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库地基质量处理分析论文

2022-04-26

粮库地基质量处理分析论文 篇1:

CFG桩复合地基在立筒仓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以白象集团商丘面粉厂立筒仓CFG桩复合地基为工程背景,在现场实测的基础上,通过对立筒仓群的实测沉降数据、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值与理论设计得到的沉降值进行对比分析,对立筒仓群的沉降及CFG桩复合地基力学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讨论了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规律,检验了CFG桩复合地基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CFG桩复合地基;筒仓;基础沉降

文献标识码:B

1 前言

立筒仓具有占地面积小,易于机械化、自动化作业,流通费用低,吨储物造价低等特点,在粮食、煤炭、矿产、建材等行业得以广泛运用。在1998年国家投资兴建的500亿斤粮库建设项目中,立筒仓就占了19%。由于立筒仓高度大、荷载重,各仓空满程度不一、平面面积和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单位荷载大等特点,特别是大型的立筒仓群,其基础结构的造型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筒仓结构的安全和技术经济效果,如果考虑不全面,就有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我国及其他国家都曾发生群仓倾斜,沉降过大,倒塌的事故,有的筒仓在倒塌前甚至没有任何前兆。有的筒仓由于地基沉降不均匀而导致仓壁开裂或者发生不同程度的整体倾斜,严重影响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卧。

CFG桩复合地基可使地基承载力大幅度提高,并具有很大可调性的优点,特别是天然地基承载力较低而设计要求的承载力较高,用柔性桩复合地基一般难以满足设计要求时,CFG桩复合地基便具有明显的优势。

CFG桩作为一种经济和可靠的地基处理方法,应用的领域正不断扩大,目前已有不少的立筒仓基础工程使用了CFG桩复合地基。但是,CFG桩处理地基的技术还不完善,特别是在筒仓设计及施工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果不加以改进,轻则是设计不合理,造成经济上的浪费,重则会使筒仓发生倾斜、甚至倒塌,造成重大工程事故。因此,具体深入研究立筒仓工程中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规律及其力学机理,并在此基础上优化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案,不但可以完善立筒仓的地基处理效果,而且对今后CFG桩复合地基在立筒仓基础工程中的应用也有很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为了研究在立筒仓施工及其工后复合地基的沉降规律及特点、载荷量对地基沉降的影响及检验复合地基设计是否合理优化,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建筑物施工以及加载过程中复合地基及其周園地区的沉降情况进行定量地计算和分析,确定地基沉降值随立简仓施工的加高的动态变化过程,从而对复合地基的设计效果作出正确的判断;通过对方案的计算和分析,不同阶段的加载量对复合地基沉降值的影响,对复合地基的设计效果进行检验,作出合理优化的复合地基设计方案。

2 工程概括

白象集团商丘面粉厂立筒仓位于河南省谢集国家粮食储备库院内,由于地基承载力较低(120kPa),不能满足建筑物荷载的要求,根据面粉厂立筒仓的特点,要求地基处理后承载力提高较多,并且为了降低造价,提高经济效益,决定采用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简称CPG桩)处理地基。本工程CFG桩设计桩长约为15.2m,桩径400ram,CFG桩桩体强度等级为C20,要求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300kPa。

自象集团商丘面粉廠立筒仓工程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区,地层为全新统河流相沉积物,主要岩性为粉质粘土、粉土及粉细砂,土的物理参数见表1。

3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1 计算模型尺寸

模型共由8个立筒仓组成立筒仓群,基坑开挖长40m,宽20m,基坑深2.6m,地基处理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桩长15.2m,桩间距为1m。根据基坑的开挖情况、地基处理情况和工程地质情况,建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其长×宽×高为60×40×40m,即基坑周围外推10m,桩下17.8m (基坑底下33m)作为计算范围。

3.2 土的物理力学参数的确定

土采用Drucher-Prager模型模型,土的力学参数的取值与实际相一致,见表1;模型CFG桩为弹性模型,按照实际尺寸和桩间距布置。

3.3 计算方案

模拟计算的目的主要在于分析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复合地基沉降过程、复合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各不同深度土层及复合地基的沉降规律以及它们的受力状态变化情况等。计算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P/4),即空仓情况下;

第二阶段(P/2),加上60%的粮食荷载;

第三阶段(3P/4),第二次继续加30%的粮食荷载;

第四阶段(P),第三次加10%的粮食荷载,即满载(满载情况下的等直线)。

4 三维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为了检测筒仓的施工质量,施工方在每天均对立筒仓群进行了沉降观测试验,随时掌握立筒仓的沉降信息。为了验证本文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作者将各个阶段的立筒仓群的沉降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和按规范给出的沉降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各个阶段立筒仓群沉降的对比结果。通过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1)立筒仓群基础沉降观测值、本文计算结果与规范方法计算值较为吻合,说明本文的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以及相关参数的选取是合理的。

(2)分析沉降观测值、本文有限元计算结果、规范方法计算值,在靠近筒仓群边缘部分,三者沉降结果基本相等,越靠近筒仓群基础中心,差别越大,但最大差别小于10mm。

(3)本文有限元计算结果介于观测值和规法计算值之间,并且与观测值较为接近。说明使用本文方法能够满足实际的工程计算精度,而规范方法偏于保守。

(4)复合地基及其周边地区的最大沉降值满足了地基处理方案中理论计算所允许的最大沉降值要求,即最大沉降量观测值为79mm,远远小于设计的最大允许值150mm,证实了该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案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并且减小了复合地基的沉降量。

(5)各不同的施工阶段,复合地基沉降量不同,随着荷载的不断增加,地基的沉降量也不断增加,四个阶段的最大沉降量的有限元计算值分别为34mm→63mm→78mm→82mm,并且复合地基沉降值与所加荷载近似成线性关系,说明基础持力层仍处于弹性阶段,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了使用CFG桩对该工程基础加固是合理有效的,并且还有一定的安全储备系数:

(6)各个不同阶段的基础的最大沉降量发生在立筒仓群基础的中间部位,由中间向周围依次减小,基坑周边沉降由19mm→35mm→43mm→55mm,并且基坑周边的沉降与载荷也近似成线性关系;

作者在计算时通过分析主应力场发现:各个阶段最大主应力分布在基坑坑底及其附近,且应力值接近对应施工阶段的载荷应力;在地基两端部位的一定范围内,最大主应力方向发生偏转,这就造成最大主应力与CFG桩的轴线不平行,使得桩体受弯矩的作用,容易造成桩的折断。这一点与实际情况相符,也很好的说明桩折断的力学机理,从该分析可知,在立筒仓基础设计中,地基两端的桩除要求桩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外,还要求桩要有一定的抗弯能力和抗拉强度,除此之外,也可以将复合地基两端一定范围内的桩布置成斜桩或增加保护桩,以适应主应力偏转的要求,即克服了桩体抗弯能力低、抗拉强度小的实际情况,又发挥了CFG桩体抗压强度高的优势,避免桩体的折断。

5 结论

本文围绕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及其力学机理这一中心,结合白象集团商丘面粉厂立筒仓工程,在现场实测的基础上,对立筒仓的实测沉降数据、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沉降值与规范方法计算的沉降值进行对比分析,并对CFG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效果进行了验证,得出了如下结论:

(1)沉降观测试验结果表明立筒仓群基础最大沉降量观测值为79mm,远远小于设计的最大允许值150mm,证实了该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案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并且减小了复合地基的沉降量。

(2)建立了CFG桩复合地基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将计算出的沉降值与观测值、规范方法进行了对比,发现有限元计算结果介于观测值和规法计算值之间,并且与观测值较为接近,说明使用本文方法能够满足实际的工程计算精度。

(3)有限元结果证实了各不同阶段最大沉降量发生在立筒仓群基础的中间部位,由中间向周围依次减小;在复合地基两端部位一定范围内最大主应力发生偏转,说明了桩身折断的力学作用机理,需选择合理的方法避免该观象发生。

作者单位:1.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2.长沙市建筑工程安全监察站

作者简介:郭呈周(1965—),男(汉族),河南新乡人,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

作者:郭呈周 陈杰刚 吴 强

粮库地基质量处理分析论文 篇2:

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施工技术

(哈尔滨三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随着施工建设的发展,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也不断在提高,但是,施工中出现的地基不均匀沉降现象却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引起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因此本文将具体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处理,希望能够在今后的施工建设中得到有效的避免,运用更加有效的施工技术来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施工

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地基不均匀沉降的现象是一种普遍的現象,其引起的问题是相当严重的,因此需要施工人员引起一定的重视,更加严谨的开展工程项目的建设。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有很多,只有找到最根本的原因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施工人员需要对不均匀沉降的相关数据进行详细的分辨,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施工隐患,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尤其是在复杂的施工场地中,下面笔者就针对具体的情况展开论述。

1 对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原因分析

在施工现场,要想有效的预防地基沉降的现象,就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预防,例如在经常出现沉降的位置上采用标高法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样才能预防内部结构损坏的现象发生,如果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就会造成建筑物出现裂缝的情况,整个建筑物就会因为如此而出现不稳定,由此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就是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而且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都会受到损失,经过笔者的研究发展,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地基不均匀沉降的位置周围是复合地基,由此就会造成建筑物的周围存在不均匀的沉降现象。其次是因为建筑物自身就具有较大的长度,所以地基在受力的过程中就会具有一定的不均匀现象,在上述两种现象重叠的现象下,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问题也就因此出现了。最后是建筑物的选址问题,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所选用的地基类型是软土地基,软土地基存在的一个缺陷是具有较厚的土层,并且也具有较高的压缩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因此造成不均匀沉降的现象。

2 建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带来的危害及测定方法

2.1 地基不均匀沉降带来的危害

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因为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造成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其自身具备压缩性的特点,在外力的作用下,承载着较大的荷载力,所以地基出现下沉的迹象。这种情况下引起的地基沉降现象所造成的影响并不是十分严重,但是在土层厚度以及荷载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由此引发建筑结构的倾斜,随着建筑物项目的高度不断增加,地基不均匀沉降的现象也会随之增加,建筑项目的安全性必然会造成影响,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造成很大的威胁。

2.2 如何测定建筑项目地基沉降量

在长时间建筑项目外部荷载的影响以及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一旦经过长时间的累积,就会从最初的沉降下发展得愈发严重,出现固结沉降的现象,紧接着就会形成次固结沉降,这就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沉降量,在初始沉降的过程中,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地基所蕴含的饱和软土中存在一定的水分,这些水分主要出现于孔隙之中,所以在这个阶段中,并没有造成土体变形的情况,在下一个阶段中,主要是因为外部荷载以及自重原因的现象造成的,在长期的作用下发生的沉降现象。

3 应对建筑项目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施工技术

3.1 保证地质勘察报告的真实性,做好地基处理

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应该确保勘察报告是准确的,并且也是真实的,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应该派遣专业的施工人员对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考察,对于地质的实际情况进行严格的考察,如果发现地质是软土,那么就应该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这样才能让建筑结构变得更加稳定,所以勘察报告的准确性就决定着后续的施工情况,要确保地质勘察报告的真实可信性,地质勘察机构自身应该具备一定的资质,再开展施工作业,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2 加强建筑结构设计

建筑结构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其自身的合理性,尽最大的可能不要出现转折或者弯曲的现象,在设计时,应该追求简单化的设计,这样可以起到降低建筑自身重量的作用,避免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紧接着应该避免地面存在较大的附加压力,要让地基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之上,这样才能起到对地面进行控制的目的,以降低地基出现的较大的承受压力。

3.3 结构控制措施

结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设置圈梁,当建筑产生蝶形沉降时,墙体会出现正向弯曲的现象,下层圈梁能够抵抗该种变形,即合理设置圈梁,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因此,当建筑物结构复杂或者基础软弱时,应该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状况,合理设置圈梁。

(2)调整或者降低基础底面的附加应力,调整基础底面应力是控制基础不均匀沉降的有效措施之一,特别是高层建筑或者密集建筑群的建造施工,一般采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调整地基尺寸,应该根据地基的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的尺寸,然后根据沉降理论以及實践经验,合理调整地基尺寸,尽可能的使基础沉降量接近;第二种方式,采用补偿性基础设计方法,该种方式是挖除的土中抵消全部或者部分建筑重量,以此实现减小地基沉降量的效果。

3.4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的地基不均匀沉降解决方法

(1)对于多个建筑项目同时进行时应遵照先高后低(先重后轻),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施工,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由于建筑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出现的沉降差。

(2)对于建筑项目的地基施工时应该提前做好工作安排,制定地基施工方案,确保地基施工过程能够有效开展。对于单个建筑项目的地基施工时也应该遵守先高后低(先重后轻)的原则,彼此之间做好协调工作。

(3)对于建筑项目自重较大但是高度较低时,可以选用混凝土后浇带施工工艺,防止建筑物地基沉降的扩大。

(4)对于载荷变化较大的建筑项目应该具有一定的地基沉降余量。粮库或仓储建筑在使用时都会有很大的载荷变化,因此在施工中应该予以特别的处理。

(5)细致处理建筑项目地基土质,需要注意那些灵敏度较强的软粘土,在施工时应该做好稳固工作,按照一定步骤进行挖除。

(6)获取建筑项目的沉降量数据。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应该观察并记录当地的建筑物沉降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研究地基沉降的原理,并合理预测地基沉降速度,为以后的建筑项目提供科学的依据。

结束语

建筑项目的稳定性关系到施工安全和使用安全,而作为建筑项目基础的地基一旦出现不均匀沉降将会极大的威胁到建筑项目的结构安全,导致建筑墙体开裂或渗漏,更为严重的还会产生安全事故,威胁到人身安全。那么就需要在建筑项目的地基工程施工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这种地基不均匀沉降充分预防,保障建筑的结构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晓千.现代建筑不均匀沉降防治措施[J].门窗,2014(12).

[2]张秀才.建筑不均匀沉降质量控制措施[J].中华建设,2015(01).

作者:韩旭东

粮库地基质量处理分析论文 篇3:

粮食储备楼房仓库土建施工技术

【摘要】在粮库建设的各种仓型中,楼房仓库作为新形式的建筑,具有跨度大、堆粮高、仓容量大、储存管理集中、设备利用率高等特点。在施工工序上,要求墙体砌筑和框架结构同时进行施工,不再进行二次结构,确保一次成型,现对楼房仓土建结构的施工工序进行简要叙述。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砌筑;高支模;侧压力;气密性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工程概况

本项目坐落于惠州市惠城区横沥镇,总仓量为10万吨,本项目为二类粮食仓库。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建设4栋粮食楼仓、1栋综合业务用房、站式中心、机械库、药库、门卫室及道路、水电、消防、绿化等配套工程。见表1。

2、楼房仓重难点分析(见表2)。

3、施工总体部署

本工程为工业建筑,为新形式的楼房仓库建筑,本论文主要针对4栋楼房仓土建施工工序进行简要介绍。

3.1 基础施工阶段

(1)该施工阶段包括基础垫层、筏板基础。

(2)基础施工时穿插给排水、电气、设备等各专业安装工程的施工,需注意预留预埋,各专业的配合以及成品保护。

3.2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1)主体结构阶段施工,根据设计图纸要求,为保证粮仓侧压力及气密性,先砌筑墙体,再浇筑柱及梁板。同时砌筑墙体要求不得留设脚手眼,砌筑砂浆灰缝应饱满。

(2)主体结构由于涉及高支模,在施工中控制模板支撑架稳定是一控制重点。

(3)给排水及消防、通风、电气、屋面、电梯工程等穿插其中。

(4)主体结构施工处于雨期,必须做好雨季施工的准备,确保主体封顶的节点工期实现。

4、主要施工方法

4.1 筏板基础施工

4.1.1筏板基础钢筋施工

(1)本工程筏板基础为平板式筏板基础,基础厚度均为1600mm。钢筋规格为Φ25,钢筋总用量约220t。

(2)本工程中,筏板底面、顶面钢筋配筋为(HRB400)Φ25@150、Φ25@100双层双向,钢筋保护层厚度:40㎜。

(3)筏板钢筋支撑方案选择

本工程筏板基础钢筋分为上下层两网片钢筋(双向钢筋)。由于筏板较厚,筏板基础钢筋荷载较大,马登支撑稳固,保证施工过程中人员的安全问题是施工关键。上层网片支撑采用钢筋做成马凳筋支撑。

筏板板面钢筋网片支撑采用Φ25,纵横间距1.0m,并设纵横向斜撑确保马凳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4.1.2筏板基础模板施工

筏板基础模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现场制

作,胶合板外侧设50×100木方竖肋,间距150mm,

并在木方外侧设φ48×3.5雙钢管横肋,间距450mm,用端部设U型可调顶托的钢管支撑在基坑周边,井字形布置,间距500mm。

4.1.3筏板基础混凝土施工

(1)为了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的贯通裂缝的发生,同时有效控制并及时解决表面裂缝的发展,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方法上采用整体推移式连续浇筑、分层捣实的方法(必须有效保证前后浇筑泵送混凝土在初凝之前粘结好,不致形成施工冷缝),同时在混凝土内添加优质高效抗裂膨胀剂方法,合理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采用低热化的水泥、添加优质粉煤灰和复合减水剂,适当减少水泥用量,延缓混凝土初凝时间,延长混凝土的散热时间,同时降低混凝土的出管温度,及时混凝土养护,以达到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减少混凝土变形,防止贯通裂缝的发生。

(2)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根据规范及政府相关文件要求将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为满足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避免出现施工冷缝等,在施工时,必须与商砼站进行密切配合,合理组织,混凝土浇筑量应确保满足施工需求,浇筑时间内需连续供应混凝土,在浇筑混凝土时,采用3台汽车泵,同时配合施工,以确保混凝土连续输送施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3)针对筏板基础的重点控制部位,施工质量是否合格直接影响结构性能及使用性能,所以混凝土浇筑时,须一次进行浇筑完成,不留施工缝,这样可减少人为接缝,提高混凝土的自身密实性,降低结构的渗水机率,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4.2 高支模施工

盘扣式脚手架因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势必会取代原有传统脚手架推广使用。近年来,已有多地住建部门发文明确要求政府投资的新开工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必须使用盘扣式钢管脚手架。盘扣式脚手架是一种新型建筑支撑系统,该项新型脚手架相较于传统脚手架,具有搭拆效率高、可靠性及安全性好、周转次数多、节能环保、外观形象好、整体稳定性好等优势。因此,盘扣式脚手架应用于建筑工程中能够为工程的建设节约成本,更能够大大提高工程建设施工的效率。

4.2.1概况

本工程粮仓为4层结构,首层至屋顶层层高分别是11.05m、10m、9m、5.5m。4栋粮仓模板支

撑体系均采用盘扣架支撑体系;本方案最大支模高度11.05m,最大截面梁(窄高粱)500mm×

1200mm,楼板最厚160mm。

4.2.2材料及通用搭设方式

支撑系统采用盘扣架支撑架及配套构件,盘扣架步距1500,(含梁底中间用扣件加强的立杆及纵横杆),18厚胶合板,小楞50×100mm木方。梁下木枋垂直于梁截面布置时@≤150且不少于3根,板下及正对梁下的立杆顶均为Φ48.3×3.0双钢管主楞,可调托撑节点,当梁下两外侧立杆间距≥梁宽+600(并满足盘扣架的模数)时,梁两侧伸至板底的立杆于梁下为单钢管主楞,双扣件节点,梁下横向两根外侧立杆为升至板底的梁板共用立杆。盘扣架立杆不合模数时可用钢管扣件架调节;盘扣架架管立杆采用Φ48×3.2,材料进场验收应不低于计算的规格。

4.2.3工艺流程

(1)梁模板

弹梁轴线复核搭设支模架调整顶撑摆主梁安放梁底模并固定梁底起拱扎梁筋安侧模侧模拉线支撑(梁高加对拉螺栓)复核梁模尺寸、标高、位置与相邻模板连固。

(2)墙柱模板

搭设安装架体→沿模板边线贴密封条→立柱子片模→安设钢管柱箍→校正柱子方正、垂直和位置→全部检查校正固定加固→预检。

(3)板模板

弹出板轴线并复核搭支模架调整托梁放主梁调整板面模标高及起拱铺模板清理、刷隔离剂检查模板标高、平整度、支撑稳固情况。

4.2.4施工方法

框架柱模板安装完毕自检合格后报验,收验收合格后先浇筑竖向构件混凝土,然后再扎牢梁、板钢筋,梁、板的模板架体与浇筑好并有足够强度的框架柱和原已做好的主体结构可靠的拉结牢固。经项目部自检,监理工程师对钢筋和模板架体验收合格后方可隐蔽并浇筑梁板混凝土;先把梁浇筑至板底标高,由标高低的地方向标高高的方向推进;事先根据泵车、运输车的数量、运距、搅拌站搅拌能力,浇筑混凝土的时间间隔和天气原因等要策划好施工缝的留设位置;从起结构架开始至混凝土施工完毕并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前,该施工层下二层支顶不允许拆除;根据政府相关部门要求,结合自身和现场条件,采用盘扣钢管架作为本模板工程的支撑体系。

(1)一般规定

1)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彼此位置的正确。

2)具有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

3)不同盘扣支架立柱不得混用。

4)构造简单,装板方便,并便于钢筋的安装,浇筑混凝土等要求。

5)考虑多层支撑时,上下二层的支点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并应设木方或钢垫板等。

6)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m,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没有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总跨长度的1/1000~3/1000。

7)拼装高度为2m以上的竖向模板,不可以站在下层模板上拼装上层模板,不能上下同时施工。安装过程中应设置安全可靠的临时固定措施。

8)框架梁板下的支撑立柱,其横纵向距离应相等或成倍数。

9)模板支撑架底部纵、横向水平杆应作为扫地杆,扫地杆距地面高度应≤350mm。立杆底部应设置可调托座或垫板。

10)模板支撑架四周有框架梁柱时,需要设置有效连墙件。

11)模板支撑架高宽比应小于或等于3;当高宽比大于3时可采用加大下部架体尺寸或采取增设水平或垂直剪刀撑等措施。

12)支模架搭设按方案设计,现场操作人员不得随便更改;要更改必须得到项目部相关人员的同意。

(2)构造要求

1)模板支撑架的地基应符合下面规定:

①地基应做硬化处理,场地应设置有效的排水措施,基础不应有积水。

②楼板结构层上的立杆底部需要设置固定底座或垫板。

③对承载力不够的地基土或楼板结构层,应进行加强处理。

④当基础的表面高差不大时,可用可调底座进行调整。

⑤立柱长度不够需接长时,架体首层立柱应采取不同的尺寸交叉布置。严禁施工中拆除扫地杆,立柱应配置固定支座,面积不应小于150mm×150mm,厚度不应小于5mm。

2)模板支撑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程:

①高支模架体可在第二道大横杆挂设第一道水平兜网,向上每隔3.6m设置一道水平兜网,大于3.6m架体作业面底部一定要设置水平兜网,防止高處坠人或坠物事故发生。

②施工作业面平台的外侧需采用安全网封闭,安全网宜设置在脚手架外立面内侧,并应与架体捆扎牢固,安全网应为阻燃产品。

4.3 砌筑施工

(1)本工程楼房仓士0.000以下为490厚烧结页岩砖M10水泥砂浆砌筑,士0.000以上为490厚烧结页岩砖M10混合砂浆。页岩砖砌筑时,提前一天浇水湿润。砌筑时,内外墙交叉处不同时砌筑应留阳槎,每500mm高设一道拉结筋沿墙通长设置。墙体砌筑时砂浆要饱满,上下应错缝,表面要平整,施工现场要干净。

(2)框架柱处砌筑时要砌成马牙槎,框架柱与墙体设4φ6的水平筋与墙体拉结。砌筑时,落在框架柱筋上及所留槎子上的砂浆及时清理干净。

(3)随着墙体的砌筑,及时准确地弹好50cm水平控制线,以便控制标高,外墙的上、下层窗口位置用经纬仪控制竖向垂直,并自下而上弹好立线。

(4)确保砌筑砂浆饱满,并按规定要求留置一定数量的砂浆试块,对于水泥砂浆砌体必须加强养护,砌体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5)砌筑工程使用材料必需先送检合格后再使用,严禁现场采用不合格的砌筑材料。

(6)砌筑所用砂,宜用中砂,其含泥量不得超过3%,其各种材料均应有质保书,及送样试验。

(7)砌筑采用商品砂浆。

(8)砌筑外墙时,砌体上不可以留设脚手眼。

参考文献: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GB50496-2018.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3]《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4]《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5.

[5]《建筑施工盘扣架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231-2010.

[6]《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7]《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

作者:包国梁 韩英 赵志伟

上一篇:高职院校学生班级文化论文下一篇:班主任专业化提升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