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应用于软件论文

2022-04-15

【摘要】IT行业飞速发展,项目管理应用于软件开发之中的理念应运而生。本文针对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行之有效的对策,以实现软件开发过程中资源的优化配置目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项目管理应用于软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项目管理应用于软件论文 篇1:

基于信息化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带来的好处以及如何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法。

关键词 信息化;软件开发;项目管理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如今各类软件的数量也不断增多,在此背景下,软件开发公司的业务量也不断增加,业务类型也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软件公司要想提升开发效率,提升软件质量不仅需要提升代码质量,更为重要的是需要使用前言的信息化手段对企业软件开发项目进行科学管理。

一、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优势

(一)实现软件开发项目自动化管理

在传统的软件开发中,程序员需要将软件开发的工时、评审问题、测试缺陷等问题通过手写的方式记录在手稿上,在对整个项目进行分析时,同样也需要人工收集资料,进行分析和统计,而这样的软件开发管理方式会占据程序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利于程序员编写代码。

将信息化技术引入软件开发项目后,信息化技术能够自动将整个软件开发活动记录下来,并搜集、整理和分析其中关键性的数据,实现软件开发项目自动化管理,提升软件开发项目的管理效率,进而减少程序员在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上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使其有更多的时间研究软件开发代码。

(二)提升软件开发项目管理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传统的软件开发项目通过人工记录开发过程中的信息不仅效率低,更为重要的是人工进行数据记录还可能出现数据记录不及时和可能出现数据记录错误的情况,而一旦发生记录错误,后续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纠正这一错误,需要付出较大的人力成本。

而利用信息化手段则可以避免出现这些问题,通过信息化手段能够自动保存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数据,使得数据记录与软件开发项目数据保持同步,确保软件开发项目数据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三)增强信息的可溯性

在传统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中,所有的数据信息以及分析都是通过纸质载体保存的,而纸质载体容易丢失,即便纸质载体保存完好,纸质载体上的文字也可能因为年代久远而模糊,难以辨别其中记录的数据信息,不仅如此,纸质载体查找信息也相对麻烦,因此纸质载体记录软件开发项目不利于软件开发项目后续的维护。而使用信息化技术后,通过检索功能能够快速且完整地提供当前所需信息,具有较强的可溯性。

(四)信息化对敏捷开发模式的有效支撑

首先,通过信息化技术便于软件开发人员之间进行实时沟通,在软件开放项目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计划外的因素干扰软件开发项目的开展,此时就需要软件开发人员之间进行协商和沟通,共同解决干扰因素和出现的问题,而信息化技术能够建立起实时沟通的平台,便于开发人员之间互相交流和学习。

其次,敏捷开发模式下,需求阶段、分析阶段、设计阶段、编码阶段往往是同时开展的,使用传统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手段难以应对敏捷模式下的软件开发模式,而通过运用信息化系统则可以实现需求管理系统、版本管理系统、问题处理反馈系统的管理,使得软件开发项目始终处于可控的状态下。

最后,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客户变更开发项目计划的情况,传统的软件开发管理方式很有可能会出现变更信息传递不及时的情况,进而导致软件开发项目进度减缓,而使用信息化技术后,软件开发项目的变更信息能够及时传递给每一位开发者,使得开发者能够及时响应。

二、信息化应用于软件开发项目的实施方法

(一)部署各类专业工具

首先,需要部署专业的需求管理工具,实现从需求出发对软件开发的设计、代码、测试全过程的跟踪,使得需求变更能够及时传递到各个工作岗位,并实现对开发全过程的数据自动化记录;其次,需要部署专业的设计管理工具,将软件设计工作從线下转移到线上,并规范软件设计者的设计元素,使其设计在符合设计管理软件的标准下开展,同时记录记录分析设计对需求的覆盖率、设计的标准符合率等关键信息;再次,需要部署专业的代码管理工具,使得编程者在完成代码编程后,能够将代码上传至数据库,等待后续检测;最后,需要部署专业的检测管理工具,实现对于整个软件进行自动化的单元测试、配置项测试、系统测试。

(二)建立共享和评估机制

在完成对于软件开发整个流程的专业信息化管理工具部署后,需要将各个方面的信息连接起来建立一个软件开发管理信息系统,便于对软件开发整个工作进行管理,对软件开发过程中各位开发人员的能力进行评估,对软件的质量进行评定。

(三)完善信息监控

通过信息化系统管理软件开发过程能够有效实现对软件质量、开发人员的能力以及工作效率等情况进行比较客观的分析,作为管理者应该重视这些数据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决策,以进一步提升软件开发效率。不仅如此,还需要重视信息化平台的监控功能,及时对信息化平台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对于软件开发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需要提前采取措施进行应对或者是规避风险,确保软件开发项目正常进行。

总结

在传统的软件开发中,往往采用的是以计划为指导的瀑布式的开发模式,然而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客户的需求也可能发生变化,因此以需求为导向的敏捷式开发模式开始被重视,并成为了未来软件开发模式的趋势,为了更好地应用敏捷式开发模式,软件开发公司需要重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对开发过程的自动化、实时化、快速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陈江涛.对基于信息化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3):37.

[2]芮斌.信息化背景下软件开发项目管理[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5):42.

[3]郑海洋.安全信息化管理软件研发[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4):41.

作者:程强 徐政林 胡正豪 洪晶鹏

项目管理应用于软件论文 篇2:

浅析项目管理方法在软件开发中的有效应用

【摘要】IT行业飞速发展,项目管理应用于软件开发之中的理念应运而生。本文针对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行之有效的对策,以实现软件开发过程中资源的优化配置目的。

【关键词】项目管理;软件开发;有效应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数据时代来势汹汹,信息技术发展已达到惊人的速度,软件行业要想持续健康的发展,现代标准化成为必要趋势。软件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测算,首先获得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需求分析,再以特定的程序语言,对软件功能系统进行有效设计。

但软件行业因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人员流动量大,用户需求以及整个市场环境飞速变化,目前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供直接运用。怎样的管理方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能发挥其作用以及如何提高它的有效性,将是本文研究和探索的重点。

一、项目管理方法应用于软件开发的重要意义

项目管理,是管理学学科的一条重要分支,结合项目策划、项目进度、项目维护于一体,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经由项目管理者的领导,整体项目组织共同努力,应用科学的管理理论方法对项目进行一系列管理活动,实现创新管理,最终以最小的成本代价最大限度的实现预期期望,有效提高项目投资者的满意度。

由于项目管理和软件开发过程都具有目标性、可限制性、不确定性、独特性等特殊性质,因此可将项目管理的科学方法应用于软件开发中。据经验表明,软件开发成功的决定因素,不取决于个人,更取决于整个开发团队如何协调合作,如何明确团队中成员的分工,如何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增强其沟通的流畅性等正是项目管理的目标所在,二者具有恰当的契合点。

项目管理方法应用于软件开发能够保证软件开发的利润空间,能够控制软件开发风险,减少其经济损失,并能够促进软件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项目管理不仅重视保障软件产品的质量,也注重软件的后期维护及升级,更重视客户公共关系的维护,保障最终使用者的利益。

二、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项目计划认识不足

项目管理首先要进行项目计划,这是整个项目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把控全局的重要一步,只有对整个项目活动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调查和了解,在此基础上做出科学详尽的计划,在后期软件开发中严格按照规定计划进行,才能够最终发挥项目管理的优势。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对项目计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软件开发之前没有进行详尽的调研活动,项目计划草草了事,总体规划不到位。软件开发开始后,各个环节不按计划进行,导致项目计划形同虚设,项目经理不按计划把控项目实施过程,从而导致后期软件实际开发过程和前期总体规划严重脱节,扩大了项目的风险。同时,项目经理为调整项目计划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干预,又会延误项目进度,致使计划和项目监控严重脱节,对项目进度失去把控力度,最终严重损害相关人士的利益。

2.项目经理缺乏管理意识

软件开发的项目经理,应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项目管理的理论知识和经验,才能使项目管理方法发挥其优势。然而现实中,大多数项目经理只有技术,却没有项目管理经验和理论支撑,严重缺乏管理意识,不能从宏观上整体的把握项目的进展;忽略项目团队成员的个人特点,导致成员能力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同时,缺乏明确目标,团队运作缺乏效率,人力資源和资金资源得不到最优化的配置,严重阻碍项目进度。

3.管理应用存在盲目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软件产业在我国得到迅速的发展,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软件企业起步较迟并缺乏创新性。将项目管理方法运用于软件开发具有一定创新性。目前虽然很多软件企业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应用了项目管理方法,缺乏一定的针对性,而忽略了企业自身特点;盲目的应用普通项目管理方法,缺乏科学的软件开发管理模式。在不合理的项目管理情况下,最终导致开发进度不断收缩,产品质量下降,程序漏洞增加等问题的出现。

4.沟通缺乏有效机制

项目管理过程中,有效的沟通可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增强创新性。而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沟通缺乏良好的沟通渠道,阻塞了信息传播,导致软件开发人员沟通不利、各行其是。出现问题得不得到及时反馈和解决,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5.缺乏风险管理意识

一些项目经理忽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没有把风险管理提高到关乎项目管理成败关键地位的高度。在项目计划时期,只是简单地列举一些风险可能性以及相对应的策略,却没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真正建立实际的风险预警措施,管理者自身缺乏风险管理意识,项目成员更加缺乏风险意识,一旦出现风险危机,整个项目进度都会延迟。

三、软件开发项目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1.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计划

开展相关讲座和宣传活动,提升项目管理人员对项目计划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在项目实施前期,开展详尽的调研活动,与各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全面了解并制定出总体项目计划,同时制定可操作性强的风险防范措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到前期规划与后期开发相契合,严格按计划进行,降低项目风险。并减少项目经理对项目计划的临时更改,保证项目进度,从而保证软件产品质量,实现项目利益。

2.加强项目管理知识培训

选取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管理层人员,对其进行项目管理知识培训,明确培训目标,定期考核,为项目经理构建项目管理理论框架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选择考核合格的管理人员进行实际管理操作,并要求考核不合格的经理人从旁协助,积累实际经验。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真正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3.加强项目管理应用针对性

首先明确软件企业自身特性,明确本企业是属于项目型软件企业还是产品型软件企业或是其他性质软件企业。然后,运用科学的方法选择适合本企业特性的项目管理方法,行成相应的软件开发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规避程序漏洞。

4.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首先从加强对沟通重要性的认识程度,然后利用现代化信息传递工具,建立双向沟通机制,保证信息传递的流畅性和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建立严格的信息传递等级,能够及时追究信息阻塞的责任人,真正做到“及时传递、责任到人”。

参考文献

[1]邓良松.软件工程[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2]姚烈建,韩涛,卢荣.项目管理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J].邯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一八研究所,2013(04).

[3]管玉玲,胡雪丹,柴晓丽.项目管理在软件开发中的有效应用[J].长春:空军航空大学计算机教研室,2011(13).

作者:刘静

项目管理应用于软件论文 篇3:

基于CMMI的企业软件项目质量管理研究

摘 要:本文以广泛应用于软件企业的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I的理论模型为指导,结合质量与项目管理的思想,首先概述软件项目管理的内涵;然后分析软件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同时介绍CMMI软件质量认证体系;最后,基于CMMI提出软件项目管理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项目管理;软件质量;认证体系;CMMI

一、软件项目管理的内涵

1.项目管理与质量概述。项目管理就是以项目为对象,通过一个临时性组织,运用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控制,以实现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过程。

质量是产品的一组固有特性稳定地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具有经济性、广义性、时效性和相对性。对于项目管理而言,过程质量和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更为重要,只有这两种质量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才能保证。

2.软件项目质量管理概述。(1)软件项目质量管理的概念。软件项目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部针对软件产品不能按时提交、软件开发的预算严重超支以及软件的质量达不到预期的原因等问题提出的。软件项目质量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让软件项目的生命周期都能在管理者的控制之下,以达到软件质量符合用户明确或隐含的需求。

(2)软件项目质量管理的内容。为了开发出符合质量要求的软件产品,贯穿于软件开发生存周期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包括建立对项目的软件产品实现的特定质量目标、制定达到这些目标的计划,监控并调整软件计划、软件工作产品、活动及质量目标以满足最终用户的需要。软件项目质量管理的过程一般包括:软件项目质量计划编制、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等。

二、软件项目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1.软件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软件属于纯知识产品,完全是人们大脑思维的产物。其开发的进度和质量很难估计和度量,生产效率也难以预测和保证。此外,软件质量不达标,不仅会增加后期的管理经营与维护成本,还可能会引起难以预料的后果。软件项目管理——质量先行,如果我们能够控制软件生命周期每一个阶段的质量,就能很好地控制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

2.软件质量的影响因素。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的重点是从组织管理方面研究评估软件生产过程,从而提高软件质量。软件业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得出软件质量是人员、过程和技术的函数,即Q=f(M,P,T)。其中,Q是软件质量;M代表人员;P代表软件生产过程;T代表技术。从项目管理的角度看,影响软件质量的结构因素即组织管理、项目的过程管理和技术工具的使用。

3. CMMI软件质量认证体系。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即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认证是由美国软件工程学会(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简称SEI)制定的一套专门针对软禁产品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近年来,很多软件企业纷纷实施CMMI管理模式,如东软、华为等企业已通过了三级或四级评估。CMMI技术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还能够引入科学的管理理念,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三、基于CMMI的软件项目质量管理改进建议

1.软件项目需求管理过程改进。软件项目经理应组织相关人员制定需求计划文档,从项目质量管理的整体角度及时掌握用户需求信息。为了管理分配需求,项目开发过程应该遵循一个书面的约定或组织策略,其内容包括:(1)为了在开发过程中有章可循,要为分配需求建立文档;(2)为了使分配需求能切实可行,必须由软件经理和其它受影响组成员进行审查;(3)当分配需求变更时,软件计划、工作产品和活动也要随之更改。

2.软件项目计划执行过程改进。软件开发计划(SDP ,Software Development Plan)是关于软件项目的策划、建议与评审、确定易于管理的软件生命周期。在此过程中,需要编制软件进度表、软件风险的鉴别与估计、制定项目软件工程设施和支持工具的计划以及软件策划数据。在执行项目生命周期过程中分别进行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并针对各个环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评审,有利于提高整体质量。

3.软件项目监督控制过程改进。项目经理及相关人员应制定好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或计划,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由质量监督人员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严把质量关,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首先,要明确规定好项目经理和项目小组成员的角色及其职责;其次,要对项目进行实时跟踪,掌握项目的实际实施情况。此外,项目经理还应该定期召开项目阶段评审会议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四、总结

本文结合项目管理的理论知识,介绍了企业软件项目质量管理的内涵及重要性;着重以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I为指导,分析改善软件项目质量的管理活动;并提出了项目实施各过程的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1]马慧,杨一平.《软件质量管理与认证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瞿焱.《项目质量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3]张仲雷.基于CMMI的软件项目质量管理框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09).

作者简介:李飞飞(1991,07-),女,山东聊城人,研究生,就读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专业,研究方向为质量管理;朱超(1988,07-),男,北京市昌平区人,研究生,就读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产业经济学(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为质量管理

作者:李飞飞 朱超

上一篇:基层公务员考核研究论文下一篇:水电站钢管压力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