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资造林分析论文

2022-04-16

正宁县位于甘肃省庆阳市东南部,子午岭西麓。东接陕西省黄陵县,南与陕西省旬邑县、彬州市相邻,西接陕西省长武县,北部、东北部分别与本市宁县相互接壤。地处东径107°56′20″~108°38′08″,北纬35°14′40″~35°36′18″之间。全县东西总长63.5公里,南北宽40.2公里,总面积为1319.9平方公里。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民资造林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民资造林分析论文 篇1:

挑战与应对:民国关中植树造林活动的缘起与成效

内容提要 民国时期,在外敌入侵与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之下,国民政府掀起了开发建设西北的热潮。关中地区因为其重要的战略及经济地位成为民国植树造林活动开展的重点区域。陕西当局在国民政府的支持下,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如成立相关机构、创办农林学校、制订法令章程、组织植树活动等,取得了优于他地的成效。这次植树造林活动,既是当局为应对政治困局采取的开发西北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局因为生态环境恶化而不得不采取的应对措施,可视作环境与文明之间“挑战与应对”互动关系的实例。

关键词 民国 关中 植树造林 开发西北 生态环境

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植树造林以改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政府与民众的共识。实际上,早在百年前的民国初创时期,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就已经相当严重了。为应对环境挑战,国民党在国统区积极推行植树造林活动,受各种因素影响,各地取得的成效不一。学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不多。①此外,在西北开发与外敌入侵的政治背景下,关中成为国民政府和陕西省当局建设的重点地区,因而其植树造林活动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但关中地区在民国植树造林活动中的特殊之处并未被充分重视,学界针对这一重点区域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认为民国关中植树造林活动既与政治局势息息相关,又是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挑战与应对的互动。

一、民国关中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的缘起

1生态环境恶化

人与森林等自然资源,往往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关中地区的情形可以佐证。清代以来,关中地区人口屡有升降变化,大致在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达到671.65万人。②为解决民食,清廷大力号召民众拓展耕地,从嘉庆朝起,政府明确允许民众对秦岭北坡深山天然林进行采伐,以扩大耕地面积。嘉庆皇帝曾在嘉庆四年(1799年)谕令:“朕意南山内既有可耕之地,莫若将山内老林,量加砍伐,其地亩既可拨给流民自行垦种,而所伐材木,即可作为建盖庐舍之用”。 《清仁宗实录》卷53嘉庆四年十月戊戌。此道谕令说明,嘉庆时期,可垦辟为耕地的浅山林地几乎耕垦殆尽,因此不得不向秦岭北坡老林要地。

事实上,秦岭山区木材采伐业早在康熙时就已经开始,此后绵延未绝。但康熙年间,秦岭森林还比较茂盛。康熙《盩厔县志》记载,“南山夙称陆海,林木之利取之不穷。”乾隆年间,木商与居民在河滩争夺木材的事件层出不穷。 广西省乡贤遗著编印委员会:陈宏谋《培远堂文檄》卷39《颁示厢木禁约檄乾隆二十二年六月》,1934年。伐木业的发展需要森林资源作为支撑,自康熙年间开始,百余年的采伐使秦岭森林资源趋于匮乏,到清末,“比年以来,老林空矣,采木者必逾岭南”; 杨虎城、邵力子纂修:《续修陕西通志稿》,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卷34。咸同年间“南山材木近已砍伐殆尽,做厢者寥寥无几”。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选辑》第2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57年,第180页。

需要注意的是,嘉庆之前的木材采伐与嘉庆年间谕令砍伐南山森林作为地亩耕种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同的。前者是以砍伐树木为赚钱手段,砍伐之后,多数抛荒,森林还有自我修复的机会;而后者,是经官方批准,且砍伐森林后的空地被垦辟为耕地,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要更严重。

陕西段秦岭北坡是关中的水源涵养地,其森林植被的好坏对关中地区的影响深刻。秦岭北坡的滥砍滥伐不仅影响山内木材采伐业,使其因资源枯竭而难以为继。韩城县:“五池森林已经濯濯,其它川原亦皆日寻斧斤,绝少种艺,以致木料缺乏”。 赵本荫、程仲昭纂修:民国《韩城县续志》,民国十四年石印本,卷1。还使分布在秦岭峪口河流附近的农田深受其害,如咸宁县:“然闻乾隆以前,南山多深林密障,溪水清澈,山下居民多资其利。自开垦日众,尽成田畴,水涝一至,泥沙俱下,下流渠堰,易致壅塞”。 高廷法、陆耀遹、董诚佑纂修:嘉庆《咸宁县志》嘉庆二十四年刻本。咸宁、韩城二县并非特例。晚清之时,秦岭北坡各处童山濯濯,“南山老林弥望,乾嘉以还,深山穷谷,开凿靡遗。每逢暴雨,水挟沙石而下,淹没人畜田庐,平地俨成泽国。” 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卷199。

2时人环境意识的觉醒及西方林学思想在国内的传播

每况愈下的环境状况引发时人的关注与思考,部分有识之士认识到保护林木的重要性,或以文载述,或采取行动。

清时,郃阳人贺雨霖自幼随叔父客居鄠县涝峪口,后来做木材生意资财上万。当时村南马尾坡峪,每遇暴雨,就会引起山洪。贺雨霖捐钱千缗,买山地数百亩,培养成防洪林,水患平息。村中人感激他的恩德,为他挂匾刻石。官方也采取了行动,道光十六年(1836年),御史陶士林即上疏,请禁止棚民开山种植,以防水土流失。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时,因军务从潼关经西安、长武,到甘肃、新疆修筑道路,沿道路两旁,栽种杨柳,所植之柳被称作“左公柳”。这是清代官方在西北进行的规模浩大的植树活动。宣统二年(1910年),陕西省劝业道制《陕西省造林区域图说》,对陕西42县(厅)的森林分布、林业生产及规划造林范围和树种等做了简短叙述。 田培岳:《陕西植树造林史料》,《陕西林业》1995年第3、4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人士更是重视绿化工作,郑观应很早就提出在田地四周种树以治旱的观点。 罗炳良主编:《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名著:郑观应〈盛世危言〉》,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530~532页。

民国建立后,陕西当局面对的就是晚清以来的环境困局。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在晚清即接受西方林业思想影响的民国领导者,和以梁希、凌道扬、姚传法等为代表的留学归国的林学家们对农林建设非常重视,通过刊发文章、实地宣讲等方式广泛开展对植树造林活动的宣传。

1912年,孙中山主持制定了《林政纲要》。1916年,国民政府在农商部设林务处,管理全国林政,并在各省设立林务专员,颁布《林务专员规则》。为了营造植树造林的社会氛围,国民政府将清明节定为植树节。1929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将总统逝世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全国在植树节前后开展植树活动,至今沿袭。民国时期,刊发的关于森林学、森林保护学、森林水文学、森林地区分布、树种学等著作不下十余种。 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农业技术、工业技术、交通运输缉》,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年。为了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向民众说明森林对水流有缓冲作用,可以减免水灾的道理,凌道扬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说,“尝作最浅显的比喻,如手中斜持木板一块,以喻荒山之峻坂,淋水其上,以喻大雨行时,随注随倾,不稍留滞。继取毛巾一段,幂于板上,以喻山有森林,仍如前法淋水,则仅涓滴徐下矣”。 凌道扬:《论近日各省水灾之剧烈,缺乏森林实为一大原因》,《东方杂志》第14卷第11号(1917年11月)。这种讲解通俗易懂,给民众留下深刻印象,对林学知识的普及作用巨大。

陕西方面,1933年,戴季陶在西安讲话时就中华民族的农业文明与森林破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吾国夙称以农立国,我汉民族,素来认开辟草莱,披荆斩棘为文明大事业,然只讲开辟,而未培植之事宜,则其害亦随之而生。今日西北亢荒之现象,其最大原由,即在开山为田。秦中各处高原地带之森林,除借宗教力量保存些许外,其余凡有森林以养水源之地,皆成畎亩,以致灾荒频仍,无术挽救。” 戴季陶:《中央关于西部开发之计划———二十一年四月二十一日在西安对各界人士讲话:〈关于西北农林教育之所见〉》;西安市档案馆:《西安档案资料丛编·民国开发西北》,2003年。这类宣讲对西北灾害频仍、经济凋敝与森林破坏之间的关系认识深刻,对陕西植树造林观感改变无疑有促进作用。

3开发西北与抗战时局需要

任何一个政权,为了维护其统治,除了对内镇压反对者、对外抵御侵略者外,都不能不执行组织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的公共职能。

民国初年,孙中山在其《实业计划》中,就提出了建设西北铁路,开发西北资源的一系列设想。从1929年开始,鼓呼开发西北的刊物和文章大量涌现。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随着日本的步步紧逼与国防建设的需要,国民政府不得不将建设的重点向比较闭塞的西北转移,西北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凸显。许多爱国人士发出开发西北的疾呼,认为在“东北则藩篱尽撤,东南则警号频传”的形势下,想图谋恢复中国版图,则非集中全力开发建设西北不可。 邵元冲:《西北建设之前提》,《建国月刊》1936年第2期;朱铭心:《九一八与西北》,《西北问题》1934年第1期。1932年3月,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通过决议,决定以西安为陪都,定名为西京。1934年,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定,设西京市为直辖市,其范围东至灞桥,南至终南山,西至沣水,北至渭水。⑥⑦ 西安市档案馆:《西安档案资料丛编·民国开发西北》,2003年,第175、51、48页。而拟建设的西京市所在的关中,正如戴季陶所说:“若就历史上、政治上、经济上之地位以言,则建设国防,自当自西安始。关中之建设既毕,乃经营兰州,而以甘肃为起点,完成整个中国之国防建设。”⑥

大敌压境的局势下,国内经济建设更有加强的必要。1932年1月,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中央农业试验所,简称中农所,内设农艺、森林、蚕桑、植物病虫害、土壤肥料、兽医等系或室。同时成立中央农业推广委员会(简称中央农推会),专门掌管全国农业推进事宜。对于地方政府,国民政府亦要求设立相应的农业试验及推广机构。

被学者称为“中国土木水利(交通)建设之父”与“孙中山建国方略实施第一人” 的国民党政要曾养甫,在《建设西北为本党今后重要问题》的文章中指出,“森林与水利互为表里,讲求水利,即不可不同时讲求森木……西北各地……童山濯濯……因此水源不能涵养,气候不能调和,土壤也无法改良”。⑦类似曾养甫这样对森林重要性有深刻认识的不乏其人。

“卢沟桥事变”后,抗战全面爆发,国民政府在1938年3月29日在武汉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次日通过《非常时期经济方案》,将农业放在了发展经济的首位。方案指出:“在此非常时期,……推广造林、增加副业等也应由政府规定办法积极推进”。 秦孝仪主编:《非常时期经济方案》,《革命文献第102辑抗战建国史料——农林建设一》,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6年,第198~199页。

二、民国关中植树造林活动的开展

1陕西林业机构的架设

民国建立之后,陕西省政府对农林机构进行了调整与重新架构。1919年设立实业厅,掌管农林工商政务。1922年,为了推进陕西实业发展,省实业厅在西安西关创办陕西农业试验场,内设苗圃。1927年,合并省立的三个苗圃,在西安西关创建陕西省立林业试验场。1934年10月陕西省成立了省林务局,德国林学博士芬茨尔(Dr. G. Fenzel)受邀出任省府森林高级顾问兼林务局副局长。省林务局先后设立了西安、草滩、平民、槐芽及西楼观、终南山森林公园、关山林区七处林场,从事育苗造林工作 。1938年10月,陕西省政府对农业机构进行了改组,将原有陕西省棉产改进所、林务局、农事试验场、棉花掺水掺杂取缔所、草滩垦殖畜牧场、第一果园等单位,合并为陕西省农业改进所,隶属于陕西省政府建设厅。此后对内部机构还做过调整,但林业始终占有重要地位,之前省林务局下设的七大林场一直存在并进行了实际工作。陕西国民政府在应对环境问题、制定政策时表现出前瞻性,不但在关中各处设立林场,还请国外林学专家指导工作,并筹划设立农林学校,培养林业人才,制定法令以保护造林成果,树立植树造林的社会风气。

2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风气培育

在林业人才培养及研究方面,国民政府及陕西省政府也不遗余力。1915年,西北大学农科改为陕西省甲种农业学校,后几经改设,于1938年迁至郿县,成为建国后陕西省林校的前身。1932年春,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筹备委员会成立,校址选在武功县张家岗。在学校筹建过程中,多方延揽海内外名流来校任教,1934年4月20日,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正式成立,于右任任校长,聘请了著名的德国林学博士芬茨尔为森林组教授,并兼学校林场场长 。在芬茨尔的指导下,林场展开了测土壤酸碱度,并记录空气温度、湿度等试验,以确定不同的土壤条件适宜种植的不同树种,使其成活率更高。1937年7月,陕西省林务局主办了林业科技刊物——《陕西林讯》,次年停刊,共出19期。

社会风气培育主要通过制定规章、公告以及立法并令林业警察执法等方式来实现。陕西省政府及陕西省林务局先后出台多部规章办法,不仅使林务工作有法可依,还营造了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的社会风气。1929年2月,陕西省政府发布《护林公告》,公告称“对任意折伐或盗伐树木者,按惩治盗匪法从严惩处”。1932年6月25日,陕西省政府公布《陕西省各县农村林业公会章程》,1934年10月颁布《陕西省奖励造林及保护办法》,1935年3月及12月分别颁布《陕西省公有荒地承领造林规程》及《陕西省行道树植护及奖惩暂行办法》,并颁布农林部修定的《狩猎法》以及《狩猎法施行细则》。此后还颁布过《陕西省立南山森林公园私有土地处理规则》《陕西省林务局森林警察服务规则》《陕西省管理林木办法》等。

3关中七大林场的主要工作 此部分参考陕西省档案馆藏,陕西省农业改进所编:《本所事业计划纲要一》,档案号:73-2-71.1。

关中七大林场场址的选择,经过了林学专家的实地考察。除西安林场外,均在靠山或者临河处选址,这是因为:民国时期,虽然关中大多山麓植被破坏严重,但具备树木生长的条件,尤以关山林区为典型;临河设置林场可防飞沙固河流,且便于将林场培育的树苗移植到沿河流更远的地方。陕西省建设厅拟订的1931年建设计划中,提及沿渭河设立保安林的原因:“渭河两岸,滩地甚多,种植则潦旱不时,不种则废弃可惜。拟于各滩地完全造林。” 西安市档案馆:《西安档案资料丛编,民国开发西北》,陕内资图批字(2003年)095号,第186页。从其后的记载看,不但在渭河滩的槐芽、草滩设立了林场,还在德国林学专家芬茨尔的考察与主持下,在朝邑黄河滩地也设立了林场。西安林场选址在西关,是因为距离市区较近,便于绿化城区。以下分别述之。

西安林场:位于西安西关,1929年成立。西安林场有苗圃三处,面积约220公亩,分别培养臭椿、白榆、中槐、洋槐、苦楝、扁柏、梧桐、合欢等普通苗木以及桃、杏、胡桃、苹果、梨、李、石榴、葡萄、柿等果树林。因为西安林场地处西安郊区,没有大面积的可造林地,林场育苗主要是用来补植西京市街行道树及环城风景林的。

槐芽林场:位于郿县槐芽镇,1934年12月成立。有苗圃136亩,该林场位于渭河南岸,在此设立林场,是为了防止河水不时改道,淹没农田。其中造林面积288725亩, 多系荒山辟为林地。苗圃地面积计232亩,是购买农地建设的。苗圃有三处,设于磨石沟者面积较大有180亩;设于井索沟者40亩;在车场凹林区内,设一临时苗圃,20亩。各苗圃地均可利用山水灌溉。所育之树苗,除椿、榆、楸、槐外,核桃树之幼苗尤多。

西楼观林场:位于今周至县楼观镇,成立于1934年12月。有苗圃二处,一处在山麓,一处在平原,共74亩。主要培育适宜山坡地、适宜军用的胡桃苗,及适宜河滩地的橡、榉、栗、桑、椿、楸、梧桐、杨、柳、洋槐、中槐、桃、杏等树种。

草滩林场:位于今西安草滩现代农业开发区,成立于1935年1月。面积约80亩,位于渭河南岸,沙地土壤,因此主要插植杨、柳、洋槐等树,用来护岸保岸。沙地树种的选择,是在芬茨尔指导下,结合土壤酸碱度试验做出的。

平民林场:位于今朝邑县严家庄。1935年5月,芬茨尔考察了黄河滩地地形地貌,提出了植树造林以控制流沙、保护堤岸的观点。此行考察后,陕西省林务局于7月设立平民林场。林场位于黄河西岸,共占地359亩,林地全为飞沙,因为飞沙经常侵吞农田,遇到河水暴涨,堤岸崩塌,国防工事也难保安全。在此设林场就是为了固定飞沙,保护农田及国防工事。培育的林木主要为杨、柳、洋槐、白榆、椿、楸、中槐、合欢、桃、李、杏、柿等。

关山林区管理处:1935年春,芬茨尔曾至关山林区考察,对于陇县森林植被特别注意,他在考察报告中写道:“此县境内肥沃之黄土遮被山丘,人烟稀少,所呈景象,实可重建旧之黑松林,为白皮松、油松、桧柏、侧柏等,均有生长之可能”。1936年夏,芬茨尔先生又在《关山森林政策之刍议》一文中,提出关山林业建设的目的,建议省政府设立由省林务局管理的关山林场,建立苗圃,保护经营公有林,防止砍伐与火烧。他提出的育护关山天然林的方法,对陕西其他天然林区都可起到借鉴作用。后来陕西省关山林区管理处的成立就是按他所拟的重在保护、兼行造林和试行私有林管理的方针进行。 《我校历史上的第一位外教——芬茨尔》,http://yjshy.nwsuaf.edu.cn/alumni/infoSingleArticle.do?articleId=1231.1936年11月,关山林区管理处在陇县固关镇设立。占地40亩,为了避免关山林区和国内其他山区一样,变成童山秃岭,关山林区在原林木保留相对较多的基础上,又培植胡桃、洋槐、桃、杏、华山松等林木,并在荒坡栽培党参、大黄、川芎等中草药。

南山森林公园:位于长安南部太乙宫,设立于1937年8月。占地20亩,培育树种主要有橡、栗、桃、杏、椿、木瓜、七叶树、梧桐等。

各林场均设计正、技术助理,以及林警等技术及管理人员,由计正兼任林场主任。林场的任务主要有:培育树木、实施造林、试种国药、研究及实验、指导各处推进林务、保护森林等。

关中地区除设立七大林场之外,还重视风景名胜区的植树造林,在陕西省建设厅制订的有关陕西农林事业的发展计划中,在华山、骊山等处营造风景林多次被提及。

陕西省档案馆保存的民国档案中,有陕西省农业改进所卷宗,其中有“各省省立农林机关工作概况、造林育苗成绩调查表及农情报告”。笔者据“陕西省各区县民二十八年度(1939年)征工造林成绩查报表”中记录的民国二十八年及二十九年关中地区植树造林情况加以叙述。 陕西省档案馆藏,陕西省农业改进所编:《各省省立农林机关工作概况:造林育苗成绩调查表及农情报告》,档案号:73-2-195.1。

1939年,陕西省报告植树造林成绩的共有20个县,按造林面积大小排列依次为醴泉、郿县、长安、陇县、蓝田、盩厔、郃阳、澄城、武功、白水、邠、平民、咸阳、大荔、旬邑、韩城、高陵、乾、蒲城、兴平县。各县造林的数目、面积、树种都不尽相同。其中醴泉县造林面积最大,4346公亩,绿化昭陵公路20公里,参与造林人数最多,共计1452人,植树时间从当年10月8日起至11月19日结束,共计44天。长安沿灞河两岸植杨树和柳树,共计54000株,种树株数最多。草滩林场在东滩林地种植了1929.29公亩的洋槐,共计19099株;槐芽林场在槐芽镇渭河滩种植3054.5公亩的白榆,共计33600株;西楼观林场种植2112.5公亩胡桃和榆树,共计25200株。

从档案资料可知:民国时期关中各地植树时间多选在春、秋二季进行,秋季比春季多;植树地点以道路两旁绿化为主,兼有河道、渠道以及部分庙宇、公园等;树种多选择本地常见或繁殖较易的杨、柳、榆、椿、洋槐等。

植树造林活动在1940年继续展开。陕西省农业改进所记录的各林场造林育苗成绩调查表中,记录了上述七大林场的造林株数、树种、育苗株数以及苗木去向。

以上是民国档案中记载的植树成绩,除了实际植树育苗工作外,陕农所的林务行政工作也一直在展开,主要有审核各林场处及各县的业务计划、工作报告,对各林场及各县的林务工作进行随时视察,并予以技术上的指导。

三、民国关中地区植树造林的成效

1影响植树造林成效的因素

影响到关中植树造林成效的因素大致有两种,即经费和自然条件。

植树造林是一项需要前期投入大量人力及财力的事业,其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费是否充足。民国时期陕西省农业改进所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中央有关机关对指定业务的拨款,具体包括农产促进委员会对农业推广项目的拨款和经济部、农林部、中央农业试验所对农林研究、试验的拨款;二是省政府建设厅的专项拨款;三是陕农所附属机关的收入,主要在农场和林场方面。林场的收入主要靠利用空隙地种植豆类,产品一部分用于肥料,一部分变价作为其他事项开支,也有部分地租收入,有时还会将各种树木变价出售来增收。在《陕西省农业改进所三十二年(1943)事业计划纲要》森林果木部分中就提到“各处林务,因经费无着,负责人推动颇感不便”。尽管困难重重,但因为关中地区在开发西北中的重要地位,民国政府仍然尽最大努力给予经费上的支持。据统计芬茨尔主持林政的13年中,所花国币,折合成1946年时的法币,至少在十亿元以上。 《我校历史上的第一位外教——芬茨尔》,http://yjshy.nwsuaf.edu.cn/alumni/infoSingleArticle.do?articleId=1231.

植树造林成效还与气候、土壤、水资源等自然条件息息相关。关中地处半干旱区。民国时期,干旱灾害频繁,据《陕西通志·民国卷·大事年表》及关中区县地方志可知, 张岂之、史念海、郭琦主编,李振民著:《陕西通史·民国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317页。连续两年干旱成灾的现象非常普遍,甚至有连续三年酿成大旱灾的情况。关中地区灾害的基本规律是病虫害常与旱灾接踵而至,如1941年度平民林场,因为干旱加上病虫害,榆树和小叶杨苗成活较差。当年的倒春寒,也致使许多树木幼苗被冻死。而河滩地土壤盐碱度高,栽种树苗不易成活。在不宜耕的山坡植树,又存在难以利用地表水灌溉的问题,加之工人缺少,所有苗木不能按时令锄草、移植和灌溉。这些不利因素对于树苗的成活率都会有影响。

2成效

有学者对民国时期全国各地的植树造林活动进行了整体评价,认为民国时期的植树造林工作存在政府大力倡导,地方执行不力的现象。时人对此评价:“各地奉行不力, 实际的效果甚少。故每年均在植树, 到处还是童山”,“年年植树,无日成林”。 许昌龄:《抗战期间的造林运动》,《植树专刊》1941年,转引自胡孔发、曹幸穗:《民国时期的植树造林运动研究》,《农业考古》2010年第1期。树苗成活率低,只管种、不管活的现象比较普遍。山西省民国初年的植树造林中也有类似现象存在。 王社教:《民国初年山西地区的植树造林及其成效》,《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9期。还有学者认为,民国林政仅繁荣了十年,1922年开始衰落。 胡勇、丁伟:《民国林政兴起与衰落的原因探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9月。这些研究基本准确概括了民国除关中地区之外国统区植树造林活动的整体情况。

笔者通过分析相关资料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发现关中地区的植树造林与上述情况不大相同。民国关中地区的植树造林,无论从活动的重视程度、延续的时间,还是造林的成效看,都有可圈可点之处。这种现象与关中当时特殊的政治经济地位密不可分。

从档案资料中对槐芽林场所属之车场凹林区的相关记载可以看出,此林区面积大,树龄多在十年以上,树种有山杨、板栗、胡桃等,当年大部分均已成林,该林场自1933年创办到1946年,当地农民对林场人员颇知敬重,对林木亦多爱护,行道树之被盗伐者,绝不常见。④ 吕树润:《德籍林学博士G.芬茨尔在陕西的科学活动》,《古今农业》1995年第2期。这与上述将民国植树造林情况整体描述为“年年植树,无日成林”的情况是不同的,与全国其他地区造林仅维持十年左右的情况也不相同。

现在被称为教育家、学术家、外交家的朱家骅在1941年视察西北后撰文《西北经济建设之我见》一文,在论及造林时,说到:“任何工业都缺不了木头,幸而现在关中一带,对造林很为注意,已经开始做,不过还没有造成大规模的森林。” 西安市档案馆:《西安档案资料丛编:民国开发西北》,陕内资图批字(2003年)095号,第73页。考虑到大规模森林的造成绝非数年可成之功,从他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出,关中地区的植树造林与西北其他地区比,确有成效。

另据吴宏岐研究,西安林场1940年度植树成活率达80.95%, 尽管平民林场、西楼观林场、草滩林场、槐芽林场的成活率却分别只有44.48%、5292%、50.53%、8.61%,明显比西安林场低很多(主要原因是原始资料未将冬季所植林木的成活株数统计在内)。至于关山林区和骊山、南山森林公园,由于只有栽培株数, 而无成活株数, 无法推算其成活率情况。1941年春西安林场造林成活率为86.79%, 比上一个年度要高, 平民林场、西楼观林场、槐芽林场、草滩林场、关山林区管理局、南山森林公园造林成活率分别是92.17%、70.00%、7861%、52.23%、50.00%、88.41%, 吴宏岐:《民国开发西北时期人工林成活率研究》,《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成活率都比较高。

此外,德国林学家芬茨尔在陕西主持植树造林以来,提出“植树治土,休养生息”等思想,无论对当时还是今后,都有指导意义。1937年陕西省林务局总结林务工作时说:“草创时期,阻碍甚多,成效殊鲜,然于本省整个林务,实已奠定一稳妥之基础”。④

尽管有不利因素影响,但由于开发西北、西安被当作首都进行建设的社会背景,关中地区的植树造林受到了国民政府及陕西当局方方面面的重视,其成效还是比较显著的。笔者认为,除显而易见的育苗与造林成效外,农林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人才的培养以及植树造林、爱护苗木的社会风气逐渐养成等隐形成效的社会意义及影响更重大。国民政府采取的既树木又育人的应对措施是得当的,对自然与人文环境均起到改善的作用。

1949年8月,陕甘宁边区农业厅接收原陕西省农业改进所隶属的林场、林区管理处和西北林业公司共13个单位;接收后改组合并为5个林场及秦岭、关山林区2个管理处,西北林业公司改为秦岭伐木场,均归属农业厅领导。 《陕西省志林业志》第13篇《林业大事记》,http://www.sxsdq.cn/dqzlk/sxsz/lyz/.至此,以民国时期关中林业建设为基础的关中林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结论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认为:国民政府植树造林活动的开展不仅使民众对森林的生态意义的认识逐渐加强,还以其筚路蓝缕之功,将环境保护和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纳入法制轨道,在中国近代经济史、森林史、环境保护史中应占有一席之地。

在开发西北与政局动荡的特殊背景下,国民政府曾设想以西安为首都,对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的建设颇用心力,因此,民国关中地区的植树造林活动取得了优于他处的显著成效。表现在植树造林机构设置完备、受重视程度高、延续时间长、林木成活率高等特点,除此而外,还因为农林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人才的培养,植树造林活动的推进等使尊重专业人士、爱护苗木的社会风气逐渐养成,这些隐性成效的社会意义及影响更深远。

总之,关中地区的植树造林活动,既是国民政府为应对政治困局采取的开发西北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局因为生态环境恶化不得不采取的应对措施,可视作环境与文明之间“挑战与应对”互动关系的实例。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

责任编辑:西 宾

作者:刘立荣

民资造林分析论文 篇2:

甘肃省正宁县退耕还林发展模式

正宁县位于甘肃省庆阳市东南部,子午岭西麓。东接陕西省黄陵县,南与陕西省旬邑县、彬州市相邻,西接陕西省长武县,北部、东北部分别与本市宁县相互接壤。地处东径107°56′20″~108°38′08″,北纬35°14′40″~35°36′18″之间。全县东西总长63.5公里,南北宽40.2公里,总面积为1319.9平方公里。其中:子午岭林区土地面积374.9平方公里,县属农区土地面积945.0平方公里,折合197.9万亩,其中:子午岭林区面积56.2万亩,县属农区面积141.7万亩。

1999年,正宁县被国家列入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县,这给素有栽树种果、绿化家园、发展林果经济传统的正宁广大干部群众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给正宁这片黄土地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20年来,正宁县的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科学规划,稳步推进,综合治理,创新机制,狠抓落实,矢志播绿,几代造林,绿化不息,植树不止,圆满完成了每年各项工程建设任务。正宁县曾经荣获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省和全市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和称号。通过实施退耕还林,使正宁的山沟梁峁披上了绿装,正宁的山川大地焕发了生机,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也绘制了一幅气壮山河的绿色画卷,同时又创造了多个亮点纷呈的退耕还林鲜活样板和模式。此文以本县永和镇为例重点作以阐述。

一、自然资源条件

永和镇是正宁县西南部边缘地带的一个大镇,山、川、塬均有,西、南临近陕西省彬州市、旬邑县,东接本县湫头镇,北与本县榆林子镇、宮河镇接壤。该镇属于温带半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较为适中。年平均气温8.3℃,年平均降水660.5毫米,且分布不均,其中大部分降水集中在一年的7、8、9月份,春旱现象较频繁。无霜期154天,日照时间2247.4小时。该镇气候适宜,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主要种植作物有小麦、玉米、黄豆。谷子、洋芋等,经济作物有油籽、蔬菜等,是正宁县重要的苹果基地建设乡镇之一。

土壤分为黑垆土、黄绵土、潮土。淤积土和红胶土,黑垆土是全镇的主体农业土壤,主要分布于塬面及川道的台地上。黄绵土主要分布于塬边、山坡、梁峁、丘陵地貌上,潮土主要分布于四郎河流域的河滩上。

二、社会经济条件

该镇辖9个行政村、84个村民小组,共有8640户,27318人,其中农业人口23421人,劳动力17333个。全镇总土地面积17.6万亩。林业用地9.5万亩(其中:退耕面积25400亩),非林业用地8.1万亩。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4.3万亩,未成林造林地4.7万亩,宜林地0.5万亩。四旁植树12.5万株。森林覆盖率35.1%。在非林业用地中,耕地5.7万亩,在全镇坡耕地中6—16°的0.8万亩,16—25°的0.2万亩,25°以上的1.2万亩。全镇以林果、烤烟、畜禽、油籽、蔬菜五大支柱产业为支撑的经济模式已经成型,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镇目前有贫困户1090 户、    4487人,2019年全镇粮食产量4240.6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0700元。

三、退耕还林概况

退耕还林工程在我县实施以来,该镇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广泛宣传,齐抓共管,紧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把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作为全镇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多年来,永和镇多次在全县林果生产工作考核中名列第一名,尤其是退耕还林工作成效显著,受到县委、县政府的奖励。至2019年底,全镇累计完成退耕还林5.3万亩,涉及农户5900户,主要树种有刺槐、油松、山杏、核桃、苹果等。其中退耕地造林1.95万亩、荒山造林3.4万亩,均占上级下达任务的100%。共计向退耕农户兑付粮款补助4392万元,户均7444元,人均1861元。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全镇新造林面积大幅度增加,宜林荒山荒地面积逐渐减少,大部分山沟梁峁都栽上了树木,昔日荒凉的山沟梁峁逐渐绿了起来,呈现出了生机,使全镇的森林覆盖率提高了35.1个百分点,达到了49.6%,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深入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全镇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全镇果园面积及牧草面积大幅增加,果产业及草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一部分富余劳动力从农业中解脱出业,投入到副业、加工业及服务业中去,二、三产业得到发展壮大,农民收入也随之增加。

四、主要发展模式

一是政府引导,群众自主栽植。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推动作用,全面落实“谁栽植、谁受益”的优惠政策措施,退耕地由群众自主投工投劳栽植,县乡从基础设施、苗木投放等方面给予支持;宜林荒山荒坡组织造林专业队承包栽植,权属归林权户所有。二是启动民资,大户带动栽植。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引导镇内12户能人大户(专业合作社),采取租赁、转包、互换、入股、抵押等方式,积极流转无劳力、缺技术农户和贫困户的土地,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盘活林地资源,发展退耕还林。三是招商引资,立体开发栽植。根据立地条件,依托资源优势,优先落实优惠扶持政策,吸引镇外3户企业投资,宜林荒山栽植林木,山地梯田退耕还林,林缘建办家庭农场,林下发展生态养殖,带动农户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林经营,走立体开发的生态循环发展路子。四是政府扶持,助推精准扶贫。全镇现有贫困户1090户、 4487人,这些群众产业发展非常滞后,脱贫难度大。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之后,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户实行退耕还林精准扶贫,依托退耕还林工程规划栽植林木,有条件的地形可新建苹果园。在政策扶持引导和行政高位推动下,政府部门帮扶、包联帮建,林业部门采取无偿提供优质树苗支持贫困户。

五、主要工作经验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为确保全面完成退耕还林建设任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靠实责任,督促落实,真抓实干。在具体工作中,放手让镇林业工作站发挥其長,大胆工作,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行政组织保障和技术支撑。二是严格规划设计,科学规范施工。所有退耕还林工程一律按规定先规划再实施。在规划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工程建设要求,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规范栽植,一架山、一面坡、一条沟整流域推进、规模化发展。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原则要求不整地不予调苗、不予验收,所有退耕还林工程都基本上都落实了反坡梯田、鱼鳞坑、水平阶等相应的整地措施。有效提高了工程措施的落实率和工程建设质量,巩固了造林成果。三是精心组织验收,认真统计汇总。每年度的自查验收,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结合年度作业设计,逐地块进行实地丈量,详细记录各项主要因子,并以村为单位绘制自查验收图,认真统计汇总,做到图、表、卡、册齐全,与实地相一致。并始终坚持实行退耕还林“首验”负责制、验收终身负责制和验收结果公示制,有效确保了验收结果的准确、公正和透明。四是狠抓工程管理,确保建设质量。退耕还林工程启动实施后,镇上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副镇长和林业站长为副组长的专门工作机构,强化动态跟踪监管,大抓补植补造,细致抚育管理,督促抚育措施落实到位,健全完善各种档案,确保了工程的建设质量。五是加强林木管护,巩固绿化成果。永和镇特别重视林木管护工作,始终将林木管护作为巩固退耕还林及造林绿化成果的一项重要措施,坚持一手抓营造,一手抓管护,造管并举,以管促造,做到“一分造、九分管”。无论是确权发证、管护措施,还是管护成效,都走在全县的前列。六是认真兑付补助资金,加大信访查处力度。为保证退耕还林补助资金直接兑付到退耕户手中,做到严按政策规定,全面核查,确保每一次补助资金兑得及时、足额、公正。同时,镇上把退耕还林信访案件的受理及查处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认真及时查处,基本做到事事有交待,件件有着落,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切实维护了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六、主要管护措施

(一)科学规划

根据全镇适宜退耕的山耕地和宜林荒山现状,按照不同的立地条件、土壤地类、坡度坡位、地形地貌以及交通条件,规划选用适宜不同地形的树种,优先选用刺槐、油松、侧柏、山杏等,经济林以苹果、核桃、花椒为主。

(二)细致整地

根据不同的地类地形,采取不同的整地措施和方式,平缓地形主要采取水平梯田、反坡梯田、水平沟等方式;坡度较陡的地形主要采取鱼鳞坑、撩壕等方式。整地时间为第一年秋季或当年造林之前,可根据地形变化灵活采用不同的整地方式。

(三)优选苗木

不论是营造生态林还是经济林,尽量利用当地的苗木,选用的苗木都必须是优质壮苗,良种苗木,要求苗木根系完整,无自然机械损伤,无病虫危害,无失水干枯现象,并要求严禁长途运输苗木。

(四)规范栽植

严格按照造林技术规程的要求,依据规划设计的栽植密度认真栽植,规范施工,栽植穴要保证足够的深度,需要对根系蘸根的一定要蘸根,对于不能及时栽植的苗木要及时埋土假植,防止苗木失水。

(五)精心管护

一是对于没有成活的苗木要在当年秋季或者第二年春季及时补植补栽,保证苗木成活整齐,成活率力争达到85%以上;二是认真做好抚育管理工作,及时松土、修枝、除草、拓盘,特别是经济林,例如苹果要严格按照《苹果树周年管理技术规程》的要求认真做好土肥水及整形修剪管理技术;三是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做到及时观测,及时发现,及时防治,尤其是经济林要按照生产无公害果品的要求做好防治。要求尽可能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大力推广灯光诱集、色泽诱杀技术,应用植物源、矿物源和微生物农药防治技术。

七.主要成效分析

(一)经济效益

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将进一步扩大全镇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蓄积,森林资源质量得到显著提升,逐步建立区域布局合理、生产力高、多层次、多功能的森林生态系统,有效构筑全镇乃至全县绿色生态安全屏障,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测算,全镇可新增森林面积5.30万亩,森林蓄积量净增7.00万立方米,折合木材经济价值580万元。通过工程的实施,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提升,将构筑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同时通过享受国家粮款补助资金的农户达到5900户,补助资金达到4392万元,退耕户户均获得7444元的收入,人均直接增收1861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些农户的贫困程度,实现了整体脱贫。

(二)生态效益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将对全镇乃至全县气候调节、涵养水源、土壤保育、固碳释氧、净化空气、防风固沙、森林游憩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通过森林管护和公益林建设,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水土保持能力不断加强,尤其对全镇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水土流失由区内整体流失向局部地区保持扭转,土地退化从大面积推进向小范围增加转变。通过幼林抚育管护,改善林分环境,促进林木生长发育,有效改善林龄、林种、树种结构,提高林木生长率和林地生产力,增强森林生态防护功能。同时维护森林健康,降低森林病虫害、火灾、气候灾害的危害程度,改善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

(三)社会效益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民生和建立健全全镇社会保障体系。群众通过领取退耕还林补助经费,不仅提高了群众家庭收入,并通过经济林建设,还可为全镇特別是贫困户增加稳定的就业岗位,为当地社会富裕人员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有效带动林业产业的和谐发展。退耕还林区大多地处山区和川区,这样可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环境优势,大力开展森林旅游和特色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八、主要经验启示

退耕还林既是生态建设工程,又是民生改善工程,更是一项经济活动。退耕还林的经营主体不止是退耕户,大户、企业、产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更是一股活力四射的社会力量。因此在此期间政府要积极鼓励引导,全力支持,促进退耕还林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化发展。

(一)政府扶持是成功的基础

在整个退耕还林进程中,要促进退耕扶贫的政策落到实处,就必须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资助,充分发挥政府的牵头引领,组织协调,动员调动作用,同时要激发各部门的联动互帮功能,大力推行政府创优投资环境,部门大力帮带扶持,农户积极参与退耕的工作模式,让生态和经济紧密结合在一起,高位推动退耕还林,广泛开展生态建设,使得青山绿水变成货真价实的金山银山。镇上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将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省级苹果产业发展项目等林果项目规划全面向两个贫困村及19个贫困户倾斜,不仅免费为贫困群众提供苗木和技术指导,而且享有退耕还林等林业补助。并采取优先调拨贫困户所育苗木及组织贫困群众投劳参与工程建设等方法,切实增加其经济收入。

(二)政策补助是成功的动力

落实退耕还林国家补助政策,激发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共同营造山清水秀的美丽家园,既是一种现实而有实惠的利益驱动之源,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长久鼓励之策。因此不论是主管退耕还林的林业主管部门,还是参与协助落实政策补助的其他单位,都要密切协作,通力运作,互通信息,全程参与,全力做好退耕户的政策补助和资金兑付,保障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失,确保退耕还林工程顺利实施。

(三)技术支撑是成功的保证

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营造生态屏障,发展林果产业,建设美好家园,是一项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作,需要有林果专业技术部门的规划设计、技术指导,长期扶持,尤其是经济林的栽植、培育和管理更是离不开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和帮助。在此基础上还要通过采取不同地有效方式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培养锻炼成就一部分农民林果技术人员,指导帮助广大群众及退耕户提高认识,积极参与,规范操作,科学管理各自的园林,达到共同脱贫致富、实现走向小康生活的理想和目标。

作者简介:冯润怀,男,汉族,54岁,中共党员,正宁县西坡镇宋家畔人,毕业于甘肃省庆阳林业学校。现为正宁县自然资源局技术干部,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喜欢文学及新闻写作。

作者:冯润怀

民资造林分析论文 篇3:

学习先进经验 加快济源发展

[摘 要]“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可以加快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东南沿海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特别是浙江省面积小,人口少,但经济发展速度、GDP总量却排在全国的前列。通过学习浙江的先进经验和实地考察,结合济源实际,提出今后发展的思路,以便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学习;经验;济源;发展

去年11月,笔者有幸参加了济源市第四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赴浙江大学学习考察活动。在浙江大学,先后聆听了“当前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等十多个专题报告。随后,对义乌小商品市场、浪莎袜业、绍兴的喜I临门集团、杭州的万事利集团和宁波的雅戈尔集团等进行了实地考察。本次学习考察虽然时间很短,但收获颇丰。浙江省改革开放以来为什么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其根本原因就是浙江人具有敢想、敢闯、敢干的创新意识和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他们以“以小搏大”、“无中生有”的发展模式,创造了一个叉一个奇迹。

一、浙江的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了符合浙江实际的发展模式,那就是:“小商品、大市场”、“小资源、大制造”、“小资本、大经营”、“小企业、大协作”、“小区块、大产业”的浙江模式。

1.小商品、大市场。义乌是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中国国际商贸城。义乌是一个县级市,人口约70万,但外来人口有100多万,有国际机场,是浙江省外国人常住人口最多的城市。国际商贸城面积32km2,拥有6.6万个商位,10万多家生产企业和供应商,170多万件商品,辐射全球215个国家和地区。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只有想不到的,没有找不到的小商品。2008年,从业人员20多万,日流量20多万人次,年成交额381亿元。小商品为什么会形成大市场?因为浙江人从小处着手,许多企业生产的都是小商品,从而形成了日用轻工业品为主的产品结构。发展日用小商品生产、技术、资本、设备的门槛较低,符合群众的创业要求。在商品生产的同时浙江建设了数量众多的产业市场,作为小商品的主要销售渠道,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社会服务体系。

2.小资源,大制造。浙江省资源比较稀缺,但浙江人并没有怨天不公,更没有躺倒不干,而是凭借江南人的聪明才智,积极制造和利用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借助市场力量,敢想、敢干、敢打、敢拼,善于“无中生有、有中生奇、奇中生优”,形成了生产原料与产品市场“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经济发展格局。海宁没有皮革原料,但它是中国皮革之都;余姚不产塑料,却享有“塑料王国”的美誉;桐乡不出羊毛,却有全国最大的羊毛衫市场;嘉善没有森林,却形成了全国最大的木业加工中心。浙江依托这种“零资源经济”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形成了一个个全国性的专业市场中心,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工业化发展道路。

3.小资本、大经营。浙江经济最活跃的主体是量大面广的个体私营企业,企业规模小,单个资本量不大,但浙江人长于“以小见大”,善于“以小做大”,敢于“以小搏大”,实现了“小资本、大经营”。他们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形成了较强的经济实力,而且大胆地跳出“家门、省门、国门”,努力“走出去”发展。现在有100多万浙商在世界各地经商,有440万浙商在全国各地创办企业11万家,累计投资约6700亿元,年营业收入近20000亿元,与浙江全省GDP总量相近。

4.小企业、大协作。浙江的中小企业没有走小而全的发展路径,而是以最终产品为龙头,以市场为基础,以协作为纽带,依托健全的社会化服务,形成了细密的分工协作生产体系,具有小企业、专业化、大协作的规模效应。这种“大协作”既弥补了企业“小而散”的劣势,又保持了机制灵活的优势,从而具有“无形大工厂’,的发展特色,而且其经济组织方式大大降低了生产技术难度、企业管理费用和产品制造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5.小区块、大产业。在浙江,许多地方同类产品生产企业在地理上高度聚集,出现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布局和“块状经济”现象。具有较大影响的有:绍兴的纺织、萧山的化纤、宁波的家电和服装、台州的汽摩配件、永康的五金、温州的皮鞋、嘉善的木业、诸暨义乌的袜业、海宁的皮革、桐乡分水的制笔、嵊州的领带等。这种“块状经济”既具有企业相互竞争的活力,又具有产业集群的发展效应,在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产业层次不断提升,规模迅速扩大,区域品牌逐步打响,在小区域内形成了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大产业,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同类产品的重要制造基地,形成了从简单聚集到产业集群的规模跨越。

从以上浙江模式最基本的特征可以看出:浙江模式就是立足民力、依靠民资、发展民营、注重民富、实现民享的民本型、内源型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二、浙江发展的经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2008年GDP达到21487亿元,人均GDP42214元;经济总量与人均GDP--均居全国第4位。浙江陆地面积仅占全国的1.06%,人口占全国的3.35%,但创造的GDP却占全国的7.15%之所以浙江的经济,发展得这样快,是因为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人民善于创业、勇于创新,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富民优先、富民强省的“浙江经验”。其主要有以下几点:

1.率先改革,敢为人先。率先改革,敢为人先,是推动浙江发展的根本动力。浙江在全国率先推进市场经济改革,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局面;率先推进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构成了内外联动、互利共赢的开放格局;率先推进城乡一体化,形成了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机制;率先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从1982年义乌在全国率先开放小商品市场到1984年温州。“八大王”案件相继平反,全省个私经济开始蓬勃发展;从1986年黄岩出台全国第一个推行股份合作制的“红头文件”,到1988年尖峰水泥集团在全国建材行业率先进行股份制改革,多种所有制经济在浙江蔚然成风;从1985年温州城市信用社成为全国首家私人股份制“民间银行”,到,2006年台州市商业银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和浙江民泰商业银行相继在台州诞生,浙江人敢想、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持续推动浙江经济在高速发展的道路上高歌猛进。

2.尊重群众,激发创造。尊重群众意愿,激发创造活力,是推动浙江发展的根本途径。,浙江人具有脱贫致富的创业热情,勇于探索的创新激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壮举。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尊重民意、依靠民力作为推进发展的重要法宝,充分尊重、保护、支持人民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全力调动和激发全社会的积极因素。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对人民自发的创业行为给予充分的理解,他们以能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是否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把

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有没有真正得到实惠作为政府工作的落脚点。

3.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是推动浙江发展的根本方法。浙江一直非常重视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注重统筹城乡发展,积极实施城市化战略,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不断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注重统筹区域发展,积极推进强县(市)扩权;促进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协调发展;注重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加快文化大省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4.以人为本,富民优先。以人为本,富民优先,‘是推动浙江发展的根本追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的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发展的首位,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私营企业的发展,才有了浙江经济强省的今天。目前,每23个浙江人中就有1个私企老板,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的70%以上,在全国500强民营企业中,浙江占203个。

浙江发展的基本经验给我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第一,浙江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想敢千,:敢闯敢拼,不拘泥于条条框框的束缚,认准的事儿就要毫不犹豫去干,而且要把它干好干成功。第二。浙江人不满足于现状,没有小富即安、小富即满思想。许多人都是白手起家,由个体工商户发展成民营企业,最后成为大型民营企业集团或跨国公司。第三,浙江人站得高,看得远,思维开阔,团结协作,市场意识强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们善于精诚团结,共同应对市场,实现互利共赢,这正是我们与浙江人最大的差距。

三、浙江模式和经验带给我们的思考

浙江模式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浙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11月22日我们对大型民营企业喜临门集团、雅戈尔集团、万事利集团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考察,,结合我们济源实际,引发思绪万千。目前,我市产业结构正处在以第二产业为主逐步向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的发展与建设正处于提升品位阶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民富市强”。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仅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更是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要求。去年11月26日国务院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就意味着今后10年,我国每年平均碳的排放量至少要减少4%以上,对我们资源能源型城市来说,今后发展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我们必须未雨绸缪,从战略的高度规划出济源工业产业的调整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时要在发展第三产业、个私经济和民营企业上狠下功夫,大力倡导民营经济和个体工商户的发展,为个私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政治环境和发展环境。

2.因势利导抓好产品升级,实施战略组合共同应对市场。我们济源的经济发展也曾经有过这样的辉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思礼“羊毛衫大世界”,产品畅销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出口11个国家;九十年代初的红果,连续搞了几届“中国济源红果节”,有不少海内外贵宾前来参加,影响很大。但是,辉煌没有续写,后来都被市场淘汰出局。究其原因,一是占有市场之后没有及时进行产品升级换代;二是市场发育成熟后政府这个“有形的手”没有及时对市场产品进行指导和监督,造成产品价格无序竞争,相互压价;三是政府的政策缺乏连续性;四是缺乏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营销人才。绍兴的喜临门集团,从八十年代初期用1000元起家生产家用沙发到现在发展成为主要为五星级酒店配备高档套房家私的亚洲龙头老大;宁波的雅戈尔集团创建于1979年,经过30年的发展,已形成大型跨国集团。这些大型企业集团之所以成功就是抓住机遇,适时进行产品升级换代,走出了一条企业与院校、科研单位相结合的现代化企业发展之路。借鉴其经验,济源的矿用防爆、高低压产品企业应尽快实行战略组合,现在有科灵、煤炭高压开关等20多家矿用产品企业,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这是我们济源目前唯一在全国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的产品,建议市委政府对该领域的企业进行战略重组,共同应对市场,实现双赢。

3.动员各方力量,寻觅各种关系,有的放矢招商引资。过去,我们招商引资主要以指标的形式进行,追求的是量的扩张,但对以哪些项目为重点,如何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缺乏战略性研究。招商的重点:一是应在铅锌、煤炭、树脂粉、钢铁的深加工项目上;二是应在先进的机械制造和加工上:三是发扬浙江人“走遍千山万水、讲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子亭万苦”的精神,动员各方力量,寻觅各种关系,收集各种信息,利用济外工作人员,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四是国家已确定推进信息通信、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和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我们必须有的放矢引进高科技项目,必须瞄准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加大引资力度。

4.明确城市定位,打造生态城市、休闲之都。。城市定位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一个城市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形象和竞争力,直接决定一个地方以城市为轴心的经济圈是否能迅速崛起。济源“工业旅游城市,,这个定位已有20多年的历史,现在越来越与我们的城市发展不相适应,需要对济源的城市职能重新进行界定,明确城市定位,作为城市今后发展的方向。只有明确城市职能后才能更好的发展,济源在中原城市群的定位是打造“方生态城市”,这个比较符合济源的客观实际。以济源为中心,方圆100公里范围内,中等城市有洛阳、焦作、山西的晋碱和运城市。这些地级市市区面积、城市发展框架、人口、资源、经济发展规模、总量等都比我们大,应该从比较的劣势中寻找我们的优势。我们的优势在于:城市环境优美,干净卫生,道路规整,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大气、秀氖、灵气”的城市景观正在逐步的凸显,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城市等多张“名片”。我们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打造北方生态城市,成为洛阳、焦作、晋城和运城市以及太周边地区的休闲之都。

为了能把济源打造成生态城市和休闲之都,应做到:一是大树“进城”,增加城市的林木覆盖率;二是在市区周边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三是将黄河之水通过北岸灌区引入市区,充分利用河口村水库、漭河口水库的水资源,引入溴河,通过治理水污染,在溟河下游修建人工大坝,拦蓄河水,制造人工沙滩,把溟河建成济源市区的天然浴场,成为周边城市居民避暑消夏的地方,吸引人们到济源游泳、度假、休闲旅游,从而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将溟河与北漭河河道贯通,形成一个较高水位,河湖(玉阳湖、万阳湖、曲阻湖、)相连,水道相通,构成山环水绕济源城的美丽景观,济源市将成为河南省乃至北方最富最美的城市。

作者:田效长

上一篇:创新体育教育论文下一篇:舆论传播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