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质量管理论文

2022-04-18

摘要:软件测试是目前高职学生就业主要方向之一,该课程应用性较强,需要充足的实践教学环节来保证,而目前的软件测试类教材多为偏重理论教材,不利于进行真实案例教学,而且在线课程建设资源不足,因此,针对本省高职院校实际提出“基于项目案例”的软件测试在线课程建设,并基于超星泛雅平台进行应用和研究。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软件测试质量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软件测试质量管理论文 篇1:

戴明环质量管理模型在软件测试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基于戴明环质量管理模型的软件过程控制和改进模型采用面向过程的项目计划方法,将软件组织的标准过程转换成软件项目相关人员的任务,能够有效保证测试过程得以执行。通过对度量数据的分析,能够客观地决定如何对测试过程进行控制以及对组织标准过程进行改进。本文针对如何持续提高软件测试质量问题,论述了戴明环质量管理模型理论,通过实例给出了戴明环质量管理模型循环在软件测试中的应用。

关键词软件测试;戴明环质量管理模型;循环

在软件测试早期,人们远远没有意识到软件测试对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那时的测试等同于“调试”,目的仅仅是纠正软件中已经知道的故障,常由开发人员自己完成,对测试的精力投入较少,介入的时间也较晚。“以测代评”也成为我国科技项目择优支持的一项重要举措,据悉国家“863”计划对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项目的经费支持,都要通过专业机构的测试结果来决定。有专家这样谈到,“软件测试就是在软件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完整的需求、正确的代码和最少的缺陷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手段,是软件质量的安全副驾驶。”据统计,通过必要测试,软件缺陷数可至少降低75%,而软件的投资回报率能达到350%。但是软件测试费用相当昂贵,通常占到整个软件研发成本的50%左右。

1戴明环质量管理模型

戴明环质量管理模型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在日本推广实践的经典质量管理模型。ISO9001: 2000在引言标注: 戴明环质量管理模型的方法可适用于所有过程。而一切产品都是过程的结果,产品的质量直接与用于建立产品的过程有关。戴明环质量管理模型图可形象地说明质量改进活动是周而复始地不断循环的过程。每完成一个循环,质量水平就上了一个台阶。戴明环质量管理模型是大环带动小环的有机逻辑组合体,可以推动整个质量保证体系的大循环,并形成了一个自反馈系统,最终以螺旋式上升使软件质量不断提高。完善后的戴明环质量管理模型 理论在企业的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戴明环质量管理模型 也成为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

戴明环质量管理模型循环的特点如下:

1)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戴明环质量管理模型循环作为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不仅适用于整个软件工程,也适应于整个软件企业和软件企业内的各个部门以至个人。各个部门根据软件企业的方针目标,都有自己的PDCA循环,层层循环,形成大环套小环,小环里面又套更小的环。大环是小环的母体和依据,小环是大环的分解和保证。各个部门的小环都围绕着软件企业的总目标朝着同一方向转动。通过循环把软件企业上下或各个项目的各项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彼此协同,互相促进。

2)不断前进、不断提高。戴明环质量管理模型循环就像爬楼梯一样,一个循环运转结束,生产的质量就会提高一步,然后再制定下一个循环,再运转、再提高,不断前进,不断提高。

3)形象化。戴明环质量管理模型循环是一个科学管理方法的形象化。

2戴明环质量管理模型循环在软件测试中的应用

在某项目管理系统项目中,测试经理对测试人员进行了测试方面的培训,让测试人员充分了解测试相关内容。测试人员进行测试时,对这些计划进行了实施,测试结束后,再次进行交叉测试,开发人员总结原因,经过总结得出如表1数据:

从表1中的对比数据我们发现,未漏测的缺陷由第一个模块的28个缺陷上升到44个,由需求问题产生的漏测缺陷由5个下降到0个;技术问题产生的漏测缺陷由4个减少到1个;马虎问题产生的漏测的缺陷由5个减少到3个;经验不足原因导致的漏测缺陷由6个减少到4个;而总的缺陷数由48个上升到52个。如果说模块之间有差异,这个对比没有足够的说服力,经过进一步总结可以得出如表2数据:

未漏测的缺陷由原来的58%上升到85%;需求问题所占的百分比由原来的10%下降到0%,也就是说通过使用戴明环质量管理模型过程,需求经过严格的评审,在系统测试中由于需求而产生的漏测缺陷没有发生;技术问题所占的百分比也下降了6%;由马虎原因所造成的缺陷百分比下降了4%;经验的问题所造成的缺陷百分比下降了4%。从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使用戴明环质量管理模型过程确实可以使软件测试得以持续改进。

3结论

基于戴明环质量管理模型 的软件过程控制和改进模型采用面向过程的项目计划方法,将软件组织的标准过程转换成软件项目相关人员的任务,能够有效保证测试过程得以执行。通过对度量数据的分析,能够客观地决定如何对测试过程进行控制以及对组织标准过程进行改进。测试过程的持续改进将提高测试环境的效果和测试执行的效率、降低遗留到用户处的漏测缺陷数和缺陷解决成本,从而提升软件的质量、声誉和销售。

参考文献

[1]黄飞雪,李志浩,孙效里.基于PDCA的印度软件质量保证模型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11:1583~1585.

[2]Wang Q, Li MS, Liu X. An active measurement model for software process control and improvement. Journal of Software,2005,16(3):407-41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http://www.jos.org.cn/1000-9825/16/407.htm.

作者:袁肃蓉,何灼勇,黄静旋,卢锦涛

软件测试质量管理论文 篇2:

高职基于项目案例的软件测试在线课程建设研究

摘要:软件测试是目前高职学生就业主要方向之一,该课程应用性较强,需要充足的实践教学环节来保证,而目前的软件测试类教材多为偏重理论教材,不利于进行真实案例教学,而且在线课程建设资源不足,因此,针对本省高职院校实际提出“基于项目案例”的软件测试在线课程建设,并基于超星泛雅平台进行应用和研究。

关键词:项目案例;软件测试;在线课程

1软件测试在线课程建设现状

软件测试课程是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软件测试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真正掌握软件测试方面的相关知识,进而提高学生软件测试的理论水平,尤其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年以来,软件测试课程一直沿用传统的以课堂说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在传统的课堂说教方式下,教师不但感觉教学劳累,而且很难有成就感。另外,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因为没有兴趣而缺乏动力,容易处于被动地接受状态,学习主动性不强。但该课程本身实践性较强,并且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因此在线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很有必要。

近年来,随着慕课、微课等新型课堂概念的提出,高校教育的教学方式、内容、工具都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各高校纷纷上线信息化教学平台,“雨课堂”、超星泛雅平台等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基于信息化平台工具开展的在线课程建设让“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变成了“学生为主导”的课堂,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可以更好地构建全面的知识体系。

目前省内各高校针对网页设计类、面向对象设计语言类、软件工程类均已建立了较完整的在线课程资源,但是软件测试类课程未受到较多的重视,在线课程资源建设欠缺。软件测试作为高职院校各类课程中的专业基础课程,又是高职类学生主要就业岗位之一,急需建立丰富的在线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专业技能发展需求。

2软件测试在线课程建设思路

总体建设思路:以真实项目案例为基础,紧密结合岗位能力需求,将软件测试理论与项目测试的实践相结合,以企业实际开发流程为主线,将软件测试活动中的各项理论和技能串联起来,形成软件测试在线课程建设体系。

第一阶段,进行《软件测试基础》课程的在线课程资源建设,主要学习内容包括软件测试的概念、软件测试的分类、白盒测试、黑盒测试模型和软件质量管理与软件测试的关系Ⅲ等基本理论,让学生对软件测试有基本的了解。

第二阶段,进行《功能测试》课程的在线课程资源建设,目前企业中对功能测试技能的需求要求高职类人才培养向应用型偏斜。因此在该阶段在线课程资源建设中主要以真实项目案例为主线,进行界面功能测试、功能测试用例编写、功能测试文档编写、功能测试工具QTP使用等方面的具体实施讲解。

第三阶段,进行《性能测试》课程的在线课程资源建设,面向真实项目案例,进行LoadRunner等性能测试工具的基本使用的知识讲解,并结合真实网站各类性能指标的测试过程,讲解各类参数的设置和测试报告的生成。

第四阶段,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现状以及企业应用现状,讲解软件测试高级应用,结合真实项目案例讲解大数据应用测试,例如如何使用Python进行软件自动化脚本开发、自动化软件测试平台开发,移动应用测试、人工智能应用测试、测试管理知识、模糊测试等前沿测试理论及方法。

測试管理部分重点讲解开展测试工作的基本流程,并以工程案例的方式说明测试计划、测试用例、缺陷报告和测试总结报告的撰写方法。

3软件测试在线课程建设目标

基于真实项目案例的软件测试在线课程建设目标:通过一系列软件测试类在线课程的学习,对每个阶段的任务进行融会贯通,使学生了解软件测试岗位要求的技能和软件测试发展前景;通过学习掌握软件测试基本理论、常见工具;具备功能测试、性能测试、测试管理的能力;能够设计高质量的测试用例,熟练编写测试计划、测试说明、测试报告等。通过在线课程,能够使学生在线下进行自主学习,拓宽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教师更好地实施信息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基于四个阶段在线课程建设分阶段设置学习任务和知识点,并对每个阶段培训完的效果进行评价,计划结合企业对软件测试工程师不同阶段需求能力进行面试来评价测试能力。

1)通过第一阶段的软件基础课程的学习及相关专业知识学习,包括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编程、数据库编程、Windowsserver2012等,学生应基本具备软件测试员的水平,能进行简单的测试用例编写,从事技术支持、数据库维护、实施等岗位工作;

2)通过第二阶段的功能测试课程学习,学生应基本具备软件测试员的水平,能进行界面测试及测试管理,能使用功能测试工具进行需求测试,能从事数据库管理员、软件测试员等岗位工作;

3)通过第三阶段的性能测试课程学习及Python编程、Linux等相关课程学习,学生应基本具备初软件测试工程师的水平,能够进行自动化测试工具的配置和使用,能够看懂各项性能指标,可以从事软件测试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等岗位的工作;

4)通过第四阶段的高级软件测试课程学习以及移动应用开发等相关课程学习,使学生基本具备进行软件测试项目管理和中级软件测试工程师的水平,可以从事移动应用软件测试、大数据应用软件测试、软件测试管理相关工作,为今后从事管理类工作打下基础。

4软件测试在线课程建设内容

在进行本校慕课课程资源的建设之前,应首先进行学情分析,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将本校的软件测试在线课程建设分成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课程内容分解成符合本校学生学习状况和认知规律的课程知识点。

依据软件测试在线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基于项目案例的软件测试在线课程的建设框架如图1所示。

另外,课程建设过程中还将建立相应配套资源库。

1)测试案例库:通过日常教学和校企合作引入真實案例嘲,包括网站库、应用软件库、移动APP案例库、嵌入式软件库、大数据应用案例库、人工智能应用案例库等,并编写相应的案例使用说明,对案例使用进行指导;

2)测试文档库:导入企业优秀模板作为软件测试各阶段文档编写的指导规范,主要导入软件测试计划、软件测试说明、软件测试报告、缺陷报告等模板;

3)测试工具库:建立软件测试工具库,包括功能测工具、性能测试工具、白盒测试工具、自动化测试开发工具、测试管理工具、配置管理工具等;

41测试比赛专用库:主要结合目前职业院校技能类大赛需求,将比赛常用编译工具、题库、比赛经验总结文档等资源进行共享。

5软件测试在线课程实施

基于项目案例的软件测试在线课程建设紧密结合了软件测试就业岗位实践性强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设计软件测试在线课程,融合了项目案例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使得软件测试在线课程的实施有了明确的指导方向。

目前本校已有网页设计与制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基础、基于C#的Web程序设计、安卓应用开发等课程已经完成在线开发课程建设,形成了一定的软件类在线课程体系,为软件测试课程群的在线课程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接下来在软件测试在线课程建设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结合使用进行平台选择和应用。

1)基于本校实际,在线课程平台选择超星泛雅平台,一是因为该平台在江西省使用较普遍;二是通过超星学习通客户端可以实现日常教学和平台的结合,使用方便;三是平台集课程建设、教学评价、教学成果展示、教学互动为一体,为学生提供了互动化、网络化学习资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可结合职业大赛平台进行项目的实际操作练习,实现“产学研赛”一体式教学。

2)课程团队建设:同优秀企业合作进行在线课程项目化教学案例精选和课程章节内容计划的制定,引进具有多年软件测试经验的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建课,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在线课程使用数据进行定期分析,不断调整课程实施方式,完善课程资源。

3)考核评价方式:采用项目实践操作和理论考核、在线作业、在线测试结合考评的方式进行综合考评,项目实践占20%,理论考核占30%,在线作业20%,在线测试20%,在线视频观看,参与在线讨论、问卷调查等10%。

4)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建立在线课程每个子阶段对应软件测试课程视频、PPT、习题、代码、教案、问卷调查、参考文章等在线课程资源,建立软件测试技术工具库,软件测试技术文

档库。

5)实训设备建设:目前本校已经具备软件实训实验室、软件测试比赛实验室、互联网开发实训室、An-droid开发实训室等实训条件,后续还需加大投入,进行大数据、VR等相关实训建设,为在线课程建设和实际软件测试课程的实施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另外,在线课程实施和应用在实际教学中时,可根据实施情况通过手机端“学习通”教学软件可灵活调整考核评价各部分比重,实时上传习题、代码、PPT等资源。

6总结

通过分析目前高职软件测试就业岗位需求及高职院校慕课、微课、在线课程建设现状,结合企业中对软件测试能力需求,本文提出建设“基于项目案例”的软件测试在线课程,根据企业不同岗位对软件测试能力的需求,把在线课程建设分为了四个阶段。计划通过四个阶段的课程建设,使学生在软件测试基础理论、功能测试理论及工具、性能测试理论及工具、高级测试管理、脚本开发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以适应不同岗位人才需求,并对在线课程在本校的实施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后续还将对实施效果评价等进行进一步研讨。

作者: 陈姣姣 王千千

软件测试质量管理论文 篇3:

复合型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摘要:在分析软件测试行业现状和软件测试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兼具扎实的软件开发能力、软件测试能力以及相关的软件工程能力的复合型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模式。并且着重强调了软件开发能力的重要性,分析以软件开发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最后展望了新的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复合型;软件测试;人才培养

1 软件测试人才培养背景

1.1 软件测试人才需求分析。全球信息化极大推动了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但目前与欧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软件测试领域。国内软件测试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在软件业中处于弱势地位[1]。由于一直以来,国内许多软件企业存在着“重开发、轻测试”的倾向,造成软件产品质量问题日渐突出,同时也突显了中国软件测试人才的极度匮乏[2]。从国内招聘网站搜索软件测试相关的职位来看,软件产业需要大量懂得测试理论和方法的专业软件测试工程师。

1.2 软件测试专业岗位分析。软件测试行业主要岗位为软件开发测试、网络开发测试、测试管理等6个就业方向以及初、中级软件测试工程师、Web测试员、文档测试员等23个岗位。综合来说,软件测试专业相关的岗位主要有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以及软件工程相关的岗位。1.3 国内软件测试人才培养现状。国内高校软件测试教学总体属于起步阶段,开设软件测试专业的院校不多,一些院校仅开设了软件测试的课程。当前,一些软件企业与行业的培训机构在积极开展测试人才的培训工作,但培训内容较单一且完全实用化,对软件开发能力要求不高。这种培训属于非专门化、专业性的培养和教育[3]。因此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复合型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丰明聪提出了高职软件测试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张丽景等提出了基于倒推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这些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对软件开发能力要求不高,这可能导致软件测试人才欠缺良好的软件开发能力,较难站在软件工程的高层次角度对软件测试等软件工程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实施。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所谓“复合型”是指能力更全面的高级软件测试人才,兼具扎实的软件开发能力、软件测试能力以及相关的软件工程能力。这样就能够站在高层次的角度对软件测试等软件工程活动实施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有了扎实的软件开发能力,可以从源头上避免软件缺陷的产生,以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从而对软件产品的质量进行更好的控制。

2.1 培养目标。复合型软件测试人才面向社会对各类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等软件工程人才需求,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本学位获得者具有扎实的程序设计基础、深厚的软件工程理论基础及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研发能力和市场与国际意识,能够对软件产品的架构设计、测试和实施执行规范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及进行可靠的方案实施。2.2 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中重要的部分为课程体系的建设。W模型以及极限编程中的TDD(测试驱动开发)更能够体现软件测试和软件开发相辅相成的关系,复合型的软件测试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软件开发能力,因此课程设置上必须依托一条软件开发的主线,保证每一个学期中都有开发课程。同时,软件测试的主线也将依托软件开发的主线顺势开展,由于软件测试需要软件开发为基础,因此软件测试课程比软件开发滞后两个学期。

目前主流的软件开发平台为Java和.NET,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以Java平台的开发技术为主线,如图1所示,从第一学期依次学习的开发课程为:程序设计导论Java、高级程序设计Java、JSP程序设计等,J2ME课程可以替换为Android或者IOS开发。在学习软件开发的课程的同时,另外还有两条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个是数学英语、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等课程,这些课程除了是考研相关的课程之外,也涵盖了很多基本的软件知识。另一个主线是软件工程相关的课程,例如数据库、UML等。最终达到的开发要求为:软件测试专业的学生也可以胜任软件开发的工作。

在学习软件开发课程的同时,学生从本科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可以学习软件测试相关的课程,第二学年可以学习软件测试基础,第三学年可以学习软件质量保证、自动化软件测试、性能测试和软件工程等课程。这样,就业的选择有软件测试工程师、SQA、系统分析师等。2.3 软件测试平台的建立。软件测试平台包括软件测试实验室、实训基地等方面,可以为学生建立统一的学习、实习平台。针对软件测试实验室,可以和Parasoft、IBM等公司建立联合实验室,或者安装开源的软件测试和软件工程相关工具。其中除了开发工具外,安装的测试工具包括JTest、.Test、C++Test、JUnit、NUnit、LoadRunner、QTP、Bugzilla等。对于实训基地的建设问题,可以采用校外实训和校内实训两种方式。校外实训可以和实训机构进行合作;校内实训可以校方提供场地和机器,而实训公司提供工程师,以达到良好效果。2.4 人才模式的实施。郑州大学软件学院从2007开设软件测试专业以来,应用复合型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两届软件测试专业人才,创建了软件测试和软件工程实验室,建立了校内外的实训基地。软件测试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有软件测试、软件开发、继续深造、技术支持等,就业状况良好,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软件测试、软件开发和软件工程的综合运用能力给予了肯定。2.5 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在复合型软件测试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人才培养模式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创新,例如:(1)加强校企合作,将企业或者实训公司的资源尽早的引入到教学的过程中,部分课程可以直接由企业或者实训公司的工程师来进行教授。(2)采用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开设部分的试点班供实训公司或者企业进行重点培养,使学习的方向更具有针对性。(3)软件测试平台的进一步创新,及时引入更先进的测试工具、方法、测试案例,加强CMMI、ISO质量管理知识的应用,建立更全面的软件工程思想。

3 结束语

虽然软件测试人才的市场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目前计算机学院或软件学院对软件测试人才的培养模式仍需完善。复合型软件测试人才具有扎实的软件开发知识以及更全面的软件工程相关知识,这对于掌握更高级、更全面的软件测试技术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爱明.国内软件测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2):42-46.

[2]兰景英.应用型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1,(4):71-73.

[3]杨鹏,贺平.高职软件测试专业的构建与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8(2):63-66.

[作者简介]

宰光军,郑州大学软件技术学院软件测试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刘燕,郑州大学数学系金融数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博士。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11B520037)

作者:宰光军 任两品 刘燕

上一篇:企业中的知识管理论文下一篇:构建校园网络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