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理念的新民主主义论文

2022-04-26

摘要:检察文化是在核心理念规制下对检察制度的正确反映并具有积极能动作用的一种观念形态,这种狭义上的概念解析有利于确保检察文化建设的有序化进行。检察文化围绕“人”这一中心形成了检察价值观和检察权力观两项核心理念,并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付诸实现,其目标通过四个方面的建设成果得以展示体系化的结构。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法治理念的新民主主义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法治理念的新民主主义论文 篇1:

用科学的执政理念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摘 要:中国共产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执政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的具体实际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执政理念,执政理念紧紧围绕“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如何执政”三个根本问题进行展开把握其科学性、民主性、法制性、发展性四个鲜明特点,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一些新的执政理念思想观念得到了深化,其价值诉求有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最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起到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执政理念;党的执政能力

任何国家、任何政党的执政理念都有其一定的价值诉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作为新中国的执政党,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确立合符自己国情的执政理念。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斗争中认识到了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国革命的力量源泉,而且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了人民能够当家做主,建立人民共和国。早在七大就确立了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一政治路线的核心就是强调人民的力量以及革命的目的。所以建国以后毛泽东同志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并把“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每个党员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此外毛泽东时期由于国情所致,在执政理念的实现上主要强调国家的利益为本,例如当时的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中苏对抗这些都是为了民族独立,而实行以阶级斗争、政治动员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特色执政理念的深化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和經济分别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和提高,但几十年的改革也遗留下了很多的问题,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新的阶段,其呈现特征是:经济进入“转型期”、社会进入“矛盾凸显期”、改革进入“攻坚期”。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必须深化和发展与当前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执政理念,来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

(1)“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我们必须依靠党的领导和凝聚人民的力量,做到取信于民,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总书记的为政清廉和秉公用权就是要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样才能避免官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的发生,用制度来保障人民的利益,使党的根基永固,血脉长存。

(2)大力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关于群众的思想早在毛泽东同志就说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这说明毛泽东同志在革命年代就认识到国家的兴旺民族的独立革命的胜利都要坚持“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努力、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走去”的工作方针,大力发扬向人民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党重视群众工作,符合我党的性质和宗旨。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的发展以及顺应社会形势的需要,这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走群众路线就是要反对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命令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骄傲自大的工作作风,决不脱离群众把走群众路线定义为新时期我党必须坚持的执政理念。这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的又创新。

(3)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形成了以“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奋斗目标和价值诉求,是从国家层面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阐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最高表现,对其他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要达到一定水平的表述和价值诉求,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4)坚持依法治国,维护宪法权威

2014年10月中央召开十八届四中全会,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体,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在党的全会中把“依法治国”作为大会的主体,这表明“依法治国”已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核心内容。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法略,十八大以来把“依法治国”提到了很高的地位,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宪法高于一切”的论断,这表明“依法治国”强调宪法和法律的作用是对我党执政理念中法治理念的升华。

二、坚持科学的中国共产党特色执政理念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任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已成为党的迫切需要,然而执政能力的提高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执政理念作为思想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理念是紧紧围绕“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如何执政”三个根本问题进行,是有着科学性、民主性、法制性、发展性四个鲜明特点的科学的执政理念,她科学的把握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共产党的执政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这样科学的执政理念作为指导思想才能转化成强大高效的执政能力,党的执政理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强调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我国形成了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为核心的内容的执政理念,始终做到紧紧围绕“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如何执政”三个根本问题进行施政,只有科学的执政理念作为指导思想才能转化成强大高效的执政能力,才能治理好国家,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简介:

许力中(1991—),男,汉族,江西万安,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作者:许力中

法治理念的新民主主义论文 篇2:

新时期中国检察文化建设解析

摘要:检察文化是在核心理念规制下对检察制度的正确反映并具有积极能动作用的一种观念形态,这种狭义上的概念解析有利于确保检察文化建设的有序化进行。检察文化围绕“人”这一中心形成了检察价值观和检察权力观两项核心理念,并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付诸实现,其目标通过四个方面的建设成果得以展示体系化的结构。

关键词:观念形态;检察价值观;检察权力观;建设成果

一、检察文化的概念解析

近几年,学术界和实务界对检察文化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与热烈的探讨,但由于对检察文化的理解与定位上的模糊,导致了检察文化建设实践中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诚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当前存在着一种将检察文化空虚化和庸俗化的倾向[1],前者认为,根本不存在检察文化,后者则是把检察干警的文体活动、检察艺术创作等具体活动直接等同于检察文化。这种理解上的偏差导致了检察文化的价值与目标的异化,不利于促进检察文化的建设与发挥作用。由此,必须对检察文化的概念进行科学的解析与界定。

(一)检察文化的实质内涵

界定检察文化,首先应当明确文化的含义。而文化的概念很宽泛,甚至很难对其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根据《辞海》,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在我国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狭义的文化观,即观念形态的文化观,是由毛泽东同志在其《新民主主义论》这一经典性的著作中提出的,他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从广义上理解检察文化,其将涵盖检察制度产生和发展以来形成的所有客观存在和意识映像,包括涉及检察业务的规范、设施、技术和理念等。但广义上的理解实际已接近于检察学,单就检察文化概念提出的初衷而言,把检察文化无限扩大化于实践并无多大意义。2006年3月1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贾春旺检察长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中提出检察文化的概念,也是这一专门术语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人大工作报告中的首次出现。在该报告中,检察文化是作为2006年工作规划里检察队伍建设的一项内容提出的,即检察文化的目的更多地在于通过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促进检察队伍建设的良性发展。这种定位更强调的是主观方面的因素,强调检察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即是从狭义的文化观来界定检察文化的。

从狭义的文化观出发可以认为,首先,检察文化是检察制度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离开检察制度讨论文化势必沦为空谈;其次,检察文化与检察制度又不仅仅是单纯的存在与映像关系,检察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是在核心理念规制下的系统化体系,既有对实然状态的检察制度的反映,又具有对应然状态的检察制度的前瞻;最后,正因为具有相对独立性,检察文化还具有一般社会意识的能动属性,即对检察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指导性作用,这也是检察文化建设的基本价值所在。

由此,本文认为可以对检察文化作出这样的界定,即指在核心理念规制下对检察制度的正确反映并具有积极能动作用的一种观念形态。

(二)检察文化的结构体系

检察文化主要通过对“人”即检察队伍的教育和指导作用,进而影响检察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因此其是围绕着“人”这一根本因素而建立起完整体系的,检察文化的结构体系具有人本特征。

规制检察文化体系的核心理念具有相对独立性,应当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即应当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人本理念出发,检察文化根本和首要的任务在于解决检察干警自身素质的提升问题上,所以,其核心理念至少应当包含两部分的基本理念:一是以解决宏观价值取向为目标的检察价值观,涉及的是整体检察制度的发展方向与价值取向问题,为第一位的核心理念。从当前检察制度与实践出发,检察价值观应当包括科学发展观和职业道德观两个方面。二是以解决具体行为取向为目标的检察权力观,涉及的是对检察权的科学认识与正确行使问题,其是建立在检察价值观基础上的,为第二位的核心理念。根据认识论的规律,检察权力观应当得到检察权制度的基本理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基础理论的支撑。

(三)检察文化的外化形态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检察文化仅就自身概念而言并不具有实在的形态,必须通过一定的客观存在实现其外化,这种外化形态即检察文化的客观载体或建设成果。检察文化与其建设成果具有一定的联系,也存在着概念上的明显区别。检察文化建设成果是发挥检察文化能动作用所产生的实践性的客观存在,其范围和质量决定于检察文化的实质内涵和结构体系。

受检察文化质的规定,其建设成果也呈现体系化。从实然的角度看,由于不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检察文化的外化形态必然具有形象性特点;同时,检察文化的前瞻性决定了其建设成果必然具有相对不足性,即检察文化建设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往更高的目标前进。从应然的角度看,检察文化的外化形态基本等同于检察文化建设的目标,不同的时期对建设目标有不同的需求,确立科学的目标有利于检察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

二、检察文化的结构解析

诚如上文分析,检察文化围绕着“人”这一中心而形成了检察价值观和检察权力观两项核心理念,进而细分为科学发展观、职业道德观、检察权理论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四项基本内容。

(一)检察价值观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机关之一,人民检察院应当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价值观,检察干警在行使职权时应当明确价值标准和目标追求。同时,作为国家司法工作人员,检察干警还应当具备相应的司法职业道德水准。从而科学发展观和职业道德观构成了检察价值观的两大基石。

1.科学发展观①

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理所当然地也成为我国检察价值观的第一块基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检察事业也应当遵循这一要求。对外而言,检察职能履行的首要目的在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应当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局来把握检察工作的主题。对内而言,检察事业也需要发展,应当坚持以建设高效公正权威的检察制度为努力方向而深化改革。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检察职能的履行不能脱离国情,当前的社会矛盾要求检察机关应当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应当实现履行检察职能和关注民生问题的最佳结合,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检察事业的建设也应当以人为本,从干警自身素质的建设抓起,从严治检、人才兴检。

2.职业道德观

职业道德观对于职务履行的质量和效果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检察职业道德观体现了检察干警在履行职权过程中所持有的态度,既包括对职业神圣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也包括对享有检察职权的律己性观念。职业道德观不存在有无的区别,只存在正误的差异。正确的职业道德观能够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促使干警正确履行职责,错误的职业道德观将产生消极的指向作用,甚至诱导干警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最高人民检察院也高度重视职业道德观的建设,早在2002年3月7日即发布了《检察官职业道德规范》,以正式发文的形式规定了检察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观念。根据这一规范,检察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应当符合忠诚、公正、清廉和严明四项基本要求,这是检察队伍建设所必需的,涉及的是检察干警对检察职业的价值认识,因此也成为检察价值观的另一重要部分。

(二)检察权力观

如果说检察价值观解决的是检察制度宗旨和目标的问题,那么检察权力观主要针对的是检察制度如何运行的问题,主要内容在于对检察权的正确认识和公正行使。

1.检察权制度的基本理论

理论来源于实践且高于实践,检察权制度理论以实然状态的检察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并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对其完善和发展作前瞻性的研究。作为一般检察干警,不一定都需要具备对检察制度理论深入研究的能力,但基本理论却是必须掌握的,这也是正确履行检察职责的要求。如果未能正确理解检察制度的内涵、检察工作机制等基本理论,也无法保证正确履行检察职能。

当前检察事业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七大报告已就司法体制改革作出了明确的指示,即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新形势要求检察干警应当正确认识检察工作的发展,履行职责应当坚持“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遵循“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的总体要求。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检察干警在履行检察职权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观念与态度,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从2006年开展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以来,其已经成为促进干警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的治本之策。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依法治国为核心内容,执法为民为本质要求,这从宗旨层面为检察职权的履行指明了方向;以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以服务大局为重要使命,这从目标层面为检察职权的履行作了质的规定;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这从组织层面为履行检察职权提供了保障。因此,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已经较好地解决了检察权力观的基本问题,其教育活动经由实践证明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应当成为检察权力观的重要理论支撑。

三、检察文化的目标解析

人与文化存在着交互关系,具体个人的意识总和构成文化的基础,文化又作用于人并引导人的行为活动。检察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始终是以“人”为中心的,这决定了检察文化建设离不开“人”这一基本命题,其成果也应当是围绕着“人”——检察干警而展示的。

(一)检察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检察文化指导实践的过程即检察文化建设,形成的客观存在即检察文化建设成果。这一过程是在一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指导下进行的,是有意识、体系化的活动过程。

检察文化建设应当始终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七大对检察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要求为方向,深入扎实地推进。

检察文化建设应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围绕检察干警的发展开展教育活动。检察干警的发展不能片面化,一方面,应当体现为人的素质提升,即通过文化建设达到自身思想素质、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应当体现为人的自我约束,即通过文化建设达到自觉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切实用好手中的权力。

(二)检察文化建设成果的体系

经由检察文化建设的过程,科学的意识形态得以形成并凝结沉淀在一定的载体中,而以人为本的原则决定了这些载体必然是以“人”这一基本命题而展示其完整体系的,因此,检察文化建设成果主要形成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结构体系:

1.基础设施建设成果。这是检察文化基础性要件得以改善和发展而形成的。检察干警自身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客观条件,这也是检察制度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关注的问题,从“两房建设”到“三位一体”中的信息化建设,再到2007年全国检察长会议提出的“保障现代化”要求,无不体现着对于检察干警自身发展所赖以为基础的物质条件的重视。检察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当有利于保障干警自身的最大化发展,必须不断地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为干警接受教育提供多元化和开放性的平台。

2.人文环境建设成果。这是检察文化中人的发展的表现形态。该成果至少应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管理氛围。加强领导班子和管理机制建设,健全完善检察工作制度,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二是学习氛围。加强对干警学习的引导,通过学习形成一定的理论和实务调研成果;三是竞争氛围。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人才竞争机制,通过岗位练兵、岗位轮换等方式促进培养综合型人才。四是激励氛围。建立一套完善的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带动后进人员,形成积极向上的整体工作态势。

3.自律机制建设成果。这是检察文化中人的约束的表现形态。自律机制建设成果体现在纪律、作风和廉政的相关工作机制的充分化和完善化:一是纪律建设。如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4年8月颁布的《检察人员纪律处分条例(试行)》仅对检察人员违反各种纪律的行为方式和处罚标准的规定就达到86条,又如2008年2月颁布的《检察人员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执法办案活动的制约机制,通过全面贯彻执行纪律制度,培养干警遵章守纪的自律意识。二是作风建设。注重工作作风的改进,切实保障文明执法和为民执法;注重生活作风的提升,维护检察机关的权威和形象。三是廉政建设。加强对检察人员廉政教育力度,发挥职务预防教育部门的对内功能,进一步丰富岗位责任中的廉政监督要求。

4.服务发展建设成果。这是检察文化建设经由对人的作用进而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表现。检察文化建设虽然以人为中心,但最终指向也是通过提高人的素质实现检察制度良性运行,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发展的建设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供司法保障,检察权公正高效行使的直接意义是创建平安社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这也是检察文化存在的根本基础。二是服务和谐建设,检察文化还蕴涵着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通过指引检察人员开展公正的司法活动,以影响和感化的方式促进解决纠纷、维护稳定。三是文化影响力。作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文化形势,检察文化还将以其特有的品性产生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进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

参考文献:

[1]彭诚.检察文化研究不能庸俗化[N].检察日报,2005-12-02.

作者:苏琳伟,邱远典

法治理念的新民主主义论文 篇3:

中国传统价值理念润泽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方式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理念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资源。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梳理和萃取传统价值理念的思想精华,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理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养成的重要途径;加强对优秀传统价值理念的教育宣传,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法;健全的制度设置和完备的法律规范是传统道德伦理与价值理念焕发时代生机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传统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方式

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积累了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文化财富,形成了宝贵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和价值理念是我们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资源,离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发展,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习近平同志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①这体现了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是我们推动传统价值理念润泽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和具体遵循。

中国传统价值理念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封建血缘宗法制度基础之上的,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也有一些已经过时了的、陈旧的东西。但它又积淀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群体智慧,包含了不少理论思维的积极成果和可以激发人类文明发展的活性因素。作为一种精神资源,中国传统价值理念经过认真清理,予以现代诠释,使之与时代精神相熔铸并得以升华,可以闪耀其道德价值的光辉。

一、加强对传统价值理念的研究阐释与

创造性转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传统价值理念的载体。要让传统价值理念发挥作用,首先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从而强化对传统价值理念的认知和认同。

1.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基础研究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积蕴丰厚,既有文物、典籍等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也有口头文学、传统艺术、节庆礼仪、民俗活动、民间工艺等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刻录着中华儿女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是悠久历史的稀世物证,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要加强对

收稿日期:2017-08-22

*基金项目: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究”(2015YZD17);山东省重大理论研究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研究”(15AZBJ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动力机制研究”(14BKS047)。

作者简介:张文珍,女,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教授(济南25010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②

要摸清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家底,准确掌握文化资源的状况。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要求:“实施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构建准确权威、开放共享的中华文化资源公共数据平台。”要实施国家古籍保护工程,对各级各类文物进行登记造册,对珍贵古籍文献、红色革命文献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建档。加强田野调查,不断搜集保存散落的文化资源。在保护的基础上,加强中华文化典籍的整理、编纂、出版,特别是对一些珍贵文献资源进行抢救性保护修复与数字化处理,使这些文化资源成为传承传统价值理念的载体。

2.深入阐发文化精髓

中华文化中包含着许多为人类所共同遵循的普遍性的生存智慧,“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③。这些思想价值已经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需要大力研究、挖掘、阐发、弘扬。在对传统文化资源研究过程中,应重点阐发以下内容:

(1)中华人文精神。丰沛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文化最主要和最鲜明的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人文情怀;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智慧;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崇礼尚义、诚实守信的道德品格等。

(2)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道德资源,这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的基础性资源。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④如家国同构、崇尚气节的爱国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等,这些传统道德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准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3)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所孕育、发展和形成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精神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以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脚踏实地、与时变化的求真务实精神;昂扬向上、积极入世的自强不息精神;宽厚仁爱、包容万物的厚德载物精神;勇于拼搏、敢于胜利的勤劳勇敢精神等。这些精神既是中华文化恒久生命力的内在底蕴,也是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

(4)核心思想理念。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实践中形成了基本精神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偕行的创新意识;爱民亲民、富国强兵的政治追求;勤劳智慧、奋发有为的实干精神;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和合思想等。这些价值理念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可以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迪。

3.剔除不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思想糟粕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宗法血缘关系基础之上,其中有许多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腐朽的落后的东西,需要进行认真的清理。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⑤习近平同志在强调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也提醒我们:“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⑥比如纲常名教和等级尊卑思想,桎梏人心,束缚个性,不利于人的个性和才智的全面发展;小农经济与小农意识,自给自足,因循守旧,既不利于产生开拓精神与竞争意识,也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尊君思想,容易形成专制,不利于民主法制思想的产生;知足常乐、安贫乐道、均贫富思想阻碍人们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不符合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要求等。

4.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不是拿来就用,必须处理好与时代发展的关系,突出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内容。习近平同志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⑦创新是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永恒动力。所谓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是继承和发扬已有的价值体系;另一方面是创造和催生新的价值规范,体现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民族品格。因为继承,我们的价值观具有充足的文化养料,有厚实的底蕴,有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因为创新,我们的价值观就会充满新鲜的血液,永远具有饱满的精神状态与进取的活力,永远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

创新要紧紧围绕时代发展过程中提出来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进行,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原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新的解读,从新的视角赋予新的含义,发现新的价值。传统文化中的与时变化思想里面所包含的求真务实精神,自強不息思想里面所包含的开拓创新精神,“天人合一”思想中所包含的科学发展观念,以诚为本思想中所包含的诚信原则,仁者爱人、“以和为贵”思想中所包含的“以人为本”精神,都能在与时代精神的碰撞交融中产生新的火花,创造出新的价值观念。

创新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全球化背景下,政治多极化、文明多样化,我们要有全局意识,要有世界眼光。在对待传统文化资源时,我们不仅要注意挖掘继承那些适合中国人口味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优秀成分,也要注意弘扬推介那些具有世界性文化意义的智慧与精神财富。比如,齐鲁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原则、修身养性的精神追求等,都是当前这个世界所缺乏的。弘扬这一部分内容,对于消除西方现代化带来的弊病,解决西方文明面临的困境,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与借鉴价值。要关注人类发展共有的话题,让更多的人接受、理解、欣赏中华文化,世界化程度越高,这个民族的文化走向世界的内容越多,影响力越大。只有这样,中华文化才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为文化之灵魂的价值观也才会更有生机与活力,中华民族也更有竞争力。

二、开展优秀传统价值理念的教育宣传普及活动

加强对优秀传统价值理念的教育宣传,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1.将各级各类学校作为宣传教育主阵地

要发挥国民教育在传统价值理念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把各级各类学校作为开展传统价值理念教育宣传及普及活动的主阵地,分阶段有层次地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理念教育。青少年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习近平同志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⑧要在学校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结合不同阶段的教学特点,针对年轻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在教学中的比重。习近平同志强调:“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⑨在高等学校,除了加大传统文化课程比重,还可以举办一些优秀传统文化讲座或论坛,成立一些传统文化课外研究小组,加强传统文化的田野调查,同时也要强化师资培训。

开展对青少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着力培育他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引导他们深刻认识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每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国家富强,民族强大,是每个人幸福的保证。每个中国人都是“梦之队”的一员,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推动者,都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加强历史教育,让青年人了解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习近平同志满怀深情地指出:“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⑩通过学习,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要为生为一名中国人而感到无上的自豪。从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高尚品格和感人事迹中汲取力量,陶冶情操。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着力培养青少年孝亲友爱、勤奋节俭、尚礼守法、崇智求真、诚实守信、见义勇为、正直清白等优秀品质,引导他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让每一位个体都成为传播中华文化、中华价值、中华美德的主体力量。

在教学方式上,要采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特别是鼓励开展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节庆活动,丰富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注重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开展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更大社会效益。要广泛运用新闻报道、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多种载体,宣传传统价值理念的内涵和要求,突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增强自觉性。

四、加強制度建设与加大惩戒力度并举

传统道德伦理与价值理念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要想发挥作用,必须有健全的制度设置和完备的法律规范。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要素中,经济是直接的、自变的因素,文化是间接的、他变的因素。文化并不能直接对经济发挥作用,中间必须有一个媒介,那就是政治因素或制度因素。比如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是血缘宗法制度,因此中国形成了重血缘、重亲情的传统,在人际交往中则表现为重人情、重关系,公与私不甚分明。这种特点有时会带来一些不良后果,被人诟病。但这种特点在海外华人企业中却转化成为一种独具的优势,成为一种特色。因为华人企业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在人员的任用、职务的升迁、业绩的考核、薪酬的发放等诸多方面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而与此同时,企业又尽可能对员工表达一种亲情般的关怀,体现一种关爱,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和睦,从而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企业的效益。因此,规范的制度条件可以激发传统道德伦理与价值理论中潜在的正面因素;反之,在缺乏约束、监管的环境条件下,再好的道德伦理与价值理念也很难发挥积极的作用。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也说:“要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各种社会管理要承担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要把传统价值理念的要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结合起来,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之中,融入乡规民约、行业规范等行为准则之中,使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交往的基本遵照和依循。建立奖惩机制,惩恶扬善,激浊扬清,使符合正确价值观的行为得到褒奖和鼓励,违背正确价值观的行为受到谴责和惩处。

有了规范、合理、完善的制度,还要严格执行,加大执行力度。要对失德、败德者进行约束和惩戒,对违法犯罪者进行严厉打击,让他们为失德行为付出高昂代价,并慢慢引导其他人改变不良行为和习惯。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严刑重典者成,弛法宽刑者败”。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没有强有力的监督,不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好人也会变成坏人。“历史和现实反复启示我们,‘坏人’是坏制度惯出来的,‘好人’是好制度制约和引导出来的;与其寄希望于发现‘好人’,不如多花功夫在建立健全制度上。”

要让制度法律充分发挥效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将一些道德的提示要求转变为法律规范,一定要具体详尽完备,具有可操作性。其次,要对制定的法律规范予以广泛宣传,使之家喻户晓,不要出现孔子所说的“不教而杀谓之虐”的情况。最后,执法一定要严格,不徇私情,一视同仁,让所有人都打消幻想,最终形成良好的法治生态和法治环境。当然,制度法律再完备缜密,总是要由人来遵循落实的,所以归根结底要提高人的素质和自觉意识。这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要为全社会、全民族释放创造性、积极性提供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为个体充分发挥潜能营造良好的氛围,增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活力。要建立以人的能力为本位的价值观。人的能力是最大的、真正的社会财富,也是个人之最大、最高的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主要依靠其能力,充分发挥个人能力,既有利于个人,也有利于集体、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以崇尚能力为价值取向,能避免人情、关系、特权、金钱、门第、资历等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崇尚能力,也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平等竞争原则。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多次指出,实现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关键在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的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中华民族的创造能力有赖于每一位国人的创造能力的充分挖掘与正确发挥。

注释

①④⑥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人民日报》2014年2月26日。②《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2月18日。③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4月2日。⑤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07—708页。⑦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⑧⑨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⑩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英]弗朗西丝·斯托纳·桑德斯:《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曹大鹏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第1页。苏东坡:《东坡志林》卷一《涂巷小儿听话三国话》,三秦出版社,2003年。绿天馆主人:《古今小说叙》,《古今小说》(上),冯梦龙编,许政扬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商道〉:南怀瑾先生多次推荐的一部电视剧》,http://blog.sina.com.cn/s/blog_157d186250102xcjl.html.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32—333页。习骅:《从皇帝“伙食费”看古代治贪》,《记者观察月刊》2016年第7期。邓小平:《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20页。

责任编辑:采薇

Effective Ways to Nourish the Core Values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Values

Zhang Wenzhen

Key words:traditional values; socialist core values; effective ways

作者:张文珍

上一篇:课堂情境中的高中地理论文下一篇:虚拟仿真技术护理专业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