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柳绕流域风蚀现存问题及治理对策

2022-12-15

1 柳绕流域风蚀治理现存问题

柳绕流域是指柳河、绕阳河流域的简称。位于内蒙古科尔沁沙漠东南边缘, 辽宁中部。在新民市包括城郊、高台子、梁山、周坨子等14个乡镇, 区域面积为2011km2, 占全市总面积的6 0.7%, 耕地面积为9 8 5.3 3 k m2, 占全市耕地面积的5 4.9%。历史上柳绕地区也是森林茂密、沃土肥源的黑土地, 但由于受科尔沁沙漠的南侵及人为的破坏, 森林已不付存在, 风蚀已成为该项地区主要自然灾害。因柳绕地区地势低平, 地形开阔, 受季风影响, 春季风沙侵袭, 夏季内涝外洪时有发生, 土壤已由原沙质碳酸盐草甸土演变为风沙土;土壤“三化”严重。据气象部门统计:春季东南风、秋季西北风盛行;年平均风速为4.4 m/s, 8级以上大风达3 8 d, 是沈阳市三大风沙源口之一。200 1年春季30 d的扬沙天气, 使红旗、柳河沟、梁山等乡镇局部地面被风剥蚀深度过0.5m, 新民至梁山的部分路段尘沙沉积厚度达0.3m。据辽宁省2000年遥感资料统计:新民全市水土流失面积为617.6km2, 其中水蚀面积为39.3km2, 风蚀面积为578.3km2。而且风蚀面积还有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重的趋势。在水土流失面积中, 不能种植作物的面积已达到50%, 沙漠化面积已占水土流失面积的1/3。

多年来, 柳绕流域风蚀区一直坚持综合治理, 但在个别地段还存在一些不合理性, 农田防护带林分单一、以杨树为主, 且存在缺苗断条现象, 遗留“风口”;林相单调, 林下透风系数大。“小老树”居多, 防风效果不佳。防风固沙林不形成规模。致使覆盖面积小;农村能源紧张, 作物秸秆全部归仓做燃料, 致使农田大面积裸露, 构成沙源;荒滩植物群落只有狗尾草、虎尾草等几种单一旱生草种, 如此单调的植物群落, 也起不到保护沙地的作用。笔者认为正因为存在如此漏洞, 为沙尘暴提供沙源, 才导致柳绕流域风蚀区治理效果不显著。严重的风蚀限制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影响了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

2 风蚀区治理对策

2.1 调整农村能源结构是实现风蚀治理的前提

调整和改善农村生活能源结构是促进生态自然修复、实现风蚀治理的前提保障。调整农村能源结构改传统炕灶为节能型炕灶, 将能够节柴5 0%。大力推广沼气、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以电、液化气、煤代柴、大力发展薪炭林, 各地均有成功经验, 辽宁省喀左县调整农村能源结构, 促进生态自然修复就是很好的可借鉴的实例。对于新民而言, 由于风蚀面积较大, 在保证基本农田面积条件下, 大幅度贯彻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发展薪炭林, 可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农村能源一旦得以解决, 不再取作物秸秆做燃料, 才能实现作物残茬覆盖地表, 才能实现风蚀治理。

2.2 调整防护林结构是实现风蚀治理的关键

针对上述提出的防护林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当地的气候条件, 必须调整防护林配置结构, 改纯杨林为沙棘+杨树、樟子松+杨树、紫穗槐+杨树、刺槐+杨树、胡枝子+杨树等多种形式的复合林分, 组成紧密结构林带。辽宁省水保所李铁军研究员等曾作过沙杨混交可行性试验, 效果非常好, 可在该地区进行推广;上世纪60年代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在新民北部彰古台进行了樟子松固沙造林试验, 固沙效果得到世界公认。该项区域内残缺不全的农田防护林带需进行补植, 营造复层异令混交林分, 林分应选择那些适宜该项地区土壤和气候条件的沙棘、樟子松、紫穗槐、刺槐、胡枝子等。

2.3 增设新林种, 改部分乔木林带为灌化管理

鉴于柳绕流域风蚀区林种单一的现状, 除增设前文提到的薪炭林外, 还应增设经济林、生态林等新林种, 以解决该地区因耕地面积减少所带的经济收入问题, 同时满足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对于柳树防护林带可采取灌化管理, 以降低地面层间风速, 又可满足农民对燃料的需求。

2.4 引进新草种, 增加植被覆盖

由于当地植被单一, 是柳绕流域生态系统中的最薄弱环节, 应引进一些诸如沙打旺、草苜蓿、鲁梅克斯等优质草种, 一方面增加地面覆盖, 控制风蚀;另一方面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优质饲料。如鲁梅克斯新草种不仅生长期长, 而且产量高, 年产鲜草 (1 5 0~2 2 5) t/h m 2;生长期达2 5 a, 是风蚀地区优选品种。

2.5 发展农田水利, 实施生态用水固沙

柳绕流域新民段因其地势平坦, 地下水位低, 可发展农田水利事业, 利用地下水或闹德海水库水源在冬、春季节对地面实施喷灌或漫灌, 使表土人工冻结, 不仅有利于防止起沙, 而且增加土壤含水量, 有利于春耕。

2.6 喷施聚丙烯酰胺, 实施化学固沙

化学固沙在英、美等国家已是成功的经验, 辽宁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于1 9 9 5年在西丰县进行水土流失试验。测试结果表明, 聚丙烯酰胺具有很强的絮凝性, 其分子同土壤颗粒形成很大的团聚体, 从而显著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水稳性、增强了土壤抗蚀性, 可有效降低水土流失。

3 保证措施

新民市人民政府2002年颁布了《关于印发新民市柳绕地区生态农业建设及二期统合开发工程规划的通知》, 规划2 0 0 2年至2006年新增造林面积333.3 3km2, 使全市有林面积达到6 6 6.6 7 k m 2, 森林覆盖率达到3 6%。其中:建防风固沙林带3 3.3 3 k m 2, 栽植农田林网3 3.3 3 k m 2, 建公路绿色通道面积3 3.3 3 k m 2, 在沙压、荒漠化较严重的乡镇建成防风固沙速生三产林6 6.6 7 k m 2, 在柳河、绕阳河、养息牧河及13条大排干两侧绿化面积3 3.3 3 k m 2, 新建成林地及退耕还林面积133.33k m2。政府的规划就是政策保证。

在新民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处2003年成立沈阳翠绿苗木有限公司, 拥有3 h m 2育苗基地, 完全可以保证苗木供应。

全市面上共有农业劳动力9.7 6万人, 每年规划造林6 6.6 6 h m 2, 造林密度设计为8 3 3株/h m 2, 平均每个劳力栽植5 7株, 1 d内即可完成。取消“两工”后, 虽不能实施滩派, 但深受风沙灾害之苦的农民, 不甘心忍受风沙的威胁, 为早日恢复其优静的环境而愿出工出力。这样就有了人员保证。

全市共有“四荒”面积382.33hm2, 现已拍卖、租赁、承包了173.33km2, 已完成治理面积89.46km2, 有前期治理经验, 就有技术保证。

4 总体设想

根据新民市政府2002年颁布的《新民市柳绕地区生态农业建设及二期综合开发工程规划》, 鉴于柳绕地区现在的生态环境, 设计从2003年至2010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82.73km2, 其中营造水保林337.06km2, 薪炭林84.27k m2, 经济林21.6 7k m2, 种草2 1.6 7 k m2, 修建水平梯田2 k m 2, 生态恢复工程17.07km2, 修建塘坝11座, 谷坊77座, 方塘3 1座。到2 0 1 0年, 将风剥沙压土地, 荒漠化耕地等水土流失面积全面整治, 这样才能保护和改善柳绕地区生态环境, 改变柳绕地区农业生态与生产条件, 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促进柳绕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柳绕流域位于内蒙古科尔沁沙漠东南边缘, 辽宁省中部。在新民市区域面积为2011km2, 风蚀已成为该地区主要自然灾害。针对该流域的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积极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风蚀,农田防护林带,林分,植物群落

参考文献

[1] 孔令堂, 王利华, 王立新.调整农村能源结构, 促进生态自然修复[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3 (6) .

[2] 李铁军.杨树与沙棘混交造林及其效益的研究[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1989 (1) .

[3] 吴景才, 程润柏, 王敬军.关于胡枝子开发利用的研究[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0 (2) .

上一篇:优化解堵工艺,提高埕岛油田老区产量下一篇:探析港口航道的施工管理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