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教育行政论文

2022-04-17

生命健康产业越来越受到关注,这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近年来韩国健康服务产业延续了快速增长态势,其规模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在韩国,生命健康、半导体和未来型汽车一起,成为韩国新一代主力产业。本文的目的就在于考察分析韩国生命健康产业的现状,从规模到特征再到产业布局、技术能力、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中国生命健康产业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土耳其教育行政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土耳其教育行政论文 篇1:

土耳其中学地理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摘 要:土耳其虽是发展中国家,但其地理教育起步早、普及广,颇具特色。本文梳理了土耳其自奥斯曼帝国时期以来地理教育的历史变迁,特别是21世纪以来的重要变革;当前土耳其中学地理教育呈现出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螺旋式为主的课程内容结构、课程与教学重视野外考察和地理实践、注重地理技能和情感价值观教育等特征。我国中学地理教育应进一步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强化地理实践技能培养、加强情感和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土耳其;中学地理教育;课程

土耳其横跨欧、亚两洲,三面环海,扼黑海海峡,是连接欧亚两洲的十字路口,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土耳其前身为奥斯曼帝国,鼎盛时期势力达欧、亚、非三大洲,但奥斯曼帝国没能抵挡住近代化欧洲国家的冲击,败于协约国之手,最终奥斯曼帝国分裂。土耳其建国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实行欧洲模式,因此,土耳其的教育深受欧洲的影响。

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教育被认为是实现现代化、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重要手段,开始了世俗化教育改革,效仿西欧模式并积极地与欧美合作。在1924年通过了《教育统一法》,该法规定了国家教育部为全国教育管理部门,推行教育制度的民主化、世俗化。1926年颁布的《教育机构法》对管理架构做出首次调整,以法律形式确认了国家一级的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各级地方教育行政组织。2011年颁布的《教育部组织机构与职责相关法》对教育部的组织架构、各下属职能部门的职责做出了调整,确立了现行的教育行政体制。[1]

土耳其义务教育学制经历了从“8+3”到“8+4”再到“4+4+4”的过程。在 2012年之前,土耳其学校系统以1997年的法律为基础,该法律规定了8年义务初等教育,然后是3年可选中学即“8+3” 系统;2005 年,可选中学又延长了1年,创建了 “8+4” 系统;2012年,义务教育延长至12年即“4+4+4”系统,分为三个阶段即小学4 年(1、2、3、4 年级)、中学 4 年(5、6、7、8年级)和高中4年(9、10、11、12 年级)。在土耳其,义务教育由国家教育部统一管理,负责制定学校课程,开发和审核教科书。土耳其义务教育比较重视地理教育,中学地理课程起步早、普及广。新课程改革中,在借鉴欧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土耳其中学地理教育的历史变迁

1.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地理教育

从16世纪开始,奥斯曼帝国的知识分子就比较关注欧洲地理学发展和地理学家的最新发现,并且为少数统治精英翻译书籍、制作地图,主要目的是提高军队的实力[2]。这一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增加了人们对欧洲技术发展的兴趣,地理知识也为军事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主要在军事学校开设了地理课程,目的是学习欧洲的地理知识和相关技术。奥斯曼帝国初期,地理教材主要是翻译其他国家的作品,如马赫穆德二世时期,法国地理教科书被翻译成奥斯曼土耳其语出版。[3]1853年奥斯曼帝国统治者决定在主要城市设置25所高中,地理课程是所有年级高中生的必修课,每周1~3课时不等。[2]1915年,高中被分成理科领域和文科领域两类班级,各类班级都要上1课时的地理课,同时,在高一和高三分别开设了地质学和宇宙学课程[4](表1)。

2.土耳其共和国时期的地理教育

(1)中学地理教育的初步探索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帝国解体,土耳其共和国成立。1924年通過了《教育统一法》,规定了国家教育部为全国教育管理部门。在新政权及其价值观的引导下,1924—1930年期间实施的第一批全国性课程计划强调民主化和世俗化,其主要目的是灌输新政权倡导的价值观[5]。在1922—1924年的7、8、9年级,每周教授1课时地理课;在10年级,教授2课时地理课。[6]这一时期地理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领土意识以及民族意识,教育受宗教的影响减弱,转向民主化和世俗化。

(2)中学地理教育的稳步发展时期

1941年举行的第一届全国地理大会确定了土耳其地理教育的原则和目标,随后为高中和相应的中学制定了详细的地理课程方案,地理作为主要课程之一列入了中等教育方案。[7]大会创建了教科书计划委员会、土耳其地理委员会等,同时进行了制定课程计划、明确地理术语、确定地理名称以及编写地理教科书等相关工作。[7]该次大会为土耳其现代中学地理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定了不同类型学校的课程[4](表2)、教科书和教师用书等。

1973年,以“现代计划”的名义设置新课程,该计划对高中和同等级别学校的地理教育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中学课程取消了地理课,地理科目作为单元散布于其他社会学科课程之中。[4]1980年的军事政变深深地影响了土耳其的教育体系,对地理课程的要求使地理课程周课时、课程类型和内容都得到了丰富[4]。在其后的二十几年,土耳其中学地理教育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3)中学地理教育的改革时期

2005年新课程改革是一次革命性变革。修订前的地理课程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来编排课程,强调学科知识的学习,修订后的课程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更加注重基本概念与地理技能、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

2005年地理课程框架由地理概念、技能、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学习领域(如“地理技能和应用”“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空间综合:土耳其”“全球环境:地区和国家”和“环境与社会”)组成[5](表3)。其中,“地理技能和应用”成为一个新的学习领域与其他学习主题结合。

[学习领域 内容 自然系统 自然结构、关系、时期 地形 空气和气候 水文 土壤 植被 人类系统 人类结构、关系、时期 人口 居民点 经济 交通、通信 政治 文化 旅游 空间综合体:土耳其 居住环境,地区和国家 区位分析 土耳其的区域和全球关系 国家的自然和人文系统 封闭的环境和区域分析 全球环境:区域和国家 全球范围内的关系和格局 大陆和海洋 地区和国家 国际经济、政治和文化协会 关系和模式 全球关系和结构 环境与社会 自然资源的利用 自然灾害 环境问题 管理和规划 环境变化 ][表3 新地理课程的学习领域和内容]

根据其课程计划,野外考察可以考察自然环境,也可以考察社会人文环境如工业区、商业区、乡村和城市居民点;在无法进行野外教学的情况下安排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互联网观看与地理知识有关的电影或纪录片,或采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内容。

(4)中学地理教育持续改革时期

2011年以来,土耳其中学地理教育改革进入充实完善时期。与2005年相比,9~12年级学习领域变化不大,分为“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空间综合体:土耳其”“全球环境:地区和国家”“环境与社会”五个学习领域。9年级的学习领域教学实践则更明确具体,以9年级自然系统学习领域的教学计划为例[8](表4),可以看出具体计划分为教学目标、实践活动和说明三部分。在实践活动和说明中使用小图标来表示具体的活动或技能,明确表示了相对应内容的要求。可以看出教学计划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和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

本周计划组织一次人与自然互动“地理周”活动,并组织观看人类与自然相关的展览、展馆、演讲、旅行、动画片等

认识周围环境中的自然元素并进行实地探究

可以为自然系统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创造一个自然系统概念网络 根据自然元素对生活的影响来学习相关内容

通过向学生提问为何使用地图引入课题,解释不同制作目的和制作技术所形成的各种地图。围绕地图绘制技术,对地图绘制因素和使用范围进行解读

按照所提供的地图样本,对使用目的进行研究,可制作自然灾害风险地图 提示在制图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土耳其科学家

二、土耳其中学地理教育的特征

1.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9]。而2005年之后的土耳其地理教育正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总体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上的主动建构,以问题为核心组织学习主题和内容,旨在培养学生通过地理观测、野外调查能够自主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尤其是2018年中学地理课程计划中提到,采取让学生在课堂内外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教学策略。这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计划,学习是个人对信息的解读、理解和建构的过程,需要学生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积极参与。

2.以螺旋式为主的课程内容结构

螺旋式结构在不同阶段以相同的主题呈现课程内容,逐渐拓宽知识层面,难度不断加深,随着内容的不断拓宽和深入,学生的能力也在逐步提升,层层递进。螺旋式课程的价值在于:①强化,学习一个主题后如果继续接触它,它就会得到强化;②从简单到复杂的转变,在先前的知识基础上建立新的知识,学生通过深入探讨相同的主题能更好地理解知识;③整合,当前阶段到下一个阶段有连续性,不同阶段之间有纵向整合。土耳其9~12年级课程内容采用螺旋式主题架构,从9年级开始学习自然系统、人类系统、区域和国家、环境与社会四大模块之后,10、11、12年级都学习相同的模块但学习内容不同,由浅入深、螺旋递进能更好地对已学知识复习巩固和深入理解。

3.课程与教学重视野外考察与地理实践

从9年级自然系统学习领域教学计划中可以看出,课程与教学重视野外考察与调查,培养学生的观察技能、地理调查技能以及使用证据的能力。地理教学计划中提到在课堂外进行的实地研究以及地理课程的科学实验研究。21世纪以来,实践能力备受关注,地理实践教学早已成为各国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共同焦點;在此过程中,野外考察作为地理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不断发展成为地理学科特有的一种实践教学组织形式[10]。野外考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体验感和参与感,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地理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让学生从“做”中学。

4.注重地理技能、情感和价值观教育

土耳其的地理教学计划除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概念、技能等基本学科素养之外,还重视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培养。从地理课程计划列出的地理观测、野外调查与地理实验、地理查询、检测连续及变化性、地图技能、创建和解释图表、使用证据等地理技能可以看出,土耳其中学地理教育很重视对学生基本地理技能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课程计划也提到:地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团结、宽容、科学、爱、尊重、爱国主义、和平、美学和责任感等情感和价值观。地理课程关注自然环境也关注人文环境,更注重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所以地理学科可以培养学生尊重大自然、尊重他人的品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感和责任感。

三、启示

土耳其虽是发展中国家,但其地理教育起步早、普及广,颇具特色。这与土耳其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区位及独特历史有着密切关系。奥斯曼帝国后期与欧洲的经贸互动和人员往来使其早期地理教育注重引进、移植和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而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之后的“脱亚入欧”政策加速其地理教育的现代化进程。21世纪以来,伴随经济的发展,教育变革成为必然,这也促进了地理教育的改革。当然,土耳其仍然是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地理教育在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教学设备、教材编写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总体来看,从土耳其中学地理教育改革过程中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土耳其中学地理新课改后,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采用主题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自主学习是由内在的动机驱动,自主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学习变得丰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提升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应强化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土耳其中学地理计划相当于我国的地理课程标准,最新版本的中学地理课程计划中用不同的符号明确标注了哪些学习内容应该通过地理调查或地理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并对教师怎么指导学生进行地理野外实践有非常明确、具体的规定。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长期以来,我国很多学校地理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在今后的中学地理教学中应不断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地理实践力培养能真正落地生根。

第三,应加强情感和价值观教育。在土耳其2018年中学地理教学计划中提到:应该将正义、友谊、诚实、自我控制、耐心、尊重、爱、责任、爱国主义等情感、价值观的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地理学科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使学生学会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在情感、价值观教育方面地理学科具有独特的优势。希望我国中学地理教育也能更加重视情感、价值观教育与地理教学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 刘军,王亚克.土耳其教育体制与汉语国际教育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9,17(3):62-71.

[2] Behlül ?zkan. Making a National Vatan in Turkey:Geography Education in the LateOttoman and Early Republican Periods[J].Middle Eastern Studies,2014,50(3):457-481.

[3] SEK?N,S,?ZEL,A.T?RK?YE’DE ?LKELER CO?RAFYASI ?ALI?MALARININ TAR?H? GEL???M?[J]. Marmara Co?rafya Dergisi,2013(6):37-50.

[4] Ta?, H. CUMHUR?YET?N KURULU?UNDAN G?N?M?ZE ?LK??RET?M II. KADEME VE L?SELERDE CO?RAFYA DERS? VE M?FREDATININ DE????M?[J].Do?u Co?rafya Dergisi,2011,10(14):311-330.

[5] Okan Yasar & Mehmet SeremetAn. evaluation of changes to the secondary school geography curriculum in Turkey in 2005[J].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 Geographical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2009,18(3):171-184.

[6] Mete, Al?m. Problems of geography education in Turke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Sciences, 2009,6.

[7] KARAKU?,U. CO?RAFYA E??T?M? ???N ?NEML? B?R KAYNAK: B?R?NC? T?RK CO?RAFYA KONGRES?[J].Marmara Co?rafya Dergisi,2013(25):198-212.

[8] CO?RAFYA DERS? ??RET?M PROGRAMI (9,10,11ve12.SINIFLAR)[EB/OL].(2021-05-05)[2021-10-25].http://bilgiyoluyayincilik.com/mufredat/2015-2016_ ogretim_donemi_9-12.sinif_cografya_mufredati.pdf.

[9] 陈启洪.建構主义理论在开放式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地理教育,2010(4):55-56.

[10] 张海.地理实验教学的困境与实现路径[J].地理教学,2019(9):13-16+26.

作者:贠旭亮,张海

土耳其教育行政论文 篇2:

韩国生命健康产业现状

生命健康产业越来越受到关注,这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近年来韩国健康服务产业延续了快速增长态势,其规模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在韩国,生命健康、半导体和未来型汽车一起,成为韩国新一代主力产业。本文的目的就在于考察分析韩国生命健康产业的现状,从规模到特征再到产业布局、技术能力、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中国生命健康产业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韩国生命健康、半导体和未来型汽车一起,成为韩国新一代主力产业。以2016年为基准,韩国生物医药品和医疗器械领域的世界市场规模为18000亿美元,生物健康产业今后将以年均5.4%的速度快速增长,到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0万亿美元。
一、韩国生命健康产业居世界前列

韩国生命健康第一次进入韩国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韩国生命健康产业80年代初期进入产业化过程, 90年代扩充研究,开发基础,推进产业化, 21世纪以生物风险投资为中心的产业急速发展,以10年为一个周期发生着巨大变化。

据统计, 韩国VC整体投资额近三年呈急剧上升趋势(见表1)。以2019年为基数达到4兆2777亿韩元(约人民币247亿5598万元),占GDP比重进入世界前四名。其中生物医药产业投资总额为14795亿韩元(约85亿6219万元),占63.1%,居首位;生物化学、能源产业2364亿韩元(约13亿6733万元),占10.1%;生物工程服务产业2114亿韩元(约12亿4078万元),占9.0%,加起来占总投资额的82.2%。生物医药产业设备投资最多,达到3181亿韩元(约18亿3989万元),占45.2%, 医药服务产业为1469亿韩元(约8亿4967万元),占20.9%。


二、韩国生命健康产业的特征

2018年韩国生命健康产业993家企业中与其他机关建立合作关系的有340家,占比34.2%。其中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化学·能源产业、生物食品产业间建立合作关系最多。3个产业领域合作合计229个,占340个合作企业的67.4%。340家企中,共同参与研究开发的占86.8%,占比最大。其次是技术合作占16.8%,国内外技术人才交流占8.2%,合作投资占3.8%。 290家企业的合作项目共1069个,国内合作项目993个(92.9%),海外合作项目76个(7.1%)。共同研究开发项目国内合作项目有773个,海外合作共804个项目,是最多的。

韩国公司与跨国生物医药公司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韩国企业创美药业和三星生物已经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可见,韩国生命健康产业合作共赢、多元化、国际化特征明显。
三、韩国生命健康产业分布广、规模大

韩国生命健康产业主要分布在首尔(217家)、京畿道(319家)。产业链配套集中,生产规模化优势突出。其中生物医药相关企业有322家,生物化学能量相关企业189家,保健食品相关企业有182家。此外,生物环境73家,医疗器械85家,生物装备及器械57家,生物资源19家,医药服务66家。2018年韩国生物产业生产规模为10兆4764亿韩元(约606亿元),国内销售5兆2955亿韩元(约306亿元),占50.5%,出口5兆1809亿韩元(约300亿元),占49.5%。与2017年相比,2018年生产部门增长3.3%,生物服务产业增长率最高,为23.9%。生物医药产业的生产规模为3兆7122亿韩元(约215亿元),占35.4%,生物食品产业3兆986亿韩元(约179亿元),占29.6%。两个产业在整个生产中占65.0%。
四、韩国生命健康产业创新能力强、投入大

韩国生命健康产业注重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并形成自有技术,生产技术或新技术应用能力、部分基础技术与世界水平相当,韩国体外诊断专门企业SEASON BIOMATERIALS在4月27日为其U-TOP COVID-19实时检测试剂盒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紧急使用授权(EUA)之后不久,发布该公司的第二款COVID-19检测试剂盒“AQ-TOP COVID-19快速检测试剂盒”,宣布于5月1日上市。据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发布的《生物健康产业创新战略》,韩国政府将计划将全球市场扩大3倍,出口额达到500亿美元,创造30万个工作岗位;构建5个大数据平台,研发经费投入增加到年均4万亿韩元(约合232亿元人民币),推进完善审批制度等;开发创新型新药、医疗器械和医疗技术,攻克疑难杂病,保障国民生命健康。
五、韩国生命健康产业的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强

韩国保健产业振兴院公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1-3月)医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保健产业出口业绩中,韩国2020年第一季度保健产业出口额共44亿美元,同比增长22.5%, 各领域依次为医药品17亿美元(+45.0%), 化妆品18亿美元(+16.3%), 医疗器械9亿美元(+16.3%)。 按国家依次出口顺序为德国(3.0亿美元,+270.5%), 美国(2.1亿美元,+32.1%), 土耳其(2.0亿美元, +99.0%)。celltrion生物仿制药ramsimaSC产品今年首次在德國上市(2020.2月)后,出口大幅增加。 面向美国及欧洲的如新冠病毒诊断计等医疗器械出口也激增。按国家依次出口顺序为,美国(1.7亿美元,+14.9%), 中国(1.0亿美元,±32.7%), 日本(0.8亿美元,+6.5%)等。
六、韩国生命健康产业市场开放度高

根据韩国政府《制药业2020前景》规划,将投入89亿美元用于药品研发,扶持更多药企进入世界市场,韩国药品市场规模有望在2020年达到243亿美元,发展成为“发达国家七大制药强国”之一。

此外,韩国政府还通过学术支持对生产制造环节给予经济扶持与投资,推动生物药品领域的研发和创新。

1 9 9 4年,韩国政府启动了第一个国家倡议“B i o t e c h2000”,随后又实行了第二个政府计划“Biovision2016”,目标是使韩国成为世界生物技术产业的龙头之一。

在资助计划和医疗健康需求不断增长的驱动下,韩国生物医药产业获得了飞速发展。随着韩国政府在投资和研究方面的积极参与,韩国生物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高附加值的产业,在过去四年中实现每年以20%的速度持续增长,成为该国经济增长的新支点。如今,韩国的生命健康产业市场已引起全球的关注。

作为韩国生命健康产业领头羊的韩国SK生物乐园是1995年设立的涉及化妆品及医药品原料、医疗器械用材料、健康功能食品、生物纤维面膜等的制造企业。其中SK生物科学公司2018年7月设立的SK生物乐园是专门研究疫苗的子公司。

新冠肺炎疫情结束时间取决于疫苗的开发, 因此也是目前最受关注的企业。除SK生物科学公司外,SK集团内还有多个生物相关子公司。负责新药开发的SK Bio Parm,原料医药品生产企业SK Parm Teco就是代表性的例子。

目前,很多企业正在挑战疫苗开发,但像SK生物科学公司一样具备自主技术和平台开发疫苗并实现商用化经验的企业只有少数。SK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开展跨国和跨行业合作,国际化经营水平较高。2018年SK成功收购美国委托开发生产的企业安培(AMPAC)100%股份, 在韩国健康生命产业史上留下了一抹浓彩。

收购一年后的2019年6月, 韩国-美国-欧洲的全球生产基地全部投入全面运转。10月,SK将SK Biotech和SK Biotech Ireland,Ampac等3家医药品生产企业合并,新成立了SK Parm Teco。

生命健康产业越来越受到关注,这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因此我们要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完善促进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特别是对于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高精尖领域,要在研发投入上给予财政支持。

在具体的企业扶持政策上做好分类分层,对大型企业提供政策服务,对小微型企业提供资金和平台服务,促进大中小企业有序发展。

并且应聚力打造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特色鲜明的生命健康产业大平台,形成较强的带动力和示范作用。

另外,要建设高水平重大研发创新平台。以高校医药研究院等为依托,谋划建立大湾区生物基因工程研究开发中心、化学药新制剂研究开发中心、天然药物研究开发中心和现代医药信息中心数据库等产业研发平台。并且支持现有上市公司海外并购孵化,提升企业全球资源整合能力,为本土企业在国外开展临床研究、市场拓展等提供服务。此外,要加快推进医疗健康机构集团化、规模化发展。

(本文作者單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作者简介:金爱花,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教育学,教育行政。本论文是通过韩国教育部和韩国学中央研究院(韩国学振兴事业团)海外韩国学种子型课题支持项目的研究成果。(aks-2020- INC -2230008))

作者:金爱花

土耳其教育行政论文 篇3:

4则

报 告

澳大利亚发布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评估政策改革报告

2016年1月,澳大利亚教育与培训部发布题为《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评估——讨论稿件》的政策报告。报告提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对于确保高技能劳动力的供给及支持生产性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在一个能力本位的培训体系中,评估是确保教育质量的基本工具。因此,澳大利亚政府理事会和技能理事会一致同意,要进一步改善对于学生培训结果的评估,提高公民对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信心。然而,报告指出,目前由澳大利亚技能和质量署(Australian Skills and Quality Authority,ASQA)开展的评估在对于注册培训机构的评估要求方面有互相妥协的倾向,不利于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培养出高质量劳动力。基于这一考虑,2015年11月,各州技能部长一致同意,提出了关于职业教育与培训评估体系的改革思路:要使毕业生具备工作需要的能力,在质量评估方面,加强注册培训机构的一致性;培训者和评估者要具备恰当开展评估的能力;要使评估满足行业对于人才需求的标准;评估质量监控者要具有相关的能力,对于评估实践和结果作出有效规范,并采取恰当行动。从这些原则出发,报告提出了改革的核心内容:一是基础改革。确保对于职业教育与培训教师和培训者的要求能够为高质量评估提供有力的平台;确保教授职业教育与培训技能的教师都是具有高质量和现代化评估技能的专业人员。二是对于职业教育与培训学生评估的改革。通过加强行业参与确保评估的质量;确保雇主对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毕业生具有明确、切合实际的期望和要求。三是对于规范框架的改革。改善较差的质量评估监测系统;通过移除无效的资格对于现有的不充分评估进行有效管理。改革的原则和内容见图1。

调 查

欧洲资格框架取得重大进展

日前,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Cedefop)发布其关于资格框架进展情况的最新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自2008年欧盟发布《欧洲资格框架建议》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资格框架在各国已逐渐进入成熟和实施阶段,成为国家资格体系改革和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在39个参与欧洲资格框架的国家中,已经建立了43个国家资格框架,这些资格框架大大加强了欧洲层面各国资格的透明性和可比性,并在各国教育体系的发展完善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截至2015年底,资格框架的发展情况如下:23个国家的资格框架落实到了实施阶段,这些国家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包括比利时、捷克、丹麦、爱沙尼亚、法国、德国、冰岛、爱尔兰、卢森堡、马耳他、挪威、荷兰、葡萄牙、瑞典、瑞士、立陶宛、英国在内的17个国家启动了资格框架的全面实施,比2014年的7个国家有了很大进展。这17个国家共有21个不同的资格框架,其中,比利时有三个框架、英国有三个框架。在克罗地亚、希腊、拉脱维亚、斯洛伐克、土耳其、黑山等六个国家,国家资格框架处于初步实施阶段,这些国家资格框架对于用户的效益还有待提升。西班牙、匈牙利、奥地利、波兰、斯洛文尼亚和芬兰等六个国家的资格框架处于正式的法定生效阶段,这些国家完成了资格框架初步的技术和概念设计,正等待法律的批准。其他国家正处于国家资格框架的设计和采纳阶段,如意大利刚刚通过建立国家资格框架的路线图,提出到2016年6月,建立国家和地区层面的资格框架。

调查指出,除了数量上的进展外,各国资格框架在内涵和层次上也更加成熟了,很多国家的资格框架都把教育与培训体系的不同部分纳入在内,并正根据资格框架设计学习结果导向的课程。调查强调,在这些进展的基础上,欧洲资格框架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进一步增强资格框架发展的可持续性,通过资格框架对于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实践产生更大影响;同时,增强资格框架对于雇主、学习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可见度和透明性,使其对不同利益相关者都能产生最大效益。

观 点

“新常态”下要增强中国教育财政投入的可持续性

南京大学宗晓华、陈静漪在《复旦教育论坛》上发表的《“新常态”下中国教育财政投入的可持续性与制度转型》认为,高水平的教育财政投入是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重要物质保障。近期中国教育财政投入实现了“超常规”的快速增长,超额完成了20年前提出的“4%目标”,但是制约教育财政投入的体制格局并未发生实质性转变。更为严峻的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政府财政收入增幅迅速下降,人口结构转换导致政策优先议程重置,以及淡化支出挂钩等宏观财政体制改革,都将对传统体制下教育财政投入的持续增加形成挑战。进一步的国际比较显示,当前中国教育财政投入水平依然低于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值,未来仍需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力度。然而,“4%目标”的实现几乎达到了传统教育财政体制和治理机制的制度极限,要保障未来教育财政投入水平持续提高,必须着力推动教育财政制度的战略转型。首先,建立以“中层集权”为核心的政府间教育财政分担体制,扭转分税制以来长期失衡的政府间财力与教育支出责任配置关系。其次,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要求,形成以“税籍”而非“户籍”为基础的开放型教育财政体制,创造新的教育财政投资空间。第三,在转移支付制度改革赋予地方政府更为完整的教育财权的同时,要加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并行的监督问责机制,主动构建公开、民主、法制化的现代教育财政治理体系。

我国国家教育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徐长发等在《教育研究》上发表的《国家教育标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一文指出,教育标准是为实施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有关教育方针政策,为在教育活动领域内获得最佳秩序,在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各级各类教育活动事项制定的各类教育规范与技术规定。其既是指导和规范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准则,也是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评价依据。文章根据教育标准内涵的界定,筛选出我国现有教育标准255 项(未包括教学条件装备与仪器设备标准),从标准级别、标准所属教育阶段或类别、标准类型等几方面对现有教育标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七成以上标准为部委级标准,国家标准尚不足二成;基础教育领域标准近四成,职业教育领域次之;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标准已达四成,教育质量标准不到一成。总之,我国现行教育标准具有四“不”的特点:一是不规范,从名称来看,以“标准”命名的标准仅占40%,对标准的认识不够到位;二是不健全,教育标准是一个系统概念,标准是一种准则,但标准的最大特点应该是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但很多标准缺乏相应配套的评价指标或实施办法;三是不平衡,不平衡既体现在不同教育领域之间,又体现在不同标准之间,如条件标准、过程标准和结果标准之间;四是不系统,硬件标准多、软件标准少,外围标准多、核心标准少,过程标准多、结果标准少。文章指出,国家教育标准体系的建设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为基础,以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发展为导向,以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为引领,以国际先进经验为借鉴,努力从笼统要求走向具体要求,从外延标准建设走向内涵标准建设,从非系统化走向系统化。充分发挥教育标准的导向性作用、评价性作用、监测性作用,通过国家教育标准的实施,提升教育薄弱地区、教育薄弱环节的工作水平,规范教育行政行为与学校办学行为,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上一篇:高职计算机英语论文下一篇:会记研究的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