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刑事诉讼探讨论文

2022-04-27

[摘要]为了帮助未成年罪犯更好地回归社会,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均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作了相关规定。在司法实践中构建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需确定封存对象、条件、内容、效力等实质要件,同时进行相应的程序设计,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进行不断地实践探索和完善。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未成年人刑事诉讼探讨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探讨论文 篇1:

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的理论基础

[摘要]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作为刑事诉讼的—种特殊程序,其程序设计和运作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社会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法学理论构成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的主要理论基础。

[关键词]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理论基础

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是关于国家专门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的规定,解决未成年被追诉人刑事责任的步骤和方法,是一个程序体系。未成年人犯罪是—个复杂的社会现象,而且具有不同于成年人犯罪的特殊性。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的构建和运行要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以达到最佳的诉讼目的和程序效果。现代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的形成是在多重价值之间进行选择与平衡的结果,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的理论基础具有多元性。

一、社会学基础

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未成年人犯罪有着复杂多样的社会原因,处理未成年人犯罪的程序也不得不考虑社会因素的作用,而不能仅仅把它视作是一个司法问题。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和各种具体社会问题的科学,涉及广泛的社会现象,是当今社会科学中分支学科最多的学科之一。社会学理论为法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一)结构功能理论

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解释社会现象,而仅仅不是个人行为的简单叠加,所以将着眼点放在构成社会各系统上。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方法就是以社会结构为出发点,探讨结构所具有的相关功能,从而寻找出组织系统与环境之间互动关系的客观规律。从广义上说,司法系统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司法系统是和社会中其他系统共同发挥作用以实现整个社会系统的功能,因而探讨司法系统的功能离不开对其所处的社会系统功能的认识。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本身构成一个系统,同时还必须将其放在社会系统中进行考察,通过分析未成年人司法系统和外部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来进一步理解未成年人司法系统的功能。在司法系统内,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要实现打击犯罪、保障人权功能;在社会系统内,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实现着社会控制和社会回复两大功能。

1 社会控制理论。司法与社会最一般的功能联系可以用社会控制的概念予以解释。就整体功能而言,司法是社会控制力有机构成的重要部分,而且是必不可少的社会控制力量。作为社会控制的形式,司法本身首先表现为法律规范与组织化力量的有机结合。惩罚是自古以来各种社会控制方式中最常用的方式。在司法的社会控制机制中,惩罚的作用不仅在于阻止异常行为的继续,更重要的在于通过对异常行为的惩罚所产生的社会张力影响其他人的行为。因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同样是对社会秩序的危害,因而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的重要功能就是控制犯罪,进而实现社会控制。在社会学上,社会控制通常被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即正式控制和非正式控制。正式控制是指有组织的、有明文规定的控制。非正式的控制是指没有明文规定的非组织形式的控制。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本身是一种制度化的控制,表现为由国家专门司法机关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遵循国家制定的法律程序,这是一种正式的社会控制。一个组织良好的未成年人犯罪司法结构是实现社会控制最为有效的力量,法定的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也是最有权威的。同时,基于未成年人的特点,未成年人犯罪也离不开非正式控制方式,例如来自其他社会力量——家长、学校、社团等的控制。只有将正式控制和非正式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控制,加强对社会的控制。有学者认为未成年人犯罪危害性小于成年人犯罪,实际上未成年人犯罪给被害人带来的危害和对社会秩序的破坏很难分得出高低,因而在犯罪控制这一点上,未成年人犯罪和成年人犯罪并没有不同,犯罪控制依然是处理未成年人犯罪不可或缺的—个功能。当然在犯罪控制的具体方式上,未成年人犯罪程序有自身的特点。

2 社会回复理论。未成年人犯罪实质体现了一定的冲突。未成年人犯罪所直接表现出来的冲突是法律上的行为冲突以及心理冲突,但在更深层次上实际上还是一种社会冲突,法律上的行为冲突以及心理冲突是社会冲突的表现形式。首先,未成年人犯罪表现为一种法律行为上的冲突。法律行为冲突是社会冲突中的一种,并且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引起法律行为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这方面具有复杂性,未成年人犯罪有的是基于利益关系,有的仅是一种情绪发泄而实施犯罪。法律为本体确立了各种行为规则,当与规则有关的本体均能遵守规则时,则本体行为呈现的是一种和谐状态。当与规则有关的主体一方或者几方违背规则时,本体行为就呈现冲突状态。其次,在案件处理过程中,未成年人案件还表现为国家司法机关与未成年被追诉人的一种心理上的冲突。国家追诉机关的目的是惩罚犯罪,未成年犯罪人的目的是逃避惩罚,这势必在诉讼中造成双方心理的对抗性。如果没有一定机制的缓和和调节,对抗引发的愤怒和不满会贯穿刑事诉讼过程始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最终对未成年犯罪人治了罪,未必消除了心理产生的冲突,也未必能达到刑罚的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效果。这种冲突不仅体现为追诉机关与被追诉未成年人的冲突,还体现为未成年被追诉人与被害人的冲突,例如双方因犯罪造成的利益损失上的对抗以及双方心理、情绪上的对抗。一个个具体案件反映出来的是未成年犯罪人与被害人,未成年人与国家追诉机关的个体冲突,但是从整个社会角度看,也反映了未成年犯罪人作为一个群体与社会其他群体的冲突,未成年人犯罪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冲突现象。

犯罪本身引发冲突,刑事诉讼程序的功能就是要解决这样的冲突。解决冲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对犯罪人的严厉刑罚处罚强制解决;二是在惩罚的同时,注意对犯罪人的教育改造,矫正其犯罪行为,为其重新回到社会创造条件。第一种方式强调法律在解决犯罪问题中的作用。第二种方式在重视法律作用的同时,还关注到了心理因素以及其他社会因素在解决犯罪问题中的作用。基于未成年人群体本身的特点,其社会阅历浅、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未成年人的可塑性强,因而未成年人犯罪程序更应该关注于后一种方式,关注于未成年人犯罪后的社会回复。除了对未成年犯罪人定罪过程体现社会回复精神外,在具体制度中,与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直接相关的还有对未成年犯罪人的矫正制度。通过在未成年犯罪人和社区之间建立或重新建立牢固联系,恢复家庭关系,获得职业的教育等,实现社会回复。

(二)社会角色理论

美国人类学家林顿认为,社会角色是在特定场合作为文化构成部分提供给行为者的一组规范,角色是由社会文化所创造出来的,角色表演是依据文化所规定的剧本来进行的。刑事诉讼是一个实施法律的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诉讼参与人的参与。诉讼参与人的诉讼地位和权利、义务各不相同,他们在诉讼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诉讼的过程就是在不同角色的诉讼参与人互动中推进的。刑事诉讼关系,简单地说就是刑事诉讼主体之间的角色关系。作为一种行为模式,不论社会个体或组织的差异性有多大,担当了某一诉讼角色,他必须按照该诉讼角

色的要求实施相应的诉讼行为。把角色概念引入刑事诉讼关系,有助于分析诉讼主体的诉讼地位,解释其诉讼行为。在角色理论中,依角色要求所实施之行为,通常称为角色行为。角色行为与主体扮演的角色密不可分,诉讼角色同时包含一整套诉讼权利、义务。

角色理论的基本原理是把个体看作是社会之网中的一个点,每个个体扮演着同这个点相联系的角色。由于个体角色行为不仅与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由此决定的身份相关,而且与和他互动的他人的社会地位或社会身份相关,这种相关性造成了角色的多重性,即处于一定社会地位上的个体通常同时扮演好几种角色。这种角色的多重性在未成年人犯罪程序中表现为同一般刑事诉讼程序相比,赋予了诉讼主体更多的诉讼角色。以未成年人犯罪程序中两个最主要的诉讼主体为例:

1 法官。法官在一般刑事诉讼程序中只是扮演裁判者的角色,在未成年人犯罪程序中则角色多元:(1)中立的裁判者。在裁判者这一角色上,未成年刑事司法中的法官行为与一般刑事司法中的法官行为没有太大的差别。但考虑到未成年被告人的特殊性,作为“中立裁判者”角色,未成年刑事司法中的法官在具体的角色扮演中承担着更多的职责。在程序处理上,法官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尤其对可能判处未成年人刑罚的案件,有关定罪、量刑情节的调查应当比成年人犯罪的调查更全面、更广泛;(2)教育者。未成年司法的一个基本精神是倡导对未成年犯罪人的教育,而不仅仅关注于对其惩罚。因此在未成年人犯罪诉讼过程中,法官的职责不仅仅是对未成年犯罪人的定罪量刑,还负有根据其犯罪原因等进行教育的职责;(3)家长。从理论上来说,法官的“家长”角色定位,是以“国家亲权”理论为背景的。根据该理论,“国家是少年儿童最高监护人,而不是惩办官吏。”国家亲权的精髓在于其以“保护”优于刑罚的立场来处理问题少年的犯罪行为,其运作直接导向为家庭模式,也就是将问题少年视同家庭成员一般。国家在特定情形下有权代替家长对未成年被告人予以惩戒和治疗,但其代替“家长”的身份也要求其在具体的惩戒和管教过程中,体现家庭的和缓氛围和作为一名合格家长所应采取的行动与措施。从庭审模式来看,由于强调法官的这种“家长”角色,相应地关于未成年犯罪案件庭审模式既不应该是纠问式的也不应该是抗辩式的,而是充分考虑未成年被告人特点的,具有显著未成年人司法特色的庭审模式,也可称之为“家庭模式”,法官扮演着家长角色。

2 未成年犯罪人。未成年犯罪人是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的核心,因为整个程序的展开和运行都是围绕着未成年犯罪人的刑事责任进行的。未成年犯罪人在刑事诉讼中扮演如下角色:(1)犯罪行为的实施者。未成年人的行为触犯了国家刑法,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当负刑事责任,是构成犯罪的行为。正是基于此才会展开刑事诉讼程序追究未成年犯罪人的刑事责任。当然,这里说所说的犯罪行为实施者,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基于一定的证据认定某未成年人为犯罪行为实施者。该未成年人可能是真正的犯罪行为实施者,也可能是虚构的犯罪行为实施者;(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随着诉讼进程的发展,未成年犯罪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担当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角色,处于被追诉的诉讼地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真正的犯罪行为实施者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3)被监护人。从国家角度看,如上所述,依据国家亲权理论,国家是通过法院行使对未成年人的监护权,法院被定位为向未成年人提供社会福利的机关,那么未成年犯罪人就是被监护人,享有这种社会福利。

二、心理学基础

犯罪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当司法人员运用抽象的法律规定,处理各不相同的具体案件时,虽然要依照制定法进行,但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司法人员个体内外因素的影响。同时诉讼的进行,刑罚的实施,也不能不考虑诉参与人,尤其是案件当事人的心理因素。少年正处于从儿童向成人的过渡阶段,一方面他具备了一定的辨识和控制能力,但另一方面这种能力还未成熟。他们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未完全成形,面对各种问题容易产生各种困惑与矛盾,“叛逆期”、“冲突期”等是对这一人生阶段的形象描述。这种心理现象不仅对他们实施犯罪会产生影响,在追诉犯罪过程中也会对其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会随着诉讼进程的推进有不同的表现。司法人员进行刑事诉讼时了解未成年犯罪人的心理,一方面有利于诉讼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未成年犯罪人进行教育,以达到良好的刑罚效果,实现诉讼目的。

一般来说,随着诉讼进程的推进,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心理会产生相应变化。基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心理特点,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和普通刑事诉讼程序有不同之处。例如,以成年人为追诉对象的刑事诉讼中,为了保障诉讼的公正进行,一般强调程序的对抗性,裁判者的消极、中立性。但对于未成年人诉讼程序不一定适用。作为裁判者的法官要给予未成年被告人更多的关照。为了消除未成年人的紧张或逆反心理,减少庭审本身对其所带来的恐惧感,审判程序应当在一种缓和的氛围中进行。再例如,在一般刑事诉讼中,其诉讼客体是案件事实本身,对于案件事实之外的事实,如被追诉人的家庭环境、成长的经历、品性的形成以及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等等,并不是诉讼关注的对象。但是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除了案件事实本身外,这些案件事实之外的因素,也是在诉讼中要查明的对象。因为只有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才能对被告人确定完整、正确的教育、感化方案。又例如,在一般的刑事诉讼中,为了保证案件审理的公正性,要求法官不能先入为主。但是在未成年人刑事诉讼中,如果法官事先不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案件,就无法做到“寓教于审”。在诉讼制度上,针对未成年人的特点,除了现有的不公开审判制度、法律援助制度、法定代理人制度等考虑了未成年人的心理因素外,许多地方还设立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独立办案机构和办案人员,要求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人员应当具有心理学、犯罪学、教育学等专业基本知识的和有关法律知识,并具有相应的资格。另外还有未成年人的心理辅导制度、社会调查制度等作为法定未成年诉讼程序的辅助制度。

三、法学基础

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作为一种法律程序,最直接的基础就是法学理论基础,涉及立法、司法等方面。

(一)权利保障理论

未成年人犯罪程序的追诉对象是正处于成长阶段的未成年人,一方面其心理不成熟,思想可塑性强,有着教育、感化、挽救的很大空间,另一方面,作为被追诉方的未成年人处于弱势,其合法权利容易遭受侵害。正是由于未成年人的一般心理、生理特征有别于成年人,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和特点较之成年人有特殊性,其所处诉讼地位和诉讼行为能力也不同于成年人,因此未成年司法制度在司法理念与司法程序上,应始终贯穿教育、保护原则。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中特别强调权利保护原则是基于以下原因:

1 以人为本司法理念的体现。所谓以人为本,即尊重人的生命和价值,强调人的主体地位,要求以人为中心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建立起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和

尊严的新社会秩序。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破坏了既存的社会秩序,直接伤害了被害人。国家公诉机关代表国家对未成年犯罪人进行起诉,法院对案件处理的过程是一种纠纷解决机制。未成年人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虽然由于各种原因实施了犯罪,但其今后有很长的路要走,因而司法机关解决刑事纠纷的过程就不能仅仅是给案件作出结论,还要贯穿以人为本,以未成年人为本,强调对其的权利保护。未成年人刑事法律之人本主义,一是有赖于刑事法律规范本身的内容设计,比如,在刑法典中规定未成年犯罪人的轻刑、减刑、免刑和缓刑;在刑事诉讼法中规定对未成年被告人特殊的诉讼权利内容。二是有赖于刑事法律适用过程中的司法裁量,借此将未成年犯罪人的法律规定轻缓化。例如,起诉裁量的灵活运用,避免刑事法律过度严格地执行,使检察官能考虑对未成年人适用刑罚之外替代方法,以及刑事司法体系的运作更具人性化等。

2 弱势群体保护的必然要求。在刑事诉讼中,未成年人属于典型的弱势群体。他们是因诉讼行为能力的欠缺和实质力量的不对等而造成对诉讼参与的不充分,最终导致在诉讼中的弱势地位和处境。第一,未成年被追诉人诉讼行为能力的弱势化。未成年人无论是在能力上还是智识上都很难独自承担诉讼职责。他们多数是孤立的个人,力量单薄、地位被动,而且往往不掌握法律专业知识。第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诉讼心理素质的脆弱化。未成年人本身心理不成熟,对犯罪行为的追诉实际上是对其行为的否定性评价,这使得未成年诉讼当事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心理压力高于一般诉讼主体。未成年人在刑事诉讼中有比较严重的顾虑感、比较严重的挫伤情绪和普遍的社会支持缺失感,其诉讼心理素质极易受到触动和影响。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未成年被追诉人之所以要得到法律的特别保护,是因为他们相对于其他群体而言处于权能较低的相对不对等状态。为此,在立法上,各国普遍在刑事诉讼程序中赋予未成年被追诉人更多的诉讼权利,设置特别的未成年人诉讼程序。

3 社会平等原则的应有之义。未成年人作为自然人群的组成部分,他们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与成年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是基本一致的,这些权利是宪法和法律所赋予和保障的,法律对未成年人权利应当予以平等保护。一般说来,在刑事诉讼中,未成年被追诉人和成年被追诉人一样享有一系列诉讼权利,例如知情权、生命权、健康权、隐私权、辩护权等。如果对未成年被追诉人权利保护的理解仅限于此是不够的。从社会责任的观点来看,未成年人犯罪作为一个社会病态现象,更多的是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未成年人本身就是受害者。为了实现对未成年人的“补偿”和挽救,在刑事诉讼中,相对于成年人,国家应当更加凸现对未成年关照和保护职责,未成年人在诉讼中也应当享有更多的诉讼权利,例如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到场,对未成年被追诉人尽量少用强制措施,对未成年人实行无偿法律援助制度,不公开审判等。

(二)司法处遇

“处遇”一词是“Treacment、Traitement、Behanmung”等词的翻译词,它含有吸入、处理、对待、治疗等意思。司法处遇是针对个人的,是基于特殊预防的观念而产生的,特指以防止犯罪及便于犯罪人重返社会为目的而对犯罪人所施加的国家处置和待遇的总体,它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广泛意义上的犯罪人的地位和待遇。未成年犯罪诉讼程序中贯彻司法处遇,一是有利于减缓未成年被追诉人与国家追诉机关的对抗,促进其悔改自新;二是有利于保护未成年被追诉人的合法权利;三是有利于减轻刑事司法过程对未成年被追诉人的消极影响,为其重新融入社会创造条件。

我国刑事诉讼分为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具有各自的诉讼任务、程序规则和裁决方式,它们之间相互独立。各个诉讼阶段都要贯彻司法处遇原则,未成年人在各个诉讼阶段的处遇内容虽不相同,但意义同等重要。例如,在侦查阶段,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是否使用强制措施,特别是对其不适当地使用强制措施,会对其身心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可能涉及日后的回归与改造。因而在侦查阶段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尽量少用强制措施和强制性侦查方法。起诉阶段,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意味着未成年人成为正式审判的对象,他不仅处于被告人的诉讼地位,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而且在社会一般人的评价中还将处于不名誉的地位,这给未成年被追诉者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必然的。如果对未成年人案件采用诉讼分流,运用检察官的起诉裁量权,对满足特定条件而不需将案件提交审判的案件,做出撤销案件、不起诉、暂缓起诉等决定,从而终结诉讼程序,则可避免消极影响。审判阶段,审判阶段是整个刑事诉讼的决定性环节,法官在行使自由裁量权过程中直接实现对未成年被告人的司法处遇。从实体的角度看,法官根据每个未成年被告人的具体情况来对其作出实体性的认定与处理以实现刑罚个别化。从程序的角度看,在诉讼过程中,在程序上未成年被告人受到怎样的对待,也是很重要的问题。程序性的处遇会影响未成年被告人的认罪态度以及对其的矫正效果,还会影响到未成年犯罪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

作者:孟 军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探讨论文 篇2: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探析

[摘 要]为了帮助未成年罪犯更好地回归社会,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均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作了相关规定。在司法实践中构建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需确定封存对象、条件、内容、效力等实质要件,同时进行相应的程序设计,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进行不断地实践探索和完善。

[关键词]犯罪记录;记录封存;前科消灭

从1984年11月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创设我国第一个少年法庭起算,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历程,期间,不断深化的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保障了涉罪未成年人的法律权利,彰显了刑事司法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理念,然而,在注重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的同时,教育、改造未成年人,促使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的保障体系滞后,这对我国深化未成年司法体制改革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完善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的保障体系,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确保未成年人不会因为犯罪背上沉重的枷锁难以生活,就成为未成年司法工作的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免除前款(第一款)规定的报告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但如何在司法实践中运用和落实这一制度,使之切实发挥作用,尚需要思考与探索。

一、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内涵与价值

(一)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含义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是指不完全消灭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在不违背现行法律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性操作严格限制其犯罪记录被查阅、复制、调用,使前科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保留在一定范围之内。当前在我国确立完全意义上的前科消灭制度有障碍,而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构建则更具现实性。

(二)未成年人犯罪前科封存的价值内涵

1.是减少犯罪标签负面效应的方式

未成年人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处于长身体、长知识、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渡时期,他们往往行为幼稚、不成熟、不定型,好学善仿,辨别是非能力差,所以他们也更容易受到不良社会环境的侵蚀和毒害,从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但他们的个性心理尚未形成固定的模式,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更容易受到矫治。犯罪前科制度社会对有过犯罪记录的人的继续教育与管理的需要,但也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特别是对未成年人,会使他们在就业、就学等各方面遇到种种难题,甚至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严重影响他们重归社会的信心,甚至使一部分人感到前途渺茫,价值观发生扭曲,进而重新违法犯罪。因此,确立未成年人犯罪前科封存制度,对于犯罪的未成年人重新回归社会具有良好作用。

2.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未成年人最佳利益

未成年人是国家与社会的希望,宽容地对待未成年人犯下的罪错,使其可以重新做人、重返社会,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挽救失足未成年人。正如刑法学之父贝卡利亚所言,“对人类心灵发生较大影响的,不是刑罚的强烈性而是刑罚的延续性”。从更宏观的意义上看,未成年人前科封存制度不仅仅有利于未成年犯罪人,最终受益的将是整个社会。未成年人前科封存制度也是国际社会所要求履行的义务。

(三)未成年人前科封存制度的功能定位

未成年人前科封存制度主要是对犯罪记录的消除,而不是对犯罪事实的绝对消除。前科消除制度只是帮助未成年犯罪人跨过一道门槛,即法律法规对有前科者设置的限制其资格与权益的门槛。未成年人跨过了这道门槛,并不是终点,其要想真正融入社会,被社会所接受,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未成年人自己去走。确立未成年人前科封存制度的主要功能是在形式上消除社会单位和个人对未成年犯罪人进行歧视和实行差别对待的借口,为真正悔过的未成年犯罪人消除融入社会的障碍。当然,我们不能将消除社会歧视完全寄托于前科封存制度上,未成年犯罪人是否真正能够不被社会歧视,关键还是看其是否已经真正转变为一个品行端正并能够真正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人。

二、未成年人前科封存制度的具体内容

中央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工作体系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建立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灭制度,并要求明确其条件、期限、程序和法律后果;《刑法修正案(八)》、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后仍有部分问题需要明确,笔者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未成年人前科封存制度的内容

1.前科封存适用的对象。《刑法修正案(八)》第一百条第二款明确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免除前款规定的报告义务”。因此,前科封存制度的适用对象当然为所有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涉罪未成年人。另外,被检察机关确定有罪但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未成年人,因为不存在法院判决有罪的宣告,即不存在前科,所以此类案件不属于未成年人前科封存制度的对象范围,但也应当比照前科封存的规定对其涉罪档案予以封存。

2.前科封存的时间。笔者认为,前科封存是前科记录的相对消灭,体现的是前科不公开,需要突出即时性,否则在考验期限内,由于没有前科封存的限制性规定,相关记录很可能流入社会,使得后续的前科封存没有意义。因此,笔者建议,前科封存应当不设考验期,判决生效后即时封存,除非刑罚执行需要,不得流转。

3.前科封存条件。该问题在《刑法修正案(八)》及修正后的刑诉法出台前虽然争论得很激烈,但目前已经明确,即应当为司法机关的主动行为,即符合前科封存条件的,司法机关应当及时主动地予以封存。

(二)未成年人前科封存制度的启动程序

我国对未成年人的前科封存制度采用的是由司法机关自行启动制度,即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未成年人,司法机关自动对未成年人的前科进行封存。但与之配套的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检察机关确定有罪后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案件,法律没有规定是否封存、如何封存,未成人接受行政处罚如收容教育、行政拘留等,是否应当纳入封存范围,我国今后修法应当予以完善。

(三)前科封存的配套机制

由于刑事案件的办理涉及到公安机关和检察院、法院,相关的社会调查、缓刑、管制的考察涉及到司法行政部门、社会工作事务所等多个部门,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也需要相关部门的分工合作,在各自的工作环节做好相关材料的封存工作。法院是犯罪记录封存的决定者,公安机关是犯罪记录封存的执行者,检察机关是犯罪记录封存的监督者,司法行政部门、社会工作事务所等机关也需要与司法机关做好配合,尽可能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信息流入社会的渠道。

三、未成年人犯罪前科封存的法律后果

未成年人犯罪前科被封存后,未成年人在法律上即被视为从没有犯过罪的人,其应有的公民权利即刻恢复,任何人不得歧视。具体有:第一,犯罪事实不得在对社会公开的户籍、学生人事等各种档案中载明,不得在法律规定以外的场合公开披露;在复学、就业、升学以及从事法律没有明确限定的职业时,与其他人享有同等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第二,前科报告义务的免除,即未成年犯罪人在今后的入伍、就学、就业时将不再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三,未成年犯罪人即使重新犯罪,其前科亦不能作为对其适用累犯或再犯而对其从重或加重处罚的原因。第四,对于封存的犯罪记录,包括司法机关自身也不可随意查询和提取,必须有合理的法律依据并通过正当的法律程序才可进行。

在形式上消除前科,未成年人对于其犯罪前科没有主动告知的义务,但社会和他人即使通过某种途径知晓了其前科,也不应视为侵权。否则,可能会导致未成年人前科消除制度在实施中的异化,即未成年犯罪人一味追求获得“消除证书”,追求一劳永逸,而且会造成说谎有理,诚信缺失。所以,不应将前科消除制度绝对化,不应使之成为未成年犯罪人的一个护身符。

[参考文献]

[1]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陈冲.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有条件消灭制度实证调研报告——以上海地区为范本.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3)

[3]曾新华.论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第275条之理解与适用”.法学杂志,2012,(六).

[4]马艳君.从两方面搭建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检察日报,2012-9-10,(3).

[作者简介]贺玉宽,北京市延庆县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处处长;赵春宇,北京市延庆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员;龚帅宇,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检察院。

作者:贺玉宽 赵春宇 龚帅宇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探讨论文 篇3: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相关问题研究

(1.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2.200444 上海大学 上海)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日益变化,各种思潮涌入我国,未成年人的心理以及生理发展都不成熟,其思维判断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其在面对不良诱惑的情况下不能做出正确判断,导致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逐渐增长;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之才,对其进行的犯罪案件采取的法律措施,需要与成年人区别开来,关于未成年人的刑事诉讼程序相关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因此在制定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时,要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制定出既能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有力的打击,又有利于我国未成年人的未来发展的法律体系,因此我们要密切关注关于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的相关问题研究,利于祖国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刑事诉讼;未成年人;程序;完善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日益变化,各种思潮涌入我国,未成年人的心理以及生理发展都不成熟,其思维判断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其在面对不良诱惑的情况下不能做出正确判断,导致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逐渐增长;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之才,对其进行的犯罪案件采取的法律措施,需要与成年人区别开来,关于未成年人的刑事诉讼程序相关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因此在制定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时,要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制定出既能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有力的打击,又有利于我国未成年人的未来发展的法律体系,因此我们要密切关注关于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的相关问题研究,利于祖国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刑事诉讼;未成年人;程序;完善

一、刑事诉讼的概述

(一)刑事诉讼的概念

根据诉讼的内容和形式不同,诉讼活动可以具体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部分。刑事诉讼是指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侦查机关在当事人以及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诉讼活动,是法定的国家机关行使国家刑罚权的活动。

(二)刑事诉讼的特征

刑事诉讼是国家的刑罚权,产生于抑制社会越轨行为维护正常统治秩序的国家基本职能。刑事诉讼,不是单纯寻求个体权益的救济,而是为了公正的处罚和有效的矫正,从而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刑事诉讼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否处以刑罚,以及处以何种刑罚的问题。这一特征使它在诉讼形式及程序上与其他诉讼相比有着重大区别。刑事诉讼的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1)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主持进行。

(2)是实现国家刑罚权的活动。

(3)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4)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进行。

(三)刑事诉讼的程序

刑事诉讼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阶段:

(1)立案。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和犯罪人的自首等方面的材料進行审查,判明是否有犯罪事实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决定是否作为刑事案件交付侦查或审判的诉讼活动;

(2)侦查。指由特定的司法机关或者行政机关为收集、查明、证实犯罪和缉获犯罪人而依法采取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3)起诉。起诉分为两种,包括公诉和自诉;

(4)审判。指人民法院在控、辩双方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于依法向其提出诉讼请求的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诉讼活动;

(5)执行。指刑事执行机关为了实施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所确定的内容而进行的活动,在中国,刑事执行的主体主要是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和监狱等。

二、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基本原则

(一)程序分离原则

程序分离原则,是指在刑事犯罪中,未成年人参与或与该犯罪有某些关联,法院可以将未成年与成年犯罪嫌疑人分离开来,各自提起公诉,在审问方式上,为了缓解未成年人的紧张情绪,与其进行交流,以最大限度的保护未成年人,并给予其改正机会。在程序分离的原则下,要根据案件的严重程度、相关法律制度,尽可能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二)社会调查原则

社会调查原则,是指司法机关在对未成年人的案件进行调查审理时,需要了解整个案件的详细信息,并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性格特点,以及其周边的社会环境等,分析未成年人的身心状况,找到其作案动机,并以此作为切入点,对未成年人进行强有力的教育,进而减少未成年人的犯罪机率。该原则是为了给未成年人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并最大限度的保护他们,这对于未成人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三)迅速简化原则

迅速简化原则,是指对于未成年人的案件,要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结案,即在保持原有的整个诉讼程序完整性的前提下,充分节省各个诉讼环节的时间,简化每个程序的手续,从而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案件的整个过程。迅速简化原则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未成年人,由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漫长的诉讼过程,会对其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不利于其未来的健康成长,因而在未成年人案件中,应尽可能做到迅速简化。另外要保证整个诉讼程序的完整性,不能知识一味地简化程序,每个审理的环节都必须要有,认真对待每个环节。

三、完善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的建议

(一)建立刑事污点消除制度

这一制度主要是针对我国的未成年人而设立,目的是希望改造后的未成年人在以后可以回归到正常人的生活,不会因为污点记录而影响到他们今后的人生,否则就会影响到他们升学、就业,影响他们的一生,而且,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承受不了这样的精神压力和生活压力,生活迫使他们再次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刑事污点消除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事情发生,使部分符合审核条件的未成年人,不会因为过去所犯的案件受到人们的嘲笑、奚落,使他们可以拥有正常人的生活,拥有自己的尊严。

(二)未成年被告人身份保密原则

保密原则是司法机关能够保护未成年人诉讼权利的基础保障。未成年人的信息具有隐私性,不得向个人、媒体随意透露,需要严格保密,否则可能会对未成年人的今后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三)建立未成年人羁押期间的心理治疗机构

未成年人的心智和思想的发展都尚未成熟,因此要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来制定适合未成年人的刑事诉讼程序。未成年人在犯罪后,会进入刑事诉讼程序阶段,在此期间未成年人将失去人身自由,在拘留所被羁押,这时其心理上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产生很大的不适应,因此为了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可以建立未成年人羁押期间的心理治疗机构,引导他们向善,减少未成年人的犯罪机率。

参考文献:

[1]李丹.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研究[D].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3::15-20.

[2]柯志欣.浅议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的完善[J].法律援助制度改革与发展——2009年度全国法律援助研讨会论.文选.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255.

[3]陆红.《关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前程序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载《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4]田春晖.《试析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的教育属性》.《辽宁行政学院学报》第8卷第2期,2006年第2期.

[5]邓艳琳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的探讨[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04).

作者简介:

王域广(1992.4~ ),男,汉族,山东淄博人,法律硕士在读,职称:无,研究方向:反腐败法治;

尹凯铭(1990.3~ ),男,山东滨州人,上海大学,硕士在读,法律硕士,研究方向:公司金融法务。

作者:王域广 尹凯铭

上一篇:政府家庭暴力责任管理论文下一篇:党员作用下的企业精神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