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建筑施工论文

2022-04-20

摘要:隨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建筑行业在社会中形成了全面的发展。目前,在建筑行业中,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已经成为工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这项施工技术还存在一些为问题没有得到处理。本文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始分析,并提出以下几点作为参考。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混凝土建筑施工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混凝土建筑施工论文 篇1:

试论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

【摘要】混凝土建筑施工呈现施工产品易损性、工序施工复杂性和施工期混凝土结构的时变性等几大特性。当前的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已经不适应建筑产品的要求,因此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应在工序产品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实施跨工序的产品保护控制,即实施工序质量管理加施工循环质量保护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模式。本文正是基于此,从钢筋混凝土在施工阶段结构特性分析入手,分析凝土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及其设计。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管理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优良率约33%;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优良率约43%。同时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消费者投诉中,全国商品房质量问题高居榜首。混凝土建筑工程项目具有产品单件、生产场地流动、作业工人流动、制造工序多、工种多、生产设备设施多、上道工序产品是下道工序产品的支撑体系和作业平台、产品为复合材料、外在品质不能完全代表结构整体品质等特性,给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带来困难,建设工程质量难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存在的低质量与倒塌事故的发生有技术上的原因,如对施工时变结构体系的认识不清,同时质量管理不到位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为控制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本文结合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施工特性,探索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创新模式、施工概念设计原则。

1钢筋混凝土在施工阶段结构特性分析

施工阶段钢筋混凝土结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易损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工序产品的易损性是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前道工序产品作为后道工序产品施工作业的平台和支架,受后续工序施工作业影响,其品质会遭受破坏。而且,前道工序成果在后道工序实施后,通常会变成隐蔽工程,其缺陷不能及时识别;即使未隐蔽,也会因混凝土的硬化成型,使缺陷的处理异常困难,由此造成现浇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开裂质量问题,严重的发生倒塌事故。

1.2复杂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通常包括以下工序流程:准备工作、测量与放样、模板架立、钢筋架立、埋件安装、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消缺等。这些工序工作面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给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带来困难。同时工序产品不直接构成建筑最终产品,工序产品可能仅是为制造建筑产品的临时支架,如建筑模板支撑系统,或虽进入最终产品,如混凝土、钢筋等,但必须与其它工序产品融合构成新的建筑产品,并由此造成工序产品的不可替换性。

1.3时变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通常包括以下4道主要工序:一是为浇筑上一层楼板而安装支架和模板;二是进行钢筋绑扎;三是混凝土浇筑;四是拆除底层模板支撑。这4道工序构成一个施工循环,每一次施工循环,结构就增加1层,这样周而复始地施工,建筑就“生长”起来了。施工中的建筑,是随时间(即随施工工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这种自身随时间变化的结构称为时变结构。它的形状、材料性能、空间位置均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随工序进行构件不断更替,作用在时变结构上的外荷载也在不断变化。

新浇筑的混凝土重力荷载以及施工活荷载,必须通过模板支撑以及二次支撑传递到下面先前已浇好的一层或多层楼板,在每一阶段,施工荷载都由混凝土时变结构和支撑系统组成的临时承载系统承担,这一临时承载系统的形状和混凝土材料性能与支模层数、施工周期密切相关,其承担施工荷载随施工工序不断变化。这种由混凝土时变结构和支撑系统组成的临时承载系统称为时变结构体系。在一个施工循环内的不同施工工序: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底层支撑拆除、新浇筑楼层上架设模板支撑、钢筋绑扎等,由于作业性质不同,各工序所需施工设施、材料、施工人员数量差异较大,导致作用于时变结构体系的荷载随施工工序(即随时间)不断变化。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性能的时变性,来自于早龄期混凝土中水泥水化反应还未完成,混凝土未经充分养护,早龄期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尚处于发展阶段,随时间逐渐增长,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也随时间变化。因此,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必须考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的上述特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工序产品的易损伤性,要求施工工序质量管理模式向施工循环转变;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必须考虑施工阶段的时变性特性,加强技术设计,强化概念设计。

2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及其设计

2.1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施工模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产品施工终结的标志是一个施工循环的结束,而不是施工工序的结束。施工阶段钢筋混凝土结构所具有的特性,使以施工工序为核心的现行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模式,无法避免工序产品因后续施工作业损伤而引起的建设工程质量降低。为此,我们可以采用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式控制新模式,即在以工序产品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基础上,引入跨工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管理与控制模式,把工序产品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延伸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一个施工循环。这样,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起点是施工工序的开始,终点是一个施工循环的结束,而不是施工工序的结束。因此,要求在原有施工工序质量管理与控制方法、措施的基础上,一切质量活动延伸到施工循环结束。工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以施工工序结束控制,同时把工序产品质量保护的监督检验纳入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之中,以有效杜绝因工序产品损伤造成的建设工程质量降低事故。在一个施工循环内,对每道工序实施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和工序产品质量保护管理与控制。工序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方法与传统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方法相同,同时设置工序产品保护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它在每道施工工序结束、工序产品检查验收后实施。例如对模板架立产品经检查验收后即进入产品保护程序,安排模板架立工人专人维护管理,采取随钢筋架立实时修补损伤,随混凝土浇筑作业巡视模板支架的稳定性能,发现问题及时加固维护;对钢筋骨架产品质量保护,安排钢筋绑扎工人专人跟踪维护,采取随混凝土浇筑头提拉踩扁的钢筋骨架以及重设马凳等措施,由此实施工序产品质量保护措施,如图1所示。

2.2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施工设计施工概念设计是对无法正确分析表达,影响施工质量与安全的因素进行适当控制。根据工程调查研究经验,这里提出以下几点点建议:

一是模板支架自成体系,不得与脚手架连接,以消除脚手架振动损伤混凝土结构;二是梁端模板支架,建议采用支于柱模上的斜支撑(偶撑),以加强梁端模板刚度,防止梁柱界面裂缝。三是抵抗模板支架侧力宜采用钢管锚桩,不应与立柱连接。采用多层支模时,上下各层立杆应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四是施工期间昼夜温差较大时,宜采用木支架,以减少温差变形导致模板支架伸缩造成混凝土开裂;五是浇筑合理分区,减少浇筑对初凝混凝土的扰动。连续浇筑时间较长时,宜对模板支撑作适当分区;六是合理选择拆模时间,除保证拆除楼层混凝土结构具有足够强度外,应考虑新浇混凝土所处凝结阶段。最后是对放置浇筑管道与浇筑架的区域,模板、模板支架应预以加强。

3结束语

本文从混凝土建筑工程产品建造的特性出发,探讨了适合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安全控制模式,由此,获得以下基本结论:混凝土建筑施工呈现施工复杂性、工序产品易损性和施工期混凝土结构的时变性等几大特性。工序施工质量管理模式不适应建筑产品的易损性特点。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应在工序产品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实施跨工序的产品保护控制,即实施工序质量管理加施工循环质量保护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模式。

参考文献

[1]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S].

[2]徐浚.浅谈混凝土的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06,10

[3]GB50068-200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S]

[4]杨宗放.现代模板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5]赵挺生,方东平,顾祥林.施工期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性[J].工程力学,2004,2

作者:汪新军

混凝土建筑施工论文 篇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隨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建筑行业在社会中形成了全面的发展。目前,在建筑行业中,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已经成为工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这项施工技术还存在一些为问题没有得到处理。本文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始分析,并提出以下几点作为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引言:现如今,建筑行业在社会的发展中得到了很大的进展,并且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经济效益,使国家在国际上的位置有所提升。在这一环境下,装配式住宅的发展也逐渐被重视起来,并且这种类型的住宅在生活中已经收获了更多人的喜爱。尤其是在国家正式提出了可持续性发展目标之后,在社会中已经形成节约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就为混凝土的装配式住宅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但是在实际的工程中,由于很多限制性因素的影响,导致装配式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当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尽快结合工程中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出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使工程可以更加高效的完成,从而推动建筑行业在社会中可以实现持续性的发展目标。

一、装配式混凝土住宅的主要优势分析

(一)实现节约资源

对于以往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来说,装配式混凝土工程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节约骨架资源的使用,并将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一般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在进行浇筑工作期间必定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在混凝土的施工中形成了一些不可避免的浪费现象。并且,在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施工人员投入的时间越长,就会导致施工成本的支出越高,最终将会给施工企业带来严重的更经济损失。而且在这项工程中也就会出现资源的消耗情况,严重违背了持续性发展的目标。但是在装配式混凝土的工程中,有效的减少了资源的浪费问题,并且节省了成本的支出,进而有效的保护了施工企业自身的经济。

(二)有效的减少工期

根据对装配式混凝土工程的调查得知,这项工程可以在施工过程中缩短工期,使工程能够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并为施工企业收获了更多的经济效益。通常装配式工程在具体的施工阶段中可以提前将工程中使用的相关材料全部准备完善,这对于以往的工程来说节省了很多时间,并且也降低了工程中一些安全隐患的发生。

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中主要存在的问题研究

(一)施工人员的能力普遍较低

工程中所有的施工环节都需要施工人员来完成,所以施工人员是工程中主要的核心因素,而且施工人员可以直接决定工程最终的质量。根据对装配式混凝土工程中施工人员的了解得知,施工人员自身的能力普遍较低,在工程中经常会出现大量的失误,给工程的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因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还没有形成普遍的建设,所以在施工领域中还缺少大量的施工经验,这就使得施工企业在工程中可以借鉴的案例较少。目前施工企业不能在工程中掌握全部施工技术的运用,并且施工人员的能力较低,在工程中也无法将技术的作用全部发挥出来,进而阻碍了工程的正常施工进度。除此之外,工程中大部分施工人员主要来自农村,而且老龄化严重,人员之间也存在很大的流动性等问题,使建筑工程无法在社会中继续保持良好的稳定发展。

(二)住宅验收标准不合理

装配式住宅与普通住宅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分,不管是在安装、生产以及运输等环节中都不同。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中,构件是工程中最重要的核心部分。一旦施工人员在工程中造作不当,或者是对构件的储存工作不正确,那么就会直接对构件的质量进行损坏,并导致构件无法继续在工程中使用。大部分施工企业在工程中为了避免这类问题继续发生,就制定了详细的验收标准,来检查施工安装的质量。我们国家的装配式混凝土工程发展较晚,所以施工企业在工程中没有相关案例作为参考,只能将国外的标注直接运用在工程中。国外的标准根本不适用我们国家的装配式混凝土工程的标准,最终将会影响到装配式住宅验收工作的不合理。

三、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的要点

(一)构件的运输和储存

工程中使用的构件在厂家生产之后,再进行统一的运输到工程的施工现场当中。在这一工作中,对构件的运输以及储存工作具有很高的要求,使构件的质量避免受到影响。因此,在工作中,施工企业需要结合构件的特点来制定出最适合的运输路线,并且在构件达到施工现场之后,需要安排在合理的储存空间当中,进而加强保护相关措施。构件是装配式工程建设的重要部分,一旦构件出现问题,那么工程必定也会发生相关问题,并给施工人员的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针对这一情况,在工程中加强构件的运输预计储存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预制窗体及楼梯施工

为了保证工程中窗户设计的合理,设计人员就需要考虑到窗户的方向。施工人员在这一工作中,可以利用螺栓将窗户设计中预留出来的螺母全部连接起来,来加强窗户安装的整体质量。而在楼梯的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可以结合楼梯的具体大小来准备适合的吊具,并在每个构件上做好标记,最后跟着施工图纸中的安装流程实施就能够顺利完成。

四、提高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化策略

(一)全面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

由于施工人员是工程中主要的执行者,所以为了工程的质量可以达到标准,施工企业在工程中需要全面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使施工人员可以在正规的学习中逐渐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以及工作能力,在工程汇总可以发挥出全部的作用。在培训期间,施工企业需要针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实行提升,并要求施工人员在工程中可以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完成相应的工作,以此来减少工程中的失误情况。同时,在工作中,还要提高施工人员对工程的了解,并加深对工程质量的重视程度,有助于在施工中可以始终围绕工程的质量开展相关工作,使工程可以高效完成。

(二)对构件的质量进行合理的控制

构件在装配式工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并且构件的质量可以直接决定工程的质量。因此,在工程中,施工企业需要在前期对构件的质量进行合理的控制,并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出合理的保护方法。同时,在选择生产厂家时,一定要对厂家进行全面的了解,并检测厂家生产构件的实际质量。如果厂家符合施工企业的相关标准,就可以确定合作厂家。另外,在构件的运输工作中,需要不断加强运输的保护工作,防止构件在此期间出现质量下降的问题,给工程的建设带来一定的阻碍。最后,在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后,检测人员还需要再次测量构件的质量,保证质量符合建设的需求,才能运用在工程中,来对工程的质量做出有效的保障。

总结

综上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自身具备很多优势,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一定会形成广泛的应用。未了能够不断的推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的全面发展,施工企业需要在工程中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使施工技术可以在工程中将全部的作用发挥出来,为施工企业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虽然目前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完善,但是经过不断的调整和优化,就可以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更加高效的完成,有助于实现持续性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少峤.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建材发展导向(上),2020,18(6):217. DOI:10.3969/j.issn.1672-1675.2020.06.199.

[2]覃立.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城市住宅,2020,27(2):142-144. DOI:10.3969/j.issn.1006-6659.2020.02.040.

作者:吴君

混凝土建筑施工论文 篇3:

浅谈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开始朝着节能、无污染等方向发展,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在整个建筑行业之中都是很好的典范。虽然目前其生产系统尚未健全,但其发展前景依然非常可观。基于此,本文从其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两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探讨,旨在为人们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随着近年来我国产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装配式建筑得到了广泛应用。相比传统施工技术,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存在着明显的优势,不仅可以节约能源,减少对资金的利用量,同时还能达到绿色施工的目标,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在其各施工环节之中,严格做好质量管理与控制,确保加工精准度与材料质量,充分满足建筑安装对精度、质量的要求,这是人们共同关注的地方。下文就根据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就此类建筑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实施深入分析与探讨。

1 装配式建筑优势

1.1 节约建筑资源

建筑施工对建筑材料、动力燃油等消耗量非常大,具有关研究显示,相比其他发达国家,我国建筑行业能量为期3~5倍,并且绝大多数建筑施工均采用粗放生产模式,根本无法达到建筑节能要求[1]。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水泥、矿石等材料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建筑结束服役期限并拆除后,废弃物很难进入到循环利用体系。但装配式建筑不同,此类建筑采用集中生产、加工的模式,可有效减少对建材的消耗,并且相比现场作业,这种工厂集约化施工模式可显著减少对水、电的消耗。

1.2 有效缩短工期

此类建筑采用预制外墙,这种构建会为其他构件预留卡槽,结构封顶之后可实现防护包围封闭,相比传统防护支架外搭,极大减少了工作时间。同时,采用工厂集约化生产的方式,单体构件的生产加工车间都是固定的,各项工序都有序进行,装配式构件的浇筑、保温以及涂层等工作的完成都非常快速,不仅可以显著提升施工质量,同时构件预制时间也明显缩短[2]。

1.3 环境影响小

从生产到组装,都由熟练人员进行操作,特别是在现场组装的过程中,避免了大规模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产生的噪声比较小,并且飘扬到空气中的尘土、排放的废水是很少的。加之组装所需时间比较短,对周围居民造成的影响也是比较小的。

2 施工技术分析

2.1 安装技术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需要对PC板、楼梯板、预制墙板等进行安装,在PC板安装时,需对固定架进行合理选择,可为后续混凝土浇筑奠定基础;在飘窗安装时,需确保螺栓、螺母连接正确,可确保飘窗安装质量;在楼梯安装时,需确保其支撑强度,以确保安装后可顺利投入使用[3];在叠合阳台板安装时,需对其高度进行合理设置,并落实好叠合阳台固定的操作;在预制墙板安装时,需有效落实好平面设计工作,并对其位置进行合理设置,以确保其支撑强度与工程标准相符合。

2.2 浇筑技术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浇筑的设施有PC板、混凝土墙体与预制叠合阳台板。在PC板浇筑过程中,必须对混凝土浇筑的高度进行合理设置,根据先上后下的顺序进行浇筑,从而达到严控PC板浇筑质量的效果;在混凝土墙体浇筑过程中,需对混凝土墙体厚度进行合理设置,并运用分层浇筑法实施浇筑,以确保达到预期浇筑效果。除此以外,还要充分关注对混凝土墙体的养护,将各项养护工作落实下去。

2.3 灌注技术

在预制墙体灌注过程中,需对墙体灌注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在灌注操作之中,需严格控制好这部分工序的密封度,并且对其坚固程度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预制墙板可达到施工标准与要求。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应该在预制墙板矫正完成后,再实施灌注施工[4]。

2.4 吊装技术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飘窗、预制叠合阳台板等都要求进行吊装处理。因此,在此部分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吊装均匀、平稳,这样才能准确将这些吊装的设施置于合理为止,为工程的顺利完成提供保证。

3 质量控制分析

在质量管理工作中,首先需将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做好,然后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并且做到积极完善和规范。零缺陷是极有可能实现的,高效、高质的施工,可顺利达到质量、进度方面的施工要求,从而减少对材料、能源的浪费。

具体来说,首先,需全面审查结构制作方案,针对施工图纸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讨论,设计、校核与审核人员都要对施工图纸的准确度、正确性负责。如果设计工作中出现了疏忽,就可能会在施工之中出现变更,甚至可能造成重新生产、加工。因此,在设计方案会审过程中,各方如果有不同意见应及时提出来,对于存在意见分歧的地方应及时修正,以确保图纸与设计单位思路是一致的,同时技术人员还要以图纸为依据实施认真的审查,确保施工、图纸的一致性[5];其次,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的质量关系到建筑结构质量。因此,应该加强材料管控,从材料采购阶段开始,直至构件达到现场,其间的步骤都要严格把控。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需就所需材料提出相关数据,然后采购人员即可按照设计人员所提参数进行市场调查,了解最近的市场信息和动态,再利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实施采购。材料采购完成并进入加工车间后,还要做好复验工作,针对特殊材料实施抽样检查,通过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加工、生产步骤。

4 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相比传统施工技术优点很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非常大,技术人员需根据其施工经验、相关数据,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更新,从而在建筑施工中对其进行更大范围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冰,胡泊.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控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01):91-92+95.

[2]翁伟.基于BIM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分析[J].江西建材,2019(12):150-151.

[3]吴红斌.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控[J].居舍,2019(05):66.

[4]顾涵.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控[J].四川水泥,2018(10):108.

[5]耿欣.裝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控分析[J].智能城市,2018,4(03):133-134.

作者简介:

夏元圆(1988.11-)女,汉族,籍贯:辽宁沈阳,本科,研究方向:建筑施工。

(中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110020)

作者:夏元圆

上一篇:文学教育纵横管理论文下一篇:混凝土工程施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