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建设知识经济论文

2022-04-16

【摘要】社区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不断推进社区文化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创新是推进一切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生命力源泉,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抓手在于创新。而作为引领社区文化创新的社区领导层,也自然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主导力量,其作用不可替代。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社区文化建设知识经济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社区文化建设知识经济论文 篇1:

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与战略原则

摘要: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及党的几代领导人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共同汇成了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源泉。因此,只有制定并践行科学的战略原则,才能实现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理论基础;战略原则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这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作为农村社区庞大系统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相对于较为成熟的国外研究来说,在国内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其研究成果主要分散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公益性文化建设两个方面。但由于各国在社会制度、经济水平和文化传统以及国际环境上的明显差别,我国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应在借鉴其成功经验的同时,依据自身特点,探索出一套符合自身国情、尊重本国文化发展规律的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模式。为此,明确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理论基础及战略原则对于我国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的致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关我国广大农民的文化权益和需求,因此,大力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具体说来,其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传承创新民族文化传统,凝聚和提升民族精神的内在需求。公益性文化的精粹必然包含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和提升民族精神,直接关系到国家生存发展的根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发端于农耕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文化之根在农村”,其本根就是农业文化。农村传统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民间工艺、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舞蹈、地方戏曲、神话传说、史诗民谣、传统建筑等数不胜数,它们经过历史的沉淀,已经扎根于农村的广阔土地,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精神血脉和延续基因。中国最深厚最古老的文化在农村,文化建设的根砥也在农村。“乡土社区文化”乃是“中国现代社区文化建设之根”。如何挖掘、整理、利用和创新农村传统文化资源,赋予农村传统文化以时代特征和崭新面貌,促进其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实现农村文化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笔者认为,以农村社区为合理切入点,以公益性文化建设为具体内容,让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工程扎实推进,是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二)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引导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我国当前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通过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对整个社会与文化起到一种引导和教育作用,并对保持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基本内容包括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公益性文化在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主旋律文化、凸显核心价值观念方面的作用是其他文化形式无可替代的。在我国,公益性文化建设是突显社会主义制度特征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作为党的重要喉舌的报纸刊物,还是为公众服务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以及从事优秀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事业单位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都是以其特有的方式代表和宣传着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农村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重要舆论阵地,相对于政府的号召、组织的说教灌输来说,在农村社区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化产品和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的舆论引导作用更具广泛性和日常性。因此,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无疑是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建设文明农村、打造和谐农村的动力需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科学素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公益性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平、道德与文化素养,而且有利于净化社会环境与社会风气、规范生产秩序与社会行为,特别是在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中能够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独特作用。同时,我们要注重发挥公益性文化软实力在农村社区的作用,使公益性文化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支撑,使村民在思想观念、人文素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劳动形式、人际关系等方面得到整体改善或提升,既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又能有效协调农村社会关系,推动农村社区事业健康发展。因此,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及和谐新农村建设,必然需要其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四)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实现农民人文素养的追求目标。公民虽然职业、地位、身份和收入各不相同,但都有平等地无偿或少量有偿地享有知识,获取审美、文化,享受健康娱乐的基本文化权利。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它可以从一个侧面起到调节社会分配并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物质层面上的差别容易引起关注,精神文化层面的差别却容易被忽略。特别是在我国,城乡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中心化,农村农民的文化权益则边缘化,而且长期以来处于弱势地位。深入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深度聚焦农村社区,深切关注社区农民自身,深情倾注人文关怀,实施以人为本的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工程建设刻不容缓。

(五)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提升农村文化力的迫切需求。综合国力的

竞争,根本上是经济实力的竞争,但实质上是文化力的竞争。文化力是指一个国家文化发展和文化积累所形成的现实力量,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公益性文化无论在精神还是在物质方面,都包含着巨大的文化作用力。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可忽视其公益性文化的强大作用力:其一,经济发展的规律是,任何经济发展都是从理论突破开始的,知识经济的产生必须以知识、科技、文化为主要内容作先导。其二,文化从层面上看,包括技术层面、制度层面、观念层面。在技术层面,新的技术在理论上有了飞跃,才有可能引发生产的进步和革新;在制度层面,经济建设离不开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先进的社会制度、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优良的发展环境能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保障;在观念层面,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只有通过文化建设,才能激发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人的因素——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从社区公益性文化人手,只有不断提升农村文化力,才能为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长久的内在驱动力。

(六)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农村政治民主进程的内化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作为农村社会的新形态,已经成为社会矛盾酝酿、扩散和集中的敏感地带。农村的稳定和良性发展,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和政权的稳定。农村社区稳定需要依靠硬性的综合治理,也需要软性的文化建设。能否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公益价值,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民对改革开放政策的认同感和对执政党的认可度,也必然影响着农民对政治民主的热情与参与度。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一方面可以通过文化的教化和观念的引导,在实现农民文化权益、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的同时,也使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深入民心、内化人心;另一方面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可以折射出文化民生意识。因此,坚持民生理念,切实解决好农民在文化方面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农村政治民主进程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历史有延续性,文化有不可割裂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我党的几代领导集体核心,历来都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注重从文化层面来探讨和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等不同时期的问题,其文化发展的历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其中,关于文化建设的一些重要观点和理论,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理论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思想。他们对文化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做的科学阐述,为我们今天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同时,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又提出了“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不平衡关系”,指出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生产,它们所产生的价值也不同。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肯定精神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作用同等重要,“作家”、“诗人”、“画家”都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阶层”,他们进行艺术劳动的目的是创造在思想上、艺术上具有特殊使用价值的精神产品。这些论述对我们今天进行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公益性文化建设作为独特的文化艺术生产过程,它可以充分挖掘人们内心所固有的超越物质非功利性的一面,引导人们对真善美的深层追求。在某种意义上说,公益性文化给民众提供的是这样一种远离功利、回归精神的环境,也是对人们审美情趣的一种培养和熏陶,这正是我们今天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所承担的责任和具有的功能。

(二)中共几代领导集体的文化发展理论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等不同时期的文化建设指针,也为我国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与指导。

1.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端,毛泽东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认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毛泽东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将新民主主义文化概括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鲜明突出了革命年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主要内涵。在对待古今中外文化的关系上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指出文化发展“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并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的方针,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思想和毛泽东提出的先进文化理论,明确提出:“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邓小平强调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强调文化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条件;明确指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强调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四有”新人培养的重要性,“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思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指出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抓好“四有”新人的培养和塑造。这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3.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创新思想,特别是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三个代表”的重要内容,提出“先进文化”的概念,为新世纪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理论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创新的重要思想,“同时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江泽民在党的历史上首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纲领,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纲领、任务、方针、政策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4.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他们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全局出发,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等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强调了“四位一体”的整体建设思想,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建设确立了应有的战略地位与战略选择。就文化建设而言,要“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论述反映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对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作用。

三、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战略原则

马克思主义及党的几代领导人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共同汇成了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源泉,离开了它,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必须吸纳马列主义的相关优秀成果,与时俱进,制定并践行科学的战略原则,才能实现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坚持政府主导、主体多元原则。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非功利性使其无法单纯依靠自营而发展,更不可能将其完全依靠市场,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而必须紧紧依靠政府的大力扶持。这就决定了在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过程中,基层政府在政策和财政上的支持是至关重要、不可代替的;同时,整个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也是其有效开展的巨大动力。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也需要整合多方面的力量,应树立起社会文化社会办的意识,通过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法规和政策,积极鼓励社会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引导社会资金对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投入。

(二)坚持以民为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力军。在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中,以民为本的原则就是以农民为中心,坚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现和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和满足农民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上,并以此作为评价和衡量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根本尺度;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作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充分尊重村民个性、精神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倡导农村新型伦理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不断满足村民对居住环境、文化氛围的进一步要求,使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三)坚持“双轮驱动”原则。尽管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以最大限度的实现社会效益为目标,但仍可以借鉴市场经济的某些意识和观念,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自己。经营性开发与公益性服务是文化的两大属性,但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社会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因此,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中应该贯彻“双轮驱动”的理念,既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又要重视经营性文化产业,以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带动公益性文化事业进步。通过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更好地增加对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设施、项目的投入,降低文化消费门槛,引导公益性文化消费,进而培育农村文化市场,促使农村文化产业与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互为补充、相互作用,推动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四)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原则。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依然严重,落后的农村仍处于传统的自然经济社会,城乡一体化进程面临着复杂与艰巨的任务。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进行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必然举措,它不仅有利于推动农村社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还对于改善农村社会风气、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作用。针对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重视城市、忽视农村,导致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过大的现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对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工程建设的倾斜力度,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促进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五)坚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原则。经济和文化的关系十分紧密,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互包含,这种关系也是当代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和趋势。文化水平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水平,文化也会反过来影响经济的发展。就新农村建设而言,社区公益性文化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区农民的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说是人的建设,核心是提高农民的素质,为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一方面,经济建设是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基础,繁荣的经济,良好的基础,能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财力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高素质农民是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动力。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那么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就失去了积极的内在驱动力。

(六)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继承与创新是文化事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延续与发展。从继承的方面来看,农村文化具有传统民族文化的特殊魅力,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应当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努力剔除腐朽没落的文化糟粕;从创新的方面来看,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一项新鲜事物,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仿效,只有创新,才能显示出活力,才能吸引群众、团结群众,增强村民的凝聚力;从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方面来看,既要对不同社区的优秀文化进行借鉴与吸收,又要加强对农村社区本土文化的创新,完成对多元文化的整合与创新,从而增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内在活力。

责任编辑:梁习琴

作者:门献敏

社区文化建设知识经济论文 篇2:

社区文化建设创新探究

【摘要】社区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不断推进社区文化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创新是推进一切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生命力源泉,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抓手在于创新。而作为引领社区文化创新的社区领导层,也自然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主导力量,其作用不可替代。

【关键词】社区文化 创新 社区领导者 原则

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为此,党和政府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着力从先进的思想道德和先进的科学文化两方面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然而,在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存在着诸多需要我们努力克服的瓶颈问题,包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如何处理主导价值观和其他价值观的关系问题,如何创造适合我国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求的文化生活形式问题,也包括如何将先进文化建设与党和各级政府的执政行为有机结合的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是对党和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时代考验,这客观上要求党和各级政府用创新的眼光来审视,用创新的办法来解决。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先进生产力的反映和体现,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结晶,同时,又为社会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指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先进文化建设中所蕴含的蓬勃的创新精神。创新的本质是“扬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借鉴和充分吸收人类文明史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崭新的文化形态,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形式多样,其中,社区文化建设既是城市文明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社区文化建设的本质在于创新

建设先进的社区文化,满足广大老百姓的精神需求,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与巩固,是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必然要求。先进的社区文化不仅体现于一定的价值引导功能方面,也表现在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形式方面。随着社会实践方式的改变和人们生产生活需求内容所发生的前所未有的变化,社区文化建设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方面都需要革新,因而,从这一意义上讲,当代社区文化建设的本质就是不断推进社区文化创新。对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具体领会与加深理解。

社区文化创新是建设先进社区文化的原动力。与几十年前甚至是十几年前相比,现在的社区文化建设所处的环境更加复杂,面对的问题更加具体、也更加尖锐。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体质变革的原因,各种利益冲突、社会矛盾被激化,社区中人们思想观念多元多样,很难用一种统一的模式来引导和概括,有时甚至因社区领导方式不当还会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另一方面,从国际环境看,由于互联网等各种现代化信息媒介的广泛使用,国内外各种思潮当然也包括各种反动的、落后的思潮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实践行为。面对这样复杂的环境因素,作为党领导下的社区领导者必须抓住时机、当机立断,才能在多元文化竞争中取得胜利,不断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社区文化创新是社区工作改革的内在需要。新世纪是一个孕育着巨大变革的时代,是一个知识资本化时代。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将不可避免地动摇甚至瓦解传统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工作方式。社区文化建设也概莫能外。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要求、发展目标、工作和行为方式也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创造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才能以人们所能接受的方式传承和发扬先进文化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社区文化创新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条件。建设和谐社区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区建设需要以社区文化创新为保障。“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是和谐社区的基本特征,其中,繁荣社区文化是建设和谐社区的内在需要。首先,社区文化的繁荣需要推陈出新,只有这样社区文化生活才能反映和引导时代步伐,才能发挥文化的引导和支持功能;其次,社区文化的繁荣需要洋为中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社区民众的文化辨别力,并通过了解、学习、掌握外来文化的优秀精神,推动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社区领导者是社区文化创新的主体

从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来看,社区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建立和健全高效的社区管理机制,使社区居民在这一机制中总能各得其所,身处其中并能从中获取良好的道德情操感化力量、积极向上的艺术审美情趣力量并且得到健康周至的科学技术知识教育。这一切需要借助优秀的社区管理者、尤其是社区领导者以创新的观念和思维来实施和完成。具有出色的甚至是卓越的领导能力的社区领导者已成为决定能否推动社区文化创新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实现文化创新的关键因素。其中:

文化创新意识是社区领导者推动和实现社区文化创新的先决条件。社区领导者的创新意识之所以会成为社区文化创新基础因素和先决条件,是由在独特的社会发展环境下领导者所担负的职责决定的。在现代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里,各种文化思想相互交织、各种信息技术快速传播,这要求社区领导者必须具有开放的视野和应变的能力,以适应变化的内容和形式,并通过敏锐地观察变化的动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做出调整,推进本社区文化工作的创新。这也正是社区领导者和一般社区居民的根本区别所在。

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理论素养、不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是社区领导者推动社区文化创新的关键因素。社区领导者必须要求具备深厚的理论素养,这是在復杂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始终坚持和保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根本要求。社区领导者还要善于学习,形成自觉的学习习惯和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我国社区建设的实践证明,作为社区领导者的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社区文化创新工作的成就与成败。因此,社区领导者在领导本社区文化创新工作中,不仅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起领导本社区文化创新的职责和功能,更要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提高自己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创新能力。在领导社区文化建设中,做到不仅敢做敢为,更要能做能为。

外界应对社区领导者的文化创新行为予以充分理解和支持,为其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改革环境。良好的环境是社区领导者实现文化创新的动力和保证。如同任何事物的生发与成长都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一样,对社区领导人在领导本社区的文化创新工作中,外界应当允许其大胆探索和科学实验,允许失误和改正错误。实践证明,相对宽松的改革环境是文化创新的催化剂,只要我们能够真正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检验文化创新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社区文化创新就能不断开创新局面,真正实现“与时俱进”。

社区文化创新中应坚持几点原则

坚持从社区实际出发想问题、做事情。实事求是思想原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社区文化创新要想有新的突破和创造,工作中就不能只强调创新而背离本社区的实际情况,也不能认为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文化创新就是出风头、刷面子。社区文化创新应当在充分领会先进文化建设的精神基础上,充分结合本社区实际,并联系其他社区文化创新的经验,创造性地形成适宜本社区具体情况的新思路和新办法。

社区文化创新应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社区文化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与提高人民的精神境界,社区文化创新必须讲科学、顺民心、重民意,应本着对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负责的精神来做规划、图发展。在社区文化创新中,要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泛吸收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经验,这也是社区领导者创造性地开展社区文化工作的重要条件。

建立民主化、科学化决策机制,保证社区文化创新的内容与形式既反映群众心声,适合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又能够保有科学性、先进性。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信息市场竞争激烈,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主义中国各类矛盾错综复杂,很难想象社区文化创新单靠少数几个领导者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就能完成。况且许多社区因聚居居民的不同,相应的文化生活又往往在内容和形式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地域性特征,领导者不可能也没必要完全掌握这些文化的表现与表达形式。这就要求社区管理者和社区领导人必须转变推动文化创新决策方式,确立专门的机构和程序,集思广益地听取和采纳一般群众的意见,从而提高创新决策的效率和水平,减少决策失误。另外,社区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又离不开对同时期文化的相互借鉴和学习,社区领导人应以开放的心态和批判的精神,在民主提议与科学决策基础上广泛吸取本社区之外的优秀文化生活内容,借鉴它们的形式,努力达到本社区文化创新的预期目的。(作者单位分别为:河南濮阳中原石油勘探局党校;宝鸡文理学院)

作者:徐业华 何振鹏

社区文化建设知识经济论文 篇3:

浅论依托学生社区构筑校园文明新平台

【摘要】许多高校在后勤改革过程中逐渐地建立了适应新形势的社会化运作方式。我校也采用了这一方式,但在具体的环节上又有很大的不同,依据自身的情况,我们对学生社区的教育、服务和管理等方面的功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合本校、具有特色的高校学生社区管理路子。

【关键词】高校后勤改革;学生社区;社区文化建设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我校学生社区管理服务中心积极响应高校后勤改革的精神,按照我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部署和要求,针对我校学生居住区的现状,结合我校学生住宿的特点,本着“育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和“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素质化教育”的理念,就学生居住区的教育、管理、服务等方面的职能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一、发挥学生社区整体资源优势,推进高校学生社区文明建设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顺利推进,大部分高校都建立起了适应这一改革趋势的企业化经营运作实体。这种走社会化经营运作的理念和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高校的后勤管理体制,减轻了高校后勤的负担,促进了高校的良性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其积极意义是值得肯定的[1]。我校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整体布局上也贯彻了这一精神,但在改革的具体方案上则有所变化,针对不同的实体又做了适当的灵活变通。学生社区管理服务中心的做法就是如此:没有将学生社区的建设完全定位于物业化管理,而是将学生社区视为一个整体资源,在资源利用的过程中,贯彻“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素质化教育”的理念,坚持“物业管理打基础,育人铸才为根本”的方针和“思想教育进社区,文化建设为龙头”的具体措施。在社区中心投入必要的经济扶持的前提下,借助由社会化带来的经济投入的多元化,对社区思想教育、文化建设给予大力支持,推动社区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进而搞好社区文化建设。并通过社区文化来扩大社区影响,吸引更多的商家、企业等社会力量支持社区工作和社区文化建设,实现“反哺”效应。即在原有侧重行政管理、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向服务、育人、管理的建设模式转变,具体做法如下:

(一)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社区文化骨干队伍

学生社区作为学生的群居区,不仅仅是学生生活休息的主要场所,而且是学生修身、养性、处世的重要环境依托。社区建设的好坏,社区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关系到为社会输送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2]。针对社区的主体——大学生,正处于成长、成熟的不定型阶段,他们思想的形成,方向的选择,德性的培育,理念的积淀,品行的铸造,社区中心都需要予以积极的有倾向性的引导。要实现育人工程系统的良性循环,首先必须建立一支政治立场坚定、思想信念执着,富有工作艺术、适应知识经济要求,掌握网络知识的新型思想文化建设队伍[3]。

基于此,学校在许多部门减员压编的情况下,仍对学生社区给予政策倾斜,不仅没在教育管理队伍上进行压编,反而根据社区的实际需要和改革的思路予以增编添员。即在原学生处宿管科维修组(4个编制)并入新组建的建筑及维修中心的情况下,把教育管理干部由3个增加到12个。同时在聘任标准上严格要求,把标准提高到按学生政工干部的要求实行,严把入口关:进入社区从事教育管理的干部,必须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且必须为中共党员,并有基层一线的学生工作经验,或在大学期间担任过副班长以上职务的学生干部(这个标准比组织部门选调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的要求还要高)。中心成立后,学校通过校内公开竞争和向校内外应届优秀毕业生公开招聘两种方式,录用了一批思想政治过硬、熟悉学生工作、专业知识搭配合理的优秀人才。他们已走上了学生社区管理服务中心的岗位,正发挥并将进一步发挥他们的优势,为社区美好家园的建设添砖加瓦。

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职队伍的同时,社区中心还重视加强兼职队伍建设。社区中心根据有利于了解学生动态,有利于加强自己与院系的配合衔接的原则,建立了以院系政工干部队伍为主,并适当招聘热心并熟悉学生工作的离退休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的制度,专兼结合,共同参与社区的建设管理。而且学校还明确要求所有院系的政工干部都必须入住学生宿舍,担任社区楼栋辅导员,并将其在社区的工作表现、工作业绩纳入到学校年度教师和干部的考核中,作为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一段时间以来的实践和初步取得的成效,进一步证明了这种做法的积极意义。

(二)成立社区学生互助辅导小组,建立一支适合社区工作的学生文化骨干队伍

我们知道:行为由动机引起,但影响行为的因素还同周围的环境以及环境主体参与的程度有关[4]。在学生社区里,学生是主体,是主人。如果社区的管理建设离开了学生的参与,失去了学生的声音,缺少了学生的自律,一切都将黯然失色。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在建设社区的过程中,始终把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和主体性作为社区工作的大事来抓。具体说就是:让学生参与管理。

过去,学生的住宿主要依院系、专业和班级进行安排。社区中心成立后,我们改变了这种住宿格局,按照公寓式管理的办法,以学生的经济负担能力和个人意愿的组合方式为主,逐步将学生由“单位人(班级人)”转变为“社区人(宿舍人)”。同时在学生自律管理上,也打破了原来以院系集中居住、院系学生干部负责宿舍工作的局面。而是针对社区分散性居住的现状,大力着手成立社区互助辅导小组,建立了一支熟悉社区工作的学生干部队伍。通过学生的自愿报名、院系推荐、公开竞聘和严格考核,相继组建了社区学生自律委员会(与校学生自律会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将社区的学生活动与全校的学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社区学生文化宣传队、社区学生助理协管队,以及社区各楼栋楼管会等组织。它们主要承担着社区思想教育、文化建设、秩序管理、卫生评比和沟通师生的重要角色,力争达到“教育一个人,带动一个宿舍;建立一支队伍,带动一个片区,推进整个社区”的良好效应。

(三)依托学生社区,以社区学生为主构筑社区文化平台,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在社区文化建设上,我们坚持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时尚的大众文化为重点,以边缘文化为点缀,从最贴近学生宿舍文化、制度文化和生态文化三个方面入手,依托学生社区这个大舞台,凭借社区学生主体的优势,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和喜人的成绩。

学生社区公寓化后,针对社区是不同院系、专业学生的聚居地,我们运用优秀的社区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消除了人为因素分割而造成的心理不平衡、心情难放松这一不良现象。将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视为一个素质教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改变了以往只注重社区的生活功能,甚至经济功能,而忽视教育功能、文化功能和服务功能的做法,以及任凭学生良莠不齐,一味“灌输”的“荒原文化”施教方式。在经过认真的调查分析和借鉴兄弟院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以“文化育人”为导向的社区文化建设思路。现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梳理,整个社区的施教方式正从“荒原文化”向“田园文化”转变,学生社区已呈现出盎然生机并将继续沿着这个大好方向发展。

1.依托学生宿舍,精心组织健康向上、丰富多采的社区第二课堂活动。宿舍文化是社区文化的核心,宿舍文化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区文化的建设。在学校的支持下,先后在学生宿舍安装了有线电视、程控电话、宽带网络线路,并在社区各主要进出口和各楼栋设置了社区教育宣传栏,以便对学生进行引导。这些条件的改善,有利于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接受文化教育,极大地方便了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文化品位。在软件建设上,我们先后创办了《华园之声》、《社区快报》等融导向性、群众性于一体的社区教育宣传专刊,并及时制作和开放了社区专门网页。

2.加强社区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学生社区是学生生活休息的主要场所,其环境状况直接影响着社区的整体面貌。针对这种状况,我们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社区中心协助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大力搞好社区生态环境建设,将绿色环境和健康的人文环境融为一体。在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社区中心全力筹措资金,对社区的空地栽种了草坪、花草树木,修建了停车棚,添设了废旧电池回收箱,并在社区道路旁张挂了具有人文气息的文明用语牌和路名路牌以及装饰美观的名人警句和字画,营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绿色世界”;并经常在社区开展绿色环保宣传、灭鼠大战等青年志愿者活动,以及创建“安全、文明、整洁、温馨”的社区家园活动。这些都为社区的规范化建设、制度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建立科学的学生社区管理体系,并和学校现有的教育体系相衔接

实行社会化管理后的学生社区,其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已不同于改革前的学生宿舍管理体制。因此,建立并完善适应新形势的学生社区规章制度、制订学生品行的评价体系以及加强社区学生的思想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没有尺度,无以丈量。我们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结合社区管理的实际情况,及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章,并把它与学校教育管理相结合衔接,将学生在社区活动的品行评价体系与学校对学生的品行评价体系、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有机结合在一起,极大地促进了制度建设。

(一)推行品行学分制度,规范学生的言行,塑造良好的品行

为把学生培养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才,必须使其先养成从“扫屋做起”的良好德习[5]。我们先后选派中心的骨干到上海、广东、湖南和省内兄弟院校取经学习,引进借鉴先进经验,并结合我校“一校两生制”的侨校特色,及时制定了《华侨大学住宿生品行学分实施细则(试行)》,在社区推行品行学分制,针对学生在宿舍安全、卫生、内务、秩序、思想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按月量化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作为学生评奖、推优、毕业、申请学位等的重要依据和标准――采取“一票否决制”,即凡品行学分没达到要求的,一律不得评奖推优等。

(二)明确与院系的分工协作,落实严格的责任制

社区学生的身份具有双重性质。他们既是社区教育管理部门的施教对象,又是院系“属人”教育管理的对象。因此,社区管理部门便不可能大包大揽,实行单一的教育管理。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院系和社区职能部门的作用相互交替、相互补充,但却不能相互替代。因为他们的职能各有侧重,两者之间是一种分工协作的关系。为此,我们和院系及相关职能部门明确了各自在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的分工与责任细化,把学生的教育、社区的文化建设条割归属,实行责任管理制,并同保卫处、学生处以及各院系的专职学生政工干部签定了社区学生安全责任书等协议,以加强协作,明确责任。此举推动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社区的进程,促进了社区校园文明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构筑信息交流反馈渠道,加强师生间的了解信任

一所大学,在教学方面,教授治学、学术自由是必不可少的。同样,在涉及学生成长等切身利益的事物上,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声音也显得十分重要的。这些不同声音包括对我们教育、服务、管理等各方面工作,以及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以及处事行为的建议、意见等。

(一)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开创新型教育管理方式

针对学生社区幅面广、人员多、居住分散的特点,我们大力改变原来以院系为单位利用教室等固定场所进行教育管理的传统施教方式,大力推进网络思想教育进社区、网络文化建设进宿舍工程。先后开通了社区专门教育网站,制作了专门网页,并创办了《华园之声》、《社区快报》等社区专刊。同时,还注重利用校报、广播台、有线电视、宣传栏等对学生进行施教。这样,中心只需进行宏观决策和引导,就能将“图文并茂,声像具显”的施教内容、管理规定等传递给学生,并和他们进行交流沟通。一段时间以来的实践证明,这种做法不但有效节约了人力物力资源,而且也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施教方式被动“灌输”的局面,是一种良好的切实可行的施教捷径。

(二)设立社区投诉箱,广泛收集师生建议

社区中心成立后,我们在学校公共区域和社区各楼栋设立了投诉箱,以便广大师生对我们的工作广提建议、诉说意见,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信箱开通以来,先后收到了师生们的许多宝贵建议和对一些存在的问题的意见。这些建议、意见,促使我们对工作进行自查和反省,并尽可能地解决问题、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如针对学生反映天气渐热学生宿舍太闷太热的问题,我们马上就向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反映报告,申请给普通宿舍安装电风扇,并实行“熄灯不断电申报制”,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三)建立学生社区交心夜谈制度,广泛听取学生心声

中心成立以来,我们在和学生处共同建立学生工作夜谈制度的同时,还建立了社区中心自己的学生工作交心夜谈制度。每天安排中心老师值班,同学生进行夜谈交流,广泛听取学生对中心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利用中心现有管理干部在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法学等专业知识的优势,进行心理咨询,化解学生纠纷矛盾,释解学生压力。

总之,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和学生社区管理社会化进程的推进,社区对完成学校育人铸才功能的作用,将显得越来越重要。社区职能部门的管理与教育育人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学生社区文化也会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并在实践中显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我们在建设社区的过程中,必须理顺社区文明建设与社区管理服务的关系,促进两者的结合;理顺社区文明建设与学校学生工作的关系,推进其链接;理顺文明社区建设与文明校园创建的关系,促使其互动。同时又要因情而论、量力而行,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兼物业化管理与育人铸才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夏卫东.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思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2]廖丹琴,刘松.关于高等院校学生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科[J].技创业月刊,2005,(1).

[3]陶宇,李志林,王颖,潘道广.以学生为本做好高校学生工作[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5,(3).

[4]孙少森.当前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问题探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1).

[5]覃宪儒,覃思鼎.基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学生工作的新问题、新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2005,(2).

作者简介:赖志淮(1978-),男,福建泉州人,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团委书记,研究方向:高校学生工作。

作者:赖志淮

上一篇:专业实践课程工商管理论文下一篇:推广人员发展农业推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