沟通的艺术。同时,可开展形式多样的医患交流活动,比如举办医患联谊座谈会、患者家属咨询和医患面对面等,为医患沟通提供有效平台,实现医务人员与患者“零距离”接触。所谓“零距离”,简单地说就是无距离,就是医患双方平等,相互之间无隔阂。通过医患互动接触,可使医务人员更多地倾听患者意见,主动关心患者,了解患者所需,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隔阂和不满;又可让患者加深对医护工作的了解,认识到医患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医患之间心理距离近,感情融洽,医患关系就好。在良好的医患关系中,尽管医疗服务上存在些小缺陷,患者也能在友好的情感中予以谅解,从而避免和化解医患之间的许多矛盾和纠纷。例如:我国中国科学院院士、医疗界德高望重的医学家裘法祖教授在他60多年的从医诊疗实践中,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用心的沟通著称。有一次,一位老太太到门诊看病,说自己肚子不适很久了。裘教授认真询问了老太太的病史,再让她躺下,仔细地检查了她的腹部。检查后,老太太紧紧地握住裘教授的手久久不放,感动地说:“你真是个好医生,我去过好几家医院,从来没有一个医生按摸过我的肚子,你是第一个为我查体的医生。”老太太如此感动,不仅仅是出于对裘教授精湛医术的敬佩,更是对裘教授用心服务的感激。裘教授通过简单的体格检查,拉近了与老太太之间心理上的距离,让老太太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情感上的满足,融洽了医患关系。可见,有效的医患沟通,在医疗纠纷中可化干戈为玉帛。某些医体格检查都不去做,怎能令患者感到满意呢?

(五)加强医德教育,依法诚信行医。诚信经营是医院运营的基本准则。从有关媒体报道看,医院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类:一是经营失信,如乱收费、收红包、虚假广告、采购劣质材料、科室外包等;二是违法行医,如药品回扣、玩忽职守、超范围行医等。因此,要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医德医风教育,培养医务人员高尚的医德,把病人利益放在首位,尊重和关爱病人,积极为病人排忧解难。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养成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执行首问负责制、首诊负责制和首办负责制,积极提高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塑造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树立诚信意识,遵纪守法,诚信行医,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严禁各种"开单费";努力降低患者的医药费用,建立医疗费用公示制度,认真做好收费咨询工作,让患者和家属随时查询费用情况,让患者明明白白消费;严格执行药品集中招标制度,杜绝药品推销商在医院带钱促销药品的现象;履行医疗服务承诺制度,严禁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和接受"吃请",聘请社会监督员,监督医院的行风建设情况不正之风。使医疗行为更加符合市场规律和法治社会的要求,切实解决医疗服务中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实现医患共赢。

(六)加强舆论引导,营造文明医疗环境。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舆论引导工作作为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动员群众的强有力工具,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应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善于借助舆论力量,正确引导舆论,用大局观念去引导群众妥善处理医患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多宣传卫生系统模范人物的事迹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方面的先进典型。如:抗非英雄叶欣、钟南山的先进事迹等。减少媒体对医患关系的不良炒作,通过舆论宣传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医学发展和各项诊疗技术的局限性、风险度及其疾病转归的不可预见性,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争取取得理解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医疗工作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树立医院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总之,要构建相互信任的和谐医患关系,就要医患双方善于进行换位思考,加强沟通,增进理解,共同营造文明的医疗环境,这样才能维护双方的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联系电话:029-85420150 微信公众号:oimc_HK

第五篇:改善医患关系 构建和谐医院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医患之间的关系却由原来的淳朴、简单、感激、怜悯变成了今天的复杂、猜忌、提防、冲突。医务人员也由原来的白衣天使变成了现在的“白大狼”,哈医大的杀死医生事件,北京协和医院的持刀砍人事件,触目惊心。医患关系异常紧张。

一、 什么是医患关系及目前医患关系的现状

医患关系是建立在医疗卫生保健活动过程中特定的人际关系,也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医疗人际关系。狭义的医患关系是指行医者与患者的关系。这一种个体关系,属于传统医学道德研究的内容,也是最古老的医疗人际关系;广义的医患关系是指以医务人员为一方面群体与以患者及其家属等为一方面群体之间的医疗人际关系。这是一种群体关系,属于现代现代医学伦理学研究的内容。医患关系到底是属于什么性质的一种关系呢?孙蔡义教授认为:医患关系是一种复杂的,具有契约性质、消费倾向、经济、伦理和法律内容的特殊的、不对称的专业关系,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近些年来,我国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十分突出。2005年6-7月,中华医院管理协会对全国270家各级医院进行相关调查的数据显示:全国三级甲等医院每年发生医疗纠纷一般在20-30例左右,二级医院每年发生医疗纠纷一般在5例左右,而赔偿的数额三级甲等医院一年一般在100万元左右。全国有73.33%的医院出现过患

者及其家属用暴力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的情况。59.63%的医院发生过因患者对治疗结果不满意,纠集多人在院内围攻、威胁院长人身安全的情况。可见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全国范围内医疗投诉和纠纷数量明显上升,但和医疗事故并不成比例。这反映技术问题不是主要原因,而是有深刻社会根源。

二、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1、 本质理解的偏差

患者及其家属简单的认为医患关系就是合同关系,就是消费关系。“我交了钱你就得把病看好,否则就得赔偿。”他们没有认识到医疗风险的必然性,人体的复杂性和医疗技术的有限性。

2、从医疗机构方面看

(1)受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医务人员的价值取向发生偏差,如“红包”现象、药品回扣问题等,造成了不良影响,导致患方对医务人员的不信任。(2)我国现有的公立医院的生存、发展和医务人员的收入绝大部分考医院自己的收入来维持,医院在两个效益上更注重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不良风气,给患方造成不良心理影响。(3)少数医务人员道德水平低下,服务态度不好,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4)部分医院对医疗质量不够重视,医疗流程不合理,管理不完善,医务人员意识不强,容易出现医疗差错。

3、从患者方面看

(1)患者到医院就医除了要求有满意疗效的功能需求外,还有

其他3种要求:一是形式需求,包括正确、及时、全面的诊断,合理、有效的治疗,方便、快捷的效率,良好、舒适的环境等;二是附加需求,如热情的接待、诚信的态度、耐心的讲解、主动的沟通;三是价格需求,如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治疗。(2)患者对医疗服务期望值过高,认为既然花了钱,就要达到期望的目的,认为医院有义务,更应该有能力医治好自己的病。原因是患方对医疗行业、医学科学认识不足。医学达不到、将来很长时间也达不到治愈任何疾病的程度。

(3)患方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但有时患方在诊疗过程中先入为主,稍有不妥即持怀疑或对立的态度。(4)更有部分患者看到医疗纠纷赔偿有利可图,他们便以各种借口谋求经济补偿,甚至利用专门的“医闹”向院方施加压力,牟取更高额的赔偿;停尸医院、摆灵堂、殴打医务人员等屡见不鲜。

4、从社会因素看

(1)我国正处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医疗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医疗保健制度还不够完善,部分贫困群众无法承受较高的医疗费用,缺乏健康保障。(2)社会舆论对医院的片面指责,媒体的爆炒和不正确的引导,导致患方对医方的不满和不信任。(3)现有的法律制度不健全,医疗纠纷在处理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原因执法人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对无理取闹者很难做到果断处理。

三、改善医患关系 减少医疗纠纷

改善医患关系需要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一要加强对外沟通,二要深化内部管理。

1、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保障

(1)在医疗服务工作过程中,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深入开展人性化服务。医院要把人性化服务落实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中,体现在医疗服务的流程中,改变以往“病人来医院是看病,医院对病人只管治病”的陈旧观念,树立医疗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的医学管理模式。(2)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医务人员职业素养,拒收红包、回扣,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3)医院应切实加强医疗质量监管,完善自身管理,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及诊疗常规,如“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等,提高医疗质量,防止医疗差错的发生。(4)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投诉处理制度,及时受理和处理病人投诉。对患者的抱怨,认真对待,积极解决,并吸取经验,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5)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有能够公正、及时,令患者信服的仲裁程序,以防止冲突的进一步升级。同时,对扰乱医院工作秩序的人员绝不姑息,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保障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医院要学会应用法律手段,及时、准确的收集证据,依法反诉,维护自己的权益。(6)医院要建立职业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疗纠纷给医务人员带来的压力,也保护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利益。

2、加强对外沟通是不可或缺的方法

积极有效的对外沟通既能降低医疗纠纷的不良影响还能推进复杂恶性纠纷解决的进程,同时保障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1)加强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沟通(卫生局和医学会),引导患方通过合法渠

道解决。(2)加强与媒体的沟通,正确引导舆论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平台。要高度重视与媒体的沟通联系,及时向媒体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让媒体及时了解真实的情况,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对于媒体揭露医疗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坚持不护短、不遮丑,积极主动地采取改进措施。(3)处理好与辖区派出所或公安局的合作关系,这样遇到恶性纠纷事件或医闹参与事件(如停尸、设灵堂、殴打医务人员等),能及时有效的处理,既降低了纠纷对医院的影响,又保障了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4)加强与保险公司的联系,积极参保医疗责任险,降低重大恶性纠纷事件医院的赔偿风险。

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我们要坚持常抓不懈,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推动者,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努力构建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温馨和谐的医患关系。相信中心医院的明天会更美好!

中心医院 医患关系部

2013-2-15

上一篇:怎样合理安排暑期生活下一篇:主要合作社负责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