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制作研究论文

2022-04-18

前不久,应以色列DoriMedia邀请,华策集团旗下克顿传媒研发中心主任李训愚前往以色列,担任国际艾美奖半决赛评委。国际艾美奖由美国国际电视艺术及科学学院举办,每年一届,用于表彰非美国首播的优秀电视节目,是国际上最重要的电视类奖项之一,共设20余项大奖。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电视剧制作研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电视剧制作研究论文 篇1: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召开办公会议研究落实五部委“通知”的实施方案

9月10日,协会召开会长办公会议,传达全国电视剧工作座谈会精神,研究落实国家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的实施方案。尤小刚、刘燕铭、杨震华、王鹏举、游建鸣和部分副会长代表以及部分常务理事单位负责人出席会议。

尤小刚会长在发言中指出,此次全国电视剧工作座谈会召开的十分及时十分重要,它是激励我们电视剧人努力生产优秀作品以实际行动迎接十九大的动员令;尤小刚认为,国家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为中国电视剧规范行业秩序,提升产品质量,推进产业繁荣发展提供了保障。

常务副会长刘燕铭在发言中说,协会成立近五年来,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了大量源于产业一线的参考资料,此次“通知”中涉及的关于加强电视剧创作规划、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电视剧投入分配机制、规范电视剧收视调查和管理、统筹电视剧网络剧管理、支持优秀电视剧走出去、加强电视剧人才培养等内容都是协会向政府主管部门多次提交的意见和建议。

杨震华副会长说,通知明确提出要规范电视剧收视调查和管理,这对打击收视率造假,促进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是重要的保障措施,我们坚决拥护并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规范电视剧的收视调查和管理工作。

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鹏举说,此次以国家五个部委联合下发一个专门针对电视剧的“通知”是以前所没有过的,足以说明党和国家对电视剧产业的高度重视;“通知”的发布,也是网台融合的新起点,将网络列入主流媒体系列意味着国家对网络媒体的重视和对网络媒体有了更高要求。

副会长代表,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总编辑王兆楠在发言中说,国家五部委下发的十四条“通知”让我们网络媒体的从业者很兴奋,“通知”中的十四条规定对打击网络数据造假,提升网络影视节目的规范化必将起到重要的监督作用。他表示,爱奇艺作为副会长单位,一定带头配合协会的整体工作规划,积极制定细则,为落实好十四条“通知”作出自己的积极贡献。

副会长代表,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程春丽说,“通知”第七条提出支持优秀电视剧“走出去”,要积极开展影视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打造“电视中国剧场”品牌,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國产电视剧的外销工作指明了方向。程春丽认为,“走出去”效果的好坏关键是语言;协会近年来坚持市场运作,讲求市场效应,为推进国产电视剧进入国际市场做了大量有益工作,她希望在中国电视剧“走出去”方面应该多发挥协会的优势和作用,让“走出去”真正做到落地有声,为打造“电视中国剧场”品牌多做贡献。

与会同志一致表示,要充分发挥好协会的行业优势,为贯彻实施好“通知”的细节建言献策,发挥电视剧这种艺术形式在实现中国梦(文化板块)的积极作用,加快中国电视剧由大国向强国的迈进。

尤小刚最后提出,希望协会会长副会长和常务理事单位带头学习好领会好全国电视剧工作座谈会精神,结合产业实际抓紧研究国家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的实施细则,积极为实施好十四条规定建言献策,把好的意见和建议提交给政府部门参考。

电视剧制作研究论文 篇2:

探寻电视剧背后的情感模式专访国际艾美奖中国评委李训愚

前不久,应以色列Dori Media邀请,华策集团旗下克顿传媒研发中心主任李训愚前往以色列,担任国际艾美奖半决赛评委。国际艾美奖由美国国际电视艺术及科学学院举办,每年一届,用于表彰非美国首播的优秀电视节目,是国际上最重要的电视类奖项之一,共设20余项大奖。

作为今年国际艾美奖半决赛评委的唯一中国代表,《综艺报》就国际艾美奖评选流程及标准、国内电视剧制作公司的参与情况,电视剧模式交易市场前景等问题,对李训愚进行了独家专访。

《综艺报》:国际艾美奖的评选流程和评选标准是什么?

李训愚:整个评选过程分为三轮,第一轮,各国影视制作公司向主办方美国国际电视艺术及科学学院申报作品,每年参赛作品高达上干部。主办方对参选作品进行初选:按地域划分为四个赛区:欧洲,亚太,南美,非洲,每个区域选择30部左右作品,第二轮,从各区域的各子类初选作品中选出一部提名作品,提名结果将在戛纳秋季电视节上公布。第三轮,美国国际电视艺术及科学学院从四个赛区提名作品中选取一部作为国际艾美奖获奖作品。

我参加的是第二轮南美赛区剧情剧(Drama series)评选。整个评选过程严格保密,评委间不会互相讨论和透露自己的评选结果,也不能对外透露审看了哪些剧目,正式评选工作需要1天时间,专家团队将依次观看所有候选剧的完整一集(通常是剧目第一季的第一集),还需观看参赛方提报的另一集部分内容作为参考。针对每一部作品,评委需要同时对概念(Concept)和执行(Execution)两部分分别打分,加总后为该剧的总得分。

概念(Concept)部分主要涉及:本剧是否有想像力,并具备原创性?本剧的主旨是否清晰易懂?本剧是否能牢牢抓住观众的注意力?执行(Execution)部分主要涉及:拍摄、布光、音效、布景等是否能为节目加分?节目的演出、导演、剪辑、剧本、化妆等方面是否有效地向观众传递节目想表达的理念?

《综艺报》:国内电视剧制作公司的参与情况如何?

李训愚:据我所知国内每年有一定数量制作公司参与报名,但冷热不均。中国电视剧制作公司主要考虑国内市场,大家没有把国外市场作为一个常规性的收入来源,对国际艾美奖也没有形成很强的参与意识。以国际艾美奖为代表的电视内容评选活动,对于推广电视剧内容,推介公

记者手记

进入克顿传媒之前,李训愚曾供职于一家收视率研究公司,进入克顿传媒之后,李训愚参与了研发中心的组建。“我们的思维是从不确定的东西里面找寻确定的东西,并在这些确定的东西之上引导创意。”李训愚说。

研发中心与数据中心毗邻,克顿传媒负责对外合作的同事称之为公司最神秘、最核心的部门。研发中心主要工作围绕剧本展开,分为三部分:评估、优化和策划。目前,研发中心评估一部电视剧有四个工具:淘金、剧宝、直观、阿波罗,分别对应电视剧生产的四个阶段:大纲、剧本、成片和播出。淘金是对剧本大纲和故事梗概的筛选,剧宝和直观是针对剧奉和成片的评断,阿波罗是来自样本观众的反馈。在办公室中心的墙柱之上,贴着每月评估项目的准确率统计,单个工具评估准确率遮七成以上,多工具一起使用准确率更高。研发中心同事告诉记者,误判的项目更有价值,通过这些项目,他们能找到研究中的盲点,不断调整方法,刷新经验。

“透过现象,观察本质”——前台墙面上的几个大字颇为引人注目。跟风是中国电视剧市场的常见现象,一部作品火了会迅速带动同类题材的创作。拨开市场浮华表象,研发中心试图找到成功作品背后的一般规律性。在李训愚看来,电视剧本质即其背后的情感模式。“以情感剧为例,背后的情感模式是灰姑娘和白马王子的故事。观众爱看的并不是题材,而是这种情感模式,随着剧情展开,女性对于理想感情的期待是什么样子。”十六七岁女生爱看偶像剧,待其成年后,喜爱的题材可能会更接地气。但男主角仍是爱情中的完美对象。

对克顿传媒研发中心员工来说,本质是双关语,除了字面上的含义,还意味着“剧本的质量”。判断好剧和烂剧并不困难,但大部分剧本处于两者之间。根据观众心理对剧本进行优化是研发中心的重要工作之一。

采访过程中,隔壁会议室不时传来讨论声。李训愚介绍,其同事正在开幕划会议。会议宣是研发中心的紧俏资源,策划会议有时一开就好几天。“剧本策划是团队合作,每个项目成员4人或者更多。项目伊始,优化人员与编剧、制片人就故事类型、人物设定等重点问题开会讨论,达成共识后。编剧开始创作。剧本创作过程中,优化人员与编剧仍会多次开会,最终形成剧本终稿。”编剧提供创意。优化人员根据对观众心理的了解提供建议。李训愚表示,策划过程中不断磨合是关键。

热爱电视剧、喜欢看电视,李训愚介绍这是研发中心招聘的最重要标准。克顿传媒研发中心的招聘流程漫长,首先,应聘者需要经过多轮笔试,考察其电视剧知识储备;笔试通过后是两个月左右的试用期。期间,新员工需阅读大量剧本大纲和故事梗概。“判断一部电视剧好坏最有效的工具就是经验。”为了不断累积经验,研发中心员工每年需接触上千部电视剧,包括大纲、剧本和成片。目前,研发中心共有员工40余人,大部分为80后、90后。员工之间会互评剧王。说到一部电视剧的名字,剧王能立即说出主演、剧情,甚至具体到对白。

时李训愚来说,看剧既是工作也是爱好。不同于普通观众,李训愚和其同事看电视剧带着很强的目的和想法,如果看到好的桥段会拿笔记下来或者思考是否还有其他处理方式。李训愚表示,电视剧评估行业的乐趣和挑战还在于不断发现新的东西,刷新经验。近几年,电视剧市场表现让传统电视剧制作业者有些“看不懂”。“大剧遇冷,古装偶像剧火爆。这些市场变化背后的更深层原因是观众结构的变化。”

除国产电视剧外,李训愚和其团队也经常观摩优秀国外电视剧,其中美剧更是重点之一。李训愚是一个重度美剧爱好者,非英语专业出身,没有留学背景,李训愚却说得一口流利英语。常常有国外同行询问其何处习得,研发中心同事介绍秘诀在于大量观看美剧。

工作原因,李训愚日常也有很多机会接触蔓剧从业者。专业背景让李训愚看到了在电视剧质量表象之下,两国的行业差距。“中国不缺人才、不缺故事,关键是将美剧经验中国化,即将美剧生产的流程和工作模式落地中国,使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司品牌到国际舞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很多以色列公司走向世界,都是从积极参与这些评选活动开始的,如Dori Media的《盲约》《小妈妈》,Keshet的《红绿灯》都曾多次获得国际艾美奖或其他国际电视大奖,因而也成为被改编得最多的以色列电视作品,中国的电视制作公司应积极参加这些活动,建立自己的国际品牌和口碑。

《综艺报》:克顿传媒与DoriMedia在电视剧模式的交易内容是什么?市场前景如何?

李训愚:电视剧模式包括架构方式,人物塑造,人物矛盾及故事发展等剧集的核心内容。购买方能够依据模式提供的“圣经”,进行本土化改造,版权方也会在拍摄制作方面提供协助。

目前,在国际市场,电视剧模式交易仍处新兴阶段,但发展迅速,以色列Dori Media,Keshet已向全世界各地输出多个成功电视剧模式,如《国土安全》(Hometand),《扪心问诊》(In Treatment)等,在国内,电视剧模式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等待电视从业者转变观念,另外,电视剧本土化特征明显,改编需跨越文化隔阂,目前欠缺电视剧模式改编的成功作品,推广不易。

《综艺报》:大规模数据研究的意义在哪里?

李训愚:很多时候我们会做假设,但如果没有验证,那仅仅是假设,在中国电视剧制作当中,大家往往追求一个大概或感觉,但这个感觉是否与事实相符,需要数据验证或者推翻。

《综艺报》:数据研究得出的情赢模式是否会形成电视剧的固定奢珞。从而影响新的创意产生?

李训愚: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很多故事都是新瓶装旧酒,打动观众的情感模式是稳定的,但是表现形式可以多样化。

《综艺报》:国产电视剧和美剧的差距体现在哪里?根源是什么?

李训愚:一方面是制作成本的差异,单集美剧制作成本一般在300~400万美元之间,顶级美剧可以达千万美元级别,制作成本与电视剧的盈利模式密切相关,在国内,日播模式使得一部剧集的价值迅速被挖掘,庞大人口基数的市场并未能够给优秀剧集带来巨大商业利益。在国外,周播和季播模式能够使一部优秀剧集不断积累人气,助推收视,从而带来商业上的无限增值,因此,欧美国家在制作电视剧时更偏重于寻找新的创意;但对国内公司来说,创新风险很大,如果一部作品过于超前往往不易于发行,发行成功也未必会给制作公司带来很大收益。

工作方式,生产模式的不同是另一方面,欧美国家更多视编剧为一门手艺活,编剧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他们用同一套方法生产电视剧,如团队协作,细致化分工,而国内编剧更为注重个人表达。

另外,整个行业的人才储备情况差异巨大。就像《生活大爆炸》中的女主角Penny,好莱坞聚集着一大批这样的人,一边在餐厅或者咖啡馆打工一边不断参与试镜或给制片人投递剧本。因此在美国很容易找到一大批有创意的人,而在国内寻找一个及格线之上的编剧也需重重筛选。我们表面看到的是电视剧质量的差异,背后却是整个行业基础的差距。

《综艺报》:你认为未来国内电视剧市场发展有哪些趋势?

李训愚:首先,年轻观众会越来越受到重视,过去电视观众以中老年为主,电视剧制作会更多考虑他们的需求,随着新媒体崛起。制作公司会越来越面向新媒体平台及其背后的年轻观众进行生产:另一方面,传统电视台也在逐步转变其观众构成,试图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年轻观众将带来内容层面的变革:一是内容会更加多元化,年轻观众口味更杂,愿意尝试新的内容,未来会形成题材的细分;另外一点与其说趋势更是我个人的期望——喜剧能够在未来形成一个更为重要的品类,喜剧是年轻观众喜欢的类型,而在网剧制作中,喜剧也是一个重要部分。

其次,制作内容的资金来源占比会发生逆转。以前电视剧公司收入来源完全依靠电视台,但现在新媒体预算迅速上升。“一剧两星”之后,来自电视台的收入下降,新媒体预算高于传统媒体的态势在不久就会出现,在新媒体平台,内容产品必定呈现两极分化,在传统媒体,一个剧场一年播出的剧集中,收视率相差3倍很少见,但在视频网站两剧点击量可以相差数百倍,未来,好的内容收益会非常高,但一般作品也许只能保本,因此影视制作公司必须努力创作出高质量的精品电视剧。

作者:陈丹

电视剧制作研究论文 篇3:

论中国电视剧创意产业背景下剧本的项目研发

摘 要:创意产业背景下,电视剧制作不能再延续传统的“前店后厂”的作坊式生产,要进行“产品研发式”的生产转型。作为电视剧产业上游部分的剧本创作,是项目研发的核心。电视剧剧本项目研发,包括研发团队的建设与内容创意的拓展两大方面。剧本项目研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开拓优秀的剧本资源,培育成熟的剧本市场,优化中国电视剧创意产业链。

关键词:电视剧;剧本;创意产业;项目研发

创意产业背景下,电视剧制作不能再延续传统的“前店后厂”的作坊式生产,要进行“产品研发式”的生产转型。作为电视剧产业上游部分的剧本创作,是项目研发的核心。电视剧剧本项目研发,包括研发团队的建设与内容创意的拓展两大方面。剧本项目研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开拓优秀的剧本资源,培育成熟的剧本市场,优化中国电视剧创意产业链。

一、剧本研发团队建设:分工合作+人才培养

中国编剧通常一个人创作一个剧本,单枪匹马,自己接活儿自己干活儿自己交活儿。这种“独立作战”的创作方式依靠的是个人才情和技巧的积累,功力不够的普通编剧,剧本质量难以保障;“金牌编剧”一两部剧成名,其后作品大失水准,比比皆是。这种原始的“作坊式”创作模式已然不能适应电视剧创意产业的大工业化生产。在产业化成熟的美剧、韩剧创作中,剧本项目研发都是由一个团队负责,分工合作。在美国,一部电视剧的编剧往往由故事创意人、故事大纲编剧、故事情节编剧、对白编剧等组成。故事创意人是整个编剧团队的核心,主要负责提供故事创意;故事大纲编剧负责编写故事大纲及故事梗概;故事情节编剧负责细化故事情节,担当电视剧的分集编剧;对白编剧负责写人物对白。由于美国电视剧是多演季制作体制,同一部电视剧会启用多名分集编剧,分集编剧的创作必须遵循故事创意人的故事大纲,并向故事创意人负责。优秀的“故事创意人”会被受聘担任电视剧的执行总制片人,负责聘请导演、摄影、演员等制作队伍,监督摄制进度和质量[1]。例如,美剧《24小时》有16位编剧,《CSI》有20多位编剧,《迷失》有10位编剧。韩国电视剧剧本创作也是采用类似的分工合作的方式:韩国电视台以剧本征稿行为,筛选出有创意的剧本,然后组建“编剧小组”。编剧小组以主编剧为中心,并为其配有若干编剧助手(通常为新人编剧)。辅助编剧负责为主编剧查询资料,有时要写初稿。例如,在电视剧《大长今》每周2次播出过程中,第一天播出的剧本由主编剧金英贤一人完成,第二天播出的剧本则由2名辅助编剧写初稿,后金英贤修改。我国编剧的创作模式可借鉴美韩这种“团队作战”的方式,集群体智慧,流水化作业。编剧团队中设立市场调查、研发、策划、总构思、分集编写、对白编写、情节编写、人物编写、环境编写、最后合成等环节,使得各有分工的每位编剧都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特长,由此确保剧本的产量与质量。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应放在第一位。新思维的产生,完全依靠人才。所以,除了分工合作方式的运作,从根本上增强剧本研发团队战斗力的关键应是高素质职业化编剧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优秀的编剧素养数量均达不到电视剧创意产业发展的需要。我国从事剧本创作的人员主要有三类:1.职业作家。国内优秀的电视剧编剧刘恒、邹静之、刘震云等均是作家出身。职业作家因具有较强的文学功底(人物刻画细腻、台词设置精彩、思想表达深刻),创作的电视剧剧本一般都较优秀。但是,由于未经过影视专业学习,此类创作者往往缺乏一定专业写作技巧。有的职业作家身兼二职——编写剧本同时也写书,作品拥有文字与影视两个版本,有的甚至是小说写出后,将其转化为剧本的工作交给另一位编剧完成。有时制片人干脆找“枪手”代劳,最后署上作家名字,用以拉动收视。2.职业编剧。影视专业出身,受过专业教育或培训。“国内职业编剧的素质普遍低于职业作家,他们长期习惯于按照制片人和导演的要求来进行创作和修改,自己的创作热情和想法常受到打压,作品的思想深度和原创精神远不如职业作家。”[2]他们也戏称自己为“匠人”,把剧本创作称为“做活”。3.枪手。“枪手”指未成名的职业编剧和相关专业的在校大学生。由于没有资历、经验,枪手只能先替人写戏,没有署名权,稿酬较低,相当于职业编剧的替身。通常职业编剧或导演制定好剧本的大纲,之后由若干枪手完成小分支。部分枪手后来可能成为职业编剧。但是,枪手作为“隐形人”大量存在于行业内部,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韩国或美国名编剧也会有专属助手帮助其收集资料或撰写少部分剧本,但这些助手都有相应的署名权及稿费,不像中国的枪手隐姓埋名,从事“地下工作”。这三类剧本的创作人员,均有一定的产业化缺陷,有些甚至损坏产业环境。如果说严峻的创作环境是造成中国编剧边缘化的外因,那么自身素养与水平的问题,则是隐患深藏的内因。

如何培养符合电视剧创意产业的职业化编剧呢?这里可借鉴韩国编剧的经验。韩国编剧的产生方式有三种:第一、电视台公开进行征稿活动。韩国三大电视台(MBC、KBS、SBS)每年都举行征稿活动,以便发现、培养新人编剧。例如,《商道》《All In》《海神》的编剧崔万奎,在1993年MBC剧本征稿活动中被选为广播作家。在剧本征稿活动中被选,并非立即成为有名编剧,这只是成为编剧的第一道关卡。电视台以剧本征稿新人作为对象,组建“编剧小组”。征稿新人成为编剧小组的成员后,可领取一定工资,根据电视台实际创作情况予以签约。第二、作为主要编剧的助理在工作中磨练成长。对确定投拍的韩国电视剧来说,开拍前无需写出全部剧本,甚至故事梗概都不用全写出来。电视剧开播第三周开始继续写剧本。此后,每天边写剧本、边制作、边播出。这是编剧最繁忙的时期,两到三个辅助编剧协助主要编剧进行剧本创作。经过这样长期的辅助工作,年轻编剧可以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得到主编剧的推荐成名。第三、韩国放送作家协会或各家广播电台所属的编剧培训机构的毕业生。1988年成立的韩国放送作家协会教育院是编剧培养的大本营。韩国目前90%的编剧都来自韩国放送作家教育院。电视台的导演和职业广播作家,每周一次来此讲授电视剧编写理论及技巧。期间优秀的学员,会被电视台聘用。无论是上述哪种途径,在韩国年轻编剧从入行到成名,都需要经过长期磨练(一般需要6、7年以上,甚至十年以上的习作期)。韩国电视剧培养编剧的经验:一是扎根产业化生产的第一线,接“市场之气”;二是静心积累打磨,谦逊不浮躁。

鉴于此,我国编剧人才的培养,可作以下努力:第一、影视公司、编剧协会、影视高校开办相应的编剧培训机构、开设编剧课程。组织第一线的导演、编剧给学员讲授接“市场之气”的编剧理论与技巧。例如,2012年国龙联盟公司开展了“华语电视剧新锐编剧腾龙计划”,邀请华语电视剧一线制片人、编剧、导演授课,约有百名新编剧参加培训。2011年成立的中国编剧之家——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其创办宗旨包括:以提携年轻人为己任;定期举办培训,提高编剧整体水平。作为培养影视人才的重镇——影视高校应加大对影视编剧的培养,理论讲授与影视实践相衔接,不能躲于象牙塔闭门造车,要培养实战型编剧人才。第二、应肃清国内电视剧产业的环境,为年轻编剧提供健康宽松的成长环境,给予年轻编剧学习锻炼的机会,提高其待遇,保障其权益。国家广电部门、影视机构、电视台应设立相应的基金或新人编剧的培养计划,对有才华的新人编剧及作品,给予扶持;在各个电视颁奖典礼上,应该设置编剧新人奖,给予年轻人更好的媒体推介。第三、年轻编剧需要扶持,知名编剧需要维护。产业化生产,讲究精品意识,品牌营销。编剧的品牌化营销,是影视营销的重头戏。近些年来不少编剧作家都开拓出自己的品牌,例如池莉的都市情感剧、二月河的清宫戏、海岩的“涉案+爱情”剧等。在一些电视剧制作机构,为知名编剧成立了工作室,如海润影视建立了海岩工作室,华策影视建立了刘恒工作室。对于知名编剧的维护,一是不能对其品牌过渡消费,除了丰厚的收入保障外,还应给予他们宽松的创作空间,让其静心打造精品,而不是鞭策其过渡创作,影响作品质量;二是对其品牌注重保护。知名编剧的作品也非部部成功,知名编剧也需创新,颠覆其固有模式,这就意味着他们的创作也有风险性。影视公司应对其作品给以一定的市场评测,降低失败率,提高成功率,维护好品牌长期发展。

二、剧本内容创意拓展:增强原创性+打造“精品”

在影视文化丰富、媒介环境复杂的当下,剧本项目的研发需多元化,研发的主要方向包括:原创、文学资源改编、电影资源的转换、翻拍电视剧经典、境外剧本土化改造等等。目前我国在剧本项目研发上还有非常大的拓展空间,尤其是原创剧本的创作以及“精品”的打造。

当下我国电视剧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原创能力不足,创新意识不强,跟风翻拍严重。例如:2008年电视剧《潜伏》走红之后,悬疑谍战题材的电视剧(《借枪》《暗算》《黎明之前》《悬崖》《告密者》《敌营》《剑蝶》《青盲》《断刺》《血色迷雾》《密战》等等)呈现井喷式集中生产。盲目跟拍、翻拍,是中国电视剧急功近利、创新不足、缺乏活力的体现。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背景下,电视剧生产重在“内容为王,创意是核心。”电视剧之争,就是创意之争。但是,创意产业模式又决定了电视剧程式化的内容生产方式,电视剧变成类型化大工业流水线上的一件商品。程式化的内容如何进行创意?二者是否相互矛盾?程式化其实也是可以变动的,可以动态发展。正如雄霸世界的好莱坞电影,类型化是其产业发展的核心,但是新的类型又会不断出现,给产业带来活力。“电视剧内容创意就是程式的创意,即从一个程式走向一个新的程式,这个新的程式就是内容创意的结果。”[3]很多电视剧内容生产都可以证明这一点,家庭伦理剧从《渴望》到《金婚》就是程式翻新的结果。所以,“真正畅销的电视剧往往在于一个内容程式的革新即内容创意”。[4]因此,如何增强原创,激发创意是中国电视剧创意产业发展的重头戏;如何在内容程式、符合观众品味与创意之间寻求平衡点又是电视剧内容创意的重头戏。

当下我国电视剧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二——虚假繁荣,精品缺乏。中国是世界公认的电视剧生产大国,其电视剧的生产数量每年都占据世界第一。自2000年中国电视剧年产量突破10000集开始,平均每年以近千集的速度持续增长,2012年更是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7000集。但是,电视剧市场的这种“供不应求”是虚假繁荣。电视剧生产的数量与质量不成比例。据统计,全国每年制作上万集电视剧,10%—15%的电视剧因为质量低劣而不能面世。中国电视剧市场实际是“求大于供”,总量过剩精品不足。因此,质量是决定电视剧生存发展的关键。要占领市场,做出精品才是硬道理。优秀电视剧要形成知识产权,要创造符号价值,要开发衍生产业,必须先要有优质剧本资源。有了优质的剧本资源,剧本购买成本就会提高,电视剧制作方的议价实力也会增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控演员的片酬议价,从而降低电视剧制作总成本。这样,在电视剧产业价值链中,剧本购买环节就会得到关注,剧本市场也会形成并繁荣发展,编剧待遇权益会不断提高,整个电视剧创意产业就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因此,优秀剧本资源对整个电视剧产业体系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作用,即它的威力不但在于生产优质电视剧产品,更会作用于整个电视剧创意产业,乃至整个文化创意产业。

那么,何为“优秀”剧本资源?这个问题要先从电视剧的属性切入。电视剧具有商品和文化的双重属性,这就意味着电视剧的产业属性不能脱离其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属性而独立存在。商品性要求电视剧剧本的选择要以产品营销的理念进行前期策划,其市场定位是一种大众传播意义上的定位,包括题材选择、主题设置、人物塑造、叙事方法等。这些定位的出发点则是大众文化的审美旨趣。由此可见,电视剧的双重属性互相制约、互为前提,构成了一个循环影响模式。在剧本创作中,如能在文化层面注入深刻鲜活的内涵,势必会提高剧本的商品价值。即遵循戏剧性模式,同时,以人物和情节为载体传达文化内涵。简言之,优秀的电视剧剧本既要有精彩的故事,其题材内容又可推及关乎生死爱欲的层面同时被主流观众所接受。从文化价值的深层面来说,“剧本创作指的是选择一种风格模式,选择一种消费趣味与偏好,选择一种文化时尚,选择一种时代症候,选择一种意识形态。”[5]“电视剧文学剧本,具有显示时代先进文化的文化蕴含和美学品格,具有创造能够索引时代也能够引领时代的美学价值,具有它应有的综合的系统的实践性很强的社会功能。”[6]在剧本文化价值链中不是生产文化浮躁所带来的“文化垃圾”,而是生产文化创新所带来的文化精品。

论及剧本资源优秀与否的评判标准后,打造优秀剧本资源的具体策略,可归纳为以下方面:第一、市场原则——做好相应的市场调查及市场评测。开拓优质剧本资源,与两个市场有关系——观众的需求市场与产品的销售市场。观众的需求市场常用电视剧的收视率表达,即该部电视剧占有的市场份额。剧本创作之前要先确定电视剧类型及目标受众,再以该类型电视剧收视率作为参考,充分分析目标受众的层次结构以及动态变迁。调查部门可设计调查模板,实施全面、科学地问卷调查,最后提供调查结论。根据调查结论,编剧创作时要尽力满足大多数目标受众的心理需求。对于产品的销售市场来说,产品销售数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播出方与编剧要研究什么类型电视剧好卖,分析符合大众社会心理的卖点,以便创作出优秀作品。第二、文化原则——提升剧本的文化精神内涵,传达主流文化正能量。深受关注喜爱的电视剧作品是一个时代的经典文化文本,不仅蕴涵着叙述者的文化社会诉求,而且折射出接受者的文化期待视野。成为“事件”的优秀电视剧,除了具有艺术上的经典价值之外,还应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文化症候和社会文化思潮的代言人。这就要求编剧在进行剧本创作时,注重剧本艺术品质的提升及精神内涵的挖掘。例如,表现普通百姓喜怒哀乐的现实题材电视剧深受中国观众喜欢,在业界拥有很好的口碑。编剧对此类题材应予以高度重视,除了讲述真实生动的故事外,剧作中更应以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社会主流文化为己任,多出精品多出好剧。

参考文献:

[1]郭艳.中美电视剧比较[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156.

[2]沈洁.新世纪中国电视剧编剧问题研究规[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4.

[3][4]杨但修.论电视剧创意体系[J].新闻界,2010(1):134.

[5]杨旦修.规制与发展——中国电视剧产业化进程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109.

[6]曾庆瑞.“电视剧文学”刍议[N].文艺报,2009-07-16.

作者:寻茹茹

上一篇:组建局域网方法论文下一篇:开征环保税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