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集体经济建设论文

2022-04-23

摘要:文化是美丽乡村的灵魂,文化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当前,美丽乡村文化建设还存在着认知理念不够科学、历史包袱有待消解、反文化现象有所抬头、建设不够平衡等问题。为此,要转变基础政府的认知理念,不断增强乡村群体文化自建能力,深入推进乡村文化体制机制建设。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美丽乡村集体经济建设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丽乡村集体经济建设论文 篇1:

从全域到村庄:南京市江宁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路径探索

摘要:本文系统梳理了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美丽乡村建设历程,将江宁区乡村发展归纳为试点示范、示范区建设、全域规划建设、特色田园乡村品质发展四个阶段,通过对各阶段的背景条件、发展目标、组织方式、建设内容等进行梳理分析,试图廓清乡村建设发展历程的路径与阶段特点,为我国县域乡村规划建设提供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乡村振兴;特色田园乡村;美丽乡村;县域乡村规划;乡村规划建设;江宁区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8.10.003

From Region to Village: Exploration of Planning and Constructing Path of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in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ZHANG Chuan

引言

新型城镇化必须依靠城市和乡村双腿并立前行,乡村不仅关乎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更事关我国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实现。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和先行部分;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1]。随即全国各省市纷纷响应并对相关工作作出相应部署,全社会掀起一轮“乡村振兴”的热潮。可以预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乡村规划建设将成为中国政府和社会长期关注并实施的重大课题。凡事规划先行、规划引领成为政府的行动准则,如何紧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专业的科学理性进行前瞻性引领、规范乡村规划建设发展,是目前城乡规划行业发展面临的重要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然而,相较于“城市规划”,我国“乡村规划”相对滞后。理论层面上,乡村规划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指导,尤其是规范和标准的专业支撑不足[2-3]。在实践层面,面临如何有效规划和编制后如何实施的双重困境,目前各地普遍重视个体村庄或者单一乡村亮点项目(如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的建设规划实施,而忽视乡村地区的系统性规划;抑或对乡村地区进行了系统规划(如全域乡村建设规划)但无法实施推进。如何针对完整的乡村空间(如县域)在规划上实现从总体到局部的系统性安排,进而在建设上持续有序实施推进,并验证和总结规划体系和实践路径,对于当前我国乡村振兴尤其重要。

近十年来,笔者全程参与了南京市江宁区乡村的发展建设工作,并负责主持了江宁区从个体村庄到示范区乃至全域发展的策划规划设计工作,得益于持续的专业支持和服务跟踪,经历了从规划前参与政府谋划与决策,到专业部门规划编制过程工作,再到建设实施的在地指导,以及建成后的评估与运营管理跟踪,掌握了乡村规划建设全程一手信息,亲历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案例。作为率先进入后工业化、后城镇化的南京市江宁区,依托城市近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基础,是较早探索乡村全域规划建设的先行先试的典型区域,并且在长期的建设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积累了大量经验。本文旨在梳理南京市江宁区美麗乡村实践历程的基础上,尝试总结探索县域层面美丽乡村全域规划建设的路径,以期对我国目前开展的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江宁区美丽乡村建设背景

1.1江宁区概况

江宁区位于南京市主城区东南部,区域总面积1561平方公里,全区辖10个街道,2016年末,户籍人口达102万人[4]。自2000年撤县设区以来,伴随南京都市区的拓展和江宁发展转型,江宁逐渐从传统郊县变成了大都市边缘的新市区。江宁区拥有广阔的乡村和生态地区,在完成快速城镇化之后,面临城镇发展转型和乡村衰败的问题,地方政府敏锐意识到乡村发展对于地区整体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在全国率先编制城乡统筹规划,梳理城乡发展关系,聚焦乡村未来。随后,在2011年酝酿并启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工作,经过持续建设和不断探索,迄今已完成江宁东、中、西三个片区的乡村总体规划,全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覆盖率达70%以上,西部430平方公里美丽乡村示范区建成并逐步优化升级,规划建成103公里的乡村生态循环路,将类型丰富、主题鲜明的特色田园乡村、现代农业园区、生态旅游区、湖塘水库、山林草地串联整合,形成了有机系统的美丽乡村全域发展区。

1.2江宁区乡村特点

1.2.1区位特点

江宁区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从东西南三面环抱南京主城,距离市中心仅7公里,处于国家、省为南京构筑的大交通网络枢纽地位,全区已形成了快速立体交通网络,南京二环路、宁杭高速公路横跨江宁,南京三环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汤铜公路由东北向西南横跨江宁全区,随着南京轨道交通的建设,江宁和南京主城形成多路径无缝交通对接。由此,江宁区与南京市区城乡资源流动更直接、发展关系更密切、功能互补更明显,凭借着区位和交通优势,江宁乡村地区的优良生态环境、新鲜农产品、富于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悠闲的生活方式对市民构成了强大的吸引力,城市的消费市场,技术、信息、资本、人才也不断向乡村导入,乡村地区需要主动作为来整合外部资源,驱动乡村持续发展。

1.2.2发展机遇

江宁区作为苏南的活力板块,发展起步早,在经历了传统工业导向的开发区驱动城镇化阶段和以东山副城为载体、郊区化驱动的快速城镇化阶段后,江宁区完成了城镇化“原始积累”和郊区化“快速发展”[5],产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已具备了反哺农村的硬实力。随之,居民消费由以温饱为主向休闲化、品质生活转型。研究表明,当城市化率超过50%以后,越来越稀缺的乡村空间成为人们竞相追逐与消费的对象[6]。乡村空间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相比快节奏高压力和喧嚣的城市,慢节奏、舒缓宁静的乡村对于人们更具魅力,以往被忽视的村落田园、山水林圃、乡土文化被赋予新的价值,乡村的生活、生产空间被赋予新的功能和意义,乡村成为后工业化人们对自然、健康、文化、个性发展追逐的新阵地。凭借区位优势和发展先机,江宁区顺势而为,通过系统性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为吸纳来自南京市为主的外部大量资本、人才、技术等构建了良好的平台,具备整合外部资源的能力,并主动融于城乡统筹发展的系统,实现乡村的持续良性发展,并通过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将乡村发展推向新的高度和阶段(见图1)。

1.2.3自然特质

江宁区素有“六山一水三平原”之称,多样的地貌是乡村特色空间塑造的重要基础,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和盆地类型丰富,其中丘陵岗地面积最大。地势南北高而中间低,东北部为宁镇山脉延续的丘陵山地,主要为青龙山—汤山廊道,西南主要是牛首—云台山廊道,依托两处廊道,山林、水库、村庄星状点缀。境内水系发达,水网密布,外秦淮河纵贯江宁南北,便民河、九乡河、七乡河、江宁河、牧龙河、铜井河等在境内延绵滋长,杨柳湖、牌坊水库、南山湖、甘泉湖等湖泊星状点缀,丰富的水资源滋养着广袤的田园,具有显著江南特色的山水田园为江宁乡村增添魅力。

1.2.4地域文化

江宁区历史文化悠久,早在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始用江宁名称,自古以来就是“长江文化、秦淮河文化、湖熟文化”融汇之地。史有“上元之民善商,江宁之民善田,龙都之民善药,善桥之民善陶,陶吴之民善剞劂,秣陵之民善织,窦村之民善刻”之说及“天下望县、国中首善之地”之美誉[3]。江宁地域文化的形式丰富多样,既有众多深厚历史文化的老集镇、传统村落,又有独具价值的历史文化遗迹遗存,以及丰富民间技艺、民俗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赋予江宁乡村深厚的人文内涵,也将成为未来村庄振兴发展的重要资源要素。

2江宁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四个阶段

2.1 第一阶段:试点示范阶段

2010年前后,以江宁工业园区为主导的空间产生模式进入瓶颈期,城镇发展速率放缓,社会经济从出口增长向拉动内需发展转型,南京都市近郊的乡村旅游逐渐兴起,部分市民在周末和节假日自发到乡村自驾郊游、吃农家乐、看田园景。但是,由于当时江宁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均不完善,山水乡村虽美,但出行不便,体验差,不具备规模化市场化吸纳城市消费的能力。在此背景下,江宁区率先进行了以休闲旅游为抓手的乡村发展探索,按照“都市生态休闲示范村”试点建设的要求,完成了“石塘竹海”“汤山七坊”“世凹桃源”“朱门人家”等首批示范村规划建设,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应。随后连续三年以试点示范村规划建设为载体,加快推动全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先后打造了以“黄龙岘”“汤家家”为代表的二代美丽乡村;以“公塘村”“石地水乡”为代表的三代美丽乡村;以“新塘村”“插花村”为代表的四代美丽乡村(见图2)。各阶段的乡村建设在总结上一代经验的基础上优化调整,不断创新。在完成基本的村庄环境整治外,更加注重乡村特质的挖掘、村庄活力的激发和产业内涵式发展,越来越多的主体参与到村庄建设经营之中[7-8]。

经过数年的努力,江宁区示范村建设效果显著,村庄面貌显著改善,乡村也逐渐成为南京都市人节假日短途旅游的首选地之一,黄龙岘、世凹桃源、石塘人家等村庄在国家农业部、旅游局等机构的美丽乡村评选中获得多项荣誉。

2.2 第二阶段:示范区建设阶段

江宁区在村庄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谋划以示范村向示范区建设的推进,即从分散的点状建设向区块拓展,继续放大美丽乡村的效应。按照江宁国土空间构筑的“3个500”(即500平方公里的生态涵养不开发区、500平方公里的功能片区和新市镇、500平方公里的乡村地区)空间布局。开展美丽乡村片区发展探索,根据地域环境特征和发展基础,划分为西部、东部和中部三个片区,按照空间优化形态美、绿色发展生产美、创业富民生活美、村社宜居生态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五美”要求,进行总体规划编制,明确各个片区的功能定位和相应的行动计划,实现500平方公里美丽乡村规划全覆盖(见图3、图4)。

在建设实施时序上,江宁区先行启动西部示范区建设规划和实施推进,将相应的规划内容项目拆分,形成“3个阶段6项工程”的总计划,划定以“一环两射”旅游道路两侧各300~500米范围形成的35平方公里区域为启动建设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乡村绿道建设、村庄建设、农田环境整治、绿色经济发展、标识系统、游憩设施系统(驛站、停靠点)、环境绿化、景观节点系统等八个方面。构建了“以绿道为引领,带动周边发展,点亮乡村”的江宁西部乡村发展格局,经过三年努力,西部美丽乡村示范区基本建成。

2.3 第三阶段:全域规划建设阶段

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南京市江宁区在总结“金花村”和“示范区”规划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千村整治,百村示范”计划将乡村规划建设推向全域①。相应地,编制了村庄布点规划,对全区村庄进行梳理,对全区城镇规划区外的共993个村庄进行分类,作为建设投入的依据,明确了示范村、重点整治村、一般整治村的分级分类原则,并落实到各街道,按照5~7年完成的目标,排定年度计划,具体落实到各街道。考虑到乡村规划建设量大点多的现实,按照分类分级要求,结合示范村规划建设经验的总结,江宁区编制了《南京市江宁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导则》,通过类型化、层进式的逻辑架构来制定匹配地方建设发展的技术细则[9](见图5)。作为村庄建设的重要建设与验收依据,在全区进行宣传培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截至2017年底已完成了94个示范村,村庄建设覆盖率已到达70%以上。

随着江宁美丽乡村的不断发展升级和知名度不断提升,乡村空间的价值持续增长,大量资本、要素持续向乡村地区扩散。“十三五”开局,江宁区专门出台了《关于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的五年行动计划》,美丽乡村升级立足于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串点成线、成片、成面,通过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搭建生态、产业与旅游发展的综合平台,促进一产与三产融合,拉动农民致富②。此时面向市场的平台已经基本完成,更加注重乡村的活力发展和品质化建设。依托全域乡村发展的江宁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管理平台已启动运行;2017年初,江宁区旅游发展集团成立,主要面对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养老等休闲产业发展进行全面统筹的运营管理和市场对接支持。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乡村发展项目脱颖而出,如以大塘金村为基础升级的大塘金香草小镇、以苏家村为基础的“乡伴苏家”民俗文旅项目,以黄龙岘村茶文化村为龙头的龙乡双范民宿群,以大生世界农业科技园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以横溪溪田农业为代表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以汤山房车营地为代表的郊野露营地,延绵一百多公里的乡村绿道将这些类型多样、内涵丰富、富有活力、个性鲜明的乡村串联起来,初步绘就江宁乡村的美好画卷。

2.4 第四阶段:特色田园乡村品质发展阶段

江宁区基本完成了全域乡村本底性的建设,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等得到整体性改善和提升,但如何引导和推动乡村向更高品质更具特色的方向发展?这是江宁乡村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新课题。2017年上半年,江苏省启动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为江宁乡村发展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目标。“特色田园乡村”是在人居环境改善为重点向特色化建设内涵式发展系统性谋划的模式转化,由此,江宁区在梳理既有建设成就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紧扣乡村产业精度不够、文化彰显不足、农民参与度不高、田园意境不浓等问题,提出乡村环境品质化建设和提升持续发展动力的更高要求,全面梳理江宁地形地貌、产业发展、山水肌理、文化遗存等特色,进行更精细更深入的分析与研判。在全区层面,精准定位片区特色,划定3个特色片区,即东部山林悠然田园、中部江南水乡田园、西部阡陌休閑田园;对地理环境、产业业态、设施建设相对集中和关联性强的村庄和田园进行归并,组合形成20个田园组团;落实到具体村落,选择徐家院、王家村、观音殿、钱家渡、东龙村共五个村作为建设重点,开展更为精准的差异化的营建与发展探索。这五个村代表了江宁现阶段乡村建设发展的几种典型类型。通过对各村自然禀赋、产业基础、文化传统上的深层次挖掘和拓展,塑造个性鲜明,发展路径清晰、充满活力的品质乡村(见表1)。特色田园乡村规划建设的推进,廓清了江宁乡村“片区—组团—村庄”三个尺度的空间层次,丰富和明确了对应的建设与发展内涵,深挖村庄本体价值,延展“村庄”到“田园”,整合乡村地区完整的“田园—乡村”空间格局,并从生态环境、人文内涵、产业发展等多维度丰富其特色内涵,从整体上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品质和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3江宁乡村规划建设启示

3.1城乡整体视角下的乡村发展战略与顶层设计

江宁区对乡村工作的认识不限于就乡村论乡村,而是将江宁区乡村放在南京城乡地域整体上考量,提出了“都市近郊休闲乡村”的发展定位,强调要突出乡村区别于城市的优势和原真性,将主动对接南京市区,实现城乡双向流动,作为乡村发展的总体出发点。将全国掀起的美丽乡村工作,从普遍性的“要我美丽”向“我要美丽”的思维转化,不是将“美丽乡村”作为一项自上而下的下派任务,而是主动思考乡村对江宁区未来发展的战略机遇,基于江宁现实条件,按照国家美丽乡村战略要求,江宁区制定了十分明晰的乡村发展愿景和实施路径。提出全域景区化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突出大都市近乡村在生态环境品质、地域乡土文化、田园休闲生活、现代都市农业的特色和优势,以空间优化形态美、功能配套村容美、 业兴民富生活美、 生态优良环境美、 乡风文明和谐美为目标, 努力建设成为大都市近郊休闲旅游的标志区、农民幸福生活的典范区、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区。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江宁道路,实现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的理想。按照这一战略,探索组建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作为组织保障,以地方国企交通建设集团为建设平台,以“千百工程”为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的纲领,坚持一张战略蓝图绘到底,为江宁持续、有序的乡村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2 “村庄—片区—全域”的县域乡村规划建设范式

一直以来,江宁紧紧围绕“五位一体”的国家战略和“城乡统筹”的发展理念,坚持规划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克服乡村规划体系不健全的现实困难,在实施过程中坚持阶段性总结思考并逐步优化规划,不断完善和探索规划体系,大致建构江宁乡村规划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全域乡村”层面,主要是指导全域乡村统筹管理和建设发展,以三个重要规划来支撑这一要求。一是江宁区城乡统筹规划研究,探索由传统的城郊型农村地区到大都市边缘新市区的发展转型,遵循“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和率先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理念,从城乡被动相关走向主动协作,并强化了乡村发展为统筹发展关切的重点,对乡村地区的社会经济、空间聚落发展做了系统性规划探索。二是国土空间规划,将江宁乡村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区和生态涵养不开发区固化下来,避免了城镇化开发对乡村地区无序地蔓延和蚕食,明确了乡村建设和发展的边界,并对乡村地区保护生态、发展控制、建设指引进行系统化安排。三是按照全域乡村建设的理念,制定了“千百工程”计划,由两个专项规划和一个指导要求构成,其中《江宁区村庄布点规划》是从新型城镇化视角结合城乡发展趋势预判未来乡村的人口与土地规模,基于发展潜力评价的村庄类型。相应地,在此基础上编制《江宁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指引》,进一步明确各类乡村规划建设要点、责任主体、完成时序等。

第二个层次——特色化的示范区规划建设。由示范区总体规划、各类专项规划、重大項目规划组成。美丽乡村示范区总体规划,主要是基于江宁全域乡村目标愿景和规划思路,统筹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并协调和整合农业、住建、林业、水利、交通、土地、生态、旅游、文化等多部类的工作要求,梳理关系,整合要素,统一目标,形成年度计划的项目库。按照片区总体规划的要求,进行专项规划编制深入研究,如乡村道路、土地整治、生态旅游等专项。对于乡村特定的新型发展项目如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则重点立项规划。

第三个层次——村庄规划和自然村建设规划。行政村规划是当前城乡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法定的规划,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要求执行,对于自然村的规划,首先编制其所在行政村的规划。自然村量大点多,按照一般村、重点村、示范村进行不同深度的规划设计,一般村是基于基本生活生产保障的项目计划,重点村是在达到基本保障的基础上突出特色重点的建设规划,示范村则要求在完善人居环境基础上突出产业展和内生发展路径的研究和策划。

3.3 基于统一平台的部门协同组织模式

美丽乡村涵盖生态环境、产业经济、社会人文、治理建设等多方面内容,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涉及区农路办、区水利局、街道、建设主体单位等诸多部门,多部门交叉监管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对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带来不利影响[10]。政府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仅靠资金支持是不够的,由于长期以来,乡村规划管理薄弱,加之部门间“九龙治水”的客观现实,乡村规划建设推进必须探索新的组织方式。江宁区在美丽乡村建设实践过程中协商形成了美丽乡村统一平台——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协调各部门整合关于乡村发展的计划、任务、项目资金、技术要求,实现协同创新,合力推进[11]。管理层次上,区、街道、社区行成三级联动机制。

区委区政府主要架构美丽乡村建设指导小组平台,由区主要领导负责,整合农业、规划、建设、土地、环保、旅游等多个部门,各部门主要干部专职专责,负责协调各部门之间建设发展的矛盾。负责在项目资金上叠加,在建设内容上进行整合,在行动计划上统一协调,在建设规划方案上集体研讨集体决策,形成合力,互通有无,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确保平台小组的有效管理。区一级具体执行工作由规划局负责规划编制、农业部门负责农业农村发展问题,住建部门指导建设和验收工作,其他部门发挥各自优势结合具体任务配合。

以街道为主的建设责任主体。美丽乡村空间管理以镇域为单位分配任务,各镇和街道负责和协助落实各项美丽乡村子项目在所辖区域的建设实施、管理运营,江宁区还创建了乡村规划助理员制度,由区政府统一安排,向各镇派驻乡村规划师专职负责乡村规划建设工作。社区作为村庄建设的实施主体,主要组织好村民参与建设的实施工作。在乡村建设过程中,除了面上的统一管理协调,江宁在乡村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结合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工作进行重点探索,根据先期大量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实,依托江宁交通建设集团国企平台,成立西部美丽乡村建设公司作为重要抓手,极大提高了建设效率和建设品质;为提高建成环境管理和乡村运营的水平,扩大示范,成立旅游产业发展公司,负责对全区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进行管理、引导、经营,激活了乡村的整体效应。

3.4 不断调适的政府管理优化和治理探索

在乡村建设的四个阶段,江宁区政府主动作为和持续性投入和关注,为适应发展需要,政府将乡村发展、规划与建设职能进一步下沉、主导权适度下放,逐步打造能够支撑城乡统筹和乡村发展良性过程的长效规划与治理机制[4]。同时不断总结发展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不断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从政府包揽到建设主体多元化。最初“五朵金花”建设为了确保效果,做好示范,建立社会和村民信心,政府主导了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及投入。而到后几代示范村建设时政府资金投入逐步减少,转向激励乡村自主创建和市场机制的引入。基层社区和街道根据各自发展特点,积极与市场资源结合探索出了多种乡村建设模式,政府主要承担管理服务和营销引导的职责,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投资,吸引外部资金投资经营农业园、民宿村等项目,从而激发整个片区的产业活力[2]。

第二,由村庄点建设探索向乡村地区的整体发展的坚实创新。江宁美丽乡村建设在“五朵金花③”试点成功后,逐渐向全域推广,在每年一定数量的示范点建设计划基础上,按照年度分期分批对非示范村进行普惠式投入与发展指导。同时,开展片区性规划建设,对乡村地区的农田耕地、湖塘河流、山峦林地、道路交通等进行系统全面的修复性建设和保护性利用规划,整合聚集涉农重要项目,如农业园区、高标准良田、生态旅游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实现乡村全域化管控与建设。

第三,由硬件建设投入为主向硬软结合的工作重心转移。通过近八年的投入,江宁区基本完成了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人居环境得到彻底的改善。但是单一的建设投入一方面会增加政府经济压力,另一方面会增加建设管理负担,村民自主发展能动性不足。区政府针对如何提高建设效率和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开始尝试转向多元化建设方式优化和发展路径引导工作。通过政策化扶持、行政资源合理分配,整合涉农的部门资金,引导社会资本介入,拓宽建设资金来源;通过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奖惩激励机制等手段来规范建设过程,引导村民积极参与,鼓励村庄自我管理,提高建设效率,优化建设品质。通过政府平台资源优势,组织对乡村经营能力的培育和服务,如:乡村助理规划师驻镇工作办法,布局农村电商网络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组织农业嘉年华节气活动增加地区农业影响力,组织乡村旅游和乡村建设的推介招商会,针对创业村民专业技能培训等工作,大大拓展了乡村建设的渠道和发展的活力。

4讨论与思考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乡村建设已然成为各级政府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阵地,基于各地农村地区的基础条件、发展阶段、地域特色差异显著的现实考量,笔者认为,乡村振兴首先要立足于地方乡村的基础条件和资源禀赋,充分考虑区域城乡发展水平和建设条件,在现行政策要求下,探索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的乡村发展之路,明确农业农村发展问题短板,建立理性的目标愿景,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路径。同时,乡村规划应该从村庄点建设转向全域乡村发展研究,并系统梳理乡村的生态生产生活空间,整体思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本文介绍总结的是一条发达地区大都市近郊县域乡村主动探索美丽乡村的建设路径,是基于对城乡关系系统性认知,结合江宁区自身特点,在长期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总结形成的经验,不论在乡村规划系统的构建还是建设的安排组织上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应当注意的是,江宁乡村的成功与位于苏南发达地区大都市近郊的区位条件和乡村旅游大发展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以及在前几轮城市发展中地方政府的资本积累为全方位的乡村建设提供了持续的资金保障,因此江宁区美丽乡村建设路径是地方政府强有力地推动下,自上而下的全方位、系统性规划与建设的典型代表,而对于欠发达地区乡村规划建设路径有待进一步探讨。

注:

①“千百工程”:即“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2013年江宁区委印發的《关于开展“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全面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以“千村整治、百村示范”为抓手,全面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力争用7~8年时间,使城镇规划外农村地区的村庄全部达到“千百工程”整治标准,东部、西部、中部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全部建成。

②2016年3月,江宁区委常委会通过《关于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的五年行动计划》,对美丽乡村建设提出的“景区化理念、产业化模式、立体化服务”的新要求,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现状,提出了打造升级版的具体思路,按照这个计划,未来的江宁将成为一个“大景区”,处处是风景、片片是“梦想小镇”。

③“五朵金花”是江宁区在推进全区“都市生态休闲村”工作中的项目名称,即对五个村庄以生态休闲旅游为导向进行示范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 OL].(2018-01-02)[2018-04-22] . http://www.gov.cn/ zhengce/2018-02/04/content_5263807.htm.

[2]申明锐,张京祥.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乡村转型与复兴[J].城市规划,2015,39(1):30-34.

[3]姚秀利.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村庄规划编制的回顾与展望[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小城镇与农村规划).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4.

[4]江宁概况[EB/OL].(2017-03-28)[2018-03-15].http:// www.jiangning.gov.cn/zjjn/jngk/dqgk/201708/t20170807_55071.html.

[5]陈锐,钱慧,王红扬.建设主体视角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研究——基于南京市江宁区的实证观察[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乡村规划).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6.

[6]逯百慧,王红扬,冯建喜.哈维“资本三级循环”理论视角下的大都市近郊区乡村转型[J].城市发展研究,2015,22(12):43-50.

[7]刘惟蓝,章燕璐.美丽乡村的五大效应——基于南京市江宁区8个金花村的实证分析[J].小康,2015(2):58-61.

[8]张川,吴海琴.美丽乡村视角下的大都市近郊乡村规划新趋势——以南京市江宁区“五朵金花”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时代 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3.

[9]张川,张洵,蒋锐.统一性与适宜性:乡村建设导则编制的思考——以南京江宁区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乡村规划).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5.

[10]费盛忠.关于优化江宁区美丽乡村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的几点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5(21):43-45.

[11]吴海琴,张川.大都市近郊全域旅游型美丽乡村规划探索——以南京市汤山村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5,33(11):74-79. doi:10.3969/j.issn.1002-8439.2015.11.015.

作者:张川

美丽乡村集体经济建设论文 篇2:

美丽乡村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

摘要:文化是美丽乡村的灵魂,文化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当前,美丽乡村文化建设还存在着认知理念不够科学、历史包袱有待消解、反文化现象有所抬头、建设不够平衡等问题。为此,要转变基础政府的认知理念,不断增强乡村群体文化自建能力,深入推进乡村文化体制机制建设。

关键词:美丽乡村文化;问题;对策

文化是事业发展的根本性、持久性要素,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功能。实现美丽乡村升级版目标,必须将文化建设纳入其建设全过程,紧紧抓住“文化”这个深层次因素,实现文化建设上的突破。在当前各地建设实践中,“美丽乡村理念融入并成为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还存在很大不足,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只有当文化的拥有者真正认识到了其文化的价值,才有可能对文化遗产做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因此说,乡村何以美丽的灵魂,恰在于是否能够形成‘文化自觉’。”文化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应是一项战略工程。只有将美丽乡村作为一种文化内化到乡村居民心里,构建美丽乡村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形成美丽乡村的文化自觉和集体人格,才能实现美丽乡村的永续发展。

一、美丽乡村文化的内涵

美丽乡村文化是以乡村自然生态文化和乡土文化为主要内容,基于乡村自然环境和乡村居民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及思维方式的总和。作为文化形态的一种,美丽乡村文化具有文化的基本属性和发展规律,同时又有着自身明显的文化特质,是对工业化、城市化的文化反思的产物。

美丽乡村文化具有传统性、开放性和地域性。它既是“天人合一”等中国传统自然观和乡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明显的传统性和地域性,又合理吸收和融合城市文化、工業文化和意识形态文化等文化形态,共同构成一个复合型文化体系,具有开放性。从长远来看,随着乡村自然生态、人居环境等方面的不断改善,乡村对社会的吸引力会不断增加,城市“移居”乡村人口数量势必不断增加。

二、当前美丽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

认知理念有待转变提升。一是对于乡村文化与生态建设的“短视”。文化建设时间长,短期内很难见到实效。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地方政府更关注修路架桥、亭台楼榭等“立竿见影”的物质层面建设,对于文化建设积极性不高。二是乡村文化过度开发。部分地方将文化建设项目外包给企业,无中生有胡编乱凑的“创造”一些历史人物故事和形象,无视文化和生态的属性特征,野蛮开发、过度开发,使得传统乡土文化商业气息过于浓厚,文化缺乏生命力。三是是对西方文化和城市文化的盲目追捧。在乡村建筑风格上,跟风模仿西方建筑风格,在文化内容上热“移植”城市文化。

历史包袱有待消解。1. 美丽乡村文化的环境载体建设仍待加强。在长期的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过程侵占、破坏了大量的农田林地,造成了部分农村地区严重的土地、水资源污染问题。由于政策的延续性,农村地区仍然分散地存在大量小型加工厂、家庭作坊、养殖场等污染源。2. 农村地区历史文化建筑毁损严重。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法律保护、资金支持、居民改善生活条件的需求和城市扩张,农村地区古建筑倒塌、被拆除的不在少数,濒危的历史建筑绝大部分也位于农村地区。3. 文化主题“空心化”问题突出。人是文化传承的关键因素。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现实仍然迫使大量农民离开农村进程务工,而这些外出务工人员几乎是农村中青年的全部。中青年是农村传统文化消费,传承的中坚力量和主流群体,这直接导致了农村社会文化的空心化。4. 村庄大量消失。目前村庄撤并、集中上存在过度化倾向十分明显,有的区县提出了“全域城市化”。村庄持续性的大量消失,势必造成美丽乡村“见景不见人”,“乡愁”无处安放。5. 部分乡村早期规划设计不够合理。早期的乡村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对乡村的地方文化和环境特征考虑,未能有效地保护和继承农村景观固有的传统风貌,导致富有乡村文化特色和田园风光的乡村景观遭到了严重破坏。

“反文化”现象抬头。表现为:1. 赌博、色情等低俗文化抬头。一些本地村民与外地不法分子相勾结,利用农村治安管理相对薄弱、风险小、房租低的特点,进行“设点赌博”。这些赌博行为不仅容易诱发一些家庭问题,也往往与涉黑组织、高利贷行为紧密相连,严重毒害了乡村的社会风气。而那些日常的“小赌”则更为普遍。一些基层文化管理部门将文化场所出租“创收”,任由“民间演出团体”借“文艺表演”之名,靠一些淫秽色情表演博得人气敛财,有的甚至长达数年之久。2. 非法宗教活动有所抬头。近年来,乡村地区宗教活动具有如下特点:信教群众数量越来越多,商业化建庙建庵比较兴盛,非法宗教场所比例较高。宗教商业化气息浓厚。一些合法的宗教场所成了旅游景点。一些宗教有着严格的集体生活,使教徒感受到了集体归属感,占领了乡村文化“空心化”后的空白。

建设不平衡现象明显。1. 城乡不平衡。相对于城市文化来说,农村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基础、人员素养、活动经费、服务数量和质量等方面都明显落后,文化活力较低。2. 村与村差异较大。各地在进行“美丽乡村”试点选取的时候,往往选取一些本来各方面建设基础较好的乡村。这些村庄在文化建设上本就超出了全市乡村文化的平均水平,获得“历史文化名村”称号后,又获得大量的文化社会资源。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村庄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少,根本没有资金用于文化活动支出。3. 群体不平衡。根据专业机构连续几年的调查,乡村地区不同群体对于文化活动的满意度上,老年群体的满意度最高,中年群体次之,青年群体的满意度最低。这也从侧面验证了青年不愿留守乡村的原因。4. 建设与管理不平衡。在现有的申报体制、考察评估体制下重项目申报、轻项目管理,重资金投入、轻制度建设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缺少管理、多头管理问题比较突出。

三、推进美丽乡村文化的对策建议

转变基层政府认知理念。政府掌握着大量的政策资源、文化资源、财政资源和社会资源,其认知理念如何,从根本上决定着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成效与成败。在美丽乡村如火如荼推进的现实情境下,政府理应确立关于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如下理念,一是“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工程。美丽乡村在本质上是一种观念、价值、精神;只有真正形成一种文化,成为乡村居民乃至整个社会“内化于心”的价值观念,才能实现建设上的根本保证;二是生态价值高于经济利益。真正确立“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的事业”的理念,“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乡村经济的一时发展;三是文化建设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美丽乡村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事业,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连续努力,需要数届政府持续不断的坚持,不可能一蹴而就。

加强乡村群体文化“自建”能力培育。一是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文化创造力。立足农村,从农民的生产生活出发,充分发挥民间文化和乡土文化人才的才能与智慧,既要创造出农民喜闻乐见而又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村文化,又要把“送文化”与“种文化”更有效地结合起来,将农民从文化建设的局外人到局内人的目标,从被动地参与者到主动地创造者的转变;二是培育乡贤群体。鼓励退休老教师、老干部等知识群体“告老还乡”,成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一支新增的乡贤力量。发挥新乡贤在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生态保护上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村规民约、敦风化俗、家风家训建设和乡村治理,引领农村社会新风尚;三是加强农村地区文化教育工作。文化的现代化说到底是人的现代化,美丽乡村文化的提升从根本上决定于乡村主体的文化素养。为此,必须进一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千方百计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同时,要大力加强对农民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集体意识、文化意识教育。

加强美丽乡村文化体制机制建设。完善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相关制度,适时制定“美丽乡村文化建设规划”。构建美丽乡村文化发展战略,实现稳定发展、持续建设。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进一步统筹城乡、村村文化建设,实现均衡发展,加大对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扶持力度,推进“三农”出版物出版发行、广播电视涉农节目制作和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创作。大力开展流动服务和数字服务,实现农村、城市社區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加大对那些经济条件差、文化基础薄弱乡村的倾斜,实现村村适度平衡,共同繁荣。

加强美丽乡村文化理论研究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一是继续加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工作,积极开展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工作,开展田野调查,深入挖掘乡村地区历史文化遗产和内涵;二是加强美丽乡村相关技术人才培养。美丽乡村文化的传承和文化产业的开发,需要大量的乡村规划与设计、古建筑恢复与保护、民间艺术传承、乡村文化创意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和传承人员。可以通过在有条件的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培养一批直接面向美丽乡村建设、扎根乡村的实用型中、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做好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相关配套工作。文化是环境的产物。“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诸生态层面不是各自单线影响文化生成,而是通过组成生态综合体,共同提供文化发展的基础,决定文化的大略格局和走向”。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离不开乡村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同步推进。要继续加强农村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绿色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继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带动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政治文明建设。坚持把加强村级民主管理作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积极推动村级民主管理创新,建立美丽乡村建设听证制度,做到美丽乡村建设的事情群众提、群众议、群众监督,村级民主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推动乡村组织文化建设。推动乡村规划、乡村文化建设“多规融合”,实现乡村土地利用、环境保护、文化保护、林地保护、水资源、文化旅游、社会事业等各项规划的衔接,确保乡村各项规划参数一致,以实现乡村空间布局的优化。

参考文献: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本文为宁波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共建港城关系研究中心2016年立项课题“宁波市新农村建设模式评价与创新发展研究”(NZKT201621)部分成果。

(作者单位:宁波工程学院)

作者:王震

美丽乡村集体经济建设论文 篇3:

新时代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研究

摘要 分析了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主要因素,探索性地提出了在新时代新思想和新战略的指引下如何立足乡村实际谋划做好美丽乡村建设,从乡村规划体系建设、组织和人才建设、乡村文化建设和项目平台建设等4个方面提出了新时代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路径选择,对当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新时代;美丽乡村;规划建设

Key words New era;Beautiful village;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绩显著,农村居民正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稳步前进。但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涵盖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产业经济建设、乡风乡俗建设等诸多内容,需要用整体性思维来看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美丽乡村建设,不能浮于表面,乡村之美既要美在外表,更要美在心灵,美出特色、美于持久。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推动美丽乡村的基础规划和内涵发展[1]。

1 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乡村规划脱离实际,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建设美丽乡村要规划先行。乡村规划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需要乡村建设、社会发展、人文休闲和生态平衡等多项系统支撑,同时要深入乡村实际调查研究,既要满足当前乡村住户的不同需求,也要充分考虑未来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实践中,普遍存在对乡村规划设计重视不足、或规划不切合乡村实际的情况,生搬硬套城市建设经验,造成乡村建设城市化;有的地方过度追求村庄设计整齐划一,道路横平竖直,不惜推山填湖,破坏了乡村原有的地形地貌;有的乡村建设根本没有统一规划,全靠乡镇领导拍脑袋决定,造成乡村建设资源的浪费,导致乡村建设失去了原有的风土人情和地貌特征。

这种情况主要是由地方政府过度追求短期政绩、片面推动城镇化建设造成的,对美丽乡村建设缺乏科学理念的指导,缺少实地调研和长远规划,对乡村规划投入不足,一味建设大而全的广场公园,导致乡村建设“千村一面”。同时,一些设计人员缺乏乡村生活经验,一味追求标新立异,没有从满足乡村居民需要出发,照搬国外或城镇设计方案,对乡村生态造成严重破坏,导致资源浪费,增加了乡村居民的生活成本[2]。

1.2 部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后期维护缺乏保障

目前全国大约有近1/4的村庄生活垃圾不能得到集中收集和处理,生活污水不能得到及时处理,有近1/3的村庄内道路没有完全实现硬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困难重重。相较于东部发达地区,西部欠发达地区美丽乡村的基础建设更是相对滞后,乡村规划也多照搬东部模式,但由于受当地政府财力、村镇规模、人文地理等因素的限制,往往造成基础设施建设难以满足村民需求,农村卫生厕所、自来水、道路硬化、村级医疗卫生设施配置、垃圾处理等出现诸多问题,给当地住户造成极大困难,新农合、社会保险、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建设更是严重滞后或缺失。

另一方面,由于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又难以吸收社会资金支持,同时受地理条件限制,西部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后期维护缺乏保障,这些地方的基礎设施建设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出现难以及时处理的状况,甚至发生一些违法乱纪行为,给当地村民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困难[3]。

1.3 美丽乡村建设拆旧建新多,人文关怀不足

在美丽乡村规划中,多数地方将道路硬化率、农村改栏改厕、房屋统一规划等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标准,却忽视了乡村原有风貌的维护,为了实现美丽乡村的“统一规划”,部分乡村将原有房屋建筑全部拆除重建,破坏了乡村的乡土气息和人文特征。

一个有历史的村庄往往都有自己传统的建筑风貌,这些建筑是村庄的代表符号和文明载体,各类历史风貌建筑记载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记载着村庄的时代变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构成了建设美丽乡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建设美丽乡村不是对原有乡村的完全否定,而是对乡村建设的美化和升华。农村就应该保留其原有的田园风光,就应该建有农村特色的房子。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更多增加人文关怀、文化积淀和传承,把优良的家风和村俗文化融入乡村规划,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宜居乡村新格局[4]。

2 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影响因素

2.1 劳动力建设与乡村人才规划

人才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当前我国正处于城乡二元结构转型期,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造成乡村人员空心化,尤其在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现象严重,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此外,大多数乡村经济还不发达,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缺乏经济产业支撑,没有为留住人才和引进人才营造良好的软环境。

乡村劳动力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地方政府应当做好组织引领,充分发挥乡村居民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居民建设美好家园,通过职业培训各种形式,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和高素质人才。坚持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规划,落实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人才储备。

2.2 生态建设与乡村产业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建设美丽乡村,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按照“五位一体”总要求,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现代农业、扶贫攻坚、乡村旅游、田园开发有机结合,促进乡村产业经济发展。

政府主导是要在美丽乡村建设政策上给与适当倾斜,以区域规划、项目推介、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职责,不断优化乡村投资环境,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计划,吸收社会资本广泛参与,通过市场化运作手段,实现乡村产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经济支持,也为乡村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

乡村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坚持绿色发展,按照形态上“小而美”、产业上“专而强”、机制上“新而活”的思路,坚持“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精确定位,精准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景观农业,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向经营成果转化,并以此反哺乡村生态建设,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5]。

2.3 乡风乡俗建设和乡村古建遗迹保护 乡风乡俗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核。传统村落是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文化遗产中非常珍贵的一部分,一些乡村古建筑、古遗迹更是具有重要的考古和历史价值,因此在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中要对其进行整体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落实好政府主导和村民保护的双向责任,将乡风乡俗、古建遗迹保护纳入美丽乡村建设统一规划。

“乡村博物馆”是乡风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建遗迹的重要传承载体,要落实专项保护资金,做好古建遗迹的保护和修缮、做好乡风乡俗的传承和发展,对历史人物、历史文献、传统工艺、风俗文化等进行展示,深入挖掘乡村本土文化。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在乡村规划建设中,既要保护好乡村的青山绿水,也要守住乡村精神世界,走出一条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和谐发展之路,让那些在现实社会中将被淡忘的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扬。

2.4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乡村精神文明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振兴乡村文化的内核。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6]。

加强乡村文艺队伍建设,丰富乡村文化活动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文明建设中的带头作用,积极发掘乡村的民间艺人,建立健全吸引文艺骨干的激励机制,保障村级组织都有文艺骨干,并力所能及地组织村民开展文体活动。二要扩大投入建设农村文化阵地,按需推进村文化广场建设,力争每个村庄都有图书室、老年活动中心以及群众性文化娱乐体育设施,满足村民精神生活需求。

3 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实现途径探索

3.1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构建新时代乡村规划管理体系

建设美丽乡村要以中央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构建新时代乡村规划管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分类推进,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注重地域特色,体现乡土风情,特别要保护好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不搞层层加码,杜绝“形象工程”[7]。

乡村振兴关乎国计民生。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乡村治理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新时代乡村规划管理体系。一是充分认识乡村规划的重要意义,构建新时代乡村规划管理体系。4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建设美丽乡村要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坚持体系化的基本原理,建立完善的乡村规划体系,形成完善的从宏观到微观的规划编制体系和程序,体现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地方政府和设计单位都要俯下身子深入乡村,多听多看多想,乡村规划要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要搞好農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创造干净整洁的农村生活环境。二是乡村规划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调动广大村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和引导村民主动参与乡村规划。乡村规划应科学规划、精准设计,以保持乡村风貌、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为基础,对大中小村庄规划因地制宜,保护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民居,科学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协同调控土地空间,科学规划生产、生活、生态发展布局,方便农民生产生活。

3.2 加强乡村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推动乡村组织振兴,乡村组织是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完善和创新乡村自治组织形式和管理,深化乡村治理体系,打造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战斗堡垒和人才涵养基地,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8]。对于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探索成立民间创新创业组织,政府给予适当政策和资金倾斜,把有限的资金投放在最有效的领域,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致富带头作用。

二是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人力资源开发是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第一要素。优秀的组织孕育优秀的人才,优秀的人才创造优秀的组织。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要充分重视和尊重乡村人才,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各类汇聚乡村人才干事创业的平台,让愿意留在农村和愿意回乡创业的人回得来、留得住,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施展才华,推动农民职业化,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9]。

3.3 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推动“五个文明”建设

文化建设是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五个文明”建设则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思想。

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首要的工作是解放思想,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和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和完善教育引领和制度保障,深入推动乡村公民道德建设和诚信建设,强化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乡村文明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不断赋予其时代内涵和丰富表现形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红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历史遗迹等。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提升服务效能,加强农村科普工作,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文化建设,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10]。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把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放在农村开发建设的首位,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和谐统一。加强农村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考评和激励约束机制。引入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正确处理开发和保护的关系,打造绿色生态乡村产业链。

3.4 搭建乡村项目建设平台,打造和推动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产业振兴是推动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发展现代涉农产业。要结合乡村和片区发展规划,构建乡村产业发展体系,把消除农村贫困、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产业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新时代美麗乡村,要按照乡村土地功能规划,自上而下搭建乡村项目建设平台体系,各乡村在项目平台建设基础上,对山水林田湖草产区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发挥各自区域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等,充实壮大乡村项目建设平台,推动乡村整体振兴与村民共同富裕。

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和发展阶段,对推动农村供给侧改革,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的积极探索与创新。特色小镇的显著特点是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组织方式,通过特色产业,结合当地特色的文化和环境,形成旅游、产业一体化,打造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构建便捷完善的服务设施。田园综合体是指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11]。有条件的地区应在政府引导下先行先试,充分发挥各地资源和人才优势,积极推动当地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 人民日报,2018-02-05(001).

[2] 李妍俄.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32):1.

[3] 刘宗霞.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管理问题探究[J].农技服务,2017(12):197.

[4] 朱开锋.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河南农业, 2016(15):16-17.

[5] 习近平: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J].农村工作通讯,2018(5):6.

[6] 姜安心,王梓林.美丽村镇建设的内涵及实现途径[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2):34-35.

[7] 两会聚焦[J].小城镇建设,2018(3):100-101.

[8] 于永达.切实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导力[J].人民论坛,2019(6):60-61.

[9]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美丽乡村建设调研组.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以三明市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美丽乡村建设实践为例[J].人民政坛,2017(12):28-30.

[10] 张怡.新型城镇化条件下对美丽乡村规划的思考与建议[J].江西建材,2016(14):42,44.

[11] 李琴,周超,董桥锋,等.创新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的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4):222-224,227.

作者:张晶晶 邵传鹏

上一篇:中职旅游专业教学方法论文下一篇:电子科技企业信息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