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现状研究论文

2022-04-20

【摘要】首先,就目前“一带一路”政策大环境提出了学习土木工程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其次,就五个方面的研究热点(学生学习兴趣、师资力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教材内容及BIM技术植入专业英语教学达成度)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调查报告并获得了重要的结论。最后,总结本文的中心思想,提出了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的根本是在加强学生对该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上。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土木工程现状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土木工程现状研究论文 篇1:

土木工程专业型硕士培养现状研究

  1. 摘要:为推动土木工程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的深化改革,以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型硕士、导师以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土木工程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现状,从课程设置、导师制、专业实践、毕业生职业发展等方面总结了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型硕士培养现状,并对相关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型硕士; 培养现状;现有问题;对策

    2020年9月25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专业型硕士的培养进行了重新定位,与注重基础研究、学术理论研究的学术性硕士进行了区分[1-2],同时将专业型硕士纳入国家研究生经费投入与奖助学金机制,极大地促进了专业型硕士的发展。其中土木工程专业型硕士学位的培养方案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为目标,要求其在建筑工程、桥梁与道路工程、岩土与地下空间工程等专业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3]。

    土木工程专业开设院校主要集中在理工科院校,重庆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A类)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型硕士招生规模较大。据统计,2019年、2020年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分别为143人和131人,已经超过同年学术型硕士招生人数[4-5]。

    自招生以来,已有不少学者针对其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研究[6-8],包括复试工作改革、教学案例研究、实践环节教学研究、课程体系探索等[9-13],提出了很多问题与建议,如优化课程、加强专业实践、导师制改革等。有的院校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改革,但是学生对培养方案各项措施落实,改革进展并不清楚。现以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为例,从课程设置、校企导师、专业实践情况三个方面调查土木工程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现状;同时调研校内外导师对土木工程专业型硕士培养现状的看法与意见,总结出现阶段土木工程专业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土木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参考意见。

    一、专业型硕士培养现状调查

    (一)问卷发放情况

    本问卷以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型硕士、校内外导师以及毕业从业人员为调研对象,以土木工程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现状为调查内容,问卷采用线上填写的方式作答,分别回收有效问卷178、57和132份。

    (二)信效度分析

    问卷采用SPSS19.0进行信效度统计分析。对问卷的信度评估采用内部一致性分析计算克龙巴赫α系数(Cronbach’s α coefficient,Cronbach′s α)。通过数据检测显示整体的信度分析结果Cronbach′s α=0.857,满足信度要求指标。对问卷进行结构效度分析,为保证量表各项目具有共同的变异性,先进行Kaiser,Meyer-Olkin(KMO)检验与Barlett′s球形检验,检验结果为:KMO=0.921,Barlett′s检验P=0.000,提示量表的结构效度可以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结果,问卷因子维度内部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Cronbach′s α值在0.823~0.937,对应关系与研究心理预期基本一致。

    (三)专业型硕士培养现状调查结果

    1.培养目标及培养方式情况

    图1为土木工程专业型硕士对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认知度情况。在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越来越趋同化的背景下,12.96%的学生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认知度不足;59.26%学生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有较清晰的认识,比较清楚了解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以及毕业要求;只有12.96%的学生对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目标有非常清楚的认知。

    另一方面,从导师和行业单位的角度来分析,图2显示了导师和行业从业人员对专业型硕士进行差异化培养的认可度,结果显示86.67%的导师同意对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进行差异化培养,91.3%的从业人员同意对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进行差异化培养。图3为导师对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培养方式差异的认知度,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大部分导师了解培养方式的差异性,但对其区分的清晰度不足,说明导师在两者培养方式上还存在一定的概念模糊。图4展示了导师对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培养方式差异性程度的看法,结果显示76.67%的导师认为目前的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培养方式差异性不明显,说明需要加强两者的培养差异性。

    2.土木工程专业型硕士招生选拔方式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型硕士招生选拔方式包括推免和统考两种。推免生复试包括专业知识面试和英语水平面试;统考招生方式包括初试和复试两个环节,初试是对专业知识水平和英语水平的测试,复试设置专业知识笔试和面试环节。根据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90.74%学生对于目前专业型硕士招生选拔表示认可(图5),但很多学生也表示在复试环节,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没有区分,趋同化明显。

    3.专业型硕士课程设置情况

    从调研结果看,土木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缺乏职业性特点,课程设置缺乏特色,与学术型硕士课程体系过于相似且课程学分更多,与行业实际需求存在差距,同时也难以保障专业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当前土木工程专业型硕士课程模式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特色专业课+实践性课程。根据调查显示,就目前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反映当前行业需求及技术发展程度的情况,50%的学生觉得课程设置不合理,且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程的比例比较失衡(表1—表2),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理论课程偏多,实践课程偏少;第二,实践性课程学分占比严重不足。

    4.师资、导师制及论文情况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师资情况:教授(研究员)77人,副教授78人,博士生导师77人。调查结果显示,73.93%的专业型硕士拥有单导师,均缺乏职业背景;19.07%的专业型硕士拥有双导师,但均为缺少行业背景的校内导师;只有5%的专业硕士同时拥有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表3)。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专业硕士缺乏具有行业经历、行业背景的导师指导,不利于专业型硕士职业性培养。

    土木工程专业型硕士一般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论文选题通常从实践出发,进行实际问题的研究。根据调查,目前90.74%的毕业论文课题是为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但与学生的实践内容并不相关(表4);同时,根据对导师的调查结果显示,63.34%的导师认为可以在论文环节增加对论文职业性的考核,考虑论文成果对工程领域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体现作者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图6)。

    5.校内配套资源情况

    除了相应的课程设置及相关制度以外,学生能获得的校内配套资源对专业型硕士的培养也起到了同等重要的作用,校内配套资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文献图书资料:根据调查问卷显示,88.89%的专业硕士都认为重庆大学文献图书资源能够满足平时的学习要求,只有偶尔需要从其他途径获取相关学习资料(图7a)。

    (2)实验条件: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具有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库区山地城镇地质灾害防治重庆市工程实验室、岩土工程重点实验室、结构工程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以及大型振动台、风洞实验室等。根据调查显示,88.89%的学生认为学院具有相对丰富的实验条件,能满足大部分实验要求和学习要求(图7b)。

    6.国际交流情况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竞争力和国际交往能力的高素质研究生是国家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迫切需要,高校之间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也是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14]。通常学生交流形式以学术交流访学和参加国际会议为主,国际交流有助于跟踪学科前沿,把握学科前沿动向,拓宽学术视野,为进一步深化研究学习创造有利条件[15]。图8为土木工程专业型硕士国际交流现状,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型硕士有46.3%的学生有出国进行学术交流的想法,9.26%的学生已经完成该想法,25.93%还在犹豫。对于有想法还未实现以及还在犹豫的学生,根据调查统计,经济条件以及外语水平是制约他们行动的主要原因(表5)。

    7.专业实践情况

    专业实践是土木工程专业型硕士学习阶段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专业实践有利于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提高专业素质和了解专业前沿。根据培养方案,专业型硕士要求有6个月及以上的实践经历,学生首先需要提交实践计划,参加专业实践后撰写实践总结报告,经导师评定合格后方可申请论文答辩。数据显示,实践时间达到6个月的专业硕士仅占37.04%(表6)。根据调查统计,造成专业实践时间不足的原因包括学业科研压力以及实践实际情况与学生心里预期不符(表7)。另一方面,根据对导师调查结果显示,36.66%的导师认为目前对专业型硕士的实践考核需要更加严格(图9a),同时66.67%导师认为需要强化对专业实践的考核标准(图9b)。

    8.专业型硕士发展情况

    图10显示了专业型硕士从业后适应行业发展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43.48%的毕业生不能很好地适应行业发展,只有17.39%的毕业生能较好适应行业发展。从当前情况来看,高校对专业型硕士的培养需要加强与行业的结合,这样才能高效培养出更多适应行业发展的专业型人才。图11为专业型硕士从业时的职业性体现及竞争力体现调查情况。根据调查可以发现,56.52%的专业硕士都认为实际工作中不太能展现出专业型硕士的实践能力优势,说明现有的培养方式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待提高(图11)。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趋同化明显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高校对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培养出现了趋同现象,学生和专业老师都不能清晰地区分专业型与学术型硕士之间的区别,两者在教育模式上没有真正地做到差异化培养。

    2.课程设置

    (1)课程内容设置缺少针对性。目前的教学内容没有达到与时俱进;与现有行业技术发展相比相对滞后;教学方式上过于传统,没有创新;这些都制约着课堂教学效果。

    (2)在课程选择上缺乏自主性。目前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特色课的比例为7:4,在此前提下,学生在课程的自由选择性上会受到一定限制,且对于学科基础较弱的跨学科专业型硕士,适应难度更大。

    (3)课程缺乏应用性。目前在专业型硕士培养过程中,传统的教师讲授仍然占主导,课程设置体系过于理论化缺乏应用性。

    3.导师制问题

    当前拥有双导师的学生占比过少,且“双导师制”中的第二导师为企业导师的占比较小,企业导师的设置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实践机会,对侧重于实践实用的专业型硕士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双导师制”的落实也不尽如人意,不乏存在只有一位导师对学生科研等工作给予实质性指导和帮助的情况。

    4.论文选题及考核

    论文的选题缺乏对职业性的考核。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论文选题与专业实践结合不紧密,同时在考核环节,并没有设置对论文职业性的考核。

    5.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时间及其对其职业性考核不足。虽然土木工程专业型硕士培养方案中对学生实践时长有明确规定,但因部分导师承担横向科研课题等原因,存在着压缩实践时间的情况,使得学生实际的实践锻炼时长不足。从专业实践考核来看,目前对专业型硕士实践能力的考核是完成书面报告后提交学院审核,存在无法核实报告的问题,没办法真正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实践要求。

    (二)相应对策

    1.加强引导自我培养意识,重视职业能力培养。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一批能够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科技工作者,以及能够在企事业技术岗位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工程师[16]。研究生教育有很大的自主性,这需要学院以及导师从研究生入学开始对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方案进行清晰解读,使专业型硕士能够清楚认识培养方案,自身重视起专业能力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自我培养。

    2.优化课程设置,严格进行差异性培养。专业型硕士应该具有创新性、应用性专业素养,因此课程设置以及专业实践需要贴合专业型硕士的职业背景及发展前景。现有的课程设置较偏重于理论知识,缺乏对实践能力的锻炼。因此,专业型硕士的核心课程应与学术型硕士有所区别,应注重基础知识、综合知识以及专业实践的平衡,增加专业技能性课程以及实践性课程,建立“基础+专业+综合知识+职业实践”模块式课程体系。

    3.“双导师制”增加遴选企业导师。当前,双导师中的两位导师基本都为学术研究型的校内导师,需要进一步完善校外导师聘任制度。对于遴选的企业导师应有丰富的工程实践和管理经验及较高的工程技术水平。同时通过各方面的合作,充分调动校外导师的积极性,例如让校外导师参与专业型硕士培养方案的制定,参与学术论文课题的选择与指导,深化校企之间的合作等,真正实现“双导师制”的优越性。

    4.完善专业型硕士职业性考核机制以及增加对硕士论文的职业性考核。针对当前专业型硕士缺乏职业性考核的问题,可以在实践考核中增设专家组的答辩环节,邀请企业专家对专业型硕士进行审核,同时通过企业和学术导师审核才能认证实践学分。学位论文从选题开始严格把关,开展实习及科研实践的同时可进行毕业学位论文的选题,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把关,评审环节邀请企业专家,对论文成果在工程领域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进行评价。

    5.继续深化产学研发展。完善产学研体系是研究生教育高质量的重要保证,是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完善产学研平台的机制和体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鼓励学生参与行业单位的项目实践,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第二、以学院平台为基础与相关的行业公司进行交流合作,签订校企合作培养协议,建立协同育人平台,形成协同育人管理模式;第三、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学校和企业进行产学研平台的建设,促进高校与企业单位的交流合作。

    三、结语

    随着全日制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作者以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型硕士等为调查对象,针对校内资源建设、国际合作交流、课程体系设置、校外第二导师情况、专业实践以及职业发展情况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重庆大学在校内资源建设、国际交流合作方面情况较好,但是在课程体系设置、“双导师制”、专业实践等方面尚存一定问题。土木工程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专业化,不能依靠当前无差别的培养模式来实现,应当从中观的培养模式微观的培养课程进行切入,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升自我培养意识,重视职业能力培养,完善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考核机制,开发特色项目和特色课程,将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真正转向注重社会实践发展和学生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乔益华.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探索[J].科技信息,2010,1(13):157.

    [2]朱丽华,史庆轩,任瑞,等.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4):112-115.

    [3]吴瑾,赵新铭.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2):23-25.

    [4]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网.土木工程学院2019级硕士招生指标[EB/OL].(2019-03-08)[2021-04-23].http://civil.cqu.edu.cn/info/1492/10348.htm.

    [5]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网.土木工程学院2020年硕士统考研究生复试成绩公示[EB/OL].(2020-05-18)[2021-04-23].http://civil.cqu.edu.cn/info/1492/11695.htm.

    [6]罗玉萍,马立国,刘丽娜.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2020(3):173-176.

    [7]陈铖,刘望,刘忠.土木工程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5,7(30):190-191.

    [8]谢建和,向晨瑜,李丽娟,等.建筑与土木工程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培养方案分析与改革建议[J].高等建筑教育,2017,26(6):32-37.

    [9]张津涛.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方案[J].学科探索,2015,6(20):40-42.

    [10]郭宏,胡瑞,张嘉欣.土木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案例教学研究[J].绿色科技,2019,6(11):271-273.

    [11]石东升,林书宇.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型硕士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方式探索[J].高教学刊,2019,(8):81-83.

    [12]苏絮香.土木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改革[J].高等教育,2019,(11):60-61.

    [13]重庆大学.重大概况[EB/OL].[2021-04-23].https://www.cqu.edu.cn/Channel/000-002-001-001/1/index.html.

    [14]丁云鵬,郭晓琴,马彦波,等.工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高教管理,2020,1(9):75-80.

    [15]邹月辉,林金玉,孙法亮.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8(33):46-47.

    [16]王烨然,陈晶,王贺,等.研究生自我教育模式在专业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实践[J].学苑教育,2015(4):20-21.

    Key words: master of civil engineering; training status; exist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

    (责任编辑 王淼卉)

作者:卢谅 何兵

土木工程现状研究论文 篇2:

土木工程专业英语现状调查研究

【摘要】首先,就目前“一带一路”政策大环境提出了学习土木工程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其次,就五个方面的研究热点(学生学习兴趣、师资力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教材内容及BIM技术植入专业英语教学达成度)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调查报告并获得了重要的结论。最后,总结本文的中心思想,提出了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的根本是在加强学生对该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上。

【关键词】本科院校 土木工程 专业英语 调查问卷 现状调查随着2017年5月14~15日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为加强国际间的沟通和合作,新亚欧大陆桥、北方海航道、中间走廊等多模式综合走廊和国际骨干通道建设,逐步构建国际性基础设施网络成为了需求。这是中国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后为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的又一创举。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否适应国际需求参与国际项目,不仅需要具备丰厚的土木工程专业知识,还需要具有熟练运用外语的能力。因此土木工程专业英语应时代的要求显得更加重要。

目前,关于土木工程专业英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该课程的教学和考核改革上,就教材跟不上时代的需求,教师的力量缺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单调等等原因的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法和措施。但研究發现当这些客观因素改变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没有得到所谓的提高。作者在土木工程专业英语结课后抽取自己教学的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一共发放103份问卷,收回99份,问卷真实有效。

对土木工程专业英语的调查以问卷形式形成,调查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共16个题目。第一,对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英语的兴趣和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及对课程不感兴趣的原因的调查;第二,对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师的英语能力及专业能力满意度的调查;第三,对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满意度及不满意的原因的调查;第四,对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材内容难易程度及新教材内容改革要求的调查;第五,对现在流行的BIM技术植入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达成度的调查。

一、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英语的兴趣和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及对课程不感兴趣的原因的调查

图1表明学生对土木专业英语课程的感兴趣的程度不高,感兴趣人数只占到总人数的33.3%。59.6%的学生谈不上兴趣,只是为了应付学业要求。更有7.1%的学生觉得根本没兴趣。作者进一步调查出现该状况的原因,发现大部分学生不感兴趣的原因是本身英语能力有限。这是个历史问题,中国没有这么个语言环境,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停留在最低级的阶段,背单词,背单词,背单词,考试。大部分的时间都消耗在背的过程,没有交流,所以失去兴趣。

同时进一步就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英语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和对该课程的感兴趣程度进行研究,发现这个比例同上面的学生对课程感兴趣比例基本一致。认为土木工程专业英语课程非常重要的学生占总人数的31.3%,比较重要的占到57.6%,认为不重要的为11.1%,如图2所示。其中66.2%的学生认为专业英语课程不重要的主要原因是将来不出国,工作中用处不大。

上诉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还没有看到专业英语给他们带来的实际好处,所以没有意识到土木工程专业英语的重要性。目前国家实施的”一带一路“政策中“构建国际性基础设施网络”将在近期输送一大部分毕业生到这些建设项目中,那么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了。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及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重点在深化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英语的重要性的认识上。

二、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师的英语能力及专业能力满意度的调查

68.7%的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师的英语能力满意,28.3%的学生对教师英语能力评定为一般,极少数学生(3%)的学生对老师英语能力不满意,如图3所示。进一步调查发现他们对老师不满意的地方主要在口语能力、翻译技巧和能力及英语语法讲解这三个方面。

大多数的学生对老师的专业能力还是非常认可的,占到总人数的78.8%,23.2%的学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评定为一般,没有不满意的学生,如图4所示。

调查结果说明作者所在学院的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师本身的能力包括英语能力和专业能力,学生基本是满意的,就目前研究中常提到的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是有改观的,因此师资力量将不再是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三、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满意度并及不满意的原因的调查

38.4%的学生认为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有趣,47.5%的学生对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没感觉,12.1%的学生觉得无趣,还有2%的学生保持中立,如下图5所示。随后进一步调查发现51%的学生认为专业英语须改革的教学内容是增加多媒体辅助教学内容。这与专业英语学习的主要靠平时听说读写的练习相矛盾。因而学生对教学方法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还是对英语本身的兴趣不足。

66.7%的学生对目前的考核方式还算满意,原因是学生课后取得较好的成绩。只有5%的学生对考核方式不满意。进一步研究发现,57.6%的学生希望可以自己选择考核方式。学生对考核方式选择具有自主性,从侧面印证了学生学习英语不是因为兴趣,而纯粹为了应付学业要求,拿到满意的成绩和该课程的学分。

四、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材内容难易程度及新教材内容改革的要求的调查

只有30.3%的学生认为专业英语教材有趣,54.5%的学生没感觉,15.2%的学生觉得陈旧无趣。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要求,明确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没有兴趣的原因,首先对教材的难易程度进行研究,研究表明,52.2%的学生觉得教材内容难易适中,20.2%的学生觉得教材难,可阅读性差。其次就新教材内容改革的要求进行研究,43.5%的学生认为教材应贴近土木工程师职业发展规划内容。 从图知,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材内容基本没有要求,也进一步印证了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程的兴趣不高,而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应付学业要求,拿到学分。如果强制性要求学生提出要求,学生也只是关心自己的未来发展,对这个行业的发展根本没有多大兴趣。

五、现在流行的BIM技术植入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达成度的调查

BIM技术作为一项新技术如果能够植入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中,将方便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理解。土木工程本身其实是一个实际操作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如若学生花四年的时间只学习理论知识,不和实际接轨,学生兴趣低下且长期处在如何将已学知识应用在实际工程中的矛盾中。BIM技术让一切实际操作在学生面前复活过来,会大大的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查结果也表明学生对这项新技术的了解并不多,但达成度很高(占总人数的68.7%)。这说明学生这个群体是一个矛盾的群体,他们既渴望新的知识来改变他们的现状,又处于对自己兴趣的了解不够的一种矛盾中。

六、总结

1.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是由他们对该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来决定的,要增加学生的兴趣,最基本的是要改变他们对该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2.其它的一些外因(如师资力量,教材和考核方式)在很大程度可以影响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但不能根本的改变学生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李静,张玉,张明,张如林.土木工程专业英语考试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6,(01) :114-116.

[2]隋伟宁.土木工程专业英语立体化教学改革问题分析及对策——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6,(06) :643-648.

[3]卢春玲,刘均利,王强.土木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问题分析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6,(04):226-227.

[4]崔朝晖,孙金坤,谢双梅.国际化视域下开设土木工程专业英语的思考[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6,(04):108-111+116.

[5]李嘉.专业英语(土木工程专业〈路桥方向〉)[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6]JamesHartley.Academicwritingand publishing[Z].Taylor and Francis group,2008.

作者:占雪芳 肖和玉

土木工程现状研究论文 篇3:

河南省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摘 要] 调研了河南省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现状和效果,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从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英语基础,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推动双语教学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对于促进河南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双语课程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土木工程专业;双语教学;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内建筑市场逐渐国际化,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都采用国际招标,如郑东新区的国际会展中心等。另外,国内的很多土建企业也逐步走出去参与到国外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和施工中,如中铁集团等。特别2015年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设立,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首先受益的将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特别是铁路、公路、港口、基础、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行业。这对于一线的土木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这就要求高校培养的土木工程人才能够适应这样的形势,而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正是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服务生产管理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开展双语课程建设研究对于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社会竞争力,满足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1 双语教学概念及起源

双语教学(BilingualTeaching)即是指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1]。双语教学的理念来源于西方一些移民国家土著居民与外来移民之间语言文化交流的需要,根本目的是通过双语形式的教育来达到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以及共存的需要。“双语”中通常一种是母语,另一种是通过后天努力学会的一种外国语言。在双语教学活动中,教授者以母语以外的外语作为学习用语来传授学科专业知识及内容,而求学者也通过这一种外语来学习,以达到熟练使用这种外语工具进行专业学习的目的。我国高等院校多数以英语作为学生的第一外国语,而且英语也是现今世界公认的、应用最广泛的国际通用语言。因此,本项目中所指的“双语”特指中国的汉语和国际通用的语言英语。

1928年,国际教育机构在比利时卢森堡召开了第一次双语教学工作会议,并设立了专门的世界双语教学研究中心,创办了国际性的学术刊物《双语教学评论》。当时大多数人对“双语教学”还是持怀疑甚至是否定的态度,可是到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的最后十年,受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的推动,很多国家开始重视双语教学并在实践中探索。

2 河南省高校双语课程发展现状调查

2.1 国内高校双语教学发展的概况

我国高等院校的双语课程起步较晚,为了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在20世纪末期,国内一些知名高校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郑州大学等已经开始探索双语教学,编制了相关的双语教材,并进行了教学尝试。而教育部对高校双语课程建设的指导文件教高[2007]1号文到2007年初才出台。教高司函[2007]137号,为了培养一批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合理、教学水平高的双语教学师资,发挥项目的示范辐射作用,提高高等院校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水平,启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2,3]。自2007年开始,双语课程建设项目共实施四年,支持建设双语教学示范课程503门(见表1),极大的推动了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发展。

2.2 河南高校双语教学的开展现状

自2007年教育部启动了为期四年的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以来,河南省高校共成功申报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1门,共涉及6所高校,河南理工大学3门,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各两门,河南科技大学和河南农业大学各1门,总共占全国高校总数的2.19%。如表1所示,河南省高校双语课程的建设情况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作为内陆省份的河南,省级双语精品示范课程的建设起步要更晚一些,但是发展迅猛。随着河南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增多,特别是2011年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省教育厅开始面向全省具有硕士学位招生资格的本科高校建设双语教学项目,计划每年建设20门双语示范精品课程,到目前为止共资助建设78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全部分布在具有硕士招生资格的16所高校中,立项情况如表2所示(河南省本科高校总共47所,未包含独立学院),极大的推动了河南省高校的双语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

2.3 土木工程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现状

自20世纪末开始,国内一些知名高校如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及郑州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已经开始了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教师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或者自编英文教材授课,探索适合中国高校的双语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然而,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起步较晚,缺乏成熟的研究成果,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明显薄弱,更重要的是,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必要性认识不足。

2007年以来,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的503门课中,土木工程类的课程只有10门,所占比重不足2%,双语课程全部集中在三大力学(6门)、建筑材料(2门)和混凝土设计原理(2门),河南省省级立项的2门土木类双语课程分别是中原工学院的《工程力学》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土力学》也都属于力学范畴,可见土木工程类双语课程总体上立项数量少,建设科目单一。从双语课建设单位来看,国字号双语课的建设单位都是国内的研究型高校,其中不乏名校,而省级课程的建设单位是教学研究型高校,没有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省部级以上的双语课程。

3 河南省土木工程专业双语课程建设滞后的原因分析

作为教育人口全国第一大省的河南,由于历史原因,高等教育相对落后。从本世纪初开始,河南高等教育迎来了“黄金时期”,普通本科高校从2000年的17所一跃发展到目前的47所,真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河南省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双语教学工作的相对落后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对双语教学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由于双语教学登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时间甚短,高校大部分师生对开设双语课的目的和意义知之甚少,有的甚至搞不清楚双语教学与专业英语的区别。因此,河南省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对双语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成果很少,即使土木工程专业实力很强的高校如郑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也没有对土木工程双语教学进行系统有效的探索与实践,省内高校仅有的两门土木工程双语课程是2012年以后省级立项的中原工学院的工程力学和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土力学。实际上郑州大学刘立新教授在2004年就编著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双语教材,在国内起步较早,且国内很多高校作为双语教材采用,但是由于重视不够,郑州大学土木学院还没有一门省级以上双语课程。

2)开展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土木工程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而且要求能够熟练的使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和表达。河南省高校具备这么高英语水平的理工科专业教师凤毛麟角,仅限于某些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而由于对双语教学重视不够,又没有形成双语教师有效的培训机制,就阻碍了双语教学的开展。如某些高校立项的省级双语课程,团队成员众多,主讲教师只有1位,而且是海归博士,试想这样的团队,双语教学如何能够全面有效的实施?

3)双语课程开设对象的英语基础较差。专业课程开展双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有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而且要求授课对象,也就是学生具有良好的普通英语基础。目前的状况,河南省90%的本科院校都是二本招生,而且有30所院校都是2000年以后由专科升办本科的,由于新升本高校影响力有限,招生很难做到择优录取,甚至许多高校通过调剂才能完成招生计划,所以生源质量无法保证,这就直接影响了双语教学的开展。

4)双语课程教材建设相对滞后。由于国内高等教育双语教学起步较晚,对应的教材编写工作也相对落后,且市面上可供选择的英文版教材很少,某些课程甚至没有对应英文版教材,而国外原版教材,对于土木工程的基础课还可以采用,但是对于专业课,由于各国规范的不同,原版专业教材内容描述并不符合我国的规范要求,直接采用原版教材不现实。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连接师生的纽带,高质量英文版专业教材的缺乏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

5)双语教育扶持和政策力度研究的不到位。高校双语课程在河南甚至在全国都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可供参考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双语教学的开展包括双语教师的培训、双语教案的编制,双语课件、双语网站建设以及其他教学文件的编制,还包括双语教学研究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经费的支持。虽然国家在2004年就已经鼓励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和实践,但是具体的扶持措施和政策自2007年才开始,河南省的双语课程扶持政策自2011年才开始真正实施,教育部分扶持政策的相对滞后也阻碍了双语教学的开展。

4 提高河南省土木工程专业双语教学水平的措施

第一,把握行业现状,更新观念,提高认识,领悟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中国的建筑市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趋于稳定和饱和,特别是2014年中国倡导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必将加快国内建筑企业把发展重点向亚洲其他国家转移,这就要求土木工程毕业生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双语课程建设的目的就是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与国际先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接轨的、具有一定示范性和借鉴意义的双语课程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和能力发挥重要作用[4]。因此,从政府到学校,从教师到学生要认识到双语教学的重要性,提高认识,这是双语教学开展的前提。

第二,加强双语师资队伍建设。双语师资队伍的质量状况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关键因素,因为师资队伍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5]。各高校应该从实际出发,对双语课程教学团队的主讲教师进行定期的英语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如河南科技大学将主讲教师定期送国内知名外语类高校进行培训,并且安排校内的外教为青年教师开设口语课;洛阳理工学院每年选送部分双语课程主讲教师到英国高校进行短期的双语培训。目前,河南科技大学已建成国家级双语课1门、省级双语课程6门,教学质量在省内名列前茅,而作为新升本的洛阳理工学院也设置省级双语课程1门。

第三,从授课对象的英语水平出发,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双语教学。面对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且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全面开展双语教学是行不通的。因此,可以借鉴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方式进行双语教学。卓越工程师班应该是专业的精英版,基础较好,可以现在卓越班开展双语教学实践,并根据情况逐步推广到普通班。对于没有卓越工程师培训试点的院校,可以打破普通班级的划分,在双语教学时,将专业学生按照英语水平进行重新编班,根据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在不影响专业知识理解的基础上,确定英语教学的比例。

第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经费投入,切实推动双语教学工作。河南省每年建设的20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仅面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符合条件的高校只有17所,近30所新升本的院校没有申报的资格,其中不乏有实力的课程建设团队,由于没有政策扶持,无形中打击其开展双语教学探索的积极性。因此,建议河南省双语课程建设面向所有普通本科院校,不分出身,让有能力建设双语课程的专业和教师脱颖而出,全面推动双语课程建设。

5 总结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教学是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有效措施,也是培养学生国际竞争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双语教学在我国的发展刚刚起步,高校要抢抓机遇,河南省高校要从层次结构和师资队伍等实际情况出发,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推动河南省高等院校双语教学的工作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敏娟,王少曼.土木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2005,14(4):34-36.

[2]孟宪强,王凯英,廖明军.普通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6):53-56.

[3]周丽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英汉双语教学模式浅谈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6):91-94.

[4]李新忠,薛文碧,谢媛芳.土木工程专业课双语教学探讨[J].黑龙江教育,2012,(11):7-8.

[5]曾二秀.论本科双语教学与双语教师培训[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0(5):84-87.

作者:贠英伟

上一篇:抗震技术土木工程论文下一篇:建筑工程系统监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