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人才利用效率研究论文

2022-04-26

摘要:军事信息人才是促进军队信息化建设、赢得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关键。军队院校是培养军事信息人才的主体力量,应该科学构建信息主导的课程体系、立足实战的训练体系以及信息化评价考核体系,系统推进师资力量、教学管理和校园环境建设,努力提高军事信息人才培养质量。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军事人才利用效率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军事人才利用效率研究论文 篇1:

军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其前景分析

摘 要:军事人才的培养对于我国国防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而对于军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在不断推进。本文介绍了军事人才培养的基本渠道以及军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讨论了军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前景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军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作者简介:张宇(1981-),男,辽宁辽阳人,中共党员,公安边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政治法律教研室讲师,技术九级,中校警衔。

军事人才的培养对于我国国防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而对于军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在不断推进。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军事人才培养的模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一方面可加大对军事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余地,丰富了教育手段,而同时另一方面也可能降低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效益,因此如何对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使之更具合理性,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军事人才培养的基本渠道

当前,为部队培养人才主要的渠道有以下几种:第一,着眼于全军培养新型军事人才。全军范围内建立起军官培养机制。第二,依托全国高校培养合格的军事人才。随着军队与学校之间交流的增加,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一百多所高等院校与部队签署了代培协议,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学科优势,为部队培养出了一大批后备军官,即人们口中所说的国防生,这已经成为我国军事人才培养的最主要渠道之一。第三,加大与国外的军事人才交流。随着全球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频度不断增加,我国与国外之间的军事交流也更加频繁,通过向国外派遣军事留学生的方式增加向国外高新军事技术学习的机会,这些军事留学生在学成回国后成为了高新武器装备和军事科研的骨干力量。

二、军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军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军事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的必然要求,通过改革军事人才培养模式,可对当前多样化的培训模式进行整合,有助于人才培养,对促进军事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军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助于促进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善办学环境,充分利用军队和地方院校各自的优势,从而实现军地并举,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人才。

再次,军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时代的需要,当前的内忧外患要求我国军队必须具备同时应对多个冲突的能力,而且现代战争对于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谁掌握了信息,谁就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性,这就需要大批的高质量军事人才的支撑,而军事人才的质量要想在现有程度上得到质的提升,就必须对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三、军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前景和发展趋势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合理设定军事人才培养目标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对于军事人才培养来说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确立军事人才培养目标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即明确所培养的既是军队的骨干力量,更是活生生的人,因此不能简单将军事人才看做是战争机器,不能只是培养人才现代化战争的能力,而要从其自身的特点出发,给其自由发展的空间,因势利导,从而使军事人才得到更人性化、更全面的发展。可见,坚持“以人为本”的军事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包括满足现代化信息需要的军事知识,更应当是一个自由发展的完整的人,这是未来军事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

(二)立足于创新精神,推进教学改革

第一,改革当前的课程和教学体系。调查发现,当前军事院校培养的人才普遍存在与部队的需求脱节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明当前军事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部队建设的需要,因此加强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使之与作战需求相适应应当是军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着力点。

第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适应未来瞬息万变的战争环境,现代军事人才的培养应当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有所创新。摒弃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采用更加科学的方法,例如创设情境教学法,即教师创设一个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能最大限度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改革教学过程管理和效果评价。传统的教学中,对于教师来说备课和授课是课堂教学的两个独立过程,而且备课本身是为特定的课堂授课服务的,而这种方式显然与新时代军事人才的培养不相适应。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应当将备课、授课等均纳入到教学管理的范畴,实现教学的动态管理,并将教学过程与科学的评价结合起来,通过教学评价一方面可实现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增强责任心,另一方面也可调动教师投身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使其充分发挥教学主导的作用,逐渐将教师打造成为学者型教师。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未来军事活动中,人才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军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当务之急,为做好改革,应当转变思想观念,推陈出新,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并重,使所培养的人才真正发挥其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陈伟,孙博,曹中华.对军校创新型军事人才培养问题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2).

[2]赵荣,徐芳,黄春平等.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融合的军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4).

作者:张宇

军事人才利用效率研究论文 篇2:

必须强化军队院校军事信息人才培养工作

摘要:军事信息人才是促进军队信息化建设、赢得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关键。军队院校是培养军事信息人才的主体力量,应该科学构建信息主导的课程体系、立足实战的训练体系以及信息化评价考核体系,系统推进师资力量、教学管理和校园环境建设,努力提高军事信息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军队院校;军事信息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质量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科技强军,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积极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加紧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切实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这一重要论述表明:军事信息人才的培养,是实现我军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关键。军队院校尤其是综合大学是培养军事信息人才的主体力量,要充分认识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意义,科学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军事信息人才培养步伐。

一、正确认识军事信息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强军目标,必须在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开发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而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是由人来研究、开发和创新的,其与军队个各方面的结合也是靠人来实现的。这就决定了信息化人才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军队信息化的成功之本。

1.战争形态的转变呼唤军事信息人才。当前,战争形态正在由机械化战争向基于体系对抗的信息化战争形态转变,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使得武器装备、训练和作战方式发生了一系列革命性变化。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作战力量集成化、武器装备信息化、作战指挥自动化、战场空间多维化、作战样式多样化、作战效果精确化将成为其基本特征,信息的主导作用将突显出来,客观上要求实现信息收集、传输、处理及使用的高效畅通,实现用信息对物质、能量释放的精确制导,从而对战争实现有效的控制。

信息化战争是以人为主体、以信息与知识为中心的战争。在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条件下,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其物理性能的好坏,更取决于其信息能力的强弱。在人与武器的系统中,人是最关键的要素,只有提高了人的信息素质和信息能力,才能实现人与武器装备的最佳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武器的效能。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客观上要求军事信息人才的培养也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从本质上说,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战争的出现,都在进一步强调人的因素,人仍然是未来战争中的决定性因素。大力提高军人的信息素质,就要努力培养和造就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的指挥军官队伍、参谋队伍、技术专家队伍和士官队伍。这是我军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目标,也反映了我军人才群体内在的科学结构。

2.军事信息人才的培养是实现我军“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关键。2006年12月29日国务院发表的《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中提出,依据国家总体规划,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实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2010年前打下坚实基础,2020年前后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虽然,我军信息化人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广大官兵的信息意识逐步提高,军队院校信息人才培养的力度逐步加大,一批高素质的军事信息人才正在茁壮成长,但军事信息人才的短缺仍然是制约我军信息化建设的瓶颈。

信息技术是世界新军事技术的核心,是一门具有全面渗透、全方位拉动的崭新技术。在信息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上,特别是在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技术、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的战略转变时期,世界各国军队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跑速的快慢和跑位的先后,不在于起跑的基础,而在于军人的素质。军事信息人才是最宝贵的军事资源,只有重视和加强军事信息人才的培养,加速全军广大官兵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培养和提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军队信息化的建设速度。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信息网络管理、信息网络攻防等专门人才的需求正急剧增加。在这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以软件开发人才为例,中国目前只有数万人,而美国已达数百万人,差距十分明显。随着信息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我军对各类信息人才的需求将会更加迫切。因此,军事信息人才的培养既是我军实现第二步发展战略的关键,也是我军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长期任务。

3.充分发挥军队院校在军事信息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军队院校是培养各级各类军事人才的基地,是培养军事信息人才的摇篮。我军在军事信息人才的培养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首先,军事信息硬件设施建设取得成效。从1994年起,全军院校都逐步建立了校园网,并实现了与全军军事训练信息网联网互通;全军院校图书馆统一了资源建设平台,并配发了现代化装备,实施了数字图书馆建设工程;许多院校集中开发了虚拟实验室系统,随着仿真作战实验室、作战指挥和军种战役学等学科专业实验室的建成,学员有了全新的网上“砺剑”平台。其次,一批信息技术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成效。从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军队院校已经建立起以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等学科为主体的信息化军事理论学科群,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为主体的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群,以作战指挥学、军事运筹学、军事通信学、军事情报学等学科为主体的信息化作战学科群,这些学科群互为依存、互为作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信息化军事理论学科群是先导,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群是主体,信息化作战学科群是关键 [1]。这些为高素质军事信息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也进一步巩固了军队院校在军事信息人才培养中的龙头地位。

二、科学构建军事信息人才培养体系

按照军委、总部的战略部署,全军紧紧围绕实施人才战略工程主线,从军队建设转型和使命任务要求出发,探索形成院校教育与部队训练衔接、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并举、国内培养与国外培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格局。军队院校尤其是军队综合大学承担着培养指挥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坚持信息主导,立足联合作战,科学构建军事信息人才培养体系,扎实推进教育转型,是当前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1.构建信息主导的学员课程结构体系。课程体系是院校规范化、系统化教学的基本载体,也是决定院校人才培养的层次、特色及素质的先决条件。院校要培养贴近部队实际、胜任岗位工作、具备发展潜力的新型人才,就必须从课程的设置与搭配入手,最大限度地优化课程结构。首先,要根据是否贴近部队实际、能否优先满足第一任职需要的标准,来衡量和审视现有的课程设置,通过梳理、遴选、整合,准确定位每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价值指向,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最佳课程群。其次,要按照课程分类的一般原则,把最适合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课程群分解为基础规范型、应用技能型、研究探讨型等三个层面,通过优势互补、强强联手有机组合成最优课程方阵。最后,要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知识与技能相补充、体能与智能相结合、室内与室外相协调的辩证统一原理,科学设计具体的课程流程与递进导引机制,形成层次适当、衔接顺畅、相互渗透、互相联动、循序渐进、不断提升的课程结构网络。

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信息人才培养特征,特别是要开设一些应用性很强的信息作战基础、信息作战技术、信息作战战法、信息作战指挥、信息作战设计等战法、训法课程,使其与培养未来信息作战人才的需要相一致。

2.构建立足实战的学员模拟训练体系。实践是学习科技知识的最好课堂,岗位是提高科技素质的基本平台。为了切实提高学员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的实战能力,就必须建立接近实战的训练体系。为此,必须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善于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具有现实意义的实操能力,这是每一个任课教员必须把握的教学指向。对此,外军院校通过课题训练提高学员实操能力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他们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器材进行有针对性的模拟训练。通过设置情况,布置想定作业,组织学员利用沙盘、地图、微机进行对抗性演练,让他们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应对各种复杂局面,训练他们的判断、决策、组织及临机处置能力。其次,要注重延伸教育时空,开辟和利用第二课堂,加强实践环节教学,让学员从实际工作和实践锻炼中学习本领。要与部队建立共育人才基地,学员在校学习期间要至少提供一次到野战部队当兵锻炼的机会,体验部队生活,了解基层需要,增强学习针对性;要探索开放式教学育人的新路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增长学员的见识,开阔学员的眼界;有条件的院校要进行虚拟现实式训练,这种训练具有逼真性、多变性、经济性等优点,可用于信息作战的合成训练,提高受训者的信息作战及其指挥控制能力和受训机构的整体指挥控制水平。

3.构建科学的学员评价考核体系。军事人才评价,是指军事人才管理部门按照法定程序和方法,对各类军事人才的知识、素质、能力等进行全面了解和客观评估,为军事人才的选拔任用、培养、奖惩和资源配置等提供基本依据的活动。在院校建立军事信息人才评价体系,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为部队输送合格军事人才的基础工程。为此,要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制定反映信息时代要求的科学合理、明确具体的评价标准,是建立符合信息化发展要求的军事信息人才评价体系的关键环节,是增强考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操作性的重要保证。具体地说,军事信息人才的评价标准应包括三个方面 [2]:第一,体现信息时代特征的军事信息人才共性的通用标准。如,坚定的政治信念、良好的道德取向、必备的科技素养、顽强的战斗精神、持续的创新能力、健康的身心素质等,这些不仅机械化战争时代需要,在信息化时代也同样重要。第二,符合信息化要求的军事信息人才核心素质能力标准。如,根据军事信息人才的岗位不同,指挥人才应强化体现联合作战指挥能力诸要素的评价,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人才应加强对谋划、指导、检查、落实信息化建设尤其是解决棘手问题能力的评价,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应突出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新装备维护保障人才则应重点进行新武器装备维护保障能力的评价等。第三,突出反映不同军事信息人才个性化特点的具体评价标准。如,军事指挥人才思想政治素质要求更高,必须有更牢固的军魂意识和全局意识,有更自觉的爱兵观念和创新精神等;指挥能力素质作为其核心素质,应突出深谋远虑、审时度势、智勇双全、灵活机动、信息制胜的能力等。

当然,对于在校学员而言,应采取评价与课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综合、辩证的评定,并探索对毕业学员进行跟踪教育服务的机制,为学员的岗位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三、稳步提高军事信息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是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途径,是院校经常性中心工作;教学管理是协调教和学关系的重要手段,是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教育环境是院校教、管、学三者力量整合的集中体现,对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协调好教学改革、管理创新和环境建设的关系,才能稳步提升军事信息人才培养的质量。

1.加强院校信息化教员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育人。教员队伍建设是提高军事信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院校必须建立健全教员岗位准入机制、学科建设机制、教育科研机制、教员培养机制和管理机制,规范教员的遴选、使用、培训、管理等诸环节的工作,才能造就和培养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员队伍。在教学方法上要体现信息化教学的特征。要以培养学员创新素质,发挥教员教学主导性和学员学习主体性,大力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要倡导以“变教为导、变学为研”为特征的“导研式”教学方法;以“信息交流、情感沟通”为特征的“互动式”教学方法;以“既教方法、又教思路”为特征的“探究式”教学方法;以“能力牵知识、应用带基础”为特征的“案例式”或“想定式”教学方法等。通过启发学员思路,锻炼学员思维,培养学员善思考、勤琢磨、肯钻研、能吃苦的适应信息化建设的优秀品质。教学手段上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体现信息化特征,努力构建军事信息人才培养的平台,实现教学育人。

2.加强院校信息化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创新管理手段,实现管理育人。现阶段军队院校已经实现由过去的单一、片面、低效率的教学管理转变为现在的全方位、高效率的教学管理。然而,教学管理理念滞后、方法陈旧、效率低下的现象还在一些院校部分地存在着,并一定程度地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因此,纠正教学管理的偏差,完善教学管理的任务还十分繁重。为此,要确立管理创新的理念,建设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信息化管理干部队伍。管理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新育人观念,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榜样意识和创新意识,要熟悉教育理论、教学制度、教学要求和教学对象,提高信息化管理的素质和能力,做到“想管”、“愿管”、“会管”、“善管”。在教学管理中,要坚持教管并举,疏堵结合,奖惩相辅,求真务实,雷厉风行,努力提高管理效果。要以身作则,当好标杆,树好形象,切实发挥“一线带兵人”管理育人的作用。

3.加强院校信息技术设施建设,营造信息文化氛围,实现环境育人。要加速互联网、军训网、校园网三网合一工程建设,营造浓郁的信息文化氛围,为教员、学员的自主学习搭建平台;要打破院校之间、院校与地方之间、教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壁垒,营造可以自由享受信息社会中各种信息资源的宽松学习环境;要广泛推广信息化教学手段,抓好网络课堂的建设与应用,完善现代远程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营造与信息化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教学管理环境;要推广“无纸”办公、“不见面”联系和“无障碍”交流,营造有信息时代特色的机关工作环境。良好的信息文化环境,对学员信息素质的培养能起到潜移默化作用。

总之,军队院校应适应时代变化要求,着眼实现我军信息化建设战略目标,坚持信息主导,科学构建课程结构体系、模拟训练体系和评价考核体系,坚持改革创新,加强信息化教员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建设,营造信息文化氛围,实现教学育人、管理育人和环境育人,努力提高军事信息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军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坤华,李青海,余江明,陈亚滨.以军队信息化建设引领学科建设[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62-66.

[2]宁湘峰,沈国权.建立和完善符合信息化发展要求的新型军事人才评价体系[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0,(2):56-59.

Military Academies Must Strengthen the Work of Military Information Talent Training

SONG Hai-long,LI Bin,LU Bao-le,DU Rui

(PLA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1,China)

Key words:military academy;military information talent;training system;training quality

[责任编辑 陈丽敏]

作者:宋海龙,李彬,逯保乐,杜瑞

军事人才利用效率研究论文 篇3:

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思考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资源相对不足的现实对提高高校资源利用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通过对我国高校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现状及原因的分析,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提高高校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思考;对策

[作者简介]杨洋,浙江林学院计划财务处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浙江杭州,311300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规模扩张。从2000年至2007年,仅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就从221万人增至567万人,增长率高达157%。与之相应,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资源投入同样在以前所未有的幅度增高。从2000年至2006年,全国教育经费总额从3849亿元上升到9815亿元,增幅达到155%。面对我国的“穷国办大教育”的现实和国际间科学技术、知识水平的激烈竞争,以创新思路和有效手段提高高校资源的利用效率是保证高校发展的当务之急。高校资源的利用效率直接影响到高校办学的质量和效果,不同的资源使用配置策略可以造成高校教育成本和效益的天壤之别。

一、我国高校资源利用效率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一方面面临经费短缺的困难,教育经费比重一直徘徊不前;另一方面在现有资源利用上又存在相当程度的效率低下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的浪费

我国高校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偏低,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这种隐形浪费的现象,在各高校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员大量闲置,实际上是一种就业不足、隐性失业。教职工名义上有工作,实际上工作岗位人浮于事,吃低水平的“大锅饭”,本来就稀有的人力资源又得不到有效利用。据调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100%发挥作用的占14.3%,发挥75%的占44.76%,发挥50%的占30.25%,发挥25%的占8.3%,不能发挥作用的占1.71%。再加上不适宜的体制和陈旧的人才观念,人才无法合理流动,从而造成人才浪费。我国高等学校中的非教学人员比例过大,占整个教职工编制的3/5以上,降低了资源利用率。

(二)人才资源流失

人才资源的流失表现在两个层面:其一为显性流失。各高校都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或因国内科研条件差而出国留学不归,或因大学教师岗位清贫而辞职下海。这些人多与原学校脱离正式关系,其流失是显性的。其二为隐性流失。如今各高校有一批教师,人事关系搁在学校,主要精力则放在市场。对他们来说,课堂教学已成为副业,这是高教事业中的一种隐性流失。

(三)物力资源的浪费

物力资源的浪费是一种显性浪费,这种浪费主要表现在:

1.校舍利用效率低。在教室方面,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生均不足0.3个座位,德克萨斯大学生均0.66m2,约合生均0.5个座位,即美国培养一名大学生所需的教室面积为我国的1/5~1/7。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对教室利用的规定是,教室排课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的区间要达到75%,一周五天排课平均利用时间要达到52.5小时,教室中座位的利用率要达到66.7%,因此,每个座位每周平均利用时间达35小时。我国没有对教室和座位方面利用的规定,只是在《普通高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中规定工科院校生均教室面积为3.53m2,相当于一个学生有2.2个座位。据此推算,每个座位每周平均利用不足15个小时。

2.实验室利用效率低。加州州立大学对实验室的要求是:低年级实验室每周应有27.5学时,高年级实验室每周应有22学时。而我国根据规划指标规定,理工科院校生均实验室面积为8.2~9.0m2,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生均实验室面积仅为0.93m2,相差8~9倍。

3.图书馆利用效率低。我国规定图书馆生均面积是1.82m2,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为1.15m2。这种面积的差异还不算大,而主要的在于利用率的问题。

二、高校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一)资产主体不明

这实际上是一个体制性问题。在转型期间,我国高校资源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是:国有资产缺少人格化代表,产权关系不明确;产权关系单一,所有权和经营权集中于国家;没有独立的产权,高校不是独立的法人,缺乏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财产保证;国有资产非价值化、商品化,使巨额的国有资产要素难以流动并合理配置,影响了国有资产的有效利用和价值的实现。

(二)效率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上,把高等教育投资作为国家无偿给予高校的“赠品”:一方面高校不存在或很少有自有资产投入;另一方面各高校既不承担任何投资风险,更不存在任何意义的亏损或破产的威胁,其投资使用效率与投资需求者本身无关。因此,高等教育投资需求者——高校往往不大考虑怎样合理使用教育资源,也不考虑投资者有无支付能力,而是不断地提出投资需求。再加上投资主体行为约束软化,即使需求者寻求投资失败,仍可能通过一些正当或非正常途径获取追加投资进行补救,而正是这种约束的软化直接导致了教育投资需求的膨胀。

在我国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不珍惜教育投资的观念,导致了高校资源的普遍浪费和低效率。因此,在争取更多资源的外部条件保障下,还有一个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内部问题。某种意义上说,在我国高教投资不可能增加较多的情况下,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三)管理环节失灵

高校资产管理上存在不科学的问题:国有资产保管制度不健全,有些固定资产如计算机、照相机等分散给个人保管,实际上是长期个人占用,公私不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无账目、无卡片、无制度、无人负责、购置不调查、购入不检验、入库不上账、放置不固定、借出不登记、消耗无定额等现象,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严重;资产清单制度不全,致使总账与分账不符、账物不符、账表不符等问题严重。同时,管理者素质不高,缺乏责任制。

三、提高我国高校资源利用率的基本思路

(一)高等教育发展要追求效益最优化,必须努力提高资源效率

为保证教育过程的进行,必须投入和利用一定的教育资源,消耗一定的社会劳动和物质财富,即消耗一定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这就存在一个资源效能发挥和消耗程度的问题,即资源的利用率问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就是将在一定时间内创造的教育成果和劳动消耗加以比较,其实质就是取得一定成果所花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多少。

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问题,不仅在于经费的绝对数量,也在于经费的有效使用。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财政紧缺的压力,使摆在我们面前的选择是:要么制止入学人数的进一步增长,以保持教学质量,同时减缓知识分子失业的增长率;要么以质量与效益为代价,将有限的教育经费用于越来越多的学生入学要求的压力;第三种选择就是在降低学生开支的同时,寻求改进学校内在效率的各种措施,以维护与提高教学质量。这将是教育事业为了继续生存下去必须采取的最好措施,因此,高等教育必须将提高效率作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来研究。

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包括两方面:一是资源利用的充分性,在不影响教育功能的情况下,使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资源获得近乎100%的使用率;二是资源使用的适当性,使资源按功能特性用在相当需求的场所。

高校资源的使用效率首先是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分项计量的指标有: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物力资源使用效率、财力资源使用效率等。高校资源的使用效率还包括生产要素的综合使用效率,即教育投资总体效益,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具体一个教育单位中资源的投入与产出比较,也即资源效能的发挥程度。所以,“生产”相同质量的教育产品,教育资源消耗越少,教育过程的投资效益就越高;或者说消耗同样的教育资源,质量相同的教育产品越多,效益就越高。

教育生产函数理论和教育生产要素组合最优化理论也认为,一定的教育产出量依存于一定的教育要素组合,假定Y为教育产出量,xi(I=1,2,……)为教育要素的不同组合,则Y=f(x1,x2,…xn)。教育生产要素组合不同,教育产出也因此不同。每一个组合得到一个产出量,其中必然有一个最优化的,而投入产出比率最大的组合便是最优化组合。因此,通过科学的管理和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高等教育资源的最大限度的使用效率,是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这里必须注意的一个前提就是:教育投资效益决不是单纯“量”的概念,而首先是“质”的概念。只有教育产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一质的规定性之后,才谈得上资源消耗与教育产品之间量的对比。

(二)提高生师比能够带来最大效益,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人员利用率

一是压缩现有高校教职工的人数规模。目前我国与其他国家高等教育的差距,主要不在于专职教学人员,而在于非教学人员所占比重过大,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学校办社会。因此,压缩的办法首先是高校的服务社会化,同时可减少专职教师数,聘用兼职教师以及用研究生作为助教。目前,美国和日本高校兼职教师分别占专职教师的89%和75%,这是提高教师资源效益的重要因素。

二是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扩大现有高校规模,从而提高现有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在现有高校内发展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以提高资源效益。

(三)确定高等教育费用的有机构成,提高有效成本和投资的使用效率

按照发挥作用的性质,教育费用可以分为:有效利用(U)、必须要消耗(V)和无效浪费(W)三部分,即教育经费C=U+V+W。

这三者及其比例关系,被称为“教育经费的有机构成”。其中,没有V的参与,U是不可能发挥作用的,V是一种实现U的价值的“工具性价值”;V又与W不同,W是一种无效的浪费,这是一种可以通过管理等节约的部分。

由此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经费使用的理想效率:R1=U/(U+V)

高等教育经费使用的现实效率:R2=U/(U+V+W)=U/C

U:围绕高等教育目标及高校的中心工作而确定的必要开支,也称实质性开支。如教师上课费、实验仪器费等。

V:为了实质性的培养目标而消耗掉的开支,也称工具性开支。如行政性支出等。

W:与培养目标关系不大、可以节约但被消耗掉的支出。如国有资产流失、公款吃喝等。

R1的计算是假定教育经费C中只有有效成本U+V,不存在浪费W的理想状态。对W的现实转化是达到或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最理想状态的途径。如果将W节约出来,并按一定的比例分配到U和V中,则高等教育经费的理想效率转化为R3,

(其中,m、n分别代表U、V在高等教育经费使用有效成本中的比例)

高等教育的有效成本是针对教育资源的浪费现象而提出的概念,它是指一定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或教育浪费与教育经费的对比关系。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要注重提高经济效率,在经费、劳力、时间、机会等方面谋求最小限度的浪费,在生产效能与事物的利用方面取得最大限度的经济效果。

有效使用是确保高等教育经费用得适当;使用效率是确保高等教育经费用得充分。在考虑节约时,必须在保证教育质量、培养合格毕业生的前提下节省费用。如果要对实质性开支有所削减,应十分慎重;但对虚耗性质的费用W,如过分奢华的招待所和小轿车等应坚决避免。要加强管理,控制行政性经费等工具性支出,确保高等教育经费的有效使用。

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求高等教育也应从要素增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因此,必须盘活高校中的存量资产,把高等教育系统内的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充分、有效地加以利用。从而在不断增加生产要素的前提下,达到高等教育的总量增长和实现质量效益型的持续发展。把现有存量转变成高等教育发展的增量,实际上相当于另一种形式的高等教育投资。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曾经讲过:“效率的提高依靠工作方法、管理技术和一些合理的规范。”随着社会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发展,一切事物都要在市场中接受考验,谋求生存。高等教育作为社会教育的一分子,必然要以自己的独特身份和职能参与整个社会的市场化进程,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提高管理效率,是高等教育无法回避的历史选择,也是现在和将来我们所不得不长期面对的艰难课题。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吴松,吴芳和.WTO与中国教育发展[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3]黄才华,师全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M].北京: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9.

[4]丁一凡.大潮流——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北京发展出版社,1998.

[5]原国家教委计划建设司.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简况[R].内部资料,1998.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杨 洋

上一篇:企业绩效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下一篇:水电厂下机架振动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