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实用性人才法学教育论文

2022-04-22

[摘要]法学教育的本质属性与实践性、应用性具有紧密关系,就学科意义而言,培养应用型法治人才是法学教育的首要目标,而应用型的达成应该符合系统性和逻辑性,应用的基础是“知识所学”,应用的过程是“知识转化”,应用的结果是“知行合一”。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培养实用性人才法学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培养实用性人才法学教育论文 篇1:

河南省高校知识产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状况调查与分析

2018年4月26日,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局长刘怀章在河南省知识产权局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共建知识产权学院签约仪式上指出:“两年多来,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成为河南省强化顶层设计、统筹知识产权事业全面发展的总抓手,带动河南各项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随着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河南对多渠道培养知识产权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目前,河南省已先期布局了10个知识产权培训基地、3个知识产权学院,还远远不能满足河南省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需要。”1针对河南省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问题,《河南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定:“培养实用性、复合型知识产权职业人才,建成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河南省专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也规定“加强我省知识产权学科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不同学科领域设立知识产权学院,探索多学科、多层次的知识产权学历教育和专业学位教育”“探索开展产学研联合培养知识产权人才模式和途径、注重复合型、实用型知识产权职业人才及国际化人才培养”。高等院校因具有教学研究人员聚集、人才培养经验丰富、教学科研平台较多等优势,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方面负有重要责任。截至2018年5月,全国已有76所高校获准开设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其中包括河南省的8所高校。河南省高校在知识产权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的现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以后应该如何发展?这些问题目前还未见到最新最具体的解答。笔者通过实地走访、电话咨询和网络查询等方式对河南省高校知识产权本科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了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最后对河南省知识产权本科人才培养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河南省高校知识产权本科招生培养状况调查

河南省现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安阳工学院、中原工学院、河南科技大学、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和郑州大学等8所高校开设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其中郑州成功财经学院知识产权本科专业2018年停招,郑州大学知识产权本科专业2018年开始招生。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財经政法大学为河南省首家开始知识产权本科人才招生和培养的院校。2011年,教育部批准该校开设新专业——“法学—知识产权(030103S)”本科,该专业2012年开始招生,2013年后随国家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为法学大类下特设的知识产权本科专业(030102T)。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由该校民商经济法学院开设。2018年4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立知识产权学院,与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共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拥有知识产权法及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硕士学科点和相关知识产权研究机构,具有较好的法学学科建设条件和多年的法学专业办学历史,在师资、教学设备和实习实践基地、图书资料储备等方面基础较好。

该校知识产权本科专业文理兼收。截至2018年5月共招收培养6届386名本科生,河南生源342人,占89.1%,省外生源42人,占10.9%,省外生源分别来自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等省区市。截至2018年5月,已有两届毕业生114人(见表1)。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由教育部2012年公布设立,2013年开始招生。

该校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由法学院开设。为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等工作,该校于2017年4月成立知识产权学院,与法学院合署办公,与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共建。该校有法学一级学科点和多年的法学本科办学历史,在知识产权科学研究及教学资源积累方面有一定基础,师资力量能满足教学及人才培养需要。

该校知识产权专业文理兼收,2018年计划按法学类大类招生,后期再予以专业分流。截至2018年5月共招收5届337名本科生,河南生源302人,占89.6%,省外生源35人,占10.4%,分别来自天津、福建、湖南、贵州等省区市。截至2018年5月有一届毕业生61人(见表2)。

安阳工学院

安阳工学院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由教育部2012年公布设立,2013年开始招生。

安阳工学院的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由该校文法学院开设,该校以前有过经济法专业专科办学经验,但无法学本科办学历史,知识产权方面的积累和办学条件一般。

该校知识产权专业全部招收文史类考生,截至2018年5月共招收5届256名本科生,河南生源201人,占78.5%,省外生源55人,占21.5%,分别来自内蒙古、福建、山西、山东、海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等省区市。目前有首届毕业生53人(见表3)。

中原工学院

中原工学院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由教育部2013年公布设立,2014年开始招生。

中原工学院的知识产权本科由该校法学院开设,为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及其他知识产权工作,该校于2014年7月成立河南省首家知识产权学院。该校有多年的法学本科办学历史,拥有知识产权管理二级硕士点、科技哲学(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硕士点及知识产权特色法学一级学科及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点,学科建设基础较好。该校为全国专利协同运用试点单位,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拥有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河南省(知识产权)软科学研究基地、河南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平台,牵头成立“河南省知识产权研究会”,两次被评为“全国知识产权系统人才工作先进集体”,师资力量较强,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拥有较好的基础和条件,在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优势。

该校知识产权专业全部招收理工科考生。截至2018年5月,共招收4届212名本科生,河南生源94人,占44.3%,省外生源118人,占55.7%,分别来自福建、山西、吉林、广东、新疆等省区市,暂无毕业生(见表4)。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由教育部2013年公布设立,2014年开始招生。

该校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由法学院开设,设有河南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有多年的法学本科办学历史,知识产权教学科研成果较丰富。

知识产权专业本科文理兼收,该校采用的是法学和知识产权专业按法学类大类招生的方式,从大二下学期开始根据学生志愿进行分流。截至2018年5月,知识产权专业共有四届(2017级学生尚未分流,预估40人)153名本科生,河南生源约占70.6%,暂无毕业生(见表5)。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的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由教育部2013年公布设立,2014年开始招生,由该校文学与新闻传播系开设。该校无法学本科办学历史,师资力量弱,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方面无相关平台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经验积累,办学基础一般。

截至2018年5月,该校知识产权专业共招收4届175名本科生,全部为河南生源,暂无毕业生(见表6)。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培养情况不尽如人意,该校2018年已停止知识产权本科专业招生。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的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由教育部2013年公布设立,2014年开始招生。

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由法学系开设,该校为民办独立学院,办学历史不长,虽有法学本科办学历史,但在各方面的基础和条件并不强,知识产权本科人才培养的保障条件一般。知识产权专业文理兼收。截至2018年5月共招收4届255名本科生,全部为河南生源,尚无毕业生(见表7)。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的知识产权本科专业是教育部2017年公布设立,计划于2018年首次招生。该校知识产权本科由知识产权学院开设,郑州大学于2015年11月成立知识产权学院,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和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共建,为“河南省第一家从事本科到博士培养知识产权人才的平台1”。该校有多年的法学专业办学历史,拥有本硕博各层次的知识产权相关人才培养资格。该校成立有专门的知识产权学院并设有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河南)基地和知识产权研究机构,在知识产权师资储备、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础较牢固,知识产权本科人才培养保障条件较好。但该校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处于初建阶段,计划于2018年秋季开始按法学类大类招生,文理兼收,因尚未开始招生,该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在后期的分流和培养情况尚未可知。

除这8所院校之外,目前河南省还有河南农业大学、安阳师范学院和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等院校正在积极进行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申报。

河南省各高校知识产权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人才培养数量严重不足,生源地较窄

综合河南省内各高校知识产权本科人才培养的相关数据可知,截至2018年5月,河南省8所开办知识产权本科教育的高校累计招收生1 774人,其中河南生源1 479人,占83.4%,省外生源295人,占16.6%,省外生源绝大多数都来自边疆省区市和欠发达地区,而国内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较好,人才需求旺盛的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区市的生源数量极少。河南省高校截至2018年5月已培养知识产权专业本科毕业生228人,加上2018年应届毕业生356人,到2018年底也只有毕业生584人,即使到“十三五”结束的2020年,河南省高校也仅能培养知识产权本科毕业生1 371人(见表8)。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人才“十三五”规划》所规定的知识产权人才发展目标是全国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数量在“十三五”期间要达到50万人,增加35万人(“十二五”期间的数量是15万人),全国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增加50万人(“十二五”期间是50万人)。河南省作为知识产权大省和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需求的知识产权专业人员至少应占全国的5%左右,即河南省“十三五”期间至少需要增加知识产权专业人才1.75万人左右,增加知识产权从业人员2.5万人左右。与这一较大需求相比,河南省高校目前总共1 700多人的知识产权专业本科在校生,在数量上差距巨大。虽然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还有研究生层次和在职人员培训等方式,但河南省知识产权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数量更少1。人数相对较多的非学历在职人员培训也因培训时间短,培训课程缺乏系统性等,培养效果不尽如人意。河南省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与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建设的需要不相匹配,知识产权人才缺口较大。而且,因为河南省高校知识产权专业本科生83.4%都来自于省内,16.6%的省外生源大都来自于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海南、甘肃等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教育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源质量,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不利,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毕业生流向法律职业

多年来,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大都以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为主,河南省高校也不例外。河南省8所知识产权本科高校,安阳工学院仅招收文史类考生,除中原工学院只面向理工类招生外,其他高校都是文理兼收。这些高校基本上都是在原法学专业的基础上开设知识产权专业的,教师基本全部来自法学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围绕法学做文章,招生也侧重于文史类生源,导致知识产权本科培养的目标基本上都定位于知识产权保护人才。

需要说明的是,河南科技大学自2014年开始招收第一届知识产权本科生以来,一直采用按法学大类招生的模式,学生入校后与法学专业学生一起学习一两年后方才进行专业分流,出现了分流时学生普遍选择法学专业,很少选修知识产权专业的尴尬现象。即使选择了知识产权专业,因缺少理工科基础,难以从事专利代理等工作,绝大多数学生也把知识产权专业当成了“知识产权法”专业,将自己的毕业去向定位于考研或从事知识产权法律职业工作。高校按大类招生似乎成为近两年的一个发展趋势,从各高校公布的分专业招生计划信息可知,2018年河南师范大学和郑州大学知识产权专业也计划采用按法学类大类方式招生。笔者认为,教育部在本科专业目录中将知识产权专业放在法学大类里,也授予法學学位,无形中把知识产权专业定位于法学专业里。

然而,知识产权专业毕竟不同于传统法学专业,除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和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人才外,知识产权职业领域中缺口更大的是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分析人才,知识产权服务业人才中的执业专利代理人等专业人才,而目前河南省高校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基本上难以培养这些人才,难免会因为培养模式单一而导致人才结构不合理,知识产权本科毕业生本该“一人难求”,而事实上难以被人才需求强烈的广大企业录用,进而造成该专业毕业生“产能过剩”,以至于曾被教育部挂上就业警示名单的尴尬局面。

师资难以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河南省高校知识产权专业教师数量普遍不足,多数高校知识产权专业教研室教师仅有4~8名专业教师,且基本上都是接受过纯粹法学教育,从事法学专业教学的教师,其知识结构也基本停留在法学或知识产权法层面。对培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运营人员所需要的知识产权管理经验、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知识产权信息检索等内容并不熟悉,难以胜任教学需要。而且,这些师资普遍缺少从事知识产权实务工作的经验,传授知识时存在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导致培养的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一般,实务能力严重不足。加之河南省的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基本上都是近几年新建的,在缺乏合适师资的同时,也尚未建立起有合适教师指导,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知识产权信息分析实验室、知识产权代理模拟实验室等知识产权实习实验设施和能真正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的校外实习基地,在知识产权人才实务能力培养方面存在明显的软硬件不足。

对河南省知识产权本科人才培养的若干建议

结合河南省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经分析认为,至少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好知识产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工作。

扩大知识产权本科人才培养规模,调整生源结构

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知识产权局和各高校应继续加大对现有知识产权学院和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建设的支持力度,在人才引进、资金支持力度、协调企业协调培养、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力度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帮助和扶持高校尽快优化培养条件,扩大知识产权本科人才培养规模,以能够培养更多数量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为河南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另外,高校在招生计划制定时也要扩大基础教育较好的沿海发达地区生源人数,扩大省外生源指标,使更多来自于经济社会发展较好,知识产权事业较发达地区的优秀学生在河南省高校接受知识产权本科教育并为河南省的知识产权事业服务。

优化知识产权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针对当前高校知识产权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弊端,各承担知识产权本科人才培养任务的高校应及时调整其人才培养目标,将知识产权本科人才定位于培养复合型、实践型人才。复合型是由知识产权专业的的学科交叉性所决定的。实务中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基本上可以两大类,一类是技术性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一类是非技术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1。这些专业人才又根据分工从事知识产权创造、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运营、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服务等多种具体的职业。不同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所需要的知识产权结构和能力、素质要求也是不同的。但无论是哪一种知识产权领域内的职业,均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法学知识、知识产权知识。技术类的知识产权人才需要掌握相应的理工科知识,非技术类的则往往需要具备经济、管理,甚至是普通的人文社科知识。因此,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方案中,必须认识到法学知识的核心性,以法学课程为基础。另外,因为作为知识产权人才最大用户,广大企业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所需要的大都是与管理和运营有关的知识产权管理、运营、分析等人才,经济管理学知识也不可或缺。对于技术类知识产权人才所需要的理工科知识,要想在本科4年融入教学计划并予以掌握是难以实现的。高校可借鉴中原工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的做法,支持和鼓励部分学生修读理工科第二学位(中原工学院首届知识产权专业学生中有三分之一获得工学学士学位,打通了原来无法报考专利代理人的瓶颈)。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不仅积极为学生学习第二学位提供方便,还充分利用专升本学生中部分人的理工科专科学历背景,启用校企协作培养机制,培养以专利代理人为主的知识产权人才。截至到目前,中原工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和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都与企业合作集中开办了知识产权实务能力提升培训班,该培训班主要针对知识产权专业高年级学生,由企业资深知识产权实务人员集中授课不少于1个月,并安排受训学生到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或机构参加不少于2个月的专业实习,考核合格者推荐就业。这种通过集中培训扩展学生知识结构,提升实务能力的培养方式效果很好,成绩显著。

充实知识产权专业师资队伍

在知识产权师资队伍优化方面,长远来看当然是需要引进或培养那些科班出身,受过系统知识产权专业理论与实务培养,能够胜任知识产权本科教学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然而,这类人才数量匮乏,需求单位也多,难以满足当下需求。因此,高校应在师资方面广开思路,不能拘泥于本专业现有的那几个专业教师。笔者认为,河南省各高校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师资充实问题。

第一,统筹协调校内各学科师资。各高校除知识产权专业外,大都有法学、管理学、经济学、设计学等学科或专业师资,都有图书馆的信息检索和分析人员。这些领域的教师获科研人员中往往有个别的对知识产权有研究或者有过相关知识产权实务经验,各知识产权本科培养单位可以发掘这些校内资源,将他们调动到知识产权专业或者请他们担任某些知识产权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相信这样的教学效果也会较好,能够缓解知识产权师资不足,结构不合理的矛盾。

第二,合理利用校外专业实务人员充实师资。中原工学院自2015年起,就在知识产权本科生中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聘请省内具有丰富实务经验且具备授课资质的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知识产权律师、企业知识产权部门负责人等作为知识产权本科生专业校外导师,聘请他们担任专利代理实务、知识产权专业导论等课程的授课任务。校外兼职教师讲授相关实务课程并作为指导教师带学生专业实习,有效解决了校内师资实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实务能力,也充实了师资的不足。据悉,郑州大学知识产权本科专业近期也在知识产权实务界聘任了20多位知识产权本科生校外导师。

第三,引进来、送出去,提升现有师资数量和水平。各高校及承担知识产权本科培养任务的院系,应创造条件,加大知识产权专业博士、教授等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充实师资数量。更要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知识产权博士学位,到名校进修或出国深造知识产权领域的知识。利用政法委和教育厅的“双千计划”,安排教师到具有知识产权岗位的司法部门去挂职,学习和培养知识产权实务技能,解决自身知识产权实务能力欠缺的问题。各单位还应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多参与诸如知识产权南湖论坛、知识产权强国论坛、知识产权中原论坛等省内外的各类知识产权学术会议或人才培养会议,多参加师资培训,以尽快提升现有师资水平,满足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需要,提升和保障河南省知识产权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综上所述,河南省开设知识产权本科的高校,应利用自身特色和优势,制定出适合本校的知识产权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尽快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必要的知识产权实验实习设备及场所,扩大知识产权本科人才的培养数量和省外生源,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切实解决现存问题和不足,以培养出能满足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产权人才,推动河南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作者简介:付琛瑜(1971—),硕士,中原工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经济法学。

基金项目:河南省知识产权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知识产权实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50106001);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實践”([2017]-JKGHYB-007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付琛瑜

培养实用性人才法学教育论文 篇2:

法学“三位一体”多维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建构

[摘 要] 法学教育的本质属性与实践性、应用性具有紧密关系,就学科意义而言,培养应用型法治人才是法学教育的首要目标,而应用型的达成应该符合系统性和逻辑性,应用的基础是“知识所学”,应用的过程是“知识转化”,应用的结果是“知行合一”。围绕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需求,构建“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贯穿“理论学习-实践训练-行业应用”全过程,综合递进式、交互式、融合式等教学改革在内的多维实践教学模式将有助于推动卓越法治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法学教育; 实践教学;三位一体

[

《教育部 中央政法委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6号)指出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践行明法笃行、知行合一,主动适应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新任务新要求,找准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的结合点”。面对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对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未来的法学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构、实践教学改革等多个关键环节,应围绕卓越法治人才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需求,突出复合型、职业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特色,将立德树人、职业素养、行业需求等目标贯穿始终,在知识传授、教学形式、资源融合等方面探索多维实践教学模式。

一 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三位一体”能力体系架构

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确立了法治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坚持立德树人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个层面的培养要求,具体而言,法学教育应包含法律知识的传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职业道德的训练三个基本要素,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

法律知识的传授主要集中于专业知识结构的搭建,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法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要求体现为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在课程体系上包括了理论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1]其中,理论教学课程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三大模块组成,“10+X”分类设置模式的专业核心课程构成了法学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法律知识是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基础。

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为学生专业化的社会服务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具备独立从事法律职业实务工作的能力,满足律师、诉讼、公证、仲裁、调解、基层法律服务等法律工作的社会需要。同时,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法治思维,具备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能够进行一定的创新创业实践。实践能力是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核心。

职业道德的训练是法治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主要体现在良好的道德品格、健全的职业人格和强烈的法律职业认同感。“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学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无论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应重点培育法治人才树立正确的法律价值观,让法律至上、依法治国、保障人权、公平正义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让学生具有服务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2]。职业道德是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灵魂。

二 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新要求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从本质而言,法学教育是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基础上的职业教育,最终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法治需求,能从事各类法律职业的应用型人才,而法学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近年来,诸多高校都比较重视法学实践教学改革,通过开展案例研讨、法律诊所、模拟法庭、课程实验、专业实习等教学活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由于这些活动更多采用体验式教学,学生收获有限,如案例研讨受限于案例选择,大多课堂选择现有案例进行讨论与分析,学生亲身参与不足,缺乏真实法律思维的演绎;法律诊所虽然具有较强的实践教学效果,但受限于教师资源、诉讼制度、教育体制等多重因素,并未在实践中大规模使用;模拟法庭可以训练学生法律知识运用、法律规则适用、法律问题解决等多种实践能力,但课程开设有限,即便有模拟法庭竞赛等活动,学生的受益范围较小。显然,以上常见的实践教学模式,虽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一定锻炼,但在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新要求下,分散性、碎片化特点突出,教学形式、教学水平、教学质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因此,围绕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三位一体”能力体系架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也面临新的变革。

首先,应进一步提升法学实践教学的地位与课程比重。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標准》,法学类实践教学课程累计学分不少于总学分的15%,并提出在理论教学课程中应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增加理论教学中模拟训练和法律方法训练环节,挖掘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为此,在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应按照“知识——技能——素质”的目标导向,对实践教学模块予以精心设计,实现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3]在知识结构层面,应将实践教学环节融入“10+X”专业课程体系,在核心理论课程中,去充分挖掘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的结合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同步教学;在实践技能层面,拓展实验实训、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课程的形式与内容,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的学分比重,提高学生实践训练的教学要求;在职业道德层面,应强化法学“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将社会主义法治价值理念引领渗透进法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其次,应进一步加强法学实践教学的整体性和系统化。法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是各自独立的两部分,两者之间具有融合性。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而言,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学时分配等方面应先进行整体规划,明确理论课程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形式与任务、明确实验实训实习环节的目的与要求、明确毕业论文选题的实践问题导向等;从教师课程设计而言,应打破部门法之间的知识界限,树立“同步实践”“应用全覆盖”“以学生为中心”等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与考核标准,增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演练与有效互动。

第三,应进一步做好实践教学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衔接。高校实践教学的开展大多受限于教师资源和实务资源。长期以来,由于学校与社会实务部门体制的差异性,相互的合作渗透有限,对学生的培养也大多局限于实习单位的对接、实践基地的拓展等方面,没有形成法学人才培养的全局观和行业观,在队伍共用、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基地共建等层面深度合作不够,缺乏稳定、长效的协同育人机制。2013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为法律实务部门专家与高校法学专业骨干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搭建了桥梁,也促进了法学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的有效衔接。以此为基础,下一步还应按照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要求积极推动双方合作的纵深发展,尤其在创新教学团队发展模式、拓展实践教学资源、建立人才培养协同工作平台、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还应不断探索,要真正打破高校和社会之間的体制壁垒,在法学教育、法学研究与法治实际工作之间形成行之有效的交流合作机制。

三 法学“三位一体”多维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

法学“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决定了法学实践教学模式从实践教学内容设置,到实践教学方法运用,再到实践教学资源的统合,应呈现出递进、交互、融合的系统多维性。

(一)实践教学内容应符合“知识——技能——素质”的层次递进式教学规律

法学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循序渐进。简单而言,法学应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知识积累的自然境界,这个阶段的学习是一个他律的过程,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掌握的是“器”;第二重境界是经验技能的功利境界,这个阶段的学习是一个自律的过程,更多依靠实践锻炼,学生转化的是“技”;第三重境界是理性担当的道德境界,这个阶段的学习是一个自觉的过程,是学生职业伦理与职业精神的提升环节,学生内化的是“德”。显然,“器”“技”“德”三者一脉相承,实践教学的开展离不开知识积淀和素质教育,法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实践教育的基础,德法兼修与知行合一的素质要求是实践教育的根本。

法学实践教学内容应通过层次递进、逐渐深化的模式来引导学生按知识-技能-素质的逻辑构建专业能力体系:在设置上实践课程教学目标应与人才培养总体目标、理论课程教学目标相统一,既要处理好整体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的关系,又要处理好实践教学环节与单独实践或实验课程的关系;在运行中实践教学围绕培养学生综合性法律实践能力开展,教师要树立整体教学观,注重实践教育的统一性和相关性,明确所有实践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都不是孤立的,不是只培养学生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方面的实践能力,而是覆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学习上要有效实现法学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理论课程中应通过实验、观摩、研讨等实验活动,及时化所学为所用,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将知识点与实践操作相关联,通过潜移默化地教学设计实现课堂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二)实践教学方法应体现“教学——学习——实践”的有序交互式教学理念

随新时代背景下“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等本科教育新理念的推进,法学实践教学也面临“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标准挑战,如何“让教学内容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让教学形式呈现先进性和互动性,让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4]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当前,法学实践教学主要由传统的实验实训、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构成,这些课程虽然有学生的亲自体验与参与,但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加上质量监控的薄弱,学生收获感较差。相较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呈现出参与性、开放性、创新性等特点,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知识转化、团队协调等能力的要求更高。

在实践教学方法上应充分体现“教学+智能”“学习+智能”“实践+智能”的交互式教学理念。针对理论课程的实验环节,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探索“同步实践教学”模式,积极推进慕课、翻转课堂、虚拟仿真等实验实训项目的建设与应用,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高课程学习难度,培养学生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针对案例研讨等实训课程,要利用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裁判公开网等信息平台,通过与司法实务部门的协同对接,建立原始案卷副本档案的真实案例库,实现使用真实案例的学习与训练;针对专业实习等实践课程,要突破实践场域的单一性,通过与法律实务部门数字法治、智慧司法、智慧行政等工作的衔接,让学生实现法律咨询、诉前调解、远程庭审、律师会见、行政执法等多重场景的实践训练。

(三)实践教学资源应实现“课程-资源-交流”的深度融合式教学路径

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资源的体系化和实用性。当前,加强实践教学已经成为高校以及法律实务工作部门的共识,双方也有诸如产学协同育人、“双千计划”人员互聘互派等项目的合作,但包括课程资源、教师资源、平台资源等在内的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还不够充分。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类课程设置完全由高校主导,实务部门的参与不足,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结合度不够[5];二是受体制局限,法治实际工作者的进入高校参与教学的可能性较低,一方面教学时间难以有效保证,另一方面教学方式也有待创新;三是介于高校与政府、法院、检察院、律所、企业等实务部门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同,实习基地与实践平台的建设水平参差不齐。

为突破法学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瓶颈,应在课程建设、资源对接、对外交流等方面探寻深度融合的教学路径。首先,课程建设应突破学校边界,课程设置、学习方式、考核标准等要素应充分向实践领域延伸,既可以将优质的司法实务资源引进学校课堂,推动法治实践进课堂、进教材,也可以结合实务工作需要,在实践领域开设新的实践课程,如“实习法官助理课程”“实习检察官助理课程”“实习律师助理课程”,等等。其次,实现校内外多重资源的对接融合。一是包括校内教学资源向社会法治服务领域的渗透,如通过法学公益教学的推广,壮大社会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等公共法律服务的力量;二是包括校外实务师资、司法资源、实践平台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通过加强校政、校地、校所、校企等多方合作,引入实务部门力量参与法治人才培养,如创建理论实践相结合的“1+1”教学团队、探索“双师同堂”教学模式、优化双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等;三是包括国际教学资源的交流与引进,通过开展部分课程、研究专题、师生互访项目、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探索国内外双学位联合培养模式,开拓法治人才的国际化视野。

总之,法学的专业性与社会实践性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体系、实践教学模式等关键要素应围绕专业知识积累、实务能力训练、职业素养培养展开,通过贯穿“理论学习-实践训练-行业应用”全过程,构建集递进式、交互式、融合式等教学改革在内的多维实践教学模式,来提升卓越法治人才的应用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黄进.2018中国法学教育研究(第3辑)[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

[3]于志刚.法治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模式的中国探索:“同步实践教学”[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7(05).

[4]吴岩.建设中国金课[R].第十一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主题报告,2019.

[5]房绍坤.我国法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民法治,2018(16).

(责任编辑: 姜海晶)

作者:唐文娟

培养实用性人才法学教育论文 篇3:

理工院校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探索与实践

摘 要 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在法治人才的培养中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当前理工院校法治人才培养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因此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理工院校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其基本途径是强化课程思政意识与职业伦理教育,按照“金课”标准进行课程设置与建设,推进教学方法手段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整合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考评体系,构建切实有效的联合培养机制。

关键词 理工院校;法治人才;人才培养机制

在第十八届中共中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党对依法治国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必须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这既是高等院校法学教育的历史责任,也是回应国家战略和现实需求的理性选择。

一、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概述

(一)法治人才的内涵

所谓法治人才,是指从事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等法律职业的专门人才。法治人才是法治社会的先导,是法治精神的主要传播者和倡导者,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资源。全面依法治国对法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法治人才要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职业伦理、系统的法学知识和娴熟的职业技能。首先,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对法治人才第一位的要求。我国的法学教育具有更高的政治性与社会主义特色。“法学既是正义之学,又是治国之学”[1],忠于党、国家和人民以及忠于法律是社会主义法治人才思想政治素质的具体表现。德法兼修是时代对法治人才的要求,法治人才要自觉做法律的知行者,引领全社会认同法律、信仰法律、崇尚法律。其次,具备良好的法律职业伦理是对法治人才素质的核心要素要求。法治人才的职业伦理是指法律人在司法实践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的总和。法律职业伦理是法律工作者维护法律职业尊严的重要保证。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和崇高的社会理想是法律工作者应具备的思想觉悟,严格遵守法律职业伦理则是法律工作者捍卫他们的职业声誉和获得人民群众信任的最基本要求。第三,具备系统的法学知识和娴熟的职业技能是对法治人才必不可少的专业要求。法治人才既要具有广博的通识知识和专业知识,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具备较高的法律理论水平,还要具有法律思维、法律文书撰写、庭审实务、谈判技巧、辩论方法、解决纠纷等基本技能。

(二)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的界定

法治人才培养是党和国家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提出的。法学教育肩负着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德才兼备、高素质法治人才的特殊使命,其目的是促进法治社会的形成。有效的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是高校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中的重要前提。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是指以提高法治人才教育质量为目标,探索法治人才培养的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通过有效地配置教学资源,加强法治人才质量保障机制建设,从而激发法治人才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法治人才实践能力,使国家法学教育健康有序发展。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涉及思想素质和职业伦理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评价标准以及实践教学、培养主体等诸多具体内容[2]。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直接影响着法治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伦理与职业素养、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水平的提高。

二、理工院校法治人才培养机制面临的挑战

(一)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伦理教育的实效性不强,难以适应国家的发展需要

高校法学教育授予学生什么样的法治思维和法学理论,关系到法治人才理想信念追求和基本价值的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明确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方面,部分理工院校比较偏重法律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课堂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和法治理念教育表现得不够明显;另一方面,部分理工院校比较偏重法律知识的讲授,马克思主义的法治理念教育和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实效性不强,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法律信仰与法治情感渗透不够突出。

(二)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不强,难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

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决定着法治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水平的提高,直接影响法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2018年的“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教育部负责人表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解决的是战略大问题。然而现实情况是,一方面,多数理工院校法学专业还存在着一定数量内容陈旧、轻松易过的“水课”。另一方面,部分理工院校的法学课程设置以传授系统和科学的知识为目的,尽管有的理工院校法学专业开设有职业技能课程,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往往流于形式。这种被动单向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设置显然难以与我国法治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3],也必然会使学生的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割裂开来,造成理论和实践的严重脱节。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缺乏先进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教学效果的必要保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然而,目前理工院校法学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一方面,在教学方法上,多数理工院校法学专业重接受轻探究,教学过程中的灌输式、单向性和封闭性较为突出,学生只能被动地获取知识,很难形成自己的创新性见解和解決现实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手段上,部分理工院校信息网络技术运用不多,法学教育优质资源的有效共享也难以实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聚集优势资源、创建权威平台、开展示范品牌等法治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多见[4]。

(四)实践教学缺乏有效性,难以提高学生的实务能力

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活动,实现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的有机融合[5]。然而,长期以来,部分理工院校法学教育过于注重法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教学有较大的随意性。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在部分理工院校的法律人才培养机制中,重视理论轻视实践,法治人才的培养停留在理论分析或法条解释的层面,导致学用脱节,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市场对职业法律人的需要。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部分理工院校对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的过程和效果缺少必要的过程监督,因而达不到实践教学应有的效果。

(五)课程考核缺乏科学性,难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考核评价应该包括对学生学习态度、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智能开发等方面的考察。然而,从目前来看,一方面,部分理工院校法学专业考核方式比较单一、考核标准不够科学。闭卷考试存在偏重于理论知识而忽视应用能力考核的倾向,而且试题的答案通常也是唯一的,这种按既定标准答案评定分数的方式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另一方面,部分理工院校法学专业对过程考核不够重视。由于学生成绩的评价主要依据卷面考试成绩,因此,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考试前通过突击复习、强迫背诵应付过关,非常不利于学生对有关法学知识的扎实掌握。

(六)校内外联合培养缺乏稳定性,难以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

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是如何更好地使实务部门和学校在培养法治人才方面始终保持协同性和统一性。法治人才要具备基本的法律职业技能和较强的法治实施能力,单纯依靠理工院校的教学资源来进行实践教学具有局限性。一方面,课堂教学不能充分利用实务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教学,而且实践效果差。另一方面,目前绝大多数理工院校虽然在实务部门等建立了常规性实习基地,但其合作机制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广度,基地作用发挥不充分。

三、理工院校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途径

针对上述问题,理工院校法治人才培养机制亟需进行变革和创新。结合长春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学校”)的法学教育实际,笔者认为理工院校应主动适应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建设的新任务与新要求,找准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的结合点,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一)强化课程思政意识与职业伦理教育

为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理工院校法学教育要“厚德育”,既要传授学科知识,又要注重价值引领。第一,强化课程思政意识,确保法治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学校法学教育坚持以德为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理念教育渗透到法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坚持“一课双责”,通过法学教育加强学生对法治事业的认同和热爱。教师为了使所教的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课程的讲授不再仅停留在对法学原理的讲解上,而是引导学生从国家情怀的角度来审视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自觉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使命。第二,强化职业伦理教育,并贯穿于法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法学教育通过职业伦理教育,把法治意识和法律精神贯彻到教书育人中去。这既是培养合格法治人才的前提,也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关键。法律职业伦理的养成需要知识的积累和职业伦理教育的陶冶,因此学校除了开设《律师实务与职业伦理》课程,还在法学专业其他课程中全面渗透法律职业伦理,以此促进学生法治思维的形成,从而使学生自觉践行法律职业伦理。

(二)按照“金课”标准进行课程设置与建设

法治理论的学习是法治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理工院校法学教育要培养符合全面依法治国新时期所需的法治人才,就要精心设置课程,积极打造“金课”。第一,合理设置具有理工院校特色的专业选修课。学校为培养学生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适当减少了一些传统的、纯理论性的课程及课时,开设了一些跨学科、跨专业新兴交叉的选修课程。在课程设置方面,除开设法学核心课程外,结合理工优势和科技特色,根据社会的需求,开设了《科技法》、《国际知识产权法》和《知识产权实务》等法律与科技相融通的特色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第二,通过建设“金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添加中国法治实践的最新经验、生动案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在教学中注意拓展课程深度和难度,如除研读教材之外,鼓励学生课下广泛涉猎相关法学文献,并将一些疑难案例作为课程的辅助学习内容,通过建设具有“挑战性”的“金课”,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推进教学方法、手段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理工院校法学教育要以学生“主动学”为核心,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学生的专业志趣。第一,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以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为重心,突出合理性。学校以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成效为导向,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为落实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案例式、讨论式、辩论式、探究式、启发式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中不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是培养学生去探究,能够把学生的个性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第二,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中心,突出多样性。学校积极推动法学专业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教学平台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最大程度地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作用。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在学校率先借助“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采用混合式教学方式,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四)整合与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理工院校法学教育要积极采取措施,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第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设立实用的实务技能选修课程。学校采用实务技能、社会实践、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和专业实习等多种实践教学形式以培养学生将来从事法律职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力求改变法律教育与法律实务相脱节的现状。为了不断强化实践实训,2017版法学培养方案增加了实践课教学时数,提高了实务课学分的比例,目前实习实训的实践课程为41周,学分最少要达到38学分,占总学分的21.3%。第二,强化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为了切实保障实践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学校法学专业每学期由系里负责实践教学的计划、落实和督促工作,学院和学校二级督导采用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督检查。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考评体系

围绕法治人才培养目标,理工院校法学教育应建立有利于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的课程考评体系。第一,在考核方式与内容上体现科学性。学校法学专业的课程考核既考理论知识也考实务能力,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闭卷考试的试卷普遍降低了考查学生记忆力的题目比例,提高了对学生法律逻辑思维、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应用能力的考查比例;除多数课程采用闭卷考试外,还有部分课程采取小论文、调查报告等方式,学生的法律写作能力普遍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第二,在考核评价上体现过程性。学校法学专业通过过程性评价,以动态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状况。为了切实加强学习过程考核,不仅重视期末考试,而且注重平时表现,如《民法总论》《物权法》等多门课程通过线上与线下的讨论、作业与测试等方式综合评判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

(六)建立切实有效的联合培养机制

要促进法治人才职业技能的形成和发展,理工院校法学专业就要加强与司法实务部门的实质性合作,构建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第一,积极引入实务部门力量参与法治人才培养。学校为充分借助社会资源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衔接,先后与长春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等多家司法实务部门签署协议。一方面,学校定期邀请具有丰富的审判实践经历和深厚理论素养的法官来校讲座,及时把法治实践的最新经验和生动案例带进课堂;另一方面,为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定期选派符合任职条件和资格的法学专业骨干教师到法院以庭长助理身份参与审判、调研等法律实务工作。第二,积极开拓契合法治人才培养的实习平台。学校充分利用紧邻长春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的优势与便利,与之共同搭建“法律咨询服务平台”。这种专业岗位的认知實习的锤炼,既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法律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依法治国,人才为基,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法治人才的素质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理工院校应紧密结合新时代高素质法治人才成长需要,紧跟法治中国建设的新进程和新需求,积极进行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探索与实践。培育高水平法治人才,为全面推进新时代法治国家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保障,这既是高等法学教育改革的总体思路,更是理工院校法学教育的历史使命。

参 考 文 献

[1]曹义孙.中国法学教育三十年:成就、问题与出路[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10):132-136.

[2]田士永.法治人才法治化培养的德国经验[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7(7):117-130.

[3]黄爱学.论法律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创新[J].知与行,2016(9):34-36.

[4]梅哲,王志.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J].红旗文稿,2017(5):30-32.

[5]刘风景.法治人才的定位与培养[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1-8.

作者:刘淑波?朴飞

上一篇:名村镇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论文下一篇:任务驱动法下的数学建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