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论文

2022-04-22

摘要:通过分析目前中医表现形式和中医药文化教育在青少年中教育的现状,断定中医药科学普及工作意义非凡,在青少年中积极开展中医药科普可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有助于健康成长,同时加深青少年对中医药的理解,进而热衷于中医药传统文化。為了在青少年群体中发扬中医,利用微信小程序开发的游戏作为中医药知识的载体,其表现形式更易让青少年接纳并了解中医药的知识。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论文 篇1:

加强青少年科学普及教育的重要性研究

摘 要:大力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是当前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任务。科学普及作为开启国人科学智慧、提升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当前我国科学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立足科学普及的传播,以青少年为传播对象,进一步加深了对加强青少年科学普及教育的重要性认识。

关键词:科学普及;教育

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普及是强国图治的良方和开启民智的钥匙,科学能力更是关乎国家的强盛,青少年作为国家发展的未来动力,他们的科学素质更是决定了国家强盛力的持久性及未来发展方向。因此,积极培养青少年科学素质是一项及其关键且紧迫的全民行动与系统工程。

一、相关概念及内涵

科普,即科学技术普及,是科学技术发展进程的一个展示。一般呈现有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的特点,是社会公众性事业。从字面上来看,“科”指科学性,“普”指群众性,也因此具有了普及型的特征。一般来说,科学技术普及的内容包含四个方面,即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从传播学上来讲,科学技术普及,是以提高国民科学素质为目的的一种科技传播现象。它的传播对象面向社会与大众,传播内容围绕科学知识的普及、先进技术的推广以及科学思想的传播等方面。在实践过程中,科普工作的开展,还不仅仅表现为知识的传播,更体现为思想和精神的在科學领域的碰撞。它以科学态度和精神为核心,以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与能力为基础,以科学行为与习惯为外延,是一个综合完整的内容体系。

青少年介于青年与童年之间,是人类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中,个体正处于不断积累知识,对世界充满好奇,积极探索的认知高峰期。针对这一人群开展的教育对其思维的形成、观念的打造起决定性影响,对其一生都会产生重要作用。

因此,我国的青少年科普工作,内容上,主要是普及一些科学最基本概念和过程,旨在让青少年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方法,并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从而更客观、科学的认识世界,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科学思维基础。

二、加强青少年科学普及的重要性

(一)青少年科学普及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一个国家的青少年教育成果,更是直接体现在国家的未来发展上。素质教育是我国上世纪90年代相对应试教育提出的重要教育理念,它強调要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全面发展,落实到青少年人群,国家还提出了要打造“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直以来,科学技术教育是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升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渠道和基础路径,特别是针对青少年开展的相关教育实践,不仅对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到了重要影响,还对个体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科普活动相对课堂的教学多了灵活性、趣味性,不仅内容丰富,还立足于实践,让青少年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

科普教育不仅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前提,还能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引导、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强化独立意识。这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更高效、还更有意义,也是对课堂文化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具体而言,一方面,科普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开放意识、独立意识、自主意识,这为学生独立认识问题和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青少年科学普及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措施

科普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实践的根本途径。上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这一战略脱胎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史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正是该战略的提出,第一次将科普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并将科学发展与教育相结合,落脚于提升国家整体的科技实力上,旨在通过科普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实现经济转型、人才转型,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而青少年作为未来社会的推动主体,该类人群的全面成长和综合素质关乎国家的发展存亡。科普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增强具有科学精神、科学思想,激发他们对未知和科学的探索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另一方面,科普教育有助于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理性审视和客观对待,可以净化青少年的思想,抵制社会上的腐朽思想和邪教思想的侵害和腐蚀。

(三)青少年科学普及是个体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石

创新是当前国际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大主题,个体的创新能力更是直接影响到自身的发展。因此,如何提升个体和国家创新能力,在当代国际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青少年时代是人意识萌发、思维形成和能力养成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形成。科学普及对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起着关键性的基础作用。科学技术普及正是通过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因素来实现。科普教育通过更加生动和接近性的形式来引起青少年好奇心,让其产生了解和探索科学技术知识的兴趣,并通过与实践相结合的引导内化为一种科学思维,在青少年生长过程中产生影响人格、人生观、价值观等形成的影响作用,是青少年科学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石。因此,科学、正确、有效的科普,不仅可以促进青少年树立正确、科学的思维、态度、精神和方法,还是青少年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科学基础。

三、结论

21世纪,以信息技术、终端服务、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为代表的科技成果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并极大地推动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进程。科技创新已然成为当前和未来世界发展的主题和生命线。科学普及通过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在实现科学成果普惠的基础上,对提升国民的整体科学水平和文化素质还起到了重要影响。

科普社区、科普网站、科普类新媒体平台的构建以及虚拟技术的应用都极大地丰富了科普展示的和传播的形式,提高了传播效果。毋庸置疑,更多元的基础服务平台、更丰富的知识内容、更具吸引力的表现形式,将会进一步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关注科学、热爱科学,并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提供科学的思维路径。

作者:盛凯

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论文 篇2:

中医药科普微信小程序的研究与开发

摘要:通过分析目前中医表现形式和中医药文化教育在青少年中教育的现状,断定中医药科学普及工作意义非凡,在青少年中积极开展中医药科普可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有助于健康成长,同时加深青少年对中医药的理解,进而热衷于中医药传统文化。為了在青少年群体中发扬中医,利用微信小程序开发的游戏作为中医药知识的载体,其表现形式更易让青少年接纳并了解中医药的知识。该文提出了开发中医药科普微信小程序的可行方法,指出此方式更有利于在信息时代传播,更能够激发青少年学习中医的兴趣,从而让中华民族这份千年珍宝发扬光大。

关键词:青少年;中医药;微信小程序;信息化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长期以来,中医药在养生、医疗保健等各个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社会地位,得到越来越多大众的肯定。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的发展,2016年2月22日国务院发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其中明确提出:要综合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数字智能终端、移动终端设备等新型媒介,积极宣扬中医药文化知识,巩固中医药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关键作用,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村镇、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归人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内容,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形成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和共同发展中医药的良好格局[1]。青少年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学生理解力有限,好动不喜静,让他们静下心来学习中医药理论知识是不可能的。中医传承多世纪,是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与西医相比更抽象化,深奥难解,如气、经络等既看不到也摸不着,药的五味有时也不知道如何分辨,相同的病却用不同的药,阴阳五行和人的关联,这都让人很难理解。因此利用形象生动的表现形式展现中医药理论知识,通过其独特的感染力冲破中医文字的枷锁,让青少年更乐意学习中医理论知识[2]。而高体验低成本的微信小程序就成为传播中医文化很好的一种载体,开发一款适合给青少年科普中医药知识的微信小游戏将有利于把中医药传承下去。

1 目前中医药的科普情况

“国家卫生计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强调,要加强中医信息化顶层设计,做好中医药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在2016年底制定了有关中医药信息化的方针政策来保护和发展中医药,中医药的传播和发展朝着数字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是大势所趋。但就目前状况来看,情况却不容乐观。

1.1中医药科普形式落后

目前关于中医药传统文化传播形式过于单一,多停留在长篇大论的文字形式上,而且内容过于理论化,很少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中医药方面的著作虽然类型多样,但存在质量良莠不齐和内容冗杂缺少针对性的问题,不适合青少年儿童阅读[4]。

1.2中医药群众基础薄弱

前些年,中医药的地位十分尴尬。虽说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结晶。但在以西医为主流的浪潮中,群众对中医的信心和认识越来越淡薄,中医药文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5]。

1.3青少年对中医药认知水平低

为了了解中医药科普的现状,我们制作了中医药调查问卷,如图1所示。以学校为中心向附近各个学校的学生发放共200份问卷并收回分析,其中50份是医药类专业学生填写,其余150份是非医药专业学生填写。对于中药的基本概念的认识,75%的同学认为中药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的药物,20%的同学认为中药是天然生长的药物,只有5%的同学认为中药是民间采集的药物。这说明很大一部分同学对于中药的基本概念都有合理的认识,认为中药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的药物。对于基础中医文化常识的认识,了解一点儿的同学占40%,完全不知道的同学占到25%,非常了解的同学只占10%。而医药类专业与非医药类的专业相比,跟医药类有关专业的同学对中医基础文化常识的认识要远远高于跟医药类无关的专业,其中与医药类有关的同学对中医基础文化常识的了解程度为“了解”的同学占75%,而与医药类无关的同学对其了解的程度仅占8.6%。综上所述,青少年对中草药的总体认知水平低。这说明要加强中医药基础知识的科普力度,增强青少年中医药基本功,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在青少年心中的地位。

2 利用微信小程序科普中医药的可行性

微信小程序是一种新的应用形态,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它实现了应用”触手可及”的梦想,用户扫一扫或搜一下即可打开应用,为移动学习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创新空间。我们利用“寓教于乐”的理念,用微信小程序的创新方式来传播中医药文化,使得不同年龄阶段的受众群体在不同难度阶级的闯关游戏中,利用其零散的空余时间,实现现代人“碎片化学习”和“创新互联网+教育”。如《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移动学习平台环境构建与系统设计开发》[6]一文中提到,传统在线学习严重依赖电脑设备,在移动学习时代不再适应学习者对于移动性的需求。我们也正想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玩家在享受游戏的同时,也获取了丰富的中医药知识,二者兼得。让民众对学习的需求由学校转向生活与自身,也让教育的重心从强调教育的供应向民众持续学习与终身学习的需求转变,让全民感受到学习与生活的融合与统一。也只有这样,“互联网+教育”的实践才能真正可持续与科学地发展。

3 中医药科普对青少年群体的意义

中医药科普是指将中医药知识在一定地区、一定范围内普及推广,使其大众化,其目的在于把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思想、中医药理论、中医药优势等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传播给社会,传播给大众[6]。目前,青少年的科普教育主要集中在科学知识的研究等方面,很少涉猎中医药知识,中医药知识也很少出现在教科书中。因此,开展中医药科普教育,引领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走近中医药、认知中医药、了解中医药、使用中医药、支持中医药,具有重要的意义[7]。

3.1 为青少年树立健康观念

我们通过开发有趣的微信小程序、公众号平台宣传中医药知识等各种形式,把日常生活中实用的中医药文化小常识,防治疾病、养生保健的方法,向青少年输入,为他们树立健康的观念。

3.2 提升青少年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

学习与现实生活高度重叠的中医药常识,青少年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成为一名中医药文化的继承者

以青少年阶段为教育阶段,科普文化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帮助发掘青少年自身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为以后我国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奠定基础。

3.4 提升整个社会对中医药文化的接受和认知水平

如果整个社会的青少年都沉浸在学习中医药文化的文化氛围中,对于先前对中医药有狭隘偏见的部分群体开始慢慢发现中医药文化之美,从而逐渐提升这个社会对该文化的接受程度。

4 中医药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渗透研究方法

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目前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以中医药知识为切人点,设计出一款微信小游戏“少年百草”。为了吸引青少年使用,制作的小程序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页面画风。产品主要针对广大的少年和青年群体,采用简朴文艺的手绘漫画,制作立体形像的人物模型和灵活的过关方式,以确保玩家在使用中,既体会游戏的欢娱、成就感,也能畅游于中医药广博的知识天地。

2)难度设置。设置丰富多样、由易到难的层层关卡,设计出让玩家乐此不疲的游戏种类。青少年朋友在获取闯关乐趣的同时,也能活跃大脑、增长知识。

3)科普程度。我们不期望在游戏中为青少年输入过于生涩的知识,闯关的奖励即中医药文化知识,我们采集的资料一般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简单易懂的中草药知识。

4)游戏时间。为了防止青少年过度沉迷游戏,我们采取上线时间限制,若超过一定游戏时间,平台就会提醒孩子下线休息,保护身体。

5 微信小游戏“少年百草”的设计与开发

现阶段微信早已从常规社交软件转变成综合型应用软件,从娱乐生活工具向生产创造性工具扩展。微信小程序是一种无需用户进行下载安装,即可直接使用的全新应用,它的出现简化了用户对应用进行操作的步骤,实现了用户通过搜索或是微信扫码直接打开、使用应用的梦想。放眼未来来看,微信小程序将逐渐成为创业项目的主流,是打开市场的更为简单便捷的人口。利用“寓教于乐”的理念,用微信小游戏的创新方式来传播中医药文化,使得青少年群体在不同难度阶级的闯关游戏中,利用其零散的空余时间,实现现代人“碎片化学习”和“创新互联网+教育”。我们想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玩家在享受游戏的同时,也获取了丰富的中医药知识,二者兼得。让青少年对学习的需求由院校转向生活与自身,也让教育的关注点从重视教育的供应向青少年持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求转变,真正促使青少年实现从“学习与生活脱离”走向“学习与生活的融合与统一”,也只有这样,“互联网+教育”的实践才能真正可持续与科学地发展。

5.1 开发工具

本设计主要采用的是Java Script来编译简单的中草药游戏开发,使用的开发工具为Visual Studio Code l.20.1和微信开发者工具1.02.1802270 JS等。

Visual Studio Code l.20.1的热度近几年来极速增长,成为广大开发者的首选。它不仅具有多功能、高体验的优点,更能在拥有海量插件的情况下做到了简洁流畅。而微信开发者工具1.02.1802270 JS可以调试,也可以预览,具备代码编辑、调试和智能高亮等基本功能,官方会定期对微信小程序开发者功能进行更新,并且有官方后台进行维护,相对而言使用比较安全。

5.2 技术框架

微信程序技术框架图如图2所示,我们参照了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四个层次思路,即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和数据持久层。一开始,用户通过我们经HTML设计成的视图界面,进入“少年百草”微信小程序,再通过在手机上面的指令操作,向后台发送请求,后台受理用户接口请求,将操作响应结果反馈给用户。我们用Java Script编程设计的框架结构,通过事件和数据与应用程序进行信息交互,进行逻辑处理和数据请求等问题,主要实现对数据的保存和读取操作。最后通过JS Bridge,实现从数据存储库中提取或更新数据存储结构。

5.3 微信小游戏“少年百草”主要功能

微信小游戏“少年百草”,需要解决的最大困难是将若干个随机排列的不完整的中草药小图片拼接成一个完整的中草药图片。此设计的内容及目标如下:

1)有等级的升级,玩家可以在游戏开始前,在主界面中选择不同难易程度的游戏;

2)界面右上角的图片为供玩家参考的原图,下面的网格有些是不完整的中医药小图片,在游戏刚开始时,这些小图片是不按顺序排列的;

3)玩家必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中草药的拼图,如果正确则挑战成功,否则则挑战失败。

6 结束语

本文通过描述我国中医药科普现状和中医药在青少年群体科普的重要性,讨论了用微信小游戏的创新方式来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可行性,并设计与开发出微信小程序“少年百草”。中国传统医药延绵至今两千余年必然有自己发展的瓶颈期,我们希望有更多人能从我们的项目中感受到中国传统医药的魅力,了解、热爱和投身于中医药事业,更深入的系统学习和研究中医药知识,传承和发扬我们的国粹,为中国医药事业续写新的篇章。希望我们每个人都高度重视渗透中医药文化教育的重大作用,批判性继承中医药文化,加大普及力度,让中医药在民众群体的渗透感、亲和感和实用感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艾青青,兰志琼,李倩,等.我国中医药科普的发展现状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23):3-7.

[2]崔成韵,苏传琦.适于青少年群体的中医科普动漫的制作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8(4):48-50.

[3]樊丹.第一届中国中医药信息大会召开[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12):2142.

[4]王栩芮,王成川,屈佳璐,等.浅谈漫画在学龄期儿童中医药科普教育中的运用——以《小伙伴看中药》儿童漫画为例[Jl.教育教学论坛,2017(31):201-202.

[5]宁小清,钟霞军,谈远锋,等.开展中医药文化进小学校园活动的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10):24-26.

[6]王玉洋.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移动学习平台环境构建与系统设计开发[D].南京:南京大学,2018.

[7]许彦来.关于中医药科普的几点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3):99-100.

[8]刘光明,苏秀芳,林善远.利用中药标本馆开展青少年中医药科普教育的实践和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2):20-21.

【通联编辑:唐一东】

收稿日期:2020-03-15

基金项目: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基于中医药科普微信小程序的研究

作者:陈晓玉

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论文 篇3: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社区预防模式研究

[摘要] 本文首先论述了有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社区预防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在对武汉市调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社区预防的模式,即“区街主导、社区整合、邻里相助、家校互动”,系统全面地论述了社区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社区;社区预防;模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关系的深刻调整,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不断涌现,其中,日趋严重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未成年人主要在家庭、学校、社区中生活和学习,要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必须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包括家庭、学校和社区在内的良好社会环境。社区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是具有多种功能的小社会,只有通过社区预防才能带动家庭预防和学校预防。因而,社区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阵地,社区预防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社区预防研究综述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未成年人违法,是指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危害他人与社会,尚未构成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严重危害社会,已构成刑事处罚的犯罪行为。根据这个标准,本文所研究的主要是指从7周岁到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包括少管所、工读学校、中小学和社区闲散的未成年人。本文所研究的社区主要是指有明确的社区边界和法定的社区组织管理机构的基层政权组织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辖区共同体。

国内外的很多学者都围绕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对策和犯罪的社区预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讨。国内学者大多侧重从社区的某一角度进行分析。从社区功能的角度,李莉莎认为社区正是由于本身所具有的凝聚功能、规范功能、同化功能和沟通功能,才使得它能参与到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系统工程中来,起到重要作用。 [1]从社区教育的角度,苏虹、刘少军提出预防青少年犯罪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建立健全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社区教育机制,实现社区、学校、家庭教育一体化。[2]从社区亚文化的角度,吕瑞萍认为城市社区少年犯罪的发生,是社区不良亚文化对少年影响的结果,并提出政府应该大力度改善社区环境,强化社区功能,预防和控制少年犯罪的发生。[3]针对城市新型社区的特点,肖海军在分析了城市新型社区存在着家庭监护空位、社会管理职责不定、学校教育的有限作用以及邻里照应不足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家庭、政府和社会应当采取必要措施、提出有效对策来预防新型社区的青少年犯罪。[4]

国外学者安吉拉·斯来文提出了英国社区青少年犯罪预防的新举措:一是采用指导员指导来寻求与青少年、家庭、学校以及最终与他们的雇主取得联系,是全面介入模式的一个方面;二是采用恢复性司法模式,使整个社区参与到解决犯罪问题的措施中去;三是社区为青少年提供积极帮助的休闲活动,减少被社会排斥的青少年。[5]

犯罪学家和社会学家对预防违法犯罪有许多理论分析,有社会互动理论、差异交往理论、标签理论、犯罪的预防场理论、亚文化论、社会认知理论、社会控制理论等等。其中,艾伦·科菲在《青少年犯罪预防》一书中提出了社区控制理论。他认为,司法体系(包括警察、法院、矫正机构)只能控制犯罪的一部分,而不能控制全部犯罪。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犯罪的预防需要取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取得社区的参与。[6]社区控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着力于从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即家庭、学校、社区)入手,通过区、街道、社区三级负责,建立和完善以社区力量为主体,与家庭、学校、公安机关等相关力量相结合的社区控制系统,实现社区治安的综合治理,净化社区环境,引导未成年人参与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活动,达到防范和控制违法犯罪的目的。因此,社区控制就是社区利用社会的有效资源强化控制,用社区内的主流文化影响未成年人的心理并规范其行为。

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社区预防模式的探讨——以武汉市为例

2004年,武汉市团委委托武汉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对武汉市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和违法犯罪社区预防状况做了调查,在武汉市的青山区、洪山区和汉阳区共收集有效个案33例,其中访问社区工作者7例,访问学生家长26例。①本次调查从社区的功能出发,对家校联系状况、邻里关系状况、社区整合情况、社区周边环境治理状况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调查。从对个案调查资料的分析,并结合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问卷资料,本文从基层政府(即区和街道)和社区的关系、社区之间的关系、邻里关系和家校关系四个方面,总结出“区街主导、社区整合、邻里相助、家校互动”的社区预防模式,旨在对社区预防模式进行初步探讨,为全国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区街主导

社区周边环境是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社区预防的重点。社区周边环境的治理也一直是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之一。从个案调查情况来看,社区在进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工作时,仅仅依靠社区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政府强有力的行政力量。所谓区街主导,说到底就是政府主导,是政府动用资金、场地、专业人员等优势,以社区为主体开展预防工作。

“个案一”提到与派出所、管段民警联手整治黑网吧、书摊、影碟出租屋等不良文化市场,社区警务室每天派人巡逻值班,维护社区内公共安全和预防违法犯罪。“个案十三”反映社区借全市的“883”计划,用三个月的时间改变了社区30年的环境。社区已经新建道路9条,新增绿化面积600平方米,增加居民休闲娱乐场地900平方米,健身场地200平方米,健身器材10件,科普宣传栏一处,黑板报专栏9处等,居民也开始关心社区的建设。在社区治安方面,成立了安保服务队,每天在社区巡逻,向居民宣传自防意识,检查社区防火、防盗、防毒工作是否到位,并提出整改意见。

根据武汉市的个案调查,区街主导社区预防工作,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供资金支持,为社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提供资金援助。社区作为基层自治组织,本来就缺少经济来源,所以在组织未成年人活动时会因资金缺乏而束手束脚。目前政府提供了一定数量的资金,但是还很有限,需要在资金上加大投入。

第二,建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专门组织机构,设立专职和兼职人员。根据社区调查情况来看,每个社区都有专职的青教工作者,专门负责社区的青少年工作,并且成立了青少年维权岗、“关心下一代委员会”、青少年帮教小组、“护绿小分队”、“治安小分队”等,引导未成年人参与社区建设,维护社区的稳定。此外,为了增长未成年人及家长的法律知识,社区通过开办家长学校、组织座谈会等形式聘请专业人员,如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或者社区志愿者,给未成年人和家长讲授法律知识。

第三,提供活动场所,为社区组织开展未成年人活动提供场地支持。社区配套的公共设施建设,如家长学校、幼儿园、儿童托管所,青少年活动基地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属政府投资的职责范围,都是政府出面统筹规划的。由政府主导,通过制订规章制度,使博物馆、科技展览馆、体育馆、图书馆、革命纪念馆等教育性资源免费向团体未成年人开放,使孩子们在假期和课外有娱玩场所,增长见识,也减少了未成年人接触不健康娱玩场所的机会。

第四,联合公安、工商、文化教育、共青团、工会、妇联等各部门共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加强社区周边综合环境整治力度和主流文化宣传力度,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总之,区街主导是在区街基层政府领导下,成立社区自治组织为主体,公安、工商、文化教育、新闻出版、共青团等共同参与的专职治理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组织,加强社区综合环境治理,特别是文化市场治理,协调社区内以及社区之间可利用资源,维护社区治安,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社区整合

社区通过建立未成年人组织,开展多种活动,对失足未成年人实施帮教等措施,整合社区内外资源,联合各方力量共同关心、教育未成年人,向社区内未成年人传递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从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第一,整合资源,构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教育基地。“个案十四”反映该社区经常与小学、中学联系,让孩子在寒、暑假能够免费参加学校的电脑培训班。并且由社区与学校一起联手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劳动,保护社区的清洁卫生。还组织青少年举办各种培训班,比如青春期教育、防毒禁毒、观看安全教育录像。现在社区又准备开办一个学前班,请社区里已经退休的老师来上课。可见,社区在开展未成年人活动时,需要和学校联合起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教育好未成年人。

第二,通过社区组织机构开展丰富的文娱活动,培养未成年人的自护能力。通过调查,了解到社区建立的未成年人组织有青少年维权岗、“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青少年维权小组、青少年帮教小组、“学习型家庭”、“环保家庭”、“五好家庭”、“护绿小分队”、“治安小分队”等等。联合公安局、派出所、民警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和社区帮教工作,请他们讲授防火、防爆、防盗等知识,并进行上门宣传;与社区附近的学校、社区内物业管理公司联手开展一些有益于未成年人的文娱活动和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劳动,保护社区的清洁卫生,并组织青少年举办各种培训班;社区与民政局、妇联、市团委、杂志社等联手帮助特困生;社区阅览室免费对未成年人开放。

社区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内容。因此,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建立健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社区教育机制,实现社区、学校、家庭教育一体化,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保障,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发生。通过社区整合,社区内、社区与学校以及社区之间的资源实现了共享,这样,社区通过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持续性地开展积极向上的文娱活动,也容易得到家长支持和未成年人参与。通过规范化的社区未成年人组织,发挥社区的整合功能,引导未成年人积极有益的课余生活,自然就减少了未成年人接触不良文化的机会。未成年人在这些有意义的组织活动中,培养了健康的兴趣爱好,增强了人际交往能力,激发了学习热情,这种良性循环最终培养了未成年人的自护能力。

(三)邻里相助

邻里关系对未成年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相互关照的邻里关系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起着正向推动作用。武汉市的调查也发现,互助型的邻里关系对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起着重要作用。邻里关系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方面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监管未成年人的行为。互助型的邻里关系,使未成年人在邻里周围处于被监督之中。“个案十一”认为邻里关系可以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而且家长可以从邻居那里得到孩子的侧面信息,帮助家长监督孩子。家长不可能时刻盯住孩子,如果邻里关系良好,发现邻居的孩子上网吧、去游戏厅、逃学、与不良少年交往,就会制止或者通知孩子的家长,帮助家长监督孩子出现不良行为。“个案三”和“个案四”都提到生活关照、学习关照和托管照顾。邻里监管未成年人的行为,主要是生活上关照、学习上关照、行为上关照和托管照顾。

第二,提醒防盗、防火,加强邻里安全管理。“个案十九”提到社区里有人骑自行车喊广播要邻里相互关照,防火防盗,关好门窗。“个案十六”说邻里之间平时经常聊天,需要帮助的时候相互帮忙,比如外出时帮助看一下门,或者有紧急情况时相互照应。多数个案都提到,良好的邻里关系出门要放心一些。邻里互助对于防盗防火,邻里安全有很大作用,也提高了未成年人的邻里安全意识。

第三,影响未成年人的人格和人际关系。邻里之间相互关照,和睦相处,尽量减少邻里纠纷和磨擦,消除不利因素,搞好团结,增强理解和信任,这些会潜移默化的传递给未成年人,使他们从小形成健康的人格,在社会交往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

此外,社区通过举办家长学校等形式,不仅传授家教知识,增强邻里之间的沟通和感情交流,而且创造良好的邻里互助氛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相助、邻里守望,不仅能够监督未成年人的不良习惯,而且也使他们学习了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是其社会化的重要方面。

(四)家校互动

家庭和学校是未成年人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其完成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对家校联系状况的分析,笔者总结出家校互动模式。所谓家校互动模式,就是要建立、健全家庭与学校的沟通、协调机制。家校互动旨在有效地推动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最终开创一个家校互动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发展模式,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家校互动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有效途径。

武汉市调查的个案分析表明:家校互动形式多样化,主要方式有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电话交谈以及家校联系本。一般学校一个学期至少会召开两至三次家长会,家长会是家校联系的主要形式。不管是何种家校互动方式,家校互动都不是哪一方面的事情,需要家长、学校相互配合,共同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在“个案二”中,父母都下岗了,孩子上初中,因此家长对孩子管教比较严格,严格控制孩子不让他去网吧,希望孩子能够考上大学。在谈到家校联系本时,家长说需要家长配合学校加强管理。“个案九”中家长提出老师应该和家长多沟通,最好进行家访,老师应针对孩子在校的情况,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以便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个案十一”认为,通过家校互动可以掌握孩子在学校的动态,因为孩子有隐私不愿意和家长说,老师在学校里可能更了解孩子的情况,家长与老师及时沟通就能够更全面、及时地了解孩子,更好教育孩子。

学校不仅要传授给未成年人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法制教育。家庭和学校之间应互通信息,根据未成年人不同成长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掌握青少年的成长规律,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接轨,有针对性地引导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增强抵御不良社会风气的能力,有效防止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三、结论与讨论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可以得出结论:第一,社区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小社会,包括家庭、学校、邻里、社区周边环境等等,构成了未成年人成长的主要社会环境。社区的管理和教育功能,能够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引导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因此,社区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阵地。第二,武汉市的“区街主导、社区整合、邻里相助、家校互动”社区预防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社区预防模式,这种预防模式的关键在于在政府支持下,以社区预防为中心,以社区预防带动家庭预防和学校预防,以社区教育连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多位一体的预防网络。

武汉市“区街主导、社区整合、邻里相助、家校互动”的社区预防模式,引导了目前没有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更加努力地学习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已经出现不良行为或者有过违法犯罪记录的未成年人改变其错误的思想和行为,走上人生正途,从而使所有未成年人都朝着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指引的方向发展。因此,这一预防模式在实践中是有效的、可行的。从武汉市的经验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政府、社区、学校和家庭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的相应责任,这四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的,要真正作好预防工作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区街主导、社区整合、邻里相助、家校互动”的社区预防模式下,本文认为要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必须通过创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社区,最终构建一个学习型社会。

1.创建学习型家庭。家庭是未成年人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人格的形成起着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要首先从家庭教育入手。首先,要提高家长自身的文化素质、道德素养;其次,要加强沟通,促进教养方式民主化;第三,要形成和谐的家庭关系。

在学习型家庭里,家庭关系和谐,亲子之间相互沟通,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相互影响,一方面家长的素质提高了,另一方面子女的素质也提高了。这种和谐的氛围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2.创建学习型学校。学校是未成年人系统地、正规地接受文化知识和行为规范的场所,也是未成年人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未成年人在校学习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也是进行各种教育的最佳时期。所以,抓住了学校教育也就抓住了最基础、最普遍、最深入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创建学习型学校,应该做到:第一,切实推行素质教育,提高老师的业务素质和职业素质,做好“双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第二,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关注未成年人的思想动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正确引导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第三,加强家校互动,共同教育好未成年人。

3.创建学习型社区。社区是未成年人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小社会。创建学习型社区,带动学习型家庭和学校的建立,形成全社会的学习氛围,对于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要组织建立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基地,加强未成年人组织建设,组织丰富多彩的未成年人活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其次,要提高社区干部的素质,建立社区未成年人档案数据库,开展社区帮教、社区矫正工作;第三,加强社区的沟通桥梁作用,通过举办家长学校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接轨,共同预防违法犯罪。

“区街主导、社区整合、邻里相助、家校互动”的社区预防模式,需要政府大力支持,以社区为主要预防阵地,以社区预防带动家庭预防和学校预防,最终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要通过创建学习型社区带动创建学习型家庭和学校,最终形成学习型社会,使未成年人在学习型文化的熏陶下,具有优秀的品德、良好的智力、高尚的情操、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增强自身免疫力,从而有效控制和减少违法犯罪,并按照社会主流文化所规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完成未成年人社会化和再社会化。

[参考文献]

[1] 李莉莎.社区在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中的功能[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2] 苏虹,刘少军.整合社区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6).

[3] 吕瑞萍.论城市社区少年犯罪及社会控制[J].河南社会科学,1999(4).

[4] 肖海军.城市新型社区青少年犯罪的预防[J].青年研究,1999(12).

[5] 安吉拉·斯来文.社区青少年犯罪预防的创新举措[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0(5).

[6] 陈晓宏.青少年犯罪的社区控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12).

作者:邹海蓉

上一篇:林业科技森林病虫害防治论文下一篇:临床医学与外科医学护理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