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体系通信工程论文

2022-04-16

摘要:文章针对新形势下通信工程本科专业的专业实验、实践教学特点建立了实践实验教学体系,从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综合实训、校内、校外实习、毕业实习及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大大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增加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体系通信工程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体系通信工程论文 篇1:

“新工科”背景下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研究

摘  要:随着物联网、大数据、数字媒体、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迅猛发展,通信行业面临着信息化产业关键支撑地位的历史机遇,培养出有实践能力的通信专业技术人才迫在眉睫。本文基于当前的“新工科”背景,针对新疆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过程,从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校企合作、“1+X”认证等方面现状及发展前景,重点研究如何通过实践教学落实“新工科”,如何在此大背景下开展适应时代发展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关键词:新工科;通信工程;实践教学;改革

一、研究背景

在国家经济不断攀升、国际地位持续提升的背景下,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新工科”一经提出就引领了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方向。新工科,简单来说,就是以德育为基础,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和创新、协调发展为实施路径,目的就是未来培养出新时代、专业性的技术人才[1]。

在新工科背景下,通信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关键时刻。随着物联网、大数据、数字媒体、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迅猛发展,通信技术作为各领域的核心支撑技术,为各领域服务,配合各领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国家对华为技术、中兴通信等行业的支持下,通信工程专业处于信息领域发展的核心位置,通信人才更是促进时代发展的关键之一。

二、通信工程专业现状

通信工程专业在“新工科”背景下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也面临许多挑战,作为信息类的核心纽带,通信技术面临着专业发展迅速、行业技术更迭过快的现状。传统的2G、3G技术存在设备老化、投入大、技术落伍等问题,新的4G、5G技术存在设备昂贵、商业化程度高等问题,导致高校的通信技术人才培养陷入设备不够用、实践教学环节与技术发展匹配度不够的尴尬境地。这就要求高校不断深思:高校通信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体系如何应对日新月异的市场发展,通信人才实践培养如何解决经费不足、设备不足、设备不新的“三不”问题[2],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能否匹配行业新技术等新的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体系问题。面临通信工程专业发展的黄金期,通信人才实践培养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根据国家一系列的信息化发展战略,高校通信专业人才培养,必须由传统的工科培养模式转向应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关注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升通信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同行业发展的匹配度。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已成为提高应用型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关键途径和手段。

本文将对“新工科”背景下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造升级进行全面探究。以新疆工程学院为例,该院作为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为区域经济或行业经济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础理论适度、专业知识牢固、动手能力突出的应用型人才,重视培养他们具有新知识观念体系下的“知识”。

三、通行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实践教学逐渐被教育界所重视,尤其对正处于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院校来说,实践教学的比例和条件已经成为评价和考核一个学校的重要指标。很多院校开始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公司化、企业化、前校后厂等新的思路不断出现,这些思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些名词或手段的出现是应趋势的发展而产生的。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长期以来也是各个时期手段、成效各有不同[3]。

多年来,国内关于实践教改的研究颇为丰富,涉及概念、本质、指导思想、价值取向、评价体系、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未来趋势等各个方面,而改革开放以来对我国高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却不多见。检视文献发现,这一问题多散见于一些专著、论文中的相关研究,或集中于单科单项实验的介绍,或从某一维度进行纵向分析,或是对某些特性的浅显分析,缺少宏观维度的系统研究,尤其是在目前5G到来之际,缺少对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市场的匹配度、企业的合作机制及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互动关系的分析[4]。这既不利于全面深刻地认识实践教学改革的作用,准确把握实践教学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亦无助于推动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全面深化。

面对当前技术快速更迭的信息化时代,4G刚用了没多久,5G就来了,而中国移动注销了TD-SCDMA基站,中国联通渐停2G、3G业务的发展进程,传统的校企合作都是让企业投入设备等形式,这种单一的模式长期下去,也会给企业的生存带来较大负担,不应让其长期发展。

目前新疆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是注重理论和实践两手抓,所有专业课程均安排有相关实验课时,同时每学期安排有专业课课程设计及实训内容,虽然专业实验内容相对比较扎实,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人才培养思维体系还需完善,对国家的战略方针和行业发展政策关注度不够丰富[5];实践部分锻炼距离企业实际需求较远,专业综合设计及毕业设计等与实际应用结合不够紧密;专业实验条件不够完善。由于通信技术发展更新换代较为迅速,通信设备造价较为昂贵,设备的更迭速度不够快;师资力量与外界沟通不够深刻,与企业、与兄弟院校还需加强联系。

四、新疆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为了迎合新技术、解决资金短缺、设备更换速度跟不上市场、师资力量与市场融合度不够的窘境,基于当前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虚拟仿真实验等技术的发展,本文将探讨提出一种新的通信工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理论,为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个长期有效的实践教学平台。

(一)改革内容

高等教育教学要培养创新人才,应在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方面,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的能力。同样,实践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应用知识,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不断出现错误和不断修正错误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探索[6]。

(二)改革目标

改革力争达到四个目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合作平台;通信专业骨干教师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的全方位提升;通信工程学生专业动手实践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提升;通信工程毕业生“人手一证”。

(三)新疆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具体实施方法

1. 深入产教融合,深化现代产业学院和协同育人运行机制、管理机制

产教融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孵化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新疆工程学院通信工程技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将以产教融合为平台,以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为通道,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坚持校企合作,通过互聘合作。该校通过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通信工程导论、通信专业核心课程课程设计、项目实训等实践工作,设立本科生毕业设计双导师结构(校内导师+企业导师),构筑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企业聘请学院教师为企业理论指导教师。目前学院已聘请深圳讯方工程师参与2015级通信工程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通信教研室两名老师也被企业聘为指导教师;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成立华为ICT网络学院;与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3+2”等联合培养协议,学生在双方学校共用实践设备,既节约了投资又保证了实践教学水平。

2. 大力发展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提升师生实践能力

学院通信专业师生积极开展双创活动,教研室通过申请,在学院成立了专门的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参加双创大赛的师生可随时在基地进行实践学习。为了提高通信专业骨干教师的双创能力,学院提出选派教师企业进修、企业技术人员培训、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引进等多种措施,使教师的思想和技能达到企业水平。

通过开展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验室、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并定期组织学生参加通信类科技竞赛,培养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目前学院通信工程教研室部分教师通过参与教育部协同育人联合项目,已建“大学生创客空间”“智慧感知中心”等双创基地,安排学校专业老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学院以创新创业项目为契机,吸引对通信专业领域应用实践感兴趣的学生加入,用实践项目开发作为依托,借此提升通信工程学生专业技能水平;鼓励并引导学生参加自治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计算机IT大赛、信息安全大赛等比赛,用竞争促进提升。

3. 建立校企合作仿真实践平台

目前学院通信专业在现有实验平台基础上,还与企业联合共建了“现代通信应用实验室”“LTE虚拟仿真实验室”,其中“LTE虚拟仿真实验室”是学院与深圳市讯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建成LTE-4G仿真实验室,用以开展4G基站开站、故障排查及处理等与实际应用完全相同的虚拟仿真实验,通过真实设备的感官认知和虚拟设备的联合应用,使通信专业学生对4G设备认知度迅速上升,取得良好反响。

后期学院进行4G/5G的核心技术的专业实践教学及利用4G/5G同其他相关学科联合应用的实践教学计划,采用CDIO理念,以项目为导向,以企业资源为支撑,培养适应当代通信技术发展的新工科背景下的通信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

4. 实现学生“1+X”毕业

近些年,学院通信专业大刀阔斧、 开拓创新,不断探索适合应用型本科发展实际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表现为:一是积极引进国际工程教育新模式CDIO,形成了 “以设计为导向的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主要应用在课程设计、实训和专业综合设计当中,通过由易渐难的项目让学生进行锻炼,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二是积极推进学生的专业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为了保证学生在行业领域快速适应,学院通过建立产业学院,融入实际考证课程内容,培养具有通信传输、通信交换、光接入等领域职业资格认证的学生,真正做到毕业生“1+X”落地,进一步增强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五、结语

通过“基础实习——科研训练——创新竞赛——创新实验——企业实战”等一系列多元项目教学体系,学院切实提高通信工程专业工程实践的有效性,助力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破解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设备、能力不足的问题,为通信工程专业的升级改造提供了強有力的实践支撑。

参考文献:

[1] 曹红梅,刘晓慧. 通信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改革研究与探索[J]. 数字通信世界,2020(01):241.

[2] 潘杨,朱磊,李云红,等. 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与研究[J]. 统计与管理,2021,36(04):82-86.

[3] 王晓利,高蕊. 基于校企合作的通信工程实践基地教学改革与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5):150+149.

[4] 张立立,张高原,沙毅,等. 通信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05):229-231.

[5] 孟超,戴西,程晨,等. 关于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的分析和思考——以金陵科技学院通信工程专业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9(51):227-228.

[6] 杨宝华,周琼,陈祎琼,等. 面向新工科的通信工程专业实践体系建设及探索[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33):110-112.

(责任编辑:汪旦旦)

作者:蔡亚永 艾散·帕合提 刘晓

教学体系通信工程论文 篇2:

通信工程专业实践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

摘 要:文章针对新形势下通信工程本科专业的专业实验、实践教学特点建立了实践实验教学体系,从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综合实训、校内、校外实习、毕业实习及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大大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增加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关键词:实验实践教学;创新实践;通信工程

引言

早期的地方院校傳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定位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而在新形势下,地方院校应该把办学思路向产教结合、校企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就业创业上进行转变。这就需要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能适应工程实际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通信工程专业以应用为目标来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和实践实验教学体系,全方面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

一、实践教学体系重新构建

在实践教学方面,将原有实践内容分三层次。

第一是实验教学环节。课程实验包含实验教学大纲规定的必修和选修的实验内容,在实验项目、实验内容设计时,除了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外,改变了过去实验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的一一对应关系,同时注意研究每个实验的每一项内容在人才培养中所起的作用。对于该层次的实验,教师着重对学生的综合性实验方法、实验技能进行指导和规范。

第二是提高型实践环节。设计课题可由学生自己选择或由指导老师指定,由学生自行完成设计、制作、调试、测试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此外,通过开设“创新实践课”、“兴趣小组”等形式,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自由解决问题的机会以及查阅文献资料的机会,切实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于此层次的实践活动, 教师着重帮助学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是研究型与创新型实践环节。研究新型实践面向有余力的优秀学生、通过选修课、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吸纳学生加入教师的科研工作等方式进行。对于该层次的实践,教师着重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通信专业实践实验教学环节设计

(一)验证性实验

在一些学科技术基础课程中为了让学生对理论教学加强理解,同时巩固所学知识,开设验证性实验,让学生利用实验箱、实验平台等开展验证性实验,同时了解、熟悉示波器、信号源等的使用,开设验证性实验的课程包括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等。

(二)综合设计性实验

1.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在一些专业课程中,为了锻炼学生分析、设计能力,开设了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学校目前的实验系统可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加以实现,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平台利用FPGA芯片完成通信二次开发。如《光纤通信》的1310nm和1550nm双光纤通信,包含PCM、HDB3等多种编码技术,提供PC、电话、视频、语音、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等多种终端数据进行选择,可完成多种大型综合试验;DSP的语音采集及处理实验、数字图像处理实验等

2. 虚拟仿真实验

由于电磁信息技术抽象、测试手段复杂、测试设备昂贵、资源普及率低、高校教学扩容学生数量众多等原因,在相关专业教学过程中很难满足对教学实验的需求,教学活动只停留在课本与理论知识上,学生缺少直观了解、认识基础理论和测试技术工程化体现的机会,教学活动缺乏一个将基础理论、测试技术工程化的体现平台。如何低成本地为电磁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提供一个专业的工程化教学实验解决方案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是理论与工程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巩固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基础、天线与电波、微波通信等相关课程的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思维潜力,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微波技术实验室,考虑到“电磁场与电磁波”所需的射频微波仪器设备价格昂贵,实验室建设硬件投入成本巨大,以软件结合硬件为实施方案。虚拟网络实验室可以一次性满足三十人的实验需求,完成各种相关实验,同时辅助教学及科研工作。能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工程应用最基础的仪器使用和射频微波测试方法和技巧、理解射频微波产生、发射、传输与接收原理,这等同于将实验仪器设备“搬”上电脑屏幕,可以达到使用实际仪器设备相同的实验效果。

(三)实训环节

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训项目是通过我院现代通信网络综合实验室。采用中兴电信网络设备——包括SDH同步数字光网络传输设备,路由器、交换机数据通信设备,VOIP 软交换设备完成相应的实训项目。目的是使学生经受电信设备技术实训,掌握电信设备操作、配置、故障处理、网络建设。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开设的主要实训环节包括SDH网络实训、数据通信实训、VOIP技术的实训。

(四)实习环节

实习实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中的重要一环。将实习内容分解,分成基本技能实习、电子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与设计等四个阶段进行。辽宁工业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现已与锦州移动公司、锦州航星集团公司、锦州凯美能源有限公司、锦州联通公司、辽宁维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为学生的校外实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学院同时还聘请航星集团、锦州移动公司、凯美能源等企业有丰富工程实际经验的工程师来校进行指导和讲座,可以及时将业界最新技术热点和产业需求传递给师生。这些企业也为在校学生提供参观和实习项目,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同时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帮助。

(五)创新实践教育

通信专业的创新能力培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成立大学生创新团队。学生进入创新团队后,水平不一,教师因材施教,从基本技能培训入手,进行针对性的技术培训,根据科技竞赛及创新项目的内容进行实践与创新能力训练。

2. 積极开展大学生创新计划训练项目。组织学生申报各级大学生创新计划训练项目,让参加项目的学生得到信息技术领域的新技术、新应用的学习与实践,得到信息技术领域的专业技能培训与创新精神的训练。近三年的大学生创新计划训练项目有:省级2项,校级10项,学院级15项。

3.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科技竞赛。通过参加创新竞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联系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4. 吸收学生加入教师科研项目中,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为优秀的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使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得以提高。

三、结束语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更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要,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实施本实践实验教学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密切了与企业的联系,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周先军,侯兴涛,周瑾,等.地方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设计[J].高教学刊,2016(8).

[2]张学良,段哲民.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32).

[3]黄操,常岐海.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建设思考[J].信息通信,2013(3).

[4]张有光,张晓林,哈聪颖.通信工程特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

[5]黄熙岱.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7).

[6]褚丽莉,周军.通信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5(3).

作者:褚丽莉 李宁

教学体系通信工程论文 篇3: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摘 要]本文介绍了对通信工程专业按照专业方向规划模块化设置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及实践经验,详细阐述了专业方向的规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改革等具体措施。

[关键词]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改革

进入21世纪后,一方面,通信技术发展异常迅速,通信新技术层出不穷,技术更新也非常快;另一方面,自2004年开始,兰州交通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加。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为出发点,旨在理顺课程之间的关系,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结构;利用有限的专业课程学习时间,既能为学生打下扎实的通信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又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某一通信专业方向知识和技术。近年来,经过本专业教师多次研讨,我们探索并实践了按照专业方向、模块化设置课程的改革模式,本文对我们的做法与经验作了总结阐述。

1 课程体系结构改革与实践

2005年9月,通信工程系组织教师进行研讨,旨在理顺课程关系,优化课程结构,为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修订做准备。老师们对当时所开各门课程的作用、内容进行了总结。分析当前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结构不合理、必修课过多选修课较少、学生负担重、自学时间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以及动手能力和创造才能。得出了以社会人才需求特色和通信新技术的发展设置专业方向,模块化课程设置,依据通信新技术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动态增加专业选修课的原则。

在设置专业方向时,充分考虑以下三方面因素:第一,在过去的两年中,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异常迅速,创造了巨大的就业机会;第二,我国轨道交通目前建设和普及速度很快,提供了很大的人才需求空间,而这正是我校传统的优势学科方向;第三,考虑到本专业师资力量有限,如果专业方向划分过细,将会造成师资力量的分散,降低团队的工作效绩,以及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因此,经过本次研讨,本专业确定建立“现代通信技术”、“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和“现代无线通信技术”3个专业技术方向,并组织教师开始调研拟开设课程、选择或编写教材等准备工作。

2006年5月,根据学校和学院修订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通信工程系再次组成教师进行研讨,结合2005年研讨的结论和新课程的调研结果,对本专业课程划分成了3个教学方向,形成了5个课程群,成立了相应的教学团队,如图1所示。每个课程群有自己的核心课程,并努力为使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建立完整的通信系统的思想,信息技术课程群的所有课程和各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为全专业学生必修课,考虑到学生在第7学期就业及考研对学习的影响,这些课程在第5、第6学期讲授。各专业方向设置8~10门选修课程供学生在第7学期依据自己的学习兴趣选择学习。

本次课程体系的设置在2007年和2008年中,通信工程系多次组织教师对教学计划过程进行研讨,发现归纳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的补救措施并总结经验。在2009年6月对教学计划作修订时,我们对上述课程设置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并明确按照专业方向选课的培养方案。

2 理顺课程关系,优化教学内容

在2006年5月修订培养计划时,通信工程系再次组织教师进行研讨,结合2005年研讨的结论和新课程的调研结果,解决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联系通信新技术的发展、社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图1所示的课程体系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加细致的教学内容改革,具体包括:

(1)停止开设或合并有内容重叠的课程。例如停止开设《数字电话通信》课程,相应地增加《通信原理》课程中脉冲编码调制一章中的学时;

(2)将内容联系紧密的课程整合成一门课程,有利于保证课程内容组织和教授与学习的系统性。例如把《程控交换》课程和《ATM交换》课程整合形成《现代交换技术》;

(3)课程群内部的课程要作为一个整体,优化、整合教学内容,重点应解决课程与课程之间内容的脱节和重叠等问题。例如以《通信原理》为核心,辅之以《通信技术概论》、《信息论与编码》、《数据通信》、《多媒体通信》课程,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信息技术课程群,明确各门课程的授课顺序和讲授内容;

(4)增加通信新技术课程。例如增设了《全光通信网络》、《自动交换光网络原理与应用》、《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等专业选修课程;

(5)依据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工作的工作特点,增设了《通信经济学》、《电信营销》等选修课程。

此外,还提出了自新生入校到毕业离校进行不间断的专业知识学习、专业知识讲座和专题讲座。对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讲座的形式介绍本专业知识,使之尽早对本专业技术和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其学习兴趣。对高年级学生则以课程学习、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等为主,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

3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学资源的建设

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自2000年起,本专业教师就开始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以及网络教学的教改活动,完成了多项教改项目,将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环节中,既丰富了教学手段,又方便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目前,我们已建立了通信原理课程网站和信息技术重点课程群网站、现代交换技术重点课程网站,内容包括课程基本信息、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及教和学互动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

现在我们的教学手段已经非常丰富,我们依然坚持教学方法服务于教学内容的原则。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多媒体教学确实有其独特的优势,但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所以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一定要避免把课堂教学变成机器和人之间的交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鼓励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发挥自身的特长,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

目前本专业所有课程内容全部制成了多媒体课件,但是我们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的原则是: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结合传统,合理运用,课堂讲授以传统板书和多媒体课件、动态仿真演示相结合的形式。这样,既可以保证教学内容的理论严谨性、规范性和完整性,又能够充分展现多媒体课件的生动直观性,使学生易于理解学习内容,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4 结束语

经过2005年的课程体系改革、2006—2007年的教学实施以及2008年的再次修改,使本专业课程设置更趋合理。基础理论课程在完善学分制的基础上,扩大学生选专业方向、选择专业课程的自由度,突出个性培养,实施人才培养规格的多元化。优化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可以跨专业方向选课,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蒋占军 郑玉甫 伍忠东

上一篇:证券公司上市研究论文下一篇:农业保险法律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