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余艺术教育论文

2022-04-15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能力的教育,是全面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西安交大附中建校以来不断加强对美育重要性的认识,把美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育、智育紧密结合,努力打造以美育人的办学特色。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课余艺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课余艺术教育论文 篇1:

孕育美的心灵 塑造美的人格

【摘要】美育在学校教学中必不可少,美育对于学生的发展也至关重要。但现在整个社会、学校、家长从思想上普遍只重视学校或国家规定的考试科目,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学习,无论家长还是学生大多数只认为学习成绩好才是重要的,其他的都是次要的。尤其在我们西部边远农村,这种观念更为严重。因此我们教师就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美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想尽办法把美育工作渗透到学生发展的全过程。积极开展课余艺术教育活动,重视美育课程的校本开发,开展美育教育的课题研究,健全美育工作的评价体系。下面就是我就学校美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小学  美育  现状分析  举措

一、当前美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部分学校、家长从思想上普遍只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一些与升学考试有关的学科学习,尤其在我们西部边远农村,这种观念更为严重。据相关调查显示,99%的学龄前儿童都喜欢绘画,随着年级的升高,百分比愈来愈低。单一的学习模式,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认为画画是玩,学习成绩才是重要的。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只要求孩子文化成绩好,忽略了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教育主管部门不重视美育教育,主要表现为:给美育方面的经费投入太少,使学校美育办学条件差;硬件设施不齐备,缺少相应的功能室和配套设施;课程开设和师资配备不完善;课程开设单一、机械、师资专业化水平低,大多是非专业兼职;评价体系不科学。起不到督促、激励的作用;对美育工作缺少专项的课题研究,没有科学有效的指导。

二、开展美育的措施探究

(一)明确美育教学目标,制定可行的计划。

因为美育工作涉及的范围广,覆盖面大,持续性强。所以我们要对工作安排做全面统筹,从基础设施、师资力量、课程开设、年度目标等方面制定,计划要有内容、有步骤、有措施。力求工作安排细致、有效。

(二)加强宣传,得到家长的支持。

为了把美育工作做好,必须得到社会、家长的大力支持,向家长介绍学校的美育教育项目及学校的开展情况,积极宣传美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作用,对家长提出在家庭里要着力培养孩子学习艺术的兴趣,给家长在如何培养孩子的美育兴趣方面予以指导,鼓励家长支持孩子参加各类艺术学习活动。

(三)把美育工作与各学科教学完美结合。

为了确实能提高学生的美育水平,利用美育工作多面性的特点。应把美育工作融合到学校各项各科的教学工作中去。如:在语文课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听录音、看投影、录像等多位一体的教学,领悟美的思想、崇尚美的人格、体会美的语言、感受美的意境。在数学课上,让学生通过图形、数字、逻辑关系等,感受图形的构造美,数字的独立魅力美,逻辑思维的美。还有很多科目中都有美育的内容,如音乐的声韵美,体育的运动美,美术的图案美……。

(四)积极开展美育教育活动,让学生参加美育实践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比赛,给学生提供展现美的舞台。例如:组织学生开展“经典美文朗诵比赛,让孩子理解美,展现美,组织学生美术、书法作品展览,让其学会欣赏美,利用学校可以利用的资源,如学校广播、黑板报、橱窗等形式宣传美育知识。学校积极组建美育课堂,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艺术社团兴趣小组。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校园、自己的生活中,发现艺术、创造艺术、培养艺术天赋。创设班级美育特色,在全面开展日常美育教育的同时,以班级为单位,依据教师特长,结合本班实际,制定班级美育特色,如:乐读班、乐写班、乐艺班等,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美育方面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五)借力少先大队日常活动,促进美育工作的持续性发展。

学校少先大队部每学期在制定计划时,要把美育教育内容安排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例如国旗下讲话,一日常规、周中心月中心计划中,对讲卫生、爱环境、讲文明、懂礼貌、喜劳动等美的品德,美的行为进行培养。同时学校可以固定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学校活动周,以便开展日常教育活动。并通过传统节日、六一活动、队会、研学旅行等强化教育效果。

(六)重视美育课程的校本开发,开展美育教育的课题研究。

学校要依据本地域和本校实际,开发适合本校的美育课程体系,例如本地的剪纸、刺绣等课程。更重要的是要对美育做专项研究,让工作落实有措施,有实效。

(七)健全美育工作的评价体系。

让美育工作落到实处,必须有科学的评价激励制度,激发师生活力,让美育工作不再是形式的、单一的,而是有效地彰显在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上,培养出真正的美德好少年。

三、美育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果

(一)重视艺术教育,注重美术课堂教学,艺术教育重普及,学有特长。

作为美育的主阵地学校一定要重视美育工作,首先加强这方面的领导,完善美育组织机构和机能,而且制定了可行的办法和方案,教师都能够深入美育课堂提高了美育工作的实效性,课外活动制度化,加强音、体、美教师素质提高和培养,改善艺术教育的办学条件。我校在经费极度短缺的情况下,购置音美教學设备,并配置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积极营造了一个很好的、浓郁的美育教育氛围。为了使学生在实际中感受美、体验美,学校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每种形式,每个空间,营造出美好的校园美育氛围,使学生在校园这个美育殿堂中快乐地感受美、享用美、创造美。

(二)选派最佳专职人员担任艺术课教学,开全课程,保证质量。

(三)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组织开展美育第二课堂,发挥教师的一技之长,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美育素养。

(四)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如“庆六一经典诵读比赛”、“研学旅行”等,丰富了学生的文艺生活,锻炼了学生的文艺才能。

在美育教学中,作为担负着美育重任的美术教学在美育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美术教育必须面向所有学生,以美育教育为主线,在学生的心灵中播撒美的种子,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其鉴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美育德,以德育人,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学生。

作者:赵蕾

课余艺术教育论文 篇2:

重视美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能力的教育,是全面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西安交大附中建校以来不断加强对美育重要性的认识,把美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育、智育紧密结合,努力打造以美育人的办学特色。学校把美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积极调整美育手段,整合美育资源,让美育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力求在美育实践中营造适合每一位学生的教育环境。

精心设置美育课程

针对美育课程设置不均衡,不适应美育特殊性需求的现状,西安交大附中更加注重美育的通识性、普及性教育和特殊人才的培养。实行自低年级到高年级的一体化教学管理;以开放的思维整合各类资源,结合本校优势办活美育;借助改革契机加大投入,完善设施,积极创造条件,改善美育环境。

科学定位美育课程目标,开设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实施美育实践活动的课程化管理,是加强新时代美育工作的重要手段。西安交大附中严格落实学校美育课程开设的刚性要求,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开展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领域的相关课程教学。以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课余艺术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艺术实践,提高实践能力。

深化学校美育教学改革,让美育与各科教学有机结合,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是推进美育发展的需要。美育的深入研究需要人文学科丰富内涵,需要心理学印证育人效果,需要自然科学帮助理解美的含义。让美育的研究和实施融入各个学科中,形成多元协同育人课程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发。

西安交大附中在美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将美术设计课程与信息劳技课程结合,实现学科间的交互;让学生手绘制作数学学科节徽标,体现数学与美学的融合;主办“艺术与科学的交汇”首场中学版音乐会,以“音乐家演奏+科学家讲解”的独特形式展现艺术与科学的奥秘。这些跨学科美育尝试,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美,创造美,提升审美品位,在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中感受到学科间的普遍联系与实用价值。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发现美、认识美的能力是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是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鉴赏艺术作品认识、了解和参与社会活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发现生活中的美。在艺术的课堂中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建立认知,其中,对比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例如,通过同一时期中国文人画与西方绘画的比较,理解中西方的审美差异。

宋朝是中国文人画发展的高峰期,也是中华文化、艺术相对成熟的时期,诞生了很多文人画家。文人多寄情山水,强调用艺术形象表达主观感受,表现诗歌意趣,亲近自然,回归自然,追求画外之意,达到精神境界的升华。在中国文人追求个人情感表达和崇尚自然之时,西方正处在中世纪,生活以宗教为中心,艺术也以宗教题材为主,突出庄严与神性。通过同一时期艺术作品的对比,学生更容易在学习作品的同时理解艺术创作背景,客观地认识文化现象,建立科学的审美观,树立健康的个人审美和积极向上的人生志趣。

学校可借鉴美育中的形象思维特质,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以形象思维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直接体验、感受和想象,使学生作为鉴赏者把自己的想象力、联想力和感情植入到作品中,借助他人作品进行再创造。引导学生进行直接体验是一种可行的教学方法,以学校戏剧课程为例,就是要剖析戏曲元素,将戏曲体验融入美育课程。

戏曲綜合了对白、音乐、唱、舞、武术、杂技等多种表演方式,又说又唱,有文有武,有夸张的妆容、艺术脸谱、服装和道具等,为学校综合大课提供了丰富、优质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听戏模仿戏曲中的唱、念、做、打,体验用肢体表演塑造人物的感觉;完成传统人物脸谱和服装道具的当代化设计,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按照自己的理解编排简单的戏曲作品,完成多种艺术技能的有机结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戏曲知识和必要的专业技巧,还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实践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得到提升。

通过美育延伸课程,比如“文学作品中的文字如何视觉化表现”“日常生活中的设计”“影视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的特点”等,让学生感受到美育无所不在。教师要以课题的形式,给学生布置探究式学习任务,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寻找兴趣点深入实践,将美育融入生活,在实践中磨炼思维方式。让美育从兴趣出发,才能更好地利用学校的教学环境和资源,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具有良好审美情趣的高素质人才。

统筹整合社会资源

美育的发展需要更多专业人士共同参与,需要学校整合社会资源,支持学生的艺术学习。西安交大附中聘请校外各类专家,从美育认知高度和专业技能原理角度研讨高中阶段美育的大方向,做关于美育发展未来、艺术理念梳理和艺术专业方向等方面的主题报告,为学生开阔眼界,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目标和信心。

学校为有特殊才艺的学生搭建多样学习平台,带领学生到博物馆、美术馆参观学习;大力支持并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比赛,展示自己的实力;利用暑期到社会艺术机构和同龄人进行“PK”,在竞争中学习;组织、策划个人作品展……通过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学校通过有计划、有目标的培养,帮助学生提升专业能力,明确未来的专业方向,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夯实基础。

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西安交大附中在美育教学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获得了“陕西省艺术特色学校”“陕西省艺术示范学校”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校艺术团在省、市、区各类艺术比赛活动中表现突出。未来,西安交大附中将回应新时代国家与社会对美育的新要求,树立更高标准,办好学校美育。

责任编辑:李英菁

作者:孔蔚

课余艺术教育论文 篇3: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对中国传统古琴艺术保护的贡献

中国艺术研究院是中国文化部所属的专业艺术科学研究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下称“音乐研究所”)为该院下属单位,是唯一的一个国家设立的、有关音乐艺术的专门研究机构。50年来,该所已发展成为一个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有关中国音乐的资料中心和科研中心。

自上世纪50年代起,音乐研究所的创始人杨荫浏等前辈,以其卓越的学术远见确定了该所的工作方针,即全面收集、整理历史上遗留至今的有关中国古代音乐的文物、典籍、乐书、乐谱、乐器;广泛采录仍然存活于各地、各民族的歌唱、演奏音响及相关的民俗礼仪活动资料;以资料为基础,以研究为主导,进行人才的培养和学术成果的积累。其中,在中国传统古琴艺术的抢救、保护和传承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古琴,又称七弦琴。琴是它历代相沿的原称。在现代乐器学上,琴可归于Zither类。由于琴的历史非常悠久,在中国古代有着极为广泛的影响,所以“琴”一名屡被借用,如胡琴、扬(洋)琴、钢琴、提琴、管风琴、风琴、口琴、电子琴等等。以至近两百年来,说到琴时,反需要用“七弦琴”等称呼来特别说明它是指中国传统乐器中的“七弦之琴”。今天运用最广的“古琴”这一名称的出现,至今不过几十年。从“琴”到“七弦琴”到“古琴”的名称变化,折射出琴在中国音乐史上曾经拥有的显著影响和它近代以来的衰微历程。

琴乐是中国历史上渊源最为久远而又持续不断的一种器乐艺术形式,其可考证的历史有3000年之久。先秦的礼乐制度中,它属于“士”阶级的乐器, “士”后来转化为文人士大夫,这一社会群体始终与琴密切相关。琴乐存在于宫廷、书斋、庭院以及各种“民间雅集”场合,也播及道观、寺院和市井等。琴乐植根于社会现实生活,始终代表了中国文人怡情养性、寄情抒怀的生活追求,体现了完善自我人格修养的理想追求,蕴含着人际往来、“君子之道”等中国人文精神。中国的古琴艺术对周边民族和国家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日本奈良东大寺正仓院珍藏的一批唐传乐器中,就有一件“金银平文琴”,日本学者推定是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的制品。清初中国艺僧蒋兴俦(别号东皋禅师)东渡日本传授琴艺,有《东皋琴谱》传世。在他的影响下,大约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的40余年里,日本琴人曾发展至数百人之多。明清时期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向西方介绍中国音乐文化时,也介绍过古琴。20世纪初,荷兰著名的汉学家高罗佩(原名Robert Hans van Gulik,1910—1967),曾大力宣传东皋禅师业绩,写有《中国雅琴及其东传日本》等文,1940年又出版了《琴道》(The Lore of Chinese Lute)一书,在欧洲广有影响。

虽然古琴艺术历史悠久、文献丰富,并有近千张唐宋元明清等历代古琴实物传世,但是其琴曲的传承有着“口传心授”的特殊性。琴谱在音高、节奏上没有明确的定量关系,记写的仅为指法、音位,而没有节奏。不同的弦法或不同的解读,将导致不同的旋律音调。所以琴谱的传承历来是建立在“口传心授”基础上,一旦离开具体琴人、流派的“口传”,就将出现传曲的变形或遗失。近代以来社会剧变,古琴艺术主要依托的文人士大夫群体消失,琴乐面临了消亡的危机。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音乐研究所作为中国民族音乐研究的专门机构,在普查琴人、琴谱、琴社、琴曲、琴的遗存与分布,编纂琴学文献,组织国际国内的琴学研讨会、古琴打谱会、古琴名琴名曲鉴赏会等活动方面,对古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工作至今仍在陆续进行。

音乐研究所所做的主要工作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1954年4月,在音乐研究所的倡导和主持下,正式成立了以北京地区大多数琴家为成员的“北京古琴研究会”,并长期主持这一中国极为重要的琴会组织的工作。北京古琴研究会在全面推进古琴的演艺传承、进行资料的收集和琴学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2) 20世纪50年代初,音乐研究所为全面抢救古琴艺术,开始向全国各地征集存世古琴珍品。迄今为止,在音乐研究所收集的2100余件乐器中,就有古琴85张。其中唐、宋、元、明四代的珍品,达50余张。唐代的“枯木龙吟”琴是其中历史最早的琴,已经历了上千年的人间沧桑,堪称古琴珍品中的珍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85张历代古琴,构成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一个奇观,也是目前收藏古琴最为集中的单位。

(3)中国的古琴艺术,是典型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为了抢救这一岌岌可危的古代文人艺术,音乐研究所于1956年派专人采访了当时所有健在的老琴家,先后参与者达百余人,采录了80余小时古琴音乐。这是中国抢救和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一项重大举措。这百余老琴家包括了当时各个重要门派和这门艺术所流布的主要地域,代表了当时中国传统古琴艺术的主流;这些凝聚到录音带上的古琴音乐,可以说是当时还存活于世间的中国古琴艺术的主要精华。今天,当年参与音乐研究所及广播电台合作录音的琴家,已经全部谢世,这80余小时的古琴音乐已有着不可再生的特质,使其更如文物般的珍贵。它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的伟大民族的一笔优秀的文化遗产。

(4)1963年、1983年、1985年和2000年,音乐研究所先后在国内组织了四次全国性“古琴打谱会”,整理了琴曲数十首。许多与会的著名琴家、古琴界的后起之秀,以及热心于古琴艺术的大量爱好者,当场表演了自己打谱的作品,发表了重要的理论心得和见解,涌现了大量优秀的古琴作品,从而把这些埋藏在陈年古谱中数百上千年的琴曲,转化为可以演奏、可以欣赏的鲜活的动人音乐。这些琴曲中的许多曲目,如《幽兰》《流水》《离骚》《洞庭秋思》《漪兰》《潇湘水云》《广陵散》《山中思友人》《汉宫秋》《良宵引》《凤求凰》等著名的古琴曲目,已经成为今天音乐艺术活动中人们喜闻乐见的节目。这对古琴艺术的复兴和普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5)1954年至1960年,音乐研究所在抢救整理古代琴谱方面,采取了一项重要措施,即全面梳理了历代琴谱150余种,编辑成一部前所未有的巨型古琴谱集《琴曲集成》,受到了世人的瞩目。《琴曲集成》自1961年出版首册,至今出版了17册。这对古琴艺术的保护、传承,弘扬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音乐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古琴的琴谱中,还保存了大量的珍贵文史资料。所以大型图书《琴曲集成》的编辑出版,其学术意义不局限于音乐艺术,它理所当然地受到了社会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6)为了进一步使中国古琴艺术得到发扬,音乐研究所在1990年、1994年和1995年,先后在北京、成都等地举行了国际性的古琴鉴赏、演奏研讨会。这一举措,对于发扬古琴的艺术传统,传播古琴的审美理念及美学思想,促进各地琴派的交流、传承和发展,提高古琴的演奏技术和艺术水准等方面,均产生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文革”以后,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春江水畅,百废俱兴。古琴艺术也从“封建残余”的重重阴影中,迎来了重生的大好机遇。许多地方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纷纷恢复了琴社、琴会活动;一些没有琴社、琴会的地区,新的组织不断涌现。他们在琴会组织、琴艺表演和学术理论研究等方面的活动,得到了音乐研究所的帮助和支持,传统的技艺得以相互学习和发扬。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保护问题,目前已经受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政府的注意,也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视;并且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已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着手实施的项目。音乐研究所作为中国专门的音乐艺术科学研究机构,在将中国古老的古琴艺术申报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使它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重视,从而为它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扬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和环境的工作中,承担了义不容辞的责任,做了大量具体细致的工作,并获得了圆满的结果。2003年11月,古老的中国古琴艺术,终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的文化面貌也日新月异。音乐研究所保护和弘扬中国古琴艺术的工作,将会不断面临新的课题。在今后一个相当的历史时期内,音乐研究所应特别关注的工作重点,可在如下诸方面:

(1)协助有关部门建立有效的古琴艺术保护机制

音乐研究所拥有中国音乐史、民族音乐及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乐器学、音乐声学、古琴的专家和学者以及相关档案研究人员数十人。在承担古琴资源普查、古琴人才保护及培养、古琴文化研究和展演活动等的主要组织、协调工作方面,在参与行动计划的研究、制定和实施方面,在领导和组织全国性的琴会社团等方面,音乐研究所均有着十分有利的条件。在政府主管部门——中国文化部和国家艺术科研专业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直接指导下,音乐研究所有责任协助国家主管部门研究、制定和实施相关的保护措施、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音乐研究所应积极倡导,争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制定相应的法规,把古琴艺术列为国家重点保护艺术。对于古琴艺术团体及古琴艺术家的艺术活动,争取获得专款给予政策性的支持;争取从政府的教育经费和科学研究经费中划拨出一定的比例,用于古琴艺术从业人员的教育培养,用于对古琴曲目的发掘考证和研究,甚至用于对著名琴家的生活、医疗等方面的保障措施。同时可向有关部门建议,制定有利于向社会募集经费,建立古琴艺术基金,用于古琴艺术的保护与振兴的政策法规等。1982年11月29日,中国政府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作为重要文物的传世古琴,是古琴艺术的有关部分,其已经包括在这一法律范围之内。音乐研究所应在宣传、执行这些政策法规的工作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对不利于古琴艺术的发展和弘扬的社会现象,如针对目前因牟利而损害艺术传统的现象、倒卖古琴文物的现象等,应该引导舆论加以制止和抨击。这些均是与建立有效的古琴艺术保护机制直接相关的具体工作。

(2)积极扶持古琴社团的组织与人才的培养

音乐研究所近年的调查资料表明,曾于50年代参与音乐研究所及广播电台合作录音的琴家,已经全部谢世。今70岁以上的长者不出10人,60岁以上的古琴承传人仅有34人,50岁以上者不过40余人,古琴艺术面临后继无人的危机。古琴艺术的博大精深,要求琴人具有文史与艺术的多重修养,故古琴的修习与传承需要较长的周期。因此,建立稳定的古琴社团和师资队伍,并开展相应的研习活动、培养古琴艺术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文化的繁荣。出现了部分年轻学人陆续进入古琴界现象,他们成为中国琴界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中国各地也出现了旧有琴会、琴社的复兴,新的琴艺组织时有出现的现象。目前重要的琴艺组织,主要有中国琴会、北京古琴研究会、金陵琴社、虞山琴社、今虞琴社、广东古琴研究会、梦溪琴社、香港德愔琴社等20余个民间古琴社团。其组织者均为知名古琴艺术家,参加者为各地琴家和琴乐爱好者。音乐研究所应一如既往有目的地扶持各地琴社,参与和支持各种形式的古琴艺术活动,并应继续提倡开展古琴资源普查、古琴人才培养,组织和参与古琴打谱及展演等活动,如在综合大学开设古琴选修课,聘请古琴艺术家担任教师;在一些普通中、小学校的课余艺术教育中,举办古琴培训班或青少年业余古琴学校,从小培养古琴艺术爱好者。这些均是古琴艺术极为重要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措施,是直接关系到古琴艺术后继有人的百年大计。又如积极提倡加强音乐院校古琴专业建设,努力扩大招生,并在音乐学系开设古琴必修课,设立古琴专业硕士学位。这对于培养专家队伍,进一步提高古琴的艺术品位和技艺技巧,具有重要的意义。音乐研究所应加强有关的理论的研究和宣传,建议在相关部门进行试验,取得经验,以在音乐艺术院校得到实施和推广。

(3)加大整理琴曲、出版传统琴谱的力度

在现存3000余首传统古琴曲目中,今天能演奏者不及百首。故以琴家打谱手段整理典籍,是古琴演奏艺术能否发扬光大的重要保证。此项工作如缺乏组织,缺乏相应的科学方法,就无法有效地进行。音乐研究所应该继续在这方面起到主导作用,进一步发掘传统琴谱,整理出版,以免失传。音乐研究所所编的《琴曲集成》(共24册)已经由中华书局出版17分册,在国内外学术界、文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鉴于已出各册多已脱销,海内外琴家需求迫切,可考虑重印或再版发行。更应抓好尚未出版的《琴曲集成》其余各册。音乐研究所在50年代开始编撰的《历代琴人传》,仅内部油印出版,为世人所珍视,可以组织专人修订后正式出版。50年代古琴家查阜西先生主持编辑的《存见古琴谱字辑览》,也仅内部油印出版。此书汇集各代琴曲指法,可以深入研究古琴弹奏技法的时代特点与变迁,对考订古琴曲的年代、通过打谱恢复古曲原貌,均有重要意义。

(4)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和科技手段,做好古琴艺术的宣传和普及工作

现代传媒和科技手段的迅猛发展,为古琴艺术的宣传和普及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不仅可以利用音像、影视进行古琴艺术的知识普及,还可利用网络“远程”等方式实施现代化的教学。如作为抢救和保护古琴艺术的一项重大举措,可筹备拍摄一套全面、系统、高质量地反映中国古琴3000年的艺术成就的影视艺术片,可分为《琴史》《琴曲》《琴人》《琴工》《琴品》《琴谱》《琴论》《琴心》《琴文化》等篇章。借用现代影视艺术手段,将对古琴艺术的普及和发扬更为有效。音乐研究所可以考虑组织专家撰稿,筹措资金,一旦条件成熟,尽早实施。

(5)关注对既有古琴音像资料的保存

音乐研究所、全国各电台、电视台、音像及唱片公司,在以往的工作中摄录和保存下来的古琴音像资料,具有不可再生的特质,必须加强保护,避免毁损。古琴演奏的音响资料与琴本身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但目前保护环境、条件均差,载体和设备落后,急需经费与设备,对早期录音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及妥善保存;有条件的应整理出版,加以有效利用。音乐研究所应对这方面多加关注,呼吁和争取有关单位和部门的支持。除了督促政府相关部门采取必要措施,还可吸收社会和国际力量的帮助。这方面,音乐研究所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果。

(6)古琴文物的保存与修复

见存并仍可使用的古琴,有相当数量。其中年代最早者可至隋唐,无疑为国家珍贵文物。目前这些珍品部分保存于中央或省级博物馆及研究机构内,部分则散存于私家。历代琴家对琴之斫制及修复,已经形成一套具有人文及审美价值的工艺传统,不断地维修与经常演奏,正是永葆其艺术生命之所在。博物馆保存的藏品,即使收藏条件尚好(如北京和台北两地故宫),也难免其自然衰朽。音乐研究所应就琴文物的保存与修复,建立相关的科研课题,此也为当务之急。通过与北京文物研究所等专业的文物保护部门、国内重要的古琴制作家沟通合作,制定最好的保护措施。另外,随着国家开放、文化交流以及商业活动的日益频繁,古琴的贩卖、外流现象日趋严重,应积极研究对策,协助政府主管部门注意古琴文物走私的动向,提高打击力度;同时要加强舆论宣传,提高国民对文物的认识,以使古琴文物得到有效保护。

(7)重视古琴资源普查

上世纪50年代,音乐研究所曾对中国20个城市中的传世古琴、琴人、琴曲、琴谱、琴社进行了普遍调查,为20世纪后半叶古琴文化及琴学活动的复兴起到了重要作用。音乐研究所将继续对传世古琴、琴人、琴曲、琴谱、琴社以及古琴制作工艺进行全面普查。调查方式应包括文字记录、录音、摄影及录像等。通过普查,梳理出中国古琴的资源分布、历史沿革及其在20世纪所经历的文化变迁脉络等,同时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对各地琴乐活动的现状加以研究,为进一步的保护与振兴古琴艺术打下基础,也为有关部门确定古琴艺术为国家重点保护艺术,确定各地古琴艺术的传承人并给这些古琴艺术团体及传承人以必要的资助,制定相关保护政策时提供坚实的第一手资料。

(8)积极组织各项有关古琴艺术的社会活动

广泛开展有关古琴艺术的各种社会活动,是保护这种古老艺术品种的有效手段。如申报有关琴学的研究课题,召开学术讨论会、斫琴工艺研讨会,举办各种形式的打谱会、演奏会。定期举办中国古琴琴社、琴会联谊会。结合倡议筹建中国音乐博物馆,举办中国古琴文化展和古琴巡演等。

传统是一条河流,古琴艺术是这条河流中一朵小小的、但却是十分晶莹的浪花。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根。中国古琴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古琴以其丰厚文献积聚、深邃的思想蕴含、高雅的艺术品位和瑰丽的音乐魅力,完全无愧于“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名号。它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值得我们去保护、去继承和光大。在这项重要的工作中,音乐研究所将竭尽绵薄之力,继续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原为作者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在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12月召开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抢救和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所作的发言。作者时任该所的常务副所长。此次发表有部分改动。)

(责任编辑张宁)

作者:王子初

上一篇:发电企业财务论文下一篇:铁路校园文化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