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教学新模式地理教学论文

2022-04-27

摘要:高效课堂,顾名思义,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二是效率的最优化。真正的高效教学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效教学新模式地理教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效教学新模式地理教学论文 篇1: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五个一”模式刍议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必须改进传统的课堂教育教学模式,构建符合新理念、新课标要求的高效开放的新模式。地理课堂教学的“五个一”模式——展示一幅图景,分析一个问题,归纳一条规律,验证一组事实,设计一份创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一、“五个一”教学模式的提出背景

随着新课改在全国范围的推广普及,我们必将面对新理念、新课标、新学生,如果在教学中仍沿用旧观念、旧教法、旧学法,是无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必须改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建立高效开放的新模式。笔者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根据地理学科和新课标的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借鉴他人先进的教学模式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尝试采用了地理课堂教学的“五个一”模式,即展示一幅图景,分析一个问题,归纳一条规律,验证一组事实,设计一份创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五个一”教学模式的建构示意

三、“五个一”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

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回到具体实践中去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过程。

2. 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

“掌握学习”理论,运用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和评价反馈原理,对教学过程实施全程式目标管理和控制,即目标教学。它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学评价为动力,以反馈矫正为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成目标。

3.现代教学论观点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既要发挥主体作用,又要发挥主导作用。发挥主体作用,必须依靠主导作用;发挥主导作用,则是为了促进主体作用的发挥,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4.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说

外部输入的信息和学生头脑中的原有知识经验只有经过同化,新信息才能被纳入原有认知结构的适当部位,或导致原有认知结构的重新改组,建构新的认知结构,最后积淀于他们身心组织之中,形成素质。

5.地理新课程理念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四、“五个一”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1.展示一幅图景

图景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往往储存着大量的信息。注意对图景的观察、分析和运用,是学好地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形式,向学生展示精心选择的图景,实质是教师创设情境,把问题巧妙地隐含在富有启发性的具体图景中。学生通过读图感知,丰富地理表象,激趣启思,便于进入学习的最佳准备状态。

2.分析一个问题

教师定向设疑,把目标转化成相应的问题序列呈现给学生,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在问题情境中阅读课文。分析图景、主动探究、质疑讨论,教师要加强引导,把讨论引向深入,鼓励、重视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延迟判断,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探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地让学生自我表现、自我暴露、自我质疑。

3.归纳一条规律

学生在自学中获取的认知往往是零散、肤浅的,需要提炼升华,上升为规律性的理性认识,经过学生质疑究难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地概括不同意见,分析各种意见的合理性及片面性,归纳出正确的结论,使学生的思维合乎逻辑,符合事理,趋向准确。教学中必须重视指导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归纳,编织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有助于揭示教材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强化知识结构教学,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体系和提高思维能力。

4.验证一组事实

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抽象概括出一般规律后,再对得出的一般规律加以验证,这样,通过自身的工具性操作、主动建构才能内化在学生心理层面上,形成自己的素质。地理新课标大幅度增加了人文地理知识,由于人文地理事象的形成受自然、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论证基本原理后需要大量实例加以验证,同时人文地理事象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也需要补充大量材料,这样才能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活化地理课堂教学。

5.设计一份创意

是否学好了地理,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学以致用,能够准确地再现和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和评价实际问题,提出正确见解。新课程通过典型地域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区域的能力,通过开放性活动题设计,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原理,独立分析、判断、评价具体问题的能力。通过中外对比,培养学生借鉴国外生产方面成功的或先进的经验,为中国及家乡的生产发展服务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新课程优势,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

五、“五个一”教学模式的实践思考

1.发挥地理图景功能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生存环境,时空非常大,地理事象十分复杂,学生不可能都亲自去感知,而必须借助于图景。图景是地理教材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图景进行教学活动是地理教学最突出的特点。“五个一”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地图、示意图、照片、实物、模型、录像、电影、电视、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将复杂地理事象简约化,抽象地理材料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识记效果,促进学生右脑的利用开发,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和联想思维,诱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由于许多地理问题、地理原理、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的特点、成因、分布及变化规律都可以通过地图及图表反映出来,因此要加强对学生以图释文、图文互换的指导,提高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能力、概括推理能力,以便适应高考的以图景为载体、问题为中心、知识为框架、能力为核心的测试要求。

2.体现目标教学思想

“五个一”教学模式,隶属于目标教学,它把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统一到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来,避免了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教学三维目标的确立,為教师组织课程资源、设计教法学法、确定重点难点、明确教学任务提供了依据,学生学习新知前明确学习内容、要求,便于唤起学生的目标意识和主体意识,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在教学中,师生双方均以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调控和反馈来联系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自学,把握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连接的“最近发展区”,紧紧抓住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努力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

3.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五个一”教学模式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对生动直观的地理事象的感知,到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判断,以至对原理规律的应用,从而达到掌握并运用的目的。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从现象到结论,从个体到一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资源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加工和组织,而不照本宣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地“生疑——析疑——释疑”的循环往复过程,在获取知识这一过程中,突出了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智力活动的中心。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在重点处设计有梯度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学;在关键处创设新旧知识的相似点,诱导学生知识迁移;在难点处精心选择感性材料,指导学生探索,在看似无疑处设疑,引发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教给学生质疑究难的方法,通过经常诱导学生提问,使其改造、重组和重新解释他们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不断地否定和超越自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挑战权威,树立不唯书、不唯上的独立精神,促成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和敢于发表对问题的见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4.强化师生“双主”作用

现代教学论最重要的观点之一就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进行教学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但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依赖于教师提供和创造条件来促进其发展,即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和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善于引导和启迪”就是主导作用,教师围绕目标,导其方向、启其疑窦、疏其障碍、解其困惑、正其谬误,就体现了主导作用。

5.实践新的课改理念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高中地理教科书(必修)区域地理部分以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组织教材,可以降低知识的难度,缩短教科书和实际地理情境的距离。学生可以从这些具体的情境出发,设身处地地认识自然或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过程和规律,认识研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学生学到的地理知识和方法,是内化了的地理知识和方法,它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五个一”教学模式,顺应了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注重从学生的所见、所闻、所为的实际经历和感性体验开始引导,重视对知识产生过程的探究,强化对学生能力、感情和价值观形成的培养,努力实践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区域性和整体性是地理环境的两大特征,以特定区域内的国土整治和地理事物作为命题背景和载体来考核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区域自然与人文现象之间的互动关系,已成为高考地理的一大特色。案例分析法是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命题方向。“五个一”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适应了案例教学的需要,在目前新课程改革、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有着很强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符 洁)

作者:胡继中

高效教学新模式地理教学论文 篇2:

浅谈构建中学英语高效课堂的研究

摘要:高效课堂,顾名思义,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二是效率的最优化。 真正的高效教学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从全面发展的观念上看,其高效性就是教学三维目标即:第一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意指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的“过程”意指应答性学习环境与交往体验,“方法”指基本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指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人生态度以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三维目标落实到实处。三者密不可分,是一个整体。既不能离开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去求得知识与技能,也不能离开了知识与技能去空讲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高效课堂要遵循教学规律,回归教学本质,认真落实新课程理念,以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根本目的。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高效课堂;存在问题;构建对策;必要性

前言: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基础教育阶段教授英语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树立对语言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中学英语教学要真正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以学生为本,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中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

一、目前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今社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交流的普遍度的提高,作为国际语言的英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就接受正规的英语教育,而学校英语教学最关键的时期是在中学阶段,在此阶段,学生需要打下英语学习的基础,大量接受英语词汇、语法、写作、听力、口语等内容,为未来自主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中学阶段,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英语课堂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师的共同目标。然而,很大一部分学生在中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收效不佳,事倍功半。大多中学英语老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英语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多以讲授法为主。很多老师仅仅是把他们想要表达的、他们想要学生学到的知识点板书在黑板上,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很少有机会做互动练习。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单纯的知识的获取上,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相对欠缺。教师占据绝大部分的时间来进行“教”,学生只有被动地听,被动地回答老师的提问或者简单地重复老师所说的话。同时,即使是一个班级的学生,他们的英语基础水平和口语水平差异也较大,但老师很少关注每个学生不同的需要,没有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此外,初中学校特别是广大农村学校,教学环境相对恶劣,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陈旧,一些教师仍把教学的目标定位为学生考试合格,学生会背单词,能够记住语法规则,他们的课堂教学中更多地体现的“语法翻译法”的教学模式,对新课标的理解不够深刻。教师还习惯于“黑板+粉笔+讲桌”的旧模式,整堂课以老师和书本为中心,形成老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压抑,这种模式担负不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担。总之,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堂,老师仍然是主体,学生缺乏用英语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和能力。

二、高效英语教学课堂构建对策

如何能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既学得轻松快乐,又有效果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1.转变英语课堂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

构建高效课堂,必须彻底改变旧的教学观念,教师须加强新课程理论的学习,转变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科学筹划,认真备课,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树立目标意识,由“重传授”转为“重发展”。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从而确保新旧知识点的平稳衔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英语“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中,本单元的中心内容主要是围绕“vacation”来开展教学活动的,对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可按照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开放性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例如:Talk about your vacation(时间,地点,人物,做了什么, 买了什么,心情如何);What can we learn after this class? 采用小组竞赛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2. 结合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模式的英语教学,板书量大,教师在板书过程中无法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动态。英语课堂可借助实物、投影仪、多媒体等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对话、手势、肢体语言构建真实语言环境,将新知识以场景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迅速理解接受重难点,激发学习自主性。例如:英语课堂中的重难点――语法,大多数学生感到抽象难以理解,以英语动词时态的区别和应用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构建真实语言环境,学生会潜移默化地理解语法知识。如在讲解现在进行时时,可先解释其概念和句子构成,在多媒体上展示其结构:is/am /are+现在分词,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屏幕上展示一个男孩在读书的图片,然后问学生:“看一看,他现在做什么?”學生们自然会回答说:“他正在读书”。借助画面的帮助,结合先前基础知识的讲解。学生能更正确地理解并运用现在进行时态。然后,播放不同的动画,运用不同动词的现在进行时让学生加深印象,巩固练习。

3. 运用高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英语教学的实际应用中,如何根据学生水平及教材内容选择高效教学方法也显得尤为重要。在英语阅读课上,任务型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对任务的组织分配,能使学生以参与、体验、交流、互动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从实践中获取知识,真正获得情感体验,调整学习策略,在“做”中学,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不但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也促进其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任务型教学强调以任务为核心,一堂课成败的关键是任务设计的质量。教师可根据学生整体知识水平选择教学任务,既不能把过深过难的内容强加在学生身上,同时也要注意提供略高于学生发展水平的内容,使学生的自学过程有明确的目标但又不失挑战性。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回答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段落大意,以此提高学生的筛选文章细节信息能力和英语口语表达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课堂活动参与积极性,教师要充分利用英语小组之间的合作与竞赛,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在必要时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使学生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指导,鼓励学生提问,积极探究知识,积极开展自主学习。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课前准备。在课前对教材中的生词进行预习,对不懂的长句和重点的语法知识进行标注,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能够进行一定的分析,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率。

4.课堂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随着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入,作为新世纪的教师,要适应当今社会教育的需要,就必须突破传统师生关系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科学、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要求教师从观念到行为都要发生转变。在教育中做到:爱字当头,用“心”教育学生,以爱心、诚心、耐心、信心为扩展方向,增强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才能培养出品德高尚的学生。此外,教师在传授英语知识时,要注重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教育,有意识的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三、进一步推进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1.英语高效课堂研究的理论意义

英语高效课堂的研究作为一个新兴领域,许多理论和实践都需要在探索反思中逐渐完善。有了教育理论的指导,课堂教育质量才有可能得到提高。同时,一个教师想要得到长远的发展,只有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进行归纳、总结、拓展,形成可操作的理论知识,这样,自己的教学技能才能技高于人,同时帮助其他同行借鉴,共同提高。

2.英语高效课堂研究的发展前景

英语高效课堂可以培养优秀的教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强教师的教改能力,巩固教师教学的基本技能。教师通过不断的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完善,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多阅读收听课外英语知识,如观看VOA,BBC练习听力,增强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主性。总之,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不断调整、探索的学习过程。教师教的目的是让学生更有效率的学习,寓教于乐,在娱乐中学习成长。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积极有效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该求真务实,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和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作为新时代的英语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备课时不但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抓紧抓好学生预习,注重教学过程的控制,积极构建中学英语教学课堂新模式,提升中学生的综合素質。

参考文献:

[1]陶海艳.新课改下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J].新课程· 中学,2014(5)

[2]燕莱.新课改模式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J].大观周刊,2013(5)

[3]谢永娣.新课改背景下构建中学英语高效课堂的若干思考[J].语数外学习(英语教育),2013(1)

基金项目:本文系邢台市教育科学“十三五” 规划课题《构建中学英语高效课堂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801259  主持人:张美芳

作者:韩佳 杨晓芙 齐丽娜 杨晓菲

高效教学新模式地理教学论文 篇3:

中学地理高效课堂的演变及应对策略

摘 要:伴随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效课堂在备受推崇的同时,也受到一些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的质疑。文章采用课例研究方式,通过对十年间四节“洋流”课例的剖析,梳理了高效课堂在教学目标设置与达成、教学方法选择与匹配、教学呈现方式、教学评价、教育价值与理念等方面的演变特点,提出了全人性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发展性教育四大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效课堂;演变;对策;中学地理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然而多年来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和学生接受知识为主要特征,过分强调教学的统一性,明显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课堂教学效果、效率和效益低下。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效课堂应运而生。高效课堂伴随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席卷中国,已经历了十余年的时间。笔者剖析了十年间经历的四节“洋流”课例,通过“窥斑见豹”,来梳理高效课堂十年间的演变特点与趋势,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策略,以供广大同行借鉴、参考。

二、四节“洋流”课例

“洋流”是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一节经典课例。这节课需要气压带、风带、天气系统、气候类型与分布等知识作为铺垫。教学内容比较抽象、空洞,并且远离学生生活。

本节课对应的课标: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活动建议:用计算机设计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水循环或洋流运动的动画[1]。教学目标:①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式来说明风海流的形成原因。②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2]。

从2006—2015年,笔者在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中聆听了三节洋流课,本人也执教了一次“洋流”公开课。课堂实录详见表1。

三、十年来中学地理高效课堂的演变

围绕教与学两大基本要素,从教学目标设置和达成、教学方法选择和匹配、教学呈现方式、教学评价、高效课堂价值与理念等方面看,中学地理高效课堂十余年间的演变特点比较[4],如表2所示。

(1)在教学目标设置与达成方面。高效课堂从追求单一的“知识和技能”目标向三维目标“融合”转变,将来进一步会转向“核心素养”目标。袁德润认为三维目标融合的内核在于“过程”,即知识与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的目标的实现,应该建立在“过程”的基础之上[5]。高效课堂,课例一中显示长期以来过度追求提高学业成绩这个单一目标。在课例二、课例三、课例四中,给予“过程与方法”目标足够的重视,并努力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说明高效课堂追求的教学目标开始试图超越应试评价的桎梏,致力于改變应试教育现状的高效课堂将可能在核心素养时代得到一定的改造和升华。

(2)在教学方法选择与匹配方面。高效课堂从单一灌输式讲授为主向多种方法立体交叉使用转变,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是趋势。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探究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6]教学方法多样化,尤其是合作学习、实验探究等方法,既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还有利于适应认知风格有差异的各类学生,利于促成教育更加民主和公平。在课例一中,刘老师讲授法一讲到底,甚至连提问都没有。在课例二、课例三、课例四中,教学方法实现了多样化、精准化。比如,小组合作学习,从课例二到课例四,分组的实效逐渐提升。实验教学,在课例二中教师本人做演示实验,在课例三中教师指导学生做模拟演示实验,在课例四中,全班分成六组,每组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学生真正参与的比例逐渐提高,教学活动中心逐渐由教师向学生转变。

(3)在教学呈现方式方面。高效课堂从黑板加教材的呈现方式向问题情境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向转变。课程资源对于实现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是高效课堂推进的必要载体。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能提升教与学的效果、效率和效益。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互联网+”的新理念、新模式的应用,极大改变了高效课堂的教学呈现方式。课例一主要使用的课程资源就是教科书,没有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课例二、课例三除了教科书,还使用了素材性课程资源,如多媒体课件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课例四,将未来教室、教科书、课件等优化组合、配置。“互联网+”的恰当使用,整合了传统与现代的课程资源,极好地创设了教学情境,融合教学提高了教与学的实效。

(4)在教学评价方面。高效课堂从传统的纸笔测试、结果评价向多元、快捷、及时的综合评价转变。传统的高效课堂主要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进行,主要测试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熟练程度,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创新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难以评价。这种只注重分数和成绩的高效课堂,显然落后于时代发展,与十八大以来国家倡导的“立德树人”目标背道而驰。当下的高效课堂,又恰逢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和核心素养时代,因此,高效课堂应重视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课例一中教师将采用的是单纯的纸笔测试;课例二、课例三中采用行为主义动词描述的动手、动口任务式活动来检测教与学的效果;课例四采用与课堂教学内容吻合的情境化、活动化主题式任务,通过问题解决,评价三维目标落实情况。

(5)在高效课堂的价值与理念方面。高效课堂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未来将转向核心素养本位,课程理念由旧向新转变。课例一是“知识本位”的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双基”,典型的“旧课程”观,背后折射的是凯洛夫五环节教学法的影子[7]。课例二、课例三代表的高效课堂正逐渐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过渡,追求的是“三维目标”。课例四体现了“能力本位”的课堂价值理念,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核心素养的要求。课例二、课例三、课例四均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其背后的教育教学理论包括行为主义、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等。

四、进一步完善中学地理高效课堂的对策

为了适应高效课堂演变趋势,笔者采用系统整合的观点,在课程标准指导下,以学习和教学理论为基础、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依据来设计和实施教学。在当前深化课程改革和“互联网+”新背景下,完善高效课堂可采用以下应对策略。

(1)全人性策略。所谓全人性策略,指的是在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发展,同时要兼顾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即实现三维目标的全面、立体、融合发展。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这与“立德树人”是一脉相承的。全人性策略要求高效课堂要摒弃以知识点和分数为核心的模式,转而加强对教材改革、教学内容的关注,加强对社会生活和人生目标的关注,诸如美育、体育、社会交往能力、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等的关注。

(2)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垄断者,扮演权威的强势角色;而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扮演的是听从、服从的弱势角色,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主动”和“被动”的关系。“互联网+”、核心素养时代,教师与学生具有平等、民主的关系,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教师扮演支持者、辅助者、合作者的角色。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要求教师放下“架子”,从严格控制学生,学会逐渐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把课堂从教师的“一言堂”变成全体学生展示和交流的“大舞台”。

(3)以学习为中心的策略。传统高效课堂的教学方式非常单一,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班级授课为主、以教师讲授为主,虽然也主张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但总体上仍然摆脱不了教师独占课堂的现状。以学习为中心的策略,強调在学与教的关系上,突出学的核心地位,教师的教是为促进学生的学,教服务于学。在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中,要尝试尽量从学生“学”的角度去考虑,加强学法指导,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比如利用微课、MOOC开展翻转课堂学习,利用互联网开展各种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互动教学,利用移动互联网开展碎片化、移动化、泛在化的学习方式等。

(4)发展性策略。发展性策略指的是为了师生的发展而教学,根据师生的发展进行教学,在师生的发展中进行教学,根据时代的发展要及时调整、更新教学。当前“00后”的中学生,他们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更喜欢信息化时代的学习方式,而我们的中学教师,充其量算数字时代的“移民”。“移民”与“原住民”之间的矛盾,要求教师在促进学生成长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人教社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地理1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王晨光.大规模海水运动[EB/OL].http://gzdl.jssjys.com/ Html/Article/608/,2015-8-27.

[4]钟启泉,崔允漷,吴刚平.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袁德润.三维目标的“维”与“为”:实践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39-44.

[6]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 business/ htmlfiles/moe/moe_309/ 200412/4672.html,2001-6-8.

[7]潘涌.新中国课堂教学思潮的跨世纪演变[J].课程·教材·教法,2015(8):16-24.

作者单位:1.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215021);2.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215021)

作者:朱庆龙 许铭

上一篇:生产力系统中的科学技术论文下一篇:市场经济下依法行政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