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业展望报告分析论文

2022-04-29

6月26日,中国银行发布《2019年三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上半年,中国银行业风险控制能力保持稳健,竞争力持续提升,贷款结构继续优化,服务实力经济能力不断增强,整体质量和经营效益大体维持稳定。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我国银行业展望报告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国银行业展望报告分析论文 篇1:

基于SCP分析范式的我国银行产业组织研究

摘 要:本文利用产业组织理论中哈佛学派创立的SCP分析范式,对我国银行产业组织进行研究。发现我国银行市场结构中国有商业银行仍占据垄断地位,但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银行市场有走向垄断竞争的趋势;在银行市场行为方面,我国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较为单一,从而银行间的竞争手段也比较单一;我国银行业缺乏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最后,本文根据所得结论提出了一些提高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SCP;中国;银行业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经逐步建立起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央银行、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为增长点,中资和外资商业银行并存发展既统一协调又有序竞争的银行组织体系。1979年至1993年,历时15年实现从单一到具有多元化竞争银行体系的转变;1994年至2002年,用了9年针对金融市场乱像纷呈的局面,加快金融法规体系建设,依法清理整顿,进一步推进商业化改革,着力关注和开始化解历史风险;2003年至2008年,仅用5年左右基本完成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和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革,化解历史积累的风险,实现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截至2008年底,我国银行业资产总额62.4万亿元,是1978年的323倍,年均增长21.2%;按一级资本排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进入全球最大15家银行的行列。然而在我国银行业顺利发展的过程中,外资银行的大量进入,银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整个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处在动荡不安中。本研究以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哈佛学派创立的的SCP 分析范式为基本的分析框架,分析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指出我国银行业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银行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2 SCP分析范式简介

所谓SCP分析范式是指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中把产业分解为特定的市场, 并按结构、行为、绩效三方面构建的“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简称SCP分析范式)。该分析范式是由哈佛学派的贝恩以新古典经济学价格理论为基础在《产业组织》一书中首先确立的。从此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被确立为产业组织研究的三个基本范畴。该范式成为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分析企业竞争行为和市场效率的主要工具。在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中,认为市场结构决定企业的市场行为,企业的市场行为则决定市场的绩效,某一市场结构又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供给—需求的基本环境。利用SCP分析范式可以有效分析同一产业内部各个不同企业间的资源配置问题。因此,SCP分析范式为我国银行产业组织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3 我国银行业的SCP分析

3.1 市场结构分析

市场结构是对一个产业中各企业之间竞争状况的描述,市场结构主要包括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四种类型,市场结构的类型取决于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新企业进退壁垒、市场需求价格弹性、短期的固定费用和可变费用比例等。按照产业组织理论的观点,市场结构作为企业生存环境,它决定着企业行为。市场结构的研究是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银行市场结构是指在银行业市场中,对市场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结构,以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式。本文主要从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以及新企业进入壁垒来对我国银行业进行市场结构分析。

3.1.1 市场集中度

截至2009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3家,大型商业银行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2家,城市商业银行143家,城市信用社11家,农村商业银行43家,农村合作银行196家,农村信用社3056家,邮政储蓄银行1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4家,外资法人金融机构37家,信托公司58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91家,金融租赁公司12家,货币经纪公司3家,汽车金融公司10家,村镇银行148家,贷款公司8家以及农村资金互助社16家。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3857家,营业网点19.3万个,从业人员284.5万人。2009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78.8万亿元。从机构类型看,资产规模较大的依次为: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2009年三类机构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份额分别为50.9%、15.0%和11.0%。可见近年来我国虽然进行了大规模的金融市场化改革,但大型商业银行资产规模仍占据着垄断地位。但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权多元化、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以及金融管制的逐步放松,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将发生重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商业银行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并已在中国银行业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占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比重由2005年的5.44%上升到2009年的7.12%,城市商业银行总负债占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负债总额的比重由2005年的5.46%上升到2009年的7.16%。城市商业银行的数量由2005年的115家增加到2009年的143家。二是外资银行实现了资产规模的快速增长(如下表所示),市场份额虽然较小,但在重点城市、重点业务上取得了显著突破。2006年9月底外资银行总资产、存款、贷款的市场份额只有1.9%、0.8 %和1.5%。但外资银行在沿海城市、重点业务和产品上取得了显著突破,外汇贷款和贸易融资的市场份额在2005年底就分别超过了20%。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外资进入成本的降低,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将不断上升,特别是其所发展的客户将是具有较高利润率的客户。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将逐步从寡头垄断向垄断竞争转变。

3.1.2 产品差别化

产品差别化是指企业根据某些消费者的特别偏好生产的、与其他企业产品具有不完全替代关系的产品的策略。由于消费者对差别化的产品有比较强烈的偏好,因此其需求弹性较小,价格涨落的变化比较明显。因此产品差别化策略往往能够改变市场的竞争格局。银行业的产品差别化与其它产业不太相同,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银行业提供的产品主要是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主要包括各类存款、贷款以及其它中间业务,所以银行业的产品差异并不是体现在产品本身的质量、外观和花样等方面,而是表现在服务的便捷和安全程度以及能否针对不同的客户量身定做其需要的金融产品。对于我国的银行业来说,差别化程度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业务差别化程度比较低。大部分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和客户定位大致相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客户群体基本上是大行业、大企业、优质客户,而市场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区。与国外的银行相比,我国银行业专业化程度低。很少甚至没有银行集中于几项自己擅长的业务,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之上,进行不同的市场定位,根据客户年龄、收入、职业、性别推出不同的业务,形成自己的独立的竞争优势。(2)市场营销层次低导致我国银行业产品差别化低。首先从我国银行业的广告来看,基本上都是银行的形象宣传,提高银行的知名度。但是从广告的差别化程度来看,各个银行的形象定位基本上趋同,没有体现出各个银行的产品特色,这样很难让顾客做出适合自己金融产品的正确性选择。

3.1.3 新企业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是影响市场结构的又一重要因素。所谓进入壁垒是指产业内现有企业对于潜在进入企业和刚刚进入该产业的新企业所具有的某种优势的程度,或者说是指潜在进入企业和新企业与现有企业竞争可能遇到的种种不利因素。总体而言银行业进入壁垒比较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性进入壁垒,主要是进入银行业的必要资本量。1995年,我国颁布的《商业银行法》对进入银行业的资本规模作了一定的规定,比如城市商业银行的设立就必须要求注册资本最低达到1亿元,商业银行的设立要求是10亿元,同时银行的经营规模的限制更多的是来自市场,因为必须要有一定的资本规模才能够取得足够的信用维持银行的正常经营。二是行政性进入壁垒,即法律或政府的控制。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使中国银行体系引入多样性竞争,从20世纪80年代末,多家其它的所有制结构的商业银行陆续建立。同时,外资企业也陆续进入我国银行业,但其组织形式、最低资本金数量都受一定的限制。我国在2001年加入WTO时承诺金融业在过渡期内将逐步向外资开放,到2006年以后全面开放,届时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开展业务将不再受地域、币种和业务对象的限制。从最近几年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政府对银行业的开放程度逐渐提高,进入壁垒逐渐下降。

3.2 市场行为分析

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上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和更大的市场占有率而采取的战略性行动。市场行为是由市场结构的状况和特征制约的,同时市场行为又反作用于市场结构,影响着市场结构的状况和特征。企业的市场行为多种多样,本文分定价行为和非价格行为来分析我国银行业的市场行为。

3.2.1 定价行为

定价行为是企业行为的重要内容,特别是随着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银行已经逐渐开始有了定价的能力,开始运用价格占领市场。特别是在债券市场、贴现市场和外币市场等利率已放开的领域,中国银行业已开始价格战。同时,银行也在所提供的服务上实行价格战。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银行服务同质化程度太高,服务同质化导致客户选择范围很广,进而影响服务价格的制定。

3.2.2非价格行为

为了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几大国有商业银行纷纷上市。2005年6月交通银行作为国家控股的中国第五大商业银行,如期在港上市;2005 年10月,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上市,并创立了多项股市第一;2006年5月中国银行正式在H 股上市;2006年10月,中国工商银行A 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同时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2010年7月,中国农业银行在A股和H股同时挂牌上市,历时多年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终于收官。通过上市,可以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完善银行法人治理结构,规范银行经营行为,确保银行存款和负债风险社会化和分散化,使得社会和存款人乃至借款人、投资人等来共同承担银行运作的风险。

3.3 市场绩效分析

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产量、费用、利润、产品的质量和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所达到的现实状态。市场绩效主要包括技术效率、配置效率和动态效率,有的也考虑就业、经济公平等其它效果。本文从审慎经营能力、资产质量、抗风险能力、和盈利水平四个方面来分析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绩效。

3.3.1 审慎经营能力

《新巴塞尔协议》是目前监管银行经营发展方面的国际准则。资本充足率是其中的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管和市场纪律)之一。资本充足率的高低往往能够反映一个银行面临的经营风险。该协议规定了一个最低的资本充足率8%。这对于各国进行银行业的监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也把资本充足率作为了一个判断银行审慎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准。按照国际标准,2003年我国仅有8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标,达标的资产仅占0.6%,而2009年,在贷款大幅增加、资本质量要求明显提高的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11.4%,基本保持2008年底的水平,超过国际平均水平,截至2009年底,239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全部达标,达标银行资产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比例达到100%。

3.3.2 资产质量

根据中国银监会2009年的年报,2003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21044.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7.9%。由于最近几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了改革力度,加快了不良贷款核销力度,资产质量显著改善,不良贷款余额不断减少,不良贷款率也首次在2005年降到一位数。截至2009年,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仅为4264.5亿元,不良贷款率仅为1.6%。可见,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大幅提高了。

3.3.3 抗风险能力

2007年至2009年,我国商业银行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金余额分别为5375亿元、7735亿元、8683亿元,逐年增加;拨备覆盖率这三年分别为39.2%、116.4%、155%,呈逐年大幅上涨态势。这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逐年增强。

3.3.4 盈利水平

衡量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指标有很多,一般用税后利润额、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和成本收入比加以衡量。无论用什么标准来衡量都能得出最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比较稳定的结论。2007年至2009年,根据中国银监会的年报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税后利润分别为4467亿元、5834亿元、6684亿元;资本利润率分别为16.7%、17.1%、16.2%;资产利润率分别为0.9%、1%、0.9%。从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的收入构成来看,2007年之2009年净利息收入分别占62.9%、61.22%、63%,手续费收入分别占9.4%、9.74、12%、投资收益分别占27.4%、24.50%、24%,其他收入分别占0.3%、4.54%、1%。可见,我国银行业的盈利绝大部分来自于净利息收入。无论从盈利水平还是从收入构成来看,与国外先进的银行相比,我国银行业的差距真是太大了。

4 结论与对策

4.1 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从市场结构来看,我国银行业寡头垄断的特征还较为明显。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存贷款份额,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都占据着明显的垄断地位。但随着我国银行业改革的推进,银行业的开放程度会逐渐提高,大量的外资银行和中小银行将出现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上,这将大大地改变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届时我国的银行业竞争程度一定会得到巨大的提高。

(2)从市场行为来看,我国银行业融资产品单一,中间业务发展严重不足,从而导致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手段也比较单一。目前我国银行仍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主,而消费信贷、衍生金融工具、资产证券化、咨询、管理信息服务等新兴业务发展明显不足,网络银行刚刚起步。据统计,美国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除存贷款业务以外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45%左右,欧洲银行为50%左右。可见我国的差距有多大。另外,差不多所有的银行还是通过开设网点向客户提供综合性服务,同时辅之以有限的价格竞争以抢占市场,在具体的服务产品、营销手段、产品结构方面差异严重不足。

(3)从市场的运行结果来看,竞争环境不完善是制约我国银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公平竞争本来是市场竞争有效的最重要标志,而我国的商业银行依然不同程度地控制在各级政府手中,政府对银行业的垄断继续实行某种保护,银行机构软约束现象还是比较严重,这就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秩序,也致使市场的评价与约束功能失灵。

4.2 对策

根据上述结论,为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本文特提出如下对策:

(1)继续完善我国银行的改革

继续推进我国银行市场化改革,稳步发展多种所有制的中小银行。在这个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在于建立较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建立起有效的绩效激励、风险控制和资本约束机制,将国有商业银行转变成能够风险自担的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和外资参与中小银行机构的重组、改造。更重要的是为了使我国银行业能健康地发展,政府和相关监管部门要为银行业营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

(2)积极鼓励和促进相关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

我国银行业接受外国银行入股,主要是为了引进其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经验,但是如果仅仅一味吸收,长期以往会丧失自主创新的能力,最终沦为外资机构的分支。因此,我国银行应当注意在金融产品和服务上有所创新。大力开发金融衍生业务、代理证券业务、投资基金托管、信息咨询、财务顾问等业务。同时拓展银行间的代理业务,包括结算汇兑业务、联合发行银行卡业务、资产管理委托业务等等,从而提高银行的盈利水平和竞争实力。

(3)促进银行实行差异化经营

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之上,进行市场细分,推出每个不同的银行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并针对不同的市场采取不同的营销手段,推出不同的适合消费群体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每个银行的比较优势,从而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徐传谌,谢地.产业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霍丽娟,白硕,孙宏宇.基于SCP框架下的我国银行业组织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7—19.

[3]赵旭,蒋振声,周军民.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1,(3).

[4]刘勇.银行产业组织研究:综述与展望[J].财经问题研究,2007,(3).

[5]王国虹.我国银行产业SCP分析以及有效竞争结构的建立[J].新金融,2005,(11).

[6]张磊.银行业的产业结构、行为与绩效—从产业组织学角度对银行业进行分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3).

(作者通讯地址: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0715)

作者:吴卫红

我国银行业展望报告分析论文 篇2:

中行发布《2019年三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认为中国经济下半年企稳银行业业绩改善可期

6月26日,中国银行发布《2019年三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上半年,中国银行业风险控制能力保持稳健,竞争力持续提升,贷款结构继续优化,服务实力经济能力不断增强,整体质量和经营效益大体维持稳定。

经营环境变化明显

银行业面临多重考验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更多更大的不确定性,但在“六稳”等政策作用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增长放缓、通胀上行、就业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性增强四大特点。中行《报告》预计,二季度GDP增长或在6.2%左右。

中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主管王家强分析,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市场不确定性有所上升。上半年货币环境稳健,为防止出现流动性风险,央行采用包括为同业存单增信、增加SLF投放等方式支持中小银行补充流动性。

与此同时,基准利率进一步明确,利率并轨工作持续推进。存、贷款基准利率在未来并轨过程中将不再发布,这对商业银行的资产定价能力、利率风险管控能力、资产久期和负债久期间的平衡能力都将带来挑战。

特别是,二季度,银保监会先后发布多个监管文件,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风险资产分类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强监管、防风险的基调仍然没有发生变化。此外,银行保险业对外开放12条措施发布,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大,未来银行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将更加激烈。

上述背景下,银行经营新格局凸显。一方面,银行业加速布局理财子公司,业务触角进一步延伸;另一方面,积极布局金融科技。在业务规模、技术效应逐步成熟后,预计将逐步对外输出技术,服务对象逐步拓展到其他同业。

结构调整持续深化

银行抗风险能力稳定

2019年上半年,我国银行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报告》显示,32家上市银行整体表现良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增速及盈利能力保持稳定增长,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

“受益于逆周期宏观调控力度加码,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力度持续加大,上半年上市银行资产负债保持平稳增长,资产负债结构调整持续深化。”王家强说。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市银行总资产规模165.82万亿元,总负债规模152.76万亿元。其中,大型银行总资产和总负债规模分别同比增长8.1%和7.6%;股份制银行分别同增7%和6.5%;城商行则表现抢眼,分别同增11.796和11.4%。

值得关注的是,存、贷款在资产和负债中的占比均有所回升;《报告》分析,受监管部门鼓励信贷投放影响,一季度上市銀行贷款占比出现不同程度上升。而从盈利能力看,上市银行则继续保持稳健。一季度上市银行净利润总额4446.2亿元,同比增速6.8%,经营效率表现良好。

“整体看,上市银行资产质量依然较高,抗风险能力也大体稳定,资产安全有充分保障。” 《报告》称,受益于核销因素影响,一季度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49%,继续保持平稳态势。同时,损失吸收能力仍在较高水平,五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的拨各覆盖率分别为208.2%、195.2%、 286.4%、256.4%;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15.45%、12.9%、12.9%、14.9%。

资产规模稳中有升

上市银行利润增长稳定可期

《报告》分析,下半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健中性,M2增速在8.5%左右,夯实了银行业资产规模增长的基础。

中行课题组专家预计,2019年大型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增速将稳中略升;股份制、城商行及农商行资产增速将保持平稳,上市银行资产规模增速达到8%左右。同时,存、贷款在资产负债中的占比或将继续提高,贷款占比有望提升至60%左右,存款占比则提升至7596左右。

银行业规模平稳增长,是盈利稳定的基础,因而下半年银行业利润增速保持稳定可期。与此同时,我国财政政策持续发力,《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出台将推动基建投资上升以及地方政府债务化解,支持民营、小微企业的相关政策陆续实施,均有助于商业银行业绩改善。此外,银行理财子公司加快设立并正式运营,将推动银行综合经营发展以及中间收入增加。

基于此,《报告》预计,2019年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有望保持在5左右的水平。

“我们预计,2019年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将保持在1.5%左右。”王家强介绍,随着银行业监管机构对银行的监管力度不断强化,银行业将进一步提升损失吸收的能力,加强拨备力度,并增加多元化融资渠道,拨备覆盖率和资本充足率将呈现稳步夯实态势。预计2019年末上市银行拨各覆盖率将达到200%左右,资本充足率为14%左右。

我国银行业展望报告分析论文 篇3: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综合绩效的实证研究

【摘要】 文章根据2010年上半年财务报告,选取11项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利用SPSS软件对我国上市的16家商业银行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合成四类主因子,命名为盈利性因子、安全性因子、发展性因子和流动性因子,分别计算出商业银行的各因子得分,根据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加权得到综合绩效得分。通过对这16家银行的整体绩效水平进行排序,得出新兴的小型银行的投资价值大于老牌银行投资价值的结论,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摘要】 商业银行; 主成分分析; 因子分析

一、引言

2008年从华尔街引爆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首当其冲遭受打击的就是银行业。我国的商业银行虽没有遭受破产倒闭,但仍旧损失惨重。其冲击主要表现在一是很多企业出现经营困难,企业盈利状况减弱,导致银行信贷对象减少,信贷资产质量大大下降,不良贷款增加;二是利差收窄,为刺激经济增长,政府连续下调贷款利率,使银行利差大大缩小,压缩了银行的盈利空间;三是中间业务受到巨大影响,尤其是证券市场的萎靡导致银行的一些中间业务收入大大减小;另外由于居民收入增加缓慢,消费不振,导致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不断加大,影响银行健康稳定的发展。为了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有必要了解金融危机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时发现一些不足之处,同时,广大投资者提供一些合理的投资依据。

绩效是商业银行综合实力的体现,直接反映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银行绩效评定是对一定时期内银行经营管理状态和战略执行的检验。一般说来,研究商业银行的绩效是从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三个方面来衡量的。现国内外对银行效率的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随机前沿面分析法、自由分布分析法、厚前沿面分析法以及包含数据包络分析的线性规划法。学者杜莉、王锋(2002)运用参数估计法研究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范围经济;魏煜和王丽(2000)、秦宛顺、欧阳俊(2001),等人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中国商业银行业,尤其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了研究;谭中明(2002)运用因子分析法比较了中美银行的经营效率;黄宪(1998)、刘渝东(1999)、高波、于良春(2003)通过对各财务指标的分析,并通过对主要指标进行分解,比较分析了我国银行业规模经济效应、盈利能力和管理水平方面的差异。本文则选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来研究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综合绩效。

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的两个重要的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是通过借助一个正交变换在原多个变量中选出较少重要变量的一种降维方法。因子分析是以最少的信息丢失为前提,将众多的原有变量综合成较少的几个综合指标(因子),并使因子具有命名解释性。

二、实证研究

本文选取了反映商业银行综合效益的11项指标:每股收益(X1)、每股净资产(X2)、每股资本公积(X3)、每股现金净流量(X4)、不良贷款率(X5)、资本充足率(X6)、存贷比率(X7)、成本收入比(X8)、净资产收益率(X9)、本币流动性比率(X10)、总资产增长率(X11)。这些指标能够从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和发展性等方面对商业银行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其中不良贷款率(X5)越低代表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越好,银行安全性越高,故为负指标,利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时要进行正向化处理,本文采用的方法是用法定规定的最高值5%减去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

所有数据来自商业银行公布的2010年半年报。

首先数据进行标准化,以消除量纲及单位不同的影响,再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和KMO检验,结果显示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153.643,且对应的概率p值小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由此可以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矩阵是有差异的。KMO检验得到KMO值为0.570,由此确定原始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

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了四个公因子,这四个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4.454%,原始变量的信息丢失比较少。见表1。

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2)可以看出,在第一个公因子上有较高载荷的变量有每股净资产(X2)、每股收益(X1)、每股现金净流量(X4)、每股资本公积(X3)和总资产增长率(X11),这类变量主要反映银行的盈利性,命名为盈利性因子(F1);在第二个公因子上有较高载荷的变量有不良贷款率(X5)和存贷比率(X7),这类变量主要反映银行的安全性,命名为安全性因子(F2);在第三个公因子上有较高载荷的变量有资本充足率(X6)和成本收入比(X8),这类变量主要反映银行的发展能力,命名为发展性因子(F3);在第四个公因子上有较高载荷的变量有净资产收益率(X9)和本币流动性比率(X10),这类变量主要反映银行的流动性,命名为流动性因子(F4)。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表3),得到四个公因子得分模型:

F1=0.264X1+0.246X2+0.244X3+0.355X4-0.015X5-0.136X6

-0.154X7+0.010X8+0.143X9+0.081X10+0.179X11

F2=0.032X1+0.034X2+0.011X3-0.248X4+0.425X5+0.247X6

+0.541X7+0.102X8-0.035X9

+0.027X10-0.179X11

F3=-0.105X1-0.085X2-0.099X3

+0.063X4+0.178X5+0.473X6

-0.042X7-0.504X8-0.013X9

+0.003X10+0.127X11

F4=0.071X1-0.022X2-0.004X3

+0.165X4+0.088X5-0.142X6

-0.031X7-0.109X8+0.595X9

+0.521X10-0.037X11

根据公因子得分模型,分别计算出16家银行的四个因子得分。由表1知四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2.979%、17.92%、13.999%和9.556%,将四个公因子按照方差贡献率加权(E=0.42979F1+0.17920F2+0.13999F3

+0.09556F4)得到它们的综合绩效得分。见表4。

综合绩效得分越高,表明公司总体绩效越好。从结果中可以看出,这16家商业银行中,绩效最好的前三家是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和北京银行。而相对较弱的是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和华夏银行。

三、结果讨论和展望

1.根据2010年上半年财务报表,将选取的11项具有代表意义的指标合成四类主因子:盈利性因子、安全性因子、发展性因子和流动性因子,得出2010年上半年我国16家商业银行总体绩效排名。从综合得分可以看出大多数商业银行仍然没有完全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仍处于恢复期。一些新兴小银行的综合绩效得分靠前,而一些老牌银行的综合绩效得分靠后,这表明了这些老牌商业银行的投资价值要低于新兴小型银行的投资价值。

2.由四个因子的加权系数可以看出,盈利性对商业银行的综合绩效水平最为重要,它的得分贡献率达到42.979%。这在银行的综合绩效排名中体现明显,例如综合绩效水平最高的兴业银行的盈利性因子得分高达3.083,远远高于其它商业银行。接下来对综合绩效影响强弱的分别是安全性、发展性和流动性。

3.通过盈利性因子、安全性因子、发展性因子和流动性因子的各自因子得分,可以得出银行提高综合绩效的改进方案。例如综合绩效排名第三的北京银行,其盈利性和发展性均不错,而安全性和流动性因子得分为负,所以可以通过提高安全性和流动性来提高总体绩效,提高安全性可由降低不良贷款率来实现,而提高流动性可由提高流动性比率来实现。

4.展望未来,我国商业银行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的商业银行要想在日益开放的金融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立于不败之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不断努力。

一是加强商业银行的综合化经营。银行的综合化经营已日益成为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我国商业银行要不断地增强自身的资本实力和风险管理能力,要在积极推进综合化经营的同时预防控制好综合化所带来的风险,要形成以银行业务为主体,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等业务齐全的金融机构。

二是加快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步伐。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大银行联合和并购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战略显得格外紧迫和重要。我国商业银行应竖立良好的品牌效应,积极拓展国际金融业务,建立国外市场,实现机构国际化、业务国际化和管理国际化。与此同时也要加强与国际大银行和战略投资者之间的合作,学习它们先进的管理方法,加快金融人才的培养,以加快国际化的步伐。

三是创新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靠规模,更要靠核心技术,而这核心技术就依赖于金融产品的创新。不要因为金融危机而对开发金融产品畏首畏尾,商业银行要不断创新,丰富自己的金融产品,拥有了客户青睐的新产品便在竞争中占有了先机。商业银行在丰富金融产品的同时要不断充实,完善对客户的服务功能,做到时刻以客户为中心,争取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此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只有维护好银行与客户间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确保银行的经营效率,才能使银行拥有持续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钟燕,盛智颖.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6):21-23.

[2] 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 杜莉,王锋.中国商业银行业范围经济状态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2(10):31-38.

[4] 魏煜,王丽.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一种非参数的分析[J].金融研究,2000(3).

[5] 秦宛顺,欧阳俊.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效率和绩效[J].经济科学,2002(4)36-38.

[6] 谭中明.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3):34-36.

[7] 黄宪.中国银行业效率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1998(7).

[8] 刘渝东.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实证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1999(5).

[9] 高波,于良春.中国银行业规模经济效应分析[J].经济评论,2003(1):125-128.

[10] 卢瑜、张筱峰.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在上市银行绩效评价中应用[J].特区经济,200510(2):21-25.

作者:胡腾宇

上一篇:外语翻译教学新理念研究论文下一篇:农村法治化建设研究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