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外贸企业融资论文

2022-07-03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长三角中小外贸企业的融资现状,剖析造成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提出如何解决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难的对策,以帮助我国的中小企业渡过发展的瓶颈和金融危机。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中小外贸企业融资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小外贸企业融资论文 篇1:

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问题探究

摘 要: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上有了飞速的发展,国际地位也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现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企业之间竞争愈加剧烈。以目前情况来看,中小外贸企业由于资金少、自身的经营有限、融资能力较差,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小外企的发展。为确保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和稳步增长,本文对中小外企融资问题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问题;经济全球化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开始积极向各国展开对外贸易活动,隨着经济的稳步增长,我国终于如愿加入WTO。加入WTO促进了我国外贸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出现了融资问题,这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不利,也影响了国内社会经济的稳定。

一、中小外贸企业融资现状

1.规模小,融资渠道少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增大,中小外贸企业发展难度增大。中小外贸企业与一般的企业不一样,它主要是通过进行外贸交易来赚取利润,没有在国内市场那么灵活,因此它的资金流动性较差。中小外贸企业又由于规模较小,经营能力不强,销售体系不完善,利润得不到保障,如果想到达到上市的标准,必须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贷。一般原则上,各个企业应该针对本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相适应的融资渠道。但从目前看,我国多数中小外贸企业对其他融资机构还不熟悉,只能坚持使用传统的商业银行借贷,增加融资成本,导致企业获得利润甚微。总的来说,国内中小外企的融资渠道很少,它们基本上都是靠信用去借贷。

2.技术含量低,上市困难

就上市而言,企业无大小,关键在于上市目标。因此上市不难,难的是融资。当今,本国国内中小外企的行业大部分较为传统,科学技术含量较小,利润甚微,没有资本积累,因此想要上市难度比较高。在国际市场日益激烈的今天,那些处于快速成长但是科学技术含量低的中小型外贸企业远远不能满足于自身所拥有的经济,融资需求更大。

二、中小外企融资问题的分析

1.内在原因

第一,资金相对薄弱、资金是支持一个企业运行的关键因素。中小外贸企业在产品销售与储蓄方面比较复杂,等产品到达外贸仓库的时候才可以收到尾款,在把产品从一国运输到另一国的过程中,时间跨度大,占用资金的时间太久,阻碍了资金的流动,而且部分港口的卸货效率较低,更加延长了资金的回笼时间。因此,中小外贸企业资金周转时效长,造成该企业资金相对比较薄弱的现象。

第二,融资能力不足。中小外企生产的产品产量较低,想达到拥有大部分市场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而且因为产品价钱可能会被大型企业左右,产品市场也可能被大型企业垄断,因此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发挥自身的优势,经济效益也就很难实现,直接导致盈利减少。中小外贸企业的自身资本较少,很难进行扩大再生产,资金周转不开导致无法扩大生产量,加剧了融资难度。

第三,信用较低。众所周知,银行贷款需要较高的信用等级。中小外企的融资能力与其信用好坏程度密不可分,目前我国中小外企由于员工人数较少、资金流动性较差、盈利甚微,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还有一些中小外贸企业在生产中屡有逃税、悬空银行债务等现象,损害了自己的信用度。因此在能力、资本、担保等的财务管理上还存在不足,信用体系不健全,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

第四,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完善。近年来,“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我国出现大量的中小外贸企业,由于它们规模较小,管理者往往会忽略企业的管理制度,在自身的管理制度上存在不规范的现象,贸易交往出现混乱,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速度没有跟上企业数量骤增的速度,造成管理者在管理员工方面缺乏约束性,企业没有明确的规定也造成了员工之间的不平衡现象,助长了内部歪风邪气的养成。其次,管理者盲目借鉴外来的管理政策,忽略了符合本国国情的重要性,严重阻碍了企业工作的正常运行。

2.外部原因

第一,银行贷款困难。本国中小外企由于规模不大、产量较低,缺乏可以在金融机构进行抵押的资产。金融机构大多把盈利作为目标,因此拒绝以不确定的资产做抵押的中小外企的贷款请求,加上缺少信用贷款抵押的凭据,融资困难。

第二,缺少政府资金扶持。长期以来,正规的资金市场很难给中小外企提供融资需求,国内的资金大多流入了国有企业。一些政府部门及银行等金融机构都持有贷款给国有企业是不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而中小外贸企业效益较差、资本不好回收,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态度,对企业融资具有一定的歧视性。因为西方国家的金融危机会对我国对外贸易造成不利影响,中小外企自身竞争力小,很难在金融危机中的到缓和,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部门对中小外企的拨款较少,中小外企在资金上缺乏政府的支持。

第三,金融机构的信誉歧视。中央为了企业的发展,实行了“抓大放小”的政策,要求银行部门重点支持大型企业的发展。这一政策致使金融机构存在“重大轻小”的现象,导致金融机构在大型外贸企业与中小型外贸企业融资上不平等。

三、中小外企融资问题的策略研究

1.提高自身经营能力

只有增强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才能在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屹立不倒。加大对出口产品性能、产品外观、产品种类的挖掘,注重市场调查与销售部门的发展状况,制定出满足消费者的合理需求的销售策略,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实现“经营一批,发掘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发展策略,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保证产品的出口率。经营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中小外企准确把握市场形势,了解市场需求,还需要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不断创新和完善自身的管理体系和融资体系,从创新的角度深化和提升自身的竞争和经营能力。对市场需求和用户需求的正确把握是提升经营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实践方向,需要从策略把控出发,实现经营、发掘与储备的完美融合,形成体系化、合理化和创新化的发展战略来提升企业的经营能力。

2.完善国家政策及法律

海关质检等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改善中小外企的经营环境,为中小外贸企业提供并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保障了外贸交易的稳定。法律可明确禁止大型外贸企业垄断海外市场,使中小型外贸企业与大型外贸企业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确保了市场竞争中的公平性,能有效避免中小外贸企业在发展中的劣势,从法律上保障了中小外贸企业平等发展。有了政府和法律法规的保护,才可以消除中小外贸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不利影响,有助于在经济发展中扩大融资。因此,中小型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必须认真研读和了解国家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从基础政策入手进行合理有效的融资,充分发挥中小外企在经济市场环境中的独特优势,有效把握市场环境机遇来实现企业的全面发展。国家政策法律的有效保障是发展和提升中小型企业有效提升的关键,不仅能够从市场环境入手充分保障中小外企在市场环境的公平发展,还能够有效引导中小型外企进行全面的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而实现融资环境的平稳创建。

3.完善信用体系

信用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情况,对每个企业而言非常重要。信用体系与融资能力息息相关,因此若企业想增强融资能力,则必须有完善的信用体系。国家应大力推广并实行守信激励、失信严惩的政策,激励中小外企改善自身的信用状况,提高整体的素质和竞争力。也可建立统一的中小外企的信用档案,收集和保存各个企业的信用记录,有助于金融机构较准确地了解该企业的信用状况,将更好的资源提供给信用极优的中小外贸企业。中小型外企的信用体系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系统的信用体系能够有效推进中小型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融资和发展过程中,中小型外企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信用体系,以此来逐渐提升自身的融资能力和企业经营状况,从而逐渐完善企业的发展系统,创新企业发展经营模式。

4.选择具有优质素养的员工

优秀的员工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础。国内中小外贸企业如果想顺应经济发展的潮流做出改变,必须招募一些具有责任心、勤劳苦干、涉及领域广泛、综合能力突出的实用性人才。因为外贸企业必須要求员工研究国际市场的消费状况,增加企业对产品出口国人群消费市场比例与消费水平的了解。只有安排员工不定期地去国外市场进行全面调研,先了解该市场地需求,才能提供合适的供给,实现价值最大化。融资过程不仅需要综合考量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还需要企业内部员工之间良好的合作与发展,从而实现融资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培养具有优秀素养的企业员工对于中小型外企的发展至关重要,外贸企业的发展是综合国际经济形势来发展,因此,优秀素养的企业员工不仅需要充分了解国内环境,还需要从国际经济环境对市场进行深度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中小型企业融资过程中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基础建议和综合化的市场决策,从而促进中小型外企融资环境的平稳发展。

当今社会,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外贸企业各个岗位上的员工发挥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外贸企业的发展满足了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满足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中国中小外贸企业的竞争力。总而言之,中小外贸企业的发展能大力推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嘉琪.中小外贸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现状及问题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7(19).

[2]刘金.关于中小外贸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的相关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7(2).

[3]贺艳辉.中小外贸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3).

(责任编辑:林丽华)

作者:刘相伯

中小外贸企业融资论文 篇2:

长三角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难分析

【摘 要】 文章通过分析长三角中小外贸企业的融资现状,剖析造成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提出如何解决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难的对策,以帮助我国的中小企业渡过发展的瓶颈和金融危机。

【关键词】 长三角; 中小型外贸企业; 融资

一、长三角中小型外贸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分析

据海关总署公布的2009年1~2月份进出口数据显示:上海进出口贸易额1月份下降29.6%,其中,出口下降16.7%,进口下降43.4%;江苏省的进出口额1月份下降25.9%,其中出口额下降25%,2月份浙江进出口已连续4个月环比下降,同比下降48%。由于中小企业没有大企业雄厚的实力和资本,中小型外贸企业多年来普遍存在的资金链脆弱和融资难的问题,在金融危机下融资难的问题则更加突出。

(一)中小型外贸企业内忧外患,业务开展困难

金融危机的爆发令中小型外贸企业措手不及。外贸订单数量的减少,汇率的变化使得订单的利润同比下降。靠这些订单周转资金的企业突然失去了继续开拓市场业务的资金,经营效益受到影响。同时中小企业自身也存在很多运营问题,江、浙地区大多是以民营和乡镇企业为主的中小型外贸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经营管理上的问题和隐患,使他们不具备银行的授信条件,得不到经营所需的贷款,因此外贸业务开展困难。

(二)中小型外贸企业出口收汇风险高

经济危机下,企业收汇风险加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汇率不稳会增加收汇风险。如宁波某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因巴西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收汇损失100万元人民币。其二,海外买家信用、国外银行的信用风险增加,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提供的一份研究报告称,从该公司在2008年的理赔数据看,2008年实际支付赔款总额增加了209%,中国企业在出口收汇环节面临的违约率增加了189%。这些变化导致出口企业在订单机会与应收账款风险之间很难作出选择。

(三)商业银行贷款困难,担保机构保贷难

央行近期公布今年一季度我国人民币新增贷款达到4.58万亿元,同比多增3.25万亿元,但一季度贷款结构中,服务中小企业为主的短期贷款仅占25%,且2月比1月锐减3 000亿元,信贷的井喷并没有解决这些企业的资金链断裂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外贸企业相继倒闭,造成担保公司损失巨大。根据江苏银监部门的调查,2008年1月至9月,江苏省70家与银行合作的担保机构出现代替企业偿还银行贷款现象,累计代偿金额6 500万元,同比增加2.2倍。

(四)外源融资要求高,民间借贷易盛行

外源性融资对于中小型外贸企业的融资金额要求高并且要有实力雄厚的企业担保,所以对长三角洲一些家庭式的外贸公司在资本市场融资的门槛很高。相对于外源性融资,民间借贷方便快捷,利率灵活,私人拆借融资之风也因此盛行并且高利贷现象十分明显,在商业银行控制信贷规模的2008年前三季度,民间融资泛滥,当时温州一地下钱庄的市场利率一度高达月利12%。

二、长三角中小型外贸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融资难外在因素影响力大

美国是长三角贸易产品的主要出口国,次贷危机使得美国经济萧条,需求减少,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外贸出口,造成了我国出口订单的减少。人民币汇率升值导致产品利润下降,若要提高出口的价格,产品就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因此外贸业务不易开展,缺乏资金。在当前形势下,容易出现海外交易风险,有些国外客户的公司因次贷危机倒闭,撤消订单,拖欠货款,外贸企业不能收汇而造成经营亏损。

(二)中小型外贸企业自身存在矛盾

长三角的江浙地区有很多是从家庭作坊发展起来的家族企业,在管理体系上太过于陈旧和保守,对于财务状况和制度执行并不规范,造成经营制度上的不合理,达不到银行规定的授信条件,拿不到所需要的贷款,矛盾因此而产生。然而,那些有潜力的新兴企业与银行信息不对称,受到规模的歧视,也拿不到高的授信级别,得不到所需的贷款。

(三)适合中小型外贸企业融资途径少

银行基于综合收益率和金融风险防范的双重考虑,一是在金融资源配置的结构性调整中往往倾向于上市公司、大型企业、国家重点项目。二是信贷程序更为复杂和谨慎,各级金融机构审批时间长,给融资增加了难度,有时审查还没结束,手中的订单却没有了。三是很多外贸企业都会选择用贸易融资方式来规避风险和获得周转资金,但国际保理和福费延业务对于金额、期限要求较高,很多中小型外贸企业单笔业务出口金额太小,采用此方式会增加企业费用。如保理业务保理费约在1%左右。交易费率的偏高,使一些企业难以承受,更不用说证券和债券资本市场的高门槛令大多数的中小型外贸企业望而却步。

(四)政府支持力度依然不足,担保体系不够完善

政府为了缓解融资难,出台了针对中小企业及担保企业的差别利率、两免三减或第一年免征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但由于企业纳税规模偏小,最终无法享受优惠。另外,一些地方企业经常会在融资时,互相进行担保,或找有熟人的企业进行担保,但是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互相担保的企业信息不对称,一旦一方交易不成功拖欠贷款,就会连累其他企业,造成授信度下降,担保机构因此也保贷困难。

(五)金融危机下长三角洲经济一体化优势不明显

在长三角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业链在各地区自由分布,资源合理配置,逐渐形成市场的一体化和产品供应链。但是,经济一体化在金融危机下优势发挥得不明显。各地区处在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之间信息共享度不高,缺乏紧密的合作,各政府对本地企业的关注、扶持和管理力度有所欠缺。

三、长三角中小型外贸企业融资的对策建议

(一)进行自我完善和推广

首先,改变家族式管理方式,破除陈旧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转换成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外贸企业,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制定清晰并能够真实反映企业运作状况的财务系统,从而更好地管理企业;其次,利用长三角地理环境优势,吸纳其他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的优秀人才到长三角的大城市来就业,用人才提高公司的整体水平,有了高水平的人才就可以选择先进的交易手段,例如运用电子商务来降低运作成本;最后,长三角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可以通过民间商业协会认可推荐,参加企业推介会之类的活动推广自己获得融资。

(二)银企互动,拓宽外源融资渠道

银行与企业应通力合作,响应政府的号召,形成双赢的局面。对于各种金融或非金融机构,最需要的还是中小企业提供的能够抵债的实质性质押物。浙江省经过股权出质登记股权质押这一融资新途径吸引了银行与非金融机构的兴趣,2009年一季度浙江省工商部门共办理股权出质登记228户,出质数额达19.6亿元(股),融资金额132.3亿元,因此,股权作为有实质性的抵押物,可以更容易获得银行的贷款,长三角其他地区的中小型外贸企业也可以借鉴这样的做法。近期银监会新政中明确指出,调整中小银行市场准入政策,放宽和简化银行机构的设立,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加强金融支持地方经济。一些有能力的商业银行在长三角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开设中小银行,帮助当地的中小型外贸企业融资,发挥其自身结构简单,业务操作灵活,贷款时间短效率高的优势,从中获得丰厚的利润,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得到了切实的解决,这样双赢的局面优化了信贷结构,拓宽了外源融资的渠道。

(三)政府落实发展政策,企业把握发展机遇

2008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政府应该支持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发展,根据当前的形势作出适当调整,让小企业能享受到优惠政策,并落实贴息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鼓励地方人民政府通过资本注入、风险补偿等多种方式增加对信用担保公司的支持。设立包括中央、地方财政出资和企业联合组建在内的多层次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提高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比重。最近江苏省财政出资50亿元,成立担保公司,以提供再担保的方式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这种做法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在长三角一些地方的一些企业因融资无门,会转向民间借贷,求助地下钱庄。这些民间机构也是社会融资力量的一部分,如果能借金融危机将其合法化,将会释放非常大的融资潜力。

(四)大力促进金融一体化,发挥产业链的优势

地方政府应该积极促进中小型与大型企业集团的合作,通过为大型企业集团提供配套服务,成为产业供应链的一环来建立以商务为纽带的密切合作关系。中小型外贸企业依托大企业的实力和信用,银行在给予上游大企业高授信度的同时,下游产业链的中小型外贸企业也会受到关注,得到相对较高的贷款额,发挥产业链的优势。同时,稳步发展中小企业的集合债券,短期融资券,以促进长三角洲的金融一体化。

综上所述,在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中,政府、金融机构与企业需要三方连锁反应。由国家政策推动金融与非金融机构融资业务的运作,金融机构为中小型外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企业融资后再推动外贸增长,经济复苏。●

【参考文献】

[1] 蒋菡.一季度信贷井喷并未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N].工人日报,2009-4-29.

[2] 井水明.中小出口企业融资难在何处[N].证券时报,2009-4-23.

[3] 李斌.三大对策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EB/OL].人民网-时政频道,2009-4-23.

[4] 屈凌燕.浙江中小企业受益股权质押[N].中华工商时报,2009-4-29.

作者:周 萍 袁 慧

中小外贸企业融资论文 篇3:

浅析新疆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当前我国大力提倡 “一带一路”经济宏伟蓝图的推行,鼓励企业“走出去”,对外贸企业的发展给予了政策上的优惠和扶持。但中小外贸企业发展中融资困难仍是瓶颈问题,影响整体经济发展。本文选择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省区——新疆,研究新疆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找出其融资困境成因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中小外贸企业界定及相关理论概述

1.中小外贸企业的法律界定。国家相关部门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对中小外贸企业进行了界定:职工人数在500人以下,或销售额在15000万元以下,有从事对外贸易(进出口)的企业,在国家规定的注册企业的相关领域内,这些企业对合法产品有进出口经营权。

2.优序融资理论。优序融资理论以不对称信息理论为基础,还考虑了交易成本的存在,认为权益融资会传递企业的负面信息,外部融资要支付更多的成本,所以企业融资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融资先后顺序:内部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

中小企业主要依靠自有资金来完成初始资本的积累,也就是利用内部融资。但大多时候,单靠企业内部资金的积累难以满足追加投资和扩大规模的全部资金需求,这就需要外部融资来解决。而外部融资中,尽管股权融资的风险小于债务融资,但其融资成本高于债务融资,且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容易分散企业控制权,所以一般情况下企业外部融资会优先选择债务融资,再是股权融资。

二、新疆中小外贸企业融资现状

1.短期流动资金需求量大。新疆中小外贸企业所需要融通的资金主要是短期流动资金。中小外贸企业在生产上所需流动资金少,但在采购、运输和销售环节需要占用企业更多的流动资金。而企业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还需要储备原材料、外贸商品等,还要保证其一定的库存量,这些都增加了中小外贸企业短期流动资金的需求量。短期流动资金的大量缺乏,从侧面可以看出中小外贸企业的经营效益并不好,银行在为其办理贷款业务时态度也会更加谨慎。

2.融资风险大。首先融资渠道是中小外贸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银行贷款仍是中小外贸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银行贷款利率较高并且在企业无力偿还贷款时,银行就会停止后续贷款,这样很可能使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受到影响,甚至陷入困境,最终导致破产。其次是通过商业信用融资。相对其他融资渠道,商业信用比较容易取得,筹资成本也较低,但是商业信用要求企业的诚信度高,一旦交易一方不能履行承诺就会给另一方造成损失。对于中小外贸企业来说,流动资金本就匮乏,可能一次失信就会让企业瘫痪。而失信的企业也很难再从其他企业获得商业信用融资。再其次同业拆借也是中小外贸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这种融资方式期限比较短,适合满足企业临时性资金的需要。由于拆入资金具有一定时间限制,必须按时偿还。而如果企业经营不善导致无法还款,那么企业信用将会受损,就会影响以后的同业拆借融资。

3.自身融资条件限制。新疆的中小外贸企业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的方式进行融资,然而实际现实中,中小外贸企业存在财务状况或经营状况无法满足贷款条件、抵押无法落实,缺乏有效担保、企业信用等级达不到银行贷款需求等原因导致企业无法从银行取得预期的款项。银行为了降低贷款风险,向中小外贸企业贷款时会以书面形式约定,将企业的部分资产作为债权担保。

三、新疆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问题的成因分析

1.内部成因分析。①自有资金短缺,缺乏合适的可抵押资产。新疆大多数中小外贸企业规模不大,注册资金和自有资金的积累都比较少,可作为贷款抵押的资产一般为房产、机器设备、货物。而用机器设备和经营的货物作为抵押物,抵押率低不说,其手续也很繁杂,费用也相对较高,不利于中小外贸企业获得融资。②企业竞争力弱,资金周转慢,应收账款占比高。随着中小企业进入壁垒的降低、国际化程度的加深、更多的中小企业拥有了进出口权,新疆外贸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随之加剧,获利空间也随之变小。尽管许多中小外贸企业在中亚国家建立了长期贸易关系,但這种关系随着市场的变化和同行业的竞争也是摇摇欲坠。加之外贸企业自身性质导致产品销售周期长,资金周转慢和应收账款占比高,因此流动资产更加匮乏,所需融资量也相应增加。③企业信用水平低,风险抵御能力弱。新疆中小外贸企业的信用等级普遍不高,一方面是因为自身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不高,另一方面是因为现行的一些信用评价标准对其评级有影响。此外,新疆中小外贸企业往往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办法和专业的外贸人才对贸易双方、贸易环境等做细致的分析,导致对进出口风险的管理意识不足,在面临国际市场动荡时,企业容易受到汇率波动、市场需求变化等造成的风险。

2.外部成因分析。①金融机构方面。金融机构对于中小外贸企业的贷款,数额都是相对较小的,而金融机构在审核每笔贷款业务时,都进行了详尽的调查、监管,每笔贷款业务发生的交易费用都是相差不多。因为中小外贸企业贷款数额小,所以其单位交易成本大。外贸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收款的风险更大,这也可能导致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偿还金融机构贷款,所以金融机构更倾向于其他行业的贷款业务,在对中小外贸企业进行融资业务时,考查更为全面,审查更为严格,办理的过程更加繁琐,同时要求的信用等级也更高。②担保机构方面。新疆担保机构资金规模大多比较小,且在实力、信誉上都存在很多问题,另外担保机构担保品种单一、担保人才缺乏。地方政府针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资金多为一次投入,没有后续资金投入,这就导致了信用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担保的贷款额度有限。其中中小外贸企业可用于信贷抵押和担保的资产不多,担保机构往往会因为中小外贸企业的融资风险而不愿意对其进行信贷担保。③国家政策方面。我国现行的对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问题的法律法规相对来说是比较缺乏的,虽然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对中小企业包括中小外贸企业有了一定保障,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细化。其中支持中小外贸企业的法律还存在缺陷,而在一定程度上对能解决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问题的民间融资也有很多限制。

四、解决新疆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

1.改善企业自身条件。①建立现代化财务管理制度,强化自我积累机制。新疆中小外贸企业要加强财务管理,使之更加规范、合理、透明。财务管理好才能给企业带来稳定的现金流,从而提高企业盈利水平,那么企业的内部融资能力就得到了增强。同时中小外贸企业的自我积累机制也要加强,这样才能降低外部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②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管理层管理能力。要加强企业在人才方面的投入,不仅要加强员工的素质培训,提高员工专业能力、业务能力等,还要引进高端外贸人才,以便于在国际市场变化时能正确评估市场风险,并做出合理的反映。企业的管理层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管理知识。提高自身管理水平,避免由于管理不善造成企业经营效益不好而影响融资。③树立商业信誉,提高国际竞争力。目前新疆的中小外贸企业品牌信誉度小,想要在同行业中具有竞争力、降低国际市场风险,企业就必須打造品牌意识,提高自身信用和商誉,才能成为值得信赖,值得合作的企业。

2.完善信用评价、信用担保体系。由于信息不对称、信息失真、中小外贸企业信用水平低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新疆中小外贸企业进行融资,所以健全信用评价体系迫在眉睫。要完善企业信用数据共享和企业的诚信档案,对企业发展状况和信用情况进行确实的评价,这样贷款机构可以借助计算机搜索到企业真实的信用情况,对是否符合贷款信用水平做出评价,以此促进中小外贸企业融资。新疆应该加大对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投入,健全信用担保体系。例如扩宽担保资金类型、建立完善的资金补偿机制、加大对信用担保机构的监管,避免一些不合规的担保机构给企业担保业务造成影响等。

3.创新融资渠道。目前新疆中小外贸企业的融资渠道还存在一定风险和问题,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我们还可以从其他融资渠道获得资金支持。例如新疆具有高成长性、高创新性的中小外贸企业可以尝试利用创业板募集资金。除此之外,还可以学习一些国际上先进的融资手段,包括国际保理、出口票据融资等。

4.调整产业结构。新疆是“一带一路”经济带的核心省区,但是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且产业体系至今仍然不完善,我们完全可以借此机会,对新疆外贸行业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首先在充分考虑市场因素的前提下,加快出口商品的转型,使之不再是劳动密集型的基础消费品占主导。在转型的过程中,应当结合新疆特色,出口其进行深加工、精加工后的产品,以此达到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目的。其次,可以进口新疆及周边国家较为稀少且拥有一定市场的原材料或者商品,一方面满足国内需要,另一方面可以开辟周边国家的新市场。

5.完善融资相关法律制度。政府首先应该在法律法规上对中小外贸企业融资进行完善,降低其融资的法律风险。其次应结合地区发展现状制定出新的详细的规则和制度,鼓励地方性融资机构的发展,以便新疆中小外贸企业能获得较好服务。还要加大对新疆中小外贸企业的扶持力度和税收优惠。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作者:陈海涛

上一篇:外国金融霸权研究论文下一篇:油田企业能源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