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程序公正执法论文

2022-04-19

摘要:传统公安法学教育存在教学手段传统、单一,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脱节,实习流于形式等问题。公安法学教育应将公正执法意识培养放在首位,科学合理设置法律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注重程序公正执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注重程序公正执法论文 篇1:

规范路政管理的理性思考

摘要:公路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然而,随着社会市场经济,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沿线“马路市场”的日益兴起,损坏破坏和侵占公路路、路权的现象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公路环境的面貌和公路的完好。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路政管理,做到公正执法,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路政管理;措施;基本要求

公路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区域的不断扩大,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对现代化公路交通的依赖和需求越来越高,以至过去只要公路“通”,而发展成为需要公路快速、方便、舒适、安全的通行环境。然而,随着社会市场经济,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沿线“马路市场”的日益兴起,城镇各项基础设施的加快,傍路建房,沿路搞开发区:在公路用地范围内埋设各种管线;开店经商、占路经营、摆摊设点、设置各种交叉道口等等,损坏破坏和侵占公路路、路权的现象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公路环境的面貌和公路的完好,影响公路投资效能的充分发挥,并且直接危及到交通安全。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路政管理,做到公正执法,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根据《路政管理规定》(2003年1月27日交通部令第2号公布),路政管理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为维护公路管理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公路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实施保护公路,公路用地及附属设施的行政管理。路政管理是公路管理机构执行《公路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保护路产路权的行为。而公正执法在路政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公正执法是路政管理的根本要求

1.公正执法是路政管理部门依法治路、保护路产路权的根本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我们依法行政,对于公路管理机构而言,依法行政就意味着依法治路,依法实施路政管理。这其中最根本要求是公正执法。国务院2004年3月22门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指出:“与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相比,依法行政还存在不少差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加快行政程序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可见,公正执法是依法行政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也是路政管理部门依法治路,保护路产路权的重要课题。正如前文所讲的那样,随着公路事业的迅速发展,各种损坏破坏和侵占公路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路政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压力越来越大。怎样才能使路政管理工作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我认为依法治路、公正执法才是根本出路。国家法制的不断健全,为我们的依法治路提供了依据和武器。公路事业是不断发展的,路政案件也是纷繁复杂的,然而法律是相对稳定和明确的,掌握和运用好法律武器,做到公正执法是我们路政管理工作以不变应变的常胜之道。

2.公正执法是路政管理部门在行政诉讼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法律是路政管理工作的依据和武器,但运用得不好,同样会授人以柄,成为行政相对人起诉公路管理机构的理由。近年以来,交通行政案件明显增多,公路管理机构成为被告也屡见不鲜,同时在行政诉讼小败诉的案例也不少。我们认为公正执法是减少争讼成本,增加胜诉机率的保证。公正执法应当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程序的公正,即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路政执法。例如,《路政管理规定》第三十三条规定:当场处理公路赔(补)偿案件,应当制作、送达《公路赔(补)偿通知书》收取公路赔(补)偿费,出具收费凭证。这是属于程序问题。第二是实体的公正,即路政管理中对案件事实的进行公正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决定。例如,行政许可中,相对人按规定提交了材料,路政管理部门在规定期限内就需要作出是否许可的实体判断。只有做到公正执法,不偏不倚,不枉不纵,面对行政诉讼时才能从容应诉,立于不败。

3.公正执法是路政管理部门增强影响和树立形象的根本途径。在社会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常常把公检法机关的执法称为“硬法”,而把公路路政部门的执法称为“软法”。在制止、清除公路及公路建筑物控制区内的乱搭乱建、乱摆乱放等各种侵路违章行为时,路政执法常常缺少威慑作用,直接影响了执法效果。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体制和立法的因素造成的路政执法权限偏小,社会影响不大,知名度低。

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加强路政执法力度,扩大社会影响,树立良好形象。从另一层面说,公正执法也包括两方面的要求,首先是要积极执法,不能消极被动。路政执法作为国家行政执法的一部分,其规定是硬性的规范,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不积极执法就没有公正。其次是执法要公正。我们不仅要积极执法,而且执法要公正。在社会主义法治条件下,公正执法就是依法办事,不枉不纵。公正执法是路政管理部门增强影响和树立形象的根本途径。在实际路政管理中,特别是在今年的治理超限运输工作中,对擅自超限运输的车辆如何做到公正、公开、公平的处理,至关重要。如城郊大托检测点,在查处的车辆中,有来自省、市领导打招呼的,有来自亲朋戚友说情的,有来自黑恶势力恐吓的,有恶意向纪检部门告状的,但我们的执法人员坚持站在公正执法的角度对来自各方的阻力进行耐心说明,并且在处理上能够“一碗水端平”,经受住上级各有关单位的审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公众眼中树立了较好的形象。

二、规范路程管理的理性思考

1.力争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充分发挥路政部门的职能作用,让全社会监督路政管理部门的执法。公路路政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众多部门,而且是多层次、全方位的,依靠公路管理部门一家管理是不够的,必须努力做到“两个转变”,即将部门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行业行为转变为社会行为。为此,作为路政管理部门,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规划及发展的目标,为当地政府出谋划策,争取政府的重视,并主动地向政府、相关部门多请示、汇报,提出具体的意见和方案。同时,建议地方政府给予政策和力度上的支持,一是要把路政管理工作纳入政府保一方安定团结的责任范围,并要求从市到县、区、镇政府成立相应的机构,自上而下形成一个路政管理的组织网络,实行目标管理责任考核。二是由政府领导组织公安、国土、城建、厂商等相关部门,以建设文明路活动为契机,促进公路形象全面提升,并形成一个长效管理机制,使之经常化、科学化、制度化。三是将各项管理制度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聘请行政执法行风监督员对执法活动进行监督。

2.深入开展持久的宣传教育活动。新的形势、新的要求需要我们加入对《公路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宣传好法律、法规是实施法律的重要保证,知法是守法的前提,是我们公正执法的基础,只有让全社会知晓并熟悉法律,才能使法律发挥其作用。要通过报刊、电视、电台等多种媒体,通过张贴标语横幅、发送传单、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使宣传教育活动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把公路法规宣传到千家万户,做到有规模、有影响、有声势,进一步优化路政执法环境。

3.重视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路政执法队伍。严把人员出入关,并推行竞争机制,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竞聘上岗和末位淘汰制,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专业骨干,有法律专业的、公路工程专业的、文秘专业的,年纪轻、学历高、思想好、爱岗敬业的人员,努力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年轻化、知识化和规范化的执法队伍;加强对路政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法规法纪的教育以及业务知识的教育培训,并结合考试、考核、表彰等管理措施,努力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良好工作氛围,加强对路政执法人员的军事管理,严格仪容风纪,造就作风正、业务精、反应快的路政执法队伍;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热情服务,树立好公路部门对外的“窗口”形象。加强内部建章立制工作,建立健全套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用严格的制度管理人、约束人,用先进人物的高尚精神塑造人。实施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加强对路政执法人员工作考核,并随时将考核结果进行公开和通报。

4.严格执法,规范管理,热情服务。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国家行政已经由单纯的管理职能向管理与服务并重转变。在权利保障成为一种普遍需求的今天,要搞好路政管理工作,我们必须严格执法,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方针,以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文明办事,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各项责任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于那些损坏破坏和侵占公路产权的违法行为,必须严厉打击,决不手软。通过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建立良好的公路路政管理秩序。与此同时,在严格执法活动中,我们一定要规范管理,热情服务。一方面,要文明用语,热情服务,注重每日巡路,勤宣传、抓预防、变管理为服务,以人为本:另一方面,做到执法不刁难,纠正违法不野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廉洁奉公,不徇私情,严格按照路政案件处理程序办案,并加强对路政执法工作的考核,促进规范化管理。如集里桥检测站在处理驾驶员擅自超限运输行驶公路的案件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当司乘人员个人遇到困难时,及时提供饮食、洗浴的方便,使违法的承运人接受处理心服口服,收到良好的执法效果。

5.增加人员,加大投入,改善装备。公路管理具有点多、线长、面广、情况复杂、管理分散的特点,管理的场所是公路沿线,面对的是社会各界群众、企事业单位、个体经营户,管理难度大。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足够的路政管理员上路巡查管理,早发现问题早解决,把各种侵占公路的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另外,从路政管理的性质看,要促进路政管理的有效开展,提高管理效能,真正做到公正执法,必须要有足够的路政经费作坚实的保障。要适当加大对路政的投入包括改善路政装备,才能提高管理的技术手段和应急处理能力,为公正执法提供物质条件。

公正执法既是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时代要求,也是提高路政管理水平的实际需要。实现公正执法是路政管理中最艰难、最复杂、最持久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要求广大路政管理人员以极大的智慧和勇气,排除一切干扰,克服一切困难,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提高,将公正执法落实到路政管理的全方位、全过程,切实保护路产、维护路权,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通行环境。

作者:邓海波

注重程序公正执法论文 篇2:

公安院校警察公正执法意识培养路径探析

摘要:传统公安法学教育存在教学手段传统、单一,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脱节,实习流于形式等问题。公安法学教育应将公正执法意识培养放在首位,科学合理设置法律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公安院校;警察;公正执法;意识;培养

为适应新的政法工作形势,培养政治业务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政法人才,政法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启动,并于2009年在全国公安院校全面铺开。公安招录体制改革,为公安法学教育带来了全新的课题,值得公安法学教育工作者认真地思考和探索。据统计,目前在湖南省各级公安机关担任县、市局领导的干部中,我院培养的学生占70%,中层骨干占80%,从警人员90%以上毕业于我院,我院已成为三湘警察的摇篮。从一定意义上说,我院培养的学生素质决定了我省警察的素质。从全省警察的整体情况来看,我省警察不愧为人民卫士的称号,但也有极少数人员滥用职权,违法犯罪,严重损害了警察的形象,破坏了警民关系。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公正执法意识的淡薄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正执法意识已成为能否培养合格警察的关键。

在公安院校警察公正执法意识培养问题上,公安法学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公安院校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如何解决公安法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仍需不断地探索和改革。

一、公安法学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传统的法学教学较为单一的理论灌输型教学模式在我国许多公安院校已有所突破,特别是在教学方法上已有所创新。主要表现在:

1.案例教学法被普遍采用。目前,在公安法学教学中,案例教学被普遍采用。案例教学以真实案件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形式以案说法、以法评案,帮助学生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消化,通过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多媒体课件教学法引入课堂。多媒体课件教学法是指运用计算机实时综合处理文字、图像、声音等各种媒体信息的系统技术,通过多媒体教学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分享来实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教学法的优势在于,通过网络技术的运用,可以突破地域位置和教学资源配置的限制。目前,在我国公安法学教育中,多媒体课件教学法因其直观性、立体性和生动性而被普遍采用。

3.模拟法庭教学法穿插教学中。模拟法庭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以人民法院已审判的真实案例为蓝本,由学生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案件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等,依据刑事审判程序,模拟审判案件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学以致用,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二、公安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许多公安院校不断推进公安法学教育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与公安法学教育目标的实现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

1.教学手段传统、单一。目前,在公安法学教学中,教师满堂灌的传统讲授法依然是主导的教学方法,在课题教学中,教师居于主导者的地位,教什么学什么完全由教师决定。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缺少学习的主动权。这种教学法使教师与学生处于相对对立的地位,师生关系是一种学习上的从属关系。这样一来,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就会局限于教师的讲述和解释,学生发散思维的空间受到很大限制。该教学方法不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公安法学教学中,我们也能看到新技术新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如多媒体教学等。但多媒体教学等方法往往流于形式,不少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等同于电子板书,缺乏鲜明性、立体性、动感性。大量的课件表现为讲授式课件,是传统教学手段的一种投影式表现,体现不出多媒体教学应有的互动性、交互性和现实模拟性等优势特征。

2.重课堂,轻实践,理论与实践脱节。当前的公安法学教学,主要采用课堂教学方式,将知识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教师按事先备好的教学内容,按课堂教学授课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公安院校所有法律课程均是在教室里通过教师讲授的方式完成。即使有实践演练活动,基本上也是以教师为主,教师很少引导、指导学生自主开展实践活动。公安院校通常都建有模拟法庭,但利用率不高,一个学期甚至一年才开展一次模拟审判活动,不能达到综合演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效果。学生假期见习采取放羊的方式,由于没有有效组织和管理,有些学生假期根本就没有到见习单位见习,从而使假期见习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3.实习环节单一且流于形式。实习环节是全国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学生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公正执法意识的重要实践过程。但目前各公安院校公安专业的学生实习的地点通常安排在各级公安机关,实习的重点是公安业务知识的检验和运用。由于实习部门单一,且公安机关注重的是公安业务知识的训练,因而这种实习对于促进法律理论知识与司法实践结合,训练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司法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没有多少帮助。此外,学生实习的时间得不到有效保障。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学生通常是最后一个学期安排实习,时间通常在3个月左右,但这3个月实习期间还不能完全保证。因为在这期间学生还必须要完成毕业论文,看书复习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这样一来,学生无法安心搞好实习,致使实习流于形式。

三、警察公正执法意识培养路径

1.应将公正执法意识的培养放在首位。公安法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懂法律的公安专门人才,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的学生绝大部分将代表国家行使执法权,他们素质的高低和执法效果直接影响国家和政府的形象。作为一名警察,如果不具有公正执法意识,那么他就不可能成为一名高素质的警察。因此,培养高素质、懂法律的公安专门人才,是公安法学教育的使命。国外警察教育也非常重视公正执法意识的培养。在美国警察教育体制中,设置有警察培训中心,对警察开展职业教育。在对警员的教育中注重突出敬业精神,经常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荣誉展览教育、正反典型教育,培养警员的“荣誉、责任、服务”意识。德国注重警察公正执法意识的培养,一些警察学院专门设立有“职务价值”的课程。在日本,无论是短期培训还是长期培训,都要把职业道德教育列为培训内容。在公安法学教育中,传授法律知识固然重要,但核心应是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公正执法意识,使忠于法律成为执法活动中的一种信念。对一所公安院校来说,培养出来的学生法律意识和业务素质均强是为“正品”,业务素质强而公正执法意识弱是为“次品”,业务素质和公正执法意识均弱是为“废品”,业务素质强而公正执法意识无则为“危险品”。因此,公安院校应尽最大努力培养“正品”,尽量避免培养“次品”“废品”,坚决杜绝培养“危险品”。要做到这一点,公安院校就必须将公正执法意识贯穿于整个公安法学教育的始终。通过将一些母校毕业的警察队伍中的反面典型案例引入课堂的方式,以此警示学生。或者请母校毕业的优秀人民警察回母校举行英模报告会,以职业荣誉感动和激励学生,还可以将母校毕业的优秀校友聘为客座教师,为在校学生举办专题讲座。事后组织专题讨论或举行主题班会,谈感想或感言。总之,学校应将培养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合格人民警察放在公安教育的首位。

2.科学合理设置法律课程。法律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对培养学生公正执法意识影响深远。对于普通招录的公安专业学生来说,应注重法律知识的系统性,法律主干课程必须全部开齐,因为他们在校学习四年,在时间上有保障。而作为两年制的改制生不可能开设太多的法律课程。笔者认为,在改制生法律课程的设置上应注意两点:第一点,突出重点法律课程。其中《法学基础理论》课必须开出且必须保证足够的教学课时,因为该课程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法律课程,在所有法律课程中,该课程对于学生公正执法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法学》和《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等课程与公安工作关系非常紧密,在改制生中应当开设,这些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公正执法意识也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在军人生源的改制生中,从公安部确定的改制生开设课程来看,没有开设《法学基础理论》《民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等法律课程,而相对比较次要的一些课程如《集会游行示威法》《警察执法战斗法规》等课程却成为了公安专业的必要课程。笔者认为,这是本末倒置之举。由于改制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两年,且有许多公安业务知识要学习,因此,留给法律课程教学的时间很少,学生不可能系统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因而法律课程教学应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公正执法意识上,不必拘泥于知识的系统性。第二点,应保障所开法律课程的教学课时。在目前法律课程教学课时偏少的情况下,开始几门重点法律课程,将有些课程加以整合甚至砍掉,以保证重点法律课程教学课时,不能蜻蜓点水,面面俱到。否则学生既学不到法律知识,更无法培养学生公正执法意识。

3.强化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实践教学既是学生在校所学知识的一次系统实战演习,也是学生公正执法意识培养的重要环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现象是目前公安法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传统公安法学教育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往往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首先,实践课程设置不科学。在实践课程的设置上,实践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在一些公安院校中,有的教师本身缺乏实践锻炼,实践能力比较弱,无法有效开展实践教学,因而不太重视实践教学。有的公安院校虽然在教学中也有实践教学的教学计划和内容,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落实到位,使实践教学停留在形式上。其次,毕业实习渠道单一。目前,公安院校实习点均为公安机关,主要进行公安业务方面的实习。该实习模式虽然对于公安业务知识的巩固有一定的帮助,但对法律知识的消化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为克服公安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必须将实践教学提高到理论教学同样重要的位置。要根据法律课程的特点制订出针对性较强的实践教学训练大纲,将较为分散的实践教学课时适当集中,采取课堂训练与课后训练相结合,分散训练与集中训练相协调,“教、学、练、战”一体化训练模式。在实习方面,立足公安实际,同时鼓励学生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部门实习,多途径培养学生公正执法意识。只有这样,公安法学教育才能达到其教学的真正目的。

作者简介:徐跃飞(1965-),男,湖南益阳人,湖南警察学院法律系主任,教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刑法学研究。

作者:徐跃飞

注重程序公正执法论文 篇3:

浅谈提升检察机关严格公正执法水平建议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前检察机关严格公正执法面临的主要重点工作,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检察机关严格公正执法水平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检察机关;严格公正执法水平;提升建议

一、当前提升严格公正执法水平的重点、难点

公正执法本质上是要求检察机关必须切实秉承为公之心,履行好各项诉讼职能,做到不枉不纵,并依法保障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实体权益。结合当前检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检察工作在推进严格公正执法方面的重点包括:

一是要尽快提高检察队伍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以及各类刑事诉讼法规的水平,全面落实刑事诉讼法律规范体系对检察工作设定的各种法律要求和程序性义务。检察机关在执法过程中适用频率最多的法律规范就是刑事法律,最能体现检察机关严格执法水平、最受社会关注的执法工作也是刑事检察工作。当前我们在履行刑诉法的法定义务方面还存在着明显不足,所以应当尽快贯彻落实刑诉法的各项法定义务和要求。

二是要尽快提升队伍现代化水平、专业化水平。随着社会法治意识的强化,刑法、刑事诉讼法的不断完善,以及检察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项检察工作的要求在日益提高。检察工作的模式也面临着自我完善和转型。比如在反贪队伍建设中,不但要尽快实现查案思路和模式的转型,还要进一步提升对现代化科技装备的运用水平;在批捕工作中,不但要有效衔接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还要进一步强化人权保障意识,高度重视非法证据排除机制和逮捕必要性审查机制的完善与落实;在公诉工作中,不但要在原有的工作机制中有效嵌入庭前会议、听取辩护律师意见等新增法定程序,延展强制医疗、没收违法所得等新增工作流程,还要进一步培养出庭公诉能力,进一步夯实办理各类新型诈骗案件、金融案件、计算机案件等高科技、经济型犯罪的专业化队伍,等等。

三是要尽快提升整体队伍准确、能动适用法律处断案件的能力与水平。随着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的深入推进,办案检察官将被赋予更多处断案件的权力,这就要求辦案检察官必须逐渐摆脱以往遇见疑难复杂案件就求助于处长、主管领导和检委会的执法习惯,养成独立思考、推理和处断案件的习惯,而前提条件就是自身的法律理论水平以及实际运用能力必须进一步得到提升,能够准确掌握立法原意,适度开展法律解释,灵活恰当地运用刑事法律赋予的各项法定措施和手段,有效完成各项刑事检察工作任务,否则在公正执法方面必然会打折扣。

当前检察队伍在提升严格公正执法水平方面的主要难点表现为:

一是如何有效促使检察队伍尽快养成严格公正执法的正确理念和良好习惯。针对当前的执法理念现状,尤其是要重点强化检察执法队伍的执法为民意识、执法程序意识和权利保障意识,切实纠正以往满足于简单机械办理案件、不注重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等不良理念,切实养成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严格公正执行法律、全面保障各类诉讼参与人各项诉讼权利的执法理念和执法习惯。

二是如何提高执法效能、激发工作活力。公正执法既要讲求办案质量,还要讲求办案效率。这就要求在工作任务日益繁重而检力资源客观有限的情况下,不但要通过有效管理、完善机制、整合资源等多种途径为各项检察执法工作整体效能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关键还需要通过科学奖惩、职业认同、长效培训等多种措施激发各项检察执法工作中个体执法的活力。这涉及到执法人员动机引导、执法工作管理、执法人员培训、执法机制完善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需要系统科学的顶层设计和部署落实。

三是如何有效兼顾案件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检察案件无小事。任何一起案件如果处理不当,引发网络舆情或者纠纷矛盾,社会和民众都只会首先质疑司法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和执法为民宗旨。这就要求在严格公正执法的同时,必须兼顾办案的三重效果,关键则是要重视处理好严格公正执法与服务大局执法以及人性执法之间的关系,在具体办案中把握好统筹尺度。

二、提升检察机关严格公正执法水平的思路和建议

1.进一步加强对落实刑诉法工作的研究和督促检查

一是全面梳理诉讼法对检察机关的新要求以及检察机关在落实新要求方面需要增设的新机制、新流程,并尽快推动各项机制和流程的构建与完善。二是对各级检察院落实刑诉法各项法定义务和要求的情况开展专项督查,鼓励各类诉讼参与人控告和举报,对于不履行法定义务的情形,一经查实,给予通报批评,情形严重的对相关责任人员给予一定处罚。

2.进一步完善专业化人才的招录、使用和培养机制

一方面要制定或者完善对各类高级专业人才的招录和使用机制,并在未来的分类管理体制改革中,对于此类专业人才的待遇保障要给予合适的安排和考虑,另一方面,要注重对现有人才队伍进一步加强培养,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尽快提升现有人才专业水平,并通过合理方式认证专业化人才的资格。

3.专项研究新形势下反贪工作模式的转型和优化

针对反贪工作尤其是查办贿赂案件工作可能陷入的法律困局,应进一步组织专门力量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工作模式、工作机制的转型思路和举措。比如在技术侦查措施和手段的运用上,一方面应进一步培养专业技侦人员,完善反贪技术装备,提高运用技侦措施和手段的能力,一方面还应进一步完善技侦措施的启动和监督程序,健全和落实内部监督机制。进一步考虑深度引入侦查机关的特勤费机制,发展特勤队伍,加强经费保障等等。

4.建立健全“风险起诉”机制

在人权保障理念的要求下,检察机关理应严格按照证据标准和法定义务决定是否追诉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但是应当看到检察院和法院在诉讼中的职能任务是有所差别的,主动查处和打击犯罪是检察机关最重要的诉讼职能,所以在审查决定是否起诉时,一方面要坚持疑罪从无的原则,但是另一方面又不能为了控制起诉风险,对于有起诉风险的案件一律放弃起诉,这等于放弃了检察机关打击犯罪的根本职能,违反了公正执法的要求。因此应当加强对疑案起诉或者说风险起诉机制的构建和完善,通过深入调查研究,進一步明确对于哪种程度的疑案,公诉部门仍然应当提起公诉,通过公诉人对公诉能力的发挥和运用,最终使确实有罪的嫌疑人、被告人受到应有处罚。

参考文献:

[1]于世平.提高思想认识采取切实措施深入推进检察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J].天津检察,2012(5)4-6.

[2]曹建明.积极推动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良性互动共同促进公正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J].人民检察,2014(13):1.

作者:刘美慧子

上一篇:科研院所成本控制论文下一篇:生产劳动理论研究论文

本站热搜