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困境研究论文

2022-04-30

摘要:发展实体经济必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扶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双轮驱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发展实体经济、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困境研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困境研究论文 篇1:

东莞转型路径

2011年5月18日,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的夜晚依旧是人声鼎沸,宵夜的人络绎不绝。镇上的一条主要街道的中心区,大约五百多米的范围内,五星和四星级的酒店一个紧挨着一个,有十几家之多。连锁便利商店“7-11”每隔十几米就是一家,其间还有其他的经营着同类商品的小商店灯光闪烁。音像店、足浴房、小吃摊……一片灯火辉煌。

繁华的商业和密集的人流彰显着这个粤南小镇鲜活旺盛的生命力。

距离市镇中心约两公里的地方,一片厂区安静地铺展开来。即便是在白天,从蓝色、绿色等纯净鲜亮的厂房颜色上并不能看出这里发生着什么。或者这些工厂像前些年一样,只顾得拿到订单,马不停蹄地生产,大批的货柜从厂子里运出去,新的订单接踵而至,接着加工,接着运出去……周而复始,赚取微薄但依然可以维持的利润。

但是,这样简单的生产可能不久便成为他们的历史。这些在这里生产了几年、十几年乃至三十年的工厂将迎接新的历史,或者将结束他们在东莞的发展。

升级转型,一场“企业变革”正在如火如茶地进行着。

在这片平静厂区内的企业就是这场“变革”的主体,而共同形成这一主体的就是东莞辖区内所有的11002家加工贸易企业。

“东莞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不是自现在才开始的,一直都在进行中。伴随加工贸易发展,转型升级一直是个动态的过程。”东莞市副市长江凌说,“政府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2007年开始的。事实上,在市场推动下的企业转型升级一直在进行,现在政府的推动加快了其速度。”

东莞也早已将“全面的转型升级”作为整个城市的发展战略。无疑,作为东莞经济主体的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是其根本,是基础,是东莞脱胎换骨的关键。

东莞的转型升级是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试点之一,另一个试点是苏州。而东莞因其历史长,产品多样,OEM、ODM、OBM各种形式皆存在,状况更加复杂。也因此,东莞转型升级的经验做法、成功与否,将是观察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渠道。

虽然从工厂的平静与市面的繁荣并不能窥得这场轰轰烈烈的转型升级在东莞进行得如何,但深入转型升级主体的企业,深入与转型升级密切相关的部门,如海关,这场东莞经济细胞发生变革的细微之处便可展现。

三十年加贸在东莞

常平,这个100多平方公里的小镇在东莞辖区内的28个镇中并不突出,而在常平镇设立工厂的永泰电子,一家台资的加工贸易企业,与所有的其他加工贸易企业相比,一直以来也并不特殊。但就在东莞转型升级的这段时间里,这家企业特殊起来,因为永泰电子在2007年便将转型升级作为战略实施起来,是东莞最早、最主动转型升级的加工贸易企业。

当然,它的特殊远不及三十三年前的那家生产手提袋的港资工厂。1978年,工商注册编号为粤001号的太平手袋厂建立,成为东莞乃至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的企业。自此,“三来一补”的模式在广州南部被快速复制。东莞迅速成为中国最早的加工贸易集中地区之一,也成为引进吸收外资最早的地区之一。

七十年代的东莞基本是由散落的村镇组成的,鱼塘、田地、庄稼和农民构成了东莞基本的面貌。“种菜、养鱼是当时东莞人的主要经济来源,参与外贸的也基本以农产品为主,工业化完全是从加工贸易开始的。”无论是东莞市副市长还是从加工贸易开始在东莞发展便在海关工作的关员,都是如此描述当年的东莞。

显然,“三来一补”是东莞工业化的启蒙,由此起步,东莞由农业向工业转化,其经济和社会面貌才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不能轻易否定加工贸易的历史贡献,即便是有专家认为的‘中国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于加工贸易’这样的说法,也并不能否认加工贸易为东莞经济,乃至国家税收、民营经济发展、劳动力素质、工业化进程以及对我国内地与港澳特区和台湾省关系的促进等国家层面的贡献。”江凌说。

的确如此。上世纪八十年代,东莞的加工贸易以港资为主,多为纺织服装、制鞋箱包、玩具等传统制造业,企业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但在当时的经济状况下,即便是微薄的利润,与农业收入相比,也十分可观,足以刺激东莞经济发展的欲望。

积极投入加工贸易是东莞结合当时经济状况的现实选择。尽管是国际产业链条中的最低端,但东莞利用土地、充裕低廉的劳动力,迅速扩大了加工贸易的发展。

上世纪九十年代,全球IT产业崛起,台湾的IT制造业已蜚声海内外。那时的台湾加工贸易如今天的东莞一样,必须开始寻求转型升级。这些加工企业以及跨国公司便将目光瞄准了已经有发展基础的东莞,东莞顺利成为了台湾IT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随后,日韩的IT配套产品的生产也逐步进入东莞。

由此,东莞的加工贸易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产品也愈加丰富,产业协作更加紧密。许多工厂的产品都是相互配套的,一个大品牌的产品需求,会给几家工厂带来订单,如此,又能省却工厂的库存,东莞加工贸易的发展速度更快了。

在过去三十多年来,东莞GDP保持了年均18%的高速增长态势,而同期加工贸易吸收外资、加工贸易出口均保持了同步增长的态势,年均增长分别为28.76%和27.68%。

实际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东莞走的是一条“外向带动”的发展战略。加工贸易既是东莞吸收外资发展现代工业的主要形式,又是东莞外贸进出口的主要方式。据东莞市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全市加工贸易企业工业总产值571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4.1%;加工贸易进出口978.3亿美元,占全市外贸进出口的80.6%。

除了与加工贸易直接相关的数字之外,东莞的地方经济发展大都与加工贸易密切关联,包括农业劳动力的直接转化,大量外来劳动力带来的生活消费,工厂建设、承租的收费等等。三十年前东莞100多万在籍人口,就业率不足50%。而此后,东莞的加工贸易直接和间接地解决了中国6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据不完全统计,在东莞从事加工贸易的劳动力仅通过邮政汇出的资金累计超过3600亿元。

加工贸易使东莞从一个农业县转型为现代工业城市。但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东莞已经意识到劳动密集型的代工必须转型升级,便开始寻求深加工结转业务。大量的工厂已经不再是纯粹地简单加工,而是通过结转提高产品的增值。到2010年,东莞市70%以上的加工贸易企业有深加工结转业务,平均结转2-3次增值后再出口。2010年全市加工贸易企业深加工结转446亿美元,占当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26.9%。

转型的内因与外因

在东莞的大街上,到处可见与转型升级相关的各种标语,能够感受到东莞对转型升级所表现出来的迫切和坚定。

为什么要转型升级?如果不转型升级加工贸易会走向哪里?对于这两个问题,东莞比任何一个地方都更有发言权,因为三十年来他们感受得最深切,最直接。

加工贸易企业“两头在外”,直接受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在全球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汇率变动、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加,国内

人力成本上升等各种因素夹击下,加工贸易的利润越来越薄。

虽然东莞加工贸易的采购渠道已经不仅仅依赖海外市场,但原材料的价格波动是全球性的,一时一地并不可控。再加上劳动密集,人工成本随着最低工资的调整,每年都在增加。数千人的工厂,仅人工成本年增加上千万支出。而且即便工资在增长,招工难依旧困扰着这些企业。

“近六千工人,每年产值只是不过五千多万。看着每天堆积如山的货柜,但价值很低,我们真的是很沮丧。”永泰电子董事长许庆仁回顾2007年的企业状况,虽然销售额在攀升,但利润低得令人痛心。

其他的加工贸易企业的状况并不比永泰电子好,大多数生产IT配件的企业与永泰电子相类似,而大宗商品、传统产品的制造业的利润就更加微薄了。尤其是五金、鞋业、机电、服装、玩具等行业内的中小出口企业,人员流动大、人均产值低、管理水平低、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等问题非常集中。

加工贸易的脆弱性越来越明显。2008年的金融危机,跨国公司经营困难,订单纷纷削减,给东莞的加工贸易带来了强烈的震动。订单迅速减少,不少工厂的年销售额下降比例在一半以上。

拿不到订单的在恐惧没单可做,企业会倒闭;拿到订单的也并不见很乐观,因为即便做了,也无利可图。

因此,东莞加工贸易渐入困境是国际市场变动的直接结果。

几乎与此同步,在金融危机到来之前的2007年,东莞开始主动推动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如永泰电子一样的经营意识敏感的企业最早响应,成为第一批转型升级的企业。这不仅是出于经济发展的考虑。三十年的加工贸易让东莞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使东莞在土地开发,环境协调发展方面弊端显现,东莞做出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是改变东莞经济发展结构的主动出击。

可见,东莞的转型升级是内因与外因一起发力的结果。

尽管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回暖,东莞的加工贸易有所好转,但是“增量不增利”的势头依然不可逆转。广东省省委书记汪洋在东莞的一次调研中说,“今天不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明天就会被产业结构所调整”。转型升级成为东莞必须加速实行的重要战略。

就地转型

2007年1月9日,东莞市第12次党代会,市委书记刘志庚作了《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建设富强和谐新东莞》的报告,这是东莞正式提出转型升级战略。这次会议颇不寻常,将是东莞发展史,中国加工贸易历史中标志性的日子。随后这几年,东莞便具体执行了这一战略的部署。

东莞一开始便把转型升级定义在较高的层面,突出产业和城市双升级,而不仅局限在加工贸易本身,是经济的全面转型,包括观念转型和产业转型、人的转型和体制转型。只是,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是东莞全面转型的核心路径。

2007年转型升级之初,并不是所有的加工贸易企业都如永泰电子那样敏锐,动作迅捷,不少企业并没有积极地加入其中。因为这一年,加工贸易接到的订单依然可观,企业的危机感并没那么严重。

但到了2008年,情况完全不同了。

于是,东莞从2008年5月起,全面铺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试点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和方案,包括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工作方案、来料加工企业就地不停产转三资企业操作流程指引、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开拓内销市场,等等。

伟易达便是在2008年最后一天办理完转型的所有手续的一家企业。“那天在下班前的最后一刻,在东莞海关办理了相关的转型升级手续,海关的工作人员一直坚持工作到很晚。”伟易达的报关组副经理韩志英对两年前企业的转型记忆犹新。据她介绍,因为涉及海关、税务、工商、消防、检验检疫……等非常多的职能部门,即便是各个部门联席办公,旧企业注销和新企业建立最快的过渡期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且是在企业做好一切所需准备的情况下。

不过,在海关等部门的协助下,2008年末,和伟易达一起转型升级的企业有数百家,在东莞形成过一次转型升级的小高潮。

柯尼卡美能达是一家日资的加工贸易企业,工厂在东莞市石龙镇,所在的路被命名为美能达路,1994年6月在东莞建厂,主要生产数码复合机、彩色打印复合机等高端的办公设备,在多个产品领域,都是理光、佳能的竞争者。这家日资企业在2008年4月转型为日商独资企业,是日资企业中第一家转型的。柯尼卡美能达的转型意识非常强,“基本上在了解到就地转型的政策之后,立刻向总部汇报,便决定转型。”柯尼卡美能达的副高级经理李鹤万说,“我们转型后更方便与销售公司协调,可以降低物流成本。”

转型期间,柯尼卡美能达遇到各种问题,如从旧工厂结转到新企业的种种困难,便主动与黄埔海关、东莞海关、东莞外经局等部门沟通。转型后,柯尼卡美能达感受到三点明显的变化,一是得到公司总部战略上的重视,从来料加工转型为独资企业后,许多核心的生产线可以转移到东莞来了,部分研发也可以在本地开展;二是员工的归属感增强了,以前只是生产加工,现在有了企业员工的身份;三是可以享受到外资企业的政策优惠,增值税改革后,许多优惠措施已经不会针对来料加工企业了,而转型后的企业便可继续享受优惠。

目前,柯尼卡美能达的员工人数5000多,与之前基本保持不变,因为技术升级员工并没有增加,进出口额达到年100亿元。

虽然,就地转型的路径在伟易达、柯尼卡美能达等企业推行成功,但是,这一高潮并没有顺利延续下来。2009年,金融危机的影响犹在,加工贸易企业的日子举步维艰,没有几家企业顾得上转型升级。

在2010年11月,为推动全国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进程,东莞与苏州一起成为试点城市。“试点之后,我们便推出了一个纲领性的文件,具体有26项配套政策,与此前的战略结合起来,称之为‘1+26’,一起构成了东莞关于加工升级的政策体系。”江凌副市长说。

据介绍,这个配套政策是对东莞未来五至十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重点有三个方面:以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为中心,带动产业链延伸;以信息产业升级为龙头,做强做优现代制造业;以生产型服务业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事实上,这些对于加工贸易企业而言,只是方向性的引导,而企业要转型升级面对的首先都是非常具体的问题,如企业性质和形态的转变,由“非法人”来料加工企业转为法人企业,程序复杂,涉及到包括海关在内的众多管理部门的管理与协助。

与按部就班的加工比起来,转型升级对于加工贸易企业而言有很多实际困难。转型期间,新旧企业并存的来料、生产、出口问题;已经转为法人企业,又会面临自主研发、创立品牌、拓展内销等前所未遇的大课题。

但另一方面,也有的企业受到金融危机倒逼的刺激,提高了转型升级的意愿。

观念转变是转型升级首要解决的问题。东莞为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召开了50场政策说明沟通会,编印8万多册辅导资料,解读中央、省和市政府扶持企业升级转型的政策和优惠措施,消除外商对政府推动升级转型的疑惑和误解。

海关是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最重要的职能部门,就东莞而

言,黄埔海关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东莞市联合黄埔海关出台《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内销便利化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促使3000多家企业卸下包袱,消除顾虑。在海关的协助下,东莞又率先在全国建立起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三资企业的“无障碍通道”。

“就地转型是加速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黄埔海关为此专门研究了转型升级过程中,新旧企业同时运行一段时间的过渡方案。”黄埔海关副关长徐蔚葳说。

有一部分加工贸易企业,已经具备很好的转型升级基础,无论是资金积累,还是产品升级、技术研发、制造工艺等,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但依然在观望。这些“求稳”的企业是在担心一旦脱离“来料加工”的根本,技术创新、资金投入等出现问题怎么办?

为此,东莞设立了10亿元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资助加工贸易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和地区总部、拓展内销、培育品牌,到目前为止,已累计资助6.8亿元。

2008年以来,全市共有2317家“非法人”来料加工企业转为法人企业。其中,2010年共推动1250家来料加工企业转型为“三资”或民营企业,同比增加662家,增长112.6%。

进入攻坚阶段

如果转型升级是立竿见影的事情,那么即便程序繁琐,企业也会蜂拥而上。事实上,转型升级对于企业而言,是要忍受暂时的痛苦的。明显的痛苦有二,一是以往的政策不再适用,新的政策不完善,亦不熟悉,企业需要重新调整自己;二是,因为升级、转型的深层次是产品创新,暂时会形成投入增加,订单收缩。

对此,企业难免有畏难情绪。2010年经济回暖,订单恢复性增长,稍微有些利润,能够喘息,坚持了两年苦难日子的加工贸易企业便想继续维持下去,而不会主动升级转型。大多数加工型企业并没有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企业发展思想与战略,来料接单的简单加工已经轻车熟路,老路好走且须走的心理占主导。

而地方政府的利益在转型升级中也会受到直接的影响,以往从工厂收取的各种费用都将因企业成为法人而转变为税收形式。此前,东莞的加工贸易企业是以向挂靠机构支付厂房租金、工缴费、管理费、服务费等为条件而享受合作伙伴支持的。就地转型后,原有挂靠机构直接利益也会受到重大影响,甚至是严重冲击。

江凌在接受采访时说,东莞市政府提出对于加工贸易升级要做到四个“忍得住”——忍得住暂时的阵痛;忍得住暂时速度的放缓;忍得住暂时收入的减少;忍得住社会的非议,力图化危为机。

事实上,东莞近年转型之路已出现了经济增长放缓的阵痛。数据显示,2009年东莞GDP增幅仅为5.3%,2008年增长10.3%,而从1980年开始东莞经济平均每年增长20%。

面对经济形势好转,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随即放慢,汪洋在一次会上说,“要防止传统发展模式的复归!”

但是,按照财关税2009年48号文和海关总署2009年62号公告规定,“在2009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间,来料企业用其不作价设备出资设立新的三资企业”才能享受设备免税作价出资的政策扶持。这就意味着,加工贸易企业必须在6月30日前完成非法人向企业法人的性质转变,否则一些政策将不再适用于他们。

2011年,东莞的转型升级到了攻坚阶段。为此,广东省全力推进。3月11日,商务部、广东省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共同建设珠江三角洲地区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合作协议》,联手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东莞是其中重中之重,可以先行先试。

5月16日,海关总署与广东省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以共同建设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推进转变发展方式。

尤其是海关,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月份,上任不久的海关总署署长于广州调研了东莞的加工贸易升级转型。于署长在签署备忘录的时候表示,广东的对外开放发展快、规模大,广东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全国来讲很有意义,将使加工贸易的历史贡献变为现实贡献。

海关和加工贸易紧密相连,在加工贸易政策制定、保税物流监管等方面,海关都可以做更多的工作,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在广东先行先试,最终实现提高海关管理效能、方便企业生产经营、完成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三赢”。

东莞也向相关部委提出了38条政策建议,大多建议是来自企业存在的实际需求,诸如允许试点城市加工贸易企业购进关键设备实行增值税台账空转、降低试点城市来料加工印刷企业转型的准入门槛、允许境外投资者以人民币出资等。包括海关在内的与此次转型升级密切相关的监管与服务部门呼吁,企业也有实际的期望,在政策执行期限方面予以宽松,相关政策的完善和细化也需要求实、加强。

转型成功的根本在于创新。东莞在推动企业创新方面不遗余力。在转型升级这几年,东莞建成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等公共创新平台10个,虎门服装设计等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11个,省级以上企业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57个。各公共创新平台和产业支援联盟为1万多家企业提供相关服务,并孵化出15家科技企业。引导纺织服装、轻工、鞋类等传统产业的加工贸易企业实施生产工艺的更新换代,提高生产效率。

2010年,东莞工业企业更新改造投资达129.4亿元,增长209%。

从2011年起,东莞将“科技东莞工程”的资金从前五年每年的10亿元提高到20亿元,用于建设公共创新平台、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支持企业设立研发中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据统计,自2008年以来,东莞外资企业新增研发中心(机构)239家,新增外资企业地区总部3个,新增拥有自主品牌(母公司或东莞公司品牌)的加工贸易企业521家,新增海内外注册品牌974个。

现在,东莞市的上市企业达10家,全市28个镇全部跻身广东镇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百强。不再充当国际分工产业链低端的东莞,正在通过上万家企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一次重生。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困境研究论文 篇2:

发展实体经济与产业转型升级

摘要:发展实体经济必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扶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双轮驱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发展实体经济、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实体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科技创新

真正的经济是社会财富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处理经济风险的坚实基础,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载体。整个工业革命的力量起伏,都伴随着实体经济的繁荣和衰退。2008年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再次警告世人,返回到实体经济需要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任何时候不能忽视、不能懈怠。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进入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面临着严峻和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面对经济衰退、上涨的价格困境、国内需求疲软、外部需求出现裂纹等现实问题,公司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扩大以提高为重点的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直接推动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虚拟经济派生出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的适度发展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虚拟经济过度发展会导致实体经济“走出去”的效果,影响实体经济的

发展。

由于我国人口红利减弱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依靠廉价劳动力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竞争格局已经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巨大的挑战。制造业的利润,小型和中小型企业差,大量的经济实体,企业的管理环境,停止扩大再生产,产业资本到金融资本,金融业的利润吞噬工业利润,在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促进转型升级,增加实体经济利润,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国家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经济风险。

真正的经济发展不是短暂的权宜之计,而是长期的战略,应根据当前经济的稳步增长,注重增加发展的后劲和结构调整,改造和升级经济组合,不走老路,提前做好准备。只有加快转型和产业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鼓励勤劳的企业家,努力营造行业丰富的社会氛围,以促进劳动力的优势,以人才、技术和资本的综合优势,从根本上扭转当前实体经济的衰退,巩固和进一步扩大实体经济。各级政府应当公布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为实体经济发展铺平道路。只要我们掌握实体经济坚实的基础,我们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而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

2 新兴产业和增量调整带动转型和升级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全球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的关键时期。从国际经验看,产业转型和升级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新技术、新发明和新的工业体系的创新,以改变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二是通过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高生产工艺和产品的科技含量。我国的传统产业涉及工业领域,在短期内很难迅速实现其全面的技术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几乎在同一起跑线,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来改变中国的工业和技术结构,使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

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市场需求前景大,具有能耗低、促进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是提高经济发展潜力的必然选择,也是有效应对国际经济的复杂形势,构建在国际竞争中的新优势,抓住发展的战略举措。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将重点放在技术创新和研发上,在技术上实现产业化,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防止走引进、落后,再引进低端的制造业道路;大型商业的发展要加强成本效益分析,利用一些重要的应用技术建立完整的能源效率和环境影响评估。应注意新兴产业技术的市场风险,制定鼓励的政策,将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拓市场,通过法律、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市场准入和其他措施推广使用新技术。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要被淘汰,它们不仅是发展实体经济的基础和实力的重要支柱,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力源,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土壤。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虽然传统产业正面临着调整,但仍然是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升级路线比较清晰,有更多的经验可供参考,也符合发展的方向模式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因此,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传统产业也更加努力地工作。引导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应该是在严格意义上的产业政策指导下,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促进、推动其兼并重组和产业地位合理化。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应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力、石化、冶金、建材、纺织、印刷、印染等重点行业信息技术升级,利用制度、组织、产品、技术和其他方面的传统业务再造的综合优势,推进传统企业空间扩张和布局调整,并利用企业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促进传统产业的强劲发展。

传统服务业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它不仅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动力。从传统产业来看,新兴产业缺乏发展的技术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改造和促进传统产业的生产工艺、产业形态、产品性能,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增值制造业发展,传统产业向高端的新兴产业进军,可能会促进更好更快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只有当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和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向相同,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才有推动作用。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努力实现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

3 以科技创新为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呈现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规律,其实质是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状态向高新技术水平、高附加价值状态的演变趋势,即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科技创新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资源会经过重新分配逐渐转向技术水平较高、高附加值的产业,使得产业结构更加高级化。科技创新是开辟产业发展空间和提升产业发展层次的根本路径和强劲动力,深化产业创新,就是在现有产业发展基础上,以科技创新为根本手段和动力,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的高端化趋势,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从长期趋势看,全球经济竞争还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如果说改革开放前我国制造业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进步、改革开放后实现了从小到大的增长巨变,那么,未来发展就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实现制造业从平面式数量扩张到立体式质量提升的变化。当前我国制造业由于缺乏产业升级所需的核心技术和加工环节,生产环节少、加工链条短,生产性服务业的延伸拓展受到抑制,从而导致产业结构呈现低度化趋向,在“微笑曲线”中还处于底端,质量、品种、档次以及技术含量和销售服务还无法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以出口为主的“中国制造”,在很大程度上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而高技术产品加工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工序都在国外,或者被外商直接掌握。出口加工贸易增值率低,从事出口加工贸易的制造业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只能分享微薄的利润,大部分附加值被处于价值链高端的品牌、设计、管理、营销等环节的外商占有。因此中国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研究开发,努力从简单加工向技术研发与自主品牌升级转变,提高抗风险能力,在产业升级中保生存并寻找扩张机会。在竞争中提升制造业的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努力占领制造业创新高地。

推动制造业由投资推动向创新驱动的方向转变,要积极致力于提高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要从培育自主品牌、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做起,掌握制造业核心技术,使品牌的发展、定位和后续的一系列规划都能拥有自主权,以有效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要加快制造业的技术改造升级和新技术的产生,促进创新型园区、创新型企业的不断涌现,在经济增长中提高技术创新的贡献率,努力形成传统产业高端化、先进制造信息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新格局。要围绕制造业的重大需求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成为区域技术创新投入、技术成果应用和专利申请的主要责任者,成为研究开发人员聚集的载体;支持有技术优势和特色的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合作共建中试基地,鼓励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各类园区设立开发机构,构建规范化、制度化的激励约束机制。要通过政策调控和政策管理,创造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社会环境与社会氛围,从国家层面上重视质量、标准、专利、环保等制度建设,引导制造业企业加强管理。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建立起政府、企业、研发人员与社会各界共同支持创新的新机制,提高资源的组织动员能力和协同集成能力,构筑创新成果产出、应用、评价的科学体系。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是制造业升级换代的庞大后备军,必须给予这支庞大的企业群以更多的关心扶持,引导它们提升价值链,完善产业链;专注特色,打造精品;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销售服务;从价值链低端走向中高端,实现规模至上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的集约式发展方式转变。

参考文献

[1] 逄锦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N].光明日报,2010-02-14.

[2] 陈柳钦.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之策[J].甘肃理论学刊,2009,(2).

[3] 李晓华,吕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与政策导向研究

[J].宏观经济研究,2010,(9).

作者:黄荔梅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困境研究论文 篇3:

新形势下推动福州市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

摘   要:台资企业是福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台企转型升级对榕台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福州市台资企业总体规模稳步增长,营商环境向好,榕台交流合作持续深化,但也面临产业层次偏低、要素供给优势逐步消减、台企根植性较弱、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福州市应通过进一步优化台企发展环境、健全服务体系、加速台企在地化培育、推进金融体系建设等对策路径,加快推动台资企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台企台胞在榕生活就业创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打造成为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

关键词: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榕台融合

习近平在平潭同部分台资企业负责人交谈时候曾说:“大陆改革开放,两岸合作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台资企业助推了大陆改革和发展。现在和将来,两岸经贸合作仍然十分重要,希望台湾企业家一如既往,为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多作贡献。”①台资企业是福州市开放性经济的重要力量,在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全球形势复杂多变。受新冠肺炎疫情、中美贸易摩擦、产业转移调整等因素影响,国际市场疲软,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要经营模式的大陆台资企业面临内外竞争压力,企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大陆台商群体普遍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福州市台资企业发展现状

(一)总体规模稳步增长

福州市是大陆距离台湾地区最近的省会城市和台胞的主要祖籍地,凭借“五缘”优势,榕台经贸交流合作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自1984年第一家台资企业——闽台行有限公司落户以来,福州市台资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领域不断拓宽。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福州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含第三地投资)4 075项,比上年增长3.45%;合同台资95.39亿美元。至2020年3月底,福州市累计引进1 384家台资企业,其中2018年以来新增300余家。从产业分布来看,福州市台商投资涵盖农产品生产加工、水产养殖、现代农业、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纺织化纤、批发零售、旅游餐饮、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企业投资金额主要流向第二产业,但企业数量在第三产业中占比最高。从空间布局来看,依托台商投资区、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高新区、海峡两岸(福州)农业合作试验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等载体,积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在榕台资企业主要集中于福清、马尾、闽侯、鼓楼等四个县(市)区。其中,华映光电、冠捷电子、兆元光电、福顺半导体、东南汽车、福华纺织、清禄集团等重点知名台资企业近年来通过增资扩产,积极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吸引带动形成了一批产业集群。

(二)企业营商环境向好

近年来,福州市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目前共计实施近500项改革举措。一是投资便利化程度显著提高。以自贸区为抓手,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多证合一”,大力压缩审批环节和办事时限,积极构建企业登记、项目投资审批、企业经营服务、企业注销退出的全链条便利化服务[1],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二是金融创新服务不断提升。目前已有4家台资银行、4家台资保险机构相继在福州市落地,中国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平安银行分别设立总行级海峡两岸跨境金融中心、对台金融服务中心,在两岸货币清算、涉台融资贷款等业务方面推动创新。截至2020年4月底,福州市自贸片区新增台资企业数415户,注册资本59亿元;设立对台离岸金融等特色业务中心10家,累計办理对台跨境业务1 500多亿元[1]。三是同等待遇更广更细。2018年8月以来,福州市相继出台惠台“68条”、“6条”、“43条”等政策措施,在榕台经贸产业对接、台资企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生活就业创业等方面为台胞台企提供更多同等待遇。设立台胞(台企)服务专窗,通过“12345”便民服务平台台胞服务专线、“台胞台企服务专栏”、“e福州”APP等平台,及时受理答复台胞台企政策咨询及相关诉求。另外,新冠疫情暴发后“11条”措施的及时实施,为协调解决在榕台企复工复产、税费租金减免等方面提供了有力帮扶。四是司法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设立“台胞权益保障中心法官工作室”并在全省复制推广,聘任台胞担任涉台案件调解员,积极完善涉台纠纷多元化解及台胞诉讼服务机制,切实满足台胞台企司法需求,维护其合法权益。

(三)交流合作持续深化

一是依托“5·18”、“6·18”、“9·8”、数字峰会、两岸企业家峰会、两岸创投融合峰会等各类经贸交流平台,拓展榕台两地行业协会对接交流,吸引更多台商来榕参展参会,为台商台胞提供项目推介、洽谈机会,推动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合作。二是促进政产学研协作,推动构建两岸物联网应用示范中心、两岸智慧城市研发中心暨中试基地等科研合作平台,推进高新技术、人才互动交流,为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三是积极打造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并出台一系列基地进出机制和创业、实习实训补贴奖励办法,为台湾青年来榕实习就业创业提供帮助扶持。目前,福州市有台青创业就业基地14家,入驻台湾青年企业近400家,涉及餐饮、文创设计、教育培训、电子商务、网络科技等行业;来榕实习就业创业的台湾青年超过5 000人,台湾特聘专家、专才等专业人才已有数百人[2],为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储备。四是以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海丝国际旅游节、海峡青年节、榕台青年夏(冬)令营等一批精品交流项目为载体,促进榕台文化艺术交流合作,增进台商台胞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对家乡祖脉的归属感,以更好扎根榕城。

二、福州市台资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台资规模及产业层次偏低,转型升级进展较为缓慢

一是福州市台资企业多数为中小型,以加工组装、一般部件生产制造、整机代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模式为主,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总体呈现“三低一小”特点,且自身品牌培育不足,向价值链上游延伸的空间有限,转型升级压力较大。二是企业主观能动性不强。部分台商经营理念较为保守,对企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必要性认识不足、意愿不强;特别是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中美贸易摩擦等态势导致出口外销受阻,人民币升值、两岸关系变化、境外营商环境改善等也对大陆台商带来不利冲击[3]。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偏低,大多选择维持现状,持观望犹疑态度,以致错过转型发展最佳时机。三是省域竞争激烈。相较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福州市在产业结构、外资吸引力、台资集群优势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这些区域对台商有较强的“马太效应”,使福州市面临区域发展洼地挑战。

(二)要素供给优势逐步消减,内生动力不足

一是企业运营成本上升。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增长、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强,台商在榕投资土地租金、能源价格、环保门槛等不断提高,加之木材、化工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企业利润空间缩小,投入产品创新升级的精力和资金有限,影响企业在价值链上转型升级的可能性。二是人才短缺问题逐渐凸显。当前存在的“人口红利”下降、市场竞争变化、劳动力流动性变强、用工成本上升等社会现象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影响较大。且福州市人才保障激励机制不够健全,企业人才获取渠道有限,人才虹吸效应不强,实施转型升级迫切需要的关键技术人才、管理营销人才相对缺乏,高层次专门人才储备不足。三是企业自主创新驱动不足。由于技术研发的资金需求较大、回收周期较长,榕台资企业多数科研经费投入不足、自主创新乏力,面临关键技术和知识突破的“瓶颈”,逐渐形成“路径依赖”,陷入产品“低端锁定”困境。

(三)台资企业根植性较弱,本地推动力有限

一是产业链条短。目前福州市台资企业大多集中在制造业,如电子信息产业,主要从事ODM或OEM贴牌生产,关键零部件多数需从外部市场采购,尚未形成上、中、下游完整的产业链条,前向、后向关联效应不显著,整体联动作用还需提升。二是台资产业网络封闭性较强。台企内部联系频繁,但同福州市本地相关的产业、资本、资源衔接不够紧密,本地产业网络嵌入度不高,企业间配套协作能力不足,产业集聚竞争力不强。且随着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本地企业与中小台资企业逐渐呈现竞争态势,由于缺少对市场的长期跟踪与积累,台资企业市场敏感度下降,产品市场逐渐萎缩,在拓展内销时受阻,容易陷入“低价陷阱”。三是技术及管理的在地化程度较低。在技术创新方面,台企基于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顾虑,大多数是与台湾母公司发生纵向联系,与本地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横向联系不深入,企业衍生与技术溢出效应有限,本地推动台企转型升级作用较弱。

(四)中小微企业融资存在困难,资金保障不足

一是融资成本较高。随着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台资企业初始投资金额变大,但中小微企业使用的土地多为租赁性质,没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物,贷款抵押担保难度提高。融资门槛偏高,银行对大企业与大项目给予一定倾斜,挤占了中小企业贷款额度。贷款周期较短、利息支出负担较重,受经济下行影响,企业回款周期长、资金周转压力大,满足不了产品更新和技术升级的发展需求。二是金融体系尚需完善。由于两岸征信系统不互通,台资中小微企业在大陆缺乏信用记录,银行对台企的资信状况掌握不完全,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中小微台企信贷担保审批通过难度较大。另外,融资渠道狭窄,存在金融产品创新不足、金融机构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制约企业转型和增资扩产进程。

三、新形势下推动福州市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路径

(一)优化台企发展环境,加快台企转型升级

一要提升投资软环境。进一步促进投资便利化,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放宽投资领域,支持航运服务、5G网络研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平台及先进制造业等领域优先对台开放。健全港口服务体系,完善出口退税政策,推进贸易通关便利化。大力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简化企业商事登记、项目审批等流程,着力在土地、能源、“五险一金”缴费比例、行政事业性收费、税费等方面降低台企运营成本。加快推进“新四通”建设,提高台商台胞生活往来便利度;加强涉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台商子女就学、教育、医疗等生活配套设施,落实同等待遇,增强台商台胞在榕生活就业创业幸福感。

二要营造良好人才环境。畅通人才资源市场信息渠道,依托市台湾人才服务工作站、市台协会人才委员会、台青就业创业基地等载体,为台湾职业人才、台青创业创新人才赴榕就业创业提供服务,有效对接台企招工引工需求。建立产业创新人才库,健全人才引进、流动、激励机制,通过项目合作、课题攻关等方式集聚一批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并把人才用好用足,进而从“台资”走向“台智”。

三要改善科技创新环境。完善协同创新机制,积极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联盟,依托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东南大数据产业园等载体,打造两岸科技联合创新区,共建企业技术服务中心、榕台联合实验室和产业化基地,为企业提供标准制定、产品认证、质量管控、技改辅助等服务,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二)健全服务体系,扩大台企台胞受益面和获得感

一要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有力推進政务信息公开,主动向台胞台企公开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提升政府公信力。完善台办、商务、税务、港务、金融等相关部门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与台胞台企的常态化联系,通过定期走访及举办台商台胞服务年、座谈会、沙龙等活动,对最新法规政策、台胞台企痛点堵点及相关意见建议进行答疑解惑,并积极协调解决。

二要充分发挥“同等待遇”的实效性。加强各项惠台政策的宣传引导,特别注意要从台企台胞的语境和逻辑体系出发,发挥台盟、台联、台协、福州台湾会馆、海峡青年交流营地等纽带作用,通过政策宣讲会、产业发展座谈会、走访调研等方式,提高政策的知晓率与接受度。

三要完善涉台司法服务机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预警、监管、执法、服务、维权援助于一体的保障体系,支持台湾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来榕设立分支机构[4],推动在台资集聚区建立知识产权工作站,共建台企知识产权资料库,提升榕台知识产权合作层次。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和台商台胞权益保障协调服务机制,建立“互联网+涉台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依法及时受理、审理、执行各类案件,为台商台胞提供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成立台商法律顾问团,支持台胞律师、台湾地区仲裁员、调解员在律师调解室、法官工作室参与案件调解。

(三)加速台企在地化培育,增强本地嵌入性

一要增强本地产业网络嵌入性。加强统筹规划布局,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生技医药、石化能源等重点产业为主导,围绕本地台资企业主动延伸配套,提高产业关联度。积极培育本地初创企业、中小型科技企业成为台资配套企业,深化双方与本地高校、科研机构的学习交流合作,增强技术扩散和技术溢出效应,推动价值链向高端设计和营销两段延伸;并要建立台资企业本地供应链体系,促进本地生产性服务业与台资制造业的融合渗透,增强台企本地产业网络嵌入性。

二要促进市场经营的在地化。台企应大力培植自主品牌,推动ODM、OEM向OBM转变,鼓励榕台企业联合开发品牌,支持台企参评“三品一标”,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针对出口外销受阻情况,应协助台企拓展内销渠道,结合线上线下,支持台企利用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短视频等新业态模式拓宽市场。积极组织各类经贸洽谈会和展销会,精选一批代表性台资企业和产品,开展“北上”、“西进”、“内拓”等系列活动[5],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产品销路;建立“台湾产品营销中心”,推动与大型超市、政府采购机构、台农产业园建立直接供应关系,实现产销对接,壮大消费市场。

三要加强台企就地转型升级帮扶。遵循福州市“十四五”规划目标,根据在榕台企产业发展特点,编制榕台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规划,并提供政策引导。编印《福州市台资企业转型升级辅导手册》,开设台企辅导班,根据企业需求,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方式进行转型升级诊断辅导。引入台湾企业战略咨询等专门机构对接台湾电电工会等行业协会、工商团体,“以台辅台”,在品牌培育、产品升级、市场战略等方面开展个性化帮扶,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发展环境。

(四)推进金融体系建设,改善台企融资环境

一要健全金融体系。加强台资企业融资信用环境建设,促进榕台两地征信机构合作,在信用评级、贷款授信、审贷模式等领域开展创新。深化银政企对接合作,积极发挥台资银行福州分行作用,持续推动台湾金融机构在榕设立办事处、分支机构。支持台商企业协会、台资企业组建信用担保公司、互助担保公司或引进台湾信用担保等中介服务机构[6]。组建“台企金融顾问团”,针对台企转型升级融资需求,提供政策咨询、产业规划、融资项目申请、融资担保、资金还贷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二要加大对台企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结合台资企业特点,推广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券等债务融资工具,鼓励以保单、知识产权、股权、租赁土地经营权等作为抵押物,对各类债券提供信用担保或保险保障,降低台企融资风险,增强银行信贷投放意愿。针对中小微台企贷款需求,适度放宽贷款门槛,合理确定信贷期限和贷款利率,增加信贷品种,提供“用工贷”、“抗疫贷”、“科技贷”等专属产品,缓解其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三要拓宽台企融资渠道。充分发挥海峡投资基金作用,用于为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引进先进设备、产品升级提供资金保障。借助数字产业基金小镇、马尾基金小镇等平台,推动福州市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集聚发展,促進产融对接。依托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推动台资企业科创板上市,并提供挂牌展示交易、股权登记托管、投融资、收购兼并等各类金融服务,为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参考文献:

[1]   福州自贸片区管委会.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打造新兴业态聚集高地[EB/OL].http://fzftz.fuzhou.gov.cn/zz/xwzx/qydt/202008/

t20200818_3448343.htm,2020-08-18.

[2]   福州海交会: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EB/OL].http://www.fjtb.gov.cn/focus/hxlw07/202002/t20200206_12239108.html,2020-02-06.

[3]   伍湘陵,邓启明.大陆台资企业转型升级风险[J].台湾研究,2019,156(2):37-44.

[4]   苏美祥.推进福州新区对台产业合作的重点领域、空间布局及策略思考[J].中共福州市委党校学报,2017,(1):69-74.

[5]   邝运明.新常态下广东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8.

[6]   苏美祥.优化福州台资企业营商环境的思考[J].中共福州市委党校学报,2019,(5):67-72.

[责任编辑   妤   文]

收稿日期:2021-01-27

作者简介:黄驰(1990-),女,福建邵武人,助理研究员,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作者:黄驰

上一篇:市场经济形势下的德育浅谈论文下一篇:新形势下国内手机媒体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