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法律论文范文

2022-05-11

第一篇:遵守法律论文范文

简论高校教师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必要性

摘要: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在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具有极强的典范性、示范性作用,它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以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高校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是我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保障,极具必要性。

关键词:职业道德;法律规范;十八大精神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做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并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当前教育立德树人之大计究竟何以可能,这是我们最应深思的问题。从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来看,在我国教育一直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教师一直是社会道德的重要载体,是社会文明的传播者。故在职业生涯中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是高校教师立德树人的根本,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之必然要求。

一、益于荟萃群英,锤炼教师队伍服务于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高校教师的师德,是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所形成和遵循的,与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相适应的各种道德规范以及由此产生的道德观念、道德品质之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望,更是无数教师的人生追求。长期以来,广大高校教师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彰显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赢得了全社会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关系着高校师资队伍素质的整体建设,它既是教师必须遵守的职业规范和必须履行的教育职责,也是教师提升职业素养的有效动力。可见,重视教师的法律修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意义深远。

二、益于传道授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校园的和谐建设

职业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法律意识,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职业理想,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为己任。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时刻以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严格要求自己,要充分领会、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践行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依法履行教师职责,维护社会稳定和校园和谐。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守法意识、公民意识,引导学生做守法的新一代公民,自觉抵制影响社会稳定和校园和谐言行。就一个国家而言,最终决定其命运根本的是知识的传承与发展,而教育因其自身特色,必然肩负重任,首当其冲。一个教育不发达的国家很难谈国家未来的前途;一个不具有较高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的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偏颇。教与育是引导人的过程,它在人的观念确立、习惯养成、知识习得、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教师的言行会对受教育者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应该时刻谨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做社会良性秩序的维护者和建设者,做积极、健康个人行为的示范者和倡导者,心系国家利益和学生的成长,为社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动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校园的和谐建设。

三、益于立德树人,维护教师崇高的职业形象

教育规划纲要为我国高教事业的发展描绘了一幅气势恢宏的蓝图: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为达到这个宏伟的目标,振兴民族教育事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强教必先强师,强师必先强德。教书育人的前提是立德树人,教师一直被社会公认为无私无畏的传道、授业、解惑者。然而由于个别教师职业道德失仪,法律意识淡薄,带来了学术抄袭、学风浮躁、师德失范等问题,这极大地破坏了教师的良好形象,腐蚀了高校严谨治学的育人氛围。教师的言行关乎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试想,一个没有职业道德规范的职业群体,怎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因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法律法规的意识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有益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与发展,更能促进教师自觉抵制有损教师职业声誉的行为,维护教师职业的尊严!

四、益于教学相长,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高校要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严慈相济,教学相长,实施素质教育,赖于职业道德的坚守。一方面,具备高尚职业道的教师能够秉持学术良知,恪守学术规范,尊重他人劳动和学术成果,维护学术自由和学术尊严才能够严谨治学,弘扬科学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修正错误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遵守法律规范的高校教师才能够自尊自律,清廉从教,力戒浮躁,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勇担社会责任和义务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进步服务。高校教师也只有做到以上两方面,才能够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发扬民主,协同创新,树立优良学风教风,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引领社会风尚。目前高校学生以“90后”为主,他们思想活跃,行事独立,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就更要注重自身德行的修养,行胜于言,坚持诚实守信,做学生成长的引路者,成为他们的人生榜样,将新一代大学生培养成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博学多才的精英一代。

总而言之,高校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益于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服务于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益于传道授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校园的和谐建设;益于立德树人,维护教师崇高的职业尊严;益于教学相长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兴教之本,职业道德是立师之本。高校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不仅仅有助于提高自身修养,实现人生价值,更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着力量!作为高校教师,要认真贯彻和学习十八大精神,不断提高自身德行修养和法律意识,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同时也为传承祖国文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R].2012,(11).

[2]孔丹.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J].教育艺术,2011,(9).

[3]刘东菊,秦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5).

作者简介:王银思(1980-),女,河北衡水人,讲师,硕士,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团委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郭刚军(1985-),男,黑龙江绥化人,助教,硕士,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王银思,郭刚军

第二篇:高校教师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重要性分析

[摘要]相对于诸多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研究成果而言,本文的特色在于严密结合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并且分别从高校自身发展与建设、社会公民道德建设、保持教师职业特点和加强角色价值、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谐高校的建设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高校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重要性,为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推进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的修正与进一步完善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

一、研究背景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所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一论断明确了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加强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规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高校担负着引领科技前沿、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合格人才和服务社会经济建设三大基本使命,这就决定了高校教师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决定了高校教师必须具有比其他行业的从业者甚至是教育领域的其他工作者更加严格的职业道德要求和更高的标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作为高校青年教师,笔者深感责任的艰巨。因此,如何实现党的十八大中“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指示精神,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深化对高等教育领域有关法律规范的认识,以及研究如何将其与高校教师的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实现高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职能,成为摆在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校教师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作为高校青年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相关领域的法律规范,以身作则,树立高校青年教师的良好形象,既是落实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关于高等教育和高校教师的精神的具体体现,又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坚持党的基本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一)高校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需要

教师(包括专任科研人员、专任教师、学生工作队伍、行政管理人员)是高校整体实力的核心,是高校发展的原动力,直接影响着高校的社会声誉。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高校的科学与和谐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需要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强、业务水平高、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而教师自身职业道德的建设、严格加强相关法律规范是造就一流教师队伍、实现高校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教师只有以身作则,将全部热情与主要精力用于教书育人,自觉抵制不良思潮的影响,才能为本单位在日趋激烈的高校竞争中占得先机,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高校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在贯彻党的十八大有关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的精神中,应起到积极的影响和示范作用,高校教师的榜样作用是重中之重。在党的十八大精神业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新标杆的今天,更需要高校青年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加强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规范,认真履行自己的使命,以便对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积极作用。

(三)保持教师职业特点、加强角色价值的需要

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角色价值决定了其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道德修养、治学以及为人处世方法等软实力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和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当前高校的管理秩序和传统的价值观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更加需要高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相应的法律规范,以身作则,自觉抵制不良思潮和错误观念,同反动、腐朽的价值观划清界限并做坚决的斗争,在学生及整个社会面前树立高校教师的良好形象。

(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高校教师是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和主要推进者。素质教育以培养高校学生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不仅需要高校教师切实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加快知识更新速度,更需要以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依托,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此项工作当中去,并在其中严格加强有关教育法律规范,从法律层面上为其提供制度保障。

(五)和谐高校建设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和谐”两字多次出现,在报告第二部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中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将党的十八大所传达的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落到实处的具体举措,就是促进本单位的和谐高校建设。和谐高校是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的理念为核心,是以高校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高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高校学生发展、高校教师发展、高校自身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和谐高校的建设与发展,高校教师是根本,师德师风建设是重心。因此,高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严守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规范,加强教学文化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确立“育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以身立教,德识统一,推动本单位和谐高校工作的建设。

三、结论

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高等教育事业与国家前途共命运,国家发展与青年成长的希望在高等教育,办好高等教育的希望在广大高校教师。高校是社会的净土,高校教师是社会的良知,其师德师风可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校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作为高校青年教师,务必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认识到在工作中乃至整个职业生涯中严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重要性,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呕心沥血,孜孜不倦,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的宏伟目标而不断奋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不断奋斗,为将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断奋斗。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陆为群.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28(4).

[3]杨宝盈.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1).

[4]陈韬,李琼.浅谈加强高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

[5]廖蓉,周先进,廖渐.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调查——基于湖南省七所高校师生对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状况的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2,(5).

[6]吴敬红,吕立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特点和功能[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0(1).

[责任编辑:雷艳]

作者:张硕

第三篇:口头合同也该遵守

李月平欲出售一套商品房,去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赵新光看到报纸广告后,与李月平取得了联系,经过多次协商,双方对房屋交易价格、交房时间、付款方式和付款时间达成了协议。在双方约定的时间内,赵新光带着购房款找到李月平,要求和李月平按照谈好的协议去办理房产过户手续。但此时李月平却告知赵新光,房子已经卖给其他人了。赵新光为此感到非常气愤,要求李月平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经济损失,李月平却以双方未签订书面房屋买卖合同为由,对赵新光的请求置之不理,双方发生纠纷,于是赵新光诉至法院,要求追究李月平违约责任并赔偿损失10万元。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被告李月平对双方曾经口头协商买卖房屋之事没有否认。但李月平认为,赵新光的违约请求不能成立,因为双方未签订书面买卖合同,并且双方在口头协商中还有一些细节问题没有达成一致,故买卖合同尚未成立,不存在房屋买卖关系。要求法院驳回原告赵新光的诉讼请求。而原告赵新光则认为,这是双方之间已约定好的买卖,存在着口头买卖合同关系,李月平将房屋卖给他人的行为属于违约行为,应该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自己由此造成的损失。

法院经过审理后认为,原被告双方已就房屋交易价格、交付时间、付款方式和时间等合同主要条款达成了一致,因此双方之间存在着房屋买卖口头合同,合同自双方就主要条款协商一致时生效。被告李月平不能按合同交付房屋的行为已构成违约,应赔偿原告赵新光因此造成的损失6万元。此案判决后,被告李月平不服,上诉至中级人民法院,中级法院经过审理后,驳回李月平上诉请求,维持一审判决。

点评:毛爱东(律师)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条之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因此,口头合同为我国法律所认可。本案中可以认定原被告双方存在着口头形式的房屋买卖合同,并且原被告之间达成口头买卖合同也不为法律所禁止;换言之,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没有规定原被告双方之间买卖房屋必须签订书面买卖合同。因此,被告李月平在法庭审理中主张没有签订书面的房屋买卖合同,双方之间不存在买卖关系的主张,没有法律依据。

法庭审理中,被告李月平提出的另一个主张,即双方口头协商过程中,还没有就所有条款协商一致,因此买卖合同未成立。对于这个抗辩理由,笔者认为,普通的买卖合同,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等。但并不是所有的合同都要求必须具备以上全部条款,当事人双方只要就合同主要内容协商达成一致,合同就依法成立生效。其他没有约定的内容,可以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如果仍然不能确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二条对质量要求,价款,履行地点、期限、方式等都作了规定,可以对照执行。

如上所述,李月平以双方在口头协商过程中,还没有就所有内容协商达成一致,因而合同未成立的主张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人民法院判决双方口头合同有效,被告李月平因违约应赔偿原告赵新光的损失是正确的。

此案提醒人们,在日常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在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中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务必认真诚实对待自己的交易对象,否则将可能承担法律后果。

作者:毛爱东

上一篇:红色文化论文范文下一篇:高中德育教育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