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英语案例教学论文

2022-04-16

摘要:由于高职《公共英语》在课程定位、课时安排、教学效果评价上的不足,使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学做一体化变得非常必要。为推进教学做一体化,应从寻找公共英语与专业职业的契合点、理清教学做的关系、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努力,同时还需兼顾现实性与长远性、知识性与职业性,处理好教学提升与教师发展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公共英语案例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公共英语案例教学论文 篇1: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行业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

[摘要]文章以职业教育为背景,基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渗透到公共英语教学之中的教学模式改革,公共英语与行业英语教学衔接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得到加强,学生既能学到语言知识,又提高了在真实语境中的交际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未来岗位的职业能力。同时也实现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实现了教材、师资等方面的衔接,为各高职院校构建合理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提供借鉴。

[关键词]公共英语教学行业英语衔接职业能力

[作者简介]赵芝英(1965-),女,江苏武进人,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英语教育。(江苏无锡214153)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行业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课题编号:2011JSJG501)和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高职基础英语与专业口语能力衔接教学研究”(课题编号:WXCY-2011-RY-007)的阶段性成果。

一般而言,公共英语一直定位为公共基础课程,所学内容也通常与专业无关,而且由于受各级考试及学制短等因素的制约,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在面临教学任务和“职业技能”养成等双重任务时,大多把注意力和重点放在训练考试上,偏重传统的以考试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职业语言能力的培养,偏离了高职教育“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指导思想。高职院校大部分专业不开设专业英语,学生对岗位英语缺乏感知,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因此,以职业教育为背景,基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渗透到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模式改革,是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主要探讨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如何与行业英语衔接,实现学生职业发展。

一、研究回顾

关于公共英语与行业英语衔接的相关研究国内有:张杰谈到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如何与专业英语教学相融合,以求探索出一条能够适应未来市场变化和需求的改革途径。但该文对很多问题尚未进行深入具体的探讨,操作性不强,而且主要是针对本科外语教育而言的。朱瑞娜等也强调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与行业知识相结合,以提高教学实效性,但文章对专业基础英语阶段和专业英语阶段的教学内容鉴定不清楚,说服力不强。笔者也从理论上分析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的高职英语教学体系。刘黛琳、张剑宇提出了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也应该尝试将与具体行业主要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相关的英语内容组织到英语教学过程中来,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课堂学习与实际应用的一致性。李伟容等分析了高职英语的专业化转向,并对转向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李刚也从理论上阐述了高职院校如何更好地使公共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衔接,指出该教学模式是目前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然而,这些研究只是从理论上作了分析,没有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旨在考察把行业英语教学纳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后所产生的效果,研究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行业基础英语“嵌入”到公共英语教学后,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没有提高?二是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提高?

二、研究方法

1.研究设计。为探索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与行业英语教学衔接这一教学模式对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和职业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对比教学法,实验组采用衔接式教学,即把《行业基础英语》纳入公共英语教学课时,而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方法,即重点在于学习语言基础知识,以教师讲解语言点为主。研究中,学生的专业相同;语言起始水平基本相当;课堂教学课时相同,两学期都为120课时;教师教学水平相当,一个教师承担4个班级,两个班为实验组,两个班为对照组。一学年的教学实验后,检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和英语语言能力的变化。

2.实验对象。参加本实验研究的是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的学生,实验组有来自国际贸易、酒店管理、旅游管理、机电、信息技术等专业的10个自然班的学生,共计380人,对照组来自相同专业的10个自然班,共计385人。他们在第一学期48学时中所学的内容都一样,他们的年龄、教育背景等因素基本相同,总的来说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基本类似。实验前,我们分析了两组学生的高考入学成绩和第一学期的英语期末成绩,发现两组学生在英语语言能力和水平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可以说,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是同质的。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组织

本实验持续两个学期,实验组和对照组第一学期均为48学时,第二学期均为72学时,每周4学时,每两周有一次听力课(2学时),均为自然班上课。从第二学期起,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内容与过程有明显的不同,对照组仍继续学习常规的《新视野英语教程》,教学内容以语言知识为主;2学时的听力主要是听力教程和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听力练习,6学时的读写教程的目的是为巩固语言知识;语言材料以国内教材为主,有时增加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辅导材料;课堂用语主要是中英文结合,中文居多;教学活动中教师讲解为主,少量的师生互动;教学手段除听力课外,在普通教室上课为主。实验组采用衔接式教学模式,学习的内容为《行业基础英语》,口语教学为主,语言知识为辅,该教材是我们针对各系不同专业对岗位的英语需求而编写的自编教材,内容主要以未来职业相关的行业基础英语,主要涉及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公司介绍、求职面试常见话题、求职面试实例和求职应用文的书写等内容。2学时的听力以听力教程和原版商务谈判内容为主,6学时为行业基础英语;语言材料大部分为原版光盘或网上下载的本族人视频;课堂用语以英语为主;课堂教学活动主要以教师讲解为辅,学生讨论、模拟对话、情景表演为主;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四、研究结果

经过一个学期72学时的教学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英语学习水平都有了提高,从分析两组学生的期中测试成绩来看,两组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学习兴趣和愿望方面实验组比对照组强。把《行业基础英语》纳入公共英语教学课时后,通过问卷调查,87%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的目的性更明确了;90%的学生反映行业基础英语的学习对未来职业很有用;78%的学生认为英语的听说能力明显提高了;75%的学生认为行业基础英语的学习专业针对性强,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与职业能力。另外,在同等条件下,我们对两组学生进行了一次听力测试、一次口语测试、一次词汇测试和一次写作测试,发现实验组学生的听力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平均分比对照组分别高8分和21分,存在显著差异趋势。但是我们也发现,在词汇测试和写作测试中,两组学生的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

五、研究讨论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将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最终落实到“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是教学中的关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主要体现在:(1)教师观念改变的研究。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最大的工作就是和学生沟通,学会去组织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性,不但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而且也使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自我提升。学生不仅仅要学会语言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学会真实的语言,提高人文素养。(2)教材衔接的研究。公共英语教师要钻研行业英语,专业课教师要了解公共英语教学的宽度和深度,确保自编教材《行业基础英语》有效地嵌入到公共英语的教学。公共英语教师和专业英语教师要共同探讨、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他们的要求,确保学生均衡地获得语言养分和语言能力。(3)教学方法的研究。行业基础英语教学要尽力创造轻松自然的气氛,营造仿真的工作环境,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真正体现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实用性,更好实现学生职业发展。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1)实现了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理念和模式上的突破和创新。本课题体现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公共英语教学专业化,在保证学生英语基础知识习得的同时,强化行业英语基础知识,加强学生职业能力,为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和“行业接轨”提供保障,为企业培养“有用、能用”的人才,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理念和模式上的突破和创新,也确保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质量。(2)实现了公共英语教学与行业英语教学之间的衔接。本研究打破公共英语教师只教基础英语、不涉及专业的传统,既突出了公共英语教学的服务功能,又加强了行业英语与公共英语教学内容衔接的研究,使公共英语教学在服务就业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为实现学生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3)实现了师资的衔接——跨系部教学研究团队的建设。要想实现教学中的衔接,必须要解决师资衔接问题。为此,我们开展了跨系部教学研究团队建设,一方面,让公共英语教师与专业英语教师联系,向他们学习一般专业知识,从而在基础英语教学阶段有目的地渗透专业知识,适当涉及专业中常用的词汇,为学生学习专业英语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让专业英语教师参加公共英语教研室的教研活动,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和专业知识面,为行业基础英语教学做好准备,一起探讨校本教材行业基础英语的编写和教学策略。(4)推动了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本研究可以探寻基础英语教学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对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具有指导意义,并为各高职院校构建合理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提供借鉴。本课题的研究也探索了高职公共英语与学生未来岗位的结合,其切入点是高职公共英语与行业英语教学的衔接,以此来构建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模式。突出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服务功能,推动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公共英语教学在实现学生职业发展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也对教师转变教育理念与更新教学模式具有实践价值。

进入21世纪以后,社会要求学生能够迅速适应岗位需求,“外语技能型”人才在就业市场上颇受青睐。因此,高职院校外语教学应迅速调整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根据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高职高专外语教育的改革要考虑:在培养目标上,定位于高技能型外语专门人才,更注重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上,既要保证高等教育的属性,又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坚持以外语教育为主线,以职业教育为背景,将职业技能的培养融入外语学习中,主动适应区域经济、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探索建立基于职业岗位需求和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高职高专公共外语教学也必须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为高职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杰.公共英语教学的专业化与专业英语教学的公共化——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1).

[2]朱瑞娜,戴明元,邓冬至,等.对高职高专英语实用教学大纲的探讨——调整课程设置,加强英语教育与行业知识的结合[J].成都大学学报,2008(4).

[3]赵芝英.试论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的高职英语教学体系[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8(4).

[4]刘黛琳,张剑宇.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J].中国外语,2009(6).

[5]李伟容,陈平.论高职英语的专业化转向[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10(2).

[6]李刚.高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J].职教论坛,2009(11).

作者:赵芝英

公共英语案例教学论文 篇2: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做一体化研究

摘要:由于高职《公共英语》在课程定位、课时安排、教学效果评价上的不足,使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学做一体化变得非常必要。为推进教学做一体化,应从寻找公共英语与专业职业的契合点、理清教学做的关系、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努力,同时还需兼顾现实性与长远性、知识性与职业性,处理好教学提升与教师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能力本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做一体化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做一体化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在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方面,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于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以能力为本位,尤其是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教学做一体化,是高职课程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但是,高职《公共英语》在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做一体化方面,长期以来落后甚至严重落后于专业课,与当前的高职教学改革趋势和潮流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课程定位不准确在高职课程设置或课改中,《公共英语》被定位于基础课或公共课,非专业基础课或专业核心课。因此,许多任课教师认为该课程与学生的专业、就业及职业发展关联性不大,在实际教学中,注重讲解词汇、语法和篇章,延续了高中英语教学的套路。这样一来,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表现出以知识为本位的学科课程特征,而不是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课程特征。

课时安排不合理高职《公共英语》一般安排6~8个学时讲授一个单元,其中2个学时讲听说,1~2个学时讲解课后练习。任课教师常认为这体现了“学”和“做”。而事实上,这样的“学”和“做”是基于课本内容展开的,而非基于学生的专业和职业,加之内容较多,教师“赶课”,学生“做”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这样的“学”和“做”并非工学结合背景下真正意义上的“学”和“做”。

教学效果评价“证书化”推行“双证书”制度是高职教育的特点之一。许多高职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认定在经过《公共英语》课程学习后,高职生应获取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俗称3级英语考试)证书。一些高职生出于就业求职的考虑,给自己“加码”,将大学英语4级、6级合格成绩单作为奋斗目标。这样一来,3级英语考试的成绩成为校方评判《公共英语》课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3级、4级、6级英语证书或合格成绩单成为高职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动力。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做在很大程度上围绕证书展开,掺杂了大量应试教育的成分。由于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当求职时,用人单位往往不认可毕业生手中的证书或成绩单。

要改变当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不足,必须认识到,作为高职的一门课程,为体现“必需、够用”,有效服务于高职生的专业、就业和职业需求,应从注重语言知识培养向注重语言应用能力培养转变,从以知识为本位转变到以能力为本位,努力寻找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与职业的关联,并以此为依据,开展旨在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教学做一体化改革。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做一体化的实施途径

寻找公共英语与专业职业的契合点,按需教学高职《公共英语》具有公共性与个性的双重属性。公共性表明《公共英语》作为课程是除英语专业外所有专业必修的公共课,其教学功能之一是打好英语基础,为专业英语或行业英语的学习铺平道路;个性则表明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该课程学习内容的侧重点、需求强度等是有差异的,也就是说,对同一年级不同专业的班级,《公共英语》的教学内容应有所不同。《公共英语》的个性还表明,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课程,《公共英语》应服务于不同专业学生和不同水平学生在专业和职业上个体发展的需求。比如,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应比软件专业的学生所学的《公共英语》难度上要小一些,因为前者中的大部分人是艺术类考生,英语基础相对要差些。而后者在《公共英语》学习中听说部分所占学时比例应高些,原因在于从事软件外包行业是软件专业学生就业的途径之一,而软件外包公司比较看重员工的英语沟通能力。又如,对于“average”一词,当名词时,意思是“平均数”;作动词时,意思是“平均为”。但对国际货运与报关专业的学生,教师还应补充该词作名词时的另一个意思是“海损”。如果学生不了解“海损”,教师可略作解释,因为“average”(海损)是报关专业课及报关员考试中的高频词汇。把握《公共英语》与专业、职业的结合点,关键在于英语教师要主动学习,虚心请教。其途径有:向毕业生、正在求职的学生了解英语在他们求职及职业发展中的作用;向专业教师请教英语与专业课的关系;向订单班企业了解企业的要求;在所带班级开展“百问百答”活动,欢迎学生就各种英语问题向教师提问,从而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困难和需求等。

认清教学做的目的,理清教学做的关系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做一体化的目的在于:第一,通过“做”,将教师所“教”和学生所“学”内化为与岗位、专业和职业相适应的语言应用能力;第二,通过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学做一体化,引导、帮助学生认识专业和职业;第三,通过教学做一体化,传授学习策略,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第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使其在情感上认同英语学习;第五,通过设计不同的“做”的活动,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及沟通能力。了解教学做的目的有利于理清教学做的关系,在由“知识本位”教学转向“能力本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由课堂的主宰者、控制者变为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教”为“学”和“做”提供语言知识,传授学习策略,起铺垫作用。“教”决定“学”,“学”反作用于“教”,影响着“教”。“教”和“学”均以“做”为落脚点。“学”和“做”又密不可分,既可“学”中“做”、“做”中“学”,亦可先“学”后“做”、先“做”后“学”。最为重要的是,通过“做”,能将所“教”与所“学”转化为实际语言应用能力,提高在实际工作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能读懂专业或与岗位相关的英文产品说明书。必须指出,教学做一体化并非意味着总是按照先“教”后“学”再“做”的顺序进行,也可按照“做”→“教”→“学”→“做”的顺序进行,其好处在于通过“做”先让学生暴露不足,随后通过“教”使学生认识到不足,再通过“学”和“做”得到提高。教学做的顺序受教学内容、学生认识特点、教学目的和教师教学风格的影响。

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推进教学做一体化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其中,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可成为推进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做一体化的重要教学手段。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学习《公共英语》,可以小组为单位,布置以BRIC(金砖四国)为主题的presentation作业,要求学生制作英语PPT,并在课堂用英语讲解,并在讲解后回答其他同学的英语提问。任务驱动教学法可将小组学习、英语写作、英语口语、办公软件使用、Internet信息搜索处理等语言能力和非语言的职业能力(如团队协作等)巧妙地糅合在一起,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案例教学法、交际教学法、基于仿工作情境的角色表演法也能成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在讲授“英语简历写作”后,可向学生布置英语面试的角色表演。在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过程中,既要重视学做结合,也要注重学思结合。教师应大力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由被动参与转为主动参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要精讲、多练、多做,将课堂更多的话语权和时间交与学生,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资源自主学习英语,教师可在课堂进行检查和点评,还要研究总结手机电子词典、互联网翻译网站、互联网问答网站、翻译软件等电子学习策略并传授给学生,从而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运用工具解决英语问题的能力。

改革评价体系,优化教学做《公共英语》教学主要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即根据学生平时表现和期末成绩形成总评成绩,评判英语学习成效。这样的终结性评价仅能从分数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不能评价学生“学”的过程和变化,更不能评价学生的“做”。因此,有必要实施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为每位学生建立评价档案,由学生保存。评价档案上可有评估表、评价量表、日常记录等评估工具;评价方式可分为本人自评、同学评价、教师评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但要关注“学”,更要关注“做”,关注学生“学”和“做”的变化。教师要把握好评价标准,由于基础的原因,高职生口语语音、语调不标准者居多,容易在表述时犯各种错误,因此,教师应将勇于表达置于表达流利和正确之前,作为评判学生口语能力的第一要素。此外,教师评价学生应同时关注语言应用能力和非语言应用能力(如团队协作能力、搜索信息能力、制作PPT能力等),并及时给与肯定。这样,英语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也能在英语学习中找到成就感。评价中还可以引进学习软件(如某些英语听说软件具有跟读、录音、评判的功能),辅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控。形成性评价的重点在于关注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自我提升。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应注意的问题

要兼顾现实性与长远性高职生学英语热衷于考证有弊有利,教师应善于兴利除弊,利用学生工具性学习动机鼓励其学好英语,并引导学生同时关注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听说能力。与此同时,应处理好高职英语学习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在高职英语学习期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传授学习策略,鼓励学生将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迁移到其他科目及以后的学习中去,即使他们今后用不上英语,仍能受益。

要兼顾知识性与职业性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注重所传授知识的完整性与条理性,便于学生掌握完整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同时,应认识到在有限的学时内知识的传授不可能面面俱到,除了语言的难点和重点外,应着重关注与学生的专业、职业相关的内容,在“做”的环节融入更多的职业内容、职业元素。

要处理好教学提升与教师发展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发生变化(如订单式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提高,招进来的高职生文化基础提升),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做一体化也必须与时俱进。教学做的升级和改进源于任课教师的用心,更需要教师用力,即教师应通过到企业锻炼、进修等方式促进自我发展,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九程.高职《公共英语》的职业性及其提高探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1):37-38.

[2]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网站.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构建英语课程新体系[EB/OL].(2009-07-29).http://www.fltrp.com/newsdetail.cfm?icntno=121022&channel=1.

[3]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EB/OL].(2010-07-29).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4]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21-37.

作者简介:

王九程(1974—),男,湖北通城人,硕士,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英语教学与高职教育。

作者:王九程

公共英语案例教学论文 篇3:

经济新常态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职业素质的提升

摘    要: 随着中国步入经济新常态下的创新驱动发展时期,国家十分重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以适应经济结构性改革的需要。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学生的商务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及创造性职业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教师不断面临专业化发展新的挑战。本文主要分析论述经济新常态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职业素质提升的重要性、现状、存在问题、原因及相应对策。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高职    公共英语教师    职业素质

一、引言

目前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下的经营国际化战略转型期,社会和经济发展日新月异。2014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加快现代职业教育,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及工作过程导向等教学模式;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教师资格标准,实施教师专业标准;实行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决定》对高职学生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适应新形势的新要求,其中高职公共英语教师面临的挑战最为严峻。英语从本质上讲是一门实践课,由于教师专业素质的局限性,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与工作实际严重脱节,制约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及创造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就业和国家经济发展,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职业素质提升势在必行。

二、经济新常态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职业素质的新要求

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转向创新驱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新的产业革命的特点是互联网+;经营进入国际化战略转型期,需要实现从产品国际化走向企业国际化,从大多数产品贴牌生产到品牌创新(百度百科)。经济新常态下,社会需要大量通晓互联网技术,具备商务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又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创造力是高职学生最重要的职业核心能力。要培养适应新形势的高职合格人才,经济新常态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职业素质的新要求为:具有终身学习教育理念,能够融创新教育于英语教学,熟悉掌握互联网技术,有能力根据新形势要求改革教学模式,具有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三、经济新常态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职业素质提升的重要性

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要求高职教育适时做出调整,从规模数量的迅猛发展转变到提高教育质量的内涵建设上。高职公共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成效,以及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四、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职业素质提升现状及原因

面对经济新常态带来的职业素质挑战,某些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对新形势认识不清,没有感受到职业素质提升的紧迫压力;有些疲于应付繁忙的教学和论文指导等教学及服务琐事,无暇积极应对。

(一)终身学习教育理念和专业发展意识淡薄。

一些高职公共英语教师教育观念滞后,满足于现有知识和教学技能,不能及时了解经济新常态对高职学生英语技能提高和创造力培养的新要求,不能及时学习和了解涉外行业和企业的新发展、新动态,只是按照教学计划、课本内容或者电子课件照本宣科,不利于学生英语综合应用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足。

绝大多数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从未接受过系统的创新教育培养,虽然具备英语文学理论知识和一定教学能力,但缺乏涉外实践经验和经历,英语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由于不了解涉外行业和企业最新动态,也不了解新形势对高职人才的培养需求,没有很强的职业危机感,创新意识因而也很淡薄。

(三)双师素质较差,职业素质提升动力不足。

大多數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虽然具备高校教师共有的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结构,但由于缺乏企业行业实践经历,大多缺乏英语职业领域中的专业实践技能,不了解学生未来所从事职业群所需综合职业能力,不具备相关实践技能。

虽然高职院校鼓励广大教师争做“双师型”教师,但“双师型”教师概念界定模糊,致使教师缺乏职业素质提升的动力。“双师型”教师应该同时具备高校教师资格证和某一职业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如笔者不仅拥有高校教师资格证,还拥有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国家翻译专业二级笔译资格证书。然而某些高职院校没有严格的“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有些院校评定“双师型”教师的职业标准是企业进修半年以上的经历,很多教师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双师资格,丧失了努力提升职业素质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强大动力。

(四)职业素质提升时间不足。

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大多教学任务繁重,备课、学生论文指导及其他教学、社会服务工作通常占据大量琐碎的时间,每天忙忙碌碌,几乎无暇顾及职业素质的提升。

(五)学校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职业素质提升不够重视。

某些高职院校把教改和师资培养的重点放在学校一些重点专业教师身上,忽视了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师的职业素质培养和提升。

五、经济新常态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职业素质提升对策

当今社会是一个尊重知识、追求知识创新的社会。英语在社会转型中是知识传播和创新的重要载体(吴一安,2008)。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一方面,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自身应努力提升各种新形势所要求的职业素质,另一方面,学校应该重视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职业素质的提升,不断为他们创造环境。

(一)树立终身学习的发展和教育理念。

培养与时俱进品质,加强教学反思实践,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以促进专业能力可持续发展。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如不能及时了解涉外行业企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不了解新形势下的需求,根本无法培养学生在未来职业岗位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因此,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应及时了解行业企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二)努力培养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现如今现代科技迅猛发展,行业企业界日新月异,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要善于接受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分析新情况、新现象,解决新问题。随着经济形势变化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以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和主体发展需求;努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掌握创新的一般机制,善于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创造性的英语学习活动。

(三)努力培养双师素质。

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应与时俱进学习与涉外行业企业相关的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及时了解和掌握行业最前沿信息和先进技术,逐步培养并不断提高专业实践能力,还应努力培养把行业、职业知识及实践能力融合为教育教学过程的能力。如根据市场调查、市场分析、行业分析、职业及职业岗位群分析,调整和改进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注重学生行业、职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综合职业能力以及創造力的培养(朱懿心,2004)。实践和应用技能是高职教师必备的特殊技能和重要职业能力,不容忽视。

(四)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用性和技术性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专业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教师。从外延上讲,“双师型”教师属专业教师,应具备相关行业的知识和技能。从形式上看,“双师型”教师必须持有“双证”,即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等级证。高职院校应通过和涉外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切实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不断提高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把教师培养成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以更好适应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逐步加速的需要。还应鼓励教师不断提升专业实践素质,考取更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

六、结语

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形势对高职创新型英语人才的需求,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应根据形势变化,尽早树立“终身学习”发展和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质,尤其是名副其实的双师素质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各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双师队伍建设,尽早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更多合格的创造性复合型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桂松.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文献综述[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3):104-107.

[2]刘集成.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1).

[3]王明宇.基于专业发展的高职英语师资队伍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5(34).

[4]吴一安.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探究[J].外语研究,2004(3):29-37.

[5]闫智勇,吴全全.经济新常态下职业教育师资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1):31-37.

[6]周建军.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构成的三大核心要素及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8).

[7]朱懿心.高职高专教师必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8]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yg/2/Document/1373499/1373499.htm.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作者:贺瑄

上一篇:灌溉设计农田水利论文下一篇:舞蹈教育多元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