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效益设计论文

2022-04-20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率快速提升,城乡规划既带来了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电子政务效益设计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电子政务效益设计论文 篇1:

电子政务的效益机制研究

大规模开展电子政务后的效益问题一直困扰着电子政务的管理者。从有关部门反复强调“电子政务要从建设转向应用,要重视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以及要加强对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的声音中可知,电子政务在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始终未得到根本性改观,本文将对这个老大难问题进行多视角分析,着重从效益产生机制上进行探讨。

长期效益是一个生命过程

电子政务是一项长期业务,它需要运行十年、二十年以上,长期业务需要建立长期的支持力,需要有再生自己生存理由的能力,最硬的道理莫过于使业务创造的价值大于投入,能带来效益的业务才能获得支持。成功的电子政务业务善于创造效益来再生社会的支持,以效益营造社会支持者,并不断改进社会服务增加社会支持力度,创造效益才是业务长久生存的硬道理。

对于长期运行的业务,有效的调节能力比精准的初始设计更重要。在不断变化的电子政务应用环境里,不可能做到一步设计正确,用户对需求的认识需要长时间实践摸索,成熟的需求认识只能出现在应用之后而不是应用之先,应用环境永远在变化,电子政务系统永远生存在不断调整之中。

有效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不是设计出来而是修改出来的,反馈修改的效率是关键,从用户的价值观考虑能及早发现问题,从问题到改进的循环必须流畅,不仅问题信号传递有效,还要有改进激励的行为支持,没有可行的自动调节措施,任何电子政务系统都会因问题的阻塞而萎缩下去。

同时,剔除缺乏生命力的项目提高电子政务成功率。长期效益业务是一个有生命的业务,它需要持续为社会做出贡献,它需要从社会汲取资源支持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电子政务不断完善自己的服务效益才能得到社会源源不断的支持(包括经费与人力资源),自身才能发展成长。

值得警惕的是这类项目初始阶段同样可以做得轰轰烈烈,发现该项目徒有其表时所有的浪费都已经发生了,一个半途而废项目的损失比重复建设还要大,早期识别先天缺陷系统对降低电子政务失败率十分必要,对电子政务效益形成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及早剔除缺少效益、不可持续性的系统。

电子政务的优势是在基层操作服务的改进上

任何技术都会有长有短,认识信息技术的长短有利于回避难以奏效的项目,提升电子政务项目的成功率。在实际应用中,成功的案例大都集中在基层事务处理、社会沟通、信息发布和网上办事等操作型业务上,极少有对政府管理决策成功的案例。这种现实反映了信息技术应用的优势与劣势领域,必须尊重这个现实,研究现象背后的原因,才会扬长避短,回避那些吃力而没有效益的业务。如税务操作、增值税核对、电子通关、公安事务处理、工商局业务、政府网上办事业务等,这些业务的共同特点是业务处理方式是规范化、标准化的,是可以用计算机程序替代的。信息技术应用的贡献在于将业务操作变成自动化流程,核心作用在于用自动化代替人的操作,提高处理速度及大幅度扩展数据驾驭能力。

信息技术在事务处理中有效发挥作用的原因在于事务处理的方法与逻辑的结构化,它能够转变为计算机的程序而离开人去独立运行,非结构化的高层管理工作不具备计算机替代的条件。

尽管电子政务的建设者努力开发为领导服务的项目,成功的案例还是十分罕见。主要原因是高层管理处理问题需要很高的智慧,该智慧却无法输入计算机中去独立运行,计算机没有分析力、没有价值观更没有决策能力。计算机可以提供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却没有对资料的评价能力及对资料的筛选能力,正如德鲁克所言,管理者“真正需要的不是更多的资料、更高的技术或更快的速度,真正需要的是新的观念,是重新定义咨询的内容和实质”。显然,电脑发展出来的新的资讯技术对高层决策没有帮助。

对于信息技术的优势、劣势分析能帮助我们调整电子政务业务的方向,电子政务的建设应向事务处理业务方向倾斜,向基层倾斜。不要热衷于为高层决策服务,在没有优势的地方再多努力也不会有效,认真改进事务处理效率却是大有可为的。信息技术自身的特点使其在结构化业务上比非结构化业务更有效益,为基层服务比为高层服务更有效益。电子政务向公众服务、企业服务等事务操作型业务倾斜易见到效果。电子政务面向公众用户、企业用户、基层干部用户服务的效益规模远远大于为领导服务。眼光向下,节约基层与公众的操作时间、提高服务质量是电子政务效益最大的生长点。

没有选择就没有信息共享的效益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共享渠道远非20年前那样稀缺,信息共享价值在下降,此时要增加一种新的信息共享渠道就需要更慎重的设计。共享价值的下降使效益大于成本更为艰难,盲目追求信息共享、追求互联互通只能加大浪费。

信息共享不意味着效益,效益是特定环境下的现象,一个项目是否有效益理论说了不算,特定环境的约束才能说了算。对信息资源利用的最常见约束是时间约束,如果决策时间紧迫没有时间看资料,信息共享又有何用?时间约束也是一种成本约束,如果资料的信息含量太低,资料包含的信息价值不及阅读所耗费的时间成本,该信息共享也是无效益的。

有效的信息共享方案设计需要研究共享的成本效益关系,区别事务处理型数据共享与分析研究型信息共享是关键的一步,因为两者的成本效益结构大不相同,其设计方法也应大不相同,用一个平台来兼顾两种模式必然顾此失彼。

事务处理数据共享是利用它部门的业务数据来改进特定数据处理的质量与效率,所使用的数据是针对处理实体的具体数据,是数据的微观精确使用,实体数据是不能替代的,处理的方法也是固定的,如针对具体企业或具体人的事务处理,由于事务处理数据共享的方法是确定的,设计成为一个工程性问题,数据共享成本是可按工程方法计算的,其效益成本关系容易判断。

分析研究中的信息共享目的是个人行为,其目的是寻求信息、知识和启发性,是寻求新的规律,对资料使用是整体性的,对单个数据没有依赖性,同样的概念、知识可以来自不同渠道,不同的资料渠道有不同的成本,渠道之间是竞争的。信息共享最大的成本不在资料的获取而在于个人理解应用资料耗费的时间机会成本。分析研究工作的成果本质上是由人脑创造的,资料系统只是辅助作用,应当从人脑智慧的有效发挥来认识信息共享效益与成本的关系。

事务处理业务是对具体事物的具体数据进行处理,每个数据的准确性都极为重要,随着处理对象的规模增大,数据质量的保证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大规模数据收集总有差错,经由不同部门不同渠道收集的数据更无法保证一致性,数据要核对后才能使用,数据一致性校准的工作量很大,其难度远大于数据交换传递,数据共享的流畅化最重要的是完善数据质量的维护机制,这需要多部门直接合作,仅靠一个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是无法做到的。

事务处理数据共享的另一个问题是数据共享应用流程的建立,事务处理是一项流程型业务,是系统的规模化运作,数据共享不是个人的自由行为,它必须是规范化、流程化操作,数据共享模块应置入处理流程,操作员规范执行才会有事务处理数据共享的效率。

不论是数据校准还是建立规范共享操作流程都有很高成本,认真挑选出确有效益的数据共享项目后再去推动部门间数据合作才是合理的。

事务处理数据共享中,所用数据是不可替代无选择性的,因而其成本是工程性成本。分析研究信息共享利用的信息资料却是可替代的,资料使用是研究者个人行为,个人有选择资料的自由。在用户可以自由选择不同资料、不同渠道的情况下,成本是竞争性的,需要用机会成本观念理解信息共享的效益成本关系。

据共享与信息共享都要认真进行业务选择,在事务处理中不是所有的相关业务部门都要参与数据共享,只有效益合算的业务才值得设计共享。在数据共享合作圈中,参与共享合作的部门宜少不宜多,参与者太多会使重要单位的合作效率下降,信息安全风险上升。

分析研究信息共享效益的关键也在取舍,目标是使常用的信息共享高效化,对不常用的数据采用松散型连接以降低共享成本,如仿造互联网搜索的模式设计通用检索工具,或仅仅提供标准化的数据存储格式等,区别对待是降低成本的有力的措施。对数据整合也要选择,只对使用频繁、价值大的数据(包括外部数据)进行整合加工,依应用价值来分配系统能力更能提升信息共享的效益。

以业务导向,防止统一平台迷失方向

电子政务主要是政府为改善公众服务建立的系统,其效益应是纳税人立场的评价而不是建设者的自我评估。

信息技术人员要学习用户的效益价值观。电子政务系统通常是由信息技术人员设计的,大多数信息技术人员并没有用户的价值观,没有用户的效益感觉,很容易偏离用户的价值取向而降低服务价值。相形下,业务人员的用户感觉会好得多,他们能更多地接触用户,能更好地揣摩用户的心理,业务人员往往成为信息技术人员用户价值观的引导者,与业务人员密切合作的设计者会更为成功。

即使是有经验的业务人员也不能完全凭籍自己的想象代替用户的价值观,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讲过一个例子,美国一个州要重建驾照服务系统,设计者想当然的认为减少排队时间是公众的首选需求,实际调查的结果却是用户最在意驾照相片的质量,在方案按用户的意愿调整后,新系统大受欢迎。

抽象的技术平台会妨碍业务人员的效益导向。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业务导向最为重要,要尽快在业务人员的帮助下取得实在的应用效益,其后再进行标准化扩展。如果一开始就以“统一平台”作为目标,会使业务人员长时间插不上手,业务导向滞后必然会使实现效益滞后,对整体效益不利。在缺乏应用经验时提出的“统一平台”没有人喜欢用,设计者也不知道自己创造的“节约”是不是成本的关键,在枝节问题上大张旗鼓会以忽略核心问题为代价。

电子政务对大多数政府部门是一个新课题,在缺乏经验的领域中,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是合理的,有效的反馈调整机制比完整的方案更重要。

一些专家认为电子政务中的许多问题,如全面信息共享、跨部门协同办公都可以用完善的顶层设计来解决的。顶层设计在基础网络建设中是成功的,但在应用业务中却未必有效,在应用实践也难找到顶层设计很成功的案例。

顶层设计无法解决“效益测不准难题”。顶层设计首要难题是找不到能胜任这项工作的人,也许当前所积累的电子政务知识与经验根本就不足以支持顶层设计,政务问题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了信息工程学的范围。

其次,顶层设计需要事先摸清各种应用需求往往缺乏可行性。经验表明电子政务的应用需求事先是测不准的,用户在实践之前说不清需求,很多需求是在应用过程中受启发而产生的,用户需求是在应用互动中逐步完善的。

电子政务的难点不在技术而在新政务模式的探索上,信息技术人员应充分估计政务工作的难度,把目标定得小一点,具体一点,成功才会更有把握。

不能让统一平台功能延缓关键业务的完成。政务主管与信息技术开发商对电子政务项目进展的期待是不一样的。政务主管期待尽快地实现关键业务的成功运行,技术开发商期待尽快建成统一功能平台。前者的期待显然更为重要,关键业务成功运行是电子政务成败的底线,统一平台却是可早可晚的,在大型功能平台的建设中一定不能让关键业务等待统一的平台功能建设,重要的业务是等不及平台功能的,一定要为最重要的业务选择一条最简捷的成功路径,先将这条路打通,实现效益,然后再去完成其余平台的功能。这种做法将会大大加快反馈调节的速度,即使平台没有完成也能保证最主要的工作顺利进行,这是防范工程风险的一项重要措施。

以成长模式取代构建模式

没有人会否认综合的电子政务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有争议的是实现复杂电子政务系统的路径。一种观点认为复杂的电子政务系统是可由设计构建的,从顶层设计开始,自顶向下一步一步经由科学设计实现,这种观点可称之为构建主义;另一种观点认为复杂的电子政务系统是由简单的成功系统成长、扩展、重组而来,复杂系统不是能依赖设计构建的,这种观点被称为成长主义。

构建主义深信,只要将用户需求调查清楚就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出功能完善的复杂电子政务系统。成长主义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信息技术只能设计出复杂的系统功能却无法设计出电子政务的业务效益,因为业务效益是活的、有生命的东西。影响效益的许多重要因素并没有包含在信息系统设计的方法论之中,复杂的电子政务系统的组织结构、效益能力和适应性只能在摸索之中不断成长完善。靠成长与自组织形成的复杂系统才是有生命力的,如同一棵树只能从种子成长而来,而不能用树叶、树枝、树干、树根构建一样。

一个追求效益的系统自有其生长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沿着能够增加效益的方向生长,这种原则可被称为是效益成长的基因。一个成功系统的功能增添、业务规模扩大、对相关业务的合并、重组均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的。对能够产生效益的业务则增添资源使其扩展,对不能产生效益的业务则削减其资源,将资源转到有价值的业务上。效益成长基因使系统的发展成为效益能力不断积累过程。复杂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宜走基因成长之路,从简单的效益系统开始,依照效益导向的原则逐步成长、扩展、重组进而形成完善的复杂电子政务系统。

构建模式为何难有效益?目前很多的电子政务规划方案特别是数字城市的设计方案都是按构建主义思路推进,设计者依逻辑推理来规划建设相关的系统,并不考虑所建的系统如何生存、运营与成长;如认为电子商务与物流业重要,便制定一个“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并立即投入资金技术实施,极少考虑这样的“平台”将如何经营、如何竞争、如何生存。类似的逻辑推理项目在一些数字城市的规划中很容易看到,目前逻辑推理的范围又扩展到物联网,只考虑系统设计而没有进行生存机制设计的信息系统其生命是不会长的。

一个城市的信息化规划不应只是信息系统的建设计划,而首先应是效益目标规划和运行机制的设计。重要的不是系统的可行性而是效益的可行性与业务的可行性。业务的可持续性要比系统的可行性艰难得多,效益的可行性才是系统的生命力,没有效益与机制设计的信息系统是很难持久的。

促进效益的良性循环

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果应是一项可长期生存的业务,长期业务的生存需要不断消耗资源,需要有持续的经费与人力支持,只有该业务创造的效益大于所消耗的资源才能得到持久的外部资源供应。

电子政务项目开始是出于对项目效益的信念而决定投资,在追求效益的过程中,随着资源的消耗人们的耐心也在消耗,长久不见效益会改变支持者的心态,特别是需要追加投资的场合,唯有效益的信号才能再生支持。从项目生存的角度看,新增效益大于所需新增投资是一个关键点,用经济学的语言讲就是边际效益要大于边际成本,系统进入这样的状态就有了再生支持的能力,增加的效益就会带来更多的投入,更多投入又会产生更多效益,于是系统发展便进入良性循环。能生存的电子政务项目的成长都需要依仗这种良性发展循环阶段,在接近饱和之后成长的速度才会减慢。不能进入良性发展循环的项目会进入恶性循环,其得到的支持会越来越少,效益也越来越少,项目迅速萎缩直至消失。

良性循环的反面是恶性循环,效益若不足以回报投入增量会使外部削减支持,支持削减使效益更减,进而外部支持更少,业务迅速萎缩。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的机理都是正反馈机制,不同之处在于初期投资的推动力能否超过边际效益大于边际成本的门槛。

边际效益超过边际成本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既有业务本身原因又有外部环境原因。很多效益是与应用规模密切相关的,外部达不到足够的应用规模要进入良性循环将十分困难。某些分析研究用电子政务系统如决策支持、数据挖掘就碰到这类问题,系统需要用户有较高知识水平,学习成本很高,只有在专门的研究机构中才能发展,大多数政府部门因无法形成足够的应用规模而难于维持这类系统的生存。

大规模事务处理业务信息化成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信息化的规模效益。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运营都有一个较大的固定成本,但业务收益却更多由业务的规模决定,业务规模越大效益越好。效益规模大的项目责任也大,获得的支持也更多,压力与支持都是有利于项目成功的因素。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规模大的事务处理项目其业务的标准化、规范化通常更完善,没有规范化、标准化的完善是无法形成规模的,这种规范化、结构化的业务环境恰恰是信息技术发挥作用所必需倚仗的条件,这也是大型事务处理业务捆绑的电子政务业务容易成功的原因。

分析研究类电子政务项目如决策支持、信息共享、数据挖掘、政务智能等系统进入发展良性循环要困难得多,此类应用是面向个人的应用,可利用该系统的人数成为应用规模的一种制约,大多数政府机构异常缺乏利用分析工具的专业人才,即使能够利用这类系统也因工作繁忙而难以顾及,还应看到,这种项目应用对于高层管理决策的贡献并不大,这一系列的因素使分析研究类应用效益的规模很难达到进入良性循环的效益门槛,这是为什么这类应用成功案例不多的原因。

中国各地电子政务的发展很不平衡,有些地区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另一些地区则滞后很多,追赶发达水平还需要很多时间。不同的发展阶段电子政务面对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发达地区获得效益的项目在欠发达地区不一定能成功,例如为企业服务的项目只有在企业比较密集的地方才会有迫切需要,如果一地企业数目很少、企业规模又小,同样的项目就很难持续。对于当地政府来讲,因地制宜是十分重要的,没有必要去照搬发达地区的电子政务做法,即使很成功的案例效仿也要谨慎,没有把握宁可等一等,电子政务慢一点不要紧,搞错了却有很大损失。

等一等有利于利用后发优势,地区发展的条件会逐渐成熟,地区经济会不断发展,电脑在社会上会更加普及,信息技术成本会进一步下降,可学习可利用的成功经验与工具会更多,这些后发优势会减低进入良性循环门槛,使电子政务建设更经济。作为国家电子政务的主管部门应当鼓励地方政府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推进本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

作者:胡小明

电子政务效益设计论文 篇2: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规划的若干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率快速提升,城乡规划既带来了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以城乡规划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为出发点,在分析现阶段城乡规划因主体性导致城乡景观建设缺乏多样性、系统性引起协同性问题和集聚效益设计性造成贫富悬殊等社会问题的基础上,从减少规划主体性人为因素的影响、引导规划从注重经济建设向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转变、推进公众参与、缩小城乡差距等提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城乡规划;区域发展

根据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统计数据,1978-2007年,我国城市总数由193个增加到655个,城镇化水平由17.92%上升为449%,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由于城镇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由农业文明迈向工业文明的必经之路。耐于城镇建设以3.46万Km2总用地,仅占国土面积的3.4%左右,却承载了全国44.9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GDP总量的74%的我国来说,更有必要提高城镇建设力度和加速城镇化进程。《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也曾指出,到2050年,标志现代化发展水平重要因素之一的城镇化率还必须由目前的44.9%提升至70%以上。要达到这一目标我国必须每年实现1000万以上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快速城镇化和大规模人口转化,若缺乏合理的城乡规划,不仅会使城镇建设面临人口虚高、空间建设布局无序乃至失控的问题,还会引起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矛盾趋于加深。同时,未经过科学合理规划的城镇,一方面,由于大量农村人口的涌入不仅给住房、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部门增加了巨大的压力,还会因为城乡文化差异引起文化冲突,形成“城村对立、分区管治”“城中村”等社会不稳定现象。另一方面,滞后的城乡规划还将面临工作复杂化、协调因素增多、规划成本剧增、拆迁难度加大等困境,并出现城镇空间无限制向四周蔓延、扩张等“高成本”、“破坏性”的现象,使人居环境、产业布局、生态环境等面临恶化的威胁。为了妥善处理好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后的文化融合、就业安置等问题,也为了以健康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构建和谐城乡一体化发展局面。城乡规划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能力去改善现状和创造未来”。

一、城乡规划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城乡规划是用于促进区域发展的实际操作的政府行为,是政府科学决策的基础。科学的城乡规划作为城镇化健康协调发展的关键,是城镇建设的蓝图与基本依据,首先它对城镇建设具有宏观调控和指导作用。决定了城镇未来一段时期内发展的形态、布局,能够对人口结构、资源利用和收入分配结构等进行合理的城乡配置,从而改善区域产业发展结构、加快工业化进程、合理引导劳动力转移、扩大城镇就业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发挥城镇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其次,城乡规划在城镇化进程中遵循适度超前、量力而行的原则,可以避免城镇建设中低水平多次拆建反复带来的浪费,并通过预期规划城镇交通线路、地下空间等缓解交通拥挤、高风险土地利用等城市病,优化人居环境。当然,这种适度超前必须是建立在科学预测社会经济发展前景和地方财政承载能力基础之上的。再次,城乡规划为城镇化进程中区域发展提供充足的产业支撑力和基础设施供应。通过土地集约利用保证产业充足的空间;通过对当地比较优势、工业布局和功能分区等的分析,制定产业结构转型等计划。保证“每增长1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为带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就能够创造出相当于发达国家相应进程中的5-10倍的就业岗位800-1000万个。”最重要的是城乡规划是解决三农问题、协调发展城乡二元体制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因素。是改造城中村、缓解农民工“贫困化”现象的关键。

二、现阶段城乡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划主体性造成城乡景观建设千篇一律、缺乏多样性,并导致社会不稳定

随着城乡规划机构业主化,其功能和目标逐渐以功利主义作为自己的立足点,其实践演变为政府的一种工具和资方的合理化使者。规划工作中的部分设计人员和单位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缺乏历史责任感,缺乏对城乡发展的了解。未经过科学的考察和分析,仅采取偏重于按领导意图进行设计,对不合理和不可能实现的某些需求也进行鼓吹。在这个过程中仅仅只担当起“一种促进者或推进器的角色”。或者只注重技术性的规划细节,而没有更不愿意思考立足于规划之上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基础信息,无视社会理论。以其它城镇规划建设为模板,进行抄袭和拷贝,违背区情,超越资源环境、经济承受能力和人民群众实际需要。使编制的城乡规划在内容和方法上与当地情况存在严重的不相符。这种独断、随心所欲的重复最终将导致“浮华庸俗、互不相干和无意义的拼凑”,使城镇景观从多样性变得死板与单调,缺乏特色文化的气息,也阻断了特有文化的延续。另外,近年来一些城市规划设计部门按照委托方要求,在缺乏对于产业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与城镇化发展关系的科学认识,未细致考虑人与其生存条件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的条件下,编制“铺张浪费”“大气派”的规划,虽然营造了部分政绩工程,但却未能营造出适合于民居的人居环境,使规划设计成为了脱离现实的空中楼阁,既破坏了城镇文化氛围,也浪费了基础设施资源,变规划设计为“概念规划”,其目的和作用仅仅是用于他们“强调发展理想和塑造未来”的工具。这种不注重区域及城镇详细规划的科学论证,盲目动工,干扰居民正常生活秩序、毁坏文化景观等规划设计,不仅导致了城镇周围空间严重失控,土地、农田被毁,还产生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得不向城镇迁移,这些人的迁移超出了规划前城镇就业吸纳能力和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例如21世纪头三年“全国城镇平均新增就业岗位829万,即使全部用于满足城镇就业。也远不能支持带着系数很低的每年平均增长的2157万城镇人口。”即使能够获取就业机会,他们也仅仅是对原城镇人员就业的互补。他们基本上都是进入农业、建筑业、环卫业、家政业等收入低、体力重的行业。最终依旧是城镇边缘“生活在夹缝中的人群”。这种差异性的拉大,又将导致城乡社区面对来自社会文化的分化、不平等、无家可归、社会动荡等的挑战。

2.规划系统性导致部门、单位间协调性问题突出,最终影响规划成效

城乡规划是区域内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广泛性、专业性,涉及的单位部门较多,只有协调好众多部门间的规划关系,才能使规划成效显著。从城镇体系规划的角度来看,不同城镇间,由于各行政单位经济考核指标、人事考核制度、产业竞争力等因素的不同,如若缺乏相互支持,各自进行产业、土地利用等规划,将会造成区域

内产业趋同化、产品恶性竞争、资源粗放利用、环境破坏等现象,使区域职能一定程度上呈现雷同型均衡增长模式。从同级别不同部门间的协调来看,缺乏有效协调将会使规划出现既有重复性劳动又有虚空地带等现象。例如,在区域土地利用方面,土地部门和建设部门间若缺乏有效沟通,信息、资源不可能及时共享,由于各部门编制规划时的指导思想、侧重点、土地分类与编制标准、采用的技术手段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势必会引起利益冲突,造成规划不能顺利实施,影响规划预期效果,甚至还引起城镇发展成本的增长和土地资源不能实现集约利用。尤其在城镇的扩展与耕地保护两者间,处理不善将造成城镇发展无限制向四周扩张,优质土地资源浪费,引起粮食需求的紧张。另外,城乡规划需要管理者、规划者间有效衔接。城乡规划和资源开发、生产力水平一样会随着科技进步而不断改革和完善,同一时期的管理者和规划者会因为对城镇认识的深化而发生规划编制的思路改变;不同时期的管理者更会因为诸多因素而重复进行规划编制。这不仅会造成规划设计资金的浪费,控制性详细规划难以达到区域范围全覆盖。更会造成城镇建设中建拆重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加重。

3.规划集聚效益设计引起贫富悬殊等社会问题

城乡规划为了利于土地的集约利用,需要人口、产业等聚集,便于集中建设基础设施,节约费用,提高共享利用率。以产生较高的集聚效益,势必会引导规划区内部分行政单位撤并、农村人口迁村并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化一些社会矛盾。如对于撤并单位来说。会面临部分原在职人员调岗和下岗分流的问题,这会引起他们心理、情绪上的不满与波动,甚至在工作中与新同事产生工作方式等方面的冲突;对于迁村并点后的移民来说,不仅面临重新安置他们的生活、工作压力外,还要面对语言、文化、习俗等方面转变的难题。对于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人口而言。从就业方面来看。转化后的农村居民由于缺乏一定的文化、知识背景,择业机会较少,不可能有较高的非农经济收入,与原城镇居民间有着明显的贫富差距。从住房来看,转化前建房用地无偿获取,住房自建、私有;转化后,城镇用地为有偿、住房为商品房或经济房。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虽然这部分人口可以通过将原有住房卖掉获取新住房的部分资金。但对于迁移后没有相应经济收入的这部分人,仍然面临资金无力承担、生存没有保障。从生活习惯来看,农村与城镇间在垃圾处理、生活节奏、生活习惯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乡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后面临着生活方式等的转变问题。另外,我国人口转移表现为由欠发达城镇向发达城镇转移、农村向城镇转移,由此出现了许多空镇、空村以及大量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浪费与不足并举的局面。

三、保障城乡规划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建议

1.减少规划主体性人为因素的影响

首先,加大规划过程中信息技术应用,尤其注重对规划地区有预测功能的信息系统的研制,实现信息共享,提高规划科学性。广泛利用3S技术。在政府、规划单位等部门中普及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等信息化设施,使规划涉及的各单位、部门信息能够按照标准统一的格式全面的进入信息-网络,确保规划前规划部门就能全面掌握区情,深层次分析各类信息,掌握城乡空间发展变化的状态,科学编制规划;规划过程中动态监测实施情况。其次,加强规划部门间衔接。可采取部门间及时交流、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或成立跨部门规划编制小组、临时协调委员会等论证和审批的形式。若成立协调委员会,可主要由规划、统计、土地利用、环境保护、交通等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再次,加大对规划师的培养和监管力度。一方面。扩大规划队伍并注重对他们进行关于国情、区情、城镇化道路认识等专业水平的提高和职业素质的提升,使他们能够“融入决策程序,向权利阐述真理”。另一方面,加强对规划师的监督管理。以经济、生态环境保护、就业、基础设施、土地集约利用率等指标作为评审系数,根据规划近、中期成果考评结果,凡是考评结果与预期成果差异超过一定比例的,给予一定的奖惩。尤其是对于一段时期内,参加了众多项目的规划师或规划单位,若其未达标成果项目占总参与项目超过5%的,废除其规划资格。

2.引导规划从注重经济建设向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转变

第一,调整各级干部的政绩考核标准和指标体系,尤其是要取缔以GDP增长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系。使强调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建设逐步转变为有利于城市高密度和高效率规划与建设,促进自然资源条件与环境承载能力实现“一方水土、一方经济、一方人口”的协调。同时,将反映公众利益的指标,如社区尺度的居住环境指标(人均绿地、道路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指标等)作为政绩考核的一部分。第二,把一般节能建筑与绿色建筑同步发展,提高绿色建筑比重,避免未来改造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尽可能保留文化、自然遗产和符合生物多样性的其他自然斑痕,倡导对自然、历史文化、普通人利益的‘三尊重’。”

3.推进公众参与,提高规划民主性

规划前,鼓励公众为规划设计提供建议。如在规划设计人员调研期间,反映当地的民俗、民风等特色文化和他们对未来发展的强烈希望。规划实施过程中,让他们充分了解区域规划内容、作用和意义,推动企业、民间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联合协作,发挥各种民间团体、地方公共团体的力量,有效地组织公众参与该规划的实施建设工作和监督管理:规划后设立民情考察评估体系、建立公众听证制度。使当地百姓能够在撤并公示和实施过程中有发言权,体现区域规划建设中的民主性,激发当地居民对规划工作的积极支持。这种协调不仅能促进规划单位更加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文化传统,而且以满足公共利益观的规划必然受到群众的支持,顺利地推进规划实施,更好更快的促进城镇化建设。

4.缩小城乡居民生活差异性

第一,完善城镇化进程中的补偿机制。例如,规划实施中对拆除部分当地居民或商户的房屋,根据房屋类别、面积计算出补偿金额或对其在购买新住房时给予一定的价格优惠。对资金仍然不足于支付新住房购买的居民,进行贷款优惠。关于土地补偿,提高农村土地征用价格,缩小由于土地征用双轨制而造成的征地价格与出让价格的差异,让转化的农民分享土地级差收益。第二,开展居民就业培训。由政府部门利用规划产业需求,在中心区内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或者建立人力资源的免费培训基地。扩大就业岗位来吸收因规划后产生的剩余劳动力,使他们享受到城镇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还可以通过发展集体经济,改善他们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来缩小城乡差异。另外,对于当地招工,优先安排转化后居民就业,并在待遇与福利上坚持与当地原居民同工同酬的待遇。第三,加大福利投资。加快对转化后居民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保障体系建设。

责任编辑 梅瑞祥

作者:窦小华 刘仁忠 陈新政

电子政务效益设计论文 篇3:

论电子政务评估必要性与相应对策

[摘 要] 随着电子政务的全球化推进,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也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许多研究机构、咨询公司和学者对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本文在探究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必要性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实践中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对策,如建立统一的科学合理评估体系;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加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制度建设与人才培养,为中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电子政务; 绩效评估; 必要性

电子政务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综合运用现代信息网络与现代数字技术,将其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到网上实现,彻底转变传统工作模式,打破时间、空间以及部门分隔的制约,为社会公众以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高效、优质、廉洁的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作为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模式,其本质、内涵、宗旨与我们传统的政务管理模式没有本质的差别,唯一的不同只是方法、手段不同。电子政务建设,离不开大量来自纳税人交纳的税费,同时与一般的建设项目相比,电子政务具有高投资、高收益、高风险、运营周期长以及投资不完全可逆的特点,因此对其进行相应的评估是各级政府进行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随着电子政务的全球化推进,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也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许多研究机构、咨询公司和学者对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根本目的就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电子政务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全面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以政府经济学、公共管理学、信息技术、投资均衡理论和资产评估、网络评估等为基础,对电子政务一切投入和产出的过程评估。这种过程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既包括电子政务“硬件”建设,又包括电子政务“软件”发展的政务活动过程,二者不可偏废。通过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原理和特定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电子政务的实施或者实施过程中的某一具体项目,作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从控制理论的角度来看,绩效评估就是系统中最关键的反馈环节,通过不断地反馈和校正,实现理想的电子政务治理理念。

一、我国开展电子政务评估的必要性分析

电子政务评估是从多个角度对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状况进行评估,内容可包括从电子政务的发展环境到投资,从规划、设计、实施到维护的全过程的一切投入和产出的评估,本质是谋求用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绩效。归纳起来,建立电子政务评估制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一)电子政务评估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匿名性特点,在网上传播信息不分民族、种族和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与土地密切相连的国家疆界和国家主权行使空间被打破,没有空间的限制和国界的壁垒,各国被愈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电子政务的开展离不开互联网这个支撑平台,随着各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逐步开展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政府对互联网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大。电子政务信息涉及大量的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政务信息的社会化、公开化同时也为不法之徒开启了“入侵之门”,如黑客、间谍、好事之徒都对政府的资料虎视眈眈。 如果电子政务不能保证政务信息免受病毒侵害、黑客攻击,则谈不上电子政务的使用与推广。因此各国要维护国家主权、信息安全和自身利益,就必须加强电子政务安全建设,这就需要政府坚持对涉及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以便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尽可能地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二)电子政务评估有助于衡量巨大资金投入后的效益回报

电子政务的资金多来源于政府财政,相对于电子商务而言,电子政务在资金投入方面所受到的约束要少得多。其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使用、推广、维护、更新需要巨额资金投入。从2002年开始,国家用5年时间全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全国电子政务市场达2000亿元左右,其中软件市场将达300亿元以上[1];另外我国在政府上网工程建设中,至少需要建设6 000个网站,如果每个网站的建设费用按平均50万元计算,每年运营费用按平均10万元计算,此项工程将至少带来30亿元投资和每年6亿元的费用开支。对于政府管理者而言,任何的投入必须产生回报,否则就是财政的损失。因此降低电子政务运营成本是实施电子政务的重要目标之一,如果大量针对电子政务的投资,产生不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那就失去了建立电子政务的实际意义。对于电子政务的投入到底能给政府、企业和公众带来什么回报是政府决策者必须关心的问题。政府财政来源于纳税人对国家的贡献,政府机构在实施电子政务时,应以效益为本,开源节流,充分利用现有线路和网络资源,不要使电子政务成为增加政府预算开支的又一负担。因此,必须对电子政务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进行最终的实施效益评估。

(三)电子政务评估有助于电子政务统筹规划与统一标准

1993年底,为了适应全球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潮流,我国政府正式启动了“三金工程”,这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已建设了基本架构为“三网一库”体系。以往的信息建设不重关联,自成体系,各自为政,信息资源分散,共享程度低,形成了一个又一个“信息孤岛”,以致影响了电子政务的整体应用。同时,在目前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技术标准的情况下,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有一哄而上,大而全,小而全,盲目重复建设的迹象。如果这种势头得不到及时制止,可能会给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要推动政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关键要搞好整体规划,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避免出现各地区、各部门、各层级自成体系、各自为战的状态。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政体、政府职能、城市功能及文化背景差异较大,其做法无法照搬。进行电子政务评估可以使政府和广大公众了解我国各级政府电子政务运作和发展状况,找出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促使政府尽快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发展战略与对策,从而趋利避害,建设好中国的电子政务。

(四)电子政务评估有利于政府信誉和形象的提高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实际上是一种信息活动,其特点是评估过程透明和信息公开,对电子政务的表现情况作出全面、科学的描述并公布于众,无疑有助于广大群众了解、监督和参与电子政务的工作。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政府向公众展示工作效果的机会,展示成果能赢得公众对政府的支持。同时,展示电子政务绩效状况,能推动公众对新型的电子政务的监督。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还有利于提高公众对电子政务的认识,扩大电子政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建立和巩固对电子政务乃至整个政府系统的信任。为我国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电子政务发展计划的决策者和实施者们提供参鉴比较的机会,优化和改进方案。

二、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对提高政府绩效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不成熟,主要表现在:

(一) 缺乏科学、正确的评估理念

不少政府部门对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没有足够重视,认识不清,没有意识到进行绩效评价的意义。有的地方电子政务评估只是源起于个别政府领导人的一时兴起,并依赖于领导者的个人认识和品质,其实践缺乏持久的生命力。有的地方认为电子政务评估就是对政府部门的内部审计,认为它是由项目实施单位或其上级主管单位主导的,以加强内部管理与控制为宗旨的内部评估。这种评估主要考察资金投入与实际产出,并不重视项目本身的使用效果与政务价值,所使用的指标与方法也比较简单。这种评估通常是伴随着项目验收进行的,一旦验收完毕,评估也就结束了。

(二)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

电子政务所追求的经济、效率、效益、服务质量、公民满意程度等都应从公民的立场和角度来衡量。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相应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没有权威和标准,没有公认的评价方法和过程,导致部分项目实施绩效评价无据可依,无章可循,难于操作。从国内的研究成果来看,对于电子政务评估理论的研究,并不成熟,往往局限于网站的技术性评估,而对电子政务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内部运作效率的评估研究却很少见到。

(三)评估指标不统一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所涉及的内容是很广泛的,既包括评估“电子”的指标,也包括评估“政务”的指标;还涉及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理念和设计模式等。目前我国对电子政务的评估还缺少系统、科学和全面的方法,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差异非常大,根本分歧表现在究竟是评价其是否改进了政府管理还是改进了对公众的服务。国内的评估关注的是电子政务工程做了哪些工作,而国外的评估则是电子政务为公众提供了哪些更方便的服务。像布朗大学、爱森哲公司等也是基于政府网站的评估,但也存在着大量的关于电子政务影响的评估,因此,可以认为国内侧重于电子政务产出的评估,而国外不仅注重电子政务产出的评估,也注重电子政务影响的评估。

三、对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对策建议

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目前还只能说处于初级阶段,有很多理论、实践问题需要分析研究,也有很多实际困难需要去面对和解决。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 建立统一的科学合理评估体系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可以有不同的评估方法和采用不同的测量工具,但是必须具有统一的评估理念和准则。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急需制定出一个公开的、科学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通用框架和标准,包括指标体系、评估模型、评估方法、绩效确定方法。在设计电子政务评估指标时,可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指标,尽量做到在定性的基础上用定量的方式来衡量电子政务的运作状况。应充分考虑所用指标的可操作性,在采集过程中的可获得性;评估模型主要包括评估对象及其范畴,有综合评估模型和项目评估模型;指标体系是对评估模型的具体细化;评估方法包括一套最佳实践的调查问卷、现场考察、专家评估法、综合评估法等方式来获取具体指标值的数据采集方法。

(二)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电子政务的高投入理应带来高产出,但是由于电子政务项目所具有的政治性、行政性、公共性等特征,并不能完全按照一个市场化项目的评估标准来衡量电子政务的投入与产出,而需要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电子政务的绩效问题。电子政务的社会效益的可衡量性本来就弱,很难对其社会效益进行客观、准确地测量,很可能成为有些政府部门掩盖其低效益和粉饰其政绩的借口。因此,政府在设定电子政务目标时就应该考虑目标的评测标准,把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结合起来,以提高目标的可测量性。对于不直观的电子政务的社会效益,应该提出一些直接或间接的统计与调查办法,通过某些正面、侧面的方法测出效果,使电子政务走上既重视经济效益又重视社会效益的正确轨道。

(三)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评估以官方自身为主,缺乏专家的参与评估,也缺乏社会公众对政府的评估。由于政府也是“理性人”,在自身组织绩效评估中常常会从政府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使评估结果失去公正性与客观性。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主体除了政府之外,还应该包括第三方机构和社会公众。任何一个业已确定的评估主体都有自身特定的评估角度,有不可替代的比较优势,同时,具有特定身份的评估主体亦有自身难以克服的评估局限[2]。选择第三方机构作为绩效评估主体的好处是其具有明显的智力优势,并能够保证评估的公正性[3];选择社会公众作为绩效评估主体的好处是社会公众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可以按照社会公众的主观需求、愿望、价值观,并根据社会公众对电子政务效果的满意度来进行评估,以充分衡量电子政务对公众需求的满足程度和公众对电子政务的满意度,体现电子政务“以民为本”、“便民”、“利民”的理念。

(四)加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制度建设与人才培养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能否顺利运行不能仅依赖于领导者的一时心血来潮或个人认识,必须通过一系列正式的政府文件和规章制度来确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地位,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提供制度基础。

同时,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是一项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工作,需要相应的评估技术人员。由于电子政务评估绩效工作是由评估人员具体操作的,评估风险、评估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估人员本身的素质、立场与责任心。因此,加强电子政务评估人员队伍建设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评估人员应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原则,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完全按照评估的目的,遵循法定标准和操作规范,独立地进行评估估算和判断。其次,评估人员必须掌握必备的知识、专业技术和方法,特别要注重评估人员的后续教育,通过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努力提高评估人员素质水平。

四、结束语

电子政务在世界各国的失败率相当高,而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保证电子政务质量,提高其成功率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仍然存在着非常明显的问题。为此,我们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中必须建立统一、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把电子政务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并在评估中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同时加强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制度建设与人才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发展我国电子政务,使其步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赛迪网.我国电子政务市场将达2000亿[EB/OL].[2002-12-13].http://tech.ccidnet.com/art/5/20020618/17017_1.html.

[2] 卓 越.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主体建构[J].中国行政管理,2004,(5):16.

[3] 张锐昕,吴 江,杨国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制度建设的目标和重点[J].中国行政管理,2006,(4):27.

Necessity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E-government Assessment

WANG Xiao-bin

(Management School, Wuyi University, Jiangmen 529020, China)

Key words: e-government; assessment; necessity

作者:王小斌

上一篇:医疗档案管理制度论文下一篇:网络蜘蛛设计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