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法修改和完善论文

2022-04-16

摘要:实现公平分配是现阶段我国分配制度亟待解决的难题,它一方面受制于社会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受制于调节收入分配措施的创建和完善。本文从法治建设、制度创新、税收调节和社会保障健全等方面探讨了实现公平分配的路径和措施。关键词:公平分配;法治;制度创新;负税作者简介:樊建旺,男,菏泽医专社科部教师、助教、硕士学位。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保险法修改和完善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保险法修改和完善论文 篇1:

构建适应WTO规则的农业国内支持法律体系的思考

[摘要] 加入WTO后,我国承担着使国内立法与WTO规则相协调的义务,国内支持是今后我国政府保护国内农业最重要的选择。我国现行的农业支持立法整体薄弱,还没有覆盖WTO相关协议下的权利。建立和完善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法律体系,是促进我国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WTO规则 农业国内支持 立法

加入WTO后, 我国承担着使国内立法与WTO规则相协调的义务,国内支持是今后我国政府保护国内农业最重要的选择。构建既为WTO规则所允许, 同时又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农业支持法律体系,有利于推进我国农业领域的各项改革,尽快提升我国农业的整体竞争力。

一、我国农业国内支持的立法缺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颁布和修改了一批与农业保护和支持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总体上来看,这些法律法规对规范、引导、保障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大大提升了我国农业支持的法制化水平,逐步将我国农业支持纳入法制化的轨道。然而,我国现行的农业支持立法还存在一些缺陷:

1.我国农业支持的立法严重滞后、整体薄弱

从整体上看, 我国关于支持农业发展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设才刚刚起步,一些基本的法律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农业支持立法不仅种类有限、覆盖面窄,而且数量少,效力层次普遍偏低。从法律构成上,只有“基本法”,没有专项法进行配套;在部分领域仍然存在立法的空白,如农业检验服务补贴、农业投资法、农业保险法等还没有制定出来;对农业的投入缺乏明确具体的法律保障。从调整对象来看, 没有覆盖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部门, 如种植业、畜牧业、渔业都应有相应的法律规范;从调整环节上看,未涉及到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从法律体系上看, 没有形成以农业基本法为核心、以农业部门法为支柱、农业特别法为补充的完整的农业支持法律体系。

2.现有的相关立法内容过于原则化,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差

近年来,包括《农业法》在内的一些法律法规相继增加了农业投资、农业保险、农业补贴、税收信贷优惠等许多农业支持方面的条款,然而,其中大部分规定都很原则抽象,大都只有指导意义,无相应具体的法律执行机制与配套措施,导向性、倡导性表述较多,操作性差。立法中欠缺程序性的规定,任意性强,如农业补贴资金管理,忽视了预算、执行、监督、考核及信息公开等程序方面规定。由于缺乏法律的具体和量化规定容易助长政策的随意性,降低法律的规范性效力。

3.一些农业支持措施缺乏权威性

我国现行的农业支持措施中还相当多的是依据国家政策或效力层次较低的行政法规,以文件、条例的形式出现; 同时, 许多农业政策政出多门, 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甚至相互矛盾, 从而减少了政策应有的效能。农业支持立法实践中,往往不能科学地将政策转化为法律规范,政策的灵活性被引入法律,使法律规范缺乏严格的规范性和可操性。由于缺乏使政策转化为法律并获得稳定性和长久性的法律基础,致使许多农业支持政策难以形成稳定的制度规范,起不到稳定性和落到实处的效果。

4.忽视农业特别立法

农业经济的运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农业的特点决定了农业立法的特殊性,农业特别法是否完善,是衡量农业立法完善与否的重要标志。在立法实践中,忽视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法律关系的特殊性,影响了法律本身的权威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如农业灾害防治方面的立法主要散见于防震减灾法、水土保持法、消防法、防洪法、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单行法中,缺乏规范农业灾害防治管理的专门法和配套性规范。再如我国的农业保险制度被《保险法》中有关财产保险的法律规范涵盖,但农业保险与其他财产保险不同,农产品的公共福利性和农业产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业保险应该得到政府的支持,对农业保险进行专门立法。

二、我国农业国内支持立法的基本原则

农业国内支持立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在农业国内支持立法、实施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它是农业国内支持立法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的集中反映,以及立法宗旨和本质的具体体现,是制定、实施和研究农业国内支持立法的基本出发点。

1.保障农业基础地位的原则

《农业法》规定:“国家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这一规定把保障农业的基础地位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集中反映了要确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首要地位,强调了农业法所追求的主导方向及其法律地位。它是农业法的一项核心、基础性、目的性原则,是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农业法中最基本的内容。农业国内支持立法必须贯彻农业基本法的这一根本性的立法原则,强化国家对农业支持的法律制度的研究,用法律手段保障我国农业国内支持的力度及其运行机制, 使之与农业的基础地位相适应, 从而最终达到巩固和加强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的目的。

2.保护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原则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业劳动者的利益是农业发展的动力。农业支持的立法制定和实施中要以保护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业劳动者获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确认并保障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在农业活动中的合法权益,用法律来界定各类农业利益主体的权利和义务,靠法律来建立农业生产经营者利益补偿机制和降低各种风险造成的损失,使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业劳动者不因农业是弱质产业而受到利益损害, 从而实现社会公平, 并有效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3.依法治农原则

依法治农原则是指农业法律关系主体在参与农业生产、农业管理和农村事务活动中都必须依法进行,逐步实现农村民主化、农业发展法律化。它是农业法对农业法律关系主体在参与具体农业活动中实施行为的最基本要求,体现着农业法基本精神和价值导向,在农业活动中具有普遍性和统领性。是在农业生产、农业管理和农村事务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一项理念或宏观标准。加强农业支持与保护立法,确保农业支持政策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使农业支持活动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是农业支持的连续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根本保证。

4.可持续发展原则

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在立法中突出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协调与统一。农业支持立法必须认真研究和正确处理农业生产对自然要素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科学准确的定位农业支持与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关系,在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益近期目标的同时,必须关注人类的长远利益和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要探索农业支持过程中自然要素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建立起完善的有偿使用自然资源和恢复生态资源的经济补偿的法律约束机制。将农业支持法律调整的范围拓展到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规范之中。将法律价值取向由人与人的社会秩序向人与自然生态秩序扩展,由环境资源利益的代内公平向代际公平迈进。

5.与WTO规则相衔接的原则

农业支持立法一方面要体现本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要求, 充分考虑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以及我国农业作为弱势产业的现实,要以国家的长远利益为中心,使中国农民在加入WTO后获取利益最大化与风险最小化;另一方面也要反映农业发展中的普遍规律和特点,要尊重经济规律,保障市场机制在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要素的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加入WTO,国内农业支持政策必将受到国际农业贸易制度的约束,要借鉴国外农业支持立法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根据WTO规则和《农业协定》的要求,充分运用例外条款和保障措施,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适时制定有关我国农业支持的法律法规。

三、适应WTO规则要求的国内农业支持立法框架

1.制定《农业国内支持和保护法》

法律应当确立政府投资规则,明确政府对农业的财政体制划分、资金投入数量、编制、增长预算、投入领域、使用范围,以及投入资金使用的监督制度及违法责任。对农业科技、基础设施、市场信息、保险等农业服务体系作出明确规定。在农业收入支持体系方面,按照WTO农业规则减少国内价格干预的趋势,将价格支持转为收入支持,从保护和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出发,探索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的路子;同时,利用WTO在农产品价格支持方面涉及粮食安全储备补贴的有限余地,把保障价格体系的设计与粮食安全储备政策紧密配套起来,并通过立法逐步纳入和推进收入支持体系。要通过提供优惠信贷等支持措施, 建立农业结构调整支持体系。立法还应包括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持体系,加大农村能源和生态农业示范工程建设的投资力度,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制定《农业投资法》

法律應对各级政府的农业投资职责、投资方式、管理体制、金融支农政策等进行明确的法律界定,使农业投资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保持合理水平,并逐步建立起农业投资依法正常增长和稳定增长机制。要在保证国家对农业投资稳定增长的同时, 多渠道筹集资金投入农业。法律要对各类投资的主体类型、权利义务、投入的领域与范围、投入形成财产的产权确认、管理方式、责任形式等做出规定,明确农业引入外资的基本规范、限制措施及监管责任等。形成向农业投资的利益激励机制和内在的市场动力机制,引导各种经济成份、社会各种资金投资农业。

3.制定《农业保险法》

农业部门的比较利益和农民收入的低水平,使得农业自然风险保险需求较大与农民参保率低及支付保费能力弱的矛盾十分突出。农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政府必须对农业实行政策性倾斜,法律要明确政府、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对农业保险的组织机构、政府职责、强制与自愿保险范围,以及费率制定、赔款计算、再保险等,都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建立农业保险风险准备金。为分散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经营风险,应建立农业再保险机制及农业巨灾保险基金。从而构建起确保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村长期稳定的保障机制,规避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自然风险。

4.制定农业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要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着眼于农村环境问题的特殊性,把农村环保从整个环保法中独立出来,建立由《宪法》中关于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农村环境标准和相关法中关于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等构成的单独针对农村的环境法律体系。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应该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问题加以规定,如的法律的调整对象、国家的农业环境基本政策和原则、基本制度、农村环境管理组织体制和决策机制、农村环境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和环境法律责任和损害救济等方面。制定和完善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农村化肥,农兽药、农膜污染防治、规模化养殖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以及小城镇开发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农业环境保护立法既要体现预防、管制、整治和救济的一体化,又实现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和农业生态资源保育的统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制定《农业灾害救济与补偿法》

要借鉴国际经验,明确政府的农业灾害救济法律责任和救济、补偿范围和种类。建立以紧急救助为主的农业灾害救助体系,尤其是要加强对农业灾害带来的突发性后果的救助。明确农业灾害的范围、灾害救助和补偿阶段和方式、灾害救助的资金来源和资金支付等内容。要对受灾农民在灾害救助中的义务及灾后的补偿和抚恤制度化。要建立对农业灾情评估、核查和发布制度和对救灾物质的分配、监督使用制度,确保救灾款物的时效性,实行封闭运行和专账管理。明确截留、挪用、挤占和滞拨农业灾害救济资金等行为的违法责任,提高救灾工作的效率和救灾资源的使用效益。

农业支持含义非常宽泛,只要政府的支出是与农业和农民有关系的,都属于国内支持措施,因此,农业支持立法必然呈现种类多,覆盖面广的特点。在制定相关法律的同时,还需要相关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地方性法规、规章的配套和完善。

参考文献:

[1][2]艾衍辉:农业法基本原则探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18-119.

[3]陈泉生.论可持续发展与我国立法体系的重新架构[J].现代法学,2000(5).130

[4]向雅萍:WTO框架下我国农业国内支持的立法思考[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44

作者:张晓敏

保险法修改和完善论文 篇2:

实现公平分配的若干思考

摘 要:实现公平分配是现阶段我国分配制度亟待解决的难题,它一方面受制于社会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受制于调节收入分配措施的创建和完善。本文从法治建设、制度创新、税收调节和社会保障健全等方面探讨了实现公平分配的路径和措施。

关键词:公平分配;法治;制度创新;负税

作者简介:樊建旺,男,菏泽医专社科部教师、助教、硕士学位。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0.09.02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要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需要具体的收入分配调节措施,也需要法治环境的构建和制度环境的创新,

一、法治建设

1、建立法治社会。法治的核心作用是解决权利与权力的关系问题,保障个人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对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进行合理调节;对政府的权力和行为做出规定,防止权力过大和滥用权力。实行法治。就要解决国家权力配置问题,它包括国家权力的合理分工与有效制约,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制约,因为失去监督与制约的权力必将滋生腐败,而腐败与寻租是目前我国影响公平分配的因素之一。因此,我国法治化的重心选择应是法律制度中的权力规范与制衡,也就是说,实行法治的重点应是依法治权,以法律规范权力。以法律约束权力,实现法治。

2、用法律破除垄断。《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已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这标志着我国在反垄断问题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反垄断行动步入了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对于普遍的垄断行为(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的限制,在《反垄断法》中都有所体现,更重要的是《反垄断法》的颁布为今后国家对于垄断行为的进一步限制以及使用法制手段参与垄断收益的分配提供了一个平台。当然,由于我国现实的市场经济状况,人们的法律文化、竞争意识以及部门利益的影响,这部法律对于行政垄断的规制还存在很大缺陷,但此次出台的《反垄断法》第一章第七条却明确规定:“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国家对其经营者的合法经营活动予以保护,并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及其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依法实施监管和调控,维护消费者利益。促进技术进步。”此外,对这些“垄断”行业实施监管和调控到底依据什么法律——是行业监管法律还是反垄断法?当垄断行为发生时。由谁来执法——是监管部门还是反垄断执法部门?这些问题《反垄断法》没有明确。而且,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相对独立的、专业的、权威的反垄断执法机构来完成对垄断行为监控的任务。可见,反垄断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反垄断法》需要进一步细化与完善。

3、用法律保障劳动者权益。以法律对劳动者权益实施保障,以达到处于弱势地位的绝大多数劳动者的利益和控制着社会经济权利的资本利益之间的平衡,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做法。这就迫切要求改变传统的劳动法律制度,拓宽保护劳动者的广度和深度,使其权益保障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政府要加快《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工资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的立法步伐。要修改和完善《劳动法》、《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失业保险条例》、《矿山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使劳动者无差别地得到法律的同等保护。有些法律法规的法律责任偏轻,法律威慑力不够,难以起到震慑和制裁违法者的作用,对此,需要在立法中加大对违法者的惩罚力度,提高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让法律能真正起到警示、震慑和制止的作用,从而加大法律的执行力。

二、制度创新

1、转变政府职能。第一,理顺政企关系。要彻底切断政府与企业的从属关系。目前,我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还不能实现完全的政企分开。实际上是政府间接地操纵企业的职能,其实政府与企业之间不应该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政府对企业,一方面要实行政策上的支持:另一方面对企业进行有效监督,利用产业政策对企业进行宏观调控,让企业真正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同时对国有资本负有保值增值的责任。第二,明晰产权关系。要把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与政府公共行政管理职能分开。实现政资分开。政资分开原则是重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依据,它对实现国有企业的实质性改革具有重大意义。笔者的思路是:国有资产所有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由全国人大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专司国有资产所有权,而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只拥有社会经济管理权。这样,企业不与政府发生所有权上的权利关系,不会产生国有资产所有权与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权的混乱。第三,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应采取如下措施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减机构,减少审批程序,避免交叉审批和重复审批:最大限度地精减行政审批事项,对不属于政府职能,可由企业、社会自行解决或可按市场方式自行调节的事项,以及缺乏法律、法规、规章的政府有关部门的自定审批事项。应坚决取消:要进一步规范审批的依据、权限和程序,同时明确和尽量缩短审批期限,审批的方式方法也要改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原则是公开、公平、公正、简化手续、缩短时间、限期办结、提高效率、便民利民、有效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2、健全工资水平调控体系。第一,完善工资指导线制度。确定合理的企业工资增长的基准线、上限和下限,并向社会公布,违者要受到相应的经济处罚。确立工资增长基准线是政府对大多数生产发展、经济效益正常的企业工资增长的基本要求:确立工资增长上限(预警线)是政府对工资水平较高企业提出的工资增长预警提示:确立工资增长下限是政府对经济效益下降或亏损企业工资增长的起码要求。第二,完善工资控制线。对于非竞争性行业,要同时实行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控制,根据经济发展、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及行业成本利润情况,制订垄断行业工资指导线和控制线,清理整顿企业的工资外收入,除国家政策允许项目外,不得在工资总额以外列支其他工资收入。第三,完善最低工资制度。目前,我国最低工资标准的计算主要依据比重法和恩格尔系数法,这两种方法均是从劳动者的生存资料出发,计算出来的工资标准明显低于劳动力价值,至少劳动力价值中的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没有得到补偿。各地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考虑享受和发展资料在劳动力价值上所占的比重,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第四,建立“三方”工资谈判制度。政府应鼓励、扶持独立于企业的行业、地区工会的建立与发展,把单个劳动者与资方的工资谈判变为劳动者集体与资方的谈判;建立政府、劳动者与资方三方共同参加的工资谈判机制,确立合理的工资水平。

3、保障农民土地收益权。土地收益权是指土地使

用者依据自己在一定时期内对土地的占有权、使用权等权能而取得经济利益的权利。以及土地产权主体依法转让自己的土地权而获得相应收益的权利。农民的土地收益包括农民经营土地和依法转让土地使用权而获得的收益。只有有效地享有土地收益权,土地使用权才有意义。但我国农民的土地收益权并不完全,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侵蚀,特别是土地使用权流转而获得的收益并没有完全归农民所有。对此,首先,应明确农村土地产权关系,确立土地流转收益分配比例。我国的《宪法》、《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土地属于集体经济所有,但是乡镇、村级集体还是村民小组集体组织所有却不甚明确,由此造成土地产权内涵模糊、主体不明,经常出现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的征地利益分配不合理、征地款被层层截留现象。为保障农民的土地收益权,各地方可以根据现实情况,明确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属,确定固定的土地流转收益分配比例。其次,要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土地转用建设用地的有效方式。纯公益性项目,如国防、水利工程、救灾等由政府征地,国家征占土地用于纯公益性项目后,应从土地资产收益中切出一块资金专门用于建立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基金;准公益性项目,如交通、医院等,土地价值被评估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价值入股,使失地农民长期分享土地的增值收益:建立留地安置制度,由村民组织自主开发和经营,对土地征用面积超过一定数量的村,可以在征地后给农民留下一定面积的居住地、经营地,由村集体按照统一规划,鼓励农民用留下的土地建设自有厂房或开发其他经营项目,使农民有长期稳定的收入。

三、税收调节

1、完善个人所得税设计,使其发挥调节收入分配公平的功能。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应实行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税制,突破分类税制对收入项目划定的局限性,将性质相同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经营性收入等流动性所得进行归并,实行综合征税;对属于投资性的,没有费用扣除的应税项目,如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实行分类征税;要考虑到个人的负担情况,以家庭为单位。做必要的扣除后,按统一标准征税;建立完善的公益捐赠免税政策,鼓励居民个人自发的慈善行为。

2、强化财产税征收。财产税是包括不动产税、财产转移税以及财产净值税在内的一系列税种的总称。由于财产税负担不易被转嫁,因此强化财产税的征收。有利于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公平的作用。应考虑对房产税实行累进税制,对于人均拥有住房面积超过一定标准的家庭,设置不同税收标准,其超过标准面积越大,相应的纳税标准越高;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界定遗产的范围及应税标准,继承人应先缴纳遗产税,再继承遗产。

3、借鉴负税思想。负所得税制是利用税收机制实现对收入公平分配的一种好办法。政府通过规定一个收入保障数额。然后根据个人的实际收入情况,对低收入者给予补助。收入越高,补助越少,直至达到所得税的征税点为止;通过对低收入者在抚养儿童、教育、医疗、失业保险等方面予以补助,为失业人员、丧失劳动能力者提供基本的生活补助,在关注社会最弱势人群的过程中,增加他们的收入水平。

4、尽快实施税收改革配套措施。税收调节作用的发挥,不仅依赖于税制的优化设计,还依赖于税收改革配套措施的完备情况。目前而言,应加强以下方面建设:加快实现税务系统与金融系统的全国联网,完善储蓄存款和金融资产实名制,限制现金结算:强制性规定工资、薪金和补贴的项目分类,福利一律货币化和账面化,并设置工资账户;严查腐败,整治公款消费,整顿集团消费转化为个人消费的行为;实行严格的个人财产登记和申报制度、财产继承制度和财产公证制度,并发展财产和收入评估制度。

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逐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合理确定支付水平,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当前,要重点关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进城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以及还没有离土离乡的农民。由于我国人口多、年龄结构日趋老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未来社会保障负担沉重。因此要充分考虑政府及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前提下,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从实际情况出发,循序渐进,不要超出社保资金的承受能力,避免导致社保基金入不敷出,财政不堪重负,并给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2、坚持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扩大筹资渠道。实现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多样化。由于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在生产社会化程度、就业结构、社会分配结构和收入消费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别,城市和农村的社会保障不可能采取统一的模式,农村不能照搬城市的办法。农村要纳入社会保障范围,但具体办法和标准方面与城市相比应该有所区别。要实行以部分积累制为主体,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并存,个人账户制、捐赠、发行彩票和可降低管理成本的志愿者服务等形式相结合的多种来源渠道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

3、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规范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落实基金征缴计划,实行统一基金管理,增强基金调剂功能,在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前提下,逐步将个人账户做实。适合不同群体特点,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逐步形成由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个人储蓄等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构成的多层次城镇企业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4、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老龄化、农村和小城镇社会保障问题越来越突出,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推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应有之意。要尽快研究制定适合进城务工农民、被征用土地农民以及未离土离乡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在有条件的村镇,可以从实际情况出发,坚持自主自愿、民办公助、分散决策、标准有别,逐步探索适合当地特点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制度,并将家庭赡养土地保障和社区扶持相结合,共同保障村镇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在比较富裕的地方,可以探索把贫困村镇的居民纳入到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5、改革社会救济事业,发展优待抚恤事业。逐步扩大农村救灾保险试点,巩固发展扶贫经济实体,办好救灾扶贫互助储金会。搞好对军、烈属和城乡孤、老、残、幼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多种形式服务,改善优抚和社会救济事业单位依靠国家的状况。

参考文献:

[1]周德强.论政府职能的转变[J].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2006,(02).

[2]田 原.林玳玳.工资增长指导线制度需要修正[J].中国国情国力,2007,(01).

作者:樊建旺

保险法修改和完善论文 篇3:

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思索

摘要:本文从法学的角度,界定了运动员社会保障的概念,探讨了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的演进历程,剖析了当前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法规制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修改和完善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法律思索

Key words: athlete;social security system; legal thought

1 前言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照一定的法律规定,通过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提供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和保证。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我国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协调社会矛盾、缓解社会问题、保证社会公平原则的贯彻,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稳定,使社会成员具有良好的安全感和稳定感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运动员是体育事业发展特别是竞技体育发展不可缺少的特殊人才群体,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运动员的社会保障工作不仅是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人文奥运”理念的具体体现,关系到整个体育事业的和谐发展,同时也是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安全保障。我们的运动员刻苦训练、为国争光,为了祖国和人民的荣誉,长期从事着挑战人体极限的竞技体育运动,顽强拼搏,奉献了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退役后由于运动伤残困扰、受教育时间不足等原因导致他们在社会竞争中面临不少的困难,理应得到国家、社会的关心和帮助。为此,对于运动员,我们必须要从制度上保障他们在役期间和退役后的基本生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2 运动员社会保障的概念

运动员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为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和保障运动员权益而依法建立的,在运动员发生伤残、疾病退役、待业等风险而暂时或永久失去运动能力,丧失收入来源等原因而造成经济无保障时,由国家和社会通过一

定的方式筹集社会资金以收入再分配的形式给予补偿,以维持他们一定生活水平或质量的制度。

3 有关运动员社会保障法规制度的演进

运动员社会保障法规制度的演进,是伴随着我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这样一个发展历程而变化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3.1 建国之初~1978年

建国初期,为了尽快提高我国竞技运动技术水平,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树立新中国在世界体坛的地位,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制度。1951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草案)》,其内容包括了疾病、负伤、生育、医疗、退休、死亡待遇和待业救济等项目,这一条例同样适用于运动员。1956 年,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国家体委办公厅《关于运动员在比赛中负伤应给予何种劳动保险待遇的通知》中指出,“ 在实行劳动保险或某单位参加运动会或比赛而负伤时,可参照劳动保险条例的规定,按因工负伤待遇处理,未实行劳动保险条例的,亦可参照上述精神,按各单位的劳动保险集体合同或现行办法按因公负伤待遇处理”。1962年,原国家体委出台了《关于处理伤病运动员的几点意见》,提出了“对伤病运动员的处理,必须严肃认真,负责到底,力求安排得当”的原则。1964年,原内务部、劳动部、国家体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优秀运动员工龄计算等有关问题的意见》,明确规定“凡自学校或社会上正式参加到省、市、自治区优秀运动队的运动员,自进入优秀运动队之日起即算为参加工作,成为国家正式职工。”随后,又在《关于做好调整处理运动员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留者安心、去者愉快”等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原则。

这一时期已初步形成了以医疗、就业安置、工伤为基础的运动员保障体系,运动员的受保障程度远远高出其他行业人员,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运动员的关心和爱护,充分地调动了运动员参与训练与竞赛的积极性。在当时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情况下,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3.2 1979年~1992年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79年恢复了我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地位后,竞技体育工作在我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条例,极大地调动了运动员的积极性,运动员的社会保障工作得到了全面的发展。1980年4月,民政部、国家劳动总局、国家体委联合制定了《 关于招收和分配优秀运动员等问题的联合通知》,1980年,原国家体委印发了《关于优秀运动队建设的几个问题》,要求各级体育部门要“加强文化教育,认真解决优秀运动队文化学习的问题,建立正规的文化学习制度”。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体委颁发了《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奖励试行办法》,开始对在国际重大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教练员给予国家奖励。1986年11月1日,国家体委颁布了《 优秀运动队工作条例( 试行)》 ,对优秀运动员的生活、学习、工资、福利等社会保障的内容作了较为系统的规定。其中第28条规定:“ 运动员的工资、福利、奖励、伤残劳保以及其他物质等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推行社会保险,对优秀运动队可以拨出一定经费缴付人身安全保险金,对于受伤致残的运动员,争取从社会保险中获得补偿。”1987年,国家体委与国家教委颁发了《 关于著名优秀运动员上大学有关事宜的通知》 ,规定奥运会、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单项前3名获得者和集体项目前3名的主力队员以及世界纪录创造者,可免试上大学。同年,在运动员管理方面,原劳动人事部制定了《关于招收运动员如何实行劳动合同制的通知》,要求原国家体委就运动员实行合同制的问题,会同有关部门和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制定招用运动员的具体方案。

虽然这一时期的运动员的社会保障工作还存在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是在当时整个社会的社会保障水平下,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而言,运动员享有当时社会条件所提供的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运动员在就业、奖金、福利、教育、医疗等方面都享有一定的优惠政策。

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时期

1992年,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体育管理体制也逐步实行管办分离,各运动项目的运动队管理形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群众基础较好、观赏性较强的运动项目逐步实行了职业化的管理机制,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一些奥运金牌项目政府加大了投资的力度,实行强化管理;一些非奥运项目,政府削减了投资,让其在市场中生存。由于管理体制的改革,各运动项目的经济基础发生了较大变化,发展也表现出极不平衡的局面,导致各项目的运动员的社会保障水平出现了较大差异。

这一时期,国家体育总局针对运动员的保障工作加大了工作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规,如: 1995年2月颁发了《关于加强和发展优秀运动队职业教育的意见》,尤其是1995年10月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28条指出:“ 国家对优秀运动员在就业或者升学方面给予优待”。 2002年,中央8号文件要求:“体育、财政、人事、劳动保障等部门要研究制定非职业化运动队优秀运动员退役就业安置的政策措施,尽快建立对优秀运动员的激励机制和伤残保险制度,解除运动员的后顾之忧。”按照该文件精神,国家体育总局与中编办、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当年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决定尝试市场化的退役运动员安置途径。2003年,在该《意见》的基础上,总局与财政部、人事部联合印发了《自主择业运动员经济补偿办法》。2004年,按照中央领导的有关批示精神,总局与财政部、人事部、卫生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对部分老运动员、老教练员给予医疗照顾的通知》,决定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获得世界冠军的运动员及其教练员给予医疗照顾,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超破世界记录的运动员给予医疗补助。

但是,这些政策与法规,大多是针对运动员的就业安置而颁发的,未能全面考虑运动员的社会保障问题,与军队等其他行业相比较,运动员的社会保障工作显得明显滞后,与这一时期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相比,运动员的社会保障工作也显得尤为落后。社会保障工作暴露出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已经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2006年11月,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了有关运动员社会保障问题的第一个综合性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了运动员享受社会保障的“国民待遇”,从根本上将运动员保障工作纳入到国家保障工作的制度体系之中,使运动员保障工作基本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社会化的轨道。

4 当前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有的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和目前存在的全民社会保障制度大部分是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2006年11月份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也是建立在原有的全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之上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还很明显。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正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有的是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的新的客观要求,有的则是其制度本身存在有严重的不合理或不公平的因素,急需进行修改和完善。其主要表现为:

4.1 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极不健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是法治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也必然要求法制化。目前的运动员保障制度是建立在全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之上的。但作为社会保障制度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险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统一的、适用范围比较大的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社会保险费的征缴、支付、运营、统筹管理极不规范;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的立法相当欠缺(虽然2002年9月《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的颁布和实施使运动员优抚安置的工作向社会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它只是一个行政法规,缺乏国家基本法的强制。运动员的优抚安置制度应实行国家、社会和和个人相结合的制度,加强立法,保障运动员的抚恤优待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使优抚安置工作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推进优抚工作的社会化进程);国家立法滞后,地方立法分散,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被分割,造成各地运动员参加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进展工作不一致;运动员社会保障工作在许多方面只能靠政策规定和行政手段推行;当运动员因社会保障问题发生争议,进行仲裁或提起诉讼时,由于立法滞后,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无法根据有效的法律规定进行仲裁或判决,一定程度上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4.2 现有的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法规立法层次低

社会保障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部门法,应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社会保障的基本法律。但是,自1979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议和通过了300多部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却没有一部是专门调整社会保障关系的基本法律;在国务院已经制定的条例中,也未见到有专门规范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的法规。有关运动员社会保障的规定,主要是由相关部委制定的,这些规定的法律效力较低,难以对运动员的有关权益进行有效的保障。

4.3 现存运动员社会保障法律规范缺乏必要的法律责任制度

完整的法律规范应由假定、处理和制裁构成,无法律责任、无制裁措施的法律规范,则无法发挥其应有的规范和强制功能。在我国已经制定出来的有关运动员社会保障的法律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缺乏法律责任的现象,无法确保运动员社会保障措施的有效实施。

4.4 运动员社会保障的法律实施机制较为薄弱

合法的筹资机制、稳定的保障机制、严格的管理机制、有效的运行机制、有力的监督机制都不够健全,导致社会保障体系功能弱化,不能产生体系效应,这是当前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明显缺陷。

5 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建议

5.1 健全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运动员社会保险法律制度,规范运动员社会保险费的征缴、支付、运营和统筹管理;进行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方面的立法;完善运动员权益救济机制,当运动员因社会保障问题发生争议,进行仲裁或提起诉讼时,能够有法可依。

5.2 完善运动员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尽快制定关于全民社会保障的基本法——《社会保障法》;出台相应的社会保障单行法,如《社会保险法》、《社会福利法》、《社会福利法》、《社会优抚法》;国务院及各有关部委也应针对运动员社会保障问题制定相关的运动员社会保障单行法,即制定一系列的条例、实施细则等;并且制定运动员社会保障专项法——《运动员社会保障组织法》和《运动员社会保障基金法》,完善对运动员社会保障的组织问题和对加强对运动员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使用、运营等方面的管理。

5.3 完善运动员社会保障的法律责任制度

完整的法律规范应由假定、处理和制裁构成,无法律责任、无制裁措施的法律规范,则无法发挥其应有的规范和强制功能。应当对已经制定出来的有关运动员社会保障的法律,进行修改和完善,明确法律责任追究制度,以确保运动员社会保障措施的有效实施。

5.4 健全运动员社会保障的法律实施机制

建立合法的筹资机制、稳定的保障机制、严格的管理机制、有效的运行机制和有力的监督机制,强化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的功能,发挥体系效应,从而更好地实施对运动员的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

姚家新.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及相关政策法规[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89-95.

[2] 杨紫煊.经济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95-554.

[3] 陈林祥,李业武.我国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6(3):12-15.

[4] 陈林祥.建立与完善我国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2):19-21.[5] 高寒,乔羽佳. 关于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9):24-26.

[6] 罗林,符业清,刘春来. 我国现行运动员保障体系的障碍及再构建举措[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3):14-18.

[7] 蔡晓卫,唐闻捷.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之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7):872-874.

[8] 罗寒光,黎大有.关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06,(6):47-49

[9] 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文件,体人字[2006]478号.

[10]刘鹏局长在全国优秀运动员保障暨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http://www.lm.gov.cn/gb/training/2006-12/06/content_152073.htm.

作者:陈 超

上一篇:新型微波通信技术论文下一篇:特教学校德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