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用于经济管理论文

2022-04-23

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体现出了极大的优势。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经济管理中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然后针对经济管理中信息技术优势的充分发挥提出了几点具体策略,希望能够得对广大读者提供帮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技术用于经济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信息技术用于经济管理论文 篇1:

Excel财经数据处理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摘 要] 面临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经管类专业需要改革和完善课程设置,培养大批具有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经济管理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本文就Excel 财经数据处理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财经数据处理;Excel VBA;经济管理模型;实践教学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来临的时代,企业组织的管理信息化进程,急需大量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复合型人才。社会的客观需要对高校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改革和重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创新、整合和完善课程设置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当前相关高等院校需要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开设Excel 财经数据处理课程的意义

经济管理类学生是否具有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是衡量其是否符合现代化管理人才要求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经管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必须十分注重信息技术与传统经济管理课程的关系,计算机课程不能单纯地为教计算机技术而教学。关于改革和重构经济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化课程新的课程体系的问题,已有文章对此开展了有价值的探讨[1]。在课程体系的设计方面,本文认为可开设Excel财经数据处理新课程,使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课程有机整合,让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更好地用于经济管理。设置此课程具体有如下实践意义:

(1)Excel 数据分析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其应用研究备受关注。近3年来,中国管理信息化杂志发表的有关应用Excel 进行经济数据处理、构建管理模型的论文多达90余篇,约占论文总量的5%。将这些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进行教学上的总结推广,可以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使用Excel财经数据处理,并不需要了解详尽复杂的数学处理原理和程序设计知识,只需要掌握Excel 数据处理的方法,理解数据处理的结论,便可以在实际应用中解决具体问题。这种实践容易、操作性好的方法,通过教学手段加以推广很有价值。

(3)目前使用Excel 进行财经表格处理已相当普及,但应用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使用Excel 数据分析工具和VBA编程方法对企业以往积累的大量历史数据进行分类汇总、预测分析,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提高经济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可以大有作为。

(4)经济管理问题错综复杂,很多情况下并无理想化的现成管理模型。对于不能用建模方法解决的问题,Excel 可以进行动态模拟分析,解决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管理问题。

(5)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用Excel 处理具体经济管理问题,往往是办法多样,途径各异,因此这门课是一门重分析、重思考、重实践的课程。这类课程对于提高学生自主思维能力,增强学习主动性和自信心,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动手能力是很有裨益的。这比单纯的知识灌输和理论传授更有意义。

二、Excel财经数据处理的学科定位及内容架构

Excel财经数据处理打破课程间传统界限, 对课程进行了重新优化整合。作为一门综合计算机信息技术、经济管理原理和经济数学分析方法的边缘学科,它遵循经济学原理、会计方法、管理理论,采用统计分析、运筹学等数学模型的手段,以Excel为工具对管理问题给出完整的解决方法,因而是一门以实践教学为特征,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教学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较强财经管理问题建模能力,具有利用Excel进行财经数据处理的较高技能和求解问题的能力。

相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主干课,本课程在学科体系中属于实验课程,可在学完计算机信息技术、统计学、运筹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学原理等课程后开设。上述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相应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课程的具体内容架构如下:

1. Excel数据处理实用技能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的快速输入及数据有效性、外部数据的导入导出、审核追踪、数据自定义格式与条件格式、显示窗口设置、区域的命名、数组区域运算、表间数据引用和合并计算、表的保护和隐藏等。

函数应用: 重要表处理函数IF( )、VLOOKUP( )、INDIRECT( )、INDEX( )等;财务函数FV( )、PV( )、PMT( )、NPV( )、IRR( )、折旧函数等;统计函数SUMIF( )、数组运算函数和D函数等。

表格分类统计:数据透视表方法、D函数与模拟运算表综合方法、合并计算功能方法、SUM( )函数多条件统计数组公式法。

2. 经济管理数学模型

工具方法:高级筛选、模拟运算、目标搜索、单变量求解、方案分析。

管理模型:时间序列预测与回归分析、成本分析模型(盈亏平衡分析;成本决策;最佳经济订货量)、最优化模型(线性规划和非线性规划)、投资决策模型等。

3. Excel VBA开发应用

自定义工具栏、菜单,宏的录制、编辑与运行,自定义函数,VBA用户窗体系统开发应用,VBA在管理模型中的应用。

在教学上安排第3部分Excel VBA编程方面的内容,目的是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在Excel平台上的编程能力,以利在具体经济数据管理实践中,有更大的应用空间和自由度。

三、Excel 财经数据处理的教学实践

本课程具有多种学科知识融合、操作技能较强的特点,在教学手段上,在讲清知识概念的同时,宜采用计算机大屏幕进行实例演示操作配合讲解,使学生通过直观认识和理性思考,加深对课堂知识要点和核心内容的理解学习。

本课程实践性强,实践环节十分重要。为了达到教学效果,应对讲授内容精心准备实验用例,使学生通过上机做题深化问题的认识,掌握应用方法。在教学中上机与面授之比为1∶1,并通过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反馈教学效果,实施质量控制。

在教学中,本课程采用了如下参考教材:《经济管理中的计算机应用》,刘兰娟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数据、模型与决策》,贾怀勤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运用Excel VBA创建高效财务管理模型》,韩良智编著,中国铁道出版社。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教材必须与教学内容相协调,与教学要求相适应。因此,在教学实践开展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加强教材建设,方便学生利用教材掌握好本课程完整的知识体系。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本课程拟建了实验题库,从量和质两方面满足学生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需要。实验题库力求全面覆盖、重点突出、形式多样,难易兼顾,力求满足教学需要。实验题库建设在教学实践中还在不断充实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1] 杨春华. 试论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的重构[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4).

[2] 刘兰娟等. 经济管理中的计算机应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朱伟民 忻瑞婵 张 明

信息技术用于经济管理论文 篇2:

经济管理中信息技术发挥的优势

摘 要:近年来,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体现出了极大的优势。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经济管理中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然后针对经济管理中信息技术优势的充分发挥提出了几点具体策略,希望能够得对广大读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经济管理;优势

引言

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领域的运用有利于各种数据信息的整合和处理,不仅能够为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优势在经济管理中得到了极大地彰显。因此,企事业单位必须要更新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勇于创新,使信息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地发挥。

一、经济管理中信息技术的优势

传统经济管理中的统计分析工作的完成主要依赖于手工方式,各类报表和核算需要到月末才能汇总出来,因此,月中各类费用出入中存在的问题并不容易及时发觉。在经济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减少误差,提高准确性

通常情况下,信息准备和发出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而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信息输入。处理统一到同一系统中,从而有效地避免出现人工统计计算误差的情况。除此之外,采用信息技术还可以实现對信息数据的随时核对,及时更正错误的信息数据。由此可见,在经济管理中采用信息技术能够减少误差,提高信息数据的准确性。

(二)有利于科学决策

传统经济管理模式下,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往往将经济管理的核心放在了利润和成本的统计计算方面,而忽视了对材料和人工等项目的评估,致使经济管理决策的风险性得到了增加。通过在经济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经济管理所涉及到的所有因素和条件统一到一个平台上,为经济管理决策提供更加全面、详细的数据信息依据,从而使经济管理的整体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三)提高经济管理效率

通常,经济管理工作的完成需要各部门间的相互配合,借助信息技术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简化了信息交流的渠道,缩短了信息交流的时间,加快了业务处理的速度,最终使经济管理效率得到有效地提高。此外,经济管理部门还可以借助外网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也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四)提高服务质量

传统经济管理模式下,暗箱操作是很难避免的,尤其是服务性行业中经常出现内部人员滥用私权谋取私利的现象。然而,信息管理系统严格界定了每个用户的权限,每位员工登陆系统进入数据库都需要账号和密码,并且不同用户的密码也不同,这样使数据的安全性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大大减少了徇私舞弊的现象。

二、经济管理中信息技术优势发挥的具体策略

(一)更新管理者的观念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优势体现的越来越明显,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优势,使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增强经济管理水平。同时,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还要把握住信息发展的趋势,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新经济管理模式,实现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构建完善的信息技术系统

完善的信息技术系统要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1.统一信息准备与提供,保证经济管理活动中信息准备与提供的一致性,这样才能够提高数据分析的有效性,确保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进而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管理活动。2.注重数据分析,当前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比较大,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有效地分析,全面、精确的数据可以为企事业单位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对企业适应经济市场要求,长远稳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及时对经济管理决策阶段的数据进行分析,这样可以随时掌握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对企业经济管理各阶段分析的加强,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4.合理估算成本和利润。效益是企业任何决策参考的首要条件,通过对成本和利润进行估算可以有效降低决策的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提高信息技术人员的素质

首先,信息技术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信息技术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还要学习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其次,企事业单位要增加对信息技术人员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定期举办一些培训活动,比如可以聘请一些专业的、高素质的、经验丰富的信息技术人员开展讲座,从而提高信息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为经济管理的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三、结语

总而言之,经济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有助于减少误差、提高准确性,提高决策的科学合理性,提高经济管理效率以及提高服务质量。在经济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企业要不断更新管理者的观念、构建完善的信息技术系统、提高信息技术人员的素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优势,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美珠.经济管理中信息技术发挥的优势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14)82-83.

[2]李晓红.刍议如何在经济管理中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0):267-267.

作者简介:

刘文玉,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北校区。

作者:刘文玉

信息技术用于经济管理论文 篇3:

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探究

摘 要 农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农业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围绕农业经济管理,阐述提升其信息化水平的意义,并分析当前提升信息化水平所面临的问题,同时结合现有问题,探究有效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策略

近年来,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化管理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也需要做出改变,借助信息技术,优化农业经济管理,促进农业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业生产收入,同时也有助于农业经济转型,推动产业化经营。因此有关部门需要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1 意义

1.1 提高农民收入

经过农业工作者的长期努力,农业技术已取得一定进步,促进了农产品产量的增加,但是当前在许多地区农产品的产量虽然在增加,农民的收入却没有增加。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管理不到位。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了各行各业,信息传播速度不断提升,然而在当前许多地区农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还不够,这就容易造成市场信息滞后的情况出现,信息的滞后导致农业生产者难以及时了解市场动态,进而容易出现农产品滞销的情况,造成经济损失。经济损失会给农业生产者带来负面反馈,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若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农业管理中,提高市场信息的有效性,能够使农业生产者及时掌握市场动态,调整农业生产和经营,进而提高经济收入。

1.2 促进农业转型

农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一直以来,农业经济主要以资源型为主。近些年,农业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技术逐渐融入到农业管理中,农业经济开始向知识型转变。农业生产中,先进技术的应用优化了管理模式,农业生产方式也因此得到改进。虽然农业经济有所发展,但是在当前许多地区传统农业仍然存在,并且占比较大。传统农业中农产品的产量受到了较多的重视,而农业经济管理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农业经济的发展缺乏科学性。在农业经济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引入能够促进农业发展,推动农业经济转型[1]。

1.3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经济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有助于健全信息服務体制。依托信息技术农业生产者可以完善农业经营体系,与企业合作并借助企业的优势拓展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的销售。通过与企业合作农产品可以拥有较大的市场,农业收入更有保障,并且通过合作农业能够进一步实现产业化经营,有助于农业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

2 问题

2.1 信息化意识不足

信息化意识不足是阻碍信息化管理推进的一个重要因素。农业生产者是农业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实现信息化管理,就需要农业生产者重视信息化建设,然而现阶段,虽然我国的教育水平普遍有所提升,但是许多农业生产者受教育程度仍然不足。许多农业生产者年纪较大,没能够接受较高水平的教育,思想意识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对于新技术的应用,许多农业生产者理解困难,缺乏认识,对信息技术也是如此。

2.2 信息资源整合不足

随着农业的发展,在许多农村地区,信息化服务系统已较为完善,然而完善的系统并不能够解决所有问题。系统是为信息而服务的,其主要发挥载体作用,虽然有完善的系统,但是系统的实际运行效果取决于信息资源的质量。信息资源是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参考,准确有效的信息资源能够科学引导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然而当前在服务系统中,信息资源的整合还存在不足,部分信息权威性不足,准确有效的信息共享不足,信息更新也存在不及时的问题,这些都影响了系统作用的发挥,不利于管理的信息化。

2.3 资金不足

信息化建设包含多个方面,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民的认识和能力是其中一方面,设备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信息化建设必然需要设备的支持,不仅是软件设备,还有硬件设备。一些农业地区,由于网络覆盖不足,信息化设备使用成本高,许多农民没有足够资金用于引进设备。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做出了许多努力,投入了一定资金,但是有些地区资金仍然不足,信息化建设难以全面完成。农业生产中,资本积累缓慢,农业生产者难以将大量资金投入信息建设,在信息化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下,农业经济难以取得高效进步,资本积累效率难以提升,农业生产者依然没有较多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2]。

2.4 缺乏专业人才

人才的缺乏是阻碍信息化水平提升的又一要素,信息化建设技术性强,因而需要人才的支撑,然而在许多农业地区,专业的人才仍然较少。虽然专业的教育没有缺席,但是许多接受过专业教育的人才都不会选择留在农村,这就导致信息化管理缺乏人才。此外,虽然农村本身也有许多年轻人,但是其中参与农业生产的年轻人较少。随着工业的发展,许多农村人口选择外出打工,导致农村人口大量流失,尤其是年轻人群,然而这部分人群是信息化建设所依靠的主力,这也就导致信息化建设缺乏人才。人才的缺乏导致信息化建设难以推进,不利于农业经济的进步。

3 策略

3.1 加强政策扶持,促进信息化建设

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提高信息化水平,就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配备专业的设施,为信息化管理打好基础。然而完善设施建设需要资金的支持,而农业生产者没有足够的资金,因此政府需要重视起来,加大资金投入,促进信息化建设。对于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当地政府应充分调查,了解生产中的困难,结合具体情况,给予政策扶持,促进农业生产规范化发展。结合农业生产情况,科学引进机械设备,并组织农民学习,使其正确使用设备,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投入资金之后,为保证资金能够有效应用于信息化建设,有关部门需要加强管控,掌握每笔资金的流向[3]。

3.2 整合农业信息资源

信息化建设中,有关部门需要重视农业信息资源的使用。1)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有关部门可以搭建信息化平台,为信息的收集和分享提供途径。2)有關部门应合理安排人员,确保管理人员具备专业能力,能够全面科学管理平台。3)在平台中整合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对于农业信息,管理人员需要了解其准确性,确保信息可靠之后,再将其发布到平台上。由于农业信息是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也是农业销售的重要参考,如果农业信息不准确,农业生产就难以得到科学的指导,农产品的销售也会受到影响,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者会承受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共享信息资源需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为促进信息共享,有关部门还应指导农民学习平台的使用,使农民参与到信息交流中去,通过平台分享生产经验,反馈生产中的问题,以供农业生产研究,同时给其他生产者提供借鉴,促进农业经济发展[4]。

3.3 培养专业人才

人才是信息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推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有关部门需要认识到人才的缺乏,同时重视人才的培养。1)重视专业教育,高校应重视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2)信息化建设中,政府应加强政策扶持,留住优秀人才,壮大农业信息化队伍。为使农民感受到信息化的优势,有关部门可以先树立典型。3)有关部门应重视农民素质的提高,定期安排专业人员指导农民,使其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此外,为缓解人才紧缺问题,有关部门需要提升现有人员专业能力,可以聘请专业人员指导,也可以定期安排专家讲座[5]。

3.4 推进信息技术研发

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进步,为了进一步推进农业管理的信息化,有关部门应加强信息技术的研发。1)制度保障。对于农业信息技术,政府应制定相关的研发制度,作出科学的规划,为技术研发提供保障,确保研发工作的有效实施。2)明确技术研发的目的。农业信息技术为农业经济所用,因而需要以农业为主,以提高农业利益为目的。3)研发信息技术的过程中,研发人员不仅需要创新,还需要继承。对于现有的技术优势,研发人员应将其保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通过技术的不断完善,推进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优化,提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4 结语

农业经济信息化是大势所趋,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要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就需要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有关部门应明确阻碍信息化发展的因素,明确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和不足,加强政策扶持,整合农业信息,研发信息技术,培养专业人才,推进信息化建设。未来有关部门应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为农业的长远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张秀玲.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J].农家科技,2017(5):10.

[2] 林丹.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9(9):138.

[3] 乔居凤.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思考[J].农村科学实验,2018(2):37.

[4] 史丽英.关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0):227.

[5] 王坤.关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J].新商务,2020(2):13.

(责任编辑:赵中正)

作者:刘秀葵

上一篇:大学新生对外经济贸易论文下一篇:语文古诗创新教学论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