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性蔓延妨碍积极性发挥论文

2022-04-29

惰性蔓延妨碍积极性发挥论文 篇1:

“内”“外”兼修,有过必悛

【摘 要】作业是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是反馈调控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学习过程。抄袭作业已经成为中学教育中的一个顽疾,其后果十分严重,它不仅会败坏学风,养成惰性,影响学业成绩,甚至会严重妨碍正常的教学工作。所以,纠正学生抄袭作业的行为就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抄袭作业;成因;干预措施

作业是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是反馈调控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学习过程。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形成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现实情况是,学生做作业的现状令人堪忧。有时候批改一个班五六十人的作业,错误竟然是一样的。每当和学生一起上晚自习,总能看见有同学不是拿着某科的练习题答案埋头苦抄就是拿着别的同学的作业本狂抄,更甚者在考场上根本就不想独立思考问题而是想方设法抄袭答案。每次考试总有一些题不是上课讲过的就是作业做过的,但是学生就是答不上来,或者题型稍微做了变化学生就无所适从。这诸多的现象都说明学生抄袭作业成风,用“触目惊心”来形容也不为过,学校和老师们为此甚为头疼!

可见现在好多学生抄作业已经成为中学教育中的一个顽疾,其后果十分严重,它不仅会败坏学风,养成惰性,影响学业成绩,甚至会严重妨碍正常的教学工作。成绩的落后是表面的,不劳而获思想的滋生蔓延才是可怕的。将来影响整个社会风气,影响整体国民素质。

为此,我们有必要深入调查、研究,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探究作业抄袭的成因,并且提出行为的干预措施。笔者认为,可以从学生和老师两方面去考虑:

一是学生自我本身的原因:学生抄作业就像习惯了偷窃的人,总想不劳而获。明明是自己能力范围的事,可是总要去抄。

首先是心理问题导致自信心的缺乏。有些学生在学习中遇到较难的问题时不能正确理解知识的内涵,自己做的练习或是作业屡屡出错,导致在内心深处产生焦虑,不能相信自己,所以题题抄,科科抄,从而将抄袭演变成了一种习惯。而针对这种问题,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要给他吃偏饭,单独补一补课,让他学懂学会基本知识,帮助他解决解题过程中的困惑;谈谈心,鼓励他要不耻下问,不要把问题积攒下来,当天的问题及时解决;树立自信心,自我认可,相信自己的能力。

其次是懒惰导致的不良习惯。特别对于理科学生,必须通过适当的练习过程才能学会思考,提高思维能力,在解题的过程中完善自己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推断能力。老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可是有的学生就是懒于动手去做、动脑去思考。在这种懒惰的驱使下,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不良的习惯,老想着“借鉴”一下别人的,一抄无法自拔。对待这样的学生要勤于督促,老师要悉心给学生讲清问题的危害,让学生愿意在同桌或是其他同学的监督之下,改变懒惰的思想,纠正错误习惯。

再次是懈怠思想导致的不作为。这是学生学习的态度问题。由于学生没有完全起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他不知道今天付出的努力可能会成就一个美好的未来。这样的学生,一种情况是家境较好,家长对子女没有过高的要求,只是让他在学校健康成长就好。我有一个这样的学生,他是回民,家里开了好几家牛肉面馆,就等他长大回去接管,家长忙于工作,只要放学他总是处于无人监管的状况,上课能坐着听课就已经很给老师面子了。还有迷恋网络游戏或者早恋的学生,他们是身在课堂心不知在哪里神游。这样的学生要做好思想辅导,让他们建立正确向上的人生观和合理的价值取向,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得失,要有远大的理想。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才能逐渐改变他们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现状。

第四是“慢反应”“做不完”导致的行为。到了高中阶段各科都有课外作业,作业量大,某些科目又比较难,学生由于对知识掌握不清就会反应很慢,在有限的时间里无法完成,为了尽快做完作业只能去抄了。这种情况就得要求各科老師做好协调,不能同时都留大量作业;老师布置作业要有代表性,不能只讲数量;同时老师要有针对性的分层次给学生留作业,这样让吃不了的学生能消化,让吃不饱的学生能满意。

二是教师的原因:一种情况是教师没有将典型例题在课堂上精讲精练,没有根据学生实际能力合理设置练习题。有的老师不能筛选习题,出现习题偏难偏多的情况,也会导致学生抄袭作业。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要求教师科学备课,不但要备内容的准确性、难易性,还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要“种花须知百花异,育人要解众人心”。对知识条理化,对习题归类,做到精讲精练,根据学生实际能力布置作业,甚至可以考虑在同一班级根据学生能力大小布置不同难度的练习,做到删减有度。讲完一个知识点以后,马上就要把它应用到实际解题中去。合理地设置习题,形成层次鲜明,由简单到复杂的知识递进,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学生只有学懂了,学生才不会去抄!

其次教师讲课节奏较快(语速快,环节进行的快)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有的教师说话语速很快,不能做到抑扬顿挫;有的教师则是为了教学环节的完整,一环接一环,不能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有些赶,只求教学的进度不求教学的效率。而解决的办法就是要老师放慢节奏,多给学生思考时间。多数学生是要求上进的,他们能够独立思考问题。但是,并非所有的同学都能很快解决老师提出的疑惑。因此,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问题,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提示和帮助,在学生成功解决问题时及时给予鼓励,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三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缺乏情感的原因。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师生如果没有情感的交流,课堂是冷冰冰的,即使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潜力,学习的积极性也不会被调动起来。大多数学生就会觉得乏味,对这门课程不感兴趣甚至态度冷漠,他们就会自暴自弃,学习的成绩也就一落千丈。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了,无论老师在课堂上的授课有多么精彩,对于他们来说都没有任何吸引力。布置的作业如何能完成?那就只能是一个字:“抄”。所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和认知技能同等重要。因此教师的情感直接影响教学过程中学生情绪的紧张焦虑程度、智力的活跃程度及对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等。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其情感因素的作用,并学会调控,从而始终保持积极良好的情绪反应来激发、感染、陶冶学生,使其潜能和创造性得到发挥。教师要用眼神、面部表情以及肢体语言传达给学生丰富的情感。比如赞许的眼光会给学生莫大的鼓励;慈祥的目光给学生以温暖:热辣的目光给学生以信心:镇静的目光会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严峻的目光提醒学生……所以说,用目光传情达意真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教师面带笑容的提出问题也就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所以有教育家曾说:情感犹如水,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也就没有教育。有了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课堂就是生动的课堂,学生就会愿意参与教学活动,并能更多的独立完成作业。

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培养和教育学生是全社会的责任。社会、学校和家长要积极配合、协调关系、正确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正确理解作业的功能,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培养踏实认真的优良品德,为将来成为一个讲诚信、干实业的公民奠定基础。

做作业不仅仅是学生巩固知识的一种手段,更是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培养学生诚信的过程。我们不能把完成作业当成作业目的,这更应该是一种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过程。相信,通过对学生“内”和老师“外”的双向兼修,一定会使得学生抄袭作业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从而使得学生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品格方面都健康发展、成长!

作者:卢昌凤

惰性蔓延妨碍积极性发挥论文 篇2:

高职生学习习惯养成初探

【摘   要】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迅速增长,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前景不相吻合的是,高职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热情不足等问题越来越明显,影响了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最为重要的是使他们丧失了自我的价值感,进而失去进取心,在思想教育及其他综合素质方面也缺少上进的动力,以至于频繁发生各种问题,最终严重影响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可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极为重要。

【关键词】高职学生;学习习惯;养成

一、高职生学习习惯的特点

很多高职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学习动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缺乏求知欲和上进心、感受不到学习的压力、缺乏社会责任感,等等。当学习遇到挫折时,没有信心和勇气去克服,而是选择放弃,有的甚至放弃宝贵学业。根据这些学生的特点,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第一类学生能坚持听课,完成学校和教师布置的一般学习任务。但没有太多学习热情、没有自主学习习惯,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经常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自己不会去总结、积累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旦遇到挫折往往不会继续坚持学习或想办法克服困难。他们的最终目的只是为了通过考试,平时不会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不会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2.第二类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目的很功利,就是想通过学校这个平台找个理想工作。他们不会把学习当做主要任务,平时不会花太多精力认真对待各门课程的学习,考试重点是什么就学什么,得过且过,作业完成质量一般,能少做就少做;经常迟到、早退甚至逃课,寻找各种理由请假;考试前喜欢临时“抱佛脚”、做小抄,他们以及格为目标,成绩一般六七十分居多,处于“挂科”与重修的边缘;他们不太重视毕业后的长久发展,学习只是为了考试。

3.第三类学生往往在高中时期的学习成绩不好,以较低分数考入高职院校,因为高考失利而失去了学习动力。他们痴迷于网络游戏,在社会“闯荡”,经常逃课,夜不归宿;把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之外,把其他事情当主业,把学业当副业。学习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负担,时常把学业抛到脑后,毕业时找不到工作,甚至连毕业证都拿不到。这类学生虽然不多,但由他们产生的负面影响却不可忽视。

二、原因分析

高职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和学校的原因,又有家庭及社会环境的原因,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有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时没有打好基础,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入职业院校后,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似懂非懂,一段时间后完全跟不上教师的授课进度,不得已放弃学习,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外。

2.有的学生填报志愿时,要么完全听从父母意见,要么到学校后服从调剂,并非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专业。对所学专业没有细致了解,也没有及时调整心态,在学习上产生消极感,丧失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目标,在学习上遇到问题也不会主动想办法解决,而是听之任之。

3.有的学生在入学前完全没有接触过专业课程,入学后也没有及时调整心态或主动了解高职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观认为专业课程非常难,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开始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通过努力解决问题的信心,采取逃避和退缩的态度面对问题。

4.有的学生从高中升入高职后,不能及时适应高职的学习节奏,未能有效调整学习方法,仍然习惯于高中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上还没有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不会认真总结学习方法,不会主动提高自我学习能力,不会管理学习时间,完全依赖90分钟的听课时间。课余时间全部用在课外,也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往往到了期末考试“抱佛脚”。

5.不良的学风、班风影响学生学习,如果班级学风不良、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消极、厌学的情绪一经蔓延,就会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跟风”,产生惰性思想。相反,只有良好的学习风气,才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6.高职教育的定位影响学生的进取心。当前,高职生的培养目标是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明确地定位了学生将来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在认识上产生了错误理解,普遍认为毕业后充其量只是一名普通工人,对将来不抱很高的期望,也没有为自己设计很好的职业规划和长远发展目标。因此,学习失去进取心,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只想完成学业即可。

7.现今社会对高职生的错误理解,以及家庭等因素,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部分毕业生的错误想法,也会对在校学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现在学习的专业与将来就业岗位没有直接联系,学得再好不如找个靠得住的关系,这些错误思想也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使未来的就业方向变得渺茫。

三、学习习惯的作用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要靠人的意志不断完善。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对人生、事业、生活起着永久性的积极作用。对于学生而言,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学习行为。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塑造健康的人格,使学生终身受益。坏的学习习惯则会妨碍学习效果,助长学生的消极情绪,贻害无穷。

四、培养措施

高职生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但蕴藏在他们身上的潜力却很强,教师应巧妙地运用学生的优势,帮助他们激发潜能、克服不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加强职业教育理念教育。通过对学生职业教育理念的传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以增强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端正学习态度。笔者认为,首先要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①发挥朋辈教育的作用,新生入学时邀请有代表性的优秀毕业生作报告,让学生了解专业技术知识对个人未来发展的影响;②邀请优秀企业家来校讲座,介绍企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使学生了解社会对高职生的需求,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③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大力宣传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合理利用学校团委的资源,开展学习型社团活动。专业教师和优秀学生积极参与,带动其他学生进入社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把学生拉回课堂。同时,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提高自学能力,学会主动克服困难,增强学习信心:①发挥优秀学生的作用,组织“课后小补习班”,建立帮扶制度,形成结对学习的良好风气;②经常组织学习心得交流会,总结不足,增强学生的学习紧迫感;③发挥教师资源的作用,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3.加强班风、学风建设,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①在班级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班风、班规,杜绝旷课、迟到现象,对缺乏学习自觉性的学生进行帮教,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②采取奖励机制,通过学校的各项奖、助、补、免政策,发挥学生的正能量,树立典型,增强学生的学习荣誉感。

高职生是大学生群体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引导和约束,最终使学生爱上学习、主动学习,为社会输送优秀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甘露.高职大学生学习习惯及其与学习动机的关系[D].重庆:西南大学,2012.

[2]于金华.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J].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4,(5).

[3]海燕,张志军.论高职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11).

[4]王有刚.当代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07,(14).

(编辑:易继斌)

作者:邢峰

惰性蔓延妨碍积极性发挥论文 篇3: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究

课题组长:杨正东 副组长:叶阳召 成员:喻 博 冯世绵 李胜军 庞晓青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以下个方面引导、激发学生和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改变传统的单纯性传授知识,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已逐步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培养兴趣,引导学生学会探究

兴趣是学好数学的灵丹妙药,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增长知识,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体会到数学的博大精深、奥妙无穷。

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与探究意识。

(一)结合史话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上华师大版初二年级(八年级)数学§12.2“实数与数轴”一节中的无理数时,可向学生介绍有关圆面积计算公式中常用到的圆周率π的一些史实,使学生了解到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一名杰出的数学家,他对圆周率的推算比德国数学家奥托的记录(1573年)早了一千多年。

又如上初二年级(八年级)数学第14章“勾股定理”时,可先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材料”-----勾股定理史话:西方国家把这个定理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在公元前六世纪完成了勾股定理的证明并在西方国家广为流传,得到承认。而据《周髀算经》记载,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公商高有一段问答,其中谈到:“勾广三、股四、径隅五”,可见我国古代对勾股定理的认识和应用早于西方国家足有5个世纪。

这样,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联系一些数学发展的史话,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联系应用事例,引导学生探究

例如上初二年级(八年级)数学§18.3“相似三角形”一节时,可向学生介绍下面一个故事:古希腊有一位哲学家叫泰勒斯,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游览了一个金字塔。他问陪同的神殿司祭长,这个金字塔有多高?祭长为难地说,古书没有记载,而以目前的知识还不可能测定金字塔究竟有多高,泰勒斯惊讶地说:“这是可以马上测出来的啊!我可根据我的身高,测得金字塔的高度。”说完,他在助手的帮助下,测得金字塔的高度为131米。泰勒斯是怎样测得塔高呢? 这时可向学生说明他采用的原理是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与性质的应用,等学完这一节后,你们也可测一测我们东山的最高山峰──苏峰的高度了。

又如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材料:数学与艺术的美妙结合——分形、美丽的勾股树等等。这样通过引进数学应用事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到:学好数学,用处有多大啊!

(三)提出问题思考,引导学生探究

初三年级(九年级)数学§22.3“实践与探索”问题2举出了“增长率”的计算问题的应用事例,教师在引导学生学完了这个问题后,可进一步提出如下问题:按同样的增长率计算,3年后、5年后、10年后……的财政净收入又是如何?教师此时可与学生一起探究得到如下结论,一般地原产量为m,平均增长率为x,经过n 次增长后的产量表示为m(1+x)n,有了这个结论,你们就可解决有关我国目前遇到的人口控制问题中的计算问题了。如我国2000年的人口总量约为13亿,根据科学家分析,至2010年,我国人口总量控制在不超过14亿。请问:我国应制定怎样的人口发展政策,从而控制人口的过量增长?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提示学生可用计算器进行计算)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探究;通过实践探索,培养应用意识,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并体会成功的喜悦。

二、渗透学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素质教育旨在于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使学生发展自己的本能和创造潜力,让学生“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存”和“学会发展”。而课堂教学仍然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里,教师不单纯关注的是知识的传授,而更应在指导学生“会学”上下功夫,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指导。

(一)在预习方面,指导学生学会自学

“指导——自主学习”课改实验提出“先学后教”、“超前断后”,就是在教师还没有“教”之前,鼓励学生“先学”。“先学”是“后教”的基础,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先学”就显得极其重要了,笔者认为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点来突破。

1.根据每章节提出的学习目标,先粗读教材,领略教材的知识点滴,然后再引导学生仔细研读,在关键的语句,或不理解的段落、文字下面划线、做记号;自己在阅读时,能领会其真谛,并有不同的观点、看法可适当做些注释,阐明自己的观点,或注明所需要提问的问题。

2.对课本的示范例题,可适当地做些注明,认为关键的,较有特色的步骤也可用色笔画线以示注意,看完例题后,把题目抄起来,然后自己可尝试解题,再与教材解法加以对照、比较,找出缺漏,做好记录、总结,反之,也可只看例题题目,自己先尝试解题,然后再对照比较,找出优缺点,再做好记录、总结,若能引导学生做好这方面的自学,学生的思维活动层次就更高了。

3.对课本的习题,可引导学生超前完成部分或全部,这里可采用“分层”要求: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自学能力,确定应完成的任务,这里大概可分为三种情况:完成三分之一习题;完成二分之一习题;全部完成。完成的题目顺序可适当搭配,完成任务后,如果能指导学生进一步做好分析、比较,思路领悟,应用反思,改造自编等思维活动,则可使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由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的较高水平,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就大大提高了。

(二)在课堂学习方面,鼓励质疑,指导学生学会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疑问,就说明有去思考,有了思维活动,才能说明学习是有效的,那么课堂学习中,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自己提问题,学会质疑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1.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鼓励大胆质疑。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和认真分析学生质疑困难的种种原因,适当通过个别谈心和情感关怀来消除学生因胆量小而沉默不语的心理障碍,而对于不善口头表达、语不达意的学生,应给于质疑的示范和培养。学生一开始,由于经验不足,所提问题五花八门、良莠不齐:有些问题质量好、价值高,有些问题质量一般、价值不大;有些问题则与当前学习任务相去甚远,甚至幼稚可笑,荒诞不经。但无论属于哪种情况,都是学生脑力劳动的结果,理应得到尊重。因此,教师要善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善待提出问题的学生。对有价值的问题可引导学生认真探究解决,对没有价值的问题要区别对待,采取妥善的方法予以处理,以保护、鼓励学生质疑的积极性。此外还可引进竞争机制,开展小组竞赛活动,个人积分评比的办法来激励学生大胆质疑。

2.指导学生在学习关键处找疑点、提问题。例如,在学习华师大版初一年级(七年级)数学§2.1“正数与负数”一节时,教材提出在过去学过的数(正数)(零除外)的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即a是正数,则-a是负数,此时可引导学生质疑:若没有告知a是正数,那么-a是负数吗?又如,在一次校际教研活动听课中,学生在学习初三年级(九年级)数学§24.4“尺规作图”一节时,教师写上题目:例2、已知底边a,底边上的高h,求作等腰三角形。然后让学生上台在黑板上作图,结果有的学生先作线段BC=a,然后以B、C为圆心,以大于a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A,最后再用三角板画出BC边上的高,说明△ABC为所求作的等腰三角形。这是一个典型的尺规作图出错的例子,一是学生对尺规作图的要求不明确,二是采用凑合的办法,较为勉强。这时,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呢?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图过程,并让学生尝试提出以下几个疑点:①作图过程符合尺规作图要求吗?②所作的等腰△ABC,它的高等于已知线段h吗?③先作AB=AC,再作高AD=h,符合要求吗?如果学生没及时地观察出来,教师可适当点拨、引导,使学生学会在关键处找疑点。

研究二: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点燃自主学习的激情

叶圣陶先生曾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

1.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关注学生并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老师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有可能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我们应该平等对待他们,把微笑带给他们,把真诚和鼓励、关怀和爱护、尊重和信赖带给他们,在他们心目中建立起可亲、可敬的教师形象,以此去唤起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从而构建起和谐的情感的背景层面。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才能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

2.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学习的良好开端。孔子强调,学习的兴趣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永远的兴趣,造就了永远向前的人。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乐于去学习,乐于去做进一步的思考、探究,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形成一种终身教育的良好模式。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做的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应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富有激情的言语去。创设一个有吸引力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去发现,去探索。

3.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课堂质量必须把课堂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去选择教学方法。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的实际水平。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去确立课堂的目标。往往学生来源于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学习基础,面临不同的问题和困难,因而学生是多样化的,学生的实际和需求也是多元的。如果能够结合不同学生的具体实际,确立旨在激励学生主体精神的教育期望,并以此为基础组织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就会给学生提供激励性的信息和力量,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然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觉性最大限度的释放出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习动起来,手、口、眼、脑并用,认、知、情、意、行并行,让学生的思维充分的活动起来。无论在课堂上还是日常生活教师都应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发问,鼓励学生敢于探索,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活跃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做好两个方面。

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孔子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生先于课堂学习的独立学习行为,它是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一种具体表现。所以,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首先要教会他们预习。在传统教学中,一般的方法是先教后学、先讲后练,老师教知识教技能,学生没有自主探索发现的机会。我们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首先使学生做到四要:一要明确预习的目的、任务和要求。二要了解本课内容的重难点以及知识的发生过程。三要尝试练习。四要记录不理解的问题。

2.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复习是学习活动的重要环节,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对已学过的知识进一步整理消化,同时可以查漏步缺,弥补不足,从而巩固所学的内容;启下,是为了下一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学习了新的内容后,如果学生能自觉地复习,从记忆规律方面来说,能增强记忆效果,训练记忆能力;从知识巩固来说,学生及时地复习能使知识在头脑中得以强化吸收,利于学生对其他新知识的掌握。此外,课后复习也很重要的,它是进一步消化理解,巩固知识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过知识后的短时间内遗忘很快,而往后的速度逐渐减慢。因此,每上完一堂课我都得要求学生及时地将所学内容进行复习,这样学生对刚学的知识印象才会深刻。及时且适当的复习,有助巩固。

三、大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合作性,感受自主学习的愉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作为教师应关注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就要设计生动有趣,适合学生水平的现实情景,引导学生从数量和空间关系去观察、比较、分析、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实验、推理和判断等数学活动,不仅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原来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是认识和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问题的有力武器,同时也获得进行数学探究的切身体验和能力。

四、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自信是成功的阶梯”。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数学认知和数学实践等方面的信念,它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任务的选择、接受和学习状态的准备;影响着对数学学习的坚持性和情绪调节,是能否获得数学学习成功的关键。因此,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1.抓住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 初中学生有着强烈的好胜心,是一个需要肯定、褒扬、体验成功刺激的群体,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他们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因此,教师应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是有必要的。

2.进行积极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历程,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这就要求教师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结果和过程等作出积极的评价。在教学中以鼓励为主,常使用表扬的语气词,如:“不错! ”“真行!太棒了”等;在作业错误的地方下面画线,并批注引起学生注意;单元测试采用师评与自评,如果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可以申请“借分”,但必须“双倍偿还”;也可以申请补考,进行“延迟评价”。通过这样的评价,既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又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研究三:自主学习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教师要想做到高效课堂,就得从多方面入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主要有两大方面: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这也是我在这么多年的教学实际中体会到的,只有做好这两方面,才能更好的创造高效课堂。

信息技术环境下新课程改革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布鲁纳说过:“自主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

一、饶有兴致、孜孜不倦

布卢姆:“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爱因斯坦:“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我国有多项研究发现,有兴趣的那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显示出一种兴奋,喜欢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对数学学习“厌倦”的学生大多数数学成绩不太好,从而产生对数学的恐惧。 “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深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所以,要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有趣”,就要从善于组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活动开始。

(一)优化教学内容,吸引学生“走进去”

要让学生感兴趣,有兴趣,课堂内容是关键,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例题枯燥无味,学生无趣可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明确学什么,再想办法激发他们的兴趣,把每一个知识点都变成学生急于捕捉的猎物,使每一项活动都成为学生获得进步的阶梯,要善于撩拨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与探求之心。所以在我的教学过程中 我经常会选取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例子,也会利用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来引入定于推理。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有时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时反映了知识点的本质,用这样的故事来导入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的审美能力。

(二)重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动起来”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课堂形式单一,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板书,学生练习,诸如此类。其实,在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参与说、议、做、练等多种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努力营造学生全面参与学习的浓厚氛围。与此同时,作为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参与的方法,提高参与的质效,达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使学生在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数学的思维。所以,我是这样去做的:

1、让学生上台,展示讲解

在讲到《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这一节时,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出下列指数函数的图象

y=2x,y=()x,y=3x,y=()x

画函数图象的步骤:列表、描点、连线

思考如何列表取值?学生作出y=2x图像。

2、让学生找出问题并解决

利用几何画板演示函数y=2x,y=()x,y=3x,y=()x的图象,观察分析图像的共同特征。由特殊到一般,得出指数函数y=ax的图象特征,进一步得出图象性质:

3、让学生归纳总结

教师点拨教师组织学生结合图像讨论指数函数的性质,总结指数函数的性质,教师边总结边板书。

二、播种方法,收获成功

无论什么事情,要想成功,合适科学的方法是必要的。而在数学的学习中,与其说方法,不如说习惯,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致胜的法宝。传统学习只会让学生不停的听课,做题,做题,讲解如此反复,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即为典型),学生完全是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 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

首先,如何听?

心理学表明:人在注意某种事物时,大脑皮层将产生一个优势兴奋中心。此时,神经细胞兴奋最高,人的接受能力最强,所以要帮助学生学会听的方法。听时精力要集中,要听懂,边听边想,)新的课程开始有很多新的名词定义或新的观念想法,老师的说明讲解绝对比同学们自己看书更清楚,务必用心听,切勿自作聪明而自误。若老师讲到你早先预习时不了解的那部份,你就要特别注意。有些同学听老师讲解的内容较简单,便以为他全会了,然后分心去做别的事,殊不知漏听了最精彩最重要的几句话,那几句话或许便是日后测验时答错的关键所在。如在平时教学中,我常常采用口述立体几何,让学生分析;口述题中重要的条件让学生判断;口述题中的条件,让学生自己分析出所隐藏的条件;在训练学生听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为主动学习打好了基础。

最后,如何动?听完记完就剩下动手做了,多做题是一个方面,但是不能盲目的去做。一定要各种题型都去尝试。我以前的学生总是盲目的做题,认为只要题做得多就有好的分数,其实不是那样的。因为如果没有一定的目的就会做很多重复的题,虽然这可以增强你的自信心但能力不会因此而提高。我建议根据自己的能力循序渐进,逐步加深,比如在学到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的时候,三角函数的化简、计算、证明的恒等变形的基本思路是:一角二名三结构。即首先观察角与角之间的关系,注意角的一些常用变式,角的变换是三角函数变换的核心;第二看函数名称之间的关系,通常“切化弦”;第三观察代数式的结构特点。

除此以外,必须保证学生做的题是自己独立完成的,而不是抄袭的。当今校园学生抄作业现象日趋严重。许多学生早晨匆匆赶到学校不是读书,而是抄作业;更有甚者“分工合作”集体抄作业。学生抄作业是中学教育中的一个顽疾。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它败坏了学风,形成了惰性,影响了学业成绩,甚至严重妨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成绩的落后是表面的,不劳而获思想的滋生蔓延才是可怕的。

作者:杨正东

上一篇:幼儿音乐教学及英语教育论文下一篇:计算公式有效性小学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