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法律论文

2022-05-01

摘要:合同当事人达成合意,合同即告成立,合同成立并非合同一定生效,成立的合同有“有效、无效、未生效和可撤销失效”之分。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时间有时不同。合同生效指成立的合同符合一定条件而发生法律效力,合同成立是合同生效的条件,只有成立的合同才有是否生效的问题。合同未生效的演进前景多样,宜区别对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法律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法律论文 篇1:

招商引资过程中土地出让合同效力相关问题

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招商引资一直是各地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而用低价出让土地作为吸引投资者的条件和手段已经成为招商引资的必备模式。本文拟从土地出让合同的性质入手,分析在招商引资环节中的土地出让程序缺陷对土地出让合同效力的影响以及土地出让合同被认定为无效或者解除后的法律后果。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的重要性和稀缺性决定了它成为各个利益集团竞相争夺的目标。近年来,各地政府积极倡导的招商引资的模式一般是:签订投资协议——通过招拍挂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房地产开发,可以看出所谓的“招商引资”不过是政府以低价出让土地的方式吸引投资者。因此土地出让问题是招商引资各个环节中的重中之重,相关的优惠政策和税收政策都是从该问题中引申而来。由于我国目前国有出让土地的取得必须经过招拍挂程序,因此如何确保投资商成为出让土地的使用权人成为投资商与各级政府博弈的焦点,这其中也不乏一些违法行为的出现,这种行为会不会影响《土地出让合同》本身的效力是写作本次论文的目的,而笔者认为在分析该问题之前首先应当弄清楚土地出让合同的性质。

一、土地出让合同的性质

所谓土地出让合同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作为出让方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受让方,受让方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协议。 自我国国有土地出让制度建立以来,关于土地出让合同性质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过,主要有四种学说:

一种是行政合同说。该学说认为:政府在出让合同中代表公共利益,出让合同是政府进行行政管理的一种体现,且出让合同还为行政机关保留了作为平等民事主体所不能享有的特别权力,如监督指导合同的实际履行、单方面变更合同的条款、有权认定受让方利用土地的行为是否违法并给予行政制裁; 土地使用权人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依据是《行政许可法》《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等法律和行政法规,土地使用权人和行政机关之间是行政法律关系 。

一种是民事合同说。该学说认为:政府代表国家管理土地,是以民事主体身份参加合同关系,出让合同确定的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政府虽在合同中表达国家意志,但国家意志在合同中仅仅是土地所有人的意志,对他方并不具有强制性。出让土地使用权的过程尽量按商业规则运作,因此,出让金的多寡由市场决定,而不是政府部门通过行政命令决定 。

一种是双重性学说。该学说认为:政府在土地出让合同关系中既是行政管理者,又是土地所有者的代表人,既可以作为行政机关审查和批准用地人的用地申请,并核发土地使用证,又可以代表土地所有者与土地使用者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及各方违约的责任。政府的双重身份导致出让合同既有行政合同性质,又有民事合同性质 。

一种是经济法律合同说。该学说认为:国家出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是经济法律行为,因为出让行为的一方主体是国家,出让行为的目的和完成过程均体现国家干预,贯彻国家意志,但出让行为又是有偿的,有经济合同的性质,且违反出让合同的责任是复合责任,即既有行政责任,又有经济责任,故国家出让土地的行为是经济法律行为 。

虽然在司法实践中,最高人民法院把土地出让合同纠纷案件作为民事诉讼案由进行审理,并且国土资源部及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示范本也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双方本着平等、自愿、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订立本合同。”但是笔者仍然认为《土地出让合同》应当是一个行政合同,理由如下:

第一,土地行政管理部门把国有土地出让给受让人是一种行政许可行为。根据我国《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下列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二)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土地作为一种有限的自然资源,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九条:“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者个人使用。”笔者认为土地出让实质上是一种行政许可行为。

第二,土地出让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不是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是管理与被管理的行政法律关系。土地出让合同的出让方是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它不仅仅是土地的所有权代表,还要行使行政监督权和行政处罚权,受让方的协商与自由是有限制的,与出让方之间是行政法律关系。

第三,土地出让合同的受让方不履行土地出让合同的约定,不仅会构成违约,还可能由于构成违法而受到出让方的行政处罚。比如《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十五条:“土地使用者必须按照出让合同约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未按照出让合同约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土地管理部门有权解除合同,并可以请求违约赔偿。”及《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七条:“未按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条件开发、利用土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应当予以纠正,并根据情节可以给予警告、罚款直至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处罚。”等规定受让方违反土地出让合同某条约定时,出让方有权给予受让方行政处罚,这是民事合同中不可能存在的。

二、招商引资中土地出让程序缺陷对土地出让合同效力的影响

如前所述,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土地出让权是投资者与政府博弈的重点,为了双赢政府势必会做出一定的让步,但是由于我国国有土地出让采取招拍挂是强制性程序,因此为了保证投资者能够通过招拍挂取得出让土地使用权,政府和投资者通常会在《投资协议》中增加一部分条款,比如通过签订补充协议以低于最低保护价甚至以零地价方式违规出让工业用地;或以借款、政策奖励、配套费返还等名义变相减免土地出让金;在招拍挂文件中为投资者“量身打造”投标人或竞拍人资质;在土地用途及规划中按照投资者的要求设置有利于投资者的“歧视条款”等。这些行为无疑与国家设置招拍挂程序的初衷相悖,也违反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但是这些程序缺陷会对土地出让合同造成什么影响呢?

政府与投资人签订的投资协议涉及投资额度、期限以及税收、物价、用地等诸多问题,与平等主体之间签订的民事合同有明显区别,协议后续有待不同行政管理部门和经济主体通过行政程序中分别构成不同的法律关系,国土部门作为政府的下属单位与投资者签订的土地出让合同是国土部门根据政府的授意履行投资协议的行为,涉及的问题应当根据土地出让合同的具体性质考虑。如前所述,笔者认为土地出让合同是行政合同,因此不应适用《合同法》、《民法通则》等民事法律,故《合同法》中关于合同无效和可撤销的规定自然也不应适用。和民事法律中“只要法律没有禁止性的规定即可为”的原则不同,行政法强调的是法律的授权,即“法律没有规定可以做的都不能做”。而且行政法强调的信赖保护原则也要求非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的行为就不应当被撤销或变更。因此笔者认为土地出让程序的缺陷会不会导致行政合同的无效要看法律有没有明确的规定。

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行政许可:(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二)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三)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四)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的;(五)依法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依照前两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不予撤销。依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被许可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赔偿。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的,被许可人基于行政许可取得的利益不受保护。”那么行政许可被撤销的后果到底是土地出让合同无效还是可撤销?我国并没有对行政合同的的无效和撤销作出明确规定。

鉴于此,笔者只能借鉴《合同法》中对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的规定予以分析。《合同法》中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的后果都是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两者除了导致无效或可撤销的原因不同外,笔者认为最大的不同在于可撤销合同应当由当事人一方向法院提出请求,当事人之外的第三方没有撤销权。而《行政许可法》中是行政机关依据利害关系人(而利害关系人往往不会是许可人和被许可人)的请求或者依职权撤销行政许可,这与可撤销合同明显不同,笔者认为这更类似于无效合同,只要具备和无效的情形,无需一方当事人提出请求都应该是无效合同。因此笔者认为只要受让人与出让方签订的《土地出让合同》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可撤销情形,就应当属于无效合同。但是,该款也规定:“依照前两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不予撤销。”也就是说如果撤销行政许可会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该合同就不能被认定为无效。比如,招拍挂是取得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必经程序,如果没有经过该程序而签订的《土地出让合同》应当是无效的;但如果受让人已经在该土地上进行了房地产开发,那么《土地出让合同》无效后,如果收回土地,就需要拆除已修建的建筑物,那么拆除成本以及给受让人的补偿(如有)如果都由国家财政支出,当然属于损害公共利益,《该土地出让合同》就不应该被认定为无效。

基于行政法中的信赖保护原则,政府应当根据诚信原则履行约定义务,姑对于法律没有规定应该撤销的行为,就不应当否认该行政合同的有效性。比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规定:“任何地区、部门和单位都不得以’招商引资’、’旧城改造’、’国有企业改制’等各种名义减免土地出让收入,实行’零地价’,甚至’负地价’,或者以土地换项目、先征后返、补贴等形式变相减免土地出让收入。”“土地出让收支全额纳入地方基金预算管理。收入全部缴入地方国库,支出一律通过地方基金预算从土地出让收入中予以安排,实行彻底的’收支两条线’”,但并没有规定因上述行为发生的土地出让行为应该被撤销,那么如果政府或者土地行政管理机构违反该规定而签订的土地出让合同就不应该被认定为无效。

三、土地出让合同被认定为无效或者解除后的法律后果

另一个需要被关注的问题是,如果土地出让合同被认定为无效或者解除后,法律后果是什么?《合同法》中规定的合同无效或解除后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恢复原状、折价补偿、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但由于这都是民事责任,不应当然适用于具有行政合同性质的土地出让合同。笔者认为应该分两种情况考虑:

一种是受让人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如果受让人只是与出让人签订了《土地出让合同》,但尚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那么受让人还不是物权法上的土地使用权人,这时合同解除或无效后,能够收回土地的,土地应收回,因此给任何一方造成损失的,由责任方承担相应损失,依法应当承担行政责任的,不能免除;土地不能收回的(比如已在土地上建筑房屋,且拆除已建成的部分要花费较大价值的)且受让方没有过错的,则不应收回土地,若因此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应由责任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让人有过错的,则应将土地收回,土地上的建筑物折价后由出让方视情况予以补偿。

一种是受让人已经取得土地使用权证。根据我国《物权法》第九条:“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以及第一百三十九条:“建设用地使用权自登记时设立。”即我国的不动产物权是以登记为生效要件,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合同的效力不能影响到物权的效力。受让人若已取得土地使用权证,就已经成为了土地使用权人,那么出让人能否以合同无效或被解除为由要求收回土地,撤销土地使用权证?根据“物权行为独立”的原则,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是相互独立的,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而根据“物权优于债权的原则”,在同一物上既有债权又有物权的,物权应优先于债权,据此我们是否能得出不得收回土地并撤销土地使用权证的结论?

笔者不认为是这样,理由在于:第一,物权行为独立原则强调的是是否办理物权登记不影响合同效力,比如一房二卖的情况,只可能有一个受让人能办理物权登记,我们不能因为另一个受让人没有办理物权登记就否认其与出让人签订的买卖合同的效力,否则对于受让人而言不公平,也不利于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但是我们不能反过来说合同的效力就不会影响到物权行为,合同和物权行为之间是因果关系,如果我们否认了合同这个因,却承认物权行为这个果,是不符合逻辑的;第二,“物权优于债权”一般是针对有第三者出现的情形,但如果没有第三者的情况是否仍然适用“物权优于债权”?笔者对此持否定态度;第三,物权和债权的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这里的债权指的是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债,而土地出让合同属于行政合同,不应适用民法中的相关理论;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出让人是代表国家行使出让权,其对土地享有的是所有权,而受让人享有的只是使用权,因此并不能得出出让人不得收回土地的结论。

笔者认为出让人能否收回土地还是要看是否会影响到公共利益且受让人是否有过错。如果收回土地不会影响到公共利益,那么应当收回,因此给任何一方造成损失的,由责任方承担相应损失,依法应当承担行政责任的,不能免除;土地不能收回的(比如已在土地上建筑房屋,且拆除已建成的部分要花费较大价值的)且受让方没有过错的,则不应收回土地,若因此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应由责任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让人有过错的,则应将土地收回,土地上的建筑物折价后由出让方视情况予以补偿。

作者:罗尔男

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法律论文 篇2:

关于合同法律效力制度的探讨

摘要:合同当事人达成合意,合同即告成立,合同成立并非合同一定生效,成立的合同有“有效、无效、未生效和可撤销失效”之分。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时间有时不同。合同生效指成立的合同符合一定条件而发生法律效力,合同成立是合同生效的条件,只有成立的合同才有是否生效的问题。合同未生效的演进前景多样,宜区别对待。

关键词:无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可撤销合同

合同效力问题是合同法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它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一定法律约束力,即为合同的法律效力。如何根据市场经济规律,正确认定经济合同效力,保障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合同法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际出发,广泛借鉴和吸收国外在合同效力方面的先进经验,对合同效力问题进行了较全面,切合中国实际的规定,较前合同法更为详尽,解决了许多长期以来困扰审判实践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合同效力涉及合同的有效、无效、效力待定及可撤销、可变更问题。

一、合同法确认合同效力的意义和原则

市场经济要求我们减少国家的直接干预,将国家的宏观调控置于市场规划之中,直接赋予各市场主体最大限度的意志自由,从而参与竞争,求得发展。宽泛的无效合同制度,增加了财产的损失和浪费,因为合同被宣告无效后,双方当事人就要按照恢复原状的原则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相互返还已经履行的财产或赔偿损失的责任,这种返还不但意味着订约目的不能实现,还会增加不必要的费用和损失。无效合同过多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也妨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合同法律制度作为上层建筑不能全力保障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因此要进行改革。

对经济合同效力的确认原则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法律、政策对具体经济活动所持的态度。因经济活动而签定的合同被确认为有效,则表明法律对该经济活动的认可,而一但被确认无效,则表明该项经济活动为法律所不容许。合同法在注重鼓励交易、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立法宗旨前提下,确立了依法自愿原则这一确立合同效力的基本原则并赋予这一原则以全新的含义,表现在:合同法首次将依法自愿原则规定为一个独立的基本原则。自愿原则是指公民、法人、其他组织是否签定合同、与谁订立合同、订立什么内容的合同,完全取决于他们的自由意志。

二、效力待定合同制度

效力待定合同就是合同虽然成立,但其效力能否发生尚未确定,须经有关权利人表示承认,始生效力。效力待定合同有几种具体情况:

(一)关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定合同问题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这些人除了可以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精神状况及获纯利益的合同外,其独立实施的其他民事活动,合同法对此认定為效力待定合同,扩大了合同有效的范围。

(二)关于无权代理而签定合同的问题

无权代理,是指无代理权的人代理他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行为,无权代理人以本人名义与他人订立合同,是一种效力待定的合同,但是,该行为可以因本人的追认而使无权代理行为成为有效。

(三)关于无权处分的行为问题

所谓无权处分行为,是指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而订立的合同。此种合同,如果未得到权利人的追认,或者无权处分人在合同成立后没有取得处分权,合同应被宣告无效。但是,无权处分人事后取得权利,亦可导致无权处分行为有效,即权利人予以追认,追认是单方意思表示,目的是使无权处分的行为发生效力,在权利人追认之前因无权处分而订立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

三、可变更、可撤销合同的范围

可变更、可撤销合同,是指由于合同主体因意思表示不真实,通过行使变更或撤销权,使已经生效的意思表示归于无效的合同。合同法扩大了可撤销合同的范围,即由原来的重大误解和显失公平两种情况,扩大到“一方以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定的合同。”

可变更、可撤销合同在未被变更撤销前,是有效合同,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未行使撤销权,则其不能不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合同法将一方以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与之签定的合同纳入可撤销合同之内,既体现了国家适度干预原则,同时兼顾受害方利益,由其自行决定是否撤销合同,若将此类合同一概作为无效合同对待,则不能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因此,该类合同从本质上看是违反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愿而订立的,但是否受到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清楚,如果当事人自己不提出来,法院或仲裁机构则很难对此确切把握。

四、只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为无效合同

由于旧合同法对无效合同的法律界定很宽泛,导致的后果只能是过多的干预,阻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使得市场经济的主体在从事经济活动过程中,畏首畏尾,得不到法律最有效的保障。如前所述,新合同法严格界定了违反法律及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方为无效。对此我们应当明确法律、法规的范畴,对于一些违反地方性法规及某些行政机关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应不在此列,不属于合同法界定的无效合同范畴。我们在审判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审查的是,一方面是主体资格问题,某些特殊行业,在从事经营活动时,必须取得相关资质,或为某种许可;另一方面,要对合同的内容、标的物进行审查,是否为禁止流通物等。对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的禁止行为而为之的行为,则是当然的无效。而新合同法并未对违反地方性法规及某些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做出无效的界定,在审判实践中应注意把握。

总之,合同法扩大有效合同的范围后,为审判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思维空间,重合同,尊重当事人自治的观念应深深根植于我们的头脑。要转变过去的定向思维模式,使法律为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吴合振.合同法理论与实践应用[M].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

2.姜振颖.合同法[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3.邢玉霞.我国法律体系下无权处分效力制度冲突的选择[J].法学杂志,2007(1).

4.王轶.物权变动论[M].人民法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鸡西大学)

作者:洪冬

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法律论文 篇3:

合同的效力状态及几个易混淆的概念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列举解决各种民事纠纷的事例,表明合同是当事人确定彼此的权利义务所达成的一种协议,评述签订合同在当前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评述签订合同在当前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意义”是《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材编写者在对第三讲教学内容安排的过程中,对“课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整合,有目的地增加了“合同订立”“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等内容。其中,大量的教学内容涉及合同的效力状态问题,由此引发了师生对一系列相关概念的混淆和思想认识上的混乱。本文试图从法理的角度对合同的效力状态及几个易混淆概念进行区别。

一、合同的效力

合同的效力是指合同的法律约束力,是当事人违反合同之后是否要承担对自己不利的法律后果的状态。合同的效力状态包括四种:有效合同;无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其中,有效合同和无效合同是在逻辑关系上对立的状态,也是人们在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基本状态”。效力待定合同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是介于两种“基本状态”之间的两种“中间状态”,也就是说,这两种状态是有条件的有效合同或者无效合同,视条件是否成立具体而定。

1 有效合同

一般来说只有符合法律所规定的生效条件合同,才是有效合同。(1)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所谓订约主体是指实际订立合同的人,他们既可以是未来的合同当事人,也可以是合同当事人的代理人,订约主体与合同主体是不同的,合同主体是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他们是实际享受合同权利并承担合同义务的人。(2)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是“依法”进行的。所谓“依法”签订合同,是指订立合同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由于合同约定的是当事人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权利和义务是依照法律规定所享有和承担的,所以订立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如果当事人订立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法律就不予以承认和保护,这样,当事人达成协议的目的就不能实现,订立合同也就失去了意义。(3)当事人必须就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即合同必须是经过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所谓协商一致,就是指经过谈判、讨价还价后达成的相同的、没有分歧的看法。(4)合同的成立应具备要约和承诺阶段。要约、承诺是合同成立的基本规则,也是合同成立必须经过的两个阶段。如果合同没有经过承诺,而只是停留在要约阶段,则合同未成立。合同是从合同当事人之间的交涉开始,由合同要约和对此的承诺达成一致而成立。以上只是合同的一般成立条件。实际上由于合同的性质和内容不同,许多合同都具有其特有的成立要件。

2 无效合同

无效合同是相对于有效合同而言的,它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在内容和形式上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应确认为无效。例如,当事人订立的非法买卖枪支弹药的合同、订立进口“洋垃圾”的合同等均属于违法的无效合同。根据《合同法》第52条,无效合同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者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行性规定。

3 效力待定合同

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合同成立后,因行为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欠缺而使合同的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有待合同权利和义务的承受人进行追认,追认之后即成为有效合同,不予追认则为无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分两种情形,一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有待其法定代理人去追认;二是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有待被代理人去追认。无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还是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合同的行为人与合同的义务人相分离,合同的订立者不承担义务,而承担义务的是与订立者存在特定关系的另外一个人。

4 可变更可撤销合同

可变更可撤销合同是指合同成立后,因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存在可变更或撤销的法定事由,当事人一方或者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一经撤销则成为无效合同,不被撤销则为有效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分两种情况,一是当事人任何一方都有权请求变更或者撤销的,其法定事由包括:(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2)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二是受损害一方有权请求变更或撤销的,其法定事由为一方采取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而使受害一方违背真实意思订立合同。另外,变更和撤销合同属于不同的请求,当事人请求变更的,法院或仲裁机构不得撤销,请求撤销的,法律则没有禁止予以变更。

二、合同的效力状态的容易混同点

1 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合同成立是指合同订立过程的完成,即当事人经平等协商对合同的基本条款达成了合意,要约、承诺阶段宣告结束;合同生效则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产生了法律上的约束力。合同成立反映的是当事人自由协商的结果,是意思自治原则的体现,而合同生效则体现了国家通过法律对合同当事人合意的评价,反映了国家对财产交换关系的干预,同时也反映了法律为保证合同履行的努力。合同的成立与否是某一事实的判断问题,其着眼点在于:某一合同行为是否已经存在,当事人之间是否产生合意。而合同的生效与否是一法律价值判断问题,其着眼点在于;当事人的某一合同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精神和规定,因而能否取得法律所认可的效力。合同成立并不意味着合同当然生效,已经成立的合同如果不具备法律规定的有效条件,仍然不能产生法律效力。根据《合同法》第二章“合同的订立”的规定,可以看出合同成立的要件一般包括:第一,合同的主体须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仅有一方当事人是不可能产生合意的,因而不可能成立合同。第二,合同的内容必须具备合同的必备条款。第三,合同的订立程序须经过要约、承诺两个阶段,并达成合意,这是合同成立的根本要件,也是合同成立的实质要件。另外,要式合同须依合同方式,实践合同须交付合同标的,合同才告成立。合同生效的条件是判断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准。对合同生效的构成要件,《合同法》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但从逻辑上看,合同只有成立,才能考察其是否有效,合同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因此,合同成立的要件也可以看成合同生效的要件。此外,根据《民法通则》第55条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生效要件的规定,合同生效的要件还应当包括:(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这些规定也就是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亦称实质要件。

2 合同的效力待定和合同的可变更可撤销

二者同属于效力不确定的合同,其区别在于:(1)效力待定合同的原因可归结为合同行为人民事行为能力欠缺,可变更可撤销合同的原因可归结为行为人意思表示不真实。(2)效力待定合同以合同无效为原则,义务人进行了追认的作为行为之后合同方为有效,消极不作为则合同无效;可变更可撤销合同以合同有效为原则,当事人积极为申请变更或撤销行为并经有权机构变更或撤销则合同无效,消极不作为则合同有效。(3)效力待定合同义务人的追认行为可以自主完成,从而使合同成为有效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当事人只享有申请权,变更、撤销权由有权机构行使,能否被变更或撤销当事人不享有自主权。(4)效力待定合同的追认期限为一个月;可变更可撤销合同的申请变更或撤销期限为一年。

3 合同的解除和合同的撤销

二者的区别在于:(1)合同的解除是针对有效合同而言,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出现了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事由,当事人主张解除合同,消灭民事法律关系。合同的撤销是针对可撤销合同而言,合同被撤销成为无效合同,不被撤销则是有效的。(2)合同解除后法律关系归于消灭,而解除前已履行的部分仍然有效,合同撤销后即自始无效,撤销前已经履行的部分也归于无效,依照无效的法律后果进行处理。(3)合同的解除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自行解决,也可以诉请法院或仲裁机构解除;而合同的撤销必须由当事人申请法院或仲裁机构处理,当事人不得自行协商处理。

4 合同的解除和合同的终止

二者都是针对有效合同而言,是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状态。二者的区别在于:(1)二者的逻辑关系为包含关系,合同的终止外延大,而合同的解除外延小,合同的解除属于合同终止的情形之一。(2)合同的解除发生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尚未履行完毕之前;而合同的终止除解除之外还包括合同已经履行完毕等多种情形。实践中,常听到当事人要求终止合同的说法,大多是特指“解除”合同的。

作者:程 靓

上一篇:5S学习支持模式远程教育论文下一篇: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