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安全性思考论文

2022-04-25

摘要:文章根据“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课程的特点,分析了目前该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与变革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教学改革的策略。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数据库系统安全性思考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数据库系统安全性思考论文 篇1:

浅析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在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使得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等多方面对信息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强,因此也加速了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新的突破。计算机数据库系统是从信息技术系统中衍生出来的,是信息技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数据库系统是如何高效、有组织地进行数据的存储,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信息技术、计算机数据库系统、信息管理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计算机数据库;数据库系统;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电子商务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深入,企业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得先机,也越来越关注于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企业通过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进行市場数据、消费者信息数据的收集与管理,并作为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现如今信息数据管理的主要方式,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只有加强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与管理,才能有效地提高信息管理工作的效率,使信息管理更加有针对性、更加准确。

1 信息管理概述

信息化是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发展一个新阶段,信息化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对融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组织方式、个人行为、就业结构都将产生巨大的作用,甚至于对整个人类文明产深远的影响。

信息管理指的是对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的人、信息、技术和机构等内容,进行科学的组织、规划、合理的控制和协调,其最终的目的是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化开发以及有效的利用。它包含对信息内容的和对信息管理机构和信息系统的管理两个方面。

2 计算机数据库系统概述

计算机数据库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按照某种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以达到一定的目的相关的数据集合,这些相关的数据最终在计算机内部以文件的形式进行存储。数据库系统是存取、管理、维护数据的复合系统,它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和系统管理人员组成,它是数据库系统运行的基础。主要有以下特点:

2.1 降低数据的冗余度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工程技术等高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的普及,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革命的时代,企业在生产、运营的过程中,需要处理的信息数据量越来越大,要求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对如此众多复杂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存储、管理,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众多复杂的数据在存储上需要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另一方面,在众多复杂的数据中,有相当部分数据是重复的,如何有效地解决重复数据呢?数据库系统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在数据库系统中,通过表间的关系,表中数据单一性的原则,有效地降低了数据的冗余度,在节约大量存储空间的同时,更加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2.2 实际数据的高共享

随着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的深入,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不再是单一的系统,而是若干个功能相对独立的系统构成的复合系统,也就是说,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不再是针对某个单一、特定的应用程序,而是面向整个企业的多个系统。因此,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可以被多个用户、不同的多个应用程序共享使用,这就是其数据共享。

2.3 数据的独立性

传统的信息管理系统中,通常采用文件进行数据的存储,虽然也可以达到相应的功能,但此种方案,数据的存储、管理受特定应用程序的限制。而数据库系统将数据从应用程序中独立出来,不再依赖于应用程序,也就是说,数据和应用程序相互独立,数据的定义、存取操作不再由应用程序负责,而是由相应的DBMS系统负责,从而可以简化应用程序的编写工作,极大地减少了应用程序的编写难度,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可维护性。

2.4 实现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维护性

信息管理系统中需要处理、存储大量的数据,必须要保证大量数据的一致性,而计算机数据库的单一原则可以满足这一需求。数据库系统是从整体的角度看待数据和描述数据的,它不仅实现了数据的共享性,有效地减少了数据的冗余、节约大量的存储空间,还能够避免数据之间的不相容性和不一致性。

3 信息管理的意义与现状分析

计算机数据库系统是计算机技术、数据库理论的有效结合,随着数据库技术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深入到了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提高了相关行业信息管理的效率,是行业、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持和保障。

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今天,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必须要加强企业信息化的建设,特别是目前移动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更加需要企业及时地获取市场、产品的相关信息、用户的反馈信息、市场的发展状态,为企业的下一步决策提供数据的支持与理论依据,因此,信息管理中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目前整个社会都认识到了信息管理的重要性,也加快了信息建设的步伐,在实际的应用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企业信息化的管理

在信息化时代,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企业为了能更好的发展,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发展方式,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逐渐完善了企业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再借助于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做出决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人力资源的信息化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信息化管理可以对企业员工的信息进行精确的收集,掌握企业的人员的组成结构。在传统的管理中,员工大量的数据信息需要人工进行大量重复性、烦琐的工作,管理效率极低,并不能对企业的政策进行模拟以对决策进行分析。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并能对企业员工的组织结构等数据进行快速的分析。

3)商业活动的智能化

在信息化技术应用深入的今天,我国大多数企业都需要收集商业活动中的各种数据信息,利用数据挖掘获取数据的潜在价值,最终为企业的商业活动进行决策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另一方面,在互联网+传统企业的模式下,企业需要实现与客户及时、便捷的交流与沟通。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对企业客户的精细化分类,在保证了企业商业活动利益的基础之上,又能为客户提供优质化的、个性化的服务体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 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思考

虽然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企业信息管理中呈现出了良好的价值,但在目前仍然存着一些影响进一步应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思想上的认识不足

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因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适用性,逐渐在广大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得到了广泛深入的应用,但仍然存在着在思想上认识不足的问题。企业认为建设了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就可以了,而忽视了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出現了信息不畅和缺乏管理的问题,使企业的竞争力下降甚至破产。因此,企业在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时,应充分认识到数据库系统在信息建设中的重要性。

4.2 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有待加强

随着“互联网+”传统企业模式的深入,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企业与客户的交流与沟通、服务的渠道越来越广泛,需要处理的数据也越来越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数据涉及企业的核心技术和客户的个人信息等有关数据,因此,在企业信息化系统中,数据的安全性尤其重要,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但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多种原因,特别是目前的网络环境,从而使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常常面临着管理风险、软件风险和用户行为风险等问题。这些风险会对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造成巨大的危害,甚至影响信息企业对信息管理系统使用的信心。所以,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切实加强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特别是在目前复杂的网络环境下,更需要加强安全性的建设和管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企业结合自身情况,根据使用的环境、应用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甚至整个企业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4.3 计算机数据库理论与应用的结合有待进一步加强

随着计算机数据库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库原理、企业信息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管理模式的转变,计算机数据库理论也在不断地发展。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必须不断地将计算机数据库发展的最新成果应用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实践中,从而提高实践的科学性。另一方面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理论技术也必须立足于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实践,以增加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理论研究的针对性。

5结论

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在互联网+传统企业模式转变的时代背景下,要想使企业在市场中不断地发展、壮大,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信息化建设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企业信息数据的收集、处理、存储、分析,而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良好适用性、安全性恰能更好地满足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虽然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仍然需要我们不断地对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及其应用进行研究,以实现更深入的应用。相信在不断地研究、应用下,计算机数据系统必将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好、更安全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杜亚化.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卷宗,2016(11):596-597.

[2] 熊光华.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5):14.

[3] 邵桂超.探讨数据库系统在信息管理和信息维护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20,22(8):111.

[4] 侯晓凌.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医院信息管理中的运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14):190-191.

[5] 谢晓军.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技术优化策略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20(1):53-54.

[6] 史雷特.医院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数据库的安全保护措施分析[J].通讯世界,2020,27(2):154-155.

[7] 温桃生.浅析安全管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中的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1):171-172.

[8] 方玉林.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6):221-222.

【通联编辑:唐一东】

作者:王沙沙

数据库系统安全性思考论文 篇2: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摘 要:文章根据“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课程的特点,分析了目前该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与变革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教学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教学改革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检索、存储、处理信息资源的主要手段。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数据库的建设规模、数据库信息量的大小和使用频度已成为衡量这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是长春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应用技术,掌握数据库的设计和开发方法,了解数据库技术的最新发展和一些相关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为数据库系统的开发和数据库理论的研究等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性强,难以理解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是一门概念抽象、理论性强的课程,如关系代数、关系数据理论、数据库设计、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数据库安全等,由于之前都以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并缺乏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或者教学方法,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两三次课之后就会觉得内容枯燥乏味,并逐渐丧失学习兴趣,这样一来,教学互动也会越来越少,实际教学效果也就不够理想。

(二)实验设置针对性不强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课程在长春工程学院计算机技术与工程学院设定的大纲学时是56,实践学时为16,约占总学时的1/4,基本能够满足教学内容的需要,但实验内容多是验证性实验,即每学完一部分内容,将其相关知识点在计算机上验证实现,如讲完数据库安全性,就会针对如何设置登陆账户、数据库用户账户等进行实验验证,该类实验内容单一、固化,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对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也不能得到锻炼和加强。

(三)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的考核成绩是期末笔试成绩70%与平时成绩30%构成,平时成绩主要由出勤、作业、课内实验三部分构成,教师评分时一般只看最后上交的成果,缺乏平时成绩的过程性监督(如怎么做的,出现什么问题,是不是该学生做的等),导致部分学生对平时作业及课内实验不够重视,想应付了事,所以存在抄袭现象,这样就失去了作业、实验报告本身的重要意义,实践环节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教学改革的策略

针对以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的教学质量,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上进行探索与改革实践。

(一)整合教学内容

1.修订大纲,整合教学内容。该课程大纲设计总学时为56,针对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规划“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的教学内容,主要应该包括数据库系统原理、设计与管理两个部分。数据库系统原理部分应该包括数据库概述(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结构、组成、数据库技术的研究领域)、关系数据库(关系模型、关系完整性、关系代数)、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SQL概述、数据定义、数据查询、数据更新、视图);设计与管理部分应该包括关系数据理论(规范化、数据依赖公理)、数据库设计(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的实施与维护)、并发控制(封锁、并发控制的可串行性、两段锁协议、封锁的粒度)、数据库恢复技术(事物的概念、故障的种类、恢复的技术和策略、数据库镜像域复制)、数据库安全性(计算机安全性、数据库安全性)、数据库完整性(完整性约束条件、完整性控制)、数据库技术的新发展。

2.优化课内实验内容。注重实践环节,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精心设计每一次实验内容。例如在同一章节或章节之间,设计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把多个知识点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学生不容易接受的理论知识,如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及数据完整性规则等,通过设计与上述理论有关的综合性实验,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3.科学安排课程设计。学生在学完“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之后,有一个为期一周的数据库课程设计,针对课程设计的时间、学生应该掌握的能力点,科学合理地安排题目内容,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开发一个小型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如选定题目“教务管理系统”,课程设计要求应该包括:需求分析(包括业务需求及处理流程、功能需求及数据需求分析等);确定实体集及属性;确定E-R图;检查是否满足需求,并改进E-R图;逻辑结构设计;利用SQL Server2005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对象;利用SQL语句实现相应功能;进一步思考完善修改。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开发过程,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和对新问题的独立分析、解决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案例教学。“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课程的理论部分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倦的心理,通过实例讲解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理论方法的实际运用,不仅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完整掌握数据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开发技术,还可以培养学生较强的数据库综合应用开发能力。

如讲关系数据标准语言SQL时,从创建数据库stdudent,到创建数据库中的表,再到查询,乃至视图,都是在student数据库下进行,以student数据库为例,不断扩充各个知识点,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在讲到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时,以“教务管理系统”为例,介绍数据库系统开发的全过程,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分析各阶段的特点和需要完成的任务。结合案例分析、讲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体会所授内容。

2.启发教学。由于该课程原理性内容比较多,所以尽量避免在课堂上平铺直叙,多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加以补充和总结。这样能提高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如讲学生较难理解的范式理论时,教师在导入主题之前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一个数据库下的关系模式由若干实体组成,每个实体有与其相关的属性集,那么某个实体的属性集中包含的属性是不是可以任意添加呢?各个属性之间有没有某种约束关系呢?在讲完第二范式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问,满足第二范式的关系模式,在数据录入、修改、删除时存在什么问题,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教师加以补充总结。学生带着问题,在教师的指引下逐个解决,较好地掌握了每次课节内容。

3.分组学习。在问题讨论及课程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教师依据学生的能力、所具备的知识等相关因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彼此相互合作、互相激励,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带动能力较差的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在合作过程中既可以建构出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系统知识,又能够完成整个小组的共同目标。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

(三)变革考核方式

注重平时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考核能了解学生发展的全过程,把学生平时学习成果和期末考试成绩结合起来,全面地评价一个学生。它避免了“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充分调动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过程性考核除了包括个人考勤之外,还可以有随堂测验、课堂讨论、课上提问、课内实验、报告等要素。考核应尽量减少课下完成的作业,降低实验报告所占成绩百分比,提高课堂表现与实验环节成绩的比重。教师要关心学生课堂状态、学习情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问题沟通,及时向学生公布每次平时成绩,做到公正、公开,从而使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能够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学习。

针对“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三方面开展探索与改革实践,使学生从被动地学转变到主动、自觉地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应用能力。实践证明,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8.

[2]陈洪顺,周鹏.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信息技术,2012,(9).

[3]钱雪忠.“数据库系统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课程教材建设,2010,(31).

作者:赵慧玲 柯洪昌 孟宪颖

数据库系统安全性思考论文 篇3:

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计算机的信息化管理逐渐渗透到当今社会的各个层面。越来越多的行业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在生产经营方面,并且由于经济的持续性增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对自身的传统管理方式进行更新,都开始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自己的企业管理中来,这样的方式,不但对于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而且可以促使计算机科学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之中,数据库管理技术是企业信息化管理最常用的管理技术。该文在此基础上,论述计算机数据库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数据库;系統应用;企业管理

计算机数据库是在计算机内部的数据集合,这些集合并不是毫无规律的数据集合,而是有组织以及有目的性的数据集合。企业在实际的运营中,通过分析自身发展特点,对网络上的用户数据进行采集和归纳,可以构建出符合自身要求、满足企业发展规划的数据库系统,其中,客户资源管理、资源规划管理等都是企业构建数据库的功能需求。数据库管理是企业管理以及计算机信息管理之中重要的方面,数据库的发展对于人们的工作、学习、生产以及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促使生产生活更为快捷、方便,将计算机的数据库应用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之中,不但可以提升企业信息管理质量,而且促使信息管理更加科学以及合理。

1 计算机数据库内涵以及特点

1.1 计算机数据库内涵分析

在计算机领域,数据库管理技术属于前沿性的技术,而数据库则是计算机系统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只有具备组织性的数据才能成为数据库,因而数据库技术就是主要研究如何储存数据更有组织性,相关人员在研究数据库的过程之中,应当找出采取何种方式促使处理数据效率提高,并且获取数据库的内在信息的方法。针对计算机的数据库,需要更新技术和方式进行管理。数据库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从最初的出现到如今,大致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人工数据库管理阶段、文件系统的数据库管理阶段以及数据库系统的管理阶段。

1.2 数据库特点分析

第一,共享性。共享的概念已经深入到每个人心中,共享电源、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已经出现在人们身边,方便快捷了人们的生活,这就体现了共享的意义。在计算机当中也存在着共享,计算机中的共享主要体现就是数据的共享,而数据库系统建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方便人们进行数据的共享利用。在企业之中可以通过数据共享,促使企业的各个部门、人员等将信息资源实现共享,进而提升工作效率以及质量。

第二,组织性。数据库的最大的用途就是将数据进行有组织的存储,在数据库之中的数据需要具备一定关联性,并且需要有秩序,在同一个的文件之中的数据应当具有相互关联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数据总体上而言是整体性的组织结构,这对于人们使用数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独立性。虽然在数据库之中要求数据之间需要具备一定的联系,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是联系十分密切的,有些数据也具备一定独立性,然而,这些独立性并不对数据库关联性造成多大影响,换言之,数据库的数据具备物理独立性以及逻辑独立性,而由于数据库具有独立性,因此才可以保障数据库的内外结构完整性。

第四,灵活性。在数据库之中,所谓的灵活就是指数据库管理方面具备可适用性以及可行性,数据库不但只有数据存储这一功能,而且包括其他的有价值的功能,包括了数据修改、数据输入、数据输出以及数据删除等多种功能。这就体现了数据库的灵活性。

2 计算机的数据库发展的现状分析

第一,数据库应用范围不断扩展。数据库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相互结合,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数据库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二,数据库管理领域出现大量的新技术。随着多年的发展,相比之前的数据库系统而言,当今数据库系统有了较大的创新以及进步,更加具有操作性以及灵活性,技术手段更为完善以及更为安全。另外数据库中的数据是有价值的资源,在企业管理之中,应当防止重要数据被人窃取,其中数据备份以及数据恢复等功能的实现,对于提升信息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数据可以进行备份,那么即使信息被误删或者是系统出现故障导致信息的流失也无大碍。此外,在数据库的系统上可以设置保护,从而避免非法访问以及数据库非法更新,有效避免了数据泄露以及丢失。当前的数据库在安全性上大幅度提升,不仅具备传统安全手段保障安全性,例如,用户身份验证或者是权限设置等。除此之外,还增加抗恶意软件的风险。这样保障了数据库的安全性以及促使数据库更好为企业管理服务。

3 促进计算机的数据库在企业管理应用对策

本人认为,为了促进计算机的数据库在企业管理之中发挥更大作用,应当促使计算机数据库在企业管理之中广泛应用,需要做到降低数据库的使用成本、促使数据库理论和实践融合、提高数据库的管理效率。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企业数据库管理发挥作用,更好为企业管理服务。

3.1 降低数据库的使用成本

为了促使计算机数据库在企业管理之中得到更好应用,应当有效降低数据库的使用成本,随着数据库使用成本降低可以吸引一大批的用户。用户在使用数据库的过程之中,可以享受到更加个性化以及更为全面的服务。因此,对于数据库的研究过程之中,应当思考如何将数据库成本降下来。

3.2 促使数据库理论和实践融合

任何理论都需要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实践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重要方式,因此,将计算机的数据库系统应用在企业管理上也需要和实践融合,根据企业实际需求,保障数据库的实用性。与此同时,相关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于数据库进行必要的改进以及完善。

3.3 提高数据库的管理效率

对于现代化的大中型企业而言,需要管理的事情非常多,单靠人力进行管理常常力不从心,不能面面俱到。因此,应当采取计算机数据库进行辅助管理,这样不但提高管理的效率以及质量,而且还能提升时效性,从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比如:领导外地出差可以在网络上召开会议,这样就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以及管理效率。再者,通过数据库系统,领导可以分析数据,作出决策,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3.4 加强数据库的安全设计

计算机数据库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实际的数据库的设计过程之中,设计人员应当注重安全性以及实用性。目前,数据库管理的风险主要来自于用户风险、软件风险以及管理风险等,因此,在实际的数据库设计过程之中,应当注重对数据库内外因素进行分析,加强数据库系统安全性。只有这样,才能促使计算机数据库更加安全放心,从而更好为企业服务以及提升企业管理效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管理的过程之中,应当采取计算机技术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为了促使企业的数据库系统在企业管理之中发挥重大作用,应当降低数据库的使用成本、促使数据库理论和实践融合以及提高数据库的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 陈锐.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经营者,2016,47(2):243-243.

[2] 刘威.试论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测试,2016(10):88-89.

[3] 曾尉.企业管理中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6(18):84-85.

[4] 董其维.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8):38-39.

[5] 于永强.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82.

[6] 李淑玉,楼树美.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3(3):95-96.

作者:李玮琦

上一篇:索赔期间建设工程合同论文下一篇:妇幼保健网络信息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