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论文

2022-04-15

摘要: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和促进蔬菜瓜果基地快速、健康、高效发展的重要举措。为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就近年农田水利建设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新时期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有效途径。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论文 篇1:

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摘 要:文章探讨了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建设问题,首先对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新时期农业水利建设提出一些对策,旨在为推动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步入科学化发展轨道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三农”工作;农田水利;创新发展

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始终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我国大力加强社会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国家对水利建设做出了全面安排和部署,已经成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但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由于“人增、地减、水缺”的矛盾日益显著,加强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显得更加重要。这就需要我们牢固树立“问题导向”原则,既要看到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取得的成效,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要针对解决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推动农田水利建设改革和创新,使我国农村水利建设更加符合形势发展需要。

一、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田水利建设缺乏重视。尽管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农田水利建设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但目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特别是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够平衡,而且农村分布也比较分解,导致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缺乏平衡性,再加上一些地方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不够重视,使我国一些地方特别是落后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十分薄弱。比如一些地方政府虽然在口号上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但由于更加重视城市发展,因而在资金安排方面更多的是向城市建设倾斜,导致农田水利建设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撑,必然影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成效。

二是农田水利设施比较落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基础,只要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使国农田水利建设有了良好的基础,进而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但从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整体情况来看,很多落后地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落后,可以用 “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浑身是病、难以为继”来形容,我国现有的大中型农田水利设施基本上都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修建的,由于当时修建的标准不高,特别是由于年久失修,导致很多农田水利设施已经严重落后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根本无法更好的发挥农田水利设施的作用,其防洪和抗旱能力十分有限。

三是农田水利管理机制制约。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农村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乡镇机构改革、税费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进,使我国农田水利管理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我国农田水利管理机制仍然不够理顺。特别是由于我国农田水利管理缺乏理顺性,导致我国农田水利管理不到位,农村水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这也更加剧了我国农村水资源短缺。尽管国家积极推广节水农业,但由于农田水利管理不够理念,缺乏稳定的投入机制,因而节水农业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特别是对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方面还不够到位,重建轻管、重大轻小的现象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

二、加强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

一是提升农田水利建设重视程度。在我国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特别是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农业生产必须步入转型发展的阶段,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农业生产转型发展创造条件。这就需要我国各级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将农田水利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举措,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规划和设计,既要抓好防洪抗旱工作,又要加强对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同时也要做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更要积极推进节水农业的发展,这些都需要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二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农田水利建设具有良好的基础。这就需要各级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增加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预算,特别是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逐年增加预算额度,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拥有坚实的资金保障。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还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农田水利建设当中,要积极探索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的运行模式,对于能够由民间资本投入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应当放开准入条件,这样能够解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农田水利建设创新。

三是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机制。农田水利必须正确处理好建设与管理的关系,即使建设的再好,如果不加强管理仍然无法使农田水利建设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机制建设的“顶层设计”,建立自上而下有效的管理机制,使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更具规范化。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田水利建设考核制度,对于不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导致农田水利建设出现重大问题的地方领导要给予惩处;对于那些破坏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要给予制裁。各级地方政府要建设省、市、县、乡四级管理机制,强化组织协调,形成管理合力。

综上所述,尽管随着我国对“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农田水利建设也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在我国农村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最为重要的就是我国农田水利建设重视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以及管理机制存在制约,这些都制约了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科学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既要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又要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机制,推动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田水利建设问题和对策[J].价值工程,2014(03).

[2] 李明孝.湖南省新农村农田水利建设及管理问题探讨[J].水利经济,2013(04).

[3] 明智.新农村背景下农村农田水利建设新思路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3(16).

作者:朱健

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论文 篇2:

中卫市沙坡头区农田水利建设经验与改革探索

摘要: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和促进蔬菜瓜果基地快速、健康、高效发展的重要举措。为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就近年农田水利建设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新时期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卫市沙坡头区;农田水利;建设;探索

1 沙坡头区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

中卫市沙坡头区地处黄河前套之首,是宁夏重要的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生产基地。黄河从引黄灌区东西向横穿而过,流程114km的引黄灌区分为河南、河北2个灌区,灌区共有支干渠8条,与1227条支、斗渠,6958条农渠配套灌溉,灌溉面积2.31万hm2,其中旱涝保收的高产田1.43万hm2,中低产农田0.88万hm2。共有9条排水干沟,与281条支、斗沟交织成网,担负着灌区排涝、洗碱和挡浸的任务,修筑生产道路2544条,长3635km,套桥、涵、闸、渡槽等田间水利设沲2660座。山区面积4316km2,饮水困难人口2.30万人,建有各类水源工程1440座,水保骨干工程和流域治理工程75座,直接汇入黄河的山洪沟12条。基本形成了防洪、灌溉、排水、水保、抗旱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为沙坡头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

2 农田水利建设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效

2.1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严格考核,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高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时效性强,任务重,干的好坏关键在领导。为了确保每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顺利实施,各级政府切实加强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负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的协调、督导、检查验收工作。市委、政府和农田水利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抽调人员组成督查组,对各乡(镇)农田水利建设工作进行全面督查,将督查情况上报市政府并在媒体上公布。同时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签订责任书,落实责任制,严格奖罚制度,把干部政绩的考核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实绩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级干部大干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掀起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高潮。

2.2 加大公共财政资金投入 根据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一项公益事业,不断加大投入,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格局,逐步加大市、县公共财政资金投入。同时利用农业综合开发、人畜饮水、防洪除险加固等项目资金,结合引黄灌区水费改革,完善配套水利设施,建立以政府安排资金为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主体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长效机制,确保农田水利基本建没投入的需要。

2.3 加大“以奖代补”政策的落实力度,建立竞争机制建立竞争机制、激励政策,抓好自治区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以奖代补”政策的落实,按照“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的原则,安排下年度各乡(镇)的水利建设项目。在兑现奖惩上实行工作任务与经济奖惩、干部考核任用相挂钩,并拿出专款奖励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2.4 完善村级“一事一议”制度发挥农民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引导群众积极投工投劳。按照有关文件精神,规范引导农民通过“一事一议”的管理程序投工投劳。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利益驱动、“一事一议”、组织协调等方式,充分调动村、队集体和广大农民群众投资投劳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干部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热情。

3 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问题

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两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组织方式、投入渠道和投入机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3.1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严重,配套程度差 沙坡头区的农田水利设施大都是上世纪80、90年代以前修建的,相当一部分已达使用年限,15170座田间配套建筑物中60%已老化失修带病运行;灌排系统淤塞严重,输水、排水不畅,干渠超警戒运行,安全隐患突出,农田灌水困难,排水沟道淤积严重、排水功能退化,导致占沙坡头区耕地30%近0.88万hm2农田排水得不到有效地改善,土壤盐渍化危害加剧;灌区续建配套和末级渠系改造缓慢,支斗渠砌护配套率仅为18.80%,灌区节水改造任务还十分艰巨;黄河临水堤防段落较多,缺少骨干控制性的工程设施,护岸码头失修严重;山区水土治理、饮水解困、抗旱水源等骨干工程的60%以上都属病险工程。不能正常蓄水、保水、灌溉、防洪和抗旱,若遇旱灾、洪灾后果严重,维修改造的任务还十分繁重。

3.2 农田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总体呈下滑趋势 一是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取消了“两工”,农民投入部分急剧减少。二是农村青壮劳力外出打工,农民的投工投劳受到很大影响。三是农村特色产业建设项目和规模逐年扩大,吸引和集中了大批农村劳动力,形成了与农田建设争劳争工现象。四是“一事一议”难落实。五是中央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还没有形成持续、稳定的长效投入机制,地方财政又无力配套。据统计,2004-2007年度沙坡头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国家、地方、群众的各项投入资金比2000-2001年度下降了40%左右。

3.3 政府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行政服务滞后 撤县设市后中卫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镇村领导围绕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抓项目、搞产业,领导坐阵园区,干部住进大棚,放松了对农田水利工作的管理,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也只是一年开上1~2次会,淡化了平时的监督与考核,忽视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一些镇、村对群众性农田水利建设的服务滞后,有的村队由于受资金、调工等方面的影响,在农田建设上也只能是有想法没办法。

3.4 管理体制不顺,责任不落实 自实行农村联产承包制以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逐渐退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地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归属不明确,管理责任不落实,重建轻管和只管不养的矛盾日渐加剧。绝大多数农民认为,农业生产的直接投入是自己的事,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是集体的事、国家的事。虽然个别地区实行了支渠承包管理,但存在着经营短期化,无力投入维修养护等问题。即使是成立了农民用水协会,但因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弱,没有明确的扶持政策,致使工程改造无力进行。

4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建议

为了适应农村税费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要求,改革和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体系、投入方式、组织形式,切实促进农田水利建设深入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4.1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

使基层干部群众了解农田水利建设对改善灌排条件的作用,认识到兴修水利是改善农村生产条件的经营行为,也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基础条件。引导农民正确认识干水利与减负的关系,帮助农民算清两笔帐:一是大干水利投入产出效益帐,使群众意识到农田水利建设是一种生产性投入,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只有生产条件改善了,收入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二是算清投劳帐,使群众充分认识到取消“两工”后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并把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农民自己的生产经营行为,让群众自主选择出工方式,改变过去单纯依靠行政部门强行摊派任务,单一组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做法。

4.2 加强政府的组织领导 要把农田水利建设列入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贯穿于全年农村工作之中,做到年初有安排,中间有检查,年终有考核,把农田水利建设成绩大小、好坏作为镇、村、干部政绩的依据之一,同干部的升职结合起来,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确保农田建设取得实效。

4.3 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 农业是弱势产业,要把农田水利建设做为一项公益事业,不断加大投入,建立并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农民自愿投入为基础、其他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一是要统筹安排,积极争取各专项资金向农田水利建设倾斜,以项目带动促进农田水利建设的全面发展。二是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战略,在镇、村公益性事业金、土地出让金等领域中,争取一部分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是结合农村水费改革政策,明确支斗渠的产权归属,提高支斗渠维护管理费在水价中合理分成比例,通过政策引导农民“自主、自发、自愿”地进行投资投劳和维修管理。四是由村上组织,通过“一事一议”形式,按土地面积征收农田建设基金。五是鼓励单位和个人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兴办农田水利工程。

4.4 进一步完善农田灌溉排水网 在现有灌排体系的基础上,统一规划,进一步完善灌区农田灌排体系,搭建起长久畅通的农田灌排水网络,解决灌区所有农田的灌排水问题。

4.5 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机制、新办法 应尽快出台我市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机制,完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规划、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机制,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稳定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制定村级筹资筹劳管理办法,以确定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公益事业任务相适应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指导标准,明确议事章程,为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给予政策支持。要做好财务公开,用工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让群众心中明白,打消疑虑,取信于民,形成良好的投入、建设氛围。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的工程,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和农业高效发展的重要举措,需要政府各部门和群众的共同参与。努力构建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体系,完善财力投入机制,项目带动战略,严格组织考核制度,农田水利建设必将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

作者:徐怀孝 雍学茂

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论文 篇3:

建国以来农田水利设施供给制度的变迁及其启示

摘要: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国70%的粮食来自灌溉农业,增加可灌溉耕地面积是保证粮食安全、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旱情和洪涝灾害的多省频发,无疑拉响了粮食安全的声声警钟,再次警示我们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的农田水利供给制度进行深入梳理并分析其绩效,进而为现阶段的政策调整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农田水利;供给制度;变迁;绩效;启示

一、建国以来农田水利设施供给制度的演变

善治者必先治水,兴修水利,防治水患历来是中华民族治国安邦之大计,然而自清朝中期以来,随着国力的日渐衰弱,水利建设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领导全国人民揭开了新中国水利事业的新篇章,水利建设蓬勃发展,确保了我国粮食的有效供给。从农田水利设施供给制度的变迁而言,大体经历了集体化时期、家庭承包制以后以及农村税费改革以来三个阶段。

1集体化时期主要通过政治动员和行政手段,农田水利设施供给采取“政府投资+农民投劳”的制度安排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建设,确定了水利的公共产品属性,提出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让黄河为中华民族造福”等一系列指示,成为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的指针,并明确了“大力防治水患,重点进行河流治理工程,同时兴修灌溉工程,减轻旱灾”的水利建设基本方针。在保证经济建设恢复的基础上,动用一切有利条件,党和政府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和发展水利事业,提出“公款举办、群众自办和政府贷款扶助三种”的水利建设资金来源形式。1950年农业部召开的农田水利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广泛发动群众,大力恢复兴修和整理农田水利工程,有计划有重点地运用国家投资、贷款,大力组织群众资金和吸收私人资本投入农田水利事业,帮助改善原有管理机构,加强灌溉管理,逐步达到合理使用,并建立健全各种制度”的农田水利建设恢复计划。1958年提出“蓄水为主、小型为主、社办为主”的“三主”治水方针,“依靠群众力量为主,国家援助为辅”兴修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同时由于确定了灌溉的优先地位,奠定了我国农田水利发展的基础。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引导和组织群众掀起了多次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当时全国建设了8万多座大中小型水库,并且大多数都有配套的渠系工程,在农闲时,大部分农村劳动力都被动员起来修建沟塘渠堰,这些分布在村边周围的农田水利设施,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实行家庭承包制以后强调推进农田水利市场化改革,建立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制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在农村水利方面,国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安排,其总体趋势是推进农田水利的市场化,不断提高农业用水的市场化程度。这一时期,为解决影响农田水利发展的投入和管理两大问题,应对水资源紧缺的挑战,农田水利改革向纵深发展。1981年,国务院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全国加强农田水利工作责任制的报告》,明确规定农田水利管理实行综合承包、单项承包、定户定人承包等不同形式的责任制;在建设上,分别实行合同制、承包制等办法,对于规范当时农田水利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解决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不足问题,1985年国务院要求加强对国有大中型灌区、泵站管理单位供水成本核算和经营管理,以增加水利部门的收入。1987年国家规定“每年从收取的耕地占用金中拿出一定的比例用于土地开垦和中低田改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称之为农业综合开发,农发资金中大约有60%—70%用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配套改造。”另外,还采取了“以工代赈”的方法,支持贫困地区的基本农田、小型水利、乡村道路、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1989年10月出台的《关于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决定》,规定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列入计划,实行农田水利劳动积累工制度,规定每个农村劳动力每年投入10—20个劳动积累工日用于兴修农田水利。与此同时还规定贯彻“巩固改造,适当发展的方针,提高水利工程设施的效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点要放在维修、恢复和配套建设上。”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就农田水利作出的一个专项决定,标志着农田水利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1990年代以来,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成为农田水利建设的焦点之一,各地政府和水利管理相关部门出台了众多政策性文件,规定农田水利工程的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等改革措施。1996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通知》中规定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国家鼓励包括独资、合资、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水利建设筹资渠道,为农田水利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水利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为节水灌溉的普遍应用,1996年国务院在我国300个农业大县设立了节水增产试验基地。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大幅度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我国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开始了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和建立农民用水协会试点工作,国家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在大型灌溉区进行节水改造和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建设,这是农村水利工作指导思想的重大调整。然而这一时期国家投入整体上还是严重不足的,在1980年以前,平均每年国家对水利的投入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比例可以达到6.7%,而“八五”以来,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投资的规模远远低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总体水平,已不能满足潜在的需求。

3农村税费改革以来进一步强调市场化,同时着眼于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对农田水利给予诸多政策支持

2000年以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逐步完成,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的制度安排、投入渠道和投入机制均发生深刻变化。从2004年起连续7年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水利事业作为农业的重要保障被摆在突出位置。2000年出台的《建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的意见》指出“我国水利建设应当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导、农户自愿投入为基础、其他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实行“一事一议”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由此拉开了水利改革的序幕,这是建国以来水利事业的一次重大改革。200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法》标志着我国进入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和有效保护的新阶段,对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2003年水利部发出《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通过明晰工程所有权,进一步转换运行机制,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作出探索,对于吸引农民和社会力量增加农田水利的投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规定中央和省级财政必须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用于新建和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同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从组织领导、政策投入、体制改革等方面,明确了新时期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思路,对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筹集主体,规范筹集资金的使用,完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等都做出来相应规定。水利部、发改委、民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的意见》,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加强用水户协会建设的重要性、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将组织农户用水协会置于十分重要的位置。2007年党的十七大重申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强调水利事业永远都是关系民生的重大事业,时刻不能放松,要加强水利事业的发展,修建灌溉、防洪大坝,治理江河等。2008年“民生水利”成为我国水利事业发展的重点,农村引水安全作为一项重大工程提上日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突出表现出来,这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意义重大。2010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加大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力度,以促进农业快速发展。为改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局面,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指出新时期水利的战略地位,对农田水利设施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进行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首次系统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全面工作的决定,启动了“十二五”新一轮治水新政,为治理水利硬伤提供了政策保障。文件指出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在原有资金来源外,特别提出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益的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成为水利投资的有效保障。

二、不同时期农田水利设施供给制度的绩效分析

1集体化时期

在集体化时期,我国依靠政治动员和行政手段,组织农民投工,开展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为农业抗拒自然灾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个时期的农田水利供给制度的变迁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建国初期至1952年)的制度安排强调农田水利的恢复。这一阶段通过土地改革运动,使农村和国家之间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密切联系,大中型水利工程是在政府的引导下,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基层用水组织,而小型水利上采取用水组织分散用水和农户组织起来合作用水,从而使农田灌溉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第二阶段(1953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制度安排强调农田水利的发展。这一阶段政社合一的组织体系,一大二公的组织规模,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济体制使一切政治经济与社会事务管理的大权集于一体,为传统的计划体制时期的国家建设提供了异常强大的动员能力,也为这一阶段的农田水利发展提供了牢固的组织基础,这个时期国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力度之大,出台政策之多是其它时期所不能比的。与1965年相比,1977年全国农田灌溉面积增长41%,平均年增长2.9%;农田水利和排灌机械的发展,增强了我国的农田灌溉和防涝抗旱能力,为农业持续丰收提供了保证。

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计划经济的弊端逐渐呈现出来,主要的表现是,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日常的农业生产中,农户搭便车和偷懒行为日渐增多。究其原因是因为传统的计划体制掩盖和扭曲了农民个性,压抑了个体追求经济利益的欲望,进而抑制了个体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以及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2实行家庭承包制以后

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土地耕作逐渐个体化,大型农田水利设施难以满足所有农民个体的需要,加之小农行为的分散和搭便车行为,很多水资源被白白浪费,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农田水利改革开始走向市场化的轨道。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的农田水利供给制度,其取向是十分清晰的:国家逐渐从水利建设中退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由事业单位转变为自收自支的企业单位;水资源从之前的公益品变为商品,水是商品的概念日渐深入人心;水费征收由行政性收费变为经营性收费。很明显,这是一条由国家主导的市场化道路。一方面,国家对水管单位进行企业化的改制,实行企业化管理实行了有偿供水,变更水利设施的产权;另一方面则积极引入民间投资,加剧市场竞争。据统计,到1998年底,我国已有264万处小型水利工程进行了产权制度的变革,占小型水利工程总量的16.5%。伴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在水利上的投入开始大幅度减少,投入整体上严重不足。因此在农村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国家水利改革却是相对滞后的,农村集体逐步退出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主体位置,政府也未能及时进行田间工程改造,造成工程投资与管理主体缺位。加上过去水利建设遗留下的工程设计标准低、质量比较差,同时缺乏一定的经营管理,致使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功能衰减、抗灾能力下降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直接导致了农田灌溉面积出现了十年徘徊的局面,农业后劲不足的问题开始显露。

3税费改革以来

加大投入、尊重民意、民主决策成为新时期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特征,围绕着服务三农这一大局,国家关注农田水利的建设发展,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农村水利工程投资、建设与管理格局。到2007年底,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从1978年的7.3亿亩增加到8.67亿亩,在占全国耕地面积46%的灌溉面积上生产了全国总量75%的粮食、80%的商品粮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到3.5亿亩。

但是在税费改革这一大背景下,国家进一步退出基层水利供给,乡村水利的发展逐渐私人化,在供给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目前的灌溉水平还远远达不到旱涝保收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抑制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总体看来,我国一半以上的耕地还是延续着“靠天吃饭”的传统,据水利部统计,全国现有的18.3亿亩耕地中,尚有9.59亿亩是缺乏灌溉条件的“望天田”,已建成的8.67亿亩灌溉耕地,灌溉水利用率也只有46%。这与我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使用管理有关,与制度安排有关:第一,“一事一议”的实践困境。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统一规定的农村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对村内集体公益事业实行“一事一议”制度。该制度设计的初衷一方面是借此堵住乡村乱收费,减轻农民负担,另一方面是改变农村传统筹资酬劳的决策方式,赋予农民确定村内公共事务负担的参与权、选择权,以自我管理方式解决诸如农田水利等村庄公共产品的供应问题。政策实施初期,在农田水利建设上颇有成效,然而时间一长问题就逐步显露,农民在农田水利设施的占地问题、送水的多少等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大量的农田水利工程不得不半途而废。因此在现实中,“一事一议”在很多地区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作为税费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它并没有解决诸如农田水利等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致使许多本应开展的村内生产公益事业出现了停滞局面。第二,“农民用水协会”组织情况不容乐观。用水协会的建立是化解水利市场化困境的结果,国家希望以农民的自主性来解决农田用水问题。农民用水协会的建立旨在解决三个问题:其一,在农民自愿合作、自负盈亏的基础上,以农民间的自我约束防止农民的搭便车行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使用成本;其二,通过合作提高农民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合作起来的农民集体有能力对抗卖方的提价行为,抑制水价的任意上涨;其三,防止行政力量对农田水利资金使用的干预,使资金尽其所用,同时通过农民的集体决策与自我监督来加快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完善。虽然政策制定的初衷对农民、农业极其有利,但是在实际运作中仍有较多现实困难。从上世纪90年代初,农民用水者协会在经历了探索、试点之后,现已全面进入推广阶段,但是如何充分发挥农民用水户协会的作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全国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因为农田水利设施工程严重老化影响着用水协会的发展,而且在农民用水协会的运作中无法惩戒违规者的行为也是影响协会正常运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由于在政策上没有确定其经费来源以及对用水户的收费不足,致使缺乏稳定可靠的经费来源危及着农民用水协会的生存,约1/3甚至一半以上协会组建不规范,部分地方政府用“群众运动”方法包办代替,强行推广。

三、启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田水利建设是基础中的基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农业收多收少在于肥,而收与不收在于水,农业水利设施的供给水平是农户、社区、地方和中央政府等供给主体在现实约束条件下理性选择的结果。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的产出水平,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因此如何设计农田水利供给制度,以此降低农民生产成本、增加粮食产量就成为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关键之所在。

总结上述农田水利设施供给制度的变迁,对于现阶段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可以得出以下几点重要启示:一是必须把农田水利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不断加大政府投入;二是必须始终着眼于调动好、保护好农民的积极性。目前农田水利改革主要是由政府推动,而如何引导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农户积极参与到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中来,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三是必须加强政府的有效组织,并引入市场机制;四是必须不断地创新激励机制和运行机制。在农业比较效益发生变化、农民市场主体地位确立和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的新形势下,开展农田水利建设,不能再单纯依靠传统的行政手段,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建立新的机制和办法。因此,单纯依靠国家支持或者农民个体来解决中国农村的水利问题,都不太现实。

符合中国国情的农田水利供给制度安排需要国家、市场和农户三者之间寻求最佳的合作方式,必须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充分依靠农民、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利用制度建设、体制和机制优化来建设、运用和管理农田水利设施,确保农田水利建设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由此才能够实现农田水利供给的高效有序,解决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为我国粮食安全保驾护航,为农业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水利部农田水利司.新中国农田水利史略1949—1998 [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2]张军,蒋琳琦.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变迁:理论视角[J].世界经济文汇,1997,(5).

[3]张嘉涛.农田水利建设主体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水利,2002,(1).

[4]倪众平,钱焕欢.中国农村水利设施供给制度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6).

[5]罗兴佐.税费改革前后农田水利制度的比较与评述[J].改革与战略,2007,(7).

[6]王朝明,杜辉.农业水利设施的历史变迁与治理政策选择[J].改革,2011,(1).

[责任编辑:姜欣悦]

收稿日期:2012-01-12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A11079S)。作者简介:陈晖涛(1969-),女,四川三台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作者:陈晖涛

上一篇:人力资源与企业文化论文下一篇:劳务派遣劳动合同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