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的问题研究论文

2022-04-15

【摘要】作为社会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弱势群体的问题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要求社会成员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保障的关注弱势群体的法律体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庭暴力的问题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庭暴力的问题研究论文 篇1:

中国当代家庭暴力中显现的女子教育问题研究

[摘 要] 家庭暴力中受害者多数是女性,这个问题值得反思。本文将从女子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三个方面提出家庭暴力中显现的女子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历史根源;并试图从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方面寻求家庭暴力中显现的女子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家庭暴力;女子教育问题;问题归因与解决

中国的女子教育发展之路可谓百转千回,历尽艰难,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笔者发现了近年来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家庭暴力。深入的剖析家庭暴力的成因,就不难发现这其中关乎女子教育问题的成因。本文将以家庭暴力为切入点来研究女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归因及解决的策略。

一、家庭暴力中显现的女子教育问题

家庭暴力的最大受害者往往是女性,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精神肉体受到摧残。这其中又突出显示出了我国女子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女子教育目标期待的偏差。在倡导男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的今天,女子教育的目标仍然是培养“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全能式女子,并且要有“从一而终”的贞操观。这两点还是从男性的角度出发来要求女性的,多少家庭暴力的根源就在于此。

(二)女子教育内容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女子人格认知教育的缺失;2.女子地位认知教育的缺失;3.两性生活教育的缺失;4.死亡教育的缺失。

(三)教育方法不当。经常听到“要听话”、“要省心”。这种“听话”与“省心”的教育方法抹杀了孩子“初生牛犊”的“闯劲儿”以及对新奇事物的探索,使之过早失去了主动探索的欲望。

二、家庭暴力中显现的女子教育问题归因

家庭暴力的成因多种多样,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几千年来“父权制”、“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造成的。

从远古的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后,女性的地位一落千丈,女性开始沦为男性的奴隶和附庸,受到社会的种种限制,比如“三从四德”,“从一而终”。汉代班昭所撰写的《女诫》与刘向撰写的《列女传》就是对“三从四德”“和“从一而终”的标准的具体阐述,这使得当时的女性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

辛亥革命以后,男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思想体制才逐渐形成。1912年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宣布了男女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五四运动也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礼教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渴望解放天性,向往新生活的女性走出家门,勇敢的争取自己的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妇女尽管走上了劳动岗位,在法律上拥有了与男子‘同工同酬’的待遇,在经济上也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在思想观念的深处,男人依然将妇女视为自己的附属物和私有财产,大部分的妇女也依然对此予以认同。”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思想已经使她们不认为这种教育是对自身的一种禁锢,一种毒害,一种不公平的存在,而是一种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规范和要求。

三、家庭暴力中显现的女子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他人教育。1.家庭教育策略。我们经常听到“某人真没教养”,这里的“教养”就是家庭教育中所培养的孩子的素质。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及顽强拼搏的精神。2.学校教育策略。女子教育要想得到长远的发展,学校教育就要做到:积极构建性别平等观念;将减压、生命与死亡教育融入教学,体现出对生命的关怀;鼓励学生亲身实践,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与人沟通及自我调节的能力。3.社会教育策略。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这就要求社会提供有别于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学习平台,供人们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二)自我教育。一切外在的教育都需要学习者将其内化为适应其自身的一种认知模式。在接受外在教育的同时,女性还要不断的进行自我教育。1.女性自我地位与人格认知教育。女性自我人格教育关乎到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在社会中的地位。因此,女性要从了解、接受及肯定自己开始,做自己喜欢的事,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依附他人;在家庭生活中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角色,学会换位思考,才能经营好婚姻,处理好家庭矛盾。2.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重视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形成正确的生死观,对解决婚姻生活中的家庭暴力问题至关重要。“生命教育强调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就必然无法回避生命的另一极——死亡,有生有死,人生才算完整,我们可以通过生命孕育、成长、衰落、死亡的自然历程,体悟生命的珍贵,意识生命不仅是自己的权力,同时还负载一定的责任,从而使个体产生对生命的敬畏与赞叹,唤醒生命的生机与活力。”只有当婚姻中的个体意识到生命弥足珍贵时,才会更加的珍惜自己与他人的生命。3.终身学习。中国有句谚语:“活到老,学到老”,这就是朴素的终身学习的思想。在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女性更应该用知识武装自己,用智慧点亮生活。在不断的学习与自我完善中,女性会更有勇气向暴力说“不”,更有智慧的去处理家庭矛盾。只要坚持下去,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说的那句‘弱者,你的名字叫女人’就会被现实彻底推翻。

参考文献:

[1]李慧英.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2]吴艺.生命视域下死亡教育反思[J].学理论.2010,(3).

[3]乌尼日.性别文化中的冲突与嬗变[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3,(5).

作者简介:王丹丹(1987-),女,汉族,黑龙江绥化人,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

徐春梅(1987-),女,汉族,黑龙江绥化人,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学论。

作者:王丹丹 徐春梅

家庭暴力的问题研究论文 篇2:

有关我国弱势群体的宪法保护探究

【摘要】作为社会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弱势群体的问题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要求社会成员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保障的关注弱势群体的法律体系。本文笔者从弱势群体的宪法保护的理论分析着手,分析了弱势群体宪法保护的现状,最终提出了解决弱势群体宪法保护缺陷的对应措施,进而确保宪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关键词】弱势群体;宪法保护;基本权利;法律法规;公平

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人人平等,这就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也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作为弱势群体最基本的保护伞的宪法,是最根本、最基础的法源,因此,需要利用宪法,从根本上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真正的实现中国社会的人人平等,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推动中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一、宪法保护下我国弱势群体的现状

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制定了一千多件法律法规,对弱势群体进行相应的保护,可见,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同时,我国的弱势群体法律保护体系已初具规模。

(一)对弱势群体进行保护的宪法依据

宪法确立了对人权进行保护的原则。在新修正的法律法规中,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纳入了宪法之中。可见,人权作为一种新的价值和标准,为宪法注入了新的血液。对弱势群体进行关心和帮助是社会的责任,政府必须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宪法规定了人人平等,即任何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都享有社会规定的相关权利,并且不受性别、职业、民族等因素的影响。另外,宪法还保护特定的群体。宪法虽然未对弱势群体做详细的阐述,但对老弱病残等群体做了相应的规定,可见宪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提供了最有效的法律保障。

宪法对社会保障权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建立了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公民在年老、疾病和劳动力丧失的情况下,享受一定的社会帮助。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其实就是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可见社会对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特别重视。

(二)宪法的法律依据

近年来,为了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我国一直将弱势群体的保护工作放在了重要的地位,为了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此作为依据,开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工作。例如,《残疾人保护法》就为保护残疾人提供了法律依据,从而建立了一个全方位的保护体系;《未成年人保护法》,是针对儿童的法律,目的是为儿童保护设定一个保护网,从社会、家庭和学校各个方面对儿童实行保护。类似的法律法规还有很多,这足以说明我国对弱势群体保护的高度重视。

(三)对弱势群体保进行保护的政策依据

我国对弱势群体的保护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并且法律法规更加细化,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更加全面和细致。我国的《刑法》对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犯罪行为,规定可以适当减刑;我国的《民法通则》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有专门的监护制度和法定代理制度,确保未成年人和精神病者的合法权利不受到侵害;再者,我国的《保险条例》以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公民的社会保障权利有明确的规定,确保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切实的保护。

二、我国弱势群体宪法保护的现状

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弱势群体的保护问题仍旧是我国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形势依然和严峻,像农民工的权利得不到维护、养老问题、教育问题和家庭暴力问题屡见不鲜。出现以上问题的出现,具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权利主体过于狭窄

我国的《宪法》虽然对特定的群体做了相应的规定,然而适用的范围过于狭窄,使保护工作缺乏普遍性。因为弱势群体具有动态性,定义并非一成不变的,这就导致法律的定义无法随着弱势群体的变化而变化。例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弱势群体的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宪法多规定的弱势群体的范围没有改变,使一部分新生的弱势群体无法享受到《宪法》的保护。(二)平等保护原则过于模糊

我国的《宪法》规定了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赋予每个公民以平等权,但是对于价值没有做明确的解释。这就为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留下了漏洞,法律的漏洞导致我国对弱势群体进行保护的工作陷入困境,不利于弱势群体权利保护机制的建立。

(三)宪法基本权利过于概括

在宪法中,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各项权利的核心内容,是个人法定权利的源泉。因此,宪法中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对弱势群体进行有效保护的最根本的依据和凭证。然而,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更新和发展,而《宪法》中的某些规定不严密,侧重于公民的个人权利而忽视发展权和生存权的表述,另外,对基本权利的描述也不完善,需要不断的对《宪法》进行修正。

(四)缺乏所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法律体系

宪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就有原则性和概括性,宪法的实施以相关的法律制度的制定为前提和基础,虽然我国的宪法规定了每个公民都享有平等的权利,但是相对应的法律制度欠缺,无法有效的支持宪法的实施。我国就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的法律法规虽然很多,但是更多的局限在矫正层面上,如禁止他人的歧视和不公平待遇等等。另外,宪法和地方的规章制度以及行政性法规缺乏统一和协调,出现脱节和断层的现象。同时,颁布的相关政策就有浓厚的政府政策色彩,缺乏权威性和稳定性,使立法的层次不高,这样就导致了维护弱势群体权利的法律缺乏相应的法律效益和连贯性,对弱势群体权利的保护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

(五)宪法的诉讼机制不健全

随着法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公民的权利保护和权利维护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当基本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公民可以利用相应的诉讼制度,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但是仅仅依靠普通法律,无法对权利侵犯的行为一一进行法律规定,需要从宪法中寻求司法的保护,这样,公民的权利就无法受到法律的支持,成为没有保障的权利。可见,宪法是司法救济是保护弱势群体权利的最后可以依赖的环节。但是,我国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使我国的宪法在很多方面没有真正的发挥作用,处于空置的状态,无法进行有效的司法实践。由于弱势群体的权利脆弱,法律资源匮乏,就需要借助公力对其进行帮助和救济,这样才能保证弱势群体的权利不被侵害,使其基本权利得到保障。

另外,部分弱势群体的法律意识淡薄,对权利侵害的行为不据理力争,不会用法律手段进行权利的维护,使侵害弱势群体权利的现象频发,这也是导致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保护步履维艰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完善弱势群体权利宪法保护的措施

鉴于弱势群体权利保护中的不足和缺陷,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弱势群体权利保护方面的问题。保护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最关键的是完善我国弱势群体宪法保护机制,建立一个有效的法律体系。

(一)完善宪法,建立以宪法为中心的弱势群体权利保护体系

鉴于宪法对弱势群体保护的缺陷,需要对宪法进行修正和完善,使宪法真正的成为弱势群体保护的核心法律,使弱势群体权利保护工作有法可依。对宪法的修正和完善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修改宪法中的平等权条款,增加关于权利平等实质的法律条款;对弱势群体的应采取表达式的表示来取代列举式的立法模式,扩大弱势群体的范围,将农民加入弱势群体的范围之内;完善社会和经济权利体系,在宪法中增加社会保障权和迁徙自由的法律规定,确保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全面到位;将对人权的保护作为公民基本的权利维护;完善选举法,确保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选举权得到保护和有效履行,实行专职代表制度,进而提高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层面的扩大。

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有效的维护和监督,不断完善和修订,从而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和立体化的弱势群体法律保护体系,实现宪法的具体化和明确化。一方面,要根据不同弱势群体的特点,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范围、领域和方式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使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得到有效的保护,另一方面,出台完善的《社会保障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另外还要完善相应的就业和劳动争议相配套的实施细则。

(二)完善弱势群体的宪法诉讼制度,建立司法救济制度

宪法诉讼制度是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需要加强诉讼机制的建立,使公民的各项权利具有可诉性。同时将工作细化,用于指导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工作。其次,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加强司法救助制度,降低弱势群体进行诉讼的费用,使弱势群体自我维护权利的能力增强。扩大援助的对象,增加法律援助的资金投入,推进我姑法律援助的发展,为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提供有利的保障。

(三)加强普法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要想对弱势群体的宪法保护获得更好的发展,充分的发挥宪法的保护作用,需要加强对公民的法制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懂得如何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如何对侵权行为进行法律保护,将法律观念植入公民心中。在进行法律教育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公民的权力观和诉讼观,形成一定的法律精神和意识,推动宪法维权的进步。

另外,建立弱势群体的自我保护机构也是对弱势群体进行宪法保护的有效途径,因此我国应该结合本国的实际,建立专门的权力机构,分配专职的人员,负责弱势群体的保护工作,进而弥补我国法律方面的不足,拓宽弱势群体保护的途径和方法。

总之,对弱势群体的宪法保护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一切社会力量的参与,因此,政府要动员一切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到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行业,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朱应平.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1).

[2]齐延平.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11).

[3]温辉.受教育权入宪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09).

[4]韩大元,莫纪宏.外国宪法判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3).

[5]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法学的一种前言[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07).

[6][美]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M].冯克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作者:王彬

家庭暴力的问题研究论文 篇3:

论大学生的问题行为及其心理干预

[摘要]大学生的问题行为是近些年来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对大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研究,了解大学生问题行为的表现及其产生原因,并且最终给出大学生问题行为的心理干预策略,既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实践意义。

[关键词]问题行为 心理干预

[作者简介]徐杰(1978- ),女,吉林吉林人,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人格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吉林吉林132013)

在人们以往的观念中,大学是充满欢乐的象牙塔,大学生更是天之骄子、时代的宠儿。然而近年来的一些报道却向人们展示了另外的一幅情景:几年前的大学生恶意伤熊事件,大学生因为感情问题自杀,目前我国大学生中有30%的群体存在着问题行为。面对这样的状况,人们不禁困惑了,为什么大学生的现实与人们想象中的大相径庭?面对大学生问题行为的与日俱增,它的起因是什么?人们又应做些什么呢?对此现象,高校中的主管部门及相关教师进行了调查,给出了解释及相应的心理干预。

一、大学生问题行为的表现

2005年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上明确指出,大学生的问题行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人际关系、恋爱问题、网络成瘾以及心理障碍等。

1.学习方面。现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学习动机下降,课堂问题增多的现象。经常迟到、早退,即使学生留在课堂,也依然会做一些与课业无关的事情,这主要与现代社会中的实用主义有关。大学生们普遍认为,只有部分与未来的工作以及考研有着一定联系的课程才有意义。对于公共必修课程、基础理论课程都是到期末考试前期,才突击学习一下。这样仓促的学习,无法让学生领悟到学习内容的意义与价值,即使部分学生觉得有用的课程,受到考试焦虑、考研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也很难产生较高的学习热情。

2.人际关系方面。现代大学生普遍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长辈的呵护使他们形成自我为中心的交往方式,刚踏入高校校门的时候,普遍缺乏基本人际沟通技巧。高校的生活类似于一个小的社会,如何与人交往决定着他们的生活状况。在没有建立起合理的交往方式时,他们会产生孤独感、猜疑心等一系列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又会进一步加重社交恐惧,最后促使他们陷入自我封闭的恶性循环。

3.恋爱方面。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成为当今大学校园里一种普遍现象。在大学时期产生恋爱行为是符合个体成长心理需求的,但有些大學生的恋爱态度却让人无法认同。他们或者抱着从众的心态、或者抱着消闲的心态、或者抱着体验的心态,恋爱目的不明确,恋爱行为随便化,对性知识缺乏了解,使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责任心越来越低。这不仅会对大学生的学习、交往产生消极影响,更可能影响到他们日后对婚姻和家庭的态度。

4.网络成瘾。网络的发展引起教育方式的历史性变革,对大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人们并不否认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轻松浏览电子图书馆,下载各种信息资料,通过网络相互联系,传递消息。但人们也应看到大学生在虚拟世界扩大社会交往范围的同时,在现实世界里又缩小了交往的范围。

5.社会适应方面。现代的大学生们生活自理能力低,社会适应性差。从小到大,社会、学校、家庭赋予学生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其余一切杂物均由家长包办。问题行为是暴露在大学时期,但其根源却产生于童年以及青少年时期,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才能解决。

二、大学生问题行为的形成原因

大学生的问题行为成因是多样的,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原因有:

1.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问题行为的出现与社会环境的变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处于个体成长特殊发展阶段的大学生,处在一种心理变化最激烈、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同时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竞争的增加,大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多,最终导致心理上不堪重负,难以适应。

2.家庭的影响。家庭环境是大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是大学生的启蒙教育。当代大学生出生于市场经济发展、繁荣的时代,很多大学生依赖性强,心理脆弱,在卫生习惯、语言及与人交往等方面也缺少良好的基础。此外,单亲家庭、家庭暴力以及家长的不良示范等家庭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对大学生的成长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3.大学生自身的影响。一切外因都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大学生问题行为的出现与其自身的不够完善是息息相关的。研究显示,出现问题的大学生们往往存在着一些弊病:如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理想信念;道德意志薄弱;性格上有些缺陷以及抗挫折能力较弱等。一旦个体的需要没有得到立时的满足,或面对不良的诱因,个体就可能做出错误的行为。

三、大学生问题行为的心理干预

近几年来常用的问题行为矫正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在心理上,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诊断、咨询、治疗;在品德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坚之以信;或者从人文的角度出发,以沟通为手段,就事论事地处理问题。这些方法大都属于事后干预,而这种事后干预的策略其实是一种治标的方式,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因此,对大学生问题行为进行事先的心理干预,将问题行为消灭在萌芽之中才是治本。对大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心理干预,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为高校新生建立心理档案。在高校新生入校之际,进行一次系统的心理测量,为高校新生建立心理档案。在测量结果中,筛选出已经出现问题行为的新生,由院系教师、辅导员、心理教师等共同配合,帮助这些学生走出问题行为的阴影;对于问题严重、可能会影响伤害到其他同学的个体,应尽快与家长联系并及时做出处理,还要筛选出可能出现问题行为的潜在学员,在今后的教学及生活中,给予针对性的帮助,同时尽可能地创造各种条件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2.设置人生规划。大学生刚刚踏入校门的时候,应引导大学新生为自己设置一个人生规划。规划自己的过程是一个树立目标和理想的过程。但是要量力而行。理想的确立既要顾及兴趣,更要考虑能力。确立了未来的人生目标和理想,还要引导他们设计到达目标和理想的行动路线,把理想落到实处。

3.适当开展拓展训练。适当地开展拓展训练可以培养大学生们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敢于挑战自我极限、克服困难、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完善人格,培养勇气、毅力、责任心、荣誉感以及积极的价值观;使他们学会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与协调、增强团结合作的意识,为社会服务。

4.开设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在高校内通过各种途径提供咨询,让学生可以通过电话热线、心理网站以及心理咨询室等几种方式进行咨询,给大学生们留下更多的心理空间。

在高校中应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用健康的心理文化去影响现代的大学生们,使大学生能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面对生活、面对世界,顺利地完成从学校融入社会的心理过渡,最终使大学生们能够身心健康地去迎接未来。

[参考文献]

[1]马秋允.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J].邯郸师专学报,2004(3).

[2]侯健.大学生问题行为分析与矫正[J].辽宁教育研究,2005(6).

[3]王洪波,石德时.当前大学生恋爱中不良倾向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5).

[4]程新平.论大学生问题行为及其预防与矫正[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1).

作者:徐 杰

上一篇:人民币升值问题初探论文下一篇:我国医院临床营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