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计量智能管理系统论文

2022-05-01

摘要:本文針对医学装备质量控制及计量管理系统的运用,采用科学的质量控制原理和具体计量原理相结合,先思考了目前医学计量器具质量控制在各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利用质控思想和计量的具体要求,最后提出了具体的运用要点。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医疗设备计量智能管理系统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医疗设备计量智能管理系统论文 篇1:

自动识别技术在计量器具管理中的运用

摘要: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计量器具管理系统中的运用,将计量基本信息写入电子标签,在将其粘贴到计量器具上,利用标签读写设备识别电子标签从而识别计量器具,进而获取该计量器具的信息,达到快速、动态管理计量器具的目的。此应用的开展将极大地提高计量检测和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计量器具管理;自动识别技术;RFID

现代计量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计量器具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安全,医疗等各个行业。计量的准确度、精确度都有了质的提升,而计量部门计量器具管理的发展却没有跟上计量器具发展的脚步,绝大多数还是传统的手工登记模式或简单的电脑登记模式,建立一个以自动识别技术为基础的计量器具管理系统已经成为提升计量器具管理能力和效率的必经之路。

1、计量检定部门工作流程分析

计量技术机构业务管理部门一般通过收发室登记建立企业送检计量器具档案,来记录计量器具的检定情况。传统的计量器具管理工作模式要求操作人员对所有单据、证书、通知书进行手工填写,重复、枯燥的工作不但效率很低,而且容易出错。要提高其工作效率急需一款合适的自动识别技术,作为计量器具管理系统的一部分来替代人工的信息重复登录、识别、查询和检索,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2、自动识别技术简介

自动识别技术是将数据自动采集和识读,并自动输入计算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近十年来,科技的发展,技术成本的降低使得自动识别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个涵盖条码识别技术、磁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以及射频识别技术等集计算机、光、电、通信和网络技术为一体的高科技识别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根据识别对象的特征可以分成两大类,即数据采集技术和特征提取技术。这两大类自动识别技术的基本功能都是完成特色的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

3、几种常见的自动识别技术

3.1 条码技术

条码技术是指把计算机所需的数据用一种条形码(即一个“条”表示数字“1”,二个“条”表示数字“2”以此类推)来表示,然后将条形码数据转换成计算机可以自动阅读的数据。

3.2 光学字符识别技术

光学字符识别(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 tion,OCR)技术,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是指对文本资料进行扫描,然后对图像文件进行分析处理,获取文字及版面信息的过程。近几年又出现了图像字符识别(ImageCharacter Recogniton,ICR)技术和智能字符识别(Image CharacterRecogniton,ICR)技术,这3种自动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大致相同。

3.3 卡识别技术

常用的卡识别技术有两种,即磁条卡技术(磁存储器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电存储器技术)。

磁条卡技术应用了物理学和磁力学的基本原理。磁条就是一层薄薄的由定向排列的铁性氧化粒子组成的材料(也称为涂料),用树脂粘合在一起并粘在纸或者塑料这样的非磁性基材上。

IC又称集成电路卡,它是在大小和普通信用卡相同的塑料卡片上嵌置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构成的。IC卡成本比磁卡高,但安全性能更好,存储量更大,逐渐在各个领域替代了磁条卡。

3.4 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RFID)和IC卡系统紧密相关。和智能卡类似,数据被存储在一个电子数据承载设备——应答器(Transponder)中。但是和智能卡不同的是,数据承载设备和阅读器之间的电源供应和数据传输不是基本于接触的电源方式,而是基于磁场或电磁场的方式。基于这种非接触方式,RFID系统和其他识别系统相比有很多优点,因此,近年来RFID系统开始大规模地占领市场。RFID技术适用的领域包括物流、交通、仓储、工业生产等要求非接触数据采集和交换的领域。由于RFID电子标签具有可读写能力,因此该技术对于需要频繁改变数据和存储内容的场合尤为适用。

同其他识别技术相比较,RFID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1)因为具有非接触性特点,完成识别工作一般无需人工干预,基本上能够实现自动化。2)数据存储量很大,根据需要可传输除识别信息外的被识别物的身份信息、运行状态等。3)信息阅读、处理速度快,在某些应用场合甚至可以达到微秒级。4)可靠性、保密性高,未经允许几乎不能复制与修改数据。5)识别距离远,被识别物数据载体与阅读器之间的最远距离可以达到数十米。6)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而且抗干扰能力强,可在全天候下使用,几乎不受设备所处环境的影响,同时因为具有非接触性,还避免了机械磨损。7)系统简单、操作方便快捷。

4、RFID在计量器具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在计量器具管理系统中使用RFID技术,将计量基本信息写入电子标签,粘贴到计量器具上,利用标签读写设备识别电子标签从而识别计量器具,进而获取该计量器具的信息,达到快速、动态管理计量器具的目的。射频识别技术(RFID)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对目标加以识别,与传统的识别方式相比,RFID技术无需直接接触、无需光学可视、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完成信息的输入和处理,且操作方便快捷。此应用的开展将极大地提高计量检测和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近年来,很多计量部门采用条形码标签进行计量器具管理,给计量器具一个标签编号,即计量器具的唯一性编号,用激光扫描采集标签编号,并根据标签编号来获取管理系统中该计量器具的数据信息。这样做确实比手工查询提高了效率,减少了一些重复操作。但是,条形码信息容量低,数据信息一旦形成,无法更改。而RFID在计量器具管理中的应用将计量器具基本信息数据采集的准确性、高效性和信息量又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射频识别(RFID)的数据存储信息容量比条形码大很多,信息内容更加详细,计量器具电子标签的可以记录属性数据包括计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购置日期、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制造单位、溯源结果、检测日期、送检单位、溯源有效性、使用部门、保管人、使用状态、以及历次检定记录信息等等。电子标签大存储量所包含的设备完整信息,使得计量器具在日常使用和管理中,数据更加真实、准确可靠。

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计量器具管理系统中的运用,是一种突破性创新:首先它可以快速识别每一件计量器具,识别速率高,错误率低;其次它采用无线电射频的非接触方式,直接读取计量器具信息数据,操作简单方便;第三它可以随时根据计量器具的使用变化写入新的信息,快捷方便;最后其储存的信息量非常大,适合计量器具长期的管理和信息的记录。

5、结束语

以射频识别技术(RFID)为核心的计量器具管理系统,具有着传统管理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如能在计量系统推广使用对计量检定和计量器具的管理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作者:邱星翔

医疗设备计量智能管理系统论文 篇2:

医学装备质量控制及计量管理系统的运用分析

摘  要:本文針对医学装备质量控制及计量管理系统的运用,采用科学的质量控制原理和具体计量原理相结合,先思考了目前医学计量器具质量控制在各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利用质控思想和计量的具体要求,最后提出了具体的运用要点。分析数据显示,新的人工智能化时代,建设信息自动化采集、信息只能化处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新颖的人工智能化技术,应用到医疗设备计量管理及质量控制系统中,可以使医疗的系统更加智能化,为医院发展提供必要医疗设备计量管理及质量控制系统技术支持。

关键词:医学装备;质量控制;计量管理;系统设计

【引言】

随着医疗系统的集成化,各种医疗设备检测出的信息需要系统智能地结合起来考虑,就目前情况看,已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难以满足医院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发展的要求。为顺应时代发展,就需要先理解的质控原理和思想, 然后来构建信息化的医学装备质量控制及计量管理系统,以实现医院装备管理的信息化、精细化、节约化、网络化、规范化等。基于此,开展医学装备质量控制及计量管理系统的运用分析就显得尤为必要。

1、目前医学装备质量控制及计量管理的发展现状

医疗设备特别是某些计量溯源相对复杂和困难大型医疗设备,它们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医院现有资源的利用率,但在信息化时代,人们的观念认识、规范制度、人员及技术条件水平不断提升和完善,现有的医学装备质量控制及计量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实际发展需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计量溯源相对复杂和困难大型医疗设备因为往往需要更高级的计量机构来检测,在溯源时间上不能保证无缝对接,存在真空期。另外存在装备送检和领取并非一人的问题,经常发生医学装备去向不明的问题,此外,在流程步骤的衔接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难以实现无缝对接。

二是缺乏电子记录,虽然目前医学装备质量控制及计量管理中逐步实现了电子化,但依然有一些医院在记录方面还停留纸质上,经常发生记录丢失和信息缺失的问题。如果重新补充,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缺乏历史数据的可查性。数据分析难度大,难以及时反映各设备和装备的运行状态。

三是缺乏周期的衔接性,难以及时提醒和装备使用单位进行送检,反馈跟踪难度大,难以实时反映医院设备使用情况,计量器具送检率不能达到额定要求。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一些问题,目前医疗设备计量管理及质量控制系统中问题是自动化程度不高,预警和计划依赖人工工作,不能及时的预警和管理。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下医疗设备计量管理及质量控制系统中的流程(如图1中所示),以规范医疗设备计量管理及质量控制系统中的自动化能力。

2、医学装备质量控制及计量管理系统构建原则

需要提高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计量管理系统运行的持续性和系统性以及安全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融入更多的信息化技术,为构建智能化、智慧化医院奠定坚实基础,需要遵循以下构建原则:

数字化:需要保证所有和医学装备质量控制及计量管理系统相关的人员、设备、数据等都能实现数字化采集、数字化处理、数字化存储等,建立起基本的信息数据库。

自动化:对医疗设备所检验出的数据,采用无人为干预的上传手段,尽量避发人为干预和人为操作,以提升工作效率,避免发生人为操作失误,保证各项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智能化:根据医疗设备计量管理及质量控制系统自动反馈情况,建立数据定时,定点的自动分析,反馈情况,运用质量体系内各种分析方法和统计学的分析,从而及时的发现和解决系统运行中存在的异常问题。

利于未来的扩展:医疗设备计量管理及质量控制系统中,为了方便各种信息,或者新型设备的加入,应该使用统一化的模块化的信息集成方式,这样能使得系统的一致性和顺序性和未来的可扩展性得到提升。

3、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计量管理系统的运用要点

3.1管理模块功能运用

为了迎接新时期的要求医疗设备计量管理及质量控制系统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为全面推广和应用,医疗设备计量管理送检流程具有可定义的功能,当各个科室接收到医学装备质量控制及计量管理系统发出的检测信息之后及时发单,分派装备检测工单,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或者工程师进行检测,检测完成之后就是审核,再由科室反馈给系统,检测信息反馈到医学装备质量控制及计量管理系统之后,可及时存储到数据库中,便于查询使用和后期溯源分析,提升医疗设备送检过程的可追溯性和信息完整度。

3.2检测计划功能的运用

在传统的计量管理体系中,医院医疗设备的计量溯源工作的内容是根据前一年的设备检测情况和使用频次的高低,再计划来年的具体溯源计划,因此,需要人为统计的工作很多,所以容易出现人为错误。在新型的医疗设备计量管理及质量控制系统使用后,系统集成的功能可以根据往年数据和使用频次,根据原则,自动生成溯源计划,不需要做很多人为的重复工作。从医疗设备信息第一次录入系统的那一刻起,系统就能自动对它进行管理,不管是数据异常或者超期未检测,都可以发出警告,生成报表,给决策人的决策提供数据参考。而且各项数据可实现永久性保存,将送检率提升至额定要求,减少人为错误机会,减轻人工工作压力,提高效率和准确率。

3.3数据追溯功能的应用

在信息化系统使用之前,如果需要查询过去的检定情况,需要逐一翻阅资料来查询,消耗的时间比较长,而且不利于保存。采用数据化医学装备质量控制及计量管理系统之后,各项检定数据会被存储到数据库中,只需要输入时间、关键词,既能快速查询到相关记录【4】。对临床科室和器具管理科室,都可以快速及时地获取数据,减少人工工作量,实现数据溯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早起医学装备质量控制及计量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是大势所趋。针对目前医疗设备计量管理及质量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立足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可扩展性等原则,来组建适合新形势下的医疗设备计量管理及质量控制系统,使医疗设备更加安全地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 祝传亮,曹丹,陈添,等.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中计量工作的作用及其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20,190(6):53-56.

作者:段磊

医疗设备计量智能管理系统论文 篇3:

智能城市建设商机涌现

智能城市建设已拉开序幕

4月20日,北京召开中国智能城市论坛,标志着全国智能城市建设已经全面展开。智能城市的到来预示着智能电网、无线物联网专网、智能家庭网络等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将在近期高速发展。预计智能城市建设的资金投入规模有望达到1000亿元左右。

智能城市包括智能交通、智能家庭、智能电网、智能医疗等一系列的模块的搭建,将在未来十年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及出行方式(如图)。

智能城市与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体系的构建将从根本上解决北京、上海等城市交通拥堵、出行困难的问题。城市中的每条道路都会增设路面感应装置,随时随地监测道路上行驶车辆的状况。用物联网技术将城市中的每个车辆都链接入网,随时提供整个城市道路运行整体状况信息。智能交通体系可以通过路面采集的即时信息,实现道路管理的智能化。街口的红绿灯时间可以实现完全智能化调控,节约利用每一秒钟的道路空置时间。根据路面拥挤状况,随时开启或关闭关键路段的入口,以缓解拥堵。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可以为每辆出行车辆提供道路建议,对车辆进行合理分流。

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实现道路的实时定价策略,通过经济手段,让人们根据自己的时间成本选择出行路段。伦敦、新加坡等地区为缓解道路拥挤,都采用主干道在高峰时段增加道路通行收费标准的方式,来减少进入主干道车辆的数量。在未来智能交通方案中,每辆车都会增设定位标签以及付费终端,当车辆驶入设定的区域内,通过扫描车内终端,将实现自动扣费。这样可以督促人们计算自己的出行成本和时间成本,更合理地利用城市中有限的道路资源。

智能交通体系可以解决大型城市停车难的问题,通过停车费分时分地段定价的方案,大大节省人力资源,提高空间资源的配置效率。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停车难的问题,近几年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而日益凸显。

北京等城市已经开始实施市内停车费用分区域、分时段的定价方案;然而,目前的计划实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每个停车场都需配置专人收费,同时,由于停车费大大上涨,如何对停车场人员监管、避免私下交易也成为难题。未来智能交通方案中,车辆行驶及经停的时间都可以有精确的计量结果,并且实现自动扣费。此举可以免去停车场的人员耗费。计价方式也可以设置得更为灵活,可以细分每日的高峰停车时段和低谷停车时段,将分时段收费。

智能城市与智能家庭

智能家庭(Smart Home)通过家居通讯网络的建立,实现对所有家庭网络上电器和设备的功能监控。1984年,美国联合科技公司实现了建筑设备信息化、整合化概念应用。此后,智能家居概念在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国家快速被应用。

家用电器将面临智能化升级换代,硬件的替换将给人们带来更为舒适的生活。未来十年,智能家电的高端版本将替代现有电器,所有家用电器将连接在智能家庭的网络中。通过家电上网和远程遥控,人们的生活方式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改变。冬日的早上,被喜爱的音乐声唤醒,厨房已经按照你所喜好的口味煮好咖啡,面包也已经烘烤到你所喜爱的软硬度。洗澡水将在你下班的路上就烧好,进门之后,家庭影院开始播放已经录好的你所喜爱的电视节目。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出差在外,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对家中设备进行遥控。

射频识别(RFID)及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实现家中所有物品的自动识别、信息共享、监督管理功能。智能家庭中所有的物品都可以加设RFID标签,并通过物联网链接起来。借助物联网技术,智能化家居监控管理系统能为用户提供更为智能的购物、资讯、娱乐等个性化服务。

由每个智能家庭组建的智能小区,将在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上得到巨大的提升。通过智能电器的更新,家庭系统和小区智能系统进行联网,家庭安全将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家里煤气泄露时,小区保安将在第一时间接到警报信息,同时,各种抢救措施将开始启动。如果小偷开始撬锁,智能社区的网络将迅速连接保安的手机,同时在第一时间报警。

智能城市与智能电网

中国各大城市都已经开始实施智能电表的改造工程,通过智能电表的数据传输功能,电网整体的用电效率将得到大大提升。未来三年,成都家庭智能电表改造率将达1 00%,有望全部使用智能电表。对于整体电网来说,智能电表将单个家庭的详细用电数据随时传回电网,这使得电网整体最优化供电策略成为可能。电网通过对单个用户用电习惯数据的采集,可以及时调控整体供电策略。夏季用电高峰期区域性电力短缺的局面将大有改观。

对于家庭而言,智能电表的出现将成为家庭用电的智能大管家。智能电表可以延伸到水表、电表、气表,实现远程读表,免去了每月抄表的工序,同时提供及时购电提示。智能电表和智能插座的应用,可以对各种家庭电器终端进行合理用电配置。

智能电表成为分时用电的必不可少的设备,将提高整体社会的用电效率。电力供应的很大难题是电力的不可储备性,电力需要满足高峰用电时期的最大需求量,而低谷用电量时,大部分的电力都白白浪费。今后电力供应的发展趋势是进行波峰波谷差价供电方式,激励用户尽量在波谷时期用电,避免波峰拥挤供电不足。智能电表可以根据家庭用电的实际需求,合理安排所有家电尽量在电价较低的波谷用电期启动,降低总用电成本,提高整体用电效率。

智能电表还可以实现电网与家庭用电的双向沟通模式,未来用户不但可以向电网购电,还可以将电卖给电网。随着太阳能发电技术的不断推进,绿色住宅通过太阳能供电实现自给自足已经在很多国家有示范园区。在日本,通过智能电表及智能电网的链接,独立供电的住宅可以将发出的多余电力转卖给电网。这种电网与终端用户双向沟通的模式在未来将推广至多个国家。

配合智能电网、智能电表的发展,智能电器的标准设定在中国已经开始规划。海尔U—home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联手制定智能电器标准,为在“智能电网”时代企业生产、用户选择智能家电提供参考依据。海尔U home以海尔智能家电系统为载体,通过无线网络,实现3C产品、智能家居系统的互联和管理,以及数字媒体信息的共享。智能电器不但节能高效,可以根据电价自动分时工作,而且给电网干扰最小。

智能城市与智能医疗

智能医疗体系的简历可以大大提高有限医疗资源的利用率,缓解居民看病难的问题。未来每个居民都会建立自己的电子病历,录入智能控制数据库。去医院看病时,简单的疾病只要进行了相关检查,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很快给出最佳治療方案。如果是复杂的疾病,可以在家的时候就将病情发给相关的医生,并且预约诊疗时间,这样就可以减少病患在医院的等待时间。

智能医疗体系可以令日常监督和护理无处不在,有效进行提前预警,在疾病发生之前就提出防范措施。清晨洗脸、刷牙的时候,卫生间的监控系统就可以实时检测出今天的身体状况如何,如有异常情况出现,将会提出预警。佩戴的手表可以随时将你的血压、脉搏等信息传输到保健医生那里,再播报医生提供的健康咨询。智能医疗体系还将构建老年人远程看护和紧急事件响应系统。

发展前景与建议

智能城市将成为未来十年城市规划的方向,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给制造商带来巨大商机。智能家电将全面替换目前的家电,同时还将增设智能家庭监控中心。荷兰、美国、日本、中国多个城市预计将用智能电表全面替代现有的电表。与智能交通配套的各种感应终端将成为车辆的必配装备。医疗终端感应器和远程医疗系统的搭建也将成为城市的必须品。

智能城市的项目具体实施计划在全球还是全新的课题,需要社会各方面资源的合理配置,目前中国遍地开花的智慧城市项目透露出地方政府的盲目性。IBH的“智慧地球”战略进展迅速,已中标沈阳、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22个城市的重大项目建设。很多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已经将其列入当地“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的重点课题,有的甚至已经在着手编制“智慧城市”专项规划。然而,已经实施的智能小区由于规划不合理,废弃率极高。自1999-2000年,开发商以智能化新居为卖点,开始了智能化小区的建设。据上海统计,智能化系统发挥作用的仅占20%,运行不正常、尚可使用的占45%,其余35%被废弃。业主对安防系统、自动抄表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的投诉率居高不下。

智能城市出于安全性考虑,未来需扶持大批本土企业。作为国家基础建设,智能城市的信息安全性是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用户隐私滥用已经引发公众对信息安全的问题的质疑,近期谷歌及苹果这样的信誉度极高的跨国公司也遭质疑。可见,智能城市的核心技术发展,需要培养大批本土信息技术及信息安全专家。

作者:孟昭莉

上一篇:优化经济核算提升医院竞争论文下一篇:合同欺诈非法占有思考法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