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公司策略发展管理论文

2022-04-26

摘要:目前,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环境及其发展趋势变化较大,在我国经济逐渐出现下滑的大趋势下,各大民营企业和上市公司的资本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行各业的生存经营和企业发展也都开始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挑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设计公司策略发展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设计公司策略发展管理论文 篇1:

送经理到什么地方学创意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一度被追捧上天的所谓管理技巧,如今已不适应时代要求,目前最受宠的是如何激发创意的能力技巧课程。

世界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马格丽特·米勒,参加斯坦福大学商学研究所的一项主管管理课程不过几天,就发现自己坐在一张桌子旁,戴着厚重皮手套与模糊视线的目镜,设法了解身体残障人士在包装礼品时,可能经历什么感觉。

这项称为“管理团队迈向创新与成功”的5天课程,旨在让主管们透过新眼光观察经验。米勒说,“只需要一些基本工具一些手工材料,我们就能从不同观点进行思考,迸发创意。”

对高级主管而言,应该将经理送到什么地方学习创意,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再怎么说,MBA是一种“行政管理”学位,在创意与创新跃居首要地位的商界,管理技巧逐渐失宠。

MBA行情看淡,创意成新宠

在MBA行情看淡的同时,设计学校却越来越热门。在过去,商学院校一直是为企业、顾问公司、投资银行等等提供管理人才的首选,为保有这种地位,商学院校正被迫进行调整,以因应一个改变中的世界。

斯坦福正创办一所新的设计研究所,对商学、工程与设计科系学生教授设计思想与策略。在力争上游的企业越来越重视创新的情况下,由设计公司IDEO创办人、斯坦福工程系教授大卫·凯利创办的这所学府,可能让斯坦福在竞争激烈的商学院校中脱颖而出。

美国另一所顶尖设计学校、伊利诺理工学院的设计研究所,已经将许多毕业学生送进大企业。设计研究所所长派翠克·怀特尼说,“我们的毕业生,半数以上在公司担任策略、行销与研究工作,不只是设计而已。”一些大顾问公司,如麦肯锡,正在罗致这个研究所的毕业生。

商学院校现在计划从单一产品设计选修的做法再进一步,与设计学校合作。卡内基·美隆大学提波商学院整合产品发展,堪称这项合作的代表之作。在这项训练课程中,设计师、工程师与行销人员共聚一堂,研发具有商业价值、实际有用的产品。这迫使惯于财务分析与利润议题的MBA学生做更有创意的思考。

在加州柏克莱大学的哈斯商学院,营运学教授莎拉·贝克曼与IDEO、柏克莱工程学院以及加州艺术学院合作,教授一门称为“新产品发展程序管理”的课程。对许多MBA而言,这是他们与非商界人士合作的第一次。贝克曼说,“善于分析的MBA强调的是解决问题,但设计课程注重的是发现问题。设计往往是创新的途径。”

此外,许多公司直接找上第一流的设计公司,建立客制化主管教育课程。这些课程大多会要执行长官与他的一级主管走出公司,购买他们公司的商品。这是一种“做自己的主顾”的游戏,游戏规则尽管简单,却能带来极大冲击。

学习如何有创意,是经理人面对的一项重大挑战。过去,经理人在需要受训时,他们很清楚要去哪里,不过,这种情况已不复存在。

美国哪些商学院纳入设计课程?

大部分商学院校的核心教材,已经不再能满足创意经理人不断增加的需求。本表所列的是一些最优秀的创意与创新课程,包括两个新的“设计学校”选项:

主管教育:

斯坦福——管理团队:主管出席一项为期5天、费用7900美元的设计策略管理工具课程;包括参访设计顾问公司IDEO。

麻省理工——产品设计:一项为期4天、费用6800美元的传统课程,包括设计与构想的管理。

华顿——设计与创新:为期5天,费用9250美元,主管在米兰、哥本哈根与欧洲设计人共聚一堂,课程重点为优良设计的重要性。

MBA选修课程:

柏克莱——策略商业设计议题,新产品管理,流程发展,顾客经验

乔治城——发展新产品与服务

哈佛——产品发展管理

密西根——产品设计整合

作者:陈晓夫

设计公司策略发展管理论文 篇2:

经济下行趋势下设计产业的出路

摘要:目前,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环境及其发展趋势变化较大,在我国经济逐渐出现下滑的大趋势下,各大民营企业和上市公司的资本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行各业的生存经营和企业发展也都开始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挑战。设计与人类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设计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经济活动,它始终推动着人类物质经济活动和人类生产文化,设计不能完全脱离经济,而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始终离不开人的设计。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找到作为企业自身和产品设计师个人职业发展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改善创新企业管理新战略思路,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以利于寻求一个更好的企业市场经济发展战略方向。

关键词:经济下行;设计行业;严峻挑战

一、经济下行设计行业面临的挑战

经济条件即制约设计的发展又促进设计的经济发展,设计产生的经济效益反作用于社会经济,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设计的重要地位在不断得到提高,而在我国经济发展整体性和大环境的双重影响下,各个大型设计服务行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也愈发强烈,竞争的激烈直接导致我国设计服务行业运营成本费用的不断大幅提高;另外,我国大部分的设计服务行业都仍然是以民营企业为主,内部管理体制结构也不完善,设计服务行业的未来发展预期以及盈利的巨大不确定性也进一步明显增大,从而严重影响我国设计服务行业的持续生存和健康发展。

经济下行时期,各个设计行业要清晰的认识到当前和未来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随经济的调整和变化及时改变行业内的设计方向。经济制约着设计的发展,但是它会促进新的设计的产生。以欧洲初期汽车产品举例,欧洲初期的所有汽车产品价格都相当昂贵,不是普通人可以能够轻易购买的汽车产品。而亨利·福特的福特T型车则是目前全世界第一种属于大众型的汽车,每辆汽车平均零售价格仅450美元,对欧洲汽车电子工业发展造成极大的经济影响力,欧洲为了有效应对美国这种价格近乎扼杀式的廉价汽车竞争,1936年前后,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各国相继研制开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廉价型和大众型的汽车,因此将这三个发达国家共同引入了汽车工业时代。从上面这个典型例子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虽然经济发展限制了原本传统设计产品风格的发展,但也大大刺激了传统设计在批量化市场生产、批量化市场的消费,从而真正意义上达到了为普通大众提供服务,使更多好的产品通过设计制造出来,进入更多的寻常百姓家。国内的设计行业在当前面临世界经济下行的大环境趋势下,要多多地了解自身发展存在的实际问题,继而通过创新企业经营观和管理策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水平和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等,以促进设计行业稳定健康发展,创造更多有利于大众的优秀设计。

设计不能只局限于国内宏观经济趋势的直接影响,我们还需要结合当下全球经济大环境背景下的再设计。面对当前全球市场经济下行和大背景下设计大环境的快速发展,原有的设计模式必须也需要不断得到新的变革调整,在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的今天,做出优良设计产品,让设计更进一步,推动设计发展是整个设计制造行业正在面临的新时代课题。在《设计中的设计》一词的书中作者提到,若我们能以满怀新鲜的眼神去观照日常,“设计”的意义定会超越技术的层面,为我们的生活观和人生观充满力量。大家比较熟悉的MUJI无印良品原本意为一种无标识品牌的消费商品,在1980年代,日本受到全球各国经济快速崩盘的影响,日本民众当时的消费观是希望拥有便宜而且质量更好的商品,这时,无印良品的出现恰恰迎合了当时日本民众的消费观念,受到了民众的欢迎。这种"再设计"的经济概念也给如今中国经济处于下行形势中的我们经济带来了全新的角度思考和反思。

二、经济下行设计行业对未来的展望

虽然全球经济呈现逐渐下滑的趋势,但是对于我国设计艺术行业来说,设计艺术服务行业仍然是目前我国重点扶持发展的一个服务业,前景还是十分广阔的。在这个科学技术和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首先,设计行业的主力军是许多设计师组成的团队,每个团队当中的设计师个人不论在技术还是专业水品上都有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门槛,我们要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个人的思想维度和创新能力, 以及如何应对时刻在变化的科技时代中来,只有这样整个设计行业和设计团队才会更好的发展下去。

从当初1G的电话通信时代到如今的5G技术的来临,文化信息传播的速率大大提升,在新的时代,设计师所面临的挑战也同样在提高。技术的发展也推进不同专业之间的密切合作,AR与VR技术的诞生印证了转变的前景,设计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人工智能的出现,让设计师们更加恐慌,例如电商企业阿里巴巴公司已经率先使用人工智能系统,"鲁班"来完成双十一活动期间的网站页面横幅广告的设计任务,通过计算出用户的单独的消费习惯,喜爱偏好为其投放专属应对的产品广告用以提升消费购买率。反过来思考这件事情,其实这一类的技术的产生挑战的不是设计师上限,而只是底线,没有创新能力的设计师,才会被淘汰。设计师的上限不仅仅只是比拼出图的速率有多快,画面效果画的有多酷炫。若只是僅仅追求这样的底层技能,很快这样设计师就会被行业所淘汰。或许有人会说整个行业的风向就是这样,需要有出图快的要求,但是作为这个职业本身我们也就拿着这样不合理的要求来对自己吗。设计师不想被这个行业所淘汰,就必须提高审美,合理运用互联网,观看大量优秀设计师作品,辨别哪些作品是优秀作品并不断回顾,思考这些优秀作品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不断转换自己的思维,借鉴优秀作品亲自动手去组合并改进。设计作为一个入门门槛低但上限非常高的专业,抛弃思考研究就意味着没落,设计创意创新工作本就是一个自我主观认定能力强的工作,大部分的职业设计师们都是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和进修从而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设计界的顶级大师们似乎从未停歇过研究钻研的脚步,甚至直接参与进文化研究内。就算没有这些学术上的要求,科技不断进步,这样的事实也在不断鞭策我们去前行。

在当下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经济影响下对整个设计领域的改变,只有欢迎变化的人才能利用变化反败为胜。在这种环境下,各个设计行业能否生存并取得胜利,完全取决于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是否具有顽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2] 汤浩.世界设计简史[M].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3] (美)瑞兹曼.现代设计史[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南岳

设计公司策略发展管理论文 篇3:

中远集团:量化管理有效控制风险

2009年11月3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交流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成效和经验,公布2009年度“中央企业优秀社会责任实践”征集活动结果,研究部署下一步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

自2004年关注企业社会责任以来,本刊在企业社会责任宣传报道、研究咨询、培训研讨、国际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已经成为国内全面、持续关注CSR研究动态、成果和实践的前沿媒体。特别是自2007年起对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报道,对于总结和传播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经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央企业与社会责任”栏目正是在此背景下诞生。栏目创建首期,我们选择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核心的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它将每一项风险都拆分为指标,嵌入每一个员工的工作当中,用精准的数据管理着这个庞大的航运集团,正在从一个先进管理体系认证方法的追随者成长为创造者。把全球契约和GRI的要求当做自己的准则,每一个中国企业都应该成为这样的经济细胞。

在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远集团),有700多个指标等待员工去完成、总结、上报。他们每天会登录内部的可持续发展管理平台,记下工作的完成情况。其中仅节能环保室的指标就有99项,燃油单耗、办公室用电量、雨水收集、废水使用量、办公室节纸,无所不包。这些指标最后会变成一个个精确的数据,成为各项评估的基础和参考。

这就是中远集团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直观展示,像数据加工流水线一样,每个员工都把自己镶在了链条的不同环节中。

中远集团从1998年开始运用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决策和管理行为,经过10年的发展,建立起了以风险管理为主线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在接受本刊采访中,中远集团战略发展部经理马欣迎详细介绍了中远集团做量化管理的初衷和实际效率,打造“数字中远”以及中远可持续发展管理的独特道路。

建立管理体系才能防范风险

“社会责任不光是外部要求和内部需要,而且是企业内部规律的必然选择,进入后工业时代之后,风险成了最大的特征,风险也就是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会给企业带来很多变动,原先的企业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管理的要求了。”马欣迎在谈到中远集团的管理改进意识时表示,在现有阶段下,社会责任的风险会凸现出来。

中远集团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已经从过去主要的硬件竞争,上升到软件的竞争。从过去的主要是技术、产品的竞争发展到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和社会道德的竞争,先进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和实践,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全球契约十项原则奠定了现代社会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新标准,所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和无形资产的获利能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能力。

在这样的认识之下,中远集团开始了管理层面的改进和创新,从单一内控向全面风险管理发展。1996年开始,实行ISO9001、ISO2000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在标准化管理之后,又经历了全面质量管理、对标等阶段;2003年开始做AS4360风险管理体系,对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方式密切跟踪。COSO全面风险管理的模式问世后,中远集团将其确立为可持续发展管理的主线。

“现在是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时代。风险管理是一种管理思路和方法。”马欣迎说,原先单纯的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HSAS18000等都是单一的风险管理,COSO内部控制框架出来之后,中远集团开始转换角度,酝酿把这些单一的风险管理结合起来。中远集团原先按照国资委的要求做出了《中央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将风险分为五大类: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和运营风险。

“原先我们认为是企业内部的问题,例如员工管理、反腐败等,现在已经不单纯是内部问题了,利益相关方开始关注我们,所以我们把外部关注的这部分从运营风险中分了出来,归纳变成了社会责任风险,单独进行管理。”马欣迎认为,可持续发展是目的,风险管理是贯穿始终的要求。

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逻辑框架:“创造性继承管理体系模式、设计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建立履行全球契约和社会责任的长效机制。以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整合体系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和风险管理为主线,运用精益六西格玛的方法,将中远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指标纳入相关生产经营、管理决策过程和行动,形成指标化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强化对流程和程序的管理。”

于是,中远集团和所有二级公司开始全面实施全球契约十项原则与战略和日常运营的融合。

把GRI指标要求用于管理

“整体管理体系是按照GRI的要求来设计的。”在马欣迎看来,GRI不仅是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提出了要求,而且是对企业的管理体系提出了要求,应该成为企业的关键流程指标和全面风险管理指标。

全球契约的实施意义在于有利于防范和控制风险。“必须要把全球契约引发的思维改变,变成我们新的企业管理的新理念,进行流程再造,把它所有的要求放到日常管理、落实到员工的工作当中,只有在日常运营当中,才能产生指标。落实行动之后,才能有数据产生,运行完体系之后才能有结果,结果才能综合为报告。”马欣迎详解了其中严密的逻辑关系。建立像财务年度报告的管理体系,在这一逻辑之上,变得迫切,而且合情合理。

中远集团首先完成了指标体系,指标体系里包括GRI要求必须披露的过程指标、管理性指标、结果指标、用于相关性分析的指标等,以及满足国资委和一些企业社会责任机构的规定与要求,将这些要求进行汇总、分解并进行分析,拆分为700多项指标,这些指标全部要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流程,形成一个完整的架构。通过可持续发展信息平台将指标发放到各个部门,让每个岗位去执行。具体的操作则是借助内部的可持续发展管理平台,登录这个平台后,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自己所管理的指标。各个部门承担的指标有所不同,例如节能环保室就要负责99个指标,是中远集团内部指标最多的部门,而有些部门只有两三个指标。

每一项指标都在流程里得到落实,最后将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结算,形成全面风险管理报告。

“我们现在已经积累了6年的数据,可以分析大致的趋势,如果没有这个可持续发展管理平台,那么每年的社会责任报告会没有连续性。如果不进行管理创新,仅仅写出报告,那么就不能满足全球契约的要求。”马欣迎认为,作为企业管理700多项指标其实还远远不够。

六西格玛量化管理

2002年,GRI将《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更新为G2版,魏家福总裁认为其给出的报告框架对提升企业管理很有意义,于是要求中远集团研究发展中心跟踪最先进的研究方法,给出中远集团使用的可行性报告。然而2003年出来的结果却是中远集团无法按照GRI的要求来编写可持续发展报告,因为和大多数企业一样,中远集团也缺乏数据。于是魏家福总裁决定向GE公司学习,先做六西格玛,找到所有的数据源,学习用数据说话。六西格玛是一种流程改进工具,通过对流程的某一个环节、产生因素的数据进行改进,提高流程效率、降低差错率,能够找出流程当中的关键性指标,是企业管理当中比较现代的工作方法。

在改进中,中远集团发现原先的管理主线脉络不是很清晰,而所有的管理成效都取决于对风险的认知。“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无论企业是不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它都是存在的。”马欣迎坦言,中远集团开始把历史上发生的所有状况全部找出来,然后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应对重大不可接受风险,对不确定性进行量化管理,加以防范,把风险降到最低。风险虽然不能被完全消除,但是可以把波动降到最低点,保证收益的持续稳定。在公平和持续的基础上,合理分配资源。

中远集团找到了1500多个风险事件,按严格的风险评估方法,从岗位风险、流程风险进行分类评估,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数据分析。结论显示:2007年,由于中远集团处于市场高位,所以首要风险就是市场波动风险;其次是汇率和金融风险。现在这两个风险经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能量得到释放,资金风险等级提高成为最高的风险了,提出了“现金为王”的策略,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主要风险是变革的风险,要实施机遇管理。

每年的风险排序是不一样的,对风险事件的评估最终会形成数据和频谱图,得出精确的各类风险概率。比如2009年变革风险评估值的风险概率值3.18,影响程度是7.55,评估结果是风险偏高。

中远集团在整个经济危机全过程中的表现,检验了风险管理的效能。魏家福总裁在全球智库峰会上演讲时指出:“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刚刚显露之时,我们就成立了由本人担任组长的专题研究小组,该小组很快制定出来了应对危机、防控风险的重要决策。包括2008年1月份,我们就自动取消了126条新增散货船造船的计划。中国有句古语说得好:防患胜于防火,防灾胜于救灾。我们的提早行动为应对危机赢得了积极和主动。”而后经济危机时代对中远集团来说,则是要抢占并抓住机遇。魏家福坦言,“冬训的目的是择机进行反周期的操作,我们也在同时进行了认真跟踪研究,伺机‘抄底’。”

从2003年决定用GRI的要求来撰写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经过两年的努力,中远集团于发布了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中远集团2005年可持续发展报告》,荣登联合国全球契约COP典范榜。当时还只有250多项个指标,2006年扩展延伸到了270多项,2008年则拆分到670多项,2009年进一步精确化达到了700多项。

“如果没有量化指标,就没办法跟先进的企业对标,那就不知道跟别人的差距在哪。”马欣迎说:“回头来看,很多地方还需要继续完善。随着联合国全球契约和GRI的要求不断提高会推动我们,向企业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数字化迈进。”

新闻链接

《WTO经济导刊》为医药百强企业提供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培训

2010年1月29日,《WTO经济导刊》企业社会责任中心与中国药文化研究会合作,在北京举办了“医药百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培训”,中国药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王友智主持培训,《WTO经济导刊》主编、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副主任于志宏为参加培训的企业做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专题培训”,劳氏质量认证公司进行了社会责任报告第三方认证方面的情况介绍。

中国药文化研究会重视行业内企业社会责任建设,2009年4月举办了首次医药行业社会责任论坛,并对履行社会责任的优秀医药企业颁发了“孺子牛奖”。今年4月18日,该会还将举办第二届医药行业社会责任论坛,并将推进医药企业编制社会责任报告作为今年研究会的重要工作。此次研讨会也是药文化研究会的重要工作之一。

《WTO经济导刊》主编于志宏就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展、价值、以及如何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培训。参加培训的企业代表反映,这样的培训对于企业来说受益匪浅,医药企业应该加强社会责任建设,并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为切入点,推进公司社会责任建设工作。

医药百强企业中共有近30家企业参加了此次培训,其中包括中央企业、上市公司以及外资医药企业。

作者:张墨宁

上一篇:学生课堂提问初中政治论文下一篇:经济效益评价多元统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