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程研究论文

2022-04-20

【摘要】研究性学习在凸现学生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及特性化发展、融合“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两种学习方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学生角色,从被动到主动;教师角色,从传授到指导;学习空间,从封闭到开放;学习形式,从单一到多样。这四大变革,为基础教育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也为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语文新课程研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语文新课程研究论文 篇1:

后现代视阈下的语文新课程研究

摘要:后现代课程研究从课程的动词形式理解课程,关注学生者的生活世界和生存经验,从整体、联系的角度出发,使学生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性认识。借鉴后现代课程研究的成果,语文课程目标应指向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内容应体现不确定性、多元性和开放性,课程内容的组织应注重整体性和关联性,语文课程的实施应成为师生主动参与、建构与创造意义的过程。

关键词:语文课程研究;后现代视角;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

一、后现代课程研究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概念重建”活动揭开了后现代课程研究的序幕。在这之后的三十多年里,新的课程理论不断涌现,课程研究领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其中,对现代课程研究的批判与超越构成了后现代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转变了课程观念。现代课程研究从课程的名词形式(“跑道”)理解课程。因此,将课程看作是封闭的、确定的,是一些应当贯彻的课程计划,或者是一些必须遵循的教学指南。它忽视了教育实践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不利于发挥师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而后现代课程研究则从课程的动词形式(“跑的过程”)理解课程。这一转变使课程焕发出了蓬勃生机,使课程研究的过程变成了一个主动的、开放的、发展的过程。教师、学生被视为课程实践的主体,他们与所处的教育情境积极进行对话,并在对话的过程中建构、创造知识意义。

第二,从关注客體(社会)到关注主体(学习者)。现代课程研究的特点是“从外在着手”,关注外部控制,追求社会服务与社会效率,却无视学习者的存在状态。而后现代课程研究着眼于“从内部工作”,关注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和生存经验,强调课程研究既不能脱离社会现实,也不能失去人的品性,倡导“将课程置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种族、全球等背景中来理解,通过联系个人深层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体验来寻找课程的意义”。与此同时,后现代课程研究指出,学习不是由外到内的知识传递与接受,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经验的过程。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自我意识的提升和个性的解放,重视培养学习者的反思、批判、创造的精神与能力。

第三,弘扬整体观和联系观。现代课程研究以割裂、孤立的眼光看待课程与教学的问题,课程被精细地分门别类,教师、学生被视为教学过程中分离、对立的两极。而后现代课程研究从整体、联系的角度出发,将课程放到更大的教育和社会的领域来研究,强调课程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寻求知识间更广泛的关联,使学生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性认识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后现代课程研究还指出,教师、学生是教学系统中彼此联系的对象,要充分发挥师生间的交互作用,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要重视课程的整体性和平衡性,促进学习者身体、智力、情感、精神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语文课程研究:后现代的视角

后现代课程研究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它有着自身的缺陷与内在的矛盾。但是,它对课程研究领域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借鉴后现代课程研究的成果,必将对语文课程的研究与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语文课程目标

从文化学的角度看,课程目标就是关于课程的价值定位。

现代语文课程的价值定位:语文是“应付生活”的工具,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应用”、“实用”。上世纪60年代初,叶圣陶发表讲话指出,“学语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经过学习,读书比以前读得透彻,写文章比以前写得通顺,从而有利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才算达到了语文学习的目的”。在此之后,教育部颁布的新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

在“应用”、“实用”的价值定位下,语文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自然就侧重于知识与能力。例如,1963年的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从1978年到1992年,国家几次颁发、修订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进一步强调语文能力培养的核心地位,强调要通过科学有序的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应用说”、“实用说”归根结底反映的是工具理性主义与社会功利主义的现代课程逻辑。这种逻辑将语文视为纯粹的应用工具,无视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及对于学生身心发展所具有的多方面意义。后现代课程研究极力反对这种“社会控制”、“目中无人”的课程逻辑。依据后现代课程理论,语文不仅是“应付生活”的工具,更是人存在与发展的本体性需要;语文学习不仅有利于工作和生活,还将对学生的认知发展、价值引领、情感陶冶、精神提升等起到重要的作用。

语言是语文学习的载体和内容。语言不单是交流思想、传播信息的工具,还是生命存在的表现形式。海德格尔曾指出,“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小原国芳认为,“语言是川流不息的生命”。因此,语文学习的过程,不只是掌握语言工具的过程,也是言语实践中的生命存在与活动的过程。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阅历了多姿多彩的言语人生,体察了人间百态,在开阔知识视野、丰富生命体验的同时,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获得人生的启迪与教益。如《浅水洼里的小鱼》让我们仿佛听到了生命的呐喊,唤醒了我们拯救生命的职责;《触摸春天》带领我们走进了盲童的心灵世界,使我们明白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_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的人生哲理。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用全部身心拥抱语言文字,感受潜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生命脉动,从而引发了心灵的共振和情感的共鸣,并获得了审美的享受。例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绘了百花盛开、春意盎然的美丽图景,让我们仿佛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揭示了“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的无情事实,使我们顿生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物是人非的感慨。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穿越了语言文字,与伟大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情感的震撼中领悟作者高尚的情操与崇高的人格,从而获得精神的提升与灵魂的净化,使生命获得了自我完善与自我超越。例如,吟诵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感觉心胸豁然开朗,官场的卑躬屈膝、尔虞我诈何足挂齿,人活在世上就要胸襟开阔,坦荡洒脱;默念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更被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染,个人的荣辱得失从此不再挂怀,留驻心间的是百姓的疾苦、民族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

可以说,没有哪一门课程能够像语文这样,如此感性而深刻地将纯洁、美好、高尚的情感植入学生的心灵。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绝不只是“应用”之学,语文教学也绝不能只

在言语技能训练上兜圈子,而应“促进学生在言语主体良好的言语人格意识统摄下的学识、智能、情意素养等的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才是面向未来的语文教育目标”。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与“语文能力”相比,“语文素养”的内涵要丰富得多,它既包括语文能力,也包括情感态度、审美情趣、思维品质、文化品位、个性人格等;与“语文能力”相比,“语文素养”彰显了语文课程在“实用”之外的功能,反映了新时期对语文课程价值的准确定位。

2.语文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法则、问题以及处理方式。后现代视阈下,语文课程内容研究应体现出对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别关注。

(1)增加课程内容的不确定性、多元性和开放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探究精神与创造能力

课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到特定知识观的影响与制约。

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客观性,是指知识是独立于认识主体之外的客观存在。普遍性,是指知识是可证实的、绝对正确的和不容置疑的。这样的知识观决定了现代课程在内容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确定性和规范性,并且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具有规定性、说明性和演绎性,在追求高效率的同时,导致学生丧失了主体意识和批判能力,成为接受与储存知识的“容器”。

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一种主体性的存在,即主体基于自己的经验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通过主动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融入主体世界的知识。并且,所有的知识都是价值涉入的,同时是具有境域性的,因而不存在绝对的、普遍的、永恒的真理。知识观的转型推动了课程内容的变革。派纳指出,课程提供的应该是学习者能亲身体验的文化经验,而不是事先预设的、统一的、普适性的结论。吉鲁克斯主张,课程要顾及学生不同的文化背景,将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引入课程内容中,使学生在批判和反思中重构自己的价值准则与道德标准。后现代课程理论的代表多尔进一步提出了课程内容的“4R”原则,即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其中,丰富性是指课程内容应该具有适当的不确定性、多种可能性;严密性是指不要过早地以一种观点作为正确答案,而要努力寻找和探索多种可能和假设。

上述理论对于语文课程研究的重要启示:语文课程不是为学生提供现成的结论,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因此,语文课程内容要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多元性和开放性,以促进学生积极进行思考,深入进行探究。具体地说,不确定性是指可以选择一些模糊的、粗略的、未知答案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多元性是指课程中应当包含一些有差异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内容,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摆脱片面化的简单思维,全面、客观地理解各种文化现象。开放性即非封闭性和未完成性,是指课程内容应留有适当的空白和余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建构。以上三个特性虽不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主流特性,但是它们对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探究精神与创造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苏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将四篇写狼的文章组合在一个单元里:蒲松龄的《狼》写出了狼的凶残和狡诈;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写的是狼的聪明勇敢和爱子情深;《中国大百科全书》介绍了狼的生理特征与生活习性;《狼和鹿》讲述了关于狼和鹿之间的生态平衡故事。然后,教材从社会学、生物学、生态学、语言学等角度提出了若干问题,引导学生“思索·质疑”,并展开“讨论·研究”,最后,要求学生撰写一篇有关狼的小论文或调查报告。这样的专题设计,不是把标准答案告诉学生,而是把多元化的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进行选择、判断与价值建构,从而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精神和创造能力。

(2)课程内容的组织要注重整体性和关联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现代语文课程是以语文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目标的。为了让学生有效掌握语文工具,教材按照听、说、读、写的要求设计了系统的分解训练项目,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加以编排,对学生进行严格、有序的训练。实践证明,所谓的科学训练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一方面,孤立的训练割裂了语言文字与思想情感之间的联系,割裂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语文这一极富生机、情趣的课程变得枯燥乏味;另一方面,孤立的训练割裂了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导致了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

后现代课程研究反对这种孤立的、割裂的态度与方法,主张用整体的、联系的观点来设计和组织课程内容。就语文课程而言,首先,要打破支离破碎、各自为政的训练体系,设计综合性的沟通听、说、读、写间联系的语文训练体系,发挥它们相互促进的整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其次,还要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语文,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審美情趣以及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例加,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在这方面便做出了如下有益的尝试。一是以阅读为主线,整合听、说、写的训练。以七年级上册为例,每一单元的阅读部分都设有“研讨与练习”,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以课文内容为话题,开展写作训练和口语交际活动,包括复述、概括、讨论、辩论、片断写作等。这样的安排将说、写与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精简训练内容,提高训练的整体效益。二是在“综合性学习”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在以“探索月球奥秘”为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搜集和整理有关月球知识的资料,并参观天文台或天文馆,观察月球的运行情况,同时要召开一次有关月亮文化的专题交流会,组织一次月球知识擂台赛,并且要围绕“月球”这一话题写一篇想象作文。这样的设计,既有听说读写的训练,也有观察、调查、参观、访问等活动,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在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语文课程实施

在现代课程研究中,课程实施不仅是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从确定课程目标到评价学习结果这一封闭的课程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这种视角下,所谓课程实施就是忠实地执行既定的课程计划与方案,以保证预期目标的顺利达成。而后现代主义者彻底解构了这样的课程逻辑,在他们看来,课程并非可以完全预设,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在不断地设计、控制、调整与改变中逐渐生成的。多尔就曾明确表示,“后现代课程是生成的,而不是预先界定的”。它并不代表某种绝对真理,恰恰相反,它赋予了每个人理解、探究和创造的权利。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将“文本”概念引入新课程领域。文本,是当代文学解读与批评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传统读解理论认为,作品对于读者来说是一种客观性的意义存在,读者的任务就是把握作家的意图,探寻作品的原意。而当代读解理论认为,作家创作的文本是一个意义未完成的图式结构,只有通过读者的解读,文本才能由“可能的意义存在”成为“现实的意义存在”。因此,将新课程视为文本,也就意味着新课程不再是确定性的意义存在,而是等待阐释与创造的意义结构,教师与学生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主体,必将共同参与到新课程意义的建构中来。

语文课程当然也不例外。“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新课程,就如同文学文本一样,以一种隐喻性的结构以及模糊而富有意味的汉民族语言召唤着师生的参与。可以说,语文新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人与文本交互作用的过程”,就是教师、学生与作为符号表征的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等课程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充当“传声筒”的角色,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储存器”,师生从课程的执行者和接受者转变为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拥有绝对的权威,学生的地位受到了充分的尊重,师生通过平等对话,实现沟通、理解与接纳,共同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及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积极调动经验并投入情感与课程文本(尤其是教科书)进行深入对话,通过对话实现“视界融合”,通过对话而来实现知识意义的建构。由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前的理解结构(经验阅历、兴趣爱好、能力个性等)各异,而教育情境又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突发性,因而课程文本的意义建构必然呈现出丰富性和多元性。于是,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成为了具有开放性、不确定性、自组织性的对话过程,语文新课程就成为了具有发展性和生成性的课程,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程。

作者:吕映

语文新课程研究论文 篇2:

高中语文新课程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

【摘 要】研究性学习在凸现学生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及特性化发展、融合“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两种学习方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学生角色,从被动到主动;教师角色,从传授到指导;学习空间,从封闭到开放;学习形式,从单一到多样。这四大变革,为基础教育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也为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新课程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史上的一次革命。学生角色,从被动到主动;教师角色,从传授到指导;学习空间,从封闭到开放;学习形式,从单一到多样。这四大变革,为基础教育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也为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高中语文课堂研究应该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主渠道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不同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性学习。它应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创设适合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学习环境,指导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并确定语文研究课题,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开展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课堂研究,内容在课本,研究在课堂。可以是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性研究,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准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它不是简单的问答,也不是一般的讨论,而是有课题、有研究、有总结、有报告的研究学习的过程。

1.最普通、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学中我们应该及时抓住学生疑惑的地方,鼓励学生把问题变成研究课题。比如讲授《雷雨》时,同学们讨论周朴园的性格,大多认为他是一个极端自私、虚伪、冷酷、无情的人。有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周朴园到底爱不爱鲁侍萍呢?”于是,笔者让同学们四人一组开展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一个同学持肯定的观点,认为:“周朴园本身就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他年轻时与鲁侍萍相爱,本是一件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伟大爱情。如今他这般冷酷,是为环境所迫。尽管如此,他仍然保留着侍萍留给他的旧衬衣、旧家具和相片,他残酷的背后还保留着一丝对年轻时的爱情的留念。可见,他的本性是善良的,却被封建制度毒害,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是爱侍萍的。”通过这一问题的研讨,学生不但深入了解了人物,而且研究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随机感悟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新颖的思路和新的可能,突破了常规思维的局限,探索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途径。

2.指导学生写文学评论是基础研究的最佳途径,因为它给读和写找到了最佳结合点,同样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再认识、再创造的机会。选题要紧扣学科课程,反映语文学科的特点。可以是单篇课文的研究,可以是多篇课文的综合研究,可以是比较研究,可以是课文的拓展性研究,可以是与语文相关的其他社会生活和文化专题研究。通过写文学评论可以帮助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打通思路,开阔视野。如笔者在《孔雀东南飞》的教学中,有学生问,封建社会“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焦仲卿应该是一家之主,为什么一切都听焦母的呢?对此,一方面笔者引导学生分析焦仲卿性格中懦弱的一面;另一方面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研究一下中国封建伦理的细节。后来这个小组的同学在一段时间的研究后,在历史老师的帮助下写了一篇《从〈孔雀东南飞〉看封建社会的“三从”》的小论文,然后笔者安排他们向全班汇报成果,原来“三从”中的“夫死从子”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大的局限性。虽然在“夫为妻纲”的原则下,母亲的地位要低于父亲,但是在“父为子纲”的原则下,子对父母却都要尊重。因为母亲的地位取决于父亲,对母亲的冒犯就是对父亲的“不孝”。父亲去世以后,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不但不会下降,反而作为父权的延续而更受到尊重。而且汉代是以孝治天下,从皇室到布衣均要恪守孝道。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对人物又有了新的认识,我们不能单纯地指责焦仲卿,应该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理解他在维系孝道和个人爱情之间的两难处境,在选择与牺牲之间的思想纠葛和情感煎熬,所以他也是一个悲剧人物,从某种程度上看他的悲剧意义并不低于刘兰芝。这样,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获得了新知。

二、写课题报告展示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课题研究是高于课本、高于课堂的研究,是“课堂研究”的延伸。课题研究主要有三种方式:社会调查、科学实验和专题研究。搞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搞科学实验,写实验报告;搞专题研究,写专题论文或报告。每一项成果的取得,都必须经历四个步骤:

第一,选定课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的提出,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学生直接发现问题,二是在教师的诱导下发现问题。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途径,对大量资料的搜集和占有,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对高中而言,课题的确立不宜过大,应选择开口小、周期短、便于占有材料的小课题,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能独立或合作完成。确定课题后,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好一份具体的课题研究计划,以确保课题研究有序、有效地进行。即使是口子比较大的课题,也要选准角度,“大题小做”。

第二,搜集资料。由学生自主独立或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资料信息的采集、筛选、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搜集资料必须博采,可以是教材中的,也可以是报刊中的,还可以是网络上的。同时,应分类采集资料。举例来说,笔者曾让学生进行《中国人如何过大年》的课题研究,要求完成2000字以上的专题报告。课题组在小组讨论会上对于资料的分类作了如下安排:一类是民风民俗类,如贴春联、供灶神、祭祖先等;二类是历史发展类,如古代民情、解放前、解放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等;三类是现代发展类,如春节晚会、电话拜年、发电子邮件、发短信息、发贺卡等;四类是伤风败俗类,如聚众赌博、封建迷信、行贿受贿、斗殴抢劫等。

第三,定向研究。在收集、占有一定量的信息后,由学生针对课题进行研究。成立了课题组的,还可以集体讨论,学生互相争辩、互相启发。综合研究将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将从传统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题研究的指导者甚至合作者。这种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又要求学生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将培养出学生团结协作、科学求是的优秀学习品质,有助于他们以后的终生学习及自我发展。

第四,课题报告。首先是写课题报告,或调查报告,或实验报告,或其他报告。可以是个人研究成果,也可以是集体研究成果。接着是成果交流。在校报中开辟“学生论坛”专栏,在班会上让学生宣读专题论文,利用节假日时间组织学生搞“学术讲座”,进行发展研究成果评选活动,将学生的文章推荐到相关的报刊上发表,将学生的研究成果编印成册,所有这些都是成果交流的好方式。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反馈学生研究质量,让学生在“成功”中获得快感。

三、研究性学习要求语文老师完成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参与者的角色转换

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感悟、体验中完成知识建构,接受中外优秀文化传统的熏陶。与其他类型的学习方式相比,它重在学习过程而非研究的结果;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非掌握知识的数量;重在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获得成绩和体验,而非一般地接受别人传授的经验。研究性学习的上述特征,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并能较好地克服陈旧的教学方法所产生的弊端。鉴于此,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也要求语文老师要迅速更新观念,完成角色转换。

前几年,有个学生曾经问起我香港影星周星驰的语言风格,我一时语塞,因为我一向对影视明星不感兴趣,所以对他知之甚少。有的同学还选择了把施耐庵《水浒传》和当今流行的金庸武侠小说进行比较研究。对施耐庵《水浒传》的创作题材、语言风格、思想倾向等知识,我们也许能对答如流,而对当今流行的金庸武侠小说也许只听说过书名而已。要完成这样的课题研究,老师就只好和同学一起去查阅资料,访问专家,求助互联网,从中获取第一手材料。知识经济时代,信息量激增,再加之智能化工具的越来越普及,教师已不再是学生唯一的老师和信息源,学生有大量的“间接老师”和“平行学校”,电视、广播、报刊、网络都为他们提供了大量信息。教师在知识量方面可能超过学生,但在某一点上恐怕就不一定了。因此,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老师要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认知过程和学习活动中去。同时,教师还应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有针对性进行指导。老师应成为学生研究信息交汇的枢纽,成为交流的组织者、建议者和参与者。

在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正确的角色定位。首先是平等参与。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是以平等身份对待每一位学生。放下长辈的架子,摒弃儒者的样式,从讲台上走下来。在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是导演,是教练。尊重学生,客观地评价学生。其次是跟踪指导。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同学或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或创设必要条件,或帮助调整研究计划。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伴随着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组织、指导、参与者的角色转换,也将会获得相应的体验和提高。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新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不能缺失以上途径,但又不止于上述途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大胆创新,语文教学天地才能一片广阔。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第九中学。

作者:肖革意

语文新课程研究论文 篇3:

高中语文新课程典型课例的研究

【摘要】高中语文的教学问题一直都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在不断的课程改革之下,高中语文新课程不断的加深、改革,但是学生在高考中的成绩仍然不乐观。对于统一试卷,统一的课程却有着不同的老师讲解,每一位老师又有着不一样的教学方式,这对于学生来说并不能够很好的应用于实践中。典型课例的提出并应用,能够帮助分析教师在教学中最佳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在高考中得到更好的成绩。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例分析;引导教学

语文作为高考的必考科目,在高考中所占的比值较大,但是高中生生活在中文语言的世界,对于高中语文的学习却并不重视,导致了语文成绩在总成绩比分中较低。随着课改的一步步提出,分析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语文水平的方式,也在不断进步,在这其中最为实用的便是典型的课堂案例的分析,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断学习、进步和磨合,学生的成绩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一、研究背景

每一位教师对于如何教课有着不一样的方式和不同的见解,但是高中生面对的是同一份试卷,在教学层次不一的情况下,试卷反馈的结果也并不良好。

近年来在全国高校中、甚至是国际社会中,课例研究一直为人所关注,这是教育改革的一项新的举措,不仅仅是改变原有的课本内容,它通过研究不同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间的教学方式,找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不断地改进过程中形成了典型的课例。

课例研究包括学生在基础知识上的学习、课堂互动的活动、教师来到班级参观学习和最后的讨论总结。

基础知识的学习是整个课例进行的基础,这要求学生能够在课下完成预习,但是在教学研究中表明,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的情况并不良好,这对于接下来的学习进程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经过分析,一些教师认为这与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改变太大,学生一时间无法适应;而另一些教师则认为这是学生的惰性,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课堂互动教学,这是整个典型课例的重点,课程改革也主要研究这一方面所呈现出来的教学问题。课例研究的宗旨是“教师关系重大”,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步骤、讲课方式、课外拓展等等,都是值得教师们研究学习的课程。在这一方面的探讨中能够清晰的对比出典型课例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优点与缺点。传统教学中着重在与老师教课学生倾听,没有互动的环节,完全是填鸭式的方式;而在典型课例的档案中我们能够看到教师的导学、指导、学生间的讨论、教师的兴趣指引,这些要素都帮助学生提高对于高中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吸收更多的语文知识,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典型课例的现场有多方老师和校长一起旁听,对教师的讲课方式做出了归纳和总结,通过诸多的课例对比,择优选择,在教学方式的优化上再一次得到了提升。

高中语文新课程在不断的加深,典型课例的研究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

二、案例分析及意义

课例研究提出已久,已经有着不少的学校和教师进行着典型课例的研究,并应用到实践之中,在不断的分析和总结之后,解决掉了教学过程中不当的方向,弥补了诸多的不足,再一次投入教学实践中的时候,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在人教版语文的教学中,经典的课题有很多,《庄子》《诗经》《寡人之于国》等等文言篇目,还有诗歌如《大堰河》,散文如《荷塘月色》等等,这些都是人教版语文课程中的重点。在诸多的课例素材中古文教学是其中最为典型的,《寡人之于国》也是一篇课例研究中的经典篇目。

教师在课例示范之前布置预习人物,这要求学生达到基础知识的预习,对作者、人物、时代背景的简单了解,但是在通过实践教学中却发现诸多的漏洞。学生并不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最基础的词汇知识也一知半解,这对教学有着十分巨大的阻碍。

随后的课堂实践中,教师通过讲故事、讲历史、PPT和视频的结合教学,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通过教学相长的形式,帮助学生提高了对于古文的理解和记忆力,这在课程学习和练习应用中得到了很好的反馈。

而课例结束以后的教学探讨,更是整个课例研究过程中的重点。只有通过对于课堂表现和教学方式的研究分析,才能够最终完成研究任务。

高中语文新课程典型课例的研究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第一,它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带动性,能够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学习的能力,帮助知识的记忆,并为学生以后走入到更好的学校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步退出舞台,在信息交流爆棚的现代,有着十分便捷的网络,信息量也十分的迅捷,一教一学、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合于现在的高中生,与时代接轨这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踏入这个社会,并且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第三,在教育领域中如何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如何提高教师教学的高效水平,是一直以来都在探讨的问题,典型课例研究的提出和实施,适时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不断地课例研究,对于课堂教学有着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找出不足之处并结合真实情况给予改进,使得教学方式有了十分巨大的改进。

高中语文新课程的不断加深,其中的典型课例研究也在不断进步中,对于如何改进教学方式,如何督促学生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高中生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三、结语

高中生语文成绩一直是所有科目中最难得到提高的一门成绩,这不仅是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的问题,跟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有一定的关系。在中文环境中学习语文,这一环境条件使得学生对于语文缺乏兴趣,而传统模式的教学也让学生感到疲乏,对于教学内容一知半解。典型课例的研究帮助教师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成绩。而这也在教学领域中有着重大的影响,是教育改革过程中十分巨大的举措。

参考文献

[1]王荣生,高晶.“课例研究”:本土经验及多种形态(下)[J].教育发展研究,2012(10).

[2]教育科研课题组.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设计研 究——基于新课改课程标准的理论和实践探索[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S1).

(编辑:钟园)

作者:任鹏

上一篇:移动通信务实分析论文下一篇:卫生院优质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