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不诚实教育心理学论文

2022-04-28

小学生不诚实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1:

小学生人际信任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小学生人际信任、社交焦虑状况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儿童马基雅维里量表(KMS)和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对山东省济宁市136名3-5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施测。结果:(1)小学生人际信任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其年级差异显著。(2)小学生社交焦虑的性别、年级和父母受教育程度均不呈现显著性差异。(3)小学生的人际信任度与社交焦虑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小学生社交焦虑程度越高,其人际信任度越高,社交焦虑能够良好的预测人际信任。

关键词:小学生;人际信任;社交焦虑

引言

人际信任是个体在人际互动中建立起来的对交往对象的言词、承诺以及口头或书面的陈述的可靠程度的一种概括性的期望。社交焦虑是指对某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有强烈的忧虑、紧张不安或恐惧的情绪反应和回避行为[1]。儿童正处于适应社会的关键性发展阶段,其社交焦虑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2]。

已有研究表明,人际关系能力会影响青少年的社交焦虑[3],而人际信任作为人际关系建立和维持的前提,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个体的焦虑程度,因此本研究从小学生的人际信任和社交焦虑出发,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来说,可以丰富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为青春早期儿童的教育问题和适应问题提供借鉴。

一、研究工具和过程

(一)研究工具。

1.儿童马基雅维里量表。

儿童马基雅维里量表(Kiddle Mach Scale,KMS),简称儿童马氏量表,共16题,含三个因子分别是不信任、对人性缺乏信心和不诚实。

2.儿童社交焦虑量表。

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ocial Anxiety Scale for Children,SASC),问卷有10道题目,使用3级评分制,包括害怕否定评价和社交回避及苦恼两个主因素。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集体施测的方式,以班级为单位,使用相同的指导语,由一位主试完成施测,并当堂收回。从济宁市某小学选取146名小学生。收回有效问卷136份(男=63,女=73),有效回收率为93.15%。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分析

(一)小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

本研究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小学生的马基量表在年级上存在显著的主效应(F=5.019,p<0.05),但是性别在小学生马氏量表分数上主效应并不显著(t=-0.328,p=0.743)。

对不同年级小学生的人际信任度的差异进行检验,发现不同年级的学生的KMS总分的降低在不信任和KMS总量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事后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只有三年级与五年级的学生的人际信任度在不信任量表(P=0.006,p<0.05)和KMS总量表(P=0.003,p<0.005)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

(二)小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

根据本研究分析数据可得,小学生社交焦虑水平及其分因子水平在性别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并且男生社交焦虑的平均水平略低于女生。不同年级,父母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小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及分因子水平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三)小学生人际信任与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

研究数据表明,小学生的马基量表总分和社交焦虑总分之间有显著正相关(r=0.284,p<0.01),这说明小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与社交焦虑水平之间具有显著负相关。此外,KMS与其各个分因子之间以及害怕否定评价量表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社交回避及苦恼之间存在正相关,但不显著。SASC与其分因子之间以及对人性缺乏信心上存在显著正相关,与不信任和不诚实之间存在正相关但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

(四)小学生人际信任与社交焦虑的回归分析。

研究以社交焦虑为自变量,以人际信任为因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该回归方程显著,模型拟合度良好,因此社交焦虑对人际信任有良好的预测作用,其相关系数R为0.284,测定系数R2为0.081,表明社交焦虑解释了人际信任的总方差的8.1%。

三、讨论

(一)关于小学生社交焦虑的结果讨论。

本次在年级方面的研究中发现社交焦虑表现出随年级升高而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是随着儿童年级的升高,父母和老师对他们的限制会相对越来越少,使他们在学习和交友方面更自由,更能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因此,他们的社交焦虑水平不断降低。

(二)关于小学生人际信任的结果讨论。

在小学生人际信任的研究分析中,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的马基分数逐渐下降,其人际信任度逐渐增强,且差异显著,但是相近年级的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小学生刚从家门步入学校,扩大了生活范围,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对同龄人的交往渴求会加大。在这一群体中,较高年级的小学生会更加成熟,更加渴望扩展自己的交往范围,从而增强了对他人的人际信任。

(三)关于小学生人际信任和社交焦虑的关系讨论。

由相关分析所得,小学生的社交焦虑和人际信任度呈现显著负相关,这说明高焦虑的小学生更容易形成交往障碍,从而影响小学生的人际信任程度。研究表明当学生出现社交焦虑时,会影响小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整体幸福感。因此社交焦虑可以作为个体交往的预测因素之一,我们可以通过缓解焦虑程度来提高小学生的人际信任度,调节人际关系[4]。

真诚、友爱、平等的社交环境、融洽的人际关系以及积极的个人体验会促进小学生人际信任度的提高。因此,在小学生的教育中,家长和教师应该注意缓解小学生的焦虑情绪,对其多鼓励并给予相应的期望,这样可以改善父母、教师以及儿童自身信任关系,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使儿童更好的步入社会,在社交中塑造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万云英,李涛.优、差生学习行为模式与家庭教育方式的关系的比较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3(03),1-6.

[2]杨远波,张军,刘艳丽.我国儿童社交焦虑的差异性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01):6-8.

[3]王明忠,周宗奎,范翠英,等.他人定向变量影响青少年孤独感和社交焦虑:人际能力作中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28(04):413-420.

[4]高蕾.大学生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08.

作者简介:薛娜,女,汉族,山东济宁人,在校研究生,曲阜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作者:薛娜

小学生不诚实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2:

“平均数”的本质及小学生理解水平解析

刘加霞 北京教育学院初等教育学院院长,教育心理学博士,教授,教育部国培专家库成员;提出“把握数学本质是一切教学法的根”“实证研究学生是有效教学的根本”“培训实质是改变与创新”等观点,以及“CARE伙伴式”校本研修模式;在《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学刊》《中小学管理》《人民教育》《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等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著作有《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有效学习评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等。

算术平均数(本文简称“平均数”)是统计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具有反应灵敏、简明易解、适合进一步演算和较小受抽样变化的影响等优点,是当下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领域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唯一统计量(小学阶段不涉及众数、中位数),平均数被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整体水平”。一般地,小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有三个水平:算法水平、概念水平与统计水平。这三个水平的具体含义及行为表现是什么?是否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判定学生达到某个水平?本文将结合教材内容、名师教学进一步分析阐述。

一、平均数的概念本质与功能

平均数是通过加工原始数据得到的,它不是“客观”存在的,具有“虚拟性”。例如,某个小组平均收集了5.2个矿泉水瓶。如何让学生体会用平均数作“代表”的合理性?平均数的“代表性”有何功能?笔者梳理小学数学不同版本教材中涉及平均数的问题情境,以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本质与功能。

情境1:甲小队4名学生投篮比赛成绩(用统计表或象形统计图呈现)分别是:7、8、7、6,乙小队5名学生的成绩分别是:4、5、6、8、7。哪个小队投篮水平更高?(类似情境还有已知某支球队每名队员的身高数据,判断该球队队员身高的整体水平)

情境2:每3秒呈现10个数字,记录下每次可以记住几个数字。淘气5次记住数字的情况(以统计表方式呈现数据)分别是:4、5、5、7、9,淘气能记住几个数字?或者是:淘气平均每次记住几个数字?(类似情境还有统计一周家庭用水量、某种商品售出数量等)该问题换为“哪个数能代表淘气记忆数字的水平”更好。

情境3:五位小朋友用直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每次测得的数据(单位:厘米)如下:15、15.3、18、15.1、15,你认为用哪个数代表这支铅笔的长度更合理?可以算一算,并写出你的理由。(类似情境还有评奖时各位评委所给分数,计算平均分为何“去掉最高分、最低分”)

情境4: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免费乘车。1.2米这个数据可能是如何得到的呢?据统计,目前北京市6岁男童身高的平均值是119.3厘米,女童身高的平均值是118.7厘米。请根据上面信息解释免票线确定的合理性。

分析这4个问题情境可以看出,平均数适用于描述未分组的离散型原始数值数据,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如果“数据”的来源与意义不同,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意义与用途也不同,小学阶段大致分为两大类,有三种具体情况。

第一类是不涉及抽样的情况,有限个样本数据就是总体,前述情境1~3就是这一类。该类又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数据描述某一样本空间中各个元素的特征,这时可以用平均数来描述这个“集合”的整体水平,也可以比较两个同类集合整体水平的高低。例如,情境1中数7、6分别代表甲、乙两个小队投篮的整体水平,比较哪个小队投篮水平更高,这时平均数主要有描述、比较的功能,还不具备统计意义。其二,数据是同一个量的几次测量值,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既可以描述样本数据的整体水平,也可以用来预测、推断这个量的期望值,或者估计真实值,例如情境2和情境3。根据大数定律规定,试验或测量的次数接近无穷大时,测量数值的平均数几乎肯定地收敛于期望值,这时的平均数具有统计意义。

第二类是数据需要通过抽样获得,用样本数据的平均值代表总体水平的情况,例如情境4中“北京市6岁男童的平均身高”是通过抽样得到的,这时的平均数具有统计意義。用样本的平均数代表总体水平时,学生理解平均数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大多数教材选择“样本就是总体”的情境,即样本是固定的某个小队、小组等(数据个数有限)群体的整体水平。

二、小学阶段平均数的理解水平解析

研究表明,小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有三个水平:算法水平、概念水平、统计水平。算法水平主要表现为会计算(总和除以个数、移多补少)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这是深入理解平均数的基础。学生只会计算平均数还不够,还要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本质与价值,即达到后两个水平的理解。学生的理解达到概念水平主要体现在:会求平均数,知道平均数是代表一组数据整体(平均)水平的量值、平均数的大小易受极端数据影响(敏感性)等特性。达到统计水平主要体现在:在前两个水平的基础上,能够解释并体会平均数作“代表”的合理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平均数与某个数据(可以是原始数据中的某个,也可以是众数、中位数,虽然小学阶段不涉及这两个集中量数,但学生对其理解不难)对比感受其合理性;知道什么情况下用平均数做判断、做预测的结论更“好”;知道所做的判断、预测不能“百分百”地正确,平均数作为代表进行预测时有意外,有“翻车”的可能。

前述情境1~3,以及常见的“统计一年每个月的水费,再求每月的平均数;教材上某小组收集的水瓶、篮球队队员的身高数据等”,这里所求的平均数只是概念水平,代表这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学生只理解这层含义还达不到对平均数的统计水平的理解。

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易受这组数据中每一个数据的影响,“稍有风吹草动就能带来平均数的变化”,即平均数的敏感性。一般说来,数据具有随机性,因此所获得的数据具有随机误差,但不排除人无意犯错误或有意人为干扰所获得的数据,这时数据的“误差”超出“可接受范围”,产生“极端数据”,这样得到的平均数不能很好地描述整体水平。正如情境3中,数据“18厘米”值得“怀疑”,可能是错误测量导致,用平均数代表铅笔长度时,要把18这个数据去掉,求另外四个测量值的平均数。评奖大赛去掉最高、最低分也是这个道理,这样的理解可以说达到了统计水平的理解。

学生能达到统计水平的理解主要取决于对数据随机性的认识,而小学生对数据随机性的理解有难度,因此,要求小学生对平均数达到统计水平的理解是一种高标准的要求。理论上说,国家课程标准应该规定有多少学生达到该水平即满足课程标准要求,但这方面没有具体规定。为什么说达到统计水平有难度呢?看下面的分析。

比如测量一个东西,每次测量结果未必都一样,有随机误差,可以用算式x=u+ε(x是测量数据,u是真实数据,ε是随机误差)表示。在测量过程中,只有测量数据是已知的,其余两个量都是未知的,这样没法运算,所以就需要多次测量。例如测量n次,得到n个算式,其中真实数据是不变的,测量值、随机误差是变化的,随机误差有时为正,有时为负,这n个算式相加,当随机误差之和为0时,平均数就可以代表真实数据,但多次的随机误差之和很难为0,则用平均数来估计(代表)真实数据,这就是平均数(准确说是算术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如果每次测得的数据差异较大(尤其有极端数据时),随机误差或系统误差非常大(不排除人为因素导致),用平均数来代表真实值或者刻画整体水平就不合适,去掉极端数据,使平均数更具有统计学意义,是对平均数的“高水平”理解。

三、“好情境”“好问题”助力高层次理解

浙江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俞正强在《种子课2.0》一书中说:虽然能让学生做对题目,但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平均数,甚至有的学生下课后还说“平均数就是平均分”。这一方面说明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达到后两个水平确实有难度(学生生活经验少,容易受“因果型”“二元型”思维支配),另一方面也与教师选择的情境与问题有关。例如,有的教师设计如下情境:5个笔筒中分别插了3、4、2、5、1支铅笔,怎样做可以使每个笔筒的铅笔数一样多?这样的问题情境无意中强化了“平均数就是平均分、平均数是‘每份数’”这一错误认识,因为通过操作,学生“看到”“每份一样多”“每份是多少”,與以前所学“平均分”一样,弱化了对平均数是代表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或整体水平的认识。选择“好情境、好问题”特别重要,下面分析俞正强老师教学“平均数”时的问题情境。

俞正强老师设计的“哪个数能代表跑步水平”的问题很巧妙,具体为:二年级某小朋友,跑了五次60米,所用时间如下(单位:秒):15、14、12、10、14。他需要填写这张表:60米,我大约要跑 秒。俞老师设计一系列问题,如:这位小朋友填了15,却又划去了,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后来这位小朋友又填了10,过了一会儿也把10划去了,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同学们认为这位小朋友最好应填几?等等。基于学生已有的对跑步时“超常发挥、正常发挥、失常发挥”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对比、体验用哪个“数”代表跑步水平更恰当。其中,“这位小朋友最好填几?13秒这个数,小朋友根本没跑出来过,填上去是不是不诚实啊,能填吗?13秒没有跑出来过,跟所给的数据有什么关系?”等问题的教学,直接揭示了平均数的本质——预测、估计某个量的真实水平,引导学生对比不同数据的“代表性”各有优劣的情况下,理解用平均数作“代表”的合理性。这样的教学能使学生认识到下一次跑步,不一定跑出13秒,但13秒也不是天外来物,是通过统计学生多次跑步情况算出来的,统计更多次的跑步成绩所得的平均数更能代表他的跑步能力。这样的情境比“人数不同的两个小队谁的水平高”更符合平均数的本意,更有利于学生对接已有的生活经验,强化平均数虽然与平均分有关,但意义截然不同的认识,使学生既能达到概念水平的理解,又较容易达到统计水平的理解。

此外,要使更多学生达到统计水平的理解,需要增加、延长学习平均数的时间。第一次学习使学生达到“概念水平”的理解,初步感悟平均数的统计意义;第二次学习通过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平均数,使学生初步感悟抽样所得到的样本平均数可以代表总体水平,真正体会平均数“代表性”的“好坏”(统计学不研究“对错”)。

助理编辑 刘佳

小学生不诚实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3: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摘要:小学语文学习中,学习兴趣对提高成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兴趣浓厚加上教师合理引导,最终可使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关爱学生,用爱心和尊重开启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智慧之门。在全班成立一对一语文帮扶小组,用集体的力量帮助学生培养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在全班营造学语文的浓厚氛围,进而提高全班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爱心尊重 培养兴趣 帮扶小组 浓厚氛围

小学语文学习中,学习兴趣对提高成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表明:学生对某门学科有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该科成绩。教育实践证明:兴趣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兴趣浓厚加上教师合理引导,最终可使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进而取得语文教学上的成功。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我在语文教学方面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具体做法。

一、用爱心开启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智慧之门

要想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语文老师的兴趣。学生喜欢语文教师了,才能进一步对教师任教的语文学科产生浓厚兴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语文教师要处处关爱学生,做到爱生如子。无论优秀学生还是后进学生,都要做到关心爱护尊重,尤其对后进学生,更要尊重鼓励赏识。后进学生成绩之所以差,大多无兴趣不愿意学,没有学习兴趣,就会在被动中学习,学习效果就会大大降低,导致成绩差。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基巧的全部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对学生有一颗爱心,是教师崇高之所在。”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把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促进学生培养兴趣、健康成长的催化剂。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对后进学生做到以诚相待,生活中学习上处处关心帮助他们。以情感教育感化学生,帮助其培养学语文的兴趣。

2013年我教的六年级2班有个叫王小飞的学生,上课说话、下课打闹、从不写作业,对语文学习更是没有私毫兴趣。我接管这个班后,经过侧面了解知道他语文基础差,于是我主动找他为他义务补课。后来了解到他是单亲家庭,父母离异。于是我在生活中处处关心他。放学时只要有空,我就用我的自行车带他回家,因为别的同学都由父母接送,只有他经常是自己一人回家。一次自习课,我发现他总是趴在桌上,提醒后也不改。我轻轻走过去,用手摸摸他的头,“好烫啊”,我赶紧把他送往医院,一检查高烧39度,我自己掏钱为他买药。医生说只是感冒发烧回家疗养几天就没事了。可是当时他开大货车的司机爸爸刚出车去外地,家里没有人,我就把他接到我家,精心呵护,细心照料。两天后他康复返校上课。出乎意料,他像变了一个人,上课认真听讲,主动回答问题,作业认真做,以前不爱学习的毛病没有了。并且经常主动问我关于语文方面的问题。语文学习兴趣变得浓厚了,成绩也渐渐上升,由全班倒数第五升到全班正数第十名。2014年春学校组织作文比赛,他的作文《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获得一等奖。

教育实践证明,爱心可以融化学生内心的冰结,帮助学生走出内心的阴影,拉近师生心灵距离,使学生亲近教师、喜欢教师,进而喜欢教师教的语文学科,对学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后进生往往有很重的自卑感,渴望帮助,渴望教师的热情和尊重,教师的爱心是打开学生智慧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它能开启学生的心灵,铸造出闪光的灵魂,把学生引向更广阔的知识海洋,进而开启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之门。

二、建立帮扶小组,营造学习语文的浓厚氛围

对一些对语文无学习兴趣的学生,只是感化赏识教育远远不够,时间长了会发生反弹效应,即五分钟热情。要想大面积提高小学生学语文的兴趣,除了教师的爱心鼓励感化,还要充分发挥班集体中学生的力量。夸美紐斯说过:“在学生方面,大群的伴侣不仅可以产生效用,而且可以产生愉快……因为他们可以互相激励,互相帮助……。”由此可见,充分发挥班集体作用,让学生帮助学生培养学语文的兴趣,让集体的力量推动后进学生培养学语文的好习惯,营造一个团结向上的学习环境,才能培养起学生长远的学语文的兴趣。

2014年我带的三年级1班全班学生语文成绩很差,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我在全班进行了语文学习改革,成立一对一帮贫助弱小组,让优秀学生帮助带动后进生,通过义务帮助补课、帮助后进学生完成语文作业、定期提问等形式帮助后进学生培养学语文的兴趣。对进步的后进学生,实行进步加分制,一周一总,一月一评比。进步大的学生发进步小红花奖。获进步奖的后进生所在小组被评为红旗小组。一个帮扶小组有优良可差四个层次的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帮扶小组成立初期,有些优秀生担心帮助后进生学习浪费时间进而影响自己成绩,所以帮助流于形式,后进生对不诚实帮助自己的组长不满。还有些小组后进生我行我素,对优秀生的帮助无动于衷,不听从组长安排的学习任务。对于虚假帮助和无视帮助两种不正确的学习态度,我一一找到学生本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服这些学生正确对待帮扶小组这种共同进步的学习方式,在互帮互助中增进班集体凝聚力,同时培养全班学语文的兴趣,进而提高全班语文成绩。经过我的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帮扶小组的意义,纷纷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帮扶小组,全班形成团结互助学语文的学习氛围。帮扶小组的成立,极大地调动了全班学语文的积极性,学比赶帮的学习氛围越来越浓厚,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也浓厚起来,全班语文学习成绩直线上升。期中考试优秀率占60%,期末考试优秀率占95%。全校作文比赛我教的班有17人获得一等奖,居全年级第一。

关爱学生,用爱心和尊重开启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智慧之门。在全班成立一对一语文帮扶小组,用集体的力量帮助后进学生培养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在全班营造学语文的浓厚氛围,提高全班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以上两点粗浅做法仅供同行教师参考。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培养学生学语文方法会越来越多。我会再接再厉,继续探讨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和方法,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助一臂之力。

(责编 张景贤)

作者:戴广校

上一篇: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论文下一篇:英语教学模式计算机专业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