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县莫洛历史文化名村

2024-04-19

丹巴县莫洛历史文化名村(通用7篇)

篇1:丹巴县莫洛历史文化名村

丹巴县莫洛历史文化名村

维修保护建设

调研报告

第一章 背景介绍

一、县情概况

丹巴县位于四川省甘孜州东部,全县幅员面积5649平方公里,辖14乡1镇181个行政村,东与四川省阿坝州的小金县接壤,西与甘孜州道孚县交界,南与甘孜州康定县毗邻,北与阿坝州的金川县相连。章谷镇为丹巴县人民政府驻地。全县总人口6.02万人,主要由藏、汉、羌、回等民族构成,其中藏族占75%。境内生物、水能、矿产、旅游资源丰富,美人谷、古碉藏寨等品牌声名远扬。境内高山对峙,河流纵横,切割强烈,地势狭窄,五条河流在县城交汇,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

丹巴县历史悠久,据中路乡古遗址发掘研究发现,早在4千年前即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1912年建立丹巴县,1935年,红军长征到丹巴,组建了以马骏为师长的藏民独立师,建立了丹巴县“格勒德沙”苏维埃政府,在各乡村建立苏维埃政权。1990年全县15个乡(镇)全部被列为革命老根据地。

二、莫洛村概况

莫洛村位于丹巴县梭坡乡境内。距县城5公里,海拔高度在1900——2000米之间。莫洛村三面环山,西临大渡河,地势由东北向南倾斜,系高山峡谷地貌。村面积20公顷,全村以藏族为主,少量汉族杂居,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较低,村内居民以农业为主,相当完整地保持着嘉绒藏民族传统的习俗和居住文化。

江西赣州举行的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授牌大会上,莫洛村被授予中国名镇(村)。在大渡河畔,嘉绒藏族在这里延续着古老而神秘的东女国文化。走进丹巴嘉绒藏区,当地人会告诉你,“嘉绒”即“女王的河谷”,这里古时是东女国,国王是位丹巴美女。

三、法律法规相关要求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指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对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实行分类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历史建筑,应当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

第二章

古老村庄的现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春风吹来,嘉绒儿女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及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传统的建筑风貌、淳朴的人文环境等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作为蕴涵建筑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体的古村落随时都有毁坏的风险,为保护嘉绒儿女传承下来的厚重历史文化积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切实保护好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遗产和文化传统,走出一条保护古村落、建设新农村的和谐发展之路。

莫洛村是建立在农耕经济“天人合一”思想上的村落形态,强调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单体建筑、建筑群体组合、择地观念和空间形态都凝聚着前人的智慧与传统的科学精神,如背山面水的选址原则等等。

历史文化村形成不易,但破坏却轻而易举。完整的历史文化村、古民居幸存者甚少,其现状令人堪忧,在保护古村落中存在诸多问题。

某些文化村保护的不当方式

1、盲目拆旧建新,追“新”求“异”

2、保护意识淡薄,出现“遇村拆建,逢庄粉墙,凡路水泥化”千村一面的局面。

3、过度旅游开发,古村落受毁于商业化。

4、经费支撑短缺,缺少保护应急资金,一旦出现古建筑突发性破损,常常束手无策。

第三章

保护性维修建设方式

一、急需保护性维修的古建筑

1、丈波交:总面积360平方米,共5层楼,共15个房间。现状图:

2、翁都:总面积300平方米,共5层楼,13个房间,及周边修建保护性建筑围墙等。

现状图:

3、村内道路现状:

二、古建筑保护应适当增建一些配套基层设施

1、步游道共四条:

(1)亚恒-—八角碉,长约700米;(2)古鲁布——崩顶,长约700米;(3)半金布——丈波交坎下,长约460米;

(4)八托泽了里坎下——班顶布门口,长约740米。(5)步游道应设置行人休息点

2、增设步游道护栏。

3、原有的文化广场可适当增加面积

4、可增设厕所:2个,面积约20平方米/个。

5、每户配备垃圾桶一个,共约60个,步游道沿线配备垃圾桶,可配垃圾转运车一辆。

6、古树12棵,应挂牌保护。

7、可设置较为醒目的历史文化名村标示牌1个。

三、保护性维修建设

1、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技术领先、配套建设、永续利用的工作方针。

2、严格依法依规建设,参照国务院令第524号《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

3、安全建设为主的原则

古建筑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必定有不同程度的风化或损坏,切不可一味追求恢复原状,因以建筑是否安全作为维修的原则之一。这里所说的安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维修时施工人员的安全;二是主体结构的安全。与主体结构关系较大的构件出现问题时应予以重视。与主体结构安全关系较小的构件出现问题可少修或不修。有些构件即使与主体结构有关,也应权衡利弊,不要轻易下手。如果要想把它重新放平,必须拆下来重新归位,这样山墙底部就有一部分悬空了,反而会对主体结构造成影响。总之,制定修缮方案时应以安全为主,不应轻易以构件表面的新旧为修缮的主要依据。

4、不破坏文物价值的原则

古建筑的构件本身就是文物。将原有构件任意改换新件,可能使很有价值的文物变成了假古董。只要能保证安全,不影响使用,残旧的建筑或许更有观赏价值。古建筑的修缮应“修旧如旧”已成为法则。这个法则包含着下列原则:能粘补加固的尽量粘补加固;能小修的不大修;尽量使用原有构件;以养护为主。

5、风格统一的原则

经修缮的部位应尽量与原有的风格一致。补配的纹样图案应尊重原有风格、手法、保持历史风貌。

6、排除造成损坏的根源和隐患 在修缮的应排除损坏的根源和隐患,否则只能是“治表未治本”。在维修前,应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找出根源。在修缮的同时,排除隐患。如果构件损坏不大或无安全问题,甚至可以只排除隐患而不对构件做什么处理。常见的隐患有:雨水渗入造成的冻融破坏;树跟对砌体的损坏;潮湿和漏雨对柱根、柁头糟朽的影响;屋面渗漏对木构架的破坏;墙的顶部漏雨可能造成的倒塌,等等。

7、应以预防性的修缮为主

仅以屋顶修缮为例。屋顶是保护房屋内部构件的主要部分,只要屋顶不漏雨,木架就极不容易糟朽。所以修缮应以预防为主,经常对屋顶进行保养和维修,把积患和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8、尽量利用旧料

利用旧料可以节省大量资金。从建筑材料的角度看,有时还能保留原有建筑的时代特征。

9、古树名木挂牌保护

古树是莫洛历史文化名村有机的组成部分,应重点保护的百年古树主要为古柏树和古黄粱树,主要分布在村域中部,核心保护区周围,且有一处较为集中的古树林。应明令对名村内20年以上的树木一律禁止砍伐;对50年以上的古树要一律挂牌保护,并设文字说明,经观察可挂牌保护古树共12 棵。应专门设立护栏,禁止攀爬和折枝,更不允许砍伐,并随时监控病虫害的侵蚀情况。建立管养责任制和监督机制。一旦有虫害,要及时治疗和处理。

第四章 调研结论

1、莫洛村拥有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天人合一的宜人景色,通过对现存的古建筑的保护性维修建设,不仅可以挖掘莫洛村旅游文化内涵,传承和发扬古文化,宣传和推介莫洛村旅游品牌、促进莫洛村的保护性开发以及提高当地村民经济收入都具有很大的作用。

2、从政策上看,维修建设符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提出的“对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实行分类保护。”

3、经过丹巴人民的努力,特别是2014年度援藏干部的积极推动,莫洛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性维修建设项目已经列入中央2015年财政支持的项目。此举可改变丹巴县景区看点单一现状,展示丹巴县梭坡乡莫洛历史文化片区开发建设的良好形象,改善莫洛历史文化名村的人居环境。

篇2:丹巴县莫洛历史文化名村

1 临沣寨聚居传统特色景观的构成

临沣寨历史悠久, 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河水》中记载:“水 (石河) 经 (宝丰县) 城北复南, 沣溪自香山东北流入郏境, 至水田村。一由村南而北, 一由村北而东, 环村一周, 复东北至石桥入汝”。这里的“水田村”即为今天的临沣寨。村落的传统特色主要是由一系列要素通过一定的结构组成的, 临沣寨的传统特色主要由文化传统特色、村落结构、自然环境等组成。 (如表1)

1.1 姓氏聚居文化

临沣寨中朱姓姓氏居民占了绝大部分。传说其宗族为明朝万历年间有山西移民至张家埂, 最初, 朱家人以给这里的张家大户人种田编织芦苇为生, 沧海桑田, 200多年后张家倒日渐败落, 靠给朱家种地为生, “张家埂”由此更名为“朱洼寨”。临沣寨既是依托自然山水而建造, 同时也体现了姓氏聚族而居的村落传统, 是河南封建寨堡型建筑的典型代表。

1.2 盐商文化

清道光年间, 河南内地不产盐, 当时盐主要靠水运从沿海地区运往内地。朱家宗室朱紫贵、朱振南、朱紫峰依靠盐运业发家。清中期, 朱氏家族达到事业顶峰, 其中朱紫峰官居二品, 还当上了河南汝州直隶盐运司知事。朱氏家族一跃成为“郏之巨族”。朱氏三兄弟发迹后乐善好施, 多行善事, 兴办祠堂, 修筑寨墙, 施舍乡亲, 受村人尊崇。

1.3 寨门

寨墙在其东、南、西北各设一门作为通向村外的主要通道。门的位置按照八卦形制设置, 其中西北门上有红石门楣石扁, 刻有楷书“ (临沣lin feng) ”二字 (图1) 。字体丰腴浑厚, 气势恢宏。西北门因临着沣溪而得名, 这也正是今天临沣寨寨名的由来;南门叫“来曛 (xūn) 门”, 取自《诗经》“曛风南来”一句, “来曛”隐含着祥和美好, 喜庆大吉之意;东南门叫“溥 (柏) 滨”门, 取自“利溥渠之滨”之意。东西两门都不是正方向, 这样从寨墙外很难窥探到寨内详细的情况, 有利于军事防御。南门正面朝南, 平时很少开启, 据说是用于接待尊贵的客人。

1.4 寨墙

临沣寨依照河南传统的寨堡式形制而建, 整个村落被醒目的红色石砌的寨墙环绕, 故当地人又称临沣寨叫“红石寨”或“红石古寨”。寨墙为明代朱氏兄弟建造, 平面呈弯弯曲曲的椭圆形。寨墙上每隔1.5米有一个垛口 (图2) 。每个寨门上方都有红石水槽, 可以将水注入两扇大门上, 防止敌人火攻。寨墙上还有对外射击的高低不等的枪眼。寨周围有5座哨楼。临沣寨寨墙外是护寨河, 与红石寨墙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5 街巷

自然街巷是临沣寨主要的道路。寨内的街巷由各个院落退让形成道路, 街道的尺度较小, 多呈“井”字形分布, 村民沿街而居。主要道路沿东西主街横穿而过, 构成村落的骨架。建筑多为四合院式结构, 主房位于轴线端处。村落中间还有不少弯弯曲曲的小街道, 深入于套院之中, 用于联系各个院落。寨外的街巷沿护寨河向外展开, 主要为素土道路, 村落利用东高西低的地势系统的组织排水。

1.6 传统民居

临沣寨明清民居建筑保存完好, 寨内现有明代民居一栋3间、清代民居100余栋400多间, 建筑大多沿街, 多为脊坡式的瓦房和楼房。明代建筑在临沣寨寨内南大街北侧, 平面凹陷, 面阔3间, 五步架进深。临沣寨民居为清代传统的四合院式建筑, 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院落有二十多座。

在村内西段, 坐落着其中朱氏三兄弟的宅院, 体现了清代晚期的建筑特色。朱氏三兄弟的宅院中, 保存较为完整的是朱紫贵的宅院和朱紫峰的宅院。朱紫贵的宅院为三进院落。建筑沿中轴线布置。如 (图3) 。宅院呈狭长型, 进深较长, 院落布局严谨。正房最高, 均为砖石结构的二层楼房。二楼楼上两端的山墙上砌有用红石透雕成“”字形的窗户, 建筑装饰简洁。内敛而含蓄, 朴素而古雅。

朱紫峰在朱紫贵宅院的东边, 即被称作“汝河南岸第一府”的朱镇府 (图4) 。朱镇府系清代盐官的官宅, 占地2516平方米, 是一进五的四合院。宅院是大院套小院的结构。高大宽敞的会客厅、精美的石雕、木雕、彩绘可见当年朱镇府的华丽气派。朱紫云的宅院在在北大街东边, 被称作“棂子门”, 是一座一进二的宅院。整座宅院朝北, 建于清道光11年, 院内东西厢房为砖石结构的瓦房, 窗户下边是砖墙结构, 门窗及周边是木制结构, 门窗的装饰纹样精美。

1.7 建筑装饰艺术

临沣寨中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精美。有的门洞拱券上都雕刻精美图案, 十分美观;有的建筑装饰有小巧玲珑的木格子门窗, 有的房屋的山墙上方砌有精美的镂花窗户用以采光;有的立柱的基座上或柱绘有富有寓意的图案;有些房子的屋脊上砌有石雕麒麟、仙鹤等象征美好的祥兽, 以求吉祥, 五脊六兽形态各异, 神形兼备、惟妙惟肖。

2 保护中出现的问题

修建了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新建筑。临沣寨的居民具有一定的名城保护意识。在新建民居的过程中, 大多自觉的保存了传统特色, 采取建造砖木脊坡式的瓦房建筑, 他们认为周围都是坡屋顶的建筑, 建造平屋顶的建筑不好看, 但是在建筑的细部处理上仍有不协调的装饰出现 (如图6) 。的建筑在大门上采取了白色瓷砖的面材, 与周围环境不协调。

3 临沣寨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3.1 保护临沣寨的文态环境

村落的形成与发展与他的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村落中的村民、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有机体, 构成了村落独特的景观意

文资源 (文物, 地上、地下的遗址) , E (Environment) 指保护区的整体环境风貌 (文态和生态环境、传统格局等) , D (development) 指保护区的协调发展[2]。

3.2 尊重村民传统习俗, 保护传统的生活方式

村民的是村落的主体, 村民的生活方式、民风民俗也是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村落的灵魂和村落文化延续的根基。21世纪, 随着世界文明的交互和经济的加速发展, 文化村镇的现代化过程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趋势。在临沣寨中, 村落的空间聚落结构已落后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生活习惯, 限制了村落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保护历史文化名镇 (村) , 必然要使村镇的空间结构符合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文化。在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过程中, 任何迫使村落居民拘泥于保守的生活模式的保护策略, 或者人为的阻止外来文化的干扰保护策略都是文化的策反, 是难以长久持续的。所以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 一方面要顺应文化物种自然演替的规律, 另一方面要保护村镇的历史文化, 为子孙后代留下历史的地标。

参考文献

[1]左满常, 白宪臣.河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4:80-81.

篇3: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关键词:利克村;巍山县;古民居;历史文化

利克村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无积雪,夏无酷暑,气候温凉,年降雨量726毫米,年平均气温15.5度至16.4度左右,无霜期255天左右,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村庄建在依山伴水的一个小山冲中,村后是一年四季绿阴葱茏的云南松,微风轻抚,松涛悦耳。村北有自然形成的水塘,清澈见底,游鱼可数,还有浇园洗衣之便。村庄周围竹丛、香樟树、楸木等环绕,绿影婆娑,景致迷人。近年来,庙街镇小春生产时节以利客村为中心连片种植万亩油菜,花开时节,自成一景,吸引了众多游人竞相观赏。

一、厚重的历史文化遗存

(一)古建和遗址

1.利克村土主庙

土主崇拜是巍山彝族原始宗教中祖先崇拜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土主是彝族祖先崇拜的产物,为本民族或家族的保护神。彝族把真正能代表本民族气质和精神的、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深受公认的历史人物尊为“土主”,把他神化并崇仰膜拜,至今影响深远。彝族的土主崇拜习俗在这里得到保护和传承。

2.郑氏宗祠

郑氏宗祠隔箐与民居群遥相呼应,始建于明代,现存建筑为清光绪重建,民国时又做过维修。宗祠座西向东,一进院,院落宽敞,现存大殿及照壁。每年正月初二的祭祖习俗一直沿袭和传承。

3.郑学祖宅

这是村中郑氏第十四代子孙于清末建盖的老屋,是一栋由四合院和三房一照壁相连的建筑。一百多年前,房主人和村中其他几家养马人组成的马帮,在茶马古道上披星戴月,行走奔忙,有了一些积蓄后,请了巍山有名的工匠建盖而成。这和巍山历史上是茶马古道重镇又有了一些联系。

4.郑辉祖宅

郑辉祖宅建于清光绪末年,座西向东,为三房一照壁格局。由大门、圈房、照壁、主房、两耳和两厢组成,均为重檐硬山顶,明间走廊为卷棚顶。房主人郑徽祖饱学多才,尤精于书画,曾在蒙化劝学所任职。北厢房二楼存木刻对联一幅,明间的六扇隔扇均存有书画作品,三扇为书法,三扇为绘画,均系房主人杰作,观之,可见主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二)村落与民居

1.村落风貌与格局

利克村前有阳瓜江,后靠青山,民居群依山势逐步递升,天然地形成上、中、下三排,东南西北各建有一道栅门,民居既为一个整体又相对各自独立,颇有营寨之感,这自然与村落形成时的历史背景有关。民居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精巧,结构合理,极富特色,构筑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对于风水的利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古村还注重人文精神的铸造,其建筑院落造型古朴,外型素雅,做工精细,装饰彩绘简洁大方。

2.民居建筑特色

村中较完整地保存下来34座传统的木构架庭院式住宅。中心庭院式建筑以木构架房屋为单体,依地势在南北或东西的主轴线上建正房,正房前面左右对峙建厢房,形成次要的东西或南北向轴线。较大住宅可沿纵轴线设两个、三个以至多个这种“一正两厢”,形成多进院 。正房的间数是奇数,而且明间宽于次间,门开在明间,以突出中轴线。正房无论在尺度上、用料上、装修的精致程度上都大于、优于其他房屋。长辈住正房,晚辈住厢房,妇女住内院,来客和男仆人住外院。

村内民居建筑最大的特点是传统规范与高度灵活建筑手法的综合体。除了上述的特点外,民居建筑很注重天井,天井是建筑体与空间渗透的主要媒介,也是主人赏花、观鸟、休闲的生活场地。

二、村落传统历史风貌特色

(一)历史悠久

利克村村落的形成,几乎与明代军屯历史同步,与明王朝建设开发云南有关,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这对巍山明清古城的保护和研究,对巍山星罗棋布的汉族村庄的形成和历史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二)传统风貌保护完整

几百年过去了,利克村传统风貌依旧保存完整,没有一点现代建筑参杂其中,这是传统村落保护的最难得最大的亮点。村中的几条古巷幽深,34座宅院幽静,古井栅门,传统木构架,青瓦屋顶,土基砌墙,淡墨彩绘,照壁成景,形成村落建筑文化完整的体系。

(三)建筑艺术是传统建筑的典范

利克村的建筑,从村庄格局到每户宅院的布局,小到天井花台,门窗的装飾,处处透出实用和精致。其建筑艺术和手法,对其他传统村落的保护都可提供极其宝贵的素材,彰显出中国传统建筑无穷的艺术魅力。

(四)农耕文化丰富厚重

利克村至今还是传统的以农耕为主的村庄,几百年来围绕农耕社会形成的诸多的生产生活习俗,民间工艺、民间故事,谚语等还在传承,有的已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的还一直是人们日常行为和处事的准则,这也是需要人们“记住乡愁”最重要的内容。只要食物的生产方式不改变,农耕就存在,以土地为中心的传统村庄就存在,依附于农耕的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就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

(五)多元文化并存

巍山是彝族回族自治县,各民族共同创造丰富发展着巍山的历史文化。利克村北面就是唐代以彝族为主建立的南诏政权建筑的第一座都城遗址——山龙 山于 图山城址和东面的蒙舍城遗址,还有佛道和彝族原始宗教信仰并存的天摩牙寺,逢庙会,村里人都虔诚地去祈祷和祭祀。村中除了有郑氏宗祠外,还有供奉南诏第四代王皮逻阁的土主庙,祭祀郑氏先祖日是全村人的盛会,祭祀彝族土主仍然是全村人隆重的节日,形成了多元文化相交、相融的现实。如此,中原文化的千古风流和边地文化的绚丽多姿,构织成利客村多元文化的绚丽篇章。

五、结语

篇4: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过程框架研究

在当今世界现存的历史文化遗产中, 我国的历史文化名村无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历史文化名村的提法是我国特有的, 国外一般称为古村落、历史小城镇, 并将古村落、历史小城镇归为历史地区的一部分。当代我国历史文化名村在保存数量、分布范围、种类、特色、历史文化价值上, 都是其他国家难以媲美的。开展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工作, 就是为了在更大范围内保护先人为我们留下的这批宝贵遗产, 以促进我国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二、国内外历史文化名村的探究

(一) 国外历史文化名村的研究综述

国外很早就注重对包含丰富遗产的众多历史小城镇、古村落进行保护, 如1964年通过的《威尼斯宪章》, 就明确指出文物古迹“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 而且包括能够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于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通过的《关于保护历史小城镇的决议》、《关于小聚落再生的Tlaxcala宣言》、《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以及90年代的《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宪章》等一批重要的历史文献, 均对如何保护和继承历史文化名村提出了极有价值的措施和建议。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等国, 都纷纷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历史

(二) 国内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实践

我国的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 其保护规划实践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80年代。这时期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主要是由城市规划领域的相关学者倡导和发起的。80年代初期, 阮仪三主持并开展了江南水乡古村镇的调查研究及相关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 开辟了我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研究的先河, 为以后各学科开展相关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90年代。这一时期, 在规划学者继续深入研究的同时, 建筑领域的学者也加入进来, 如彭一刚先生关于传统村镇聚落景观的研究, 陈志华组织的古村落乡土建筑的研究, 单德启先生组织的关于贫困地区改造的研究等。不少地方政府陆续进行了历史文化名镇的命名和保护工作。一些历史文化名村内保存较完整的传统民居建筑群, 相继被列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3.21世纪。随着2000年“皖南古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相关法律的颁布, 以及2003年历史文化名村的命名, 我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进入飞速发展时期, 历史文化名村的形成演变、保护发展等方面研究不断深人,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已经成为学术领域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三、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过程框架

虽然国内关于历史文化名村的研究在相关领域都取得了丰厚的成果, 但是在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发展方面却出现了种种问题。主要有重申报、轻维护;重开发、轻保护;重旅游建设、轻历史文化等。随着保护工作的进行与实施, 在保护历史文化名村的过程中暴露的深层次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保护历史文化名村的过程就如同城市设计实践过程, 也是一个二维的过程理论。它包括物质性过程与社会性过程两大方面, 前者是强调对规划空间的设计实施, 后者是强调对保护过程的社会性保障。就如同田宝江提出的, “在我国以往的规划实践中, 普遍存在着注重物质形态规划, 对可行性分析、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的问题”。物质性过程是一个目标明确的时序性过程, 可以认为是直线发展。而社会性过程是保护过程广度方向的发展, 是横向发展, 体现出对物质性过程的支撑、维护、保障的作用。物质性过程与社会性过程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作用机制的维系, 社会性过程应在物质性过程之上, 它是物质性过程运行的前提和保障, 在一定意义上决定和产生了物质性过程并贯穿始终。物质性过程反映到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过程中体现为名村保护规划及其实施, 社会性过程反映到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过程中体现为名村保护运行保障体系。

综上, 可以得出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过程框架为物质性过程与社会性过程两个维度的有机契合。内容涉及保护规划及其实施、名村保护运行保障体系两个部分 (见图1) 。

四、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过程存在的问题

纵观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过程出现的问题, 基本都来自于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过程框架中的物质性过程与社会性过程。归纳主要有两大深层次问题:第一, 保护规划失位 (物质性过程) 。第二, 运行保障体系的缺乏 (社会性过程) 。

(一) 物质性过程——保护规划失位

1. 专项规划的制定水平有待提高

历史文化名村专项规划的制定水平有待提高, 可操作性不强。根据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村) 评选办法, 评选为历史文化名村条件之一就是必须有经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保护规划。但从时间来看, 各地规划制作水平参差不齐, 有些规划将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等同于一般的旅游资源, 只注重旅游经济增长的指标, 而忽略了生态环境与遗产保护的制约指标;有些规划原则性与指导性内容较多, 而具体化的、可操作的内容比较少;有些则对历史文化名村的文物保护、居民比例、建筑功能、旅游模式分析等缺乏有力的科学分析, 对历史文化名村的各种资源的保护利用缺乏有效的论证, 对历史文化名村如何实现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缺乏针对性的政策。

2. 与其他规划的衔接

历史文化名村专项规划与名村所在地的城乡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不够, 各类规划之间甚至出现内容矛盾、不相协调的现象。这都促使在保护历史文化名村的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

3. 规划执行有待落实

历史文化名村专项规划有待加强落实。目前多数规划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重视规划过程, 轻视规划实施的问题, 不少规划编制花费了大量的物力、财力和人力, 但只要被评审验收, 多数便被束置高阁, 难以真正按规划内容实施, 而规划编制单位一般也较少提供持续跟踪和后续服务, 规划只是停留在纸面上难以继续。

(二) 社会性过程——运行保障体系的缺乏

目前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过程存在的问题不是仅仅通过对保护规划实施单一的物质性、技术性过程的研究就能解决的, 必须“追根求源”, 全面、整体的探究名村保护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的缺损——运行保障体系的缺乏。为何定位为运行保障体系?体系是各个内部要素的总和;保障反映了保护规划实施主体和实施内容的新的发展趋势, 从政府主导型向多元利益集团参与过渡;运行体现在时间维度上关联性状态的演变, 强调名村保护是具有连续决策特征的整体渐进过程。

经过对国内外历史文化村镇、古城保护的实践研究整理, 结合国内实践保护的案例, 笔者认为名村保护运行保障体系主要包含四个要素:法律体系、组织机构、评价体系及公众参与。

1. 法律体系——权利的保证

历史文化名村只有通过立法才能实行有效的保护。欧洲国家的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之好, 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法律制度的保护。自二战以后, 欧洲国家在城乡居民自愿保护运动的驱动下, 先后制定了城市和乡村的保护条例, 也同时产生了城镇与村落的保护制度。无论是《雅典宪章》还是《威尼斯宪章》, 都为欧洲国家文化环境保护运动的立法依据。因此,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 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措施作保障。

我国有三部国家法规和技术标准明确涉及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保护内容。按公布生效的时间排序, 第一部是2005年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虽然其标题涉及的是名城, 但在其总则第1.0.9条中明确规定:“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规划可依照本规范执行”;第二部是2007年的《镇规划标准》, 其中第13章标题即为“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最晚且最权威的一部, 是2008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这三部国家法规和技术规范, 均涉及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内容, 其他的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国文物古迹准则》, 以及一些法律、法规、行业条例, 如《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关于加强和改善世界遗产管理工作的意见》、《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一些地方性的法律法规。

但是某些制定的法规措施都具有条例重复、定义不清、实施困难的问题, 没有引入国际上保护规划的新观念新方法, 与迅速发展的名村保护不相适应, 出现了有法不依、有法难依的局面。总体来说, 存在四个方面的缺陷:

(1) 这些法规虽然对历史文化名村的法律体系的阐释相对比较完整, 但是不能涵盖关于名村保护的所有内容。如对于原生态以及自然景观的保存, 各个法规就很少涉及或者表述较为宽泛。而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几乎很少。而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镇规划标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三部法规也会出现一定的矛盾。比如, 对于保护区划的定义三个法规就不完全相同, 给基层人员在编制、管理和实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时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困扰。

(2) 这些法规文件涉及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不足, 可操作性有待加强, 现行的法规文件内容往往以明确保护的对象、保护的内容与方法为主, 而对历史文化名村运行过程中具体管理操作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不够明确, 如保护、管理、监督的机构设置, 保护资金的来源和利用方式无具体内容, 违章处罚措施等规定的过于宽泛, 容易造成执行不力, 甚至错误执行的后果。

(3) 在微观上, 针对具体名村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和管理条例。与历史文化名村相关的规定分散于由国家到地方的多个法规条例中, 彼此缺乏衔接, 在实际工作中常造成混乱, 容易被缺乏保护意识的机构或个人钻空子, 造成传统风貌的破坏。目前我们的工作还停留在确定保护的内容和范围方面, 这可以说只是保护立法工作的基础。尽快制定、完善保护的法规条例, 包括更科学具体的保护规划编制办法, 针对具体名村的保护条例、规划管理条例与实施细则等都是保护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

(4) 在宏观上, 对保护工作的开展没有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必须通过政策加以引导。特别是现阶段, 由于我国尚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 经济较为落后, 国家提供的保护资金有限, 对保护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制定相应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针对目前的国情, 我们急需的政策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明确保护工作的主体, 鼓励社会参与;二是制定资金收集渠道, 保证一定的投入。

2. 组织机构——管理的主体

我国历史文化名村实行的是多元化、多层次的管理体制。主要是由纵向的专业管理部门与横向的地方政府部门相结合组成的历史文化名村的基本管理模式。但笔者认为这种模式的管理效率还有待提高。

(1) 历史文化名村属于国家所有, 但实际上主要采用的是属地化管理体制, 只在必要的情况下成立相应的行政管理机构, 如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文物管理委员会、国家森林资源委员会等等, 代表国家资源所有者实施管理权。这就导致地方各级政府成为了历史文化名村的实际管理者。因为其管理体制也是为了适应其地方经济发展为设定的, 一些政府或盈利性的企业可能将国家的资源作为谋利的工具, 将名村资源承包开发, 分片经营。

(2) 中国的历史文化名村管理实行的是多头管理, 缺少专门的管理机构。虽然有众多的管理机构, 但是缺少能为历史文化名村负主要责任的机构。从国家层面上, 名村中的文化遗产应该由国家文物局系统管辖, 自然遗产应该由建设部系统管理, 而遗产委员会却又设在了教育部;从地方的层面上, 历史文化名村根据其资源的状况, 分别归建设、林业、环保、文化、宗教、文物、旅游、地质等部门行使管理权。各部门所依据的基本思想、社会环境、法律支撑、目标等各不相同, 导致在管理历史文化名村时出现法律法规不明, 管理工作效率较低, 互相扯皮的现象。

(3) 不少城市没有真正把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文化名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主动纳入城市发展规划, 没有做好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与文物保护专项规划的衔接工作。应该完善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备案制度, 并定期对上述规划审查结果予以公示。在相关建设项目的审批过程中, 应充分听取当地民众的意见。

3. 评价体系——技术化手段

现行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评价体系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制定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村) 评价指标体系 (试行) 》。该评价体系在分析名镇、名村内涵和价值特色的基础上, 对保护评价指标影响因子经行遴选, 并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镇为案例, 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名村保护评价指标框架。指标体系分为价值特色和保护措施两大类, 总共13小项评价指标。可以说该指标体系已经相当成熟与完整, 但笔者通过对历史文化名村的研究, 以及对其他评价体系的理解, 提出两方面思考:

(1) 评价内容应该是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结合, 只有以定量评价为基础, 以定性评价为主导, 才能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体系更合理、更深入、更系统、更全面。评价体系由客观评价成分和主观评价成分组成, 其中客观评价成分主要以定量评价为主, 主观评价成分是定量和定性评价的结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村) 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以客观评价为主体, 主观评价的内容涉及过少。笔者认为主观评价体系能更紧密地和评价主体本身的性质联系在一起, 主观评价标准表现出来更多的是评价主体的隐性心理标准, 这些心理标准却又是以行业标准为背景, 并混杂着评价主体的职业标准、专业知识、时代背景等因素, 是具有地域差异的社会心理标准。笔者认为可以对指标体系进行主观内容的补充。例如, 涉及的主观成分可以有历史建筑的风格、工艺价值、建筑的完好程度、建筑的安全性、材料的典型性、街道肌理、空间布局的丰富性、排水消防系统的完整性等等。

(2) 区分“评价”和“评审”的差异。“政府主导型”的特征, 使得管理机构模糊了“评价”和“评审”的概念差异。“评审”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 只存在于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的某些环节, 具有制度上的强制性;而“评价”应该鼓励包括政府、开发商、规划者和公众在内的多元主体的介人, 评价成果是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策略和规划实施的依据, 评价从管理上讲应该是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的有机结合。

4. 公众参与——民主化制度

公众参与的目的就是构建一种公众参与的方法来对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过程行使监督、决策、引导的作用。寻求更大范围意见征询, 保障保护过程中利益取向的公正公平, 也应该成为历史文化名村运行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要素。

公众参与在国外开展时间较长, 方式众多。在近代工业革命以后, 社会民主化思潮愈演愈烈, 西方普遍采用了公众咨询、公众论坛、设计研讨, 甚至成立专门的评审委员会行使一部分政府管理职能。而我国在对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过程中。公众参与应该做到以下两方面内容:

(1) 公众历史环境意识的培养。生活于历史文化名村中的居民的历史环境保护意识, 对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至关重要。许多古村落民居与建筑的损毁,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历史环境保护意识所致。

上世纪60年代, 在日本各地民众提出了“通过保护才能达到真正开发”的口号, 掀起了首次的公众自觉保护环境运动。70年代, 居民们首先是针对环境问题掀起保护运动, 然后把历史环境的破坏作为现代环境问题的主要课题。1973年日本文化厅组织了“自然村落城镇保存对策研究协议会”。1973年到1976年, 居民们成立了各地村镇保护会。1974年“全国村镇保存联盟”成立, 明确以“乡土城镇的保存和更加优美生活环境的创造”为目的, 决心恢复美丽的乡土环境。1976年, 妻笼等七个地区率先被确认为“重要传统建筑物群保存地区”, 标志联盟组织走上正规化。可以说, 日本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 首先得益于居民的历史环境保护运动, 保护运动则加速了政府的立法进程。中国村民的历史环境保护意识还远没有达到对其潜在价值的认识, 所以必须加强对村民历史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2) 提倡共同保护。政府、社会和公众都有责任对历史文化名村进行保护, 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 因此应该变政府“主导保护”为全社会“共同保护”。民间团体还要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到保护活动中来, 从学生时代起就开始对公众进行保护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让年轻人理解和认识保护历史环境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作用, 使当地居民对生活在历史环境中享有自豪感, 并把保护遗产环境作为应担负的责任;要建立保护实施及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制度, 让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都能自觉参与到保护历史文化村镇中来。着重利用好乡规民约, 通过乡规民约的制定, 使村民认识到保护这些古建筑和历史风貌街区, 就是保护我们子孙后代永不枯竭的的历史资源;要动员村民对游客进行宣传教育和监督, 尽到保护的责任。为避免形成“重申报轻保护”的局面, 对已获得历史文化名村称号的村庄,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将建立跟踪监测制度。

五、结语

在我国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确实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 文化遗产原真性在降低, 传统民俗文化在衰退, 自然生态环境在恶化, 归根结底就是物质性过程 (保护规划及其实施) 与社会性过程 (名村保护运行保障体系) 上存在的问题。因此探索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过程框架, 将对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摘要:在我国现存的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中, 历史文化名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古村落数量众多, 分布广泛, 历史文化价值高, 享有“传统文化明珠”的美誉。因此, 历史文化名村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然而,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的现状却令人堪忧, 部分历史文化名村遭到破坏, 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过程框架对其进行保护。本文全面论述了建立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过程框架的构想。对保护历史文化名村的过程中存在的物质性过程 (保护规划及其实施) 与社会性过程 (名村保护运行保障体系) 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希望此研究能对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阮仪三.历史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2]赵勇.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3]朱晓明.历史环境生机——古村落的世界[C].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2.

[4]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社, 1994.

[5]王卡, 曹震宇.城市设计过程保障体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6]阮仪三, 肖建莉.寻求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赢"之路[J].城市, 2003 (6) .

[7]赵勇, 张捷, 李娜, 等.历史文化村镇评价指标体系的再研究——以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名村) 为例[J].建筑学报, 2008 (2) :64-69.

[8]赵勇, 张捷, 章锦河.我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内容与方法研究[J].人文地理, 2005 (1) :68-74.

[9]王景慧.历史地段保护的概念和作法[J].城市规划, 1998 (3) .

篇5: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燕坊

有着800多年悠久历史的燕坊古村,坐落在赣江边的一块台地上,面朝赣江,背倚后龙山,山环水抱,古村的选址深合传统风水原理。燕坊的先民们充分利用紧靠赣江之便利,乘舟而下,经长江至四川、湖广、江浙等地进行商业贸易。他们凭着自己的勤奋和守信,创建了诸多名噪一时的商号,同时也赚取了丰厚的财富。他们带着经商积累的财富回到家乡,延请各地有名的工匠,起屋造舍,精雕细刻,造出了一栋栋形式各异的建筑。燕坊现保存有明清建筑102处,以民居为主,宗祠、书院、门坊、古井、照壁、池塘错落其中,堪称内涵丰富的庐陵民居博物馆。中国民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浩对燕坊民居的独特风格赞赏不已。他说,燕坊的民居既不属于北方四合院,也不属于江南天井式类型,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个独立体系。这种民居的个体内部不设天井,而是把天井推到外面,成为天井院形式。

村中最有气势的建筑要数20栋大院。20栋民居分3排横式排列,整个大院长120米,宽65米,总面积7800平方米。院内巷道纵横交错,大院只设三个出口,俨然一个自成体系的城堡,彰显出村中望族的人丁兴盛和威严。

燕坊建筑中做得最精美的当属司马第、大夫第、资政第等官宅府第。这些建筑既坚固实用,又精致美观。它们一般在中轴线上开设大门,进大门为大开间厅堂,厅堂上部为宝壁,大门上方设藻井,藻井前方设天眼,大厅两侧为厢房,厢房前设隔扇或屏风。屋内外到处可见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砖雕,以及富有艺术气息的楹联。燕坊人讲究一年做房,三年雕刻。看过燕坊雕刻的人,一定会觉得此话不虚。雕刻的图案有人物花鸟、四季风光、传说故事,工艺精湛,栩栩如生。楹联的内容大都体现了儒家思想,如“家风端自守;天命不言欺”“礼以明心乐可照德;治能用事仁足爱心”等。楹联的书法也是诸体兼备,各具特色。更可贵的是,许多屋内还保存了成套的古家具,有香案、茶几、太师椅、长寿床、衣橱等。

门坊是燕坊建筑中的一大亮点。“字水潆洄”门坊位于“麟凤院”左侧,依水而建,寄托着屋主人期望子孙繁衍、后代兴旺的美好愿望。“水木清华”门坊上的字体和北京清华大学“水木清华”四个字如出一辙。“青阳绚彩”门坊,砖石结构,雕刻和彩绘十分精美。

燕坊的古建筑很讲究风水,屋前大都建有照壁。其中位于王氏宗祠前的照壁,长22米,高9米,掩映在高大的古樟中,气势威严,被称为“江南第一照壁”。

篇6:丹巴县莫洛历史文化名村

一、近年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回顾

自1982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 由于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以及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的地方历史文化名城、村镇、街区保护工作的开展,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主要表现在:

(一) 通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评选, 建立和完善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体系

1982年以来, 国务院先后公布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10座, 我部和国家文物局先后公布了四批共25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已达529个, 基本形成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体系。为加强各地历史文化名镇 (名村) 的交流与合作, 我部还先后在山西碛口和安徽黟县召开了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研讨会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联谊会, 起草了《碛口宣言》、《黟县宣言》, 强调了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保护好历史文化遗存的理念。

(二) 出台和制订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规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

继2002年《文物保护法》颁布后, 我部和国家文物局一直致力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政策和法规的完善工作。在2003年我部会同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制定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村) 评选办法》基础上, 2007年正式出台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指标体系》, 为名镇 (村) 申报评选和实施动态监管提供了技术依据, 并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村) 评选时得到了实际应用。为了加强对历史建筑比较集中的历史文化街区和优秀近现代建筑的保护, 我部于2004年发布了《城市紫线管理办法》, 主要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的划定、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等进行了规定。针对一些城市在旧城改建中拆毁名人故居及老字号等优秀近现代建筑的情况, 我部于2004年印发了《关于加强对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规划保护的指导意见》, 该指导意见对优秀近现代建筑的划定和颁布、规划编制、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等提出了要求, 同时, 2005年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对历史文化名城、街区的保护规划编制内容与方法进行了规定。

近年来, 我部陆续启动了一系列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研究课题, 开展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办法研究》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办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实施办法》等管理办法的研究,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出台后的配套规章, 进一步细化和指导各地的保护管理工作。

(三) 及时发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中的问题, 严肃查处和纠正各地破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行为

福州的三坊七巷是福州市现存明清建筑集中的地区之一, 是福州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上世纪90年代, 福州市曾经准备将三坊七巷交给开发商进行改造, 拆除历史建筑修建高层建筑。在专家的呼吁下, 我部及时约谈福建省和福州市的有关领导, 要求立即制止拆除行为, 强调在三坊七巷的保护中要坚持政府主导、居民参与的方式。福州市后来改变了原来的决定, 使得三坊七巷得以保留。在福州城市总体规划以及三坊七巷详细规划的编制中, 我部均委派专家进行了专业指导。几年前, 专家反映成都市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宽窄巷子正进行拆除。接到来信后, 我部领导立即与有关专家赶赴成都, 向成都市指出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及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市政府听取了我部的意见, 停止了拆除活动, 抢救了部分真实的历史遗存, 使宽窄巷子成为成都市仅存的历史文化街区。近年来, 我部还会同国家文物局先后对南京、天津、洛阳、开封等历史文化名城破坏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行为进行了查处, 有力地挽救了一批濒危的历史文化遗存。

(四) 加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 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从2003年开始, 建设部先后投入近200万元资金, 用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在加大部内资金投入的同时, 还积极争取国家资金的支持,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基础设施改造和环境整治。“十五”期间, 国家财政共补助历史文化名城7500万元的专项资金, 支持了近40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 地方政府积极进行了资金配套和保护项目的建设实施, 既明显改善了街区内居民生活条件和周围环境, 又提高了地方政府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在抢救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 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十一五”期间, 我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文物局共同编制了《全国“十一五”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设施建设规划》, 国家共投入资金9.8亿元, 专项用于178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基础设施改造和环境整治工作, 目前此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五)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已受到普遍重视, 成为各地推进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时, 提出要“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 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也予以保护”, 不少地方政府开始加强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命名和保护工作, 如江苏省的周庄、同里, 浙江省的南浔、乌镇, 重庆市的双江、涞滩, 上海市的朱家角, 云南省的凤羽等镇分别被公布为省 (市) 级历史文化名镇。在命名的同时, 各地相继组织开展了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江苏省人大于2001年出台了《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和名镇保护条例》, 加强了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法规建设;山西省人民政府于2004年下发了《关于加强历史文化名镇 (村) 保护的意见》, 提出了名镇 (村) 保护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山西、河北、福建、北京等省市开展了历史文化村镇的普查工作, 通过摸清家底, 抢救性地保护地方的优秀乡土建筑。

(六) 建立健全了派驻基层的规划督察员制度, 及时纠正了部分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做法

我部积极推进派驻规划督察员制度的建立, 从2006年开始先后向51个城市派驻了四批城乡规划督察员。目前, 由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都有我部派驻的城乡规划督察员。城乡规划督察员在支持、帮助和监督地方严格执行国务院批准的城市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区保护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驻西安的督察员及时发现和制止了在西安清真大寺文保单位建设控制地带违规建设办公大楼的行为;驻昆明督察员针对昆明官渡古镇、晋城古镇没有划定紫线, 导致违法建设出现的情况, 及时提出督察意见, 昆明市正认真整改;驻桂林督察员及时制止了某开发商拟调整处在漓江风景名胜区保护范围内地块控规进行房地产开发的行为;驻广州督察员及时向市政府发出督察建议, 使得即将被拆除的广州新河浦历史文化保护区2栋保护建筑得以保留。通过事前、事中的监督, 派驻各地的督察员针对违法违规行为及时下发督察建议书和意见书, 有效地遏止了许多处于萌芽状态的违法违规行为。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颁布以后各地做了大量工作, 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是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认识不到位, 保护意识薄弱。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的领导对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缺乏认识, 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对立起来, 在工作中重建设, 轻保护, 没能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二是依法行政力度不够。一些地方不严格执行保护规划, 随意修改保护要求, 结果导致部分古城的历史格局被破坏;历史文化街区被挤占, 有些名城内甚至已无一处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周围的历史环境被破坏;一些地方在建设中拆毁了一些尚未列入保护等级的历史遗迹。

三是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滞后。一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由于经费所限, 没有及时编制保护规划, 在保护整治和建设发展中缺少必要的依据。在保护中往往只注重“点”的保护, 而忽视对历史环境的整体保护, 导致整体风貌被破坏。

四是保护资金不足, 对历史建筑缺乏定期的维护。名城中历史文化街区内人口密度过大, 基础设施落后, 建筑年久失修, 居民居住条件差。由于保护专项资金配套不足, 这类地区的建筑或处于消极保护的状态, 或交给开发商进行建设改造, 由于商业利益的驱使, 其结果往往毁坏了有价值的历史遗存。

五是“旅游开发性破坏”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部分历史建筑逐渐丧失其历史原真性, 建造了一批毫无历史文化价值的假古董。某个地方, 为了拍电视剧, 竟然把原来单独的历史建筑全部打通串起来作为拍功夫片“飞檐走壁”的道具背景。这些做法, 实际是将十分脆弱的文化遗产作为普通的旅游资源开发, 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毁坏了真实的历史遗存, 造成了“开发性破坏”。

六是历史文化资源信息档案亟待建立。不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对自身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底数不清, 对资源的种类、数量、年代、工艺、材料等基本信息没有建立档案, 导致在保护管理中缺乏科学的安排, 影响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我们必须要正视这些问题, 讲问题比讲成绩更重要, 这有助于我们保持清醒头脑, 提高贯彻和落实《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紧迫性和积极性。

二、充分认识《保护条例》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

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 是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对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依法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 有利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与管理

《文物保护法》、《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 为历史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确立了法定地位, 《保护条例》的及时出台, 则分别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保护规划的编制、保护措施等多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提出了名城名镇名村的基本条件, 解决了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谁来管、管什么、如何管等方面的问题, 这对于正处在城镇化进程中名城名镇的保护和新农村建设中名村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二) 有利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传承延续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经济社会和城乡建设取得了巨大发展, 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的同时, 也存在着一些地方绵延久远的历史文脉正在被无情割裂, 一些古老的城市、村镇不同程度地受到现代建设的侵袭, 传统风貌和历史格局受到一定程度地破坏等问题。《保护条例》强调了对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的整体保护, 以及名城名镇名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三) 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培育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我国在漫长历史进程中, 遗留和保存下来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 是城乡社会发展、民族地域文化融合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真实载体和历史见证, 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重要精神纽带。《保护条例》的出台, 不仅有利于传承历史文脉、发展先进文化, 而且对于增强人民群众对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自豪感, 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充分发扬和展示我国传统文化, 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人民群众世世代代生活的场所, 但由于形成年代久远,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落后, 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的需求。因此, 在保护历史遗存的同时, 逐步改善名城名镇名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保障原住民的人居环境, 这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下一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主要任务措施

针对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面临的问题,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 结合各地保护实际, 探索出适合地方特色的思路和措施。总的要求是, 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坚持科学规划、保护为先、合理利用、加强监管, 努力实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健康持续发展, 促进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一) 进一步加强宣传, 提高贯彻落实《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自觉性

必须清醒地看到,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每年新建的建筑占世界新建建筑总量的40%以上。大规模建设将不可避免地对原有城市和村镇历史风貌、历史空间格局保护带来巨大的挑战, 如果在这个时候不采取有力的措施, 保护好先人们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 就要犯历史性的错误。一些地方在短期利益的驱驶下、在“三年一大变”的强烈诱惑下盲目建设, 对城市的历史风貌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许多人对字画瓷瓶等古董十分珍惜, 而对历史建筑、千年古镇以及几百年的村庄被破坏甚至毁灭熟视无睹。这样做实际是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毁坏了宝贵的历史遗存。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要多做一些实事, 少喊空口号。哪里有破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行为, 就应当坚决制止。许多老专家不顾自己年老体弱, 还在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奔走疾呼。我们每个人都要向老专家们学习, 要挺身而出、仗义执言, 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尽责尽力。

(二)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培训工作

要加强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培训, 特别是加强干部的培训。现在的干部培训班很多, 但很少有涉及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内容。我们国家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 尤其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 独树一帜, 非常有特色, 应该很好地传承。可是一些地方的领导到国外考察, 看到的宽马路、大广场和西洋景, 不加思考, 完全照搬。结果建的建筑不是歪着脖子、就是裸着身子, 非常难看, 而自以为美, 这种现象在不少城市到处可见。照这样下去, 我们的后人看到的城市将充斥着世界各国风格的建筑, 但唯独没有中国特色的建筑。为了使市长、县长、乡镇长的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意识进一步加强, 在我部与中组部联合举办的市长、县长培训班上, 将继续把遗产保护相关内容列为必修课程。我部还将继续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 不定期地举办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培训班。通过培训, 提高领导及专业人员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认识, 并掌握保护的正确方法。

(三) 要防止在旧城改造和村庄整治中大拆大建

当前, 我们面临非常严峻的问题就是各地的村庄撤并。村庄的撤并, 表面上看可以把宅基地腾退出来改为建设用地, 但却忽视了一个问题, 即村庄的发展和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三者之间相互平衡的产物。同时, 在村庄中有劳动人民建造的各具特色的乡土建筑;还有一些村庄, 记录着历史的变迁和重大历史事件。这些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一旦毁坏, 无法挽回。有一位同志写了本名为《再造乡村风貌》的书, 如果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历史空间和风貌不去保留, 各具特色的乡土建筑和历史建筑不去保护, 如此“再造乡村风貌”还有意义吗?不要以所谓节约耕地为名, 强行推进农村城镇化, 农业工业化, 强迫村庄搬迁, 农民集中居住, 甚至把农民自家养的牲畜都统一圈养起来。这样做貌似节约了耕地, 貌似能够改善群众生活, 貌似改变了农村的落后面貌, 实际上会造成巨大的能源和资源的浪费, 造成原有农村的农业生产关系、社会资本的破坏, 造成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 是不讲科学发展观的做法。

历史遗存、传统风貌和历史空间格局要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中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也要改善。但这些改善必须在保护历史建筑、保护历史空间格局的基础上进行, 不能搞大拆大建, 而是要强调修旧如旧, 延年益寿。

(四) 继续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配套法规规范的制定工作

《保护条例》不可能囊括所有方面, 只能做一些原则规定。还需要对《保护条例》进行细化才能具有可操作性。因此, 要抓紧制定与《保护条例》配套的部门规章。比如:已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因保护不利使其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的, 如何列入濒危名单, 需要制定管理办法;为了使保护规划编制得科学合理, 需要制定保护规划编制的具体办法, 需要将原有的《紫线管理办法》细化并延伸覆盖到名镇名村;如何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组织实施, 切实做好保护管理工作, 需要制定历史建筑或历史文化街区拆迁建设的特殊许可证管理办法;对违反保护规划, 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造成破坏的责任人, 如何追究其行政责任, 需要会同监察部制定相应的办法;还要制定优秀近现代建筑的认定与保护办法等。要抓紧在一两年之内出台这些配套法规, 只有完善相关的配套规章, 才能有效地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监管。需要强调的是, 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内, 一定要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的一书两证制度执行, 各级规划部门和规划督察员要做好督察工作。

各省要结合本省的情况, 在一两年内出台本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管理办法, 要比国家《保护条例》更严格、更具体、更细致, 更具有可操作性。要动员广大群众, 增强保护意识, 制定《乡规民约》, 只有调动民间的积极性,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五)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动态监管

任何一部法律法规出台以后都必须靠人去贯彻落实。根据欧洲的经验,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特别是在二战后城市重建期间, 英国、意大利、法国等一些国家都建立了国家建筑师的制度。这一制度就是由中央政府派驻地方的国家建筑师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修缮进行把关。如果有争议, 国家建筑师有权在当地召开听证会, 同时把听证结果报给国家主管部门。在英国, 靠这种制度已纠正了无数次错误。我国现在也已经建立了规划督察员制度, 这项工作的力度必须加大, 要发挥更大作用, 纠正工作中的失误, 尤其是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的失误。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一旦毁灭了就无法再弥补, 要再修复就是建假古董, 毫无价值可言。因此, 必须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现场监督落实。

今后几年, 我们要及时将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推广到所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集中的县市。要建立动态的遥感监管信息系统, 为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构建起更严格的保护体系。同时, 各地要开展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建档工作, 对历史文化遗存状况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动态监管信息系统, 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存状况和保护规划的实施进行跟踪监测, 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进行监管和保护。要广泛发动群众, 使所有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都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让群众了解到这些历史建筑、历史村落、历史景观风貌比祖宗传下来的坛坛罐罐更有价值, 有更大增值的空间, 是当地重要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资源。

(六) 争取加大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资金的投入

首先要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基金。各级政府要加大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基础设施和历史建筑修缮保护资金上的投入。同时, 应让有关部门制定减免税等有关政策, 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2010年将在全面总结《全国“十一五”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设施建设规划》的基础上, 尽快启动“十二五”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设施规划编制工作, 争取加大国家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我部将会同国家文物局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 切实发挥专项资金对于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作用。

(七) 建立健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备案制

保护规划要全面覆盖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各省要加大对保护规划的审查力度, 确保规划编制的质量水平。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首先要摸清家底, 要明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历史建筑、历史环境要素、历史街巷等基本信息, 建立相应档案, 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保护范围、不同类型建筑的保护整治措施。从2010年开始, 我部和国家文物局将组织专家, 陆续对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成果进行备案审查, 凡不合格的规划要重新编制。

(八) 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

要依靠有关高校和科研单位, 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技术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 为各地开展系统的研究和技术服务提供帮助。在此基础上, 结合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实际, 加强对不同地域、不同保护对象的政策研究, 突出重点, 分层次制订保护对策。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适应名城名镇名村数量不断增加的实际情况, 充分发挥专家保护名城的积极作用, 我部和国家文物局拟对1994年成立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进行专家委员增补工作, 并完善相关的专家工作规程, 更好地发挥专家在保护工作中的作用。

篇7:文化名村司前寨

据了解,司前村围绕“强村富民”这一目标,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创造条件鼓励村民养殖“温氏鸡”,形成以养殖“温氏鸡”为主导的农业结构,提高村民收入。“现在我们村年人均收入至少有9000元。”听了司前村党委委员吴俊锋的介绍,记者不由地打量起四周,只见远处的山峦郁郁葱葱,山下布满了一间间崭新的房屋,房屋四周是一块块的田地,水泥铺成的村道与房屋、田地相互交错;近处的池塘边上摆放着一排健身器材,供村民锻炼身体,老人、小孩在水泥空地上嬉戏玩耍,一派祥和富足的景象。

家训文化正民风

司前村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每代吴氏客家人都聚居在此,吴氏族人淳朴善良、热情好客,村民们以自己的家族、文化为荣。

在村委会办公楼旁,立着几块长幅宣传牌,吴俊锋指着上面一处文字对记者介绍说:“家训是我们吴氏家族一直传承下来的文化,乡亲们有什么矛盾的时候,都是用家训来化解。”据介绍,吴氏家训是指:一厚伦理;二尊王法;三救急难;四和乡里;五勤本业;六莫非为;七周贫乏;八谨祭祀。利用每年正月十八全村男女老少都来参加暖灯宴机会,村干部和有威望的族中老人讲家训家规,评理释怨,化解矛盾和纠纷,以达到和谐。

目前,“吴氏家训”正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司前村干部、群众的脑海中。正是因为家训文化教育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司前村人,村中没有一例村民刑事犯罪案件,全村呈现了风清气顺、文明和谐的良好局面。并先后获得了“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省宜居示范村”、“广东省卫生村”等十几项荣誉称号。

吴俊锋表示,今后司前村将把弘扬家训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使之发扬光大。

花灯文化成品牌

“每年正月十八挂花灯,很多摄影发烧友都会赶来这里,香港、澳门、台湾的也有,到那时候真的非常热闹。”采访中,吴俊锋向记者介绍道。

花灯文化是忠信镇司前村的另一种传统文化。据了解,忠信花灯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忠信花灯的吊灯习俗是司前村主要的民俗活动,每年元宵期间,全村人参加此活动。

跟随吴俊锋的脚步,记者一行来到了光裕祠堂,这里是司前村人挂花灯、举行开灯仪式的地方。一栋庄严古朴的客家建筑物,里面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刻有历史的痕迹。吴俊峰手指着房顶上的木头介绍:“这是明代时期刻的横梁,我们村子有人添男丁时,一定会在过年时来这里挂花灯和暖灯,每当到了那个时候,村子会举行开灯仪式,大家就可以观看舞龙舞狮的表演了。”

据悉,司前村的花灯文化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从明朝末期一直延续至今,虽然在“文革”期间中断了近十年,但后来又开始恢复,如今,花灯文化正逐步发展为司前村一个旅游品牌。

十分凑巧的是,记者采访当天在祠堂后边的厨房里碰到了一户人家在准备酒席。一吴姓村民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们在准备满月宴的酒席,明天才是正式请酒的日子,今天大家来帮忙。”看过新奇的客家宴,这次的行程也差不多要结束了。末了,吴俊锋坚定地向记者表示,司前村定会将生态文明村建设和旅游经济结合起来,打造成忠信花灯文化民族旅游名村。

上一篇:债转股的验资报告模板下一篇:回谢别人的祝福语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