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家墈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2024-04-08

鲍家墈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共6篇)

篇1:鲍家墈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鲍家墈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一 规划目的

为保护鲍家墈村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古村历史格局,改善村落居住及环境品质,指导保护与更新协调发展,统筹安排各项保护与建设工作,特编制本保护与发展规划。

二 规划原则

1.格局完整性原则: 鲍家墈村老村内部格局保存相对完整,在保护与利用的过程中注重村落自身、村落与周边环境的完整性。

2.风貌原真性原则: 鲍家墈村整体风貌古朴,乡土建筑和村落风貌保存相对较好,因此,规划中应注重村庄原有风貌的保护与延续。

3.生活延续性原则 :鲍家墈部分历史建筑年久失修,老化严重,已不能满足现坚持深入挖掘与特色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活力重塑村庄。

三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的主体是鲍家墈村古村范围,东侧和北侧以上位规划道路为界,南至张鄞公路北侧边界,西至村落建设用地边界;总面积为10.833公顷。为进一步对村落建设用地、道路交通、乡村景观等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研究范围涵盖鲍家墈自然村村域。

四 规划期限

规划期末为2030年,与《宁波市鄞江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2015-2030)》规划期限一致。近期规划期限为2017-2020年,远期规划期限为2020-2030年。

五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1.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对象名录及保护要求:

(1)保护内容:

 保护鲍家墈古村的村落格局,包括整体格局、景观格局、街巷格局。保护鲍家墈古村的历史建筑(共13处))、传统风貌建筑(共19处)以及古桥(共9处)、河埠头(共24处)、古树名木(共3处))等历史环境要素。

保护鲍家墈的自然环境,包括山体景观、水系景观以及田园景观。

保护宗族文化、隐逸文化、农耕文化及相关的历史名人、民俗庆典、民间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2)历史建筑保护:

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划将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构)物列为历史建筑。规划将现状13处风貌、品质较好的传统建筑公布为历史建筑,总占地面积4230方米

2.保护区划: 保护范围分为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两个层次。同时,为了保护村落整体环境风貌,在保护范围外划定环境协调区。

(1)核心保护范围:东侧北侧以秀水河为界(包括秀水河),西侧以环村道路为界,南侧以从三路为界,共34754.33平方米,合3.48公顷。

(2)建设控制地带:东侧北侧以规划道路为界,南至张鄞公路北侧边界,西至村落建设用地边界。总面积为108332平方米,合10.83公顷。

(3)环境协调区:北至鄞江,西至悬慈村,东至洞桥镇,南至前门山,多为基本农田控制区。

(4)根据建筑自身风貌特点及规划要求,对核心保护区以及建设控制地带内的现状建筑进行整治模式分类,分别采用修缮、改善、保留、整治、改造、拆除等六种模式。

修缮:对于风貌特色较为典型,质量较好的历史建筑,按其原有特征进行维修,可增设厨卫、水电管线等内部设施,改善居住条件。

改善:对于传统风貌建筑,应保持和修复外观风貌特征,特别是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细部构件或装饰物,内部允许进行室内装修,配置厨房、卫生间、水电管线等内部设施,提高生活质量。

保留:对于核心保护区内建筑质量好,同时对古村风貌影响不大,较为协调的建筑,维持现状,予以保留。对于核心保护区范围外,非沿街、沿河等对古村风貌有影响的建筑也予以保留。

整治:对于建筑质量较好,但风貌较差的现代建筑,通过立面整治达到与环境的协调,包括对其进行降层、平顶改坡顶、改造外观细部及色彩等方法处理。

改造:对于核心保护区及建设控制地带内对传统风貌有较大影响的建筑,在维持历史肌理的前提下,采用整体改造的手段进行处理,使其符合古村整体风貌。

拆除:核心保护区内,破坏传统院落格局及肌理的违章搭建,予以逐步拆除。另一类是建设控制地带内,出于恢复历史景观风貌格局要求而必须拆除的建筑。

3.历史空间格局与传统风貌保护:

(1)村落整体格局保护

保护鲍家墈环村皆水、环水皆山,山、水、村落三者相互依存,“溪河似金带,环抱鲍家墈”的基本格局。保护因环村秀水河而形成的古村形态,维护秀水河河道走势及其水利功用。深入分析鲍家墈村落肌理,分析其各房院落形态,并根据历史资料适度恢复历史院落,对堂前遗址作保护性景观设计。(2)景观格局保护

保持村口、主广场、七星桥遗址区景观节点周边的开放空间特征或传统空间特征,拆除或整治障碍建筑物。重点保护及整治秀水河沿岸景观带,恢复传统水乡界面特征。(3)街巷格局保护

保护秀水河沿岸环形村道,以及村内南北向八条巷道(由西至东分别为鲍元里弄、柏树桥头弄、食堂埠头弄、低桥头弄、高桥头弄、马食埠头弄、东弄堂以及地房弄),恢复因张鄞公路开通而逐渐湮灭的原南侧主村道。(4)传统风貌建筑保护

除历史建筑外,鲍家墈村内尚有一些同时期建造,但后期改建较多,保存状况较差的传统民居,以及一些反映特定时代特征的公共建筑,同样对村落整体肌理形成具有较大作用,规划列为传统风貌建筑,要求参照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共十九处。

4.历史环境要素保护:

(1)村内现存历史环境要素

村内现存历史环境要素共三类,包括:古桥、河埠头、古树。(2)山体

对村落四周的自然山体必须实行严格的保护培育,严禁乱砍乱伐和毁林开垦。同时应注重绿化和美化工程和季相变化,现状基本为杂木,规划可结合桃、李、竹等经济作物设置成大片多样化的观赏林,既能丰富村落外侧的景观面,也能完善古村的旅游景观体系。

(3)水系

秀水河是鲍家墈村落选址的重要地理环境要素,也是古村落格局、肌理形成的重要依据。重点保护水体、岸线、驳岸、栏杆、溪流断面的保护以及周边环境的改造完善。

(4)田园

保护古村周边环境协调区内的农田及田间道路。属于国家基本农田的,严格遵守《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要求;不属于国家基本农田的,保护田园景观、传统作物和耕作方式,维持生态平衡,拆除影响田园景观的建构筑物。

六 村庄建设发展规划

1.空间布局规划

鲍家墈古村的空间结构为:一环、一心、三区、六节点,传统建筑鳞次栉比,山水田相拥。

2.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行政管理设施、旅游管理设施、商业服务设施、文体科技设施和医疗卫生设施。

3.道路交通规划

根据鄞江镇总体规划,鲍家墈村落南侧张鄞公路将成为镇区主要的对外交通干道(西环线),东侧为城市次干道。同时,在村落现状及镇总体规划的要求基础上,形成四个等级的道路结构。

(1)村庄外围城市道路:张鄞公路红线宽度28米,村东侧次干路红线宽度16米,其余为7-12米支路;村庄内部环村道3.2-3.5米,一级巷道0.6-6.2米,二级巷道1.5-5.2米;

(2)新村住宅建筑按每户0.5-1个停车位的标准配置;

(3)除消防需要等特殊情况外,机动车不允许在古村保护区内通行。

4.基础设施规划

包括给水规划、排水规划、电力工程规划、电信工程规划、燃气工程规划、环卫工程规划及管线综合规划。规划管网全部入地埋设,埋设路线不得穿越历史建筑,应主要沿街巷走向敷设。按照“先地下,再地上;先给水,排水,再供电、邮电、有线电视、路灯”的原则,考虑实施的便利和现有街巷尺度小等一些实际情况,宜采用共同管沟等措施解决现有宽度不足与管线地埋需求的矛盾,满足市政工程的技术要求。

5.旅游发展规划

(1)主要游线:

村内以游客服务中心——从三路——沿秀水河环村路——鲍氏宗祠——从三路——游客服务中心一线为主,串联起传统建筑、特色院落、特色巷道、堂前等众多历史文化节点。

村外以北侧的古道(局部根据镇总规路网改线),途径陈家山窑址、贺公亭、贺公钓台,沿两山间山道成环。

村南侧则通过整治后的机耕路,延伸至前门山的田园体验区,直至白鹭生态观赏区,规划将建设采摘亭两处,观鸟亭一处,采用自然生态的选型,与周边边境融为一体。

(2)旅游展示节点

主要是古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13座建议历史建筑,和19座传统风貌建筑,以及重要的历史巷道。涵盖了公共建筑、大型民居院落、公共空间、水系、街巷空间等多种类型,可以从多个角度展示鲍家墈的历史文化特色。

七 规划实施

1、明确先后顺序,重点优先整治。

规划重点整治的建筑、街巷、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近期由政府主导实施,整体提升鲍家墈古村整体风貌。其余项目的修复可在整治项目完成之后,视资金状况、整治状况,分区分单位逐步实施。

2、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拆分式实施。

实施项目,采取一座一座建筑、一条一条巷道、一块一块场地推进。修复一个,成功一个,再把成功经验推广到其他建筑和场地的整治恢复过程,不要求一次性整体实施所有项目。

3、实施时序

分期逐步实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和资金等外部条件,制定近、远期计划,区分轻重缓急,稳步推进。规划分近期(2017-2020年)和远期(2020-2030年)两个阶段。

(1)近期实施内容

1)鲍家墈村落保护规划的报批、宣传工作。2)历史建筑的修缮工作,特别是村内保存状况较差的历史建筑的抢救方案及抢修工作。3)村内巷道、人行便桥等恢复传统地面铺设,并做好标识工作。4)秀水河沿线的风貌保护和环境整治工作。5)堂前遗址及村口广场的景观建设工作。

6)标识系统建设:利用道路牌、广告、标志牌、路灯、公交站等载体。7)古村基础设施整治工作,给排水、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关系的埋地敷设。8)制定古村保护与发展的相关政策及管理制度。

(2)远期实施内容

1)完成村内传统风貌建筑改善工作,开展村庄周边环境景观的整治,以及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完成与传统风貌不协调建筑的拆除与整治。

2)同时,为推进鲍家墈休闲农业旅游发展,远期应重点推进旅游相关服务设施的建设。

篇2:鲍家墈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20号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已经第16次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4年12月29日起施行。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 陈政高

2014年10月15日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和审批,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实施保护管理,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范围内从事建设活动,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环境,应当符合保护规划。

第四条 编制保护规划,应当保持和延续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五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应当单独编制,下列内容应当纳入城市、镇总体规划:

(一)保护原则和保护内容;

(二)保护措施、开发强度和建设控制要求;

(三)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要求;

(四)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五)需要纳入的其他内容。

第六条 历史文化街区所在地的城市、县已被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应当依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单独编制。

历史文化街区所在地的城市、县未被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应当单独编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并纳入城市、镇总体规划。

第七条 编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应当符合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街区保护规划。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规划深度应当达到详细规划深度,并可以作为该街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街区保护范围内建设项目的规划许可,不得违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街区保护规划。

第八条 历史文化名城批准公布后,历史文化名城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批准公布后,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历史文化街区批准公布后,所在地的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保护规划应当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批准公布之日起1年内编制完成。

第九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应当由具有甲级资质的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承担。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应当由具有乙级以上资质的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承担。

第十条 编制保护规划,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内,确因保护需要无法按照有关的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设置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会同同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制订相应的防火安全保障方案。

因公共利益需要进行建设活动,对历史建筑无法实施原址保护、必须迁移异地保护或者拆除的,应当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编制保护规划的需要,及时提供有关基础资料。

第十一条 编制保护规划,应当进行科学论证,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必要时,可以举行听证。

第十二条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评估历史文化价值、特色和存在问题;

(二)确定总体保护目标和保护原则、内容和重点;

(三)提出总体保护策略和市(县)域的保护要求;

(四)划定文物保护单位、地下文物埋藏区、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界线,制定相应的保护控制措施;

(五)划定历史城区的界限,提出保护名城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空间尺度及其相互依存的地形地貌、河湖水系等自然景观和环境的保护措施;

(六)描述历史建筑的艺术特征、历史特征、建设年代、使用现状等情况,对历史建筑进行编号,提出保护利用的内容和要求;

(七)提出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措施;

(八)提出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产生活环境的规划要求和措施;

(九)提出展示、利用的要求和措施;

(十)提出近期实施保护内容;

(十一)提出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十三条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评估历史文化价值、特色和存在问题;

(二)确定保护原则、内容和重点;

(三)提出总体保护策略和镇域保护要求;

(四)提出与名镇名村密切相关的地形地貌、河湖水系、农田、乡土景观、自然生态等景观环境的保护措施;

(五)确定保护范围,包括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界线,制定相应的保护控制措施;

(六)提出保护范围内建筑物、构筑物和环境要素的分类保护整治要求,对历史建筑进行编号,分别提出保护利用的内容和要求;

(七)提出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措施;

(八)提出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产生活环境的规划方案;

(九)保护规划分期实施方案;

(十)提出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十四条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评估历史文化价值、特点和存在问题;

(二)确定保护原则和保护内容;

(三)确定保护范围,包括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界线,制定相应的保护控制措施;

(四)提出保护范围内建筑物、构筑物和环境要素的分类保护整治要求,对历史建筑进行编号,分别提出保护利用的内容和要求;

(五)提出延续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规划措施;

(六)提出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居住环境的规划方案;

(七)提出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十五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确定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按照以下方法划定:

(一)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以及地下文物埋藏区的界线,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布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为准;

(二)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包括历史建筑本身和必要的建设控制区;

(三)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内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较为完整、历史建筑或者传统风貌建筑集中成片的地区应当划为核心保护范围,在核心保护范围之外划定建设控制地带;

(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范围,应当包括历史城区和其他需要保护、控制的地区;

(五)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确定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应当边界清楚,四至范围明确,便于保护和管理。

第十六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街区保护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当与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相一致。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当与村庄规划的规划期限相一致。

第十七条 保护规划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以书面和电子文件两种形式表达。

规划成果的表达应当清晰、规范,符合城乡规划有关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第十八条 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成果编制阶段,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对保护规划的成果进行审查。

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成果编制阶段,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提请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成果进行审查。

第十九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规定审批。

保护规划报送审批文件中应当附具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的审查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经听证的,还应当附具听证笔录。

第二十条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经依法批准后30日内,组织编制机关应当报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备案。报送备案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保护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的相关材料;

(二)保护规划的批准文件;

(三)以书面和电子文件两种形式表达的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

(四)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的审查意见;

(五)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一条 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及时公布经依法批准和备案的保护规划。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可以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修改保护规划:

(一)新发现地下遗址等重要历史文化遗存,或者历史文化遗存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经评估确需修改保护规划的;

(二)因行政区划调整确需修改保护规划的;

(三)因国务院批准重大建设工程确需修改保护规划的;

(四)依法应当修改保护规划的其他情形。

需要修改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提出专题报告报送原审批机关批准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修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还应当报告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修改后的保护规划,应当按照原程序报送审批和备案。

第二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准并公布的保护规划,服从规划管理,并有权就涉及其利害关系的建设活动是否符合保护规划的要求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查询。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或者控告违反保护规划的行为。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地方人民政府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组织编制保护规划的;

(二)未按照法定程序组织编制保护规划的;

(三)擅自修改保护规划的;

(四)未将批准的保护规划予以公布的。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或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一)违反规划批准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进行新建、扩建活动或者违反规定批准对历史建筑进行迁移、拆除的;

(二)违反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限(紫线)等城乡规划强制性内容的规定核发规划许可的。

第二十六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审批中涉及文物保护内容的,应当符合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

篇3:鲍家墈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1 村庄历史文化价值

1.1 古堡格局风貌

据崇祯《蔚州志》记载, 石家庄古堡属州堡, 位于壶流河南岸一块平坦的台地上。古堡西紧临南北向的飞狐古道, 是蔚萝盆地交通枢纽西合营古镇通往冀中平原的主干线, 堡东为一条水峪通往代王城的商贸集市道路, 石家庄古堡就位于两条古商道中间。两条道路形象地称为两根轿杆, 抬着方正端庄的古堡, 多年来古堡被誉为“轿子堡”。

石家庄堡平面呈矩形, 东西宽200米, 南北长200米。四周堡墙为黄土夯筑, 南墙正中开门一座, 门墩上建前后鸳鸯式堡楼一座, 南供三官, 北祀魁星, 堡门墩台下东、西建有“四神庙”, 门外左侧建有财神庙、关帝庙、马王庙, 右侧建伍道庙, 正北堡墙上建真武庙一座。堡内南北一条主街道, 东西六条小巷, 呈“鱼骨”形状街巷, 这种纵横交织、土风土貌的古堡街巷奠定了古堡的空间形态基础。南北中轴线上三座公共建筑, 虽在南北一条中轴线上, 但均未对正。堡内沿“鱼骨街巷”分布着十余处四合院古民宅。石家庄历史文化名村保存了完整的明代古堡格局, 文化脉络清晰的古街、古巷、古民居、古寺庙, 是研究北方民俗、建筑、农耕文化的重要一例。古堡中真武庙与南门楼均为高台建筑, 现状保存了明代风格, 且真武庙为蔚县境内最大的一座高台真武庙 (见图1) 。

1.2 建筑风貌价值特色

通过调研发现, 村庄民居属于冀北坝下地区民居类型, 多建于明清时期。建筑色彩保持着建材的原真性, 表现了村民淳朴的性情, 屋顶形式包括卷棚、双坡、硬山, 体现了中国古典建筑风格, 门窗一般为木质构造, 部分窗户木框带有饰纹, 配剪纸加以内容丰富的装饰, 借此来表达祈福、教化、崇拜、吉祥等观念, 部分民居房屋顶部配有吻兽等装饰, 同样寄托着主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院落形式均为一进或二进四合院格局, 为了便于农耕车辆的出入, 门楼设置较大, 外院有长工、仆人居住的倒座, 整体上反映了历史上村民主要以农耕为主的生活特征。

真武庙坐落于正北堡上, 建于明代, 几经修复, 主体结构及布局仍为明代风貌, 恢弘而高峻, 巍峨壮观, 登上庙台北俯壶流河如飞舞银带, 南眺南山如列翠屏, 西瞻蔚州古城如画, 东望河北最高峰小五台尽入眼帘。真武, 古称玄武, 最早是北方的星宿神, 由于民间对真武的信仰, 修建真武庙希望能够保佑平安、防御水火。真武庙正殿座落在一砖砌堡台之上, 前置砖式小门楼, 正殿面宽三间, 进深两间, 单檐硬山布瓦顶, 五架梁前出单步廊。金步装修, 前檐下置三踩斗拱, 明间三朵, 次间两朵, 脊檩绘八卦图。明间置四扇六抹隔扇, 次间置四抹坎窗, 坎窗龟背锦, 正殿东西置钟鼓楼, 为单檐悬山布瓦顶。真武庙对于研究明代庙宇建筑营造法式, 挖掘古堡如何防御外侵和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南堡门建于明代嘉靖年间, 为砖石拱券墩台, 墩台外出“凹”形包砖阙台。面南为红砂岩石券, 一伏一券式, 券上门簪二枚, 镶嵌石匾一块, 石匾刻楷书“振德门”。券内顶部开一方形孔, 为防火攻堡门时往下倾注水, 具有科学的防御功能。两侧凸出的墩台, 更能有效地守御城下的各个角落。门内面北为青砖三伏三券, 券上出一层伏檐, 正中镶砖雕阳刻行楷“石家庄”砖匾, 左右门颊雕刻蹲兽、麒麟, 门墩内东侧设登楼台阶。门墩上建有堡门楼, 单檐硬山布瓦顶, 面宽一间, 进深二间, 中墙分心式, 面北为文昌帝君, 面南供天地水三官, 即尧舜禹, 左耳建钟楼, 右耳建碑楼, 均为四柱单檐悬山布瓦顶。南堡门作为研究明代建筑的“活化石”, 同样具有很高的价值。

1.3 社会与人文价值

农耕文化孕育了石家庄古村落的文明, 人们勤劳睿智, 和善安分, 民风醇朴。民艺文化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清末民初就有摆灯山习俗, 从正月十四到十六每晚都用灯盏在灯山楼摆出形状各异的图案, 如“天下太平”“五谷丰登”字样, 这些形态适情入里, 光耀夺目。建国前就有正月登高跷, 邻村互换演出的风俗, 建国后又创建晋剧班子, 排演二人台, 六十年代后改为唱现代大戏, 七十年代后演唱短小剧, 现在还有赶庙会等习俗。这些都是村里逢年过节、庆典的娱乐活动, 体现了人们辛勤和智慧的缩影, 是乡村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此外, 石家庄村自古便是人杰地灵之所, 据《蔚州志》记载, 自明代万历年起, 石家庄村多名史姓族人先后于明万历、清顺治、康熙、嘉庆、咸丰年间参加科举考试并及第。这些杰出的史姓族人先后任职于全国各地, 最高官至陕西庆阳知府。石家庄古村落还体现着三祖文化, 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独立运动中, 村民践行着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精神, 他们当中有些人毕业于黄埔军校, 有些人则是行伍出身, 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战争, 有些人还在战争中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

2 村庄保护规划

为了保护石家庄历史文化名村的物质形态和文化内涵, 依据村庄历史文化价值, 确定了“整体保护、全面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近期保护与远期保护分期实施”的保护原则。具体从村庄保护区范围划定、古堡内建筑保护规划、古堡内街巷保护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以及新村建设与古村保护规划五个方面加以阐述。

2.1 村庄保护范围划定

为了体现全面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需要将石家庄村内历史建筑、历史环境要素主要分布的区域进行划分, 对于能够全面体现石家庄古村落传统格局特色和历史风貌的区域, 应给予重点保护。通过实地调研, 可将石家庄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范围划分为三个层次, 分别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

2.1.1 核心保护区

核心保护区应该是村内历史文化价值的核心体现区域, 在其范围内应尽最大限度的包含具有真实历史痕迹的建 (构) 筑物以及具有真实历史载体的传统风貌遗存。目前村内古堡较为完整且集中分布着历史遗存, 因此将村庄内古堡划定为核心保护区, 面积约2.49公顷。为了形成完整的历史风貌, 核心保护区内应保持视觉景观要素的连续与通畅。所有现存建 (构) 筑物与环境要素按要求进行全面保护, 禁止在核心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建 (构) 筑物, 对现存的建 (构) 筑物还要采取分类保护措施, 此外在高度、体量、色彩、材料等方面应保留现状并同时应符合历史建筑风貌特征。如遇到确实需要修缮的房屋, 应在历史建筑保护专家指导下按其原样修旧如旧。在核心保护区内还应该选取若干质量好且能够真实反映古村落传统风貌特色的建 (构) 筑物作为历史遗产的典型对外展示, 增强人们对传统村落文化价值的直观感受。若在核心保护区内进行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扩建、新建活动, 应使其与核心保护区历史风貌相协调。

2.1.2 建设控制地带

建设控制地带作为背景区域在空间分布上应位于核心保护区周边, 其划定的目的为了使核心保护区内建筑风格、景观风貌以及环境特色得到延续, 使其有较和谐的过渡。基于现状特点, 在核心保护区外围划定了建设控制地带, 面积约3.11公顷。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尺度、空间可稍微有所变化, 但村落的传统风貌、古代建 (构) 筑物的外观不得改变, 要保持其原有模样。对于历史文化价值较小、外观破损严重且对村落整体风貌有负面影响的建 (构) 筑物, 可经管理机构批准后拆除。建设控制地带内可以新建房屋, 但房屋选材、风格、样式等均应采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语言和符号, 与古村落风貌相协调, 色彩以白色、青灰色为主色调, 建筑高度不大于6米, 使用性质以居住为主, 不得有生产性质的建筑。此外, 在保持传统风貌的基础上, 还要积极地改善建设控制地带的环境质量, 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

2.1.3 环境协调区

环境协调区的作用是为了保证古村落传统风貌的完整性, 体现整体保护的原则, 本次研究将石家庄古村落建设控制地带以外的区域划定为环境协调区。在环境协调区内允许农业生产活动, 应使农业生产活动和村民日常生活有机结合, 充分体现出古村落生活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积极改善生态环境, 营造宜人的视觉景观廊道, 建筑物的形式、色彩和选材应延续古村落传统风格, 建筑物高度不大于9米。

2.2 古堡内建筑保护规划

2.2.1 建筑保护与整治

为了使石家庄历史文化名村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貌得到全面保护与延续, 应对建筑的年代、风貌、质量进行详细统计分析, 充分考虑到村庄的现状和可操作性, 在为建筑建立保护档案的同时, 本次研究提出了古堡内五种不同的建筑保护与整治模式。即“保护”, 指对已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者已登记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物, 要对其进行严格保护, 不准进行任何移动和改造。“修缮”, 指对评定为历史建筑和建议历史建筑, 应按照修旧如旧的处理手法对其进行修缮, 恢复历史建筑的原貌。“改善”, 指对评定为传统风貌建筑, 重点保护其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细部构件和传统风貌, 建筑内部在保证主体结构安全的情况下允许进行适当的改造和更新, 以适应现代化生活方式。“保留”, 指与保护区内传统风貌相协调且质量较好的其他建筑, 可以对其采取保留措施。“整治改造”, 指与保护区内传统风貌不协调或质量较差的其他建筑, 可以对其采取整治、改造、重建等措施, 使其与古村落传统风貌相协调。

2.2.2 历史建筑的挂牌保护

针对历史建筑可以采用挂牌的方式对其进行保护。将保护标志牌悬挂在历史建筑较明显的位置, 标志牌的形式要与建筑物相协调, 内容应涵盖历史建筑的名称、年代、风格、材质、面积、高度、产权归属以及保护负责人等信息, 以此来提高居民、游人对历史建筑的认知程度, 增强保护意识, 达到保护历史建筑的目的。

2.3 古堡内街巷保护规划

2.3.1 历史街巷格局

严格保护并继承传统历史街巷的格局以及路面形式, 未遭到破坏的街巷应保持其历史原状, 已破损的街巷应按历史复原图采用青石路面对其进行修护, 恢复其历史风貌。在历史街巷内尽量避免实施大面积的路面改造工程。

2.3.2 历史街巷立面

历史街巷两侧沿街民居的建筑立面应得到继承性保护。保护重点为建筑立面的形式、色彩和材质等内容, 使其具有历史原真性、视觉的统一性和连续性, 以及历史风貌的完整性。

2.3.3 街巷休憩空间

充分利用街巷两侧存在的空地等公共空间, 将其改建成小型的休憩广场, 并配以仿古的桌椅板凳、对外宣传窗口、乡土树种和花卉等营造出独具特色的历史村落休憩空间, 供村民和游客使用。此外还要维护街巷的整洁, 及时清理路面垃圾等污物, 创造出良好的视觉效果。

2.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2.4.1 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首先, 对村庄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详实的普查、统计, 通过文字、图片、影像、互联网等多种形式, 全面细致地记录石家庄非物质文化遗产, 并以口头、书面、电子版等方式对其进行保存, 建立保护档案。其次, 对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称、内容、传承人等信息制作标识牌, 进行挂牌保护, 以此规范保护形式, 增强保护意识。第三, 在村委会或村庄内建立“石家庄历史文化名村民俗文化馆”, 将石家庄村非物质文化进行集中收集、陈列和展示, 充分体现出石家庄历史文化名村的历史风貌特色和文化底蕴。第四, 在互联网上建立“河北省石家庄历史文化名村”网站, 将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村庄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内容上传到网站, 通过互联网迅速、便捷、大范围的宣传石家庄村的特色风貌。最后, 通过新闻、广告和书刊等多种媒体手段加强对石家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展示, 也可以定期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活动, 让更多的人共享石家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2.4.2 保护载体空间

首先, 保护四神庙、真武庙等众多作为民俗祭祀等活动场所的寺庙殿宇, 规范由此衍生出的相关商业行为, 传承延续石家庄村传统节日。其次, 对石家庄村民间艺术进行整理, 保护传承人, 扩大传承规模, 把传统艺术发扬光大。最后, 整理石家庄村历史上的名人轶事以及相关传说, 整理石家庄村历史街巷名称, 编写村志, 建立相关档案, 结合村委会设置展示馆, 进行物化展示。

2.4.3 加强保护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首先, 以县政府为主导, 成立石家庄历史文化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统筹协调文化、文物、规划、建设、旅游、新闻等部门, 切实履行各自职责, 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确保石家庄历史文化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以坚决贯彻和落实。其次, 依靠财政预算, 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保护经费的投入力度, 同时, 还可以通过宣传引导, 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个人等形式的赞助和捐赠。最后, 确定石家庄历史文化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人, 加强对保护工作的指导与监督, 建立完善的保护制度。

2.5 新村建设与古村保护规划

近年来, 外部文化的侵入使古村落传统的生活方式与观念发生了改变, 同时又由于缺乏专业的规划管理, 新的建设正在逐步破坏村庄传统风貌。对于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来说, 谋求既能符合其遗产文化价值保护, 又能促进村庄经济与生活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是保护规划中的关键。在石家庄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中, 为了解决新村建设与古村保护的矛盾, 必须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历史遗存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要把其保护放在首位, 在进行环境生态承载量评估的基础上, 对村庄土地、人口、基础设施等建设做出合理的调整。

通过对村庄的深入调研, 石家庄历史文化名村未来应该以玉米及谷黍种植、发展旅游业为主, 村庄产业发展应符合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村庄建设范围应控制在环境协调区以内, 用地布局要坚持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 居住建筑宜紧凑布置, 并在适当地段鼓励建设商业设施, 提供公共绿地和公共活动场所, 以适应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和建设宜居生活环境的需要。古堡内现有50户住宅, 考虑到环境容量的限制, 古堡内人口容量上限应控制在150人。基础设施建设应注重村民对现代生活、生产的发展需求, 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因此应合理设置道路、市政工程、安全防灾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 以促进古村落的永续发展。

3 结语

本文所探究的保护规划内容和方法已在河北蔚县石家庄历史文化名村实施, 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不仅使村内历史风貌以及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 (构) 筑物得到保护, 而且促进了石家庄历史文化名村环境的改善, 带动了村庄生活生产与经济发展。

摘要: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 为了促进传统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建设, 文章以河北蔚县石家庄历史文化名村为研究对象, 通过实地调研, 发掘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 具体从村庄保护区范围划定、古堡内建筑保护规划、古堡内街巷保护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以及新村建设与古村保护规划五个方面对石家庄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进行了探析, 以期为我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石家庄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村庄规划

参考文献

[1]阮仪三.历史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2]赵勇, 张捷, 张锦河.我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内容与方法研究[J].人文地理, 2005, 1 (20) :68-73.

[3]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社, 1994.

[4]邢天河, 吴巍.河北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规划设计技术导则解析[J].城市规划, 2014 (3) :14-17

[5]张丛葵, 陈京涛, 常乐.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与发展——以吉林省乌拉街满族镇保护规划为例[J].规划师, 2008 (12) :94-98.

[6]严云祥.地方传统村落整治规划探析——以江山市大陈村村庄整治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 2008, 32 (12) :89-92.

[7]何峰, 柳肃, 杨燕, 等.传承与发展——历史文化名村住宅更新设计实践研究[J].建筑学报:学术论文专刊, 2011 (5) :98-102.

篇4:鲍家墈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修缮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029-01

一、当前历史文化名村保护面临严重的挑战

(一)建设性破坏日趋加剧。在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部分干部、村民没有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意识,因此村落虽保留着原有空间格局,但是村内插建了一些现代建筑,与历史形成的村容村貌很不协调。极大的破坏了历史文化名村的整体协调性。究其原因在于金鸡历史文化名村中的许多建筑年代已非常久远,居住环境普遍比较落后,排水、供电、卫生、抗震能力等已无法满足现代居民的生活需求,许多建筑已濒临倒塌无法居住,但修缮成本又远高于拆旧建新,于是不少村民选择弃旧建新或直接拆旧建新。因此导致多年来历史文化名村核心保护区内现代建筑物陆续拔地而起,古村落传统风貌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给各级党委政府保护发展历史文化名村的战略举措带来极大的挑战。

(二)历史文化名村的整体环境亟待改善。由于金鸡乡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随着时间推移,很多传统建筑年久失修,为保存其完整性带来了困难;名村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陈旧简陋,远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给改善和整治环境带来了困难,同时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还是以四方街为例,这里共有住户80余户,所居住房屋属土木结构,各户之间隔墙均为木板,多数房屋已开始倾斜,木材早已蛀虫,但一间房屋的修缮涉及乡邻几户,难以统一。再加上四方街的集镇功能和整体形象缺失,没有给排水系统,供电线路老化,消防设施不健全,没有公厕,整体建筑面貌破烂不堪,地面高低不平,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水飞溅。

二、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措施的建议

(一)重视制度建设,加强规范管理。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区乡两级政府应高度重视,组建由农业、住建、文化、宣传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协调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工作,建立歷史文化名村保护信息系统,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存状况和保护规划进行动态监测。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条例》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尽快制定《金鸡乡历史文化名村核心保护区农户住房拆旧建新管理规定》,其中要特别强调核心保护区范围内农户住房不得拆旧建新,只能修缮,且按照修旧如故、古色古香标准进行。新建房屋必须符合金鸡乡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及金鸡乡旅游特色小镇规划,房屋体量、围墙、门、窗、屋顶等必须按照规划编制部门提供的户型、建筑风格建盖。同时要求农户必须与社区签订不乱堆乱放保证书及修旧如故保证书。积极管理好每间房屋的一砖一瓦一根木头。积极争取资金,加大投入,努力与农户一道建设环境优美、适宜居住的金鸡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二)关注系统和灵魂,注重原真性保护。金鸡乡历史悠久,35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并留下丰富的新石器文化遗址。西汉武帝时开西南夷,迁徙秦相吕不韦后裔至此,置不韦县(公元前109年),曾与哀牢国长期共存。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归汉,在此设永昌郡。在中原汉文化与哀牢夷文化长期的碰撞和交融中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体的永昌文化悠久的历史给金鸡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景观,著名的有古戏台、文昌宫(“保山军民抗敌的动员大会”会址)、四方街、张家祖庙(“4.15”武装起义遗址)、老澡塘、插戟石、吕公祠、点将台、新石器遗址、不韦城遗址等;悠久的历史还造就了不少名人韵士,著名的有吕凯、杜文秀、廖鹤、兰馥、张鸿翼、孟循时等,加上一些独有的民俗传统,这些珍贵的历史积淀都是不可再生、无法替代的文化资源。其价值在于它的活态性和系统性。因此,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不能只关注古建筑、古桥、古井、古树等实物,也应关注农业生产、乡村生活、原生态文化,原生态生活方式的有效传承。

(三)加大投入,在开发利用中保护。四方街位于集镇中部,是金鸡村的地理中心,古今依然。四方街的开发建设主要分为三大块,第一块修复古戏台并适当扩大台下街门,将四方街、文昌宫、古戏台、季平街、点将台(北侧有新石器遗址、不韦城遗址)等历史、文化单元有机地联系起来。金鸡早有滇剧窝子之称,恢复古戏台后,可进行戏曲表演,使其名副其实。第二块重建文昌宫,修建供奉孔子的大殿及魁阁,一、二殿辟为图书室等文化活动场所,三殿恢复孔子塑像供人瞻仰。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孔子诞辰之日,举行敬文祭孔盛会。第三块为修复文庙街、武庙街,将路心青石板、鹅卵石重新铺就,两侧居民住户门窗统一仿古重修。二是建设老区文化园。为了继承和发扬优良革命传统,将金鸡建设成为隆阳区乃至保山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拟投资在小坟山下建设老区文化园。园区分为三大块,第一块为“4.15”武装起义纪念馆,集中展示“4.15”武装起义图片、曾使用过的装备,在馆旁空地上矗立“4.15”武装起义纪念碑,镌刻浮雕,保护好张家祖庙及烈士墓。第二块在小坟山半圆剖面上书写“金鸡革命老区”大字,将“4.15”历史浮雕在剖面上,再建两块巨大的活动场地,建吕凯、廖鹤、兰馥、张鸿翼、孟循时等著名人物陈列馆。第三块为金碧赤宫,建于金鸡寺金鸡窝附近。宫内为古建筑风格,内部展示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滇西抗战时期的金鸡;第二部分为不韦县历史;第三部分为建国后金鸡的发展。宫外河边立牌坊一座,书写“金碧赤宫”。

具体操作中,要与四方街沿街住户签订《四方街保护协议》,并要求四方街沿街住户必须做到“五严禁一注意”(严禁大拆大建、严禁改头换面、严禁乱泼乱洒、严禁乱搭乱拉、严禁堆放杂物、注意防火)。特别要做好防火工作,尽快对四方街住户进行一次消防培训,并由专业电工对整个电力线路进行一次检修,破损电线及时更换;协商住户10户左右,按比例给予一定资金补助,要求按规划部门所设计图纸对房屋进行修缮,开好一个头,起好示范引领作用;同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财政资金扶持,用三年时间对整个四方街进行一次全面修缮,对四方街的电线管道入地,电力、排水系统等进行一次全面改造。通过上述措施,一个古色古香的四方街将展现出来。

总之,通过一定的保护、发展和打造,未来的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必将更加辉煌、灿烂。

篇5:鲍家墈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1 大芦村概况

广西灵山县佛子镇大芦村位于灵山县城东郊8公里, 村域面积为4.2km2, 是典型的岭南丘陵地貌, 山清水秀。以古建筑、古文化、古树 (俗称“三古”) 体现明、清建筑风格, 是延续岭南文化的典范, 是“广西楹联第一村”、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 名列广西旅游名村之首, 具有民宅建筑古老、文化内容丰富、古树参天和生态环境良好四个特点。

2 大芦村历史文化名村资源特色分析及价值评估

2.1 资源概况

历史文化名村大芦村地处亚热带气候区, 气候宜人, 村内有成片优质的耕地, 种植有大量的荔枝和龙眼等果树, 被誉为“中国荔枝之乡的荔枝村”和“水果之乡的水果村”, 村庄农业发展基础良好。村落选址与建设按照中国传统风水学理论, 将水系从村落东北角引入, 与村内的5个水塘相连, 沿山脚从村落西南流出, 形成人工活水水系, 规划布局合理。村落历史文化遗存丰富, 现有明清时期古建筑群10个, 占地面积约22万m2, 建筑面积约45万m2。古宅群规模庞大, 结构功能齐全, 规划水平较高, 生态环境优良, 民俗文化积淀丰富。大芦村被誉为“广西楹联第一村”, 现存有古对联305副, 以修身、持家、创业、报国为主题。现有8株古荔枝树、2株古樟树、1株古小叶榕和7株古大叶榕, 树龄都在200年以上。

2.2 特色分析

2.2.1 古建筑遗存丰富、风格明显、富有文化内涵。

大芦古村始建于嘉靖二十五年 (1546年) , 至清朝康熙五十八年完成整体建设, 村内现存有明清时期的10个建筑群———镬耳楼、三达堂、东园别墅、双庆堂、蟠龙堂、东明堂、陈卓园、杉木园、富春圆和劳克中公祠, 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房屋结构功能齐全, 按照传统宗法制度建设, 等级分明, 具有明显的明末清初岭南豪宅的建筑风格。

2.2.2 村落格局独特, 环境优美宜人。

大芦古村落按照风水学中九宫八卦的方位建造。在古村落内开挖了大小5个池塘, 利用开挖水塘的土将古村落建设用地填高, 并形成北高南低的地势。古建筑群通过地下排水管道, 将其中的生活用水和雨水等排入这五个水塘, 并与流经村落的河流相通, 形成人工活水水系, 具有排水、排涝、消防和景观的功能。有两条河流分别从东北和西北两个方向流经大芦村并在村落南面汇集成一条河流流出, 寓为聚财之地;古村坐北朝南, 群山环绕, 村头山体称为“龙头”, “龙身”盘踞于村中, 山峰的位置代表着好的官运, 水则代表财运, 大芦古村先民选择这里作为长久居住地, 预示着保佑子孙后代有官运、财运并繁衍生息。镬耳楼主建筑群西面有7棵大叶榕 (又称梐树) 根据风水师指点按照北斗七星图系栽种, 以弥补案山不足, 七棵大树, 一树顶三山, 七树如二十一个山峦, 并与楼前的弯月型鱼塘形成“七星伴月”之形, 营造“山为丁, 水为财”的筑造理念。此外, 梐树取其音“笔”, 以弯月型鱼塘为砚、水为墨, 取“樟树”之音“章”, 构成了“笔、墨、文章”的文化内涵。大芦古村整体布局以村内水域为中心, 环湖而建, 坐北朝南, 北面依山, 南面临水, 依山傍水, 古静幽深。宅院前后栽种的园林绿化树种共计33种, 隶属于25科29属, 其中荔枝树、龙眼树、樟树、大叶榕苍翠盘郁, 与气势澎湃的古建筑相映成趣, 在古建筑内的开敞空间都可以看到建筑与绿树相融合, 处处见景。

2.2.3 传世楹联内容丰富、价值高。

1999年6月大芦村被授予“广西楹联第一村”荣誉称号。村内藏有文天祥手迹等大量的文物珍品, 见证着历史的辉煌, 最宝贵的是这里藏有三百多副明、清时期创作的传世楹联, 有着珍贵的人文历史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这些楹联倾注了先人心血, 运用言简意赅的语句反映了古人对生活的认识、理想和祝福。楹联内容丰富多样, 反映修身、持家、创业、报国的内容, 对后人的教育意义明显。如创作于明朝嘉靖年间的两副楹联:“惜衣惜食, 不但惜财兼惜福;求名求利, 须知求己胜求人”。从应用上可将楹联大体分为:居室联、器皿联、春联、婚联、寿联、交际联等;从内容上可划分为:庆典吉祥联、抒情寄怀联、哲理警句、技巧妙趣等种类。

2.3 资源价值评估

大芦村是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和广西著名旅游村落, 由核心历史文化资源 (见表1) 和其赖以生存的自然景观环境构成。参照《旅游资源分布、调查与评价》 (GB/T18972-2003) , 对其进行价值评估 (见表2) 。从评价结果可知, 大芦村古建筑群、传世楹联、古人工水系和古树名木特色资源及其农业生态环境景观和人居环境景观都达到四级资源标准 (75~89分) , 村内自然生态环境景观达到三级资源标准 (60~74分) , 都属于优良级资源。

3 大芦村生态乡村建设保护性发展规划探讨

3.1 生态乡村建设保护性发展规划目标

生态乡村建设保护性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对大芦村的历史文化资源与生态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利用, 建立符合村落生态系统, 通过生态规划, 实现历史文化名村的生态村庄建设。一方面满足历史文化名村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要求, 另一方面完善村落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农业生态环境和人居生态环境, 提升生态效能, 形成稳定的复合村落生态系统, 促进清洁、环保、绿色、健康的农业和旅游业的形成与可持续发展。

3.2 生态乡村建设保护性发展规划

3.2.1 村落红线、生态建设红线与规划范围的划定。

在生态乡村建设中, 既要对其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 (古建筑群、传世楹联、古树名木、古人工水系和人居环境) 进行保护, 还要对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维护, 因此需要划定一个符合生态学发展规律的规划范围, 以建立稳定、健康的村落复合生态系统, 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大芦村生态建设规划范围包括村落红线和生态建设红线。村落红线是指保护其核心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最小有效保护范围, 是村落最基本的人类居住生态系统, 包括古建筑群及其周边居住环境、古树名木和赖以延续发展水系范围。生态建设红线是在村落红线的基础上, 将范围扩大到具有生态保育功能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农业生态环境地域范围, 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高度统一, 形成集农业生态系统、村落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健康稳定的复合生态系统。因此, 大芦村的生态乡村建设规划红线, 应以生态建设红线为规划范围。

3.2.2 总体规划布局。

以古建筑群、古树名木、水系的维护、修缮等,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 提升大芦村旅游形象, 促进乡村生态文化和乡村生态产业 (旅游业) 建设;以道路、园林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新村居民点建设的规划引导,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以荔枝等经济果林维护、耕地种植结构的调整, 丰富旅游活动项目, 增加村民收益, 促进乡村生态产业 (农业和旅游业) 发展;加大保障大芦村生态产品供给的生态空间 (自然生态环境) 的保护与修复力度, 进行生态保育、植被修复和生态治理, 形成生态乡村建设的良好天然本底, 促进乡村生态环境建设。以生态规划设计理论和生态学理论为指导, 通过总体规划布局 (见图1) 建成大芦村村落复合生态系统, 承载与提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功能。通过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水系的疏通、修复、岸线维护等保护性修复, 建立一个良性的动态水循环系统, 既能满足景观建设的需要, 又能满足大芦村生活、生产、消防等整体发展的需要。应用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 建立以水系廊道连接古建筑群板块、古树名木板块、新村居民点板块和农业生态与自然生态本底的大芦村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3.2.3 功能分区。

在村落红线范围内分为禁建区、限建区和环境协调区, 其中禁建区为古建筑、古树名木和古人工水系的空间范围, 禁止进行破坏这些资源的任何建设活动;限建区为新村居民点的建设范围, 居民房屋的建筑风格应与古建筑群的风格相协调;环境协调区为建筑周围必要的人居环境景观区域, 园林景观的营造与古建筑相协调。在生态建设红线范围内, 既涵盖了村落红线范围内的禁建区、限建区和环境协调区, 还包括了自然生态环境保育区和农业生产区 (见图2) 。自然生态环境保育区为大芦村的天然本底, 是区别于城镇景观的乡村景观区域;农业生产区为大芦村水稻种植、荔枝与龙眼等经济果林和其它农业生产区域。

4 大芦村生态乡村建设与发展对策

为了有效保障大芦村生态乡村建设规划的实施, 可采取以下对策, 促进生态乡村建设, 以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 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转换。依托资源特色与优势, 结合广西历史文化著名旅游区发展定位, 大力发展观光旅游和体验旅游, 利用村内农林和养殖业等作为旅游业的辅助产业来丰富旅游业的内容, 促进旅游业和农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二是科学规划, 分区控制。按照生态学的要求, 科学划定生态乡村建设的控制分区, 并对各功能区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在禁建区内禁止任何开发建设活动;在限建区内民房与园林等建设活动必须与古建筑群风格相协调, 不得破坏古村落天际轮廓线和景观;在环境协调区内, 严禁伐木毁林及开发建设, 保护村落周边的建筑环境景观;在自然生态环境保育区内, 保持经历历史自然演替所形成的草地、林地等乡村自然环境景观;在农业生产区域内禁止从事影响农业生态环境景观的农业生产与建设活动。三是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分期实施。多方争取项目的扶持, 用好相关资金;利用灵活的市场经济, 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筹资;制定优惠政策, 积极鼓励公司参与开发建设。四是建立保护机构加强保护监督。由相关部门牵头成立生态乡村建设领导小组, 负责常规监督管理, 建立“政府引导管理, 居民主动参与”的运作机制, 实施正确的政策引导和赏罚分明的管理措施, 加强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 推进生态乡村建设。

参考文献

[1]路华, 季红.南京美丽生态乡村建设路径与对策[J].新农村建设, 2013 (1) :45-46.

[2]刘晔.生态乡村建设模式与途径分析[J].经济问题, 2013 (6) :117-120.

[3]姜春云.以生态文明引领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J].求是, 2011 (22) :50-52.

[4]陈英瑾.乡村景观特征评估与规划[D].清华大学, 2012 (10) :72-76.

[5]黎永.关于大芦村古建筑群景观的风水文化探讨[J].建筑技艺, 2009, 10 (11) :112-115.

[6]朱鹏飞, 卿贵华.规划生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44-45

[7]乔治·F.汤普森, 弗雷德里克R.斯坦纳, 何平.生态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8 (1) :100-120.

篇6:鲍家墈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近年来,我國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上,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和成功的经验,使得一些历史悠久,且具有传统风貌的街巷和建筑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存。同时,也存在诸多认识理念和保护实践的误区,导致不少古村镇在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的过程中无情的被拆除,或者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对于资源价值并不高的建筑群落等过度开发,甚至炒作,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鱼龙混杂的局面。因此,认真解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对于旅游规划与开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审核、开发和保护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条例》的重要作用

1.加强了大众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意识。为了更好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要特别强调加强保护的意识。要让人们,尤其是地方旅游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旅游规划企业、旅游景区投资商等,认识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文化意义和保护价值,让其了解哪些东西是应该保护的,哪些是必须保护的以及应该怎么保护等。否则,可能出现投资越多,结果离要取得的效果越远。没有正确的保护意识,盲目的开发只能把这些文化遗产毁掉。《条例》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定义和保护做出了详细的定义,普及了大众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认知,也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规划与开发工作提供了指导思想。

2.确立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价值评估体系,强调名城名镇名村的价值核心。价值评估师世界文化遗产的申请中最重要的环节。价值核心及价值评估体系对于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也同样重要。《条例》第七条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条件做出了如下规定:(1)保存文物特别丰富;(2)历史建筑集中成片;(3)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4)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这一条款暗含了三个方面内容:第一,要求申报应该是真正的历史遗存,不是仿建的,不是假造的,这是对物质性文化遗产的基本要求。第二,保存着传统的格局和历史的风貌。这一条很重要,是区别保护文物保护单位与保护历史文化村镇的标志,若只有分散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整体上体现不出传统的格局和历史的风貌,那它完全可以用划定文物保护单位的方法加以保护,没有必要定为历史文化村镇。第三,对历史事件、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的要求,暗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突出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典型意义和文化价值。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进行评判,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开发不力、过度开发或者虚假开发。

3.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和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还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作出了一体的规定:提出在保护范围内从事建设活动,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的要求,不得损害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得对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构成破坏性影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明确提出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要整体保护。

这里所说的“整体保护”,并非是指保护内容上的城市整体,而是指从城市整体的角度来认识保护价值,从城市整体的高度来采取保护措施。比如不只要保护文物古迹、历史街区,还要按《保护条例》所说的,“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保护规划,控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人口数量,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环境。”

二、《条例》的重要启示

《保护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政府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开发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标着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又上了一个台阶,使得保护工作更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当然,《保护条例》并不是一方万能灵药,在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深化发展的空间。例如,价值评估体系应该细化,应针对名城、名镇、名村出台不同的评估手段和规定,否则在理解和执行将会出现比较大的差异;可在《条例》的基础上,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监察巡视机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实行国家和地方分级监察管理;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问责制,将保护和政绩挂钩。

《保护条例》还对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在实际的工作中,《条例》如何更好的执行,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和不断完善。本文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对《条例》的浅析,引起更多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关注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张富春.学习《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几点体会[J].中国名城,2009(08).

[2]赵勇,梅静.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0(04).

[3]和红星.新形势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拓展探索[J].中国名城,2009(07).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鲍家墈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相关文章:

鲍家中学教育科研工作总结04-10

上一篇:合时代:中国互联网金融还有更大发展空间下一篇:干部作风问卷调查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