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保理业务风险管理论文

2022-04-29

摘要: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融资难(主要是银行贷款难)问题,而中小企业的各种发展阶段(特别是成长阶段)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商业银行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进行业务创新,运用保付代理业务则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商业银行保理业务风险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商业银行保理业务风险管理论文 篇1:

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的法律分析及合规制度完善

近年来,商业银行保理业务异军突起,成为商业银行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据统计,国有四大银行案件数量及涉案金额占比相较于商业保理公司分别为59.2%及46.2%,是保理纠纷发生的重要领域。所谓银行保理业务,是指债权人以转让其应收账款为前提,集应收账款催收、管理、坏账担保及融资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保理业务根据有无追索权分为有追索权保理与无追索权保理,前者系保理商在应收账款到期且无法从买方处收回时,可以向卖方反转让应收账款。出于规避买方违约风险,部分银行采取有追索权保理模式。

然而,保理业务的迅速增长也存在巨大的风险,给银行从事此类业务敲响了警钟,急需完善其合规制度。银行合规制度与其法律制度相辅而成,法律问题的暴露是合规制度未能发挥事前防范的表现,合规制度应当具有预警、防范与规范之功能。本文选择三类常见保理纠纷,分别是保理业务中的票据问题、有追索权保理业务的风险防范与保理管辖权问题,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为银行从事保理业务提供合规制度与法律实务管理的完善建议。

案例概述与法律关系分析

案例一:保理业务中的票据问题

根据2016年《保理司法判例分析研究报告》,商业票据持票人胜诉率与票据无因性法律特性作为抗辩理由的胜诉率均居高不下。商业保理利用票据作为支付工具有一定前景,原因在于保理公司通常处于持票人法律地位,其票据权利以真实交易关系作为依据。经典案例如最高院民二庭终审判决〔2015〕民二终字第134号,国中医药有限责任公司与被上诉人中信商业保理有限公司纠纷(以下简称“134号案例”)。

某医药公司与安力博发公司、星纪开元公司签订销售合同,2013年开具6张承兑汇票。付款人为某医药公司,收款人分别为安力博发公司、星纪开元公司。后因中信保理公司與上述两家收款人存在保理业务,分别从安力博发公司、星纪开元公司背书受让6张商业承兑汇票,并委托某银行北京三元支行收款,某医药公司拒绝付款,并出具退款理由。中信保理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某医药公司支付汇票金额、利息、诉讼费用。

在134号案例中,最高院关于保理业务中真实交易的认定,以保理业务关系作为基础关系。不同于传统商业交易之以货物或服务购买作为交易,保理服务是传统商业交易基础上的融资、催收等综合服务,以传统服务为基础。

二者共同点在于均以不同主体的信用为基础:票据以双方信用为基础,以保障票据快捷流通与安全交易;保理侧重审查买方信用,由于买方为提货方,卖方承担买方偿付不能风险,保理商需综合审查。在保证存在真实交易关系的基础上,需要了解保理公司在票据法律关系中做出的票据行为(背书、质押、保证等)、票据权利等。在134号案例中,保理公司通过背书取得票据,据此向付款人行使票据付款请求权,由此,本案案由确认为票据纠纷,票据法律关系基础交易确认为保理。

在涉及买卖交易、保理业务与票据业务时,三种法律关系互相独立,但以前者为基础。在公司法律部门应当对有关合同进行全面审查,如实体方面应收账款、交货时间或担保方式、程序方面管辖权约定或其他争议解决方式等,使之前后一致地履行应收账款转让通知义务,在法律关系链条中形成相对完整的信息对称机制。

案例二:有追索权保理的风险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福州分行(以下简称“福州分行”)与福建杭华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华公司”)、福州利保嘉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贸易公司”)等金融借款合同纠纷(〔2014〕榕民初字第1256号)。该案光大福州分行为保理银行,卖方为杭华公司,买方为厦门信达股份有限公司、建发纸业有限公司、安兴纸业有限公司。2012年7月,福州分行与杭华公司签订“综合授信协议”,约定银行提供2000万元的贸易融资授信额度;贸易公司、陈某提供最高额连带保证责任担保;银行与贸易公司、陈某等三人签订了“最高额保证合同”,银行与森发公司签订“最高额保证合同”,合同约定由五被告为杭华公司授信业务或全部债权提供最高额连带保证责任担保。

2013年7月,银行与中福公司签订“最高额质押合同”,中福公司提供给森发包装公司23400万元股权质押给银行,为杭华公司“综合授信协议”中的全部授信业务合同发生债权提供最高额质押担保,并办理股权质押登记。2012年7月银行与杭华公司根据“综合授信协议”签订“有追索权国内保理业务”,由杭华公司以应收账款转让进行贸易融资,同时约定应收账款反转让、违约责任等有关内容。2013年1~3月,杭华公司以对买方信达股份、建发纸业、安兴纸业的应收账款债权转让向原告提出国内保理业务,申请贸易融资贷款均为500万元,合计人民币2000万元;银行发放融资贷款。截至2014年7月,杭华公司尚欠原告本金1300多万元,利息165万元左右。

法院认为:第一,保理融资是卖方与银行之间的资金借贷关系,同时银行要求卖方另行提供担保,具有借款及担保的法律特征,有追索权保理的主法律关系为金融借贷关系;第二,有追索权担保系银行受让卖方对买方应收账款的本质,是银行代为管理并授权应收账款,在卖方未能清偿保理融资款之前,保理银行仍有权向买方收取应收账款用于偿还主债权。与卖方内部形成信托关系而非转让关系,本质上为债权让与担保法律关系。

法院判决杭华公司向福州分行偿还保理预付款本息、律师代理费;对中福公司持有森发公司股权拍卖、变卖所得价款在2000万元额度内可行使优先受偿权。

本案的经典意义在于本案系商业银行从事保理业务的典型模式,银行为卖方或供货方提供融资并要求有关法人或自然人提供连带保证责任,加之本项业务系有追索权保理。追索权、股权质押、自然人保证等作为较为全面的保障银行顺利开展保理业务的手段,能够相对有效地避免买方或其他担保方的违约风险。

案例三:保理中的管辖权问题

某银行武汉钢城支行(以下简称“钢城支行”)与中国普天信息产业公司(以下简称“普天公司”)、湖北宏鑫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鑫公司”)纠纷中,普天公司与宏鑫公司签订“武汉君盛贸易项目采购框架合同”和“20万吨钢材供应链项目采购框架合同”,宏鑫公司对普天公司享有应收账款债权;钢城支行与普天公司签订“有追索权国内保理合同”,以保理合同的债务人和依据保理合同受让的应收账款债务人为被告提起诉讼。《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第一审民商事案件级别管辖的暂行规定》:“诉讼标的额1亿元以上以及诉讼标的额5000万元以上且当事人一方住所地不在本辖区的民商事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案上诉至最高人民法院,法院认为争议焦点为保理合同纠纷案件的地域管辖如何确定、是否必须合并审理、协议管辖条款或仲裁条款的效力。

对于有追索权保理而言,根据《中国银行业保理业务规范》规定,是指在应收账款到期无法从债务人处收回时,银行可以向债权人反转让应收账款,或要求债权人回购应收账款或归还融资。即若案例中的银行无法从应收账款债务人那里获得清偿,则银行可以根据保理协议将应收账款债权转回至原债权人,同时协议债权人归还银行提供的融资及有关金融服务,使银行的财产状况恢复到保理业务开展之前。

关于保理法律关系中的必要共同诉讼。由于保理中的基础法律关系是依应收账为基础的,除提供保理服务金融机构外,还包括欠付费用的债务人与应收账款转让主体。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两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必要共同诉讼的立法目的在于解决诉讼标的系共同避免诉累、便利法院审判。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要求,实体法承担连带责任或享有连带债权的民事主体在诉讼中应作为必要共同诉讼人参加诉讼,避免重复诉讼或者损害权利人的债权利益。对于保理行业而言不利于信息机制与信用系统的建立,在买方信用为核心的保理市场中,容易导致道德危机。

本案中的共同诉讼标的为应收账款,采购合同是应收账款产生的基础合同,保理合同是基于基础合同产生应收账款的可转让性签订,二者并非主从合同关系,而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合同。根据《合同法》第八十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在上述两个合同中,作为采购合同债权人若未将应收账款转让事项通知债务人,则转让对债务人不生效,同样保理合同不能形成约束债务人的效力,除非债务人对应收账款事项知悉。

根据天津高级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保理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审判委员会纪要(一)》(津高法〔2014〕251号)中关于“管辖的确定”主要有兩种:

第一,保理商以收回保理融资款为主要目的,起诉债权人和债务人或仅起诉债务人,此时保理人为应收账款债权受让人,基于基础合同债权转让而主张债务人偿还应收账款或债务人承担回购义务,此时以基础合同应收账款的偿还为审查重点。必要时追加债务人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第二,保理商仅因保理合同的签订、履行等起诉债权人,例如要求支付保理费用,此时以审查保理合同履行为重点。第二种情形涉及主体少、单一保理法律关系,故基于保理合同约定确定管辖以及违约责任等。

本文所讨论的案例即是此种类型。为避免由于现有法律规定不明而导致保理合同审查陷入困境,此时应如何实现应收账款偿还为主要核心,确认不同合同下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以及当事人的诉讼地位,最终确认违约责任主体并承担违约或赔偿责任。湖北高院审查认为,钢城建行主让的应收账款,其受让时经过买方普天公司核实确认,该应收账款并非“采购合同”的全部权利和义务,因此诉讼与管辖约定对银行没有约束力。该观点与上述天津的审判委员会纪要中关于管辖的理解相对一致,即根据合同约定,但未提及约定管辖不一致的处理方式。由此,保理纠纷的管辖权问题并非简单,而是需要对合同予以系统化梳理、审查后进行具体的规定,否则无法体现当事人的真实意思。

商业银行开展保理业务应完善合规制度

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大而不倒”的神话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内外合规、稳步发展。业务创新风险、外部债务人违约风险、银行之间存款竞争压力等,使得银行的发展如履薄冰。供应链金融的应运而生给银行发展带来了契机,但风险同在。对于买卖双方,上下游融资的系统性风险防范应当逐步纳入银行合规制度中。

根据《保理司法判例分析研究报告》之2016年年度报告,现有保理业务中有近42.1%为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为52.6%,其中制造业可以细分为纺织、仪器仪表、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与服装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等。从银行对客户管理来说,客户企业的性质与业务范围都是空前的广泛且不断创新,不同行业的市场、合规与风险管理不同,僵死的合规制度若不能适应不同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或有所区别,则容易陷入风险中。

买方还款风险

保理融资主体为债权人,资金的最终流出方为债权人。故应审查“交易真实+买方还款能力”,或根据实际情况,由买方提供担保物,避免短期风险。在隐蔽型保理业务中,须及时关注买方与卖方之间资金流动情况、卖方偿还情况,避免出现二者合谋“空手套白狼”。

买方履约风险

由于保理法律关系中,通常仅通知债务人买方,应收账款自债权人转让至保理商,故买方受合同约束较少;加之融资申请人或其他催收等服务的主体为债权人,通常,保理商对买方的形式审查偏多。

关注商业信用

以中国银行“融易达”业务为例,系以赊销为付款方式的交易,在基础交易及应付账款无争议的前提下,中国银行占用买方授信额度,为卖方提供无追索权的贸易融资业务。特点:占用买方授信额度为上游卖方提供融资,以双方存在良好、稳定合作关系为前提。因此,这一点也是符合供应链金融的重要内容。对于银行保理来说,在现有信用基础上推进融资交易,无疑可提高效率并为供应链金融提供融资、信用与合规支持。

保理业务与票据业务等其他类型的业务混合

实践中,随着保理融资方式的多元化,除了传统的货币融资,还会出现票据或其他类型的载体,成为保理融资的工具。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下尚无系统性监管框架,尽管保理纠纷在司法裁判中将案由设定为其他合同纠纷,且保理合同相对独立,与采购合同等不具有主从合同法律关系,但对于银行合规工作来说,不应以法律空白而忽略合规空白。应具体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交易审查。审查卖方、买方、担保方资质与经营状况,避免流于形式审查,注重实质审查。对于采购类业务产生的应收账款应严防虚假交易、联合串通,通过现场审查、第三方担保等识别或转移风险。

其二,票据无因性。在商事纠纷中,票据法律关系更加复杂,原因在于关于票据无因性的立法与司法操作标准不一,加之各地司法审判水平良莠不齐,难以对裁判有统一的认知标准。银行作为银行承兑汇票的付款人,处于票据流通的末端,难以掌握票据流通中各个环节的信息与票据当事人情况,若直接依据《票据法》规定进行形式审查而忽略交易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关联性,一旦对承载风险事件票据兑付,则真正票据权利人可以主张合同权利或银行对票据权利与质权模糊。

保理纠纷的管辖权问题

第一,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在合同约定的情况下依据合同约定确定管辖权;在应收账款转让中履行对债务人的通知义务,避免转让对债务人不生效或者不完全生效的问题;就关键条款进行细节审查。第二,不忽略级别管辖的特别规定,如各省高院管辖标的。第三,保理纠纷有别于一般纠纷。由于涉及两份以上合同且合同前后产生、相互独立、相互联系,从商业银行业务的合规性、合法性审查来看,应当对基础合同与保理合同进行严格审查,保障应收账款受让主体的合法权利,包括程序方面的管辖约定、是否通知以及受让的权利范围等,避免割裂合同之间的内在关联,导致诉讼处于被动地位,拉长诉讼周期。

(作者单位:宁夏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马学荣

商业银行保理业务风险管理论文 篇2: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基于保理业务的思考

摘要: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融资难(主要是银行贷款难)问题,而中小企业的各种发展阶段(特别是成长阶段)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商业银行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进行业务创新,运用保付代理业务则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商业银行;保理业务;应收账款

2002年3月21日,南京爱立信有限公司离开交通银行等中资银行向外资银行申请贷款,称为“爱立信倒戈事件”,起因于中资银行无法提供一种“无追索权的应收账款转让业务”,而外资银行却能提供此种业务。这一事件凸现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和业务创新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同时需要我国商业银行不断进行业务创新。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融资难(主要是银行贷款难)问题,而中小企业的各种发展阶段(特别是成长阶段)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商业银行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进行业务创新,运用保付代理业务(以下简称为保理业务)则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及其财务状况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中小企业地位与作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却很差,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不仅与其地位不相适应,而且与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也不符合。据世界银行统计,中国大企业的流动资金有29%来自银行贷款,而中小企业仅有12%的流动资金来自银行贷款;雇员少于20人的中小企业更是少得可怜,为2.3%;中小企业有20%缺乏资金,30%资金十分紧张。此外,对2004年温州190家企业贷款需求调查发现,满足率仅为65.8%,其中,小企业的满足率仅为60.5%。可见,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瓶颈就是融资难。

(二)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

中小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财务状况与信贷需求特点。其中,处于初创阶段的中小企业,资金少,资本不足,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投资、风险投资、亲戚朋友借款、天使融资等股权融资方式,没有或很少有银行贷款,此时,企业也没有应收、应付账款,企业发展处于高风险阶段。在成长阶段,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会有较大转变,由于有了专业的管理和完善的记录等条件,银行的信贷需求成为其融资的主要渠道,同时,中小企业也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我国有50%的中小企业资产是以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形式存在。目前,中国有16万亿元的沉淀资金未形成贷款,其中12万亿元为存货与应收账款,90%存在于中小企业和农民手中。见表一:

由上表可知,从总量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占比较大,高达59%,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另外,在二板市场上市的中小企业(这一阶段的中小企业大都处于成长阶段)也滞留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如表二:

资料来源:根据中小板市场有关中小企业的资料整理得到,金融街网:www.jrj.com.cn

由表二可知,所选的中小企业负债率高且应收账款的数额巨大,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率最低为7.67%,最高竟达39.88%,如此巨大的应收账款额不仅限制了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而且会使其财务状况恶化,加剧了进一步融资的难度。

二、商业银行运用保理业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大量应收账款的存在,进一步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针对中小企业自身的融资需求特点,特别是在成长期既具有大量应收账款又迫切需要银行融资时,商业银行通过保理业务的运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保理业务是一项集贸易融资、销售分户账管理、商业资信调查、应收账款管理及信用风险担保于一体的新兴综合性金融服务,是企业的一种债务转让,最初主要用于企业间的进出口贸易。实质是商业银行买断企业应收账款。具有无追索性、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的特点。商业银行运用保理业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资金优势。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单据由保理商(商业银行)买断后,保理商会立即或按约定的时间将货款交付中小企业使用(可得到货款额80%以上的价款),且利息及承购费较少,避免了资金占压,加速了资金周转,有利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

2.转移风险优势。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由商业银行买断后,这批应收账款就具有无追索性,即使买方到期不还货款商业银行也不能向应收账款的卖方行使追索权,即中小企业把不能收回货款的风险转移给了商业银行,由商业银行承担信贷风险。

3.改善了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中小企业若自己拥有巨额应收账款,由于应收账款随时都可能转化为不良债权,从而恶化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若把应收账款卖出,则在保证资金流动性的前提下,既减少了应收账款,又不会加大负债比率。

4.可以得到商业银行的多种服务。保理业务是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一揽子金融服务,具有服务的综合性,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保理业务享受商业银行技术、信息、咨询等多方面的服务,以了解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情况,提高了竞争力,降低了违约的可能性和金融风险,从而有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

由以上分析可知,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和拥有大量应收账款的现象并存,而商业银行通过运用保理业务既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又可以缓解大量应收账款的存在,符合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的利益,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将保理业务作为一项业务制度创新广泛运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三、商业银行保理业务制度设计

(一)保理业务的运用对象

从国际保理业务的运用来看,保理业务主要运用于进出口企业,而不论该企业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但具体到我国的现实状况,我国商业银行的保理业务运用对象应主要是我国迫切需要得到银行融资而又有大量应收账款存在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具有成长型且有外向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

(二)保理业务的种类

1.根据应收账款转让后是否通知债务人,可分为公开型保理业务和隐蔽型保理业务。公开型保理业务即应收账款转让后应把转让事项告知购货方;而隐蔽型的保理业务则不必把应收账款的转让事项告诉购货方。

2.根据是否对卖方有追索权,可以分有追索权的保理业务和无追索权的保理业务。有追索权的保理业务即当商业银行买断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后若购货方不付款或没有能力付款时可以追索应收账款的卖方;而无追索权的保理业务则是当购货方不付款时不可追索卖方。

3.根据是否向商品卖方提供融资款项,可分为融资保理和非融资保理。若卖方的流动资金有限,急需资金投入生产时,可要求提供保理的商业银行提供最高达货款金额80%的融资,为融资型保理,收益较高;若商业银行不提供融资,只办理应收账款业务,收取管理费时,为非融资型保理业务,收益较少。

(三)保理业务的组织结构

商业银行应在总行、各分支行设立专门经营保理业务的部门,分不同的阶段开展业务,且要建立专项账户,具体为:

1.总行授权、分行执行的组织结构。商业银行在开展保理业务初期,实行总行授权、分行执行的组织结构。在总行设立专门的保理业务部,由专人管理,负责对各分行的保理业务进行总体规划,利用自己具有的战略[光、从各分支行汇集的信息、先进的设施,结合自身条件制定有关实施保理业务的各项事宜及具体实施方案,并下达给各分支行,由各地的分支行具体执行。

2.分行授权、支行执行的组织结构。随着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的开展和对保理业务的进一步熟悉,如已经成功开展并运用保理业务5年或10年,则总行仅提供宏观服务,允许分行设立专门负责保理业务的机构,制定保理业务的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授权支行具体执行。

3.支行独立开展保理业务的组织结构。随着商业银行对保理业务的不断熟悉和完善,运用保理业务的风险必然进一步降低,这时总行应放权,仅进行宏观方面的指导,由各地支行根据具体情况实施保理业务,保证保理业务能够批量处理、高效运行。这样循序渐进,既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又可规避风险。

(四)保理业务运用策略

商业银行实施保理业务不能一刀切,应根据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和保理业务的特点对中小企业运用不同的保理业务。

1.在我国现阶段,应实行公开型保理业务,不实行隐蔽型保理业务。由于我国《合同法》第80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时,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因此,商业银行应实行公开型保理业务,因为在公开型保理业务中债权的转让对银行有保证,买方有义务向银行付款,避免付款环节的潜在风险。而在隐蔽型保理业务中应收账款转让的事实不必通知买方,虽然应收账款的转让是有效的,但买方只对销售商付款,无义务直接向银行付款,销售商收款后,如不守信用,拒绝转款,银行将面临风险。

2.进行客户(中小企业)细分和定位,对于不同的客户实行差别服务。(1)对于治理结构不完善的中小企业,商业银行应实行总行控制,主要开展有追索权的非融资型保理业务或不对其开展保理业务,即使开展的保理业务是有追索权的,也要求此类中小企业提供以下承诺:承诺债权的有效性、完整性、惟一性、具有可转让性及价值的充足性,这样才能保证商业银行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2)对于一些按《公司法》成立的各类自然人、法人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外资企业,由于这类企业一般是高科技有前途的企业,公司治理完善,经营良好,有发展潜力,应开展无追索权的融资型保理业务,并可授权分行受理,扩大保理业务范围。这类企业提供的债权一般比较符合保理要求,但因保理没有追索权,因此,需要叙做保理的中小企业提供在商业银行追偿诉讼中给予合作的保证和承担有关费用的承诺。(3)对于一些特殊行业,如石油、电子、太阳能等中小企业,只要这些企业在商业银行开立有专项账户且信用较好,开展保理业务的条件可以适当放宽,让分行直接开展无追索权的保理业务并可给予优惠条件。

四、完善保理业务的配套措施

(一)建立中小企业征信体系

保理业务是基于三方面信任关系开展的:中小企业与货物买方、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与货物买方,这三方任何一方的信用出现问题都会使保理业务不能进行,甚至会扰乱金融市场经济秩序,因此,必须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中小企业的信用建设,防止债权转让陷阱,如债权人故意将有瑕疵和“注水”的债权进行转让,对商业银行隐瞒债权的真实情况;债权人转让债务后又以债权人的名义向债务人追讨债务,而债务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债务偿还给已没有债权资格的原债权人,或债权人与债务人串通使商业银行蒙受损失。以上的各种情况都会给商业银行开展保理业务造成损失。可仿照美国的做法,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咨询系统,利用网络技术通过一定方法搜集中小企业的信用信息并公开,随时供商业银行进行查询,一旦中小企业有欺诈、瞒骗等行为,就将其列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布,使其不仅得不到保理服务还得不到商业银行的其他服务,使其违约成本大于违约收益,这样才能很好的杜绝中小企业的不诚实行为。

具体到商业银行要对中小企业的债权债务情况进行调查,具体包括贸易关系是否真实,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动机,债务人偿还债务的态度,债务人的偿债能力(关键要调查的内容)等,防止债务变成呆账、死账。

(二)建立保理保险制度

目前由于没有保险公司为保理提供保险,银行必须独自承担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风险相对较大。可以借鉴欧美地区保理商的做法,加强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开展保理业务保险,在规范运作的基础上积极有效地防范风险。(1)商业银行在为中小企业进行保理时,向保险机构缴纳保险费,保险公司在通过实地调研后给予商业银行保险。(2)实行比例保险制,即保险公司在为商业银行的保理业务进行保险时,不实行全额保险,而是按照商业银行所承包的金额承保一部分,如60%-80%,这样可以防止商业银行认为有了保险而不顾一切的承保中小企业的债权债务,造成较大的风险。当然,保险比例也不能过低,否则保险就没有必要了。

(三)完善有关保理业务的法律、法规

1.修改原有的不适合的法律。(1)我国《合同法》规定,不能转让的债权有:合同性质、当事人的约定、法律规定,其他的债权都可以转让,因此,除以上三种情况外,其他的债权保理商原则上都可以接受。但对于保理业务所转让的“金钱债权”没有明确的规定,应具体对于保理业务所涉及的转让进行规定。(2)建立有关保理业务的专门法律,如《保理业务合同法》、《保理业务纠纷法》、《保理业务资格审查法》、《保理业务监管法》等有关保理业务的专门法律,以规范保理业务的活动。

2.金融监管当局(银监会)要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和我国保理业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尽快制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保理业务管理法规和操作细则,并随着保理业务开展的实际进行相应调整,以使我国法规能够符合保理业务的实际,对保理业务进行更好的规范。

(四)建立国内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规范,加强中外合作

建立保理行业协会或强化银行业协会在保理业务方面的职能,制定严格的行业规范,促进会员间交流。第一,通过会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增加对行业经营规范行为的认同感,加强行业内联系协作,共同防范风险。第二,通过协会规范会员的经营行为,避免恶性竞争,维持市场秩序,利用其有特定的渠道将会员行为的信息在会员之间传递与交流,使会员在市场中形成信誉约束,从而使其经营行为协调一致。第三,通过组织协会会员开展国际交流,引进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建立独立的风险评估和防范机制,提高会员国际竞争力,促进全行业的健康、有序、协调和快速发展。

五、结论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商业银行开展保理业务不仅有必要,而且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商业银行的保理业务并不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一切难题,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初创时期和应收账款较少的中小企业,因此,真正要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建立中小企业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邱华炳,洪金镳.中小企业融资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8).

[2]李军.企业融资[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7):18-26.

[3]李骥.创业板上市[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8).

[4]董彦岭.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8).

[5]刘国光,杨思群.中小企业融资[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2,(1).

[6]孙宏涛.论保单质:贷款[J].金融与保险,2006,(9):137-142.

[7]赵法忠.收购债权 刀锋上起舞[N].中国经营报,2006-11-13.

[8]肖绪照.加强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N].开放导报,2006-8-8.

(责任编辑:李琳)

作者:鲍静海 贾电轩

商业银行保理业务风险管理论文 篇3:

出口企业应积极开展国际保理融资方式

当今世界,国际金融不稳定,国际企业信用降低,出口企业压力加大,使得国际保理业务将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国出口企业积极开辟国际保理业务这一融资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国际保理,是当今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结算方式。它是指出口商利用商业信用出卖商品,在货物装船后,将发票、汇票、提单等有关单据无追索权地卖断给保理商,立即或远期收进全部或部分货款,从而取得资金融通的一种方式。

国际保理业务19世纪起源于美国和欧洲,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这一业务得到了蓬勃发展,目前它已作为单独行业而成为金融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国银行率先引进国际保理业务算起,我国保理业务的发展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起步较晚,l987年l0月,中行与西德贴现信贷公司签署了国际保理协议,这标志着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正式登陆,但在随后几年中国没有进行任何国际保理业务。l992年中行在我国率先推出国际保理业务,并于l993年加入了FCI,标志着我国的保理业务逐步接近规范化、国际化。

据FCI2004年l1月25日发布的会员名单,国内的中资FCI成员共有中、农、建、光大、浦发等ll家商业银行。然而经过了l0多年的发展,国际保理业务量却只占我国国际结算总量的很小的比例。据l998年FCI的统计数据,保理业务总量(包括国内保理)从1996年的1 200万欧元上升到了2000年的2.12亿欧元,在2001年则猛增到12.34亿欧元,2002年为18.30亿欧元,2003年为26.40亿欧元,2004年为43.15亿欧元,到2005年达到58.30亿欧元,2006年达到145亿欧元,2007年达203亿欧元。发展趋势见图2:

可见,中国的保理业务近两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保理业务总额列全球前三位的英国、美国和意大利相比却相差甚远,甚至与亚太地区国家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差距仍较大。2005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已经位居世界第3位,保理业务总量58.30亿欧元,仅占世界总量的0.5735%,与世界1017亿欧元的总额相比仍然微乎其微。

而其中国内保理业务量占41.5亿欧元,国际保理业务仅为16.8亿欧元。显然这与我国的贸易大国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因此,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国际保理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

有数据显示,未来3年中国保理业务将以150%的年均增长速度成长。日前,中国唯一一家非银行独立保理商机构瀛寰东润(中国)国际保理有限公司代表陶骏表示,随着2008年国际保理业务在中国全面推广,预计2009-2010年,中国的保理业务量将达到4000亿-5000亿美元/年。这个数字,相当于2006年度中国保理业务量的20-25倍,也相当于2006年度全球保理业务总量的1/3,未来3年,中国保理业务将维持150%的年均增长速度。

截至目前,国内已有近20家商业银行开展国家保理业务,而独立保理商则仅有瀛寰东润(中国)国际保理有限公司一家。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出口企业中中小企业占接近80%,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跨越创业阶段之后都会面临改善融资环境、解决融资瓶颈的问题。保理业务并不需要企业提供抵押品,真正做到无抵押,并且有着完整的管理手段支持,使得保理在银行监管之外为中小企业开辟出一条更适用的融资方式。

二、国际保理的适用性简析

从出口企业角度看,注重风险控制、出口盈利率较高、主要经营消费品的企业比较倾向于选择国际保理。在他们看来,叙做无追索权的国际保理业务后,收回货款有100%的保障,而出口信用保险不能保障全部货款。因此只要符合做国际保理条件的业务,出口盈利率较高的企业都会选择保理,对于进口地在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国家的业务,他们会考虑投保出口信用险。而对出口利润较薄的企业来说,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费率较低的出口信用保险,国际保理业务较高的费用往往将很多企业拒之门外。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目前很多银行都倾向于出口信用保险项下对出口商进行保单融资。因为不少企业在要求本地银行向进口保理商提出为买方预审信用额度后,又以保理费用过高为由拒绝续做保理,仅把保理当作免费资信调查的工具,凭预审信用额度大小来估计买方信用程度。预审信用额度后又不续做保理这种情况的过多发生,会对已加入国际保理协会的银行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银行也有一定顾虑。此外,由于加入国际保理协会的门槛较高,一些暂时未加入保理协会的银行,如果接受出口商委托,要求国外保理商做单保理业务,则所有相关合同、协议等文本,都必须由国外保理商开出,仅文本的翻译就会耗费银行相当精力,且很可能出现翻译偏差从而对我方不利。但是,出口信用保险项下,银行仅提供保单融资业务,收取费用有限,因而从银行长远利益来看,要提升竞争力,还需要大力发展保理业务。

下面以苏泊尔为例分析民营企业与国际保理的关系。2002年,苏泊尔首次使用中国银行的出口保理服务以获得美国进口商的信用额度。如今,向美国、英国、香港出口均使用保理结算方式,其保理业务量从2002年不到3百万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2千2百万美元以上,并继续呈现上升势头。通过使用保理服务,提供信用销售,苏泊尔的国际销售量在过去两年内增长了十倍,为公司股票在2004年8月的深圳股票市场的上市奠定了基础。对于未来进一步的海外市场拓展,苏泊尔同样充满信心。因为保理服务的买方信息调查咨询及信用担保意味着公司可以安全有效地进行经营发展决策,从而比其他竞争者做得更好。

苏泊尔的成长经历,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在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面临严重的融资等瓶颈问题的现状下,一方面银行应热情主动地面对中小企业宣传并提供保理服务,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自身也应积极认真地去了解、接纳和尝试保理服务,充分发挥保理服务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三、发展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对策

国际保理不仅可以使出口商通过赊销的支付方式,增强市场竞争力,控制信用风险,加速现金流动,提高贷款潜力;而且进口保理商做出的担保,既有因买方资信原因导致的不付款风险,还包括因国家风险、不可抗力和自然灾害造成的风险,加之出口保理商提供的融资服务,因而运用国际保理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我国应当在出口贸易中广泛利用、努力发展国际保理业务,并积极采取相应的各项措施。

1、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

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有关国际保理业务的专门法律法规。我国司法界尽快出台针对保理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金融监管和外汇管理方面,应根据国际保理业务的性质和特点出台适宜的政策,指导规范此项业务的准入和发展。借鉴国外成熟保理业务管理经验及法律规范,结合我国当前实际, 制订保理业务法律规范,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制定《保理管理条例》,加强对保理业务的监管;(2)以《合同法》的债权转让制度为基础,制定保理专门法律;(3)完善配套法规,改善开展国际保理业务的国内国际相关法制环境。

2、扩大对保理业务的知识宣传

目前,国内很多进出口企业对国际保理业务非常陌生。甚至一些从事国际结算业务的专业人员对这项业务也不甚了解。因而,在国际贸易中,对国际贸易支付条款的选择,很少有主动提出以国际保理方式进行结算的。有时外商要求采用国际保理方式结算,由于中方人员缺乏国际保理业务知识。而宁愿不做买卖或接受对方苛刻的条件来换取信用证结算方式,由此削弱了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因此,不管是对企业还是对银行本身都应该加大对国际保理软件上的投入,包括开展国际保理业务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引入国际保理营销理念两方面的投入。大力普及国际保理业务知识,鼓励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领域普遍采用国际保理结算方式,引导商业银行及非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国际保理业务。

3、加强风险管理力度

目前,我国的国际保理业务以风险较小且对出口商有追索权的出口保理为主。在出口保理业务中,国内的商业银行是作为出口保理商出现。出口保理商承担出口商履约能力、信用状况等方面的风险。间接地为出口商提供坏账担保服务,进口商的风险则是由国外的进口保理商承担。为了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为了扩大商业银行的保理业务收入,进口保理业务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出现。

这样,作为保理商的国内商业银行如何有效地评估和控制客户的风险。将更加成为我国国际保理业务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借鉴国外保理商的做法。我国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和方法,并通过银行之间的合作与信息共享,建立完整可靠的企业资信情况管理系统 加强对进出口企业的资信管理;(2)加强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尝试开展国际保理业务保险,将一部分进口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从而在规范运作的基础上积极有效地防范风险。

可见,国际保理对外贸企业很好地防范风险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外贸企业应该增强风险意识, 建立科学的信用管理体系, 大力采用合适的风险规避工具, 促使贸易的稳定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受益的佼佼者!

参考文献:

[1]杨晨晏.国际保理及其在我国的发展问题探讨[J].理论与实践,2000.

[2]姚星.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的对策探讨[J].2006,(1上):48.

[3]周建军.中小企业利用出口信用保险模式“走出去”探讨[J].对外经贸实务,2005,(9):8-111.

[4]姜国庆,徐昱东.浅议国际保理对中小外贸企业的作用及影响[J].商业时代,2005.15.

[5]李冰.国际保理:我国银行亟待拓展的领域[J].当代经济,2003 .

[6]The Berne Union.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redit and Investment Insurers: The Berne Union 2005 Yearbook [M].The Berne Union

[7]唐辉亮.国际保理业务的运用与风险[J].北方经贸,2003,1.

[8]朱光海,冯宗宪.保理在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创新中的应用[J].企业经济, 2006,(4): 55-57.

[9]龙应贵.欧洲保理业的最新发展态势[J].市场论坛,2006,( 6) : 62- 63.

[10]董志勇.论出口信用保险对贸易的护航作用和模式选择[P].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3.

作者:张 秋

上一篇: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加工贸易论文下一篇: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