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工业设计论文

2022-04-18

装备制造工业设计论文 篇1:

装备制造类产品工业设计品质提升研究

摘要:

随着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战略的推出,装备类产品的工业设计也逐渐受到重视,如何在装备制造类产品设计开发中更好地融入工业设计,提升其整体品质和价值,已经成为现今装备制造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装备制造类产品的工业设计导入模式和基本方法,总结此类产品工业设计工作的主要流程、关键环节以及设计实施中的一系列问题,尝试提出工业设计辅助装备制造产品提升整体品质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

装备制造 产品 工业设计 品质

当今时代,各个领域不断朝着全球一体化发展,竞争愈发激烈,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而装备制造业处于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是国民经济和国民建设的重要支撑,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引擎,当下中国的制造业正面临关键的十字路口,从生产驱动向创新驱动逐步转型是当务之急。目前,中国的工业设计还主要集中于轻工业领域,装备类产品的创新设计研究相对滞后,还有相当一部分老旧的装备制造类产品仍在使用中。装备制造类产品的创新设计作为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全球一体化背景下,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对整个装备制造业而言将酝酿巨大的市场机会。

因此,关于装备制造类产品创新设计研究是十分必要且必需的。

1.装备制造类产品设计特点

1.1产品本身特点

首先,装备制造类产品一般为既有产品,并且基本定型,设计师的可拓展空间有限。其次,这类产品功能较为明确,设计过程中功能优先是这类产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设计前期产品内部结构基本已经定型,且大都比较复杂,在设计过程中一般不会进行大的改动。另外,产品主要的设计材料基本是金属板材、型材,且多数产品体积较大,人机交互比较多,对人机设计考虑要求较高。产品本身的这些特点会决定其设计过程的一些特殊性,例如,设计时尽量避免丰富的曲面造型、考虑较多的人机因素等。

1.2设计者特点

装备制造类产品对设计者的水平要求较高,不仅要有良好的审美能力,而且需要对其材料、加工工艺、内部结构有较好的认知。这就要求设计者既具备系统的艺术设计理论基础又兼具工程理论基础。与已经较为成熟的轻工业电子产品设计相比,装备制造类产品的内部机构和原理复杂程度较高,在设计产品之前,需要对产品有一定的理解。很多不成熟的此类产品,往往是由于设计者本身两方面能力的不足或者不平衡,导致形式美感不佳或基本功能实现得不够完美。

1.3设计流程特点

装备制造类产品的工业设计的主要流程、导入模式与其他类产品基本相似,只是在某些方面有所侧重,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一般而言,其设计流程分为四个阶段:设计规划阶段、设计草案阶段、设计深入阶段、设计验证实施阶段。

设计规划阶段主要是对需求的分析,市场调研,技术调研,以及可行性分析。这个阶段对于装备制造类产品尤为重要,期间需要对产品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以方便后续的设计。而其中更为重要的是技术调研,由于此类产品的特殊性,对结构、材料、工艺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如没有一个较好的认知,会给后续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设计草案阶段是根据前期的成果进行初步的方案设计。装备制造类产品的这个阶段可以不必把所有的细节和要求考虑在内,可以进行阶段性的思维发散,但大体的方向一定要有所把握。

设计深入阶段是将设计草案进行筛选、优化的阶段,是初步方案的具体化。装备类产品设计的这个阶段要细致地根据产品本身的结构、属性等特点进行设计,而且最好有结构设计师的参与,以便当结构或工艺与造型有所冲突时能够及时探讨解决方案,另外,可以在一些设计方面可以给予设计者好的意见或建议。

设计验证实施阶段主要是对设计方案加以验证并实施,是方案的执行阶段。对于装备制造类产品而言,由于多数体形较大,实物验证成本较高、周期长,前期验证往往靠主观经验和模型仿真。

由于产品设计的复杂性,设计流程往往是交叉和反复的,且会因产品不同而有所差异,要根据实际的状况进行取舍或侧重。

2.装备制造类产品工业设计关键环节

2.1结构、材料、加工工艺的研究

提升装备制造类产品工业设计的品质需要注重很多方面,而结构、材料、加工工艺的研究是其中的关键环节,这是功能和造型实现的基础。

装备制造类产品设计初期,需要对现有结构进行分析,确保后期设计不会对现有功能性结构有所影响。另外,设计师需要对此类产品常见的基本结构形式有所了解,例如常用的连接机构、旋转机构、组合机构等等,避免不必要的结构错误。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是决定产品设计品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装备制造类产品大多为壳体,设计材料中钣金及型材使用居多,加工工艺以折、弯、剪切、焊接、铆接等为主,这就给造型设计带来一定的局限性。设计师需要对这些材料和工艺下所产生的基本形态有所研究,以免设计无法实现或实现成本较高。

2.2造型美感的注入

工业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平衡,而中国当前的装备制造业的设计理念还停留在简单的“形态为功能附属”的阶段。造型是设计成果化的主要载体,不仅能给人带来视觉冲击力,其表现出来的形态、风格会给人以美的感觉和艺术的享受。

当今社会,随着竞争的加剧,造型美感在装备制造类产品设计上的需求日益凸显。而形态的设计往往受到结构、力学、材料、工艺、生产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如何把握好形态与产品的匹配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形态进行艺术的设计,是此类产品设计的焦点问题。这就要求设计师有很好的艺术设计基础和较高的审美能力,能将造型美感恰如其分地注入产品中,实现形式与功能、艺术与技术的平衡。

2.3人机关系的实现

不同于一般电子消费类产品,装备制造类产品大多具有操作空间大、操作过程多样化、人机交互复杂等特点,这就决定了人机工程在此类产品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

良好的人机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理上的匹配性,表现为静态、动态参数的匹配,使人在操作产品的时候不会出现生理上的不适。另一方面则是心理上的匹配性,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能表现出较好的心理状态,避免心理上疲劳、不舒适等状态的产生。这两方面都需要对使用过程、产品的交互界面进行细致的分析,才能进而得到最佳的数据来应用于后期的产品设计。

3.实例分析

对比装备制造类产品行业国内产品与国际顶级产品德国DMG(德玛吉)的差距,探讨提升国内此类产品工业设计品质提升的具体方法与途径,以下图为例:

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中国此类产品还处于模仿和学习阶段,整体风格而言,设计更趋于保守,多采用钣金折弯、拼焊工艺,导致设备造型方正、呆板;配色方面,国内行业不太注重颜色的选用,用色随意,致使产品观感沉闷、冷漠;人机交互方面仍局限于设备本身,未提高到以操作者为核心,缺乏亲近感。

反观国际顶级品牌DMG推出的系列产品,从工艺上而言,大胆采用钣金冲压工艺,为产品设计提供更多的可能性,造型灵活多变;配色使用精准考究,使产品整体观感更加前卫大胆,大大区别于其他同行业产品,形成自己独特的视觉风格;人机交互方面更加注重人与设备的关系,各部分设计例如开门方式、操作面板分布位置皆以操作者为中心分布,方便操作者对设备进行各类操作。

具体细节方面,按照产品设计适应人的行为习惯,国内产品观察窗较小、控制面板与观察窗位置分离,操作面板位置固定导致不能适应更多的操作场景,设备棱角过于锋利导致设备存在更多安全隐患。而德玛吉的产品设计,不论旋转滑动的开门形式和大面积全透明视窗,还是可调节高度、角度的操作面板,均以产品适应人的行为习惯为设计理念,时产品设计更具人性化。

4.结语

装备类产品工业设计品质的提升,不仅要有技术、方法、能力上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观念上和体制上的转变。要从根本上认识到工业设计之于装备制造类产品的重要性,才能从简单的“制造”走向“创造”。长此以往,未来装备制造业必能带动整个中国工业的发展。

作者:赵元绍 王赞 刘国平 孙海楠

装备制造工业设计论文 篇2: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打造一站式立体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助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沈阳市浑南区是国家首批区域性双创示范基地,是全国智力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基地依托区域内高校院所、龙头企业和创新孵化载体,打造特色双创服务平台,积极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创业体系,着力打造民用航空、健康医疗和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机器人和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努力建成国际化营商环境先导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国家创新创业示范区、沈阳现代化新城区、缔造幸福沈阳样板区,目前已成为东北地区创新创业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

一、平台先行:搭建一站式工业设计云服务平台

一是精准定位,提升设计需求对接成功率。装备制造业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以工业设计技术服务为核心,搭建OTO全产业链装备制造业工业设计云服务平台,满足中小企业的工业设计需求对接、工业设计过程的服务支撑、产品及技术交易系统和资质认证服务系统等方面的需求,给予中小型企业、创新创业与投资孵化者全产业链的技术支持。二是筑巢引凤,构建先进制造业服务体系。凭借平台产学研强大的技术支持,吸引了国内外先进制造业公司落户沈阳。例如,国际知名的塑料袋制袋机制造商基恩公司为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为客户提供专业、定制化服务,在深圳、北京、上海等地广泛考察并综合评定后,确定落户沈阳,并将沈阳创新设计平台作为国外产品国产化、本地化、标准化以及新产品开发的重要基地。

二、企业唱戏:打造装备制造隐形冠军

一是运用工业设计手段,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帮助企业塑造高科技、高品质、受欢迎产品形象,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提升中小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运用工业设计新产品开发流程,化无为有,与新产品研发同步,最大程度地提高新产品的市场认可度,促进市场提前销售,助力新产品研发成果的快速转化,创造企业新的增值。二是挖掘企业创新潜能,打造行业隐形冠军。一个产品的诞生通常需要机械、电气、电子、信息、互联网、工业设计等各领域专家通力配合才能完成,中小企业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普遍存在难以找到符合该产品研发的全部领域的专家,难以负担起储备全部领域专家的成本等问题。平台通过独有的销售价值服务设计、精准的销售推广服务设计和贴心的销售黏度服务设计,为创新企业、团队及个人提供产品设计验证、关键技术突破、品牌整合与产品基因提取、电子说明书设计等一站式项目孵化服务。三是构建创新创意智库,开拓新兴产业行业。平台依托沈阳工业设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49家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事业单位的317位专家协同进行创新技术服务,形成创意智库,助力科技成果、专利技术的快速转化和市场推广,打造新兴产业。通过有见地的设计与成熟的设计服务,帮助创新创业者将模糊的、抽象的、粗略的概念性产品描述转化为具象的、真实的、精细的产品设计方案,并通过“定制化产品研发服务+技术入股”的形式实现自身销售效益的增值。四是构筑智能解决方案,实现企业转型升级。运用工业设计理论,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的流行趋势等方面,构建智能化工厂概念模型,依托平台构建的装备制造业工业设计大数据库,为企业自身与企业客户构建智能化工厂解决方案。

三、政策护航:构建电子商务示范新高地

基地以“政策、公共服务、科技金融”三大双创体系建设为目标,探索“龙头企业自主创新、人才团队自由创业、广大创客积极创富”三类双创模式,形成“1+1+1+6+10+N”的双创发展布局,努力打造东北亚科技创新创业高地。浑南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是浑南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重点打造的双创园区,已形成了东北地区电子商务运营及服务中心和东北地区电商总部基地、物流配送基地、创业孵化基地。一是创新工作体制机制,优化产业环境。建立了省、市、区联动机制和市、区联席会议制度,组建了浑南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政府机构、国资平台公司和行业组织协同推进基地建设的工作体系。为支持产业发展和创新创业,设立了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制定出台了《浑南区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二是构建产业发展载体,服务区域蝶变。将旧标准厂房改造为电子商务大厦,作为电子商务运营及服务中心、创业孵化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通过自建和联建方式,合作共建清华同方创智园、锦联互联网创新基地等多个产业发展载体。三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支撑体系。搭建了“四中心一平台”,包括云计算数据中心、呼叫中心、人才培训及实训中心、创业孵化中心和投融资服务平台,构建了完善的产业支撑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公寓,累计培训电商从业人员超1万人次。建设了电商创业梦工厂、企业加速器,形成了“人才培训+创业实训+自主创业”和“虚拟孵化+工位注册+小微办公”的创业孵化模式。搭建了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依托浑南行政审批中心“一张表”报审模式和中介服务机构资源,为企业提供工商注册、财务代账、人才招聘、专利申办、高企申报、ICP许可办理等全方面的综合服务。

沈阳浑南区通过打造一站式立体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加强对双创企业的扶持力度,依据平台特点无偿提供适合其发展的场所,为平台对接创业引导资金及提供科技服务信息支持,使平台依托基地科技创新优势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势,进一步实现了创新创业资源整合,实现了创新创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互动发展,壮大了全国双创版图,提振了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士气,有力地支撑了沈阳市、沈阳经济区乃至辽宁省新興产业新突破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引领东北地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良好生动的示范案例。

装备制造工业设计论文 篇3:

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分析

摘 要:辽宁装备制造业区域集中度较高,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十年来,装备制造业作为辽宁的优势产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快速稳定增长的势头。但2015年以来,装备制造业发展困难比较突出,面临市场需求不足,效益大幅下降等严峻形势,也表明装备制造业处于增长动力重构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要按照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着力发展体现辽宁优势和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高端成套装备等,致力于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发展特征;智能转型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的制造业,支撑着各类工业品和消费品的加工制造过程,决定着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发展后劲,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引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装备制造业作为辽宁的优势产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快速稳定增长的态势。但2014年第三季度以来,在市场低迷等因素的影响下,辽宁装备制造业出现增速放缓、效益回落的情况,处于增长动力重构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如何运用市场化手段推动装备制造业智能化和高端化转型升级,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仍然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辽宁是我国制造装备的核心产业区域,装备制造业区域集中度较高。2015年,辽宁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三项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31.7%、31.9%、47.9%。辽宁装备制造业以重型装备为主,涵盖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多个子行业。在市场倒逼机制和政策推动下,辽宁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成果渐显。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通过实施跨区域兼并重组等,逐渐向系统集成和制造服务化转型,初步实现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和进口产品的国产化替代。

1.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不断实现突破。充分利用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政策,支持沈鼓、沈阳机床、北方重工、特变电工等骨干企业依托国家重大工程,研制一批世界级装备制造产品,逐步改变关键零部件和核心元器件依赖进口的局面。制造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如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已经可以提供自升式和半潜式钻井、钻井船等海工设备。沈阳机床围绕机床产品全生命周期向集金融工具、加工解决方案、新机销售、机床租赁、机床再制造等于一身的工业服务商转型。已启动建设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对接的重要载体——中德高端装备制造园,重点发展智能制造、先进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工业服务等。

2.发展国际产能合作成为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结构的一个新的动力。辽宁确定了高档数控机床、输变电成套装备、海洋工程与高技术船舶等十大具备走出去优势的行业,装备制造企业加速开拓优势产品国际市场,充分释放辽宁先进装备的产能。如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2014年签订出口南非机车合同近10亿美元,实现从单纯整车出口,向产品配件、运营服务、属地化维修、海外建厂、技术输出等领域拓展。2015年,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实现出口交货值5.2亿元,同比上升777%。2015年6月,特变电工沈变公司作为工程总承包为印度网公司建设的220KV变电站实现全站带电运行。

3.辽宁装备制造业重点产业联盟相继成立。装备制造业重点产业联盟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打造全产业链为目标,致力于通过多层次合作共同突破技术瓶颈,形成和优化产业供应链,形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2015年以来,由特变电工沈变集团牵头的输变电产业联盟、沈鼓集团牵头的核电装备产业联盟、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沈阳机床牵头的数控机床产业联盟、华晨汽车集团牵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等装备制造业重点产业联盟相继成立。将有利于提高重点产业链相关企业竞争力,促进装备产业整体水平提升。如辽宁核电装备产业联盟由沈阳鼓风机集团核电泵业有限公司联合沈阳远大科技电工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等20余家核电装备优势企业、科研院所组建,着力打造核电装备全产业链,形成一系列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标准。

二、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增长趋缓、创新投入不足、产业层次不高、中低端装备产品占比较大等问题。装备制造业组织结构、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和品牌,均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较为迫切。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相关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加强和完善。

1.工业增加值增幅放缓,行业下行压力较大。2015年,辽宁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3%,低于全省工业增加值增幅0.5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作为辽宁工业的第一支柱产业,出现了由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由高速增长转为负增长的转折性变化,对全省工业整体运行影响较大。2015年,装备制造业大部分重点产品产销明显下降,如金属切削机床产量98 582台,同比下降14.5%。市场因素对装备制造业影响较大,装备制造业中工程机械、机床及冶金、煤炭、石化等专用设备领域受市场订单不足影响均较为明显。2015年,沈鼓集团、北方重工、大连机床、瓦轴集团等重点企业累计订单金额同比降幅均在15%以上。

2.行业盈利水平下降,部分骨干企业亏损严重。订单不足、产品价格走低,加上劳动力等各类成本上升,挤压企业市场利润,直接导致装备制造业效益水平降低。2015年,辽宁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18.9%、-28.3%、-33.2%,处于历史低位。2015年,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4.8%,较上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主要子行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均降幅较大。2015年,装备制造业4 959户规模以上企业中,亏损企业742户,占全行业比重15%,亏损面比上年同期增加5.2个百分点。

3.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不健全,系统集成能力较低。装备制造业产业生态不完善,产业链上下游尚未完全打通,导致企业主体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无法更好地发挥。装备制造业面临产业链纵向发展不均衡和横向资源不共享问题,制约产业向高端升级。装备制造业的主要子行业产业链现状是:拥有一批龙头主机企业,其中不乏百亿、千亿级企业,有的甚至具有世界级品牌地位和话语权。但相关配套的中小企业处于产业链底部,规模较小、技术较弱、装备较差,缺乏自我升级能力,难以支撑产业向高端突破。造成本地基础材料、零部件、元器件产业不发达,大量关键材料和基础部件需要外购或进口。同时,专业化服务企业难以嵌入生产制造企业供应链,无法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格局。

4.装备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装备制造业存在产品技术对外依存度高、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滞后、产品附加值偏低等问题。装备制造业价值链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最终装配环节,总体处于装备产品加工基地阶段,而非装备产品制造基地。装备制造业单项技术世界领先,成套装备却处于中低端水平。对装备制造业来说,材料、机械、电气、液压等都属于行业基础共性技术,但因长期以来形成的条块分工,缺乏对共性技术的联合研发和成果共享。附加值较高为主机配套的核心关键零部件,多数要从欧美企业采购,成为制约产业向高端升级的瓶颈。核心元器件、材料及制造工艺、系统设计等方面的缺乏,最终导致装备制造产品性能及可靠性方面的不足。

三、增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途径

先进装备制造是新一轮产业发展的核心,未来五至十年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应依托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基础和科技人才优势条件,推动电力装备、航空航天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汽车等加快发展。加强产业联动和资源整合,推动质量提升和品牌创建,切实增强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加快推进由装备制造大省向装备制造强省转变。

1.以集成化和增量优质为突破口,构建装备制造业全产业链。装备制造业技术构成复杂,配套零部件多样化,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和供应商、客户等利益相关者都对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因此,高度灵活的专业化生产网络是装备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条件。应围绕“补链、强链”,进一步理清装备制造业细分行业的上下游配套、延伸和协作的产业链条。打造集设计、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针对装备软件、创新设计等产业链短板开展针对性的招商强链。支持和引导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由单一产品制造向集工程设计、设备选购、安装调试、维修检测、售后服务等总承包的服务型制造企业发展,从制造商转型为技术服务商、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探索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和集成开发的有效方式和路径,推进协同研发、协同制造、协同服务等,支持整机集成制造企业联合零部件生产企业、工业工程总承包公司联合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的协同制造模式。

2.瞄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拓展装备制造业的市场规模。重视“互联网+”营销的各种实现方式,找准需求和强化营销。注重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装备需求升级结合,对高端数控机床、自动化控制系统、机器人等智能化装备产品提供就近便捷服务。注重与新的经济发展阶段最具潜力的新的装备需求结合,如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不断提高装备制造业对外开放度,推动轨道交通、重型机械和数控机床等骨干企业利用全球市场资源谋求发展。鼓励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的企业通过并购境外科技企业、投资建厂、建立境外研发平台和营销体系等,打造跨国企业集团。以资本输出带动产能输出,实现辽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优势与对方市场空间和资源优势的有机结合,在国际产能合作中彰显装备产品性价比好的优势。

3.构建开放式创新平台,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整合行业、企业等方面的资源,推进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加快突破制约高端装备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逐步具备国际水准产品与技术研发能力。统筹政府资源,完善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在产业链关键点上精准发力。构建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和测试检测平台,装备制造领域的平台企业或自主,或通过牵头协会、联盟等形式,组织提供一般装备制造所必需的全方位生产性服务。加强专项资金引导作用,在智能制造、先进机器人等领域开展重大产业技术专项攻关,力争突破智能控制、关键零部件、何服系统等重大产业技术瓶颈。重点培育一批精、专、特型中小企业,逐步解决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上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的难题。完善装备制造业研究成果共享的政策机制设计,支持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组建跨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联盟,从横向打通产业链。

4.扶持智能装备的“互联网+”,推动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制造装备的发展方向是低能耗、精密和高速的装备,把信息技术应用到装备的创新研发中,推进装备制造绿色智能转型。利用信息化工具优化装备制造企业管理流程和运营流程,发展工业软件,应用到装备制造业行业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自动控制、循环再造等技术手段对存量装备制造企业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流程等进行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产品、工艺、流程等设计和开发水平,在整个装备制造产品生命周期中实现对环境影响最小化,降低能耗物耗。

参考文献:

[1] 黄群慧,李晓华.中国工业发展“十二五”评估及“十三五”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15,(9).

[2] 李昂,刘翰泽.推动工业设计产业化发展 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N].中国经济时报,2015-11-11.

[3] 郭航.中国制造2025带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崛起[N].中国产经新闻,2015-08-25.

[4] 李乾韬.打造广东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N].南方日报,2015-08-21.

[5] 李景录.装备制造业结构优化效果显著[N].经济日报,2010-07-31.

[责任编辑 吴高君]

作者:李天舒

上一篇:长隧洞施工方案论文下一篇:绿色装饰室内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