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论文

2022-04-21

摘要:本文主要針对生态文明型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展开深入研究,先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包含的内容,然后又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如创新理念,改变农业发展方式、与时俱进,构建生态文明农业生产模式、齐心协力,落实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度,通过以上发展路径,促使生态文明型农业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论文 篇1:

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   要:随着资源的短缺和时代发展趋势要求,在保证产量和质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如何减少资源损耗、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下急需考虑的问题。分析了当前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资源短缺意识的增强,发展绿色农业是我国发展乡村经济的重要着力点,但是当下农村因为受到思维局限、经济制约、信息不便、产业链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速度缓慢,严重影响了乡村建设。如何才能从当下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改变现状,加快速度实现绿色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当下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1   当前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1.1   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强

农民的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强,是我国绿色农业迟迟得不到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民是农业发展的基石和保障,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虽然当下很多地方都在倡导绿色农业,但是因为农民思想意识较为保守、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资源基础较为薄弱,造成农民绿色农业意识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大多数农民对于农业生产的认知仅仅局限于经济效益,认为经济效益高、能够为自己创收的农业就值得种植生产;经济效益不明显、不能为自己带来高收入的农业就不值得种植生产。对于农民而言,经济收入是首要的,绿色生态和环境对他们而言,并不是很关心。当然,这种现象的出现和当下农村落后贫穷有着紧密关系,在还不能完全脱离温饱线的情况下,农民自然会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此外,农民文化素养较低、创新能力较弱,对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领会和应用能力较差,也是导致农民绿色农业意识薄弱的原因。

1.2   农业科技含量较低

现代化科学技術的使用,可以降低对土地等稀缺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在土地资源稀缺的情况下,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重提高。绿色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科技的含量要求较高,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越是有科技含量的农业方式,绿色生态效应越明显;越是采用纯手工的农业方式,离绿色生态之路就越远。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农业科技含量较低,投入大量劳动力来换取产量是当下农业的主要方式。我国农业发展的科技创新能力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相距较远。无论是农业人才还是生产设备,都存在很大不足,严重制约了农业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1.3   建设机制不够完善

农业建设机制不够完善,是当前我国不能很好地实现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其一,农民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对绿色生态效益不够重视,对绿色生态农业缺乏足够的兴趣和主动性,不愿意投入资金、人力向绿色生态农业转型。其二,对土地资源的规划不够合理,除了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限制外,很多农村的土地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很多土地存在无人开垦、无人种植的状况。其三,农村农业资源的浪费和污染较为严重。其四,没有完整的产销产业链,很多农产品没有完善的产销一体化产业链,农产品种植出来不能很好地销售,导致农业发展基础薄弱[1]。

2   实现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1   增强农民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意识

增强农民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意识,是实现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农民的思想意识决定了行为。为此,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宣传绿色生态农业,让农民看到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和给自己带来的效益变化。政府可以通过村委会等机构,将政府鼓励发展绿色农业的政策信息传递给农民,保证每个农户能够及时了解到政府对绿色农业的重视和扶持力度。其次,政府可以组织农民参观和考察先进的绿色农业生产基地、绿色农业销售网点等,让农民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给经济效益、环境保护、土地资源使用等各方面带来的好处。最后,政府还可以聘请农业发展的专家到田间地头进行实际操作演示,指导农民进行绿色生态农业的转型升级。从多个方面促进农民对绿色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强信心,培养农民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意识。

2.2   提升农业科技含量

科技含量是实现绿色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在振兴乡村的过程中,政府应该重视科技型农民的培养,通过再教育、再学习等方式提升农民的科学技术素养,让农民具有使用现代化科学技术设备的能力。此外,政府还应该设立绿色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基金,通过资金扶持的方式,对绿色农业重点发展区域,政府应该出资购买各种先进的农业生产设备,让农民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能够使用现代化生产设备,让使用过先进设备的农民能够自觉自愿地传播先进设备的优势,从而带动周边广大农民使用现代化农业生产设备,最终为实现绿色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帮助[2]。

2.3   完善农业产业生态链

以市场为导向,完善农业产业生态链。在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大背景下,应该完善农业产业链,将农业生产种植、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打通,通过产业链来带动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重视相关销售环节产业的搭建[3]。做好了销售终端的打造,农产品就可以源源不断地通过销售终端销售到各个城市,促进绿色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刺激和鼓励更多的农民来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3   结束语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经济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发展农村的重要着力点。虽然目前我国绿色生态农业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但是只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并始终坚持这一发展道路,绿色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 1 ] 严立冬,屈志光,邓远建. 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4):12-17.

[ 2 ] 尹昌斌,程磊磊,杨晓梅,等.生态文明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36(1):15-21.

[ 3 ] 王农,李无双,潘淑君,等.发展绿色农业的探讨与思考[J].天津农业科学,2018,24(5):30-32,43.

作者:张斌彦

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论文 篇2:

生态文明型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針对生态文明型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展开深入研究,先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包含的内容,然后又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如创新理念,改变农业发展方式、与时俱进,构建生态文明农业生产模式、齐心协力,落实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度,通过以上发展路径,促使生态文明型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型;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也逐渐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工业和农业上获得相应的进步,但是在中国的发展中,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对于一点我们要给予充分认识。从农业发展的角度上来看,直接关系到社会的进步,所以,为了使得生态文明的建设更好地实现,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生态做到和谐相处。

1.生态文明建设包含的内容

对于生态文明来说,其对可持续发展比较符合,对生态环境给文明类别不会带来一定的影响。简单的来讲,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趋势为生态文明,这也是提高和进步的指标。但是值的注意的是,环境保护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不同的,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对于环境保护来说,如何使其环境的破坏有所较少是重点,其转移到重建和保护生态环境上;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来说,在环境保护下如何使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其中能够明显体现出来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其工作内容也不相同。换言之,对于生态文明内容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难以通过概念概括出来,其实现的风险性相对来说比较大。针对于这种情况,需要注意的是,首先,在基础建设的过程中,要以发展为核心,在新时期下,无论是什么样的工作,其主要的目标是促使社会更好地发展,不断进步,要真真正正贯彻和落实其社会的发展。基于此,在今后对于科学发展观相关指导要切忌。其次,将其人类发展质量的提高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对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进行弘扬,将此工作的核心为百姓,从百姓的关注的话题入手,将其福为民所谋这一点落实到位。

2.生态文明型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2.1创新理念,改变农业发展方式

在新时期下,对于农业的发展来说,为了更好地适应其目标,需要对发展的理念不断完善,并给予创新,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做到农业生产管理的各项工作,并将此工作落实到实处,使其现代化农业发展建设能够早日实现,促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对保护生态环境,对生态文明重要指标建设提供重要的保障[1]。其一,将其发展的理念不断完善。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于农业的发展来说,需要进行探索并深入分析,在创新发展内容和类别上不断创新,改变以往发展思路,结合此地区实际情况,促使特色农业更好地发展,使得农业有所创收和增收。其二,改变以往的生产方式,为农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将主要的任务为环保、可持续发展,还要就是改变以往生产手段,此手段是大批量的投入农药化肥,并对新技术不断开发。

2.2与时俱进,构建生态文明农业生产模式

对于生态文明农业建设来说,为了更好地完成,需要改变农业以往的生产模式,并不断探索,将其新的农业生产模式探索出来[2]。首先,将此目标为不断提高农业的产量,做到增产,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为农业的高产提供重要的保障,还需要对生产资料和资源等等进行整合,体现出整合的有效性,在注重产量的同时还要注重效率。其次,在环境治理工作上,其发展的过程中朝着生态农业方向发展。在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下,来不断开发和整合,使其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建立出来,并具备功能多样化。最后,农业功能进行开发和发展。将其开发和发展为多种多样的功能。对于农业的生产来说,不要局限于以往在粮食保障上,需要将其生态理念引入在农业生产中,并对生活服务思路等不断完善,在农业生产中,使得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不断提高,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

2.3齐心协力,落实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度

为了促使农业生态化建设顺利完成,农业获得进步,首先,需要对发展制度和作用给予明确。其一,对其相关建设制度需要给予完善。对于党和政府来说,近年来,比较肯定此项工作,并给予大力支持,进而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提供了政策的保障为农业生态发展,这就是使得将其市场经营体制融入在农村在金融方面的发展,为生态农业发展稳定性提供重要的保障。其二,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投入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对于农户来说,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因为在收益上能够进行补偿,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主动参与种植中来,使得农业生产发展更好地转型,而对于各级地方政府来说,要将投资花在刀刃上。

总而言之,在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下,需要以文明为发展观念,来对现有的资源给予充分利用,对农业生产开展相应的规划环节,使得现代化水平得以提高,并对农业生产制度给予完善,对绿色生产深入研究,使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更好地实现,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不仅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在农业生产中,如果将此生产中的难题更好地解决,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打造出绿色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郭秀文.生态文明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探讨[J].经贸实践,2018(22):55.

[2]李莹.生态文明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J].农业与技术,2018,38(09):49-50.

作者:夏伟峰

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论文 篇3:

环青海湖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基本要素分析

环青海湖地区位于北纬34°39′-39°12′,东经96°49′-101°48′。地处祁连山地和阿尼玛卿山地之间的广阔地域,中部有青海湖盆地、共和盆地、同(德)兴(海)盆地组成。盆地底部平均海拔2600-3200米,山地海拔3800-4500米,面积9.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2.87%。行政区划包括除贵德县外的海南州全境、除门源县外的海北州全境、海西州天峻县,共八个县,63个乡(镇),378个村委会和21个国有农牧场(站)[1]。2006年底全区总人口44.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 8.20% ,其中农村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73.49% ,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本区总人口的60%。本区是以藏族为主体,兼有汉、回等多民族地区,藏族人口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0%以上。该区自然地理总的特点是南北高山对峙,青海湖位于其中,北有祁连山,南有鄂拉山。内部地貌多样,高山、丘陵、盆地、滩地、台地、河谷、沙漠、湖泊错综分布。地形复杂、起伏较大,水热条件悬殊。现有农林牧业用地11682.75万亩,占本区面积的83.95%。其中耕地面积占1.18%,林地占1.16%,草地占81.61%[2]。本区是一个以牧为主的经济区。

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包括资源环境系统、农业经济系统和农村社会系统。本文将分析这三大系统,从而为实现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农业资源环境系统的可持续性

实现农业资源环境系统的可持续性,重要的问题是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建立持续的资源在循环系统;协调人类与环境,生物与环境及生物之间的关系,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可持续性,做到资源、环境与农业生产的整体良性循环。

1.环青海湖地区资源特点及其制约因素

(1)土地资源本区土地面积92780平方公里。2001年年末耕地面积10.86万公顷,占全区土地面积的1.18%(水浇地面积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34.2%);林地面积10.72万公顷,占1.1%;草地面积757.2万公顷,占81.6%;果园面积40公顷,占0.04%;水域面积60.06万公顷,占6.5%;非农及其他用地88.86万公顷,占9.57%。由于近年来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政策,到2006年末耕地面积已经减少到7.1148万公顷,林地和草地面积有所增加。

制约本区土地资源利用的主要因素是干旱缺水。虽然该地区人均耕地0.13公顷,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耕地面积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13.12%,但林业用地较少。耕作土壤因水土流失和施肥量较少,土壤肥力有所减弱。

(2)气候资源区内不同地区气候差异较大。海北地区海拔大部分都在3200-4000米,年平均气温多在0℃以下,≥0℃积温为1300℃以下,多年平均降水量微300-400毫米,全年多大风,太阳辐射强烈。海南地区一般海拔在2500-3500米以上,共和盆地是青海三大暖区之一,年平均气温一般在0-4℃,≥0℃积温2246.8℃,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00-350毫米,干旱荒漠的自然景观,分布有大片沙地。黄河及其支流谷地海拔一般在2800米以下,年均气温2-5.8℃,年降水量250-300毫米,作物生长期约150-200天。在海拔2800-3400米的滩地,年均气温-1-3.1℃,按年降水量300-430毫米,作物生长期约110-175天,牧草生长期120-180天。区内刚察、海晏、祁连、天峻4个县适宜发展畜牧业生产和小块农业;而共和盆地及黄河谷地气温较高,为种植业生产创造了条件。但干旱、风沙、冰雹、雪灾等发生频繁,是危害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

(3)水资源本区内流、外流水系兼有,分属黄河、大通河和青海湖水系,水资源分布不均。黄河流域水量在1.52米3/秒以上支流有曲什安河、大通河等七条,年平均流量74.94米3/秒,集水面积19674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为23.55亿立方米;内陆河主要有布哈河、苏勒河、沙柳河等,年均径流量24.25亿立方米。本区地下水储量较丰富,如青海湖北部滩地草原上的大小河流,每年约有3.3亿立方米补给地下水,静储量为244.33亿立方米。全区地下水综合补给量14.014亿立方米,可开采量3.15亿米3/年,可供人畜饮水及人工草场灌溉用水。由于降水多集中在7-10月份,宜农土地距水源较远,造成水土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特别是黄河干流虽水量丰富,但由于河谷下切200多米,开发利用困难。祁连山地降水较多,地表水丰富,可供人畜饮用,均需修建一定规模的调蓄工程和长距离的输水管道,工程艰巨,投资大。

由于本区降水大多集中于7-9月份,加之区内地形起伏较大,地表产生的径流对土壤的冲刷增强,可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仅共和县水土流失面积可达156平方公里,使黄河含沙量增加。

(4)生物资源该区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多样,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该区主要的农作物有小麦、青稞、蔬菜、油料、豆类等;区内有野生种子植物600余种,有野生药用植物黄芪、大黄、羌活、虫草、秦、雪莲、当归、柴胡等;有蕨麻、发菜、草原蘑菇等经济植物可供开发;野生动物主要有旱獭、鹿、黄羊、麝、普氏原羚,饲养牲畜有牛、羊、马等,主要提供肉类产品及皮毛原料;鱼类资源主要有青海湖裸鲤(俗称湟鱼)、甘子河裸鲤和四种高原鳅(硬刺高原鳅、隆头高原鳅、斯氏高原鳅、背斑高原鳅)等。

该区植物资源虽然丰富,但资源总量有限,难以形成开发规模,大量采挖药材和砍伐一些具有生态保护作用的乔木、灌木、半灌木植物,资源破坏严重;许多野生植物是当地重要的植被组成,被破坏后,加剧了荒漠化,恢复原生植物十分困难。

珍稀濒危动物种类多,观赏价值高,但资源量减少。如黑颈鹤、胡兀鹫、大天鹅、金雕、野牦牛、藏野驴、普氏原羚、雪豹等。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这些珍稀动物的栖息分布区域都呈现逐年缩小的趋势,其资源量也在不断减少。面临濒危或极濒危境地的有普氏原羚、雪豹、猞猁、棕熊等动物。

青海湖裸鲤种群是在青海湖形成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化而来的青海湖及其附属水体中特有的大型经济鱼类。青海湖贫营养、高矿化度的特征,造成了鱼类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脆弱,湟鱼资源增殖缓慢,经不起长期的过渡捕捞。湖水位的下降、河流水量的减少又使产卵场缩小,暖干气候背景和近年的春旱使湟鱼难于进入河道产卵繁殖,更加剧了鱼类资源衰退的进程。

2.环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1)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草场植被严重退化

由于环湖地区气候干旱、多风以及人为不合理的开垦、过度放牧、樵采等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覆盖,造成地表裸露,使青海湖流域风沙活动日趋严重,沙漠化土地面积迅速扩大。目前,青海湖流域沙丘和风沙土地面积达765 km2,比1956年扩大了304 km2,沙漠化面积以每年10-12 km2速度在扩大,土地沙化趋势非常严重。沙漠化的加剧,使该地区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失去了人类基本生存环境,出现了沙进人退的状况;沙漠化程度的加剧,促使了气候干旱的程度,影响了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沙漠在风力驱动下,吞噬了大片草原、农田、水面、道路甚至村庄,沙区群众深受其害。据有关人员研究,每年从共和盆地大约有5000t沙粒落入龙羊峡库区,直接影响到龙羊峡库区的库容和安全。

由于超载放牧、人为破坏、干旱缺水等方面的原因,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目前,该区水土流失面积已超过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5%,且呈加剧趋势。河流泥沙含量增加,布哈河的泥沙含量高达7.57 kg/m3,内陆河每年流入青海湖的沙量达987万t。同时,狂风沙暴时常发生,加速流动沙丘迁移,经常掩埋居民房屋,造成牲畜死亡。

由于区域内气候持续旱化,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发育,使植物变得低矮、稀疏、甚至枯死。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由于过度放牧等原因,环湖区草地退化现象普遍,载畜量大大降低。湖区周围各类退化草地面积达到65.67万公倾,占湖区草地总面积的34.90%,其中,中度退化草地43.25万公倾,重度退化13.44万公倾,极重度退化8.98万公倾,平均年产草量减少6亿多kg。同时,灌丛植被也由于人为掠夺樵采,几近消亡。

(2)青海湖水位下降,渔业资源濒临枯竭

青海湖水位持续下降,特别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湖水水位下降幅度越来越大,年平均减少湖水4.36亿m3。青海湖自1908-2001年的93年间,湖水面下降了12.6m,平均每年下降13.5mm。由于水位下降,湖面萎缩,青海岸边裸露的湖随处可见,10多年前鸟岛与陆地相连,湖滨东缘出现了两个脱离母体的子湖尕海和耳海,目前海晏湾正在脱离母体将成为第三个子海。流入青海湖的河流约一半由常年河变为季节河,环湖区沼泽面积减少约100 km2,使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环境状况日趋恶化。

青海湖是我省第一大渔业基地,盛产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约5×104t,年产量占全省鱼产量的45%。然而,八十年代以来的无序滥捕几乎达到失控地步,进入九十年代后,虽采取了三次封湖育鱼等措施,现在正处于第四次封湖育鱼期,但过度捕捞和偷捕现象仍屡禁不止,致使青海湖裸鲤资源锐减。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环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极其严重。虽然近年青海省先后采取退耕还林、人工种草、草地围栏、封湖育鱼、牲畜圈养、工程固沙、沙区封育、天然林保护等措施,环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局部得到改善,但总体恶化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急需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种种迹象表明,环青海湖地区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气候变化固然重要,但相对缓慢。我们应该正视这一现实,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综合治理环青海湖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农村社会系统的可持续性

具有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体系,较高的农业科技水平,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比较完善的、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如农业、土地、人口、城市化等政策法规)等是评价社会系统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

1.基础设施建设

该区是青海省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畜牧业在区域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以饲草生产为中心的草原建设有了较快发展,退化草地的改良和治理、饲草饲料种子田建设、灭治鼠害及毒草等措施,使全区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目前,该区大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区人工种草达5.33万公顷,围栏草场26.66万公顷,灭治鼠害21.33公顷,新增草原灌溉面积2.61万公顷,万亩以上灌区达10余处,有效灌溉面积占全省的22.36%。农田水利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全区现有耕地10.92万公顷,其中水浇地3.74万公顷;有水库21座(其中小型水库19座),涝池166座,修建干支渠3100公里,电灌站220座,有效灌溉面积达4万公顷;万亩以上的灌区有沙珠玉、加拉、切吉、查查沟、青海湖农场、湖东等15处,为农田灌溉创造了条件。

该区虽为畜牧业生产示范基地之一,但与畜牧业生产经营的先进地区相比,基础设施建设仍较薄弱,30%以上的草原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特别是青海湖北区,人畜饮水矛盾极为尖锐,更不要说草原灌溉。农业基础条件脆弱,主要表现在缺水、少肥、少地。有效灌溉面积仅占全区耕地面积的33%。旱作农业的面积较大,单位面积产量低。老灌区水利工程失修,制约这种植业的发展,粮食作物平均单产仅150公斤/公倾。土地中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下降。牧区、城镇人口的粮食主要靠调入。此外林业、工业、服务业起步较晚、基础差,不利于农村各行各业的协调发展。并且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服务的机构和体系,包括水利、交通、能源、教育、科技、卫生、信息、文化等设施严重不足,制约着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2.教育科技水平

只有高素质的劳动者与高新科技相结合,将高新技术不断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性。劳动者是高新技术的创造者和掌握运用者。科技进步与劳动者的素质呈正相关,而劳动者的素质又与其所受的教育程度呈正相关。通常,所受的教育程度越高,劳动者的认识能力,行为能力(含应用科技的能力),决策能力和调控能力越强。

环青海湖地区农业科技事业近年来虽有发展,但与经济发展要求仍有较大差异。全区草原、畜牧、兽医、农业、林业、气象、水利等科研机构有各类技术人员1400余人,已初步形成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有民间兽医的三级服务体系。区内还有铁卜加草改站、湖东羊场和三角城种羊场两个基础和推广定点研究单位。虽然农村牧区科技、教育发展相对落后,但城镇科技、教育发展迅速,已形成从幼儿教育到高等专科教育,民族教育初具规模,适龄儿童平均入学率达90%以上。在偏远地区基础教育薄弱,中等、中学教育质量较差,入学率较低,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较差,其受教育程度以小学和初中比重最大,从业人员文盲、半文盲近56%,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劳动力不足30%,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中的应用,如饲草新品种、牲畜新品种等仍得不到迅速推广应用。

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教育,依靠科技进步。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农业技术基础上,大力开发,吸收现代高新科技,并使之转化为生产力,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产品产量增长和质量改善的贡献率。

3.城镇化水平

城镇和乡村建设是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地区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先后建起了恰卜恰,沙柳河,新源等集镇,城镇设施基本配套,商业网点、农贸市场、财政、卫生等均有相应得发展。作为农村商品再生产和交换中心的农村集镇已经成为城乡经济中的经济纽带,促进了农村内部第二产业发展,它集中了一部分粗加工业、商业、服务业等,为农村由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提供了前提条件。但2006年底全区农村人口仍占全区人口总数的73.5%,区内城镇分布较零散,各县城镇和中心城镇的规模均较小,建设严重滞后,功能发挥不足,城镇化步伐需要加快。

4.人民生活水平

2006年该地区农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人均纯收入2815.5元,比上年增长11.5%,但是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很大,2006年该地区城乡人均收入比为7.32,其差距远远大于全国(3.28)和青海省(3.82)平均水平。2006年该地区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52.77)也明显高于全国(43)和青海省(44.16)平均水平,按联合国提出的数量界限,该系数在60%以上为生活绝对贫困,50%-60%为温饱,50%-60%为小康,20%-40%为富裕,从这一系数看,该地区农村居民整体上还处于温饱水平,人民生活水平还亟待提高。

三、农业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

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建立在当地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上的。繁荣的地区经济和农村经济,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充分的经济支撑。而农业经济的发展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表现为,具有充足而稳定的农业投入,合理的经济结构,不断提高的人均收入水平等。

1.农业投入

环青海湖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增加农业投入,即增加单位土地(草场)面积资金、科技和劳力的投入,从粗放式向效益型转变,走集约持续农业的道路。然而,2000年至2006年该地区地方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总支出比重不足10%,严重制约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2.经济结构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有合理的产业结构,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经济结构。该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均高于青海省和全国平均水平,而第二产业的比重均低于青海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产业的比重也较青海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低。农村经济结构中,环青海湖地区的乡镇工业比重和第三产业比重均低于青海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该区2006年生产总值45.22亿元(当年价格),占全省的7.05%。一二三产业构成比为27.70: 40.13: 32.17,同全省比较,第一产业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9个百分点,高于青海省平均水平16.85个百分点;第二和第三产业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58和11.49个百分点,比青海省平均水平低10.67和7.02个百分点。该区第二三产业发展迟缓,使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不协调,影响了该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是促进该区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广大群众脱贫奔小康的重要举措。

另外,该区的农业经济结构也不合理,由于该地区草地资源比较丰富, 畜牧业产值比重较高,2006年末达到75.40%远高于青海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渔业产值比重与青海省的平均水平相比都比较低,主要由于自2001年以来为保护渔业资源和修复生态环境,青海湖一直处于禁渔期。但种植业产值比重、林业产值比重以及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比重均较青海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低,说明该地区仍存在结构性调整问题。

3.农民收入水平

农业可持续发展还表现为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反映了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增长;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农民投资农业的积极性,使集约持续农业资金的积累和投入有可靠的保证,从而将农业经济效益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继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环青海湖贫困地区较多,虽然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2815.5元比2000年1679.4元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全国平均水平3587.0元相比差距仍较大,农民增收困难,其速度也远落后于全国的水平 ,是农民增加对农业投入的最大制约因素。因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结论

经对环青海湖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系统的分析,认为环青海湖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很低,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要实现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制度、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采取措施,正确处理三次产业的关系,促进农业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三大系统协调发展。

注释

青海省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青海省农村牧区经济区划,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124。

张忠孝,青海地理,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冯海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新华出版社,2006。

[3]曲福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政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4]温军,青藏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藏学,2002,(1)。

[5]青海省地方志编委会,青海省志·青海湖志[M], 西宁: 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

[6]张忠孝,青海地理[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

[7]青海省综合农业区划编写组,青海省综合农业区划[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

[8]青海省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青海省农村牧区经济区划[M], 西宁: 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

[9]青海省经济地图集编篆委员会,青海省经济地图集[M],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李 勇

上一篇:城市农民工就业研究论文下一篇:戏剧的振兴中国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